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意思-赏析

合集下载

苏轼浣溪沙赏析和注释

苏轼浣溪沙赏析和注释

苏轼浣溪沙赏析和注释这首词是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游清泉寺所作,表现了他在被贬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浣溪沙》的全文注释和赏析。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译文: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着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浣溪沙》苏轼简析该词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一首记游词。

然而从内容来说,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记游作品。

通常,记游性作品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本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入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李白《乌栖曲》全诗译文及赏析

李白《乌栖曲》全诗译文及赏析

乌柄曲唐・李白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注释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胥山上,吴王阖闾始建,后吴王夫差加以增筑。

据《越绝书》:此台三年才建成,横广五里。

台上别立春宵宫,吴王与宫嫔等在宫中彻夜饮酒。

造千石酒钟,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夫差与西施整日在水上嬉戏。

乌栖时:黄昏时候。

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美女。

吴歌楚舞:指南方乐舞。

春秋时吴、楚疆域相接,都是南方的国家。

银箭金壶:我国古代计时用具。

金壶用铜制成,内贮水,壶底有孔,使水下漏。

水中有一枝刻有度数的箭。

以水平面下降露出的度数来计算时间多少。

奈乐何:对吴王的贪欢作乐又能怎么办呢?一作“奈尔何”。

译文姑苏台上乌鸟欲栖的黄昏,春宵宫里吴王和西施醉熏熏。

吴歌未歇楚舞如风起,西山上,看看红日嵌半轮。

金壶里滴漏声声敲至明,太阳东山出,秋月西江沉。

日升月落,怎能影响他贪欢作乐的人!赏析《乌栖曲》是乐府旧题,据《乐府诗集》,梁代的简文帝、元帝、萧子显并有此作。

乌栖,日落之时,即黄昏。

梁简文帝等人的作品,写的都是日落后男女的轻靡艳情,没有多大意义。

李白此作,虽然也写吴王西施长夜欢宴,貌似艳曲,但突破前人窠臼,实际是一曲姑苏怀古,诗人对吴王淫靡行径持嘲讽、批判和否定态度,含有希望统治者从中吸取教训的用意。

姑苏台在今江苏吴县木渎镇附近的灵岩山(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闾创建。

吴国击败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伺机复仇;他还献美女西施给吴王夫差,以瓦解他的斗志,夫差果然中计,增饰其台,广五里,耗费许多人力物力。

台上有馆娃宫,又有春宵宫。

吴王和西施常在那儿作长夜之饮,果然,“从此君王不早朝”。

又作天池,造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夫差和西施天天荡舟水戏。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王勾践终于灭吴。

吴国由一个战胜国走向覆灭,原因当然有多方面,但夫差沉溺于酒色,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原因。

吴国由强而亡,很引起后代有识之士的重视。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宋代辛弃疾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译文看秦望山上乱云飞渡,暴雨倾注,犹如江湖倒泻下来。

不知道是云化为雨,还是雨化为云?万里长空,西风劲吹,乌云瞬间变幻消失。

回首倾听明月星夜天籁长鸣,人间万千洞穴的呼号似山崩雷震!是谁将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导致吴国灭亡,只剩下麋鹿出没在姑苏台?至今越国人仍盼望西施坐船归来。

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乐器以示欢乐?难道君看不见古代王、谢望族的亭台楼阁,而今只剩凋残的树木,寒烟清冷,孤寂的乌鸦仍在呼唤着离魂!注释汉宫春:词牌名,又名“汉宫春慢”“庆千秋”。

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另有双调九十六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五平韵;双调九十四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等变体。

会稽: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蓬莱阁:旧址在今浙江省卧龙山下。

秦望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

须臾:形容时间短。

天籁:大自然的音响。

这里指风。

万窍:《庄子·齐物记》中有“······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若耶溪:河名,在会稽南。

倩:请。

美人:指西施。

传说西施曾经在若耶溪上浣纱。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为了报仇,使用美人计,把西施送给吴国,后吴国被越国灭亡。

麋(mí):鹿的一种,俗称四不像。

姑苏:这里指姑苏台,吴王曾与西施在此游宴。

王亭谢馆:王、谢为东晋豪门贵族,山头子弟很多,多住在会稽。

王亭谢馆泛指他们在会稽一带的游乐场所。

赏析这首词的上片重在写景,通过写景来抒情说理,寓理于景,寓情于景。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及赏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翻译及赏析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这首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了白居易这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这首诗词鉴赏】全这首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

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

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

【这首诗歌结构】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

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这首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这首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是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这首诗人。

《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及赏析

《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及赏析

《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及赏析《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及赏析宋朝:周邦彦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

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

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

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

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

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柳才甦(sū)、雨方停,川流悠悠远去,不觉春天已徐徐到来。

稚柳在雨中苏醒,春寒料峭,春意无多,冷暖不定。

稚柳刚披上一层轻柔的绿纱,那老枝上自然还带着雪袭霜欺的痕迹驼褐色,初阳的微温还被浅浅的树荫遮挡,令人爱怜的初春的太阳,刚刚洒放出一些温暖,便被浅浅的树荫拚死遮挡。

四十年来经历的人情世事,皆已随秋去春来的孤鸿疾飞而去,自身也与塘中的蒲苇一齐衰老枯黄,怎能知道将要去的地方前途如何,长久地沉思着站立在平坦的沙岸,追忆四十年前还是朱颜乌发的翩翩少年的时候,曾经游过的地方,这次重来令人思绪万千。

天似穹庐、四野处地天相衔,高大的乔木依然如四十年前,然而如今自己举足要踏上前方征途的时候,却是心境很不平静,时间变迁,重游故地,但人的心境迥然不同。

追求和向往又在心底翻腾,羡慕像东陵侯召平与彭泽令陶渊明一样韬影晦迹、鄙视功名归隐林下的生活;以琴、书自娱,闲时依松赏菊,何况自己精力尚沛、两鬓尚无白发。

由衷感谢当年的故交好友,他们亲来我下榻处,为我接风,邀我宴饮,执壶把盏,热情留我共同度过百花即将吐艳争芳的春天。

故人的殷勤挽留反而让我这个疲倦无比的游子盼望着返家。

《西平乐·稚柳苏晴》注释①稚柳:嫩柳。

指春来柳树发的新枝条。

苏晴:在晴光中复活生长。

②故溪:往年(40多年前)经过的溪流。

康与之《洞仙歌令-若耶溪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康与之《洞仙歌令-若耶溪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康与之《洞仙歌令-若耶溪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洞仙歌令-若耶溪路》若耶溪路。

①别岸花无数。

欲敛娇红向人语。

②与绿荷、相倚恨,回首西风,波淼淼、三十六陂烟雨。

③新妆明照水,汀渚生香,不嫁东风被谁误。

④遣踟蹰、骚客意,千里绵绵,仙浪远、何处凌波微步。

⑤想南浦、潮生画桡归,正月晓风清,断肠凝伫。

⑥【注释】①若耶溪:又名五云溪,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若耶山下。

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李白《采莲曲》诗:“若耶溪傍采莲女。

笑隔荷花向人语。

”②欲敛娇红:宋·贺铸《芳心苦》间:“红衣脱尽芳心苦。

”及唐·李白《绿水曲》诗:“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③三十六陂:陂:池也。

宋人诗词中常用三十六陂字,乃虚解,非实地。

“与绿荷”三句语本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④汀渚:汀:水边平地、小洲。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亦水中小洲。

不嫁东风句,本张先《一丛花令》词:“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及贺铸《芳心苦》:“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⑤遣,令也,使也。

踟蹰(chichu):心神不宁、徘徊不前貌。

语本《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骚客:骚人,即诗人。

此处是客居他乡的词人自喻。

骚客意:即指离情别念及“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之感。

贺铸《芳心苦》词亦有:“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凌波微步:语本三国曹植《洛神赋》:“凌波徽步,罗袜生尘。

”喻莲花随水飘流的残花败叶。

⑥南浦:语本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凝伫:伫立凝望。

【译文】昔日若耶溪路分别,溪畔无边无际的荷花,收住娇红的笑颜,凝愁向人赠别寄语。

如今她们想必正欲红衣脱尽,与荷叶相互依偎摇曳,在西风中随风翻转,充满怅恨地回首往昔,哀怨不已地承受波涛淼淼的三十六陂凄风冷雨。

夏日盛开的荷花,如佳人新妆明艳照水,使汀渚小洲溢彩流香。

入若耶溪原文、翻译及赏析

入若耶溪原文、翻译及赏析

入若耶溪原文、翻译及赏析入若耶溪原文、翻译及赏析入若耶溪南北朝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译文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

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入若耶溪》注释若耶溪:在绍兴市东南,发源于离城区44里的若耶山(今称化山),沿途纳三十六溪溪水,北入鉴湖。

早年,上游流经群山,下游两岸竹木丰茂,是一处非常幽雅的旅游胜地。

艅(yú)艎(huáng):舟名。

大船。

泛泛:船行无阻。

空:指天空。

水:指若耶溪阴霞:山北面的云霞。

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

远岫(xiù):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何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

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

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

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

逾:同“愈”,更加。

幽:宁静、幽静归念:归隐的念头。

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

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入若耶溪》赏析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

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

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

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美人梳头歌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美人梳头歌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美人梳头歌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美人梳头歌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原文:美人梳头歌唐代李贺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

纡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

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

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译文:西施般的美女拂晓还做着梦在清冷的纱帐中,芳香的环形发髻半覆着沉檀枕,蓬蓬松松。

室外响起了咿咿呀呀像玉鸣一样的辘轳声,把芙蓉般的美人从酣睡中惊醒。

打开双鸾镜套,镜子像秋水般光洁,站在象牙床上,解开发髻面对明镜。

一头长长的香丝乌云般一直撒落在地上,玉篦梳理着那细润柔美的头发静静无声。

细嫩的双手推弄着乌黑的发盘,青翠滑润,连宝钗都不能插定。

烂漫的春风吹得她娇柔倦懒,十八岁的美人发髻高高,好像力不能胜。

梳理成的发髻美好而又齐正,穿着华美的服装把脚步轻缓地移动。

背着人脉脉不语,她将去向何处?走下台阶折枝樱桃戴在头顶。

注释: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这里代指所写美女。

绡帐:丝织的床帐。

晋王嘉《拾遗记·蜀》:“先主甘后……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

先主召入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

”香鬟(huán):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

堕髻:堕马髻的省称,为一种发式。

《后汉书·梁冀传》记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

”李贤注引《风俗通》:“堕马髻者,侧在一步……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放佼之。

”沉檀:指用沉檀木做的枕头。

辘轳:井上汲水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

’”咿哑:形容物体转动或摇动声,这里指是辘轳转动的声音,其声如玉之鸣。

芙蓉:借指美人。

《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后因以“芙蓉”喻指美女。

双鸾:指镜盖上所绣的鸾鸟。

秋水光:形容明镜的光芒像秋水一样明净。

孟浩然《耶溪泛舟》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孟浩然《耶溪泛舟》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孟浩然《耶溪泛舟》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耶溪泛舟》为盛唐时代大诗人孟浩然所著古诗。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

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

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有《孟浩然集》。

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注释】耶溪:即若耶溪,今浙江绍兴以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晖:一作“辉”。

桡:一作“棹”。

泓澄:又作“澄明”。

【翻译】:落日散发着它剩余的光线,轻摇木桨在若耶溪中划船。

碧水清清水中的生物多可爱,清溪泛舟是怎样的从容悠闲。

白头老翁端坐于岸边垂钓,新妆的少女临水清洗衣衫。

彼此对望着好像曾经相识,却只能脉脉相视无缘攀谈。

【赏析】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冬,诗人孟浩然在长安求仕未成,沮丧地离开长安,在江浙一带漫游。

一日,泛舟耶溪(在浙江绍兴城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傍晚,在溪边看到了垂钓的老翁,浣纱的村女,他们生活得自然、和乐,无忧无虑,深深触动了诗人之心。

因此,写了这首《耶溪泛舟》,以表达他从大自然中汲取生活欢乐的愉悦心情。

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

这一带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区,《水经注》谓:“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

”又名浣纱溪,相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曾在此浣纱。

此地秀异的山水吸引了古代许多骚人墨客,游佳作甚多,浩然此作是较有特色的一篇。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是写诗人临水泛舟看到在明净如镜的溪水中,观赏游鱼追逐嬉戏,三五成群,在水草和细石下钻进钻出。

“澄明”,指明净如镜的溪水;“何容与”,意思是多么闲暇自得。

耶溪的水色山光,使诗人乐而忘返,而江南的风土人情、岸边的渔村竹寨,更使诗人如入桃源仙境。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两句,概括地表现了江南生活的恬静安谧。

蓑衣箬笠的老翁,在夕阳中垂钓却悠然自得;梳妆整齐、淡雅的村姑少女,在传说中曾是西施浣的耶溪水边洗衣、谈笑,欢声笑语更衬托出山村的幽静安宁。

唐诗鉴赏(春泛若耶溪)

唐诗鉴赏(春泛若耶溪)

唐诗鉴赏(春泛若耶溪)
五言古诗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注解】:
1.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2.际夜:至夜。

3.潭烟:水气。

4.弥漫:渺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

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

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

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

面对如画的美景,诗人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想出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的念头,追慕幽意的人生。

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

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念奴娇姜夔鉴赏及原文翻译《念奴娇·予客武陵》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写莲花。

开头三句,写划船来到荷花深处,记起曾与莲花为伴。

接着写尚未进入水泽时,已见荷花无数;待逼近后,感到荷花之香与荷叶之轻要激起诗人的灵感。

下阕借美人进一步抒写,将荷花比作等待另一方的情人。

又怕荷花那漂亮的舞衣在夜寒中凋零,于是词人下决心陪伴满塘荷花。

原文余客武陵①,湖北宪治在焉②;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③,意象幽闲,不类人境④。

秋水且涸⑤,荷叶出地寻丈⑥,因列坐其下。

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

朅来吴兴⑦,数得相羊荷花中⑧。

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⑨。

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⑩,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⑾,水佩风裳无数⑿。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⒀,更洒菰蒲雨⒁。

嫣然摇动⒂,冷香飞上诗句⒃。

日暮,青盖亭亭⒄,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⒅?只恐舞衣寒易落⒆,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⒇,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①武陵:今湖南常德市。

②湖北宪治在焉:宋朝荆南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官署在武陵。

③薄:迫近,靠近。

④不类人境:不像人境,像仙境。

⑤涸:干竭。

⑥寻:八尺。

⑦朅来吴兴:来到吴兴。

朅来,来到。

朅,发语词。

作者曾长期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⑧相羊:徘徊,游玩。

⑨光景:景色。

⑩闹红一舸:在盛开的荷花丛里荡舟。

舸,小船。

⑾三十六陂:极言水塘之多。

人诗词常用三十六陂字样,虚指而非实地。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诗:“三十六陂春色,白头想见江南。

”⑿水佩风裳: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珮”,本是写美人的装饰,这里指荷叶荷花,犹言水叶风荷。

珮,同佩。

⒀玉容消酒:花容微红,像是带着才消的酒意。

⒁菰蒲:生于陂塘间的水草。

⒂嫣然:这里是以美女的笑容比花容。

⒃飞上诗句:被楔入诗里。

⒄青盖亭亭:荷叶像青绿色的伞一样亭亭耸立着。

古诗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翻译赏析

古诗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翻译赏析

古诗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翻译赏析《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

其古诗全文如下: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

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赏析】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八记载:辛弃疾至临安见宋宁宗,“言金国必乱必亡,愿付之元老大臣,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韩)侂胄大喜。

”《庆元党禁》亦言“嘉泰四年春正月,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另据程珌《丙子轮对札记》记辛弃疾这几年来屡次派遣谍报人员到金境侦察金兵虚实并欲在沿边界地区招募军士,可见作者这时正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力图恢复中原以雪靖康之耻,范蠡正是他仰慕和效法的榜样。

表面看来,“故国人望”的是范蠡,其实,何尝不可以说也指他辛弃疾。

在他晚年,经常怀念“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战斗生涯,北方抗金义军也时时盼望他的归来。

谢枋得在《祭辛稼轩先生墓记》中记载:“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

”这一部分用典,不是仅仅说出某事,而是铺衍为数句,叙述出主要的情节,以表达思想感情,这是其用典的一个显著特点。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在词的收尾部分,作者首先以设问的语气提出问题:一年将尽了,为什么不鼓瑟吹竽欢乐一番呢?《诗经》的《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又《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作者引《诗》说出了岁晚当及时行乐的意思,接着又以反问的语气作了回答:“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旧时王、谢的亭馆已经荒芜,已无可行乐之处了。

东晋时的王、谢与会稽的关系也很密切,“王亭”,指王羲之修禊所在的会稽山阴之兰亭;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有别墅。

这些旧迹,眼前是只有“冷烟寒树啼乌”点缀其间了。

文言文《游兰溪》译文及注释赏析

文言文《游兰溪》译文及注释赏析

文言文《游兰溪》译文及注释赏析《游兰溪》是由苏轼所创作的,前者以文叙事,说得简洁、生动,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一“颖悟绝人”的“异人”形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游兰溪》的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游兰溪》宋朝: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游兰溪》翻译/译文译文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

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看田,得了病。

听说麻桥人庞安常会看病,是个聋子。

就去他那里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

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

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

”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

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

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

我因此作了一首诗歌: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

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

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请你看看那兰溪水吧,还能流向西,莫伤悲,白发老人还能作报晓的鸡。

这一天,我们开怀畅饮才回去。

《游兰溪》注释①游兰溪:选自《东坡志林》。

本篇一作《游沙湖》。

游兰溪,游览兰溪。

兰溪,在今湖北省浠水县东,水出竹箬山,其侧多兰,唐置兰溪县。

时兰溪之水颇有盛名,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说“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②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岗一带。

苏轼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③相:察看。

④庞安常:人名,字时安,当时名医。

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古今。

《西施咏》原文、译文及赏析

《西施咏》原文、译文及赏析

《西施咏》原文、译文及赏析《西施咏》原文、译文及赏析《西施咏》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借西施从平民到宫廷宠妃的历史典故,揭示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并表达对小人的嘲讽,揭露当时社会上潜藏的危机,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

全诗语意深微,其讽刺意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施咏》原文、译文及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西施咏》唐代: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咏》译文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西施咏》注释西施:吴越春秋:越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

傅香粉:即搽脂敷粉。

香:一作“脂”。

浣纱:环宇记:会稽县东有西施浣纱石。

水经注:浣纱溪在荆州,为夷陵州西北,秋冬之月,水色净丽。

持谢:奉告。

效颦: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按:颦古作膑。

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西施咏》赏析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

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一生自穷苦”。

王维以这首诗来借咏西施,以喻为人。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的意思_全诗赏析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的意思_全诗赏析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出自元代张可久的《人月圆·会稽怀古》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译文及注释】
①人月圆:曲牌名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②林深藏却云门寺:云门寺深藏山林间。

云门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云门山上。

③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越国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④苎萝人去:指西施离开越国。

苎萝:即苎萝山,这里就是西施浣纱之处。

⑤烧丹傍井:在井水旁炼丹。

⑥试墨临池:浙江省永嘉故县积谷山的脚下,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守永嘉时,常临池写字,池水因此变黑,宋朝米芾为池题辞,写下“墨池”二字。

【赏析】
《会稽怀古》中的云门寺是一座名寺,但作者仅用“林深藏却”四个字,将其环境一笔点出,使人遐想。

第二句“回首若耶溪”,展现出另一幅画图:当你置身古寺时,在山脚下看到一片开阔的溪水。

接下来便由现实回溯历史,想到了西施、王羲之的逸事。

全曲给人以闲适放达之感。

越女词耶溪采莲女翻译赏析

越女词耶溪采莲女翻译赏析

越女词耶溪采莲女翻译赏析越女词耶溪采莲女翻译赏析《越女词·耶溪采莲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前言】《越女词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写吴越女子相貌的妩媚可爱与穿着的异样。

第二首诗写吴越女子天真活泼的姿态及调皮卖俏的开放型性格。

第三首诗所写则是另一种性格的劳动妇女。

第四首诗写一对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互相倾慕,又无缘接近,难以倾述衷肠的怅恨。

第五首诗写越女顾影自怜的娇媚姿态。

【注释】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棹歌:划船时所唱之歌。

【翻译】若耶溪中采莲的少女,见到行客,唱着歌儿把船划回。

嘻笑着藏入荷花丛,假装怕羞不出来。

【赏析】第三首诗所写则是另一种性格的劳动妇女。

耶溪即若耶溪,唐时在越,州会稽县南。

这位在若耶溪上采撷莲藕的女子与前一首诗中的吴儿大不相同,当她看见别的船上的客人时便唱着歌掉转船头,伴随着欢乐的歌声将小船划入荷花丛中,并假装怕羞似的不再出来。

这位女子性格内向,虽然也怀有春心,却把这种情感深藏在内心,有点羞羞答答的。

但其内心荡漾的春潮还是无法全部掩饰住的`,诗人早已窥破其内心的隐秘,否则怎能写出“佯羞不出来”的诗句呢?“佯羞”二字极精彩,将少女欲看青年男子又羞涩不好意思的心理与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透过这两个字,仿佛可以看到在密密层层的荷花丛中,那位采莲的姑娘正从荷花荷叶的缝隙中偷偷地窥视着客人。

鲜艳的花朵与美人的脸庞相互映衬,这和谐美妙的景象真令人魂梦心醉。

于此可以看出,这首小诗虽很浅白,但蕴味却很隽永。

《入若耶溪》原文及赏析

《入若耶溪》原文及赏析

《入若耶溪》原文及赏析《入若耶溪》原文及赏析入若耶溪朝代:唐代作者:崔颢原文: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译文: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之所以着意渲染若耶溪水色的清澈和环境的幽静,正是为了寄托诗人喜清厌浊、好静恶闹的情怀。

一、二句,叙写作者乘着小船进入若耶溪。

“轻”、“去何疾”和“已到”这几个字,传达出诗人由于舟行迅疾、将入佳境而激起的欢快、惊喜之情。

三、四句,描写诗人到达云门山下,在清澈如镜的溪水上轻轻荡桨,畅游山水风光的情景。

但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溪两岸的青山、绿树、溪花、幽草,甚至也没有写云门山和云门寺;而是着意抒写自己同美妙大自然的感应与融合。

“起坐鱼鸟间”一句,是写自己在船上欣喜地忽起忽坐,时而仰望碧空翔鸟,时而俯视清溪游鱼;“动摇山水影”一句,则描写自己天真地用船桨拍击溪水,看青山的倒影在水中动摇、变幻。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身心无拘无羁,与鱼鸟游翔,与山水嬉戏,完全与美妙的大自然契合无间。

这两句着重写动态,从鱼鸟、山水和诗人自己的活动中表现一种“空灵”的境界,既清澈、空明,又灵动、有情趣。

五、六两句,着意渲染清溪的幽静。

但诗人并未把它写成一片死寂,而是以声音反衬寂静。

诗人谛听着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并且饶有兴致地期待着山岩自己的回声。

同时,他还感觉到在这清溪里说话,尽管暂时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静;但话声一停,环境越发显得清静。

环境如此幽静,使诗人深深感叹“事事令人幽”。

此时,即将没入西天的夕阳,将一束淡淡的`光辉洒落在这缥碧澄清的溪水上,诗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船桨,面对着夕阳,让全身沐浴在残余的阳光之中。

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但这一束射到溪中的夕阳光,却使这蜿蜒曲折的若耶溪,一路上都穿行在林荫蔽天的山崖之间的清静幽深境界如在眼前了。

谢混《游西池》鉴赏《游西池》译文及赏析

谢混《游西池》鉴赏《游西池》译文及赏析

谢混《游西池》鉴赏《游西池》译文及赏析《游西池》是由谢混所创作的,开头两句,借《诗经》的两首诗言志抒怀,无端而来,突兀而起,出手不凡。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游西池》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游西池》魏晋:谢混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游西池》译文明白了《诗经·唐风·蟋蟀》的意思也弄懂了《诗·小雅·伐木》是劳动者的歌。

可是岁月往来倏忽美景良游常因不得其时而错过,这一回终于没有错过了!我们在大街上逍遥而过直奔西池,还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常有啊!在纡回的西池路上有高陵城阙,在望高台之上则可远眺飞霞。

和风吹拂,轻摇着苑囿中繁茂的草木,白云如絮,屯聚在层峦深处。

一片清新,一片幽丽。

游览中,不觉天色渐晚,在夕阳斜照之下,飞鸟归巢,鸣叫着欢聚枝头。

此刻,落日的余晖流洒在池面树梢,水含清光,树现秀色,水清木华,西池的傍晚更加迷人。

沿着生满香草的小洲提起衣襟涉水而过,手攀芳林枝条细细把玩让人留恋徘徊。

日月不居青春难驻不知错过了多少良游机缘,而今垂垂老矣面对暮年暮景该当如何呢?不要汲汲于功名利禄撄于世网自受其害啊。

老子的门徒庚桑楚已经教导他的学生南荣趎过很多这样的话了。

《游西池》注释蟋蟀:《诗经·唐风·蟋蟀》。

劳者歌:《诗·小雅·伐木》。

蹉跎: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可以用于形容人做事毫无斗志,浪费时间。

屡:多次。

回阡:曲折的道路。

惠风:和风。

景昃:太阳偏西。

褰裳:撩起下裳。

愆:错过;耽误。

《游西池》赏析开头两句,借《诗经》的两首诗言志抒怀,无端而来,突兀而起,出手不凡。

“悟彼蟋蟀唱”,指《唐风·蟋蟀》所写的人生道理,既要及时行乐,又要自警不要太过分,以免自取灭亡。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原文翻译及赏析1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苏轼北宋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注释】:①伯固:苏坚,字伯固。

②吴中:江苏吴县。

③黄犬:用陆机黄犬传书典故。

④松江:吴淞江,太湖支流,自湖东北经嘉定、上海、合黄浦江入海。

⑤莫惊鸥鹭:用“鸥鹭忘机”的典故。

⑥四桥:姑苏有四桥。

【译文】:我们相识有三年,日子如同做梦一般。

如今你要去吴中故园,我有心打发黄狗随你身边。

以便来来往往把相互的音信递传。

如果到松江渡口时招呼渡船,不要惊动那里的白鹭双鸳,因为她们都是我旧时相识。

有名的四桥我都看遍,足迹遍布那里的水水山山。

如今我只能在五维的画中欣赏春天,常记王右丞的诗句,那些美丽的山山水水。

我又穿上那件春天的衫,衫上还有小蛮作的针线,西湖的雨点,曾沾湿过这件衫。

【赏析】: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

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

整首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

“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别开,明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

“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涯之可衰,情真意切,其意境绝非柳永“针线闲拈伴伊坐”(《定风波》)之类小儿女语所可比拟。

“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手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注定”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淋湿我春衫,岂非“天定许”吗?全词写词人思念朝云,写提婉曲,含蓄深沉。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三年枕上吴中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意思|赏析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

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作者:佚名
这首词的题目,原作会稽蓬莱阁怀古。

同调另有亭上秋风一首,题作会稽秋风亭观雨。

唐圭璋先生谓,秋风亭观雨词中无雨中景象,而蓬莱阁怀古一首上片正写雨中景象,词题观雨与怀古前后颠倒,当系错简。

说见《词学论丛读词续记》。

今据以订正词题。

词的上片,看似纯系写景,实则借景抒情。

它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词人所登的蓬莱阁在浙江绍兴(即会稽),秦望山,一名会稽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

他为何望此山?因为这里曾是秦始皇南巡时望大海、祭大禹之处。

登此阁望此山,不禁会想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和为民除害的大禹。

这片词先以看领起,尽写秦望山头云雨苍茫的景象和乍雨还晴的自然变化。

以倒立江湖喻暴风骤雨之貌,生动形象,大概是从苏轼《有美
堂暴雨》天外黑风吹海立演化而来。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语出于《庄子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为字读去声。

云层是为了降雨吗?降雨是为了云层吗?庄子设此一问,下文自作回答,说这是自然之理,云、雨两者,谁也不为了谁,各自这样运动着罢了,也没有别的意志力量施加影响要这样做。

作者说不知,也的确是不知,不必多追究。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天色急转,词笔也急转,这是说云。

苏轼《念奴娇中秋》词: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维摩经》: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

云散了,雨当然也就收了。

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这里又用《庄子》语。

《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这就是天籁,自然界的音响。

从暴风骤雨到云散雨收,月明风起,词人在大自然急剧的变化中似乎悟出一个哲理: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阴晦可以转为晴明,晴明又含着风起云涌的因素;失败可以转为胜利,胜利了又会起风波。

上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为下片追怀以弱胜强、转败为胜、又功成身退的范蠡作了有力的烘托、铺垫。

语言运用上,熔裁诸家,为己所用,这是辛词的长技。

下片怀古抒情,说古以道今,影射现实,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作者首先以诘问的语气讲述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当年是谁到若耶溪上请西施西去吴国以此导致吴国灭亡呢?越地的人们至今还盼望着他能乘船归来呢!这当然是说范蠡,可是作者并不直说,而是引而不发,说谁倩。

这样写更含蓄而且具有启发性。

据史书记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曾被吴国打败,蒙受奇耻大辱。

谋臣
范蠡苦身戮力,协助勾践进行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并将西施进献吴王,行美人计。

吴王果贪于女色,荒废朝政。

吴国谋臣伍子胥曾劝谏说: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

后来越国终于灭了吴国,报了会稽之仇。

越国胜利后,范蠡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泛舟五湖而去。

引人深思的是,词人面对秦望山、大禹陵和会稽古城怀念古人,占据他心灵的不是秦皇、大禹,也不是越王勾践,而竟是范蠡。

这是因为范蠡忠一不二,精忠报国,具有文韬武略,曾提出许多报仇雪耻之策,同词人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八记载:辛弃疾至临安见宋宁宗,言金国必乱必亡,愿付之元老大臣,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韩)侂胄大喜。

《庆元党禁》亦言嘉泰四年春正月,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另据程珌《丙子轮对札记》记辛弃疾这几年来屡次派遣谍报人员到金境侦察金兵虚实并欲在沿边界地区招募军士,可见作者这时正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力图恢复中原以雪靖康之耻,范蠡正是他仰慕和效法的榜样。

表面看来,故国人望的是范蠡,其实,何尝不可以说也指他辛弃疾。

在他晚年,经常怀念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战斗生涯,北方抗金义军也时时盼望他的归来。

谢枋得在《祭辛稼轩先生墓记》中记载: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

这一部分用典,不是仅仅说出某事,而是铺衍为数句,叙述出主要的情节,以表达思想感情,这是其用典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