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理解非常好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和术语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和术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在总决质量管理实践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所表述最基本、最适用的一般规律,是组织领导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应关注的重点,包括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作风和处理内外关系的正确态度。
八项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二、领导作用;三、全员参与;四、过程方法;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六、持续改进;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八、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1.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整体理解1.1.1两个基本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持续改进”,事实上是组织质量管理的两个最基本的目的------增强顾客满意和提高管理水平。
1.1.2一个关键原则:“领导作用”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中应起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
组织要实现上述两个目的,领导作用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与供方互利关系要兼顾。
1.1.3三个方法性原则:“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首先要关注理解顾客要求,包括明示的、暗示的和法律法规规定的三个方面,顾客要求是组织各项活动的出发点。
顾客总是以自己的感受来理解产品质量。
顾客提到的要求和期望要给予保证,顾客没有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同样要给予关注和满足;●由于顾客的需求是变化的,产品质量也应是变化的,组织不仅要考虑顾客当前需求,还应考虑顾客未来需求,才能不断增强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包括对产品和服务。
满意是心理学术语,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得到满足后的一种心理状态。
只有超越顾客期望,全面满足顾客要求,才有可能提高顾客的忠诚度;●顾客分为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外部顾客指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组织内部各部门/人员明确谁是自己的顾客,自己是谁的顾客十分有意义。
1.2.2领导作用●组织的领导者要确立组织的宗旨和方向,领导的作用体现在为组织的未来描绘清晰的远景,确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带领员工去为之实现;●领导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全体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和谐的工作气氛,将员工的活动方向统一到组织的宗旨和方向上去,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自己的贡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大中型企业收益.●充分参与就是让员工的积极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承认员工的贡献、鼓舞员工的士气,形成组织的激励机制是最高管理者的一种良好的管理方式。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理解要点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理解要点提出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无疑是ISO9001-2000的一个重大进展,这八项基本原则是在吸收戴明、朱兰等质量大师的质量思想和世界上众多优秀企业实施TOM(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并参考优秀质量管理模式总结提炼出来的。
它是当代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ISO/TS16949-2002明确提出遵循八大管理原则。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这些原则不仅应成为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应贯彻的基本精神。
而且应是拟定长期质量战略的基本依据。
一个组织中有在其质量管理体系中,全面和充分地体现了这八大基本原则,才可能取得良好的绩效。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理解要点1、关于顾客的许多至理名言已众所周知,如:“客户是上帝”、“客户至上”、“客户永远是对的”等,但真正做到的则是凤毛麟角,探究其原因,大多数对“客户是上帝”等理解得比较肤浅,对于应怎样做才能赢得顾客缺乏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源于现代的质量理念,即判断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让顾客满意。
因为市场竞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只有充分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通过有效地运作使其得到满足,甚至是超值的满足,才能最终赢得顾客、赢得市场。
3、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由顾客来评价,这种客户至上的观念在今天又有了新的发展,为了让顾客满意就不能只考虑到最终产品的效果,而应该将这一理念渗透到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以及与顾客沟通的全过程中去。
4、顾客是市场的焦点,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予以充分满足乃至超过。
在组织的质量活动中,应当把顾客满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做到组织的一切管理由“顾客”向导,处处考虑到能否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理想的产品。
在这里,组织必须牢固树立质量与顾客意识,自觉地、主动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最大限度减少差错的发生。
高度重视来自市场、顾客的信息,并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地实现质量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顾客满意。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详解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详解质量管理是一个企业实现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要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其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其中的核心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客户导向客户导向,顾名思义,就是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需求和期望作为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根本指向。
要实现客户导向,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贯彻“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方方面面都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2. 领导力领导力是企业实现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核心,企业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领导力体系,推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全面实施。
领导者要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提出合理的战略规划、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掌握企业动态,积极回应客户的反馈和意见。
3. 员工参与员工是企业打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生产力,要实现质量管理,就需要让员工参与其中。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员工参与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创造合适的工作环境,赋予员工主动权,让员工对生产和服务流程进行持续改进。
4. 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过程管理机制,全面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强调过程的连续性,降低不良品率,提高质量稳定性。
5. 改进改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应该始终贯穿企业全过程。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改进机制,持续地跟踪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践行,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和发展。
6. 内部客户导向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要实现质量管理,就需要建立一套内部客户导向机制,形成内部协作和协调的良好局面,各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都按照客户导向的原则进行工作。
7. 周期管理周期管理是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要将其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各个环节,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周期,对每个周期进行分析、评估和改进,保证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企业应用iso9000的核心理念
企业应用ISO9000的核心理念——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了更有效地帮助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普遍适用的并且能在全世界范围被接受的质量管理理论。
为了建立这套理论,ISO/TC176于1995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吸纳了国际上最权威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整理编撰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并在国际上广泛求意见,得到了众多国家的一致赞同。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旨在帮助组织建立持续改进业绩的框架,提高组织质量管理的水平,使组织达到持续的成功。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必须使企业的产品(包括服务)让顾客满意,使产品畅销,才能使企业获得利润。
因此,企业的各项工作均应紧紧围绕着"使顾客满意"来展开,它是判断工作好坏的准则。
必须注意,满足顾客要求只是一种基本要求,只有达到超越顾客的期望,给顾客一种意外的惊喜,才能使顾客满意.原则二: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营造和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领导指的是组织的最高管理层,领导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领导重视,各项质量活动才能有效开展。
领导要想指挥好和控制好一个组织,必须做好确定方向、提供资源、策划未来、激励员工、协调活动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等工作。
此外,在领导方式上,最高管理者还要做到透明、务实和以身作则.原则三: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
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全体员工是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参与。
原则四: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任何利用资源并通过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均可视为过程。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过程方法”。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专刊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二、公司质量方针:质量为本,科技为先;精细管理,精益生产;不断追求优质高效,满足用户需要。
三、公司质量目标:1、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产品一级品率三年内稳步提高到90%以上。
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2、液体产品(高纯氢氧化钠、工业用液氯、工业用合成盐酸、次氯酸钠)出厂合格率均达到100%。
3、塑料制品100%满足用户质量需求。
4、产品质量保持国内同行业前列,对客户服务率达到95%,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四、聚氯乙烯厂质量目标: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产品一级品率达到90%,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五、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质量体系认证内容本部门概况:我厂共有员工219人,分为乙炔工段44人,氯乙烯工段49人,聚合工段63人,干燥工段42人,车间21人,其中厂长1人,副厂长2人,书记1人,材料员、统计员、安全员、设备员各1人。
二、聚氯乙烯生产厂职责:1、按照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负责完成本厂的生产任务;2、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符合国家标准;]3、搞好安全生产,杜绝工艺、机械、操作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4、努力降低消耗,严格控制生产成本;5、管理好所辖设备,搞好维修保修;6、负责申报本厂所辖设备的大、中、小修计划和备用品备件计划;7、搞好本厂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公司技术规定。
三、生产厂厂长工作职责1、在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对生产、质量、安全、行政及管理工作实施全面领导,统一指挥。
2、认真执行公司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安全、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确保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规定标准。
3、建立健全本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并以身作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管理科学化。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
1. 客户导向:满足客户需求是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要持续关注客户需求并为其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2. 领导者角色:领导者应该制定并传达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质量管理的落实,并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所需资源。
3. 员工参与:员工是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他们应该被充分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中,提供意见、建议和改进措施。
4. 过程方法:采用过程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即关注整个过程的持续改进,而不仅仅关注产品的最终结果。
5. 系统方法:质量管理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考虑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确保整个组织内所有活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6. 不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组织应该制定并实施改进计划,不断提高产品和过程的质量。
7. 决策基于事实:决策应该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事实,而不是凭借主观感觉或猜测。
8. 供应商关系管理:组织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这些原则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可以适用于各个组织和行业,用于指导和改进质量管理实践。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质量管理体系是指组织为实现一致、可持续的质量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策、程序和流程。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以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1. 客户导向客户导向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原则。
组织应该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期望和满意度要求,并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达到客户的满意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2. 领导力领导力是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
领导层应该明确组织的质量政策和目标,并提供资源和指导,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3. 员工参与员工参与是质量管理体系成功的关键。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改进,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从而提升整体绩效。
4.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指以过程为基础,通过定义和管理相互关联的活动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组织应该理解和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过程,并通过持续改进来优化这些过程。
5. 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以整体的观点来管理和运营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应该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并确保各个部门和职能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以实现整体的质量目标。
6.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求。
组织应该通过不断地收集和分析数据,识别问题和机会,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7. 决策基于事实决策基于事实是指组织应该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基于主观的观点和感觉。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现状并做出准确的决策。
8. 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是指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共同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组织应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总结: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是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组织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和不断改进来提高组织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将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
1. 客户导向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该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交付过程中不断优化,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2. 领导力领导力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应该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3. 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所有员工都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责任,并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4. 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对组织的关键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
通过分析和优化这些关键过程,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5. 系统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将各个管理环节和过程进行有机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将各个部门和过程紧密衔接起来,才能够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
6.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组织应该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7. 基于事实的决策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决策应该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
组织应该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估,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8. 供应商关系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和良好的沟通。
组织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通过遵循这些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组织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理念,需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学习心得体会通用4篇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学习心得体会通用4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这个时候不如写一篇心得体会去撰写下来,这样也能培养自己习惯思考。
以下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在公司工作了大半年,主要从事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在这方面有了点心得体会。
以前也了解了一些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了下面一些文字。
公司产品质量上出现问题的原因:1,公司高层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不够,虽然公司在很对地方标榜自己对质量有多么的重视,但是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产品的时候,总是抱着下次注意,下次不要再犯这种思想,容许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个环节。
一个公司领导都没有现成质量意识,如何要求下面的员工。
2,公司各部门对质量的要求不一致,生产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当产品质量的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总是出现争吵推诿,造成问题没有人解决。
3,公司对下面员工的教育不够,个人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公司的工作,好的产品是通过操作人员的双手做出来的,他们操作方式的对错是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所以对工作方法标准的教育,操作的精准度的教育很重要。
特别的是对新员工的教育,这可以让他们尽快溶于到新工作中去,尽早摆脱新手状态。
4,公司工资制度对质量的影响,现在为了追求高的产量都采用计件工资制。
在经济学中有种现象叫劣币驱逐良币,员工为了多挣钱,在干活的过程中总是为了追求越来越快,做的越来越多,而那些做的好员工的反而没有那些粗制滥造的挣钱挣的多,造成产品质量向着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5,公司排产计划对质量的影响,在生产的产品很杂很多,都是一些小的流水线车间生产,一个车间今天生产A产品5件,明天生产B产品6件,员工每天接触的都是新的东西,没有形成学习曲线。
有时候甚至一个订单的产品在车间放置时间过长,造成质量问题。
6,公司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很大,他们是联系公司和员工的桥梁,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能传达公司的指示,带着下面的员工按照公司的要求来从事自己的工作,把抓质量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
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听起来好像很严肃对吧?但它们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简单易懂,实用又好用。
说到质量管理,大家可能觉得无非就是做一些检查、写一些报告,可实际上,这里面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趣味。
第一个原则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哎呀,听起来老土,但真的是金玉良言啊。
想想你去餐厅吃饭,服务员热情地问你想要什么,这感觉可不就让人心里美滋滋的?只要顾客满意,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毕竟,顾客就是上帝嘛!说到领导作用,没错,领导可不是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人。
真正的领导是那些能够激励团队、引导方向的人,就像是船长一样,带着大家在风浪中稳稳前行。
领导的态度影响整个团队的气氛,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哦。
试想一下,如果船长天天愁眉苦脸,大家也会心里没底,工作起来就像无头苍蝇,乱撞乱飞,效率低得可怕。
再来说说全员参与,这可真是个好主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就像一个大家庭,齐心协力,其乐融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不管是前线的操作工,还是后勤的支持团队,大家一起动手,质量自然能提高。
那种感觉,像是一起打团战,默契配合,胜利在望。
说到过程方法,这可是一门艺术呢。
我们要把每一个环节都搞得清清楚楚,像画画一样,一笔一划,认真对待。
无论是生产流程还是服务流程,都要有章可循。
你想啊,如果做个蛋糕,没个步骤,结果就可能是面粉与水的悲惨结合,大家可不想吃那种“实验品”吧!所以,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哪怕是细节也不能放过。
然后,我们得说说系统方法,简单点说,就是把所有的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想象一下,万里长征,走的可不是一步,而是一个个阶段。
每个环节都得衔接得当,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配合,就像一个乐队,各种乐器齐奏,才能演出动听的乐曲,缺一不可。
别忘了持续改进,哎呀,这才是质量管理的灵魂所在!生活嘛,总是要不断进步,不能止步不前。
想想看,像我们平时学东西,总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得好就再接再厉,做得不好也要反思调整。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涵及理解.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涵和理解在ISO9000:2005的0。
2“质量管理原则"中,有一个前言,全文如下:“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
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
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这段前言说明了组织应采用的管理方式(系统、透明)、组织获得成功的途径(针对所有相关方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八项原则的作用(改进业绩的框架,即指导思想)和目的(帮助组织获得持久成功)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理解要点】顾客是每个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应把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因此,组织要明确谁是自己的顾客,要调查顾客的需求是什么,要研究怎么满足顾客的需求。
IS09000:2005的3.3。
5“顾客”的定义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这说明顾客既指组织外部的消费者、购物者、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也指组织内部的生产、服务和活动中接受前一个过程输出的部门、岗位或个人。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有潜在的顾客,随着经济发展,供应链日趋复杂,除了组织直接面对的顾客(可能是中间商)外,还有顾客的顾客、直至最终使用者.最终的顾客是使用产品的群体,对产品质量感受最深,他们的期望和需求对于组织也最有意义。
对潜在在的顾客不容易忽视,虽然他们对产品的购买欲望暂时还没有成为现实,但是如果条件成熟,他们就会成为组织的一大批现实的顾客.还要认识到市场的变化的,顾客是动态的,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还应超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使自己产品/服务处于领取先的地位。
原则二:领导作用领导者应确保组织的目标与方向一致。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应理解顾客现在和未来的要求,满足顾客的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2.领导作用。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的目标和方向一致,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3.全员参与。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使员工为组织的利益充分发挥才干。
4.过程方法。
将活动与相关资源作为过程来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获得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管理,有助于提高组织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永恒的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相互依存,互利的关系可以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能帮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
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应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
过程是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组活动。
系统地识别并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就是过程方法。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
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和实际行动,创造员工充分参与的机会,使质量管理体系在这种环境下有效运行。
质量手册是向组织内部或外部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信息的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应用于特定的产品、项目和合同的文件为质量计划。
阐明要求的文件称为规范。
阐明推荐的方法和建议就是指南。
提供使过程能始终如一完成的信息的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程序、图样、作业指导书。
为完成的活动或得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就是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评价:1)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2)职责是否已被分配?3)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并保持?4)在实现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
审核发现用于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
最高管理者对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定期地和系统地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有哪些内容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包括: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应当理解顾客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满足这些需求。
2. 领导作用:高层领导应通过建立和推进组织的质量目标,以及鼓励持续改进,来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
3.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组织的实力。
4.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5. 管理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管理,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6. 持续改进: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活动,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决策过程需要基于数据和信息分析,以得出更可靠的结果。
8. 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和供方是互利共赢的关系,通过提高供方的绩效,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总结: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指导组织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互利的供方关系。
这些原则倡导以顾客为中心,充分发挥人员的作用,有效管理过程和系统,追求持续改进,基于事实做出决策,以及建立互利的供方关系,以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学习心得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学习心得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企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这些原则被称为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在学习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过程中,我深感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并从中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以客户为中心。
质量管理首要的目标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所以以客户为中心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制定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符合客户的期望。
只有以客户为中心,企业才能真正做到与客户共同成长,实现长期双赢。
第二,领导层的承诺。
领导层的承诺是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领导层应该积极参与并推动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目标和方针,并向全体员工传达和宣传。
领导层的承诺不仅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也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全员参与。
质量管理不仅仅是质检部门或者质量部门的责任,而是全公司每个员工的责任。
全员参与是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每个员工都应该明确自己岗位的质量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够形成全员质量意识,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第四,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企业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完善,找出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需要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和执行质量目标和计划,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并及时反馈和纠正问题。
通过持续改进,企业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保持竞争优势。
第五,过程管理。
质量管理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而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控制。
企业应该重视过程管理,即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中进行质量管理,确保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过程管理需要企业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流程和程序,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得以保证。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
1. 客户导向:满足客户需求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所有质量活动都应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
2. 领导力:高效的质量管理需要领导层的支持和参与,领导层应明确质量目标,并积极推动质量管理的实施。
3.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不仅仅是质检部门的事,所有员工都应参与其中,全员共同关注和改进质量问题。
4. 过程方法:质量管理应采用系统的过程方法,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和改进,提高整个组织的质量水平。
5. 多元化方法:质量管理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如统计分析、质量工具等,以便更好地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6.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应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7. 数据驱动决策:质量管理应依据可靠和正确的数据进行决策,避免凭主观意识或经验来决策。
8. 供应商关系:质量管理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理分配质量责任,并通过供应链管理来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实施效果 1 各过程协调一致,能取得期望的最好结果; 2 增强把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过程的能力; 3 由于体系、产品、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组织 能向重要顾客提供对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的信 任;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实施效果 4 可制定全面、富有挑战性、与部门职能及过程结 果相联系的规划; 5 各个过程的目标和指标可以与组织的关键目标保 持一致; 6 可对过程的有效性有更全面的了解,以发现问题 根源,及时采取措施; 7 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提供更好的理解,减少部门 之间的隔阂,改进团队工作。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实施效果: 3 使全组织了解顾客需求; 4 确保目标与指标的制定与顾客要求和期望相联 系; 5 在运作管理方面,可改进组织满足顾客要求和 期望的业绩; 6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确保员工具有为满足 顾客要求和期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原则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 织统一的宗旨及方 向。他们应当创造 并保持使员工能充 分参与实现组织目 标的内部环境。
5 根据对事实的分析、过去的经验和直觉判断 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实施效果
1 组织的各级领导能提供有信息根据的决策;
2 可增强通过实际来验证过去决策的正确性的 能力; 3 可增强对各种意见和决策进行评审、质疑和 更改的能力,发扬民主决策作风,使决策更切 合实际;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实施效果 1 与供方的合作可以增强供需双方创造价值的 能力; 2 与供方合作可以增强对市场变化联合作出灵 活快速反应; 3 与供方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降低成本,资源配 置最优化。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包括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包括质量管理,这可是个大话题!但咱别怕,一步步来了解这八项原则,保准让您心里有底。
先说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您想想,要是开个饭店,不琢磨顾客爱吃啥,能有生意吗?质量管理也一样,得把顾客的需求放首位。
顾客满意了,那才是真的好。
不然您产品做得再花哨,不符合顾客心意,那不白搭嘛!领导作用也很关键。
就好比一艘大船,船长得有方向感,有决断力,才能带着大家往对的地方走。
企业领导也是这样,得指明方向,给大家信心,带着团队把质量搞好。
全员参与,这就像一场拔河比赛。
光靠一两个人用力可不行,得所有人一起使劲儿,劲儿往一处使,这绳子才能稳稳地拉过来。
质量工作也是,每个员工都得有责任心,都出一份力。
过程方法,您可以把它想象成做一顿大餐。
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每个步骤都得精心对待,哪个环节出了岔子,这菜的味道就不对了。
质量管理也是这样,每个流程都得盯紧了。
管理的系统方法,就像是拼图。
您得把各个小块合理组合,才能呈现出完整漂亮的图案。
企业里的各个部门、各项工作,也得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高效的系统。
持续改进,这好比我们锻炼身体。
今天跑了两公里,明天能不能跑三公里?质量工作也是,不能满足于现状,得不断找问题,不断进步。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就像医生看病。
得先做各种检查,拿到实实在在的数据,才能对症下药。
做决策也得靠真实的数据和信息,不能拍脑袋瞎决定。
最后是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这就像交朋友,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大家都能受益。
总之,这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就像八个得力的助手,相互配合,才能让质量管理这事儿顺顺利利。
您要是能把这八项原则真正运用到工作中,那质量提升还不是手到擒来?。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一个组织的管理者,若要成功地领导和运作其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的、透明的方式,对其组织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建立、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组织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以使组织获得成功。
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涉及多个方面,如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财务管理等。
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而且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尤其是ISO9000族标准实施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ISO/TC176用高度概括同时又易于理解的语言,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了清晰的表述。
它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和组织,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实质上也是组织管理的普遍原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管理经验日渐丰富,管理科学理论不断演变发展的结果。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充分体现了管理科学的原则和思想,因此使用这八项原则还可以对组织的其他管理活动,如环境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成本管理等提供帮助和借鉴,真正促进组织建立一个改进其全面业绩的管理体系。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组织的领导者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它也为从事质量工作的审核员,指导组织建立管理体系的咨询人员和组织内所有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学习、理解、掌握ISO9000族标准提供了帮助。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分别是:?(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管理的系统方法;?(2)领导作用;????????(6)持续改进;?(3)全员参与;????????(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4)过程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任何组织(工业、服务业或行政组织)均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期望的产品(包括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服务或它们的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项管理原则-理解八项管理原则是人们在生产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八项基本管理原则,它是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抽象出的最一般原则;可以说她凝结了半个多世纪来管理学的精华,它不仅是管理体系的基础原则,也是管理学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以顾客为中心。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这条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顾客定位与企业的核心能力;●顾客需求的识别管理与市场战略;●顾客识别——效益最大化以顾客为中心就是以市场为中心。
市场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基础,对一个企业而言不但需要善待市场,还需要准确的把握市场。
这条管理学原则首先要注释的是顾客的概念,对一个组织而言,顾客是分类的,并不是所有层面的顾客都应成为该组织的顾客。
比如,饭店的顾客定位就十分重要,普通饭店有再豪华的总统套间也不会吸引有钱的顾客光临;海尔集团在空调市场大降价的时候,提出“你跳水,我跳高”的口号的实质就是:海尔集团从来都是把自己的产品定为在最有能力支付质量的顾客群的,她“跳高”的含义就是用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价格,永远保住自己的顾客群,这批顾客群又是产品流行潮流的领头羊。
抓住了产品的潮流才能保住市场的占有率,保住竞争力。
那么是什么能使企业牢牢地抓住市场呢?就是靠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是与对手相比具有竞争力的东西,包括产品、技术、管理(充分的协调和快速的反映能力)以及独有的经验和知识,这四个层次。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顾客的需求不是十分具体的,有时是十分模糊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去创造。
从经济学角度看,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随着它的成熟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我们通常在所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当中都能看到,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都在此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十九世纪初西方经济的特点,并预言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并结论性地预言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必然走向腐朽和垄断。
但是,近百年过去了,尽管发生了几次经济危机,尤其是近三十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基本上克服了生产过剩带来的经济危机。
是不是马克思预言错了呢?不是,是西方经济生活中又增添了调节经济活动的许多新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调节,所谓管理调节就是通过一个组织预先对市场的充分分析和预测,提前有计划地进行市场开发(或者说是制造市场),实现无竞争下的生产。
比如,在七十年代初,市场上人们并没有对计算机明确地需求,但是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地使用信息,这种需求是明确的,而计算机不过是实现这种需求的一种工具罢了。
所以向IBM公司、苹果公司等一些大集团,它们率先地识别了这种潜在的需求,超前地洞悉了信息化潮流的即将来临,他们适时地向人们推出了计算机产品,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这种产品的出现对他们来说不但是陌生的,而且从市场的角度而言,跟进也为时过晚。
这样向IBM这样的企业就可以在开发完586的同时,可以轻松地等待386销售告磬的情况下才开始推出586。
这就是说市场是制造出来的。
第二,在顾客分类的基础上,要确定组织的产品(市场)战略,而这种战略是分为长、中、短不同时期的。
不同时期的战略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这种案例已在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屡见不鲜,如海尔集团在90年代初就开始着手完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这种短期加强产品售后服务的战略措施,不但扩大和稳定了市场地位,而且为其中长期的占领中国未来两个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尤其是技术服务)之一的技术服务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对顾客的概念而言,一个组织要充分认识什么是自己的产品,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一种或若干种主导产品以外的产品,如,你的某些管理经验,技术专利、发明等;还比如一个在繁华市区的施工工地的防护网是一个很好的广告位等…由此可见,这条管理原则所涉及的管理学至少包括了营销学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全部内容。
事实上,在现代管理学中已经明确指出了在现代过剩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之路就是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实行多角化发展而不是多元化。
八十年代,我国不少企业是靠多元化起家的。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那时我国经济具有几个重要特点:其一,短缺经济,生产什么东西都能卖得出去;其二。
当时多数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都比较低,消费者的要求也很低其三,外国好的东西进来很少。
那些先行一步的企业,正是利用了上述条件,四面出击,不是自己熟悉什么或擅长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市场上什么最短缺、什么赚头最大,就生产和经营什么。
一部分企业从当时所从事的多种行业中做减法,即将那些竞争对手很强大而自己又不具有明显优势的产品和经营项目放弃掉,使产业逐步收缩,最终集中在一两项市场前景较好、自己在同行中又最具优势的产业上,从多元化退到专业化。
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大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已经由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都经历了二次创业、三次创业,无论是设备、技术、工人的素质还是产品的质量,都比八十年代上了几个台阶;外资企业纷纷进入,国有企业纷纷改制,中国企业的竞争,已经由机制之争,转向实力之争。
所谓多角化经营就是把成本最低化的唯一手段,是把新技术开发的成本分摊到他可以应用的不同产品中,这与现代企业制度中对集团的定义是一致的,就是在表面上经营不同的市场领域,但使用共同的核心技术的实体组合——“你的核心产品卖了几次?“:YAMAHA集团把他们关于引擎的核心产品至少卖了四次:在农机具、摩托车、汽车、飞机不同的领域。
原则二、领导者的作用。
领导者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
●领导的结构——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要求;●领导的分工和职责;●最高管理者与企业文化。
领导者是一个组织能实现管理的最重要的基础。
在“新经济”理论中把领导者——尤其是最高领导者作为人力资本来衡量。
对一个组织来说,合格的领导者比合格的员工更重要。
领导者可以分为高层和中低层领导,在现代企业制度中,高层领导是负责制定战略的——也就是负责对未来的生产资料进行分配的;而中低层领导是负责按既定的计划来调整实施的——也就是对现有的生产资料进行分配。
高层领导者的作用无外乎两大基本作用,一是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包括市场战略、经营战略和资本战略等);二是确定企业的行为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宗旨。
中低层领导的作用,是执行既定的战略,组织进行实施。
中低层领导作为领导者的重要职责——组织落实、监督检查、评价处置、改进创新。
通常企业的管理制度不畅就是由于中层干部在管理过程中的PDCA循环中没有了CA,管理制度就不能有效的执行。
领导者在企业中的等级秩序是绝对的,是不能发生混乱的,高层兼中层是绝对不可以的;另外领导层的分工是非常重要的,是与企业的系统设置相对应的;因人设岗是绝对要避免的。
领导者的另外一项重要的作用体现在非管理制度上的作用。
因为,任何管理制度都不可能十分充分、细致和十分灵活。
因此,需要的领导者的具体活动来完善。
这就自然引出了对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以及领导艺术有了要求。
管理学不但有从管理的规律上引发出来的八大控制,更有领导、决策、沟通的三大艺术。
原则三、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利益。
●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与管理目标。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行为的价值总和,或者说是价值体系,是组织实现有序和高效的手段。
只有精神上高度的统一和乐于奉献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实现的更彻底。
企业管理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无外乎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如何做到资源合理配置,第二是如何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后者主要靠的是企业文化来实现的,这种文化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专门的活动中,诸如我国企业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些管理:全员质量、成本责任管理、全员量化考核、全方位指标比较管理等等。
实际上,实现全员参与的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识别管理问题,宣传每个人在这些问题中的作用、识别员工发挥积极性的约束条件、赋予权利、确定目标并进行评价;同时,要不断为员工创造发挥的机会和充分交流的机会。
全员参与是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行之有效的重要基础,也是组织能够实现不断改进的保障条件之一。
制定全员参与的能调动组织所有员工积极性和潜能的管理才是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原则四、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有序化管理的途径;●过程的策划;●过程的评价实现组织的有序化管理的途径是所有的活动都能得到分门别类的控制。
要使组织的所有活动都得到识别,唯一科学的方法就是过程的方法。
2000版ISO9000族标准把过程的概念加以改进,对任何有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都要从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持续改进的四个方面来识别控制因素。
这种过程识别方法包含了所有的管理都必须是闭环的原则。
这种原则更细致的表示就是PDCA循环。
过程方法的的一个重点是过程是需要策划的。
这是因为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结果,而将输入转化为同样的输出可以有不同的过程,寻找最佳的活动以及最佳的控制方案就是策划的过程。
在控制方案上,需要对每个具体的活动进行风险、失效等必要的分析,才能真正的实现策划的目的,而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却没有进行过这样科学地分析,因此,在管理上就自然暴露出控制不足,尤其体现在成本控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技术改进不足的一系列问题上。
过程方法的另外一个重点是过程需要评价。
评价的方式根据过程的不同特点,可以有检验、定性问题的定量话评价、统计分析等一系列方法。
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持续改进,而不是简单地作为放行的一种手段。
比如产品检验,它一方面是产品是否放行的的手段,另一方面又是为判断产品趋势做数据积累的基础,只有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才能实现产品的最终改进。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连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管理系统的分类;●管理的系统化方法与组织的效率。
管理的系统性方法的重点是管理系统的分类,就是对一个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性的分类,对一个组织的功能进行识别,进而对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把分析的结果用到管理的接口控制,以及不同子系统的功能协调上。
管理的系统化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科学地对组织的子系统进行分类和相互关系研究可以正确地确定组织结构以及组织的运作模式。
系统方法是把协同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引入到管理学中,它强调的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公理。
在现代经济中,人们还把它应用在外部管理中,一些优秀的企业,为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发展,他们研究本企业的经济环境,充分识别哪些组织可以合并,哪些可以做为企业的支持性的组织(行业寡头通常都把生产交给分供方,把生产的投资和投资风险转嫁给了分供方,而自己把资本用到了市场和技术上),把低效率的活动,转移到其他组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