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四年级《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四年级《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共栖现象的概念,知道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共栖现象的定义:共栖现象是指两种或多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现象。

2. 共栖现象的例子:海葵与小丑鱼、牛与牛椋鸟、人与肠道细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共栖现象的概念、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共栖现象的实例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2. 运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采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葵与小丑鱼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共栖现象:介绍共栖现象的定义,讲解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分析实例:分析海葵与小丑鱼、牛与牛椋鸟、人与肠道细菌等共栖现象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共栖现象的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共栖现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共栖现象的图片,用于直观展示和引导学生思考。

2. 视频素材:寻找相关共栖现象的视频,增加学生对共栖现象的了解。

3. 实例资料:整理海葵与小丑鱼、牛与牛椋鸟、人与肠道细菌等共栖现象的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八、教学进度1. 第1周:介绍共栖现象的定义和作用。

2. 第2周:分析海葵与小丑鱼、牛与牛椋鸟、人与肠道细菌等共栖现象的实例。

3. 第3周:小组讨论生活中的共栖现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读课文 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公开课教案_9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读课文  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公开课教案_9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共栖、褶皱、孵卵、育雏、剔牙、残渣”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动物的共栖现象。

3.学习课文,体会文章的写法。

4.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很多同学都知道老师有一只天真活泼又傻得可爱的狗狗,但你们以前只听老师说起过,从来没见过她的照片,今天我就把包子带了过来。

当然,老师出来包子以外还带来了许多自然界中其他的小动物,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动物照片)。

2.同学们喜欢哪些有趣的动物,给我们介绍介绍。

(同学们说的这些动物太有趣了)3.是的,动物世界充满了奇趣,既有想老虎、狮子、大象这样凶猛强大的动物,也有如兔子、松鼠这样可爱弱小的动物。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到动物世界去看一看它们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出示课题:《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4.同学们齐读课题,并理解“栖”的读音。

如果要让同学们在课文的第一自认段中找出能够表现“共栖”的词语,同学们觉得哪些词语合适。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二)新课学习,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下面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勾画出不熟悉的词语,请通过查字典或者教小组成员等方法,解决这些词语的读音。

共栖犀牛虻蛆沼泽残渣褶皱缝隙剔牙孵卵育雏(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语,想请小朋友们来帮我读一读。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想一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存在共栖现象的动物,并完成下列通关表格。

(2)小组交流:说说谁与谁共栖?谁为谁做了什么?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1)同学们请看第二、三自然段,哪些句子为我们展现出来动物间有趣的共栖现象,勾画出来,读一读。

A.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B.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

周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向犀牛报警。

C.当地人经常可以看到鳄鱼在岸边张开大嘴巴,燕千鸟飞进飞出,鳄鱼丝毫不会伤害它们。

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_四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_四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_四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

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

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2)小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

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

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

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几种常见的共栖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合作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学生培养尊重生命和多样性的观念,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几种常见的共栖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动物共栖现象的图片、视频和资料。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色笔,用于记录和绘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中的动物在做什么吗?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共栖现象的基本概念。

教师展示几张不同动物共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生活习性。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共栖动物,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共栖现象的意义。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探究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动物共栖现象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一种共栖动物的观察报告,包括它们的特点、共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共栖现象,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动物共栖现象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共栖现象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分析共栖现象中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实例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共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共栖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包括动物共栖实例讲解。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动物共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共栖现象?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有什么意义?2. 知识讲解介绍共栖现象的定义、特点及共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布置讨论题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共栖现象,并分析这些共栖现象中的相互关系。

小组内讨论,并选代表进行讲解。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共栖现象,如蜜蜂与花、苍蝇与腐肉等,引导学生理解共栖现象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6.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及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共栖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观察、分析共栖现象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七、教学内容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共栖现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共栖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共栖现象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八、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共栖现象的实例。

2. 让学生动手制作关于共栖现象的展板或手抄报。

3. 开展关于共栖现象的演讲比赛或写作活动。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学科领域:生物学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共栖动物及其共栖方式。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几种常见的共栖动物及其共栖方式。

教学难点:1. 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共栖现象。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动物共生现象。

环节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共栖动物及其共栖方式。

环节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环节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共栖现象。

2.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互相交流学习。

环节五: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对共栖现象的认识和体会。

三、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共栖现象的图片,并写上说明。

2. 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四、教学反思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共栖现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家长反馈意见。

六、教学内容拓展环节一:共栖现象的应用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共栖现象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共栖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环节二:共栖现象与人类生活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共栖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学生举例说明共栖现象在人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七、课堂互动游戏环节一:共栖现象知多少1. 教师设计一个关于共栖现象的互动游戏,如问答、填空等。

2. 学生参与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二:共栖现象我来秀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共栖动物,扮演相应的角色。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精选7篇)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精选7篇)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精选7篇)《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篇1《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篇课文所对应的单元是四下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教学主题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根据单元教学主题,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了解什么是共栖现象。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品味语言,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

第三,。

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他动物共栖时的有趣。

我在处理这篇课文时,还是以精读课文来对待的。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动物共栖现象,了解课文列举的三组动物共鸣现象,弄清动物共栖的原因。

2、感悟作者怎样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科普知识,产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3、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他动物共栖时的有趣情景。

三、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

2、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他动物共栖时的有趣。

四、教学难点: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他动物共栖时的有趣。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课前学生预习要求。

1、看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以及文中相关动物的图片。

2、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组别谁和谁共栖共栖的原因第一对第二对第三对七、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脑海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导入新课,读题激疑:1、解释“共栖”的意思,2、教师整理问题(从题目入手总领文章主要内容)检查预习1、字词:第一组词语:沼泽虻蛆残渣剔牙育雏寝食不安第二组词语:皱褶缝皮肤薄吸血着地照看2、句子:原来,犀牛的皮肤很厚,有很多皱褶。

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

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

3、出示课前预习的表格课文都讲了些哪些动物之间的共栖现象?它们为什么会共栖在一起?了解文章结构,引出题眼1、根据板书,结合自己的预习,用一句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动物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3.理解文章中提到的不同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共栖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关注和热爱。

2.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理解文章《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的内容。

2.分析文章中展现的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和把握文章中较为复杂的动物共栖现象。

2.通过阅读理解,领会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进行文字表达。

三、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导入与整体阅读(40分钟)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入动物共栖现象的主题。

2.教师简要介绍文章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3.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整体内容。

第二课时:细节阅读与思考(40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记录文章中描述的不同动物之间的共生现象。

2.学生互相讨论,总结各种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3.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并进行讨论。

第三课时:语言表达与展示(40分钟)1.学生个人或小组撰写关于动物共栖现象的读后感。

2.学生展示自己的读后感并相互交流。

3.教师点评学生的表达,并指导学生改进。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经过以上教学,学生在动物共栖现象方面的认识得到了拓展,阅读与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部分动物共栖现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

同时,鼓励学生多与同学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选读课文 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优质课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选读课文 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等词语,并实行积累。

2、了解三种动物的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重难点)3、通过字里行间的体会,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有探索自然中奇妙现象的兴趣。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导入课题。

2、出示课题。

指导“栖”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新课1、问:什么是共栖?(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听老师读,找找里面哪两个词语就是对“共栖”的解释。

然后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的意思。

2、边读边想:文章给我们列举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它们为什么能成为朋友?)。

学生实行任务。

3、汇报:文章给我们列举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板书:犀牛犀牛鸟鳄鱼燕千鸟(牙签鸟)百舌鸟金黄鼠4、学习第一组动物(1)课件看犀牛图片,并出示相关句子实行了解。

(2)过渡:它们为什么能成为朋友?请齐读第2自然段。

然后指名回答。

(3)课件出示句子“犀牛的皮肤很厚……寝食不安”(结合图片了解“皱褶缝”,理解“寝食不安”)(4)课件动画出示:犀牛鸟为犀牛啄食昆虫和蛆卵。

(5)问:除了为它啄食昆虫和蛆卵,犀牛鸟还能为它做什么?然后课件出示犀牛鸟为犀牛放哨图片,再出示相关句子,并用“一……就……”造句。

(6)完成填空,然后齐读一遍。

(7)总结。

(课件出示:合作共助、和睦相处)5、自主探究第3、4自然段(1)课件出示任务二(请同学们自己学习第3、4自然段。

想一想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为什么会成为朋友?请画出相关句子。

)(2)同桌相互交流所勾画的句子。

(3)汇报:凶猛的鳄鱼和弱小的燕千鸟为什么会成为朋友?①指名回答。

②完成填空,然后齐读一遍。

③课件出示(鳄鱼、鳄鱼捕食、鳄鱼与燕千鸟相处的图片及相关句子),并用“不但……而且……”造句。

④课件演示鳄鱼与燕千鸟的对话。

⑤总结。

(课件出示:互惠互利)(4)汇报:百舌鸟和金黄鼠为什么也能成为好朋友?①指名回答。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

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

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2)小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

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

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共栖”等词语;(2)了解动物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来获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对动物共栖现象的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学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热爱,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动物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来获取知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动物共栖现象中的相互关系;(2)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的动物共栖现象的图片和实例;(2)准备教学课件和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生字词;(2)搜集动物共栖现象的相关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出示各种动物共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动物共栖现象的信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动物共栖现象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动物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动物共栖现象中的相互关系。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动物共栖实例进行分析;(2)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意见。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物共栖现象的意义;(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栖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汇报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动物共栖现象的理解程度。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动物共栖现象及其特点;2.探究动物共栖现象的原因;3.了解各种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图片,PPT制作软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在黑板上写下“动物共栖现象”四个字,并请学生围绕该词发表一下自己对它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经常见到一些动物在一起出现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种现象。

二、知识讲授(10分钟)1.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等素材,简要介绍一下动物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分析动物共栖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讨论。

三、讨论与案例分析(20分钟)1.分小组讨论,根据自己身边见到的动物共栖现象,回答以下问题:a.你们身边有哪些动物常常共栖在一起?b.你们认为它们为什么会选择共栖?c.它们是否能够互相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或帮助?2.请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补充。

四、案例解析与总结(15分钟)1.选择几个典型的动物共栖现象作为案例,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2.进行小结,总结出动物共栖现象的原因和特点。

五、小组表演(25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共栖现象进行表演。

2.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可以选择进行情景再现,模拟动物的行为和互动等等。

3.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请其他小组和全班同学给予评价和点评。

六、课堂作业(5分钟)请学生回家后整理当天所学内容,制作一个PPT或写一篇小论文,总结一下自己所了解的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并了解动物共栖现象,增强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小组表演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和课后的作业,学生们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构建PPT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及特点。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的共栖关系。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共栖现象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动物之间的共栖关系。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共栖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及特点。

(2)让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的共栖关系。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共栖现象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共栖现象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动物共栖现象的图片、实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PPT中的动物共栖现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共栖现象。

(2)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共栖现象吗?请大家谈谈对共栖现象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及特点。

(2)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的共栖关系。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共栖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2)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总结共栖现象的意义。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PPT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共栖现象。

(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共栖现象的规律。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共栖现象的特点及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动物共栖现象的画作,并在画作下面简要描述共栖关系。

2.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共栖现象的知识,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3. 学生写一篇关于动物共栖现象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XD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XD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XD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1【教材简介】《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篇课文所对应的单元是四下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教学主题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根据单元教学主题,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了解什么是共栖现象。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品味语言,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

第三,语言运用。

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他动物共栖时的有趣。

我在处理这篇课文时,还是以精读课文来对待的。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动物共栖现象,了解课文列举的三组动物共鸣现象,弄清动物共栖的原因。

2、感悟作者怎样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科普知识,产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3、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他动物共栖时的有趣情景。

【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

2、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他动物共栖时的有趣。

【教学难点】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其他动物共栖时的有趣。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学生预习要求】1、看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以及文中相关动物的图片。

2、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组别谁和谁共栖共栖的原因第一对第二对第三对【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脑海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导入新课,读题激疑:1、解释“共栖”的意思,2、教师整理问题(从题目入手总领文章主要内容)二、检查预习1、字词:第一组词语:沼泽虻蛆残渣剔牙育雏寝食不安第二组词语:皱褶缝皮肤薄吸血着地照看2、句子:原来,犀牛的皮肤很厚,有很多皱褶。

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

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动物共栖现象,弄清动物共栖的原因,2、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共栖现象,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共栖。

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请同学们看视频。

看了视频后你想说什么?2、是呀!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

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有趣的动物物共栖现象》。

(板书课题)3、读准“栖”字的读音。

它有两种读音,这个字原来的意思是鸟在树上停息,也泛指居住或停留。

表示居住或停留的意思时读“qī”,表示不安定的时候读“xī”。

齐读课题1遍。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那课文中写了哪几组动物的共栖现象呢?(课件出示自读要求)2、师生交流(出示图片,读准动物名称,师板书)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够共栖呢?我们接着来学习。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文)1 小组合作填下表。

(小组商量,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共栖现象来合作学习。

)2、不会读的词查字典。

(在课本上注上拼音),3、不理解的词或好词抄下来。

小组评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交流学习情况(1)学习小组上来汇报。

四、学习课文第1小节出示课文第1小节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什么叫做共栖?课文第1自然段就很好地解释了“共栖”,(课件出示)自己读读看,谁来为我们读读。

2、更加简洁地说,句子中有两个成语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共栖”的意思(指说:“朝夕与共、和睦相处”)3、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

“朝夕与共”说明——时间长,“和睦相处”说明——关系好。

4、小结:不管是在外形上,还是其他方面,这些动物是那么“水火不相容”,但它们却这样不可思议地生活在一起,多么有趣呀!五、知识拓展六、人文教育1. 学习了课文,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读课文 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公开课教案_9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读课文  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公开课教案_9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两种动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3、学习从拟人手法和动作描写的角度体会动物共栖的有趣。

4、懂得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种动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从拟人手法和动作描写的角度体会动物共栖的有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凶猛强大的动物和弱小无比的动物共栖,天上飞的和地上走的共栖。

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2.解题:同学们,从题目中你们知道课文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吗?解决什么问题呢?预设:“共栖”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动物共栖现象?谁和谁共栖?动物共栖现象怎么有趣?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进行今天的学习吧!这节课我们以快乐闯关的形式展开,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搏何时搏。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二、快乐闯关第一关:我会自主学习本关,咱们男PK女对决,看看谁读得更准确,声音更洪亮。

我会读准下列词语:xī méng qū zhǎo zé cán zhā犀牛虻蛆沼泽残渣zhòu zhě fèng tī fū luǎn yù chú皱褶缝剔牙孵卵育雏第二关:我会表达我们轻松闯过第一关,接下来考验我们概括能力表达的机会来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哪些不同动物之间的共栖现象?它们为什么能共栖在一起?填表格两组动物的共栖现象及原因(板书两组动物)第三关:我会合作1.哪些句子生动地写出了动物共栖时的有趣情景?请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动物共栖时的有趣的?(读-画-说)(朗读句子时小组内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形式。

如邀请小组成员和我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齐读,个人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

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
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

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

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

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

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

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

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

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四、扮演动物,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从课文中任选一对共栖的动物,自愿扮演角色,在小组内编演童话剧。

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班上展演。

五、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

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还知道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说给同学听。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有趣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