一代宗师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

合集下载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纲要:改革教学方法1、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2、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启迪:在教师方面来说,一定要变“讲”为“导”(1)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看,多读,多想;(2)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写,多改,多想。

3、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1)国文教育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

4、切实提高语文鉴赏水平和语感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整体改革观中的重头戏。

教学得法,事半功倍,学生受益且一辈子受用;教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学生受罪甚至学了比不学还要糟糕。

叶圣陶极力提倡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他说:“许多东西用语言文字是绝对说不清的。

像一只杯子,你怎么用文字来正确的说清楚它的形状呢?……要讲清一个茶杯,恐怕一百个字还不够;在这一百个字当中,有生字,有虚字,而等到学生把生字认得记得了,把虚字弄清楚了,整个茶杯也就没有了。

”又如要让学生认识橘子,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橘”字,旁边再画一个圈圈,再作一番讲解,其结果,“孩子们所识得的只是一个圈圈,那就何不把一只橘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看,岂不简单明了得多。

”显然,这种从直观入手进行教育的方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规律,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像更为深刻。

叶圣陶曾经严肃地指出,学校里的各种功课,“国文教学受的传统影响最深,书塾的一套办法传到学校的国文课,这是国文教学劳而少功的一个原因。

”为着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排除书塾的一套办法,让学生们多多受益,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每个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要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并自觉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课文中字词的障碍,同时能通过预习提出心得、疑问和难点。

等到上课时,学生应该在老师的主持和指挥下积极地参加对课文的讨论,由于每个学生在预习时的收获和困惑各不相同,所以课堂讨论时通过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大半,而剩下的那一小半,只要由教师三言两语的指点和引导就能开窍。

叶圣陶的教学主张

叶圣陶的教学主张

叶圣陶的教学主张叶圣陶,中国现代教育家、语文教育专家,被誉为“百年叶老先生”,他的教学主张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主张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他的教育理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他主张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和潜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他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尊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主张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他强调学生应该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强调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和沟通的工具,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他主张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感、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他强调语文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学科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同时,也能提高语文素养。

四、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叶圣陶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体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规范。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叶圣陶主张创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他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他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著名教育家,也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一位杰出的学者。

他对语文教育的思想独树一帜,深入浅出,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从叶圣陶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三个方面来浅谈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的教育理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

他认为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他强调"理解至上",主张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他强调"尊重学生",主张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倾听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尊重。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发展自己的潜能。

叶圣陶在教育方法上提出了"情感教育法"。

他认为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和情感认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他主张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识别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他强调教师要切实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他认为只有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和理解,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课堂,真正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叶圣陶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理性要求"和"情感要求"。

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理性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主张学生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思维的严谨性,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他认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是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学生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情感体验。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伟大教育家,被誉为“华夏第一教育家”。

他是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启发式教学”、“自然发展教学法”等深受推崇的教育思想。

本文将从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出发,展开浅谈。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他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启发式教学叶圣陶先生提出了“启发式教学”这一教育理念,旨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强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学习能力。

他强调,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启发学生的兴趣,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启发”的方式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自然发展教学法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自然发展教学法”,旨在追求学生各种能力的自然、平衡、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教师必须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又能弥补与自身弱项有关的短板。

另外,他还强调教育导向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主轴,以培养良好的人格为目标,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从“做学问”到“学做人”。

四、全面育人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要全面育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能力。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自信地表达、自信地创造。

总之,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以自然发展教学法为手段、以全面育人为目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近代中国教育家和语文教育理论家,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更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中。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

叶圣陶强调以人为本。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完美人格,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判断、想象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对学生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视,也是对整体教育目标的强调。

叶圣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叶圣陶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主张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发展。

叶圣陶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特点,倡导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理念。

叶圣陶强调以情感为纽带。

叶圣陶认为,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和纽带。

他主张教师要用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控制能力。

他提倡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叶圣陶的以情感为纽带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关系的重要性。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使语文教育从传统的灌输教育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叶圣陶的思想中汲取教育智慧,不断探索和创新语文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他主张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叶圣陶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叶圣陶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在语文教育中,他提倡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升华。

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叶圣陶认为,教师是语文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教育专业能力,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语文学习和思考。

他主张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叶圣陶还重视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了对语文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他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倡导文学的熏陶作用,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语文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今后,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不断探索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语文教育模式,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繁荣和进步。

【文章结束】。

叶圣陶 怎样学语文

叶圣陶 怎样学语文

叶圣陶怎样学语文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怎样学语文”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这包括识字写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识字不仅要认识,还要掌握字的正确用法。

写字也不仅仅是书写,还要注重清晰易读。

在运用语言方面,要学习别人运用语言的好习惯,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运用语言的好习惯。

2. 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

而写作则能够锻炼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3. 注重实践和应用。

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比如日常的听说读写,都可以看作是语文实践。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包括预习、复习、阅读课外读物等习惯。

预习可以帮助你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复习则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而阅读课外读物可以丰富知识面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5. 关注思维训练。

语文学习中,思维训练同样重要。

要学会通过分析和比较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总的来说,叶圣陶先生的“怎样学语文”强调的是基本功的训练、实践和应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学习语文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语文教育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叶圣陶提出的语文教育思想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正确的语文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就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探讨其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一、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概述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事业。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文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为核心。

叶圣陶认为,语文是人类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通过语文,人们可以了解历史,感知社会,认识自我。

语文教育应该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愉悦、感悟、启迪,不仅提高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对语文的热爱和追求。

2. 语文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重点。

叶圣陶认为,语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和体味,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语文,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对语文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语文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观念为前提。

叶圣陶认为,学生的语文观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文学习和使用,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观念,包括对语文的尊重和重视,对语言规范和文化传统的认同,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方法。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对当代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当代社会,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负担较重,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倦和抵触情绪。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前,很多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弱,表现在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叶圣陶的教育学观点

叶圣陶的教育学观点

叶圣陶的教育学观点
1、人本德育论:以“做人笑”为根本目的,以“人生”为内容
主题,以“人本”为教育原则,强调主体德性发展为本旨、人的道德实践为本体、整体生命培育为本位、造微若校教育者的身教为本源;
2、导学教学论:以引导自学为本质功能,以尝试自学、质疑讨论、练习应用场钟面便右妈川给具属等为基本方式,以愤悱启发、相机诱导、教材为例、举一反三、指点学法、逐渐放手、实践历练、养成习360问答惯等为教学原则;
3、现代教师论:以中国现代教师的思想自觉、道德自觉和专业
自觉为主体精神,以中国现代教师作用观、教师修养(素质)论和师范教育论等为内容;
4、语文教育论: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观和语文教育
观为核心,包括现代语文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学习还被绿论和社会教育论等。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对于语文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为当时的教育和今天的教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语文的基础作用
叶圣陶认为,语文是一种交流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语文是人类
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想的重要来源。

因此,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每个学科的
基础。

只有保证了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才能产生出合格的文化人才。

二、强调语文的实践性质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实践性教育。

唯有通过阅读、写作、交流等实际操作,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他主张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实
际生活中应用语文,把语言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日常实用性的表述和表达能力。

三、重视灵感的引导和创造性的发展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强调对于灵感的引导和创造性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想法和思考方式,只有通过引导和鼓励,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他主张要注重引
导学生在写作和表达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想象力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叶圣陶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人格和丰富学生的人
生阅历。

但他同时也主张要在人本教育的基础上注重规范和纪律,保证教育的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注重语文实践性、灵感的引导和创造性的发展、以
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语文教育之路,对于当今的语文
教育和教学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语文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责任等方面。

本文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探讨其对中国教育的重要影响及启示。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叶圣陶主张通过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如诵读、背诵、写作、朗诵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叶圣陶还强调要注重阅读,他认为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主张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差异,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和交流。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这一思想在当今教育中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教师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培养。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应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通过观察、实践和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他主张师生要共同走出课堂,走进文学的创作实践,亲身体验语文的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增强自己的创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四、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责任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关注社会责任,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他强调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了解和珍爱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叶圣陶还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良知、有情感、有责任心的公民。

一代宗师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

一代宗师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

一代宗师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写作教学观以养成习惯为高标的的阅读教学观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

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

可见,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

并且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

”“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因此,他在阅读教学方面多有论述。

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

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

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

”叶老的这种“习惯论”是基于他对阅读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凭文字吸收’与‘用文字发表’都是随时需要的事。

大凡一辈子需要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在阅读教学任务方面。

在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思想指导下,1945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重任务:一方面训练了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出写作的范本。

这三项任务,以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主,同时兼顾文化即人文内容的传播及写作范本的提出,全面而平衡。

在阅读教学过程方面。

叶圣陶把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

预习是训练阅读的主要阶段,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准备阶段。

它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开始,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

报告和讨论是训练阅读的中心环节。

它是师生集体阅读的阶段,是预习的延伸,有利于纠正预习中的错误、弥补个体阅读中的不足。

练习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

或吟诵文本,向纵深处理解;或参读相关文章,向广度延伸;或应对教师考问,把前后所学钩连起来。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1895-1982),字耆卿,号蟾亭,福建长汀人,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学家、语文学者。

他被誉为“语文教育泰斗”,对中国语文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力”,即读力、写力、表达力和鉴赏力。

下面来简要谈一下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首先是读力。

叶圣陶强调读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他认为,读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叶圣陶提倡学生在课外多读好书,通过阅读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他主张学生要通过阅读好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是写力。

叶圣陶认为写力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重要作用。

叶圣陶提倡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通过写作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他强调写作要真实、生动、有感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精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最后是鉴赏力。

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他主张学生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认为,通过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思维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叶圣陶提倡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力、写力、表达力和鉴赏力。

他认为,学生只有具备了这四个力才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的文教理念

叶圣陶的文教理念

叶圣陶的文教理念“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

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

”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

此外,叶圣陶促进了批判思维的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个人价值判断的重要性。

他认为这些学习技能应当被用来构筑学生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起点。

文学为人生叶圣陶在他反思现实生活的作品中动情地写道:“在记忆中,我似乎从来没有撰述过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识。

换句话说,我不能写那些只是通过想象得来的东西,但我也没有失掉想象力。

我生活在城市里,乡镇和农村,我写在那些地方观察到的事物。

作为一名老师,我了解一些教育圈的生活,我也记录下来。

在一些相当基础和浅显的层面,我关注着中国革命逐渐的发展,同时,我也记录下这些事情。

”他大多数的新闻作品由人们的生活得到灵感。

他相信文学作品不仅是用来供人消遣,而且也是反映生活和鼓舞读者思考现实的工具。

他感觉有义务去让读者知道在他们周围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他为什么想要将文学和新闻报道联系起来的原因。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也被用来唤醒青年对社会的关心与敏感。

这个观点如同新闻工作者讲述真相的基本原则。

叶圣陶也以记者为毕生职业。

易读性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

它意味着读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

作为一名记者,叶圣陶作中强调词语的运用。

这大概是因为在他做编辑之前,曾作了10多年的教师的缘故。

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

当时的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

他们的表达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

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

作者不注意实用的重要性。

因此,文学作品难于被普通大众接受。

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写得实际且易于理解,他才能够去只写一些风雅作品。

如果读者不理解文章内容,文章就毫无用处。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近代教育研究的杰出学者,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的领袖”、“现代汉语文化教育创立人之一”,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浅谈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1、语文是最能反映人文精神的学科叶圣陶认为,语文是一门最能反映人文精神的学科,能够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意见,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他强调语文教育必须以人文主义的观念为中心,旨在培养具有博大精深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融通自身和他人、关注内在和外在的人才。

2、语文教育的精神基础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精神基础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包含三个方面:自我创造精神、社会责任精神和人类关怀精神。

他认为,语文教育不能孤立于各学科之外,必须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学科相互渗透,这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的过程。

3、关注语文的体验价值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体验和思考,使学生在感性的体验中获取相关知识和思想,在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锻炼,以逐渐形成一种博大、宏深而又富有柔情的人文气质。

4、语文教育与思维发展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启发式、体验式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较好的思维习惯,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同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不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智力、情感和道德的培养,即与人的精神的成长息息相关。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使学生在沟通中把握信息的能力,不断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感性和理性,使他们成为一个思想维度比较广阔,个性比较独立的人。

综上所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人文精神、多学科渗透、注重体验价值、与思维发展、精神成长等方面。

这些思想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具体和实用的参考和借鉴,更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修养体验。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语文教育的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著作中,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本文试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一、叶圣陶的教育思想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叶圣陶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和关爱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爱护学生的尊严、使学生兴奋而自愿地服务教育事业”,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是主体而不是客体。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智慧和道德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2. 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叶圣陶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他强调教师应该用爱心和尊重态度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他认为,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一种工具,更是学习一种人生态度和情感表达。

他主张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启发。

3. 强调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叶圣陶主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他认为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他强调在语文教育中要注重解释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注重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叶圣陶提倡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语文教育中,叶圣陶主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和阅读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 倡导以文育民,提倡“文学即教科书”叶圣陶倡导以文育民,提倡“文学即教科书”的理念,他认为文学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最好的教材。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摘要】叶圣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仍具有深远影响。

他强调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根本任务。

叶圣陶主张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

他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理念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入道,强调对学生品质的塑造和修养的重视。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有着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持续影响着当代教育实践,引领着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教育思想、重要性、根本任务、方法与途径、实践意义、理念、当代启示、持续影响1. 引言1.1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语文教育的思想影响深远。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他提出了“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强调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品质,使其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真才实学的人才。

叶圣陶主张在语文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提倡“以正音为主”、“以理辨证为要”,强调语文教育应该立足于语文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叶圣陶还强调语文教育要注重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认为语文是情感和美感的艺术表达,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体验语言的魅力,培养美好情感和审美情趣。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强调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语文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当代语文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正文2.1 叶圣陶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是人类最主要的交流工具。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则,提高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沟通效果,提升交流质量。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写作教学观(5篇材料)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写作教学观(5篇材料)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写作教学观(5篇材料)第一篇: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写作教学观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写作教学观叶圣陶先生认为:(文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明,一种享受。

惟有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作成什么样的文字。

因而只有‚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教学上的观点和主张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种对生活与写作关系的独到见解之上的。

首先,在写作内容上,叶老主张‚求诚‛。

他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在人群中表白自我‛,‚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于生活的实况;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

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也就是说‚要写出自己的经验‛。

叶圣陶的‚求诚‛观,主张学生‚我手写我口‛,或叙写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或述说自己内心的真情和实感。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写作时感到的‚无话可写‛的尴尬处境,使他们不仅感到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去写。

其次,在写作教学目的上,叶圣陶先生认为应立足于‚应需‛。

‚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故课内外作文的训练必须立足于‚应需‛。

他说:‚惟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主。

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

学生能明乎此,则随时随处认真,不以课内作文为特殊事项,进步殆可较大。

复次,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

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

‛再次,在写作训练的方式上,叶圣陶认为应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

‚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

以言思想,则积理必富而为文始佳。

若但读物得宜,便令仿其词句,握管撰作,则收效犹薄。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被誉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者,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倡情感的陶冶和思维的启发。

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仅关乎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更关乎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下面将从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核心要点以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浅谈。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他强调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感、情感和思维能力。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陶冶和熏陶,让学生在浸润中感受到人文的魅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叶圣陶提倡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他主张将大量的文学作品引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养。

二、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认为语文是一种实践性的学科,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他主张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

他认为写作是一种创新的过程,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叶圣陶还提倡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地实践,让他们亲身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他主张将实地考察、实验和体验纳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活,拓宽眼界,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思维的启发和独立性的培养叶圣陶还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取舍利弊,形成独立、批判的人格。

他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有独立人格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以上就是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点。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度契合的。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其对中国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曾经说过:“教育不是东西,是一种力量,把人引向理想人格。

”这也正是他对语文教育的理解。

以下,本文将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语文教育目的、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影响等方面浅谈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育人为己任,全面发展叶先生的教育理念是“以育人为己任,全面发展为目的”。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发展。

他希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会阅读、写作等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2.教育应该是愉悦的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是愉悦的,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

他强调教育的存在应该让学生成为快乐的人,而不是强制他们去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3.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叶圣陶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认为孩子的个性和思想是绝对值得尊重的。

他试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鼓励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二、语文教育目的叶圣陶对语文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视的。

他将语文教育定义为“借助语言学习、语文阅读和写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同时,他还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认为,良好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阅读是学习的起点。

叶圣陶强调必须通过阅读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鉴赏能力,帮助他们培养广泛的文化兴趣。

2.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他鼓励学生多写、多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思维的拓展。

3.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宗师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写作教学观以养成习惯为高标的的阅读教学观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

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

可见,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

并且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

”“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因此,他在阅读教学方面多有论述。

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

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

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

”叶老的这种“习惯论”是基于他对阅读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凭文字吸收’与‘用文字发表’都是随时需要的事。

大凡一辈子需要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在阅读教学任务方面。

在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思想指导下,1945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重任务:一方面训练了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出写作的范本。

这三项任务,以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主,同时兼顾文化即人文内容的传播及写作范本的提出,全面而平衡。

—报告和讨论—练习。

预习是训练阅读的主要阶段,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准备阶段。

它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开始,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

报告和讨论是训练阅读的中心环节。

它是师生集体阅读的阶段,是预习的延伸,有利于纠正预习中的错误、弥补个体阅读中的不足。

练习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

或吟诵文本,向纵深处理解;或参读相关文章,向广度延伸;或应对教师考问,把前后所学钩连起来。

经过经常的练习,最终形成习惯。

其着眼点都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在阅读方式上,叶圣陶主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他从精读和略读的地位、效果、与功能三个方面作了准确阐述: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

在阅读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所谓“主导”,叶老认为是“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

”简言之,即师“启发与指点”,使学生“自求得之”。

目的在于“就学生已有之能力而适当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领会课文之内容与语言之运用,最后达到不待教师之讲解而自能阅读。

”形成阅读习惯。

“以学生为本位”、不教之教”的教学观正是基于对语文科性质如此透辟的认识,叶老有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口号: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1977年12月叶圣陶在给《中学语文》的题词中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写,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

”叶老的这种“不教之教”的教学理念阐明了教与学的辨证统一关系,为我们处理教与学这一对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教学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教师的教授方式不应当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是启发诱导;学生从教为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最紧要的是学到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学习方法。

叶老的这种教学理念源于他的“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观。

早年,他指出:“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此后,尽管出现过诸如“学生第一”、“学生为主体”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他在论述学生、教师、教材、目的、方法等众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时,“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却是一以贯之的。

学生无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着眼点与落脚点。

“学生为本位”,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所以,叶老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学生一辈子着想”,“养成学生听说读写等一切良好习惯”等思想盖源于此。

“以学生为本位”,从学生本身来说,就是要学生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能动性;从教师来说,就是要尊重学生,“要站在学生立场上为学生着想”,启发与引导学生自求自得,让学生在如学走路、学游泳的实践中,自己动手动脚动天君。

老师只是从旁“扶携”,最终达到“放手”,而决不能越俎代庖。

叶圣陶先生认为:(文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明,一种享受。

惟有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作成什么样的文字。

因而只有“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教学上的观点和主张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种对生活与写作关系的独到见解之上的。

首先,在写作内容上,叶老主张“求诚”。

他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在人群中表白自我”,“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于生活的实况;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

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也就是说“要写出自己的经验”。

叶圣陶的“求诚”观,主张学生“我手写我口”,或叙写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或述说自己内心的真情和实感。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写作时感到的“无话可写”的尴尬处境,使他们不仅感到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去写。

其次,在写作教学目的上,叶圣陶先生认为应立足于“应需”。

“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故课内外作文的训练必须立足于“应需”。

他说:“惟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主。

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

学生能明乎此,则随时随处认真,不以课内作文为特殊事项,进步殆可较大。

复次,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

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

”再次,在写作训练的方式上,叶圣陶认为应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

“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

以言思想,则积理必富而为文始佳。

若但读物得宜,便令仿其词句,握管撰作,则收效犹薄。

”因为“学写文章从临摹的方法入手,搞得不好,可能跟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脱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都成了为写作而学习写作。

还有,在实践上容易引导到陈词滥调的路子上,阻碍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意铸语。

通常说的公式化的毛病,一部分就是临摹来的。

”这种“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写作训练观是以他对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二者关系的认识为基础的。

他说:“盖文之所载者实质,而文之所以成者方术也。

质之不存,术将焉用?昧乎此而但以作文练习作文,不及其他,其卒无成效,固应得之果矣。

或者乃专务形式方术,以文篇之峭拔波折,字句之研练雕琢,为作文之进步,而于内容实质转无所措意,亦舍本逐末矣。

”这对于那些妄图以纯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做法从理论上做了否定。

最后,在作文的评价上,叶圣陶先生认为其客观依据是“通而且好”。

“通”即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

“好”的标准是诚实与精密。

“诚实”是有什么说什么;“精密”是文字里要有由写作者深挚地发现出、亲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写时又能不漏失它们的本真。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通”只是作文最低度最起码的要求,“通”而且“好”,才能引起观赏者的感兴,并给写作者以创造的喜悦。

叶圣陶对“通”与“好”这两个层次写作程度的理解,既顾及到了作文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又注意到了学生个体写作水平的差异,避免了对学生作文评价的“一刀切”的弊端。

这对我们建立科学的作文评价标准不无启示。

此外,在作文的构思与修改方面,叶老有专文论述。

一篇文章的构思,是“事前准备”工作。

叶老说:“作文在一个字不曾写之前,整篇文章已经活现在胸中了”,“结尾和开头和中部都得在动笔之前有了成竹。

”多次强调作文要“想清楚然后写”,并且使之成为习惯。

平时还须做些“准备工夫”: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与仔细认识的习惯、养成推理下判断有条理的习惯及正确的语言习惯。

这“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象活水那样自然地流了”。

修改是善后工作。

叶老说,修改,是为了使“语言妥当”。

“语言妥当”,即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又充分又确切”。

认为“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

”对于作文批改,叶老颇有感慨:“我当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

”所以他多次在文中倡导让学生自己改作文,认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加以引导和指点。

从而养成自己改的能力,终身受用。

此外,在与人交往的书信中提出了“全班改、轮流改、重点改”等形式,特别推荐两种批改方法:师生共改与面改。

在“既节教师之劳,不损学生之益”的情况下,“兼采其他办法”是叶老批改方法的核心。

为了减少改作文的辛劳,叶老要求老师“事前多做准备”工作,诸如平时不放松口头表达的训练,多注意指导阅读,钻到学生心里出题,并做些必要的启发,等等。

这样教师“改作文大概不会太费事了,而学生得到的实益可能多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