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真题试题大全
立体几何高考试题汇总(01春)假设有平面α与β,且l P P l ∉α∈β⊥α=βα,,, ,那么以下命题中的假命题为〔 〕〔A 〕过点P 且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B 〕过点P 且垂直于l 的平面垂直于β. 〔C 〕过点P 且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 〔D 〕过点P 且垂直于l 的直线在α.〔01〕a 、b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且a ⊥α,b ⊥β,那么以下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DA. 假设a ∥b ,那么α∥βB.假设α⊥β,那么a ⊥bC.假设a 、b 相交,那么α、β相交D.假设α、β相交,那么a 、b 相交(02春)以以下图表示一个正方体外表的一种展开图,图中四条线段AB 、CD 、EF 和GH 在原正方体中相互异面的有对。
3(02)假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cm 32,体积为34cm ,那么它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是 30(03春)关于直线l b a ,,以及平面N M ,,以下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假设M b M a //,//,那么b a // (B) 假设a b M a ⊥,//,那么M b ⊥(C) 假设M b M a ⊂⊂,,且b l a l ⊥⊥,,那么M l ⊥(D) 假设N a M a //,⊥,那么N M ⊥ D(03) 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假设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60°,那么异面直线PA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等于.〔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arctg2 (03)在以下条件中,可判断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 〕 A .α、β都垂直于平面r .B .α存在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C .l ,m 是α两条直线,且l ∥β,m ∥β.D .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α,m ∥α,l ∥β,m ∥β. D (04春)如图,在底面边长为2的正三棱锥V-ABC 中,E 是BC 的中点,假设△VAE 的面积是41,那么侧棱VA 与底面所成角的大小为(结果用反三角函数表示)arctg41 (04) 在以下关于直线l 、m 与平面α、β的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假设l ⊂β且α⊥β,那么l⊥α. (B) 假设l⊥β且α∥β,那么l⊥α. (C) 假设l⊥β且α⊥β,那么l∥α. (D) 假设α∩β=m 且l∥m,那么l∥α. B(05春)直线n m l 、、及平面α,以下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 〕假设//l m ,//m n ,那么//l n .〔B 〕假设l α⊥,//n α,那么l n ⊥.〔C 〕假设l m ⊥,//m n ,那么l n ⊥. 〔D 〕假设//l α,//n α,那么//l n .D(05)有两个一样的直三棱柱,高为a2,底面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a 、4a 、5a(a>0).用它们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中,全面积最小的是一个四棱柱,那么a 的取值围是.0<a<315 (06春)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4,侧棱长为3,那么其体积为.316 (06文)假设空间中有两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为异面直线〞是“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A(06理)假设空间中有四个点,那么“这四个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是“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的 [答]〔 〕A〔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1CCB1B1AA(07文)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90=∠ACB ,21=AA ,1==BC AC ,那么异面直线B A 1与AC 所成角的大小是〔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66arccos(07理)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重合三种. αβ,是两个 相交平面,空间两条直线12l l ,在α上的射影是直线12s s ,,12l l ,在β上的射影是直线12t t ,.用1s 与2s ,1t 与2t 的位置关系,写出一个总能确定1l 与2l 是异 面直线的充分条件:.21//s s ,并且1t 与2t 相交〔//1t 2t ,并且1s 与2s 相交〕(01春) 用一块钢锭浇铸一个厚度均匀,且全面积为2平方米的正四棱锥形有盖容器〔如图〕,设容器的高为h 米,盖子边长为a 米.〔1〕求a 关于h 的函数解析式; 〔2〕设容器的容积为V 立方米,那么当h 为何值时,V 最大?求出V 的最大值.〔求解此题时,不计容器的厚度〕 解〔1〕设'h 为正四棱锥的斜高由⎪⎪⎩⎪⎪⎨⎧=+=⋅+,'h a 41h ,2a 'h 214a 2222解得)0(112>+=h h a〔2〕)0()1(33122>+==h h hha V易得)h1h (31V +=因为2121=⋅≥+h h h h ,所以61≤V 等式当且仅当hh 1=,即1=h 时取得。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面面垂直专题总结
∵AD平面ABC,
∴平面ABC⊥平面SBC.
证法二:∵SA=SB=SC=a,又 ∠ASB=∠ASC=60°, ∴△ASB,△ASC都是等边三角形. ∴AB=AC=a. 作AD⊥平面BSC于点D, ∵AB=AC=AS, ∴D为△BSC的外心. 又∵△BSC是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2 3
.
即CE与底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3
.
【评析】求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一般方法是: 在斜线上找一具有特殊性的点,过该点向平面作垂线, 连接垂足和斜足,即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进而作出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线面角的大 小,同时要注意其取值范围.
在三棱锥O—ABC中,三条棱OA,OB,OC两两
又∵CE∩BE=E,
∴SA⊥平面BCE.∵BC平面BCE,
图2-4-2
返回目录
∴SA⊥BC. 又∵AD⊥BC,AD∩AS=A, ∴BC⊥平面SAD.
∵SH 平面SAD,∴SH⊥BC.
又∵SH⊥AD,AD∩BC=D, ∴SH⊥平面ABC.
【评析】证明线面垂直,需先有线线垂直,抓住条件中 两个等腰三角形共用一条边,抓住公共边的中点,通过 作辅助平面,找到所需要的另一条直线.
【分析】欲证面面垂直,需证线面垂直.故找出垂线是关键.
【证明】证法一:如图1-10-4所示,取BC的中点D,连
接AD,SD.
由题意知△ASB与△ASC是等边三角形,则AB=AC,
∴AD⊥BC,SD⊥BC. 令SA=a,在△SBC中,SD=2 a,
2
又AD=AC2 -CD=2 a,2
2
∴AD2+SD2=SA2,即AD⊥SD.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描述柱体的特点?A. 体积恒定B. 底面形状不限C. 侧面是矩形D. 顶面和底面平行答案:A2. 如果一个四面体的一个顶点的对边垂直于底面,那么这个四面体是什么类型?A. 正方形四面体B. 倒立四面体C. 锥体D. 正方锥体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一个正方体的特点?A. 全部面都是正方形B. 12 条棱长度相同C. 8 个顶点D. 6 个面都是正方形答案:D4. 若长方体的高度是 6cm,底面积是 5cm²,底面对角线长为 a cm,那么 a 的值为多少?A. √11B. √29C. √31D. √41答案:C二、填空题1.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4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64cm³2. 一个球的表面积是100π cm²,那么它的半径是多少?答案:5cm3.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 3cm,高度为 8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72π cm³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6cm,高度为 10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120π cm³三、计算题1. 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 5cm 的正方形,高度为 8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³,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底面积:5cm * 5cm = 25cm²再计算体积:25cm² * 8cm / 3 = 200cm³2.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 12cm,高度为 15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³,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底面半径:12cm / 2 = 6cm再计算底面积:π * 6cm * 6cm = 36π cm²最后计算体积:36π cm² * 15cm = 540π cm³3. 一个球的直径为 8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³,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半径:8cm / 2 = 4cm再计算体积:4/3 * π * 4cm * 4cm * 4cm = 268.08π cm³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10cm,高度为 20cm,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³,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底面积:π * 10cm * 10cm = 100π cm²最后计算体积:100π cm² * 20cm / 3 = 2000π cm³四、解答题1. 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为 a、b、c,它的表面积为多少?答案:单位为 cm²,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侧面积:2 * (a * b + a * c + b * c)再计算底面积:a * b最后计算表面积:2 * (a * b + a * c + b * c) + a * b2. 一个四棱锥的底面为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高度为 h,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10道大题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10道大题1.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垂直于面ABCD,已知∠ABC=45°,AB=2,BC=22,SB=SC=3.1) 证明平面SCD与平面SAB的交线l平行于AB;2) 证明SA垂直于BC;3) 求直线SD与面SAB所成角的正弦值。
2.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P为其顶点,O为其中心,PO平行于AB且PO=2,M为PD的中点,AD=AC=1,O为AC的中点。
1) 证明PB平行于平面ACM;2) 证明AD在平面PAC上;3) 求直线AM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3.在四棱锥P-ABCD中,∠ABC=∠BAD=90°,BC=2AD,△PAB与△PAD均为等边三角形。
1) 证明CD垂直于平面PBD;2) 求二面角CPB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4.在四棱锥P-ABCD中,PA垂直于底面ABCD,AC垂直于AD,ABCD为梯形,AB平行于DC,AB垂直于BC,PA=AB=BC=3,点E在棱PB上,且PE=2EB。
Ⅰ) 证明平面PAB垂直于平面PCB;Ⅱ) 证明PD平行于平面EAC;Ⅲ) 求平面AEC和平面PBC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5.在图中,矩形ABCD所在平面垂直于直角梯形ABPE所在平面于直线AB,平面ABCD与平面ABPE的交线为AB,且AB=BP=2,AD=AE=1,AE垂直于AB,且AE平行于BP。
1) 在面ABCD内是否存在点N,使得MN垂直于平面ABCD?若存在,请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求二面角D-PE-A的余弦值。
6.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1BC垂直于侧面A1BB1,且AA1=AB=2.1) 证明AB垂直于BC;2) 若直线AC与平面A1BC所成角为α,求锐二面角AAC1B的大小。
7.在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侧面VAD 为正三角形,平面VAD垂直于底面ABCD。
立体几何复习专题及答案-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复习专题姓名: 班级:考点一、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02,3,90PA PB AB BC ABC ====∠=,平面PAB ⊥平面ABC ,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 (1)求证:DE //平面PBC ; (2)求证:AB PE ⊥;(3)求三棱锥B PEC -的体积.2.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PCD △为等边三角形,平面PAC ⊥平面PCD ,PA CD ⊥,2CD =,3AD =,(Ⅰ)设G H ,分别为PB AC ,的中点,求证:GH ∥平面PAD ; (Ⅱ)求证:PA ⊥平面PCD ;3.如图,七面体ABCDEF 的底面是凸四边形ABCD ,其中2AB AD ==,120BAD ∠=︒,AC ,BD 垂直相交于点O ,2OC OA =,棱AE ,CF 均垂直于底面ABCD .(1)证明:直线DE 与平面BCF 不.平行;4.(2014新课标Ⅱ)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平面ABCD ,E 为PD 的中点.(Ⅰ)证明:PB ∥平面AEC ;(Ⅱ)设二面角D AE C --为60°,AP =1,AD =3,求三棱锥E ACD -的体积.考点二、空间中的垂直关系5.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E ,F 分别是线段AD ,BD 的中点,90ABD BCD ∠=∠=,2EC =,2AB BD ==,直线E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等于30.(1)证明:平面EFC ⊥平面BCD ;6.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为矩形,侧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直角梯形.(1)求证:BN ⊥平面11C B N ;(2)设M 为AB 中点,在C B 边上求一点P ,使//MP 平面1C NB ,求CBPP 的值.7.(2016全国I )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为正方形,2AF FD =,90AFD ∠=,且二面角D AF E --与二面角C BE F --都是60.(I )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 ;(II )求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考点三、折叠问题和探究性问题中的位置关系8.如图 1,在直角梯形ABCD 中, //,AB CD AB AD ⊥,且112AB AD CD ===.现以AD 为一边向外作正方形ADEF ,然后沿边AD 将正方形ADEF 翻折,使ADEF 平面与平面ABCD 垂直, M 为ED 的中点,如图 2.(1)求证: //AM 平面BEC ;(2)求证: BC ⊥平面BDE ; .9.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点E,F 分别是AB,BC 的中点,点M 在AD 上,且14AM AD =,将AED,DCF 分别沿DE,DF 折叠,使A,C 点重合于点P ,如图所示2.()1试判断PB 与平面MEF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2求二面角M EF D --的余弦值.10.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22AB BC AD ===,四边形EDCF 为矩形,3CF =,平面EDCF ⊥平面ABCD . (1)求证:DF //平面ABE ;(2)求平面ABE 与平面EFB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3)在线段DF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直线BP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4,若存在,求出线段B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1,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CD的中点,现-.将三角形DEF沿EF翻折成如图2所示的五棱锥P ABCFE(1)求证:AC//平面PEF;(2)若平面PEF⊥平面ABCFE,求直线PB与平面PAE所成角的正弦值.12.(2011•浙江)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PO⊥平面ABC,垂足O落在线段AD上,已知BC=8,PO=4,AO=3,OD=2(1)证明:AP⊥BC;(2)在线段AP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二面角A﹣MC﹣β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AM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为等边三角形,122CC AC ==.(Ⅰ)求三棱锥11C CB A -的体积;(Ⅱ)在线段1BB 上寻找一点F ,使得1CF AC ⊥,请说明作法和理由.考点四、知空间角求空间角问题14.(2014天津)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BA BD ==2AD =,5PA PD ==E ,F 分别是棱AD ,PC 的中点.(Ⅰ)证明: EF ∥平面PAB ; (Ⅱ)若二面角P AD B --为60°, (ⅰ)证明:平面PBC ⊥平面ABCD(ⅱ)求直线EF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PCDBF15.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ABCD ⊥平面,E 为PD 的中点.(1)证明://E PB A C 平面;(2)设13AP AD ==,,三棱锥P ABD -的体积34V =,求二面角D -AE -C 的大小16.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 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90ADC ∠=︒, //AD BC , AB AC ⊥, 2AB AC ==,点E 在AD 上,且2AE ED =.(Ⅰ)已知点F 在BC 上,且2=CF FB ,求证:平面PEF ⊥平面PAC ;(Ⅱ)当二面角--A PB E 的余弦值为多少时,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45︒?立体几何专题参考答案1. (1)证明:∵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DE ∥BC . ∵DE ⊄平面PBC 且BC ⊂平面PBC ,∴DE ∥平面PBC . (2)证明:连接PD .∵PA =PB ,D 为AB 的中点,∴PD ⊥AB .∵DE ∥BC ,BC ⊥AB ,∴DE ⊥AB .又∵PD 、DE 是平面PDE 内的相交直线, ∴AB ⊥平面PDE .∵PE ⊂平面PDE ,∴AB ⊥PE .(3)解:∵PD ⊥AB ,平面PAB ⊥平面ABC ,平面PAB ∩平面ABC =AB ,∴PD ⊥平面ABC ,可得PD 是三棱锥P -BEC 的高. 又∵33,2BECPD S==,1332B PEC P BEC BEC V V S PD --∆∴==⨯=. 2.(I )见解析;(II )见解析;(III )33. (I )证明:连接BD ,易知AC BD H ⋂=,BH DH =,又由BG PG =,故GHPD ,又因为GH ⊄平面PAD ,PD ⊂平面PAD , 所以GH ∥平面PAD .(II )证明:取棱PC 的中点N ,连接DN ,依题意,得DN PC ⊥, 又因为平面PAC ⊥平面PCD ,平面PAC平面PCD PC =,所以DN ⊥平面PAC ,又PA ⊂平面PAC ,故DN PA ⊥, 又已知PA CD ⊥,CD DN D =,所以PA ⊥平面PCD . 3.(1)见解析;(2)23535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3)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三1.(2017·唐山模拟)正三棱锥的高和底面边长都等于6,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64π B .32π C .16π D .8π答案 A解析 如图,作PM ⊥平面ABC 于点M ,则球心O 在PM 上,PM =6,连接AM ,AO ,则OP =OA =R(R 为外接球半径),在Rt △OAM 中,OM =6-R ,OA =R ,又AB =6,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故AM =2362-32=23,则R 2-(6-R)2=(23)2,则R =4,所以球的表面积S =4πR 2=64π.2.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16π B .20π C .24π D .32π答案 C解析 由V =Sh ,得S =4,得正四棱柱底面边长为2.画出球的轴截面可得,该正四棱柱的对角线即为球的直径,所以球的半径为R =1222+22+42= 6.所以球的表面积为S =4πR 2=24π.故选C.3.若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8,则这个正方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是( ) A .8π B .6π C .4π D .π答案 C解析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a 3=8.因此内切球直径为2,∴S 表=4πr 2=4π.4.(2017·课标全国Ⅲ)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长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 A .π B.3π4 C.π2 D.π4 答案 B解析 根据已知球的半径长是1,圆柱的高是1,如图,所以圆柱的底面半径r =22-122=32,所以圆柱的体积V =πr 2h =π×(32)2×1=34π.故选B. 5.(2018·安徽合肥模拟)已知球的直径SC =6,A ,B 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且AB =SA =SB =3,则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 ) A.324B.924 C.322 D.922答案 D解析 设该球球心为O ,因为球的直径SC =6,A ,B 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且AB =SA =SB =3,所以三棱锥S -OAB 是棱长为3的正四面体,其体积V S -OAB =13×12×3×332×6=924,同理V O -ABC =924,故三棱锥S -ABC 的体积V S -ABC =V S -OAB +V O -ABC =922,故选D.6.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AB =3,AC =4,AB ⊥AC ,AA 1=12,则球O 的半径为( ) A.3172B .210 C.132 D .310 答案 C解析 如图,由球心作平面ABC 的垂线,则垂足为BC 的中点M. 又AM =12BC =52,OM =12AA 1=6,所以球O 的半径R =OA =(52)2+62=132. 7.(2018·广东惠州一模)已知一个水平放置的各棱长均为4的三棱锥形容器内有一小球O(质量忽略不计),现从该三棱锥形容器的顶端向内注水,小球慢慢上浮,当注入的水的体积是该三棱锥体积的78时,小球与该三棱锥各侧面均相切(与水面也相切),则小球的表面积等于( ) A.76π B.43πC.23π D.12π 答案 C解析 由题知,没有水的部分的体积是三棱锥形容器的体积的18,三棱锥形容器的体积为13·34·42·63·4=1623,所以没有水的部分的体积为223.设其棱长为a ,则其体积为13×34a 2×63a =223,∴a =2,设小球的半径为r ,则4×13×3×r =223,解得r =66,∴球的表面积为4π×16=23π,故选C.8.如图,ABCD -A 1B 1C 1D 1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S -ABCD 是高为1的正四棱锥,若点S ,A 1,B 1,C 1,D 1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 A.25π16 B.49π16 C.81π16 D.243π128答案 C解析 如图所示,O 为球心,设OG 1=x ,则OB 1=SO =2-x ,同时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B 1G 1=22,则在Rt △OB 1G 1中,OB 12=G 1B 12+OG 12,即(2-x)2=x 2+(22)2,解得x =78,所以球的半径R =OB 1=98,所以球的表面积S =4πR 2=81π16,故选C. 9.(2018·郑州质检)四棱锥P -ABCD 的五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E ,F 分别是棱AB ,CD 的中点,直线EF 被球面所截得的线段长为2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 .9πB .3πC .22πD .12π答案 D解析 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可看作由正方体截得,则正方体外接球的直径即为PC.由直线EF 被球面所截得的线段长为22,可知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的长为22,可得正方形ABCD 的边长a =2,在△PAC 中,PC =22+(22)2=23,球的半径R =3,∴S 表=4πR 2=4π×(3)2=12π.10.(2014·湖南)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 .1B .2C .3D .4答案 B解析 此几何体为一直三棱柱,底面是边长为6,8,10的直角三角形,侧棱为12,故其最大球的半径为底面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故其半径为r =12×(6+8-10)=2,故选B.11.(2017·天津)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 92π解析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6a 2=18,得a =3,设该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2R =3a =3,得R =32,所以该球的体积为43πR 3=43π(32)3=92π.12.若一个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S 1,其内切球的表面积为S 2,则S 1S 2=________.答案63π解析 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则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S 1=4·34·a 2=3a 2,其内切球半径为正四面体高的14,即r =14·63a =612a ,因此内切球表面积为S 2=4πr 2=πa 26,则S 1S 2=3a 2π6a 2=63π. 13.已知一圆柱内接于球O ,且圆柱的底面圆的直径与母线长均为2,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8π解析 圆柱的底面圆的直径与母线长均为2,所以球的直径为22+22=8=22,即球半径为2,所以球的表面积为4π×(2)2=8π.14.(2017·衡水中学调研卷)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点P ,A ,B ,C 都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若PA ,PB ,PC 两两相互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33解析 方法一:先在一个正方体中找一个满足条件的正三棱锥,再利用正方体的性质解题.如图,满足题意的正三棱锥P -ABC 可以是正方体的一部分,其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且面ABC 与体对角线的交点是体对角线的一个三等分点,所以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等于体对角线长的16,故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16×23=33.方法二:用等体积法:V P -ABC =V A -PBC 求解).15.(2018·四川成都诊断)已知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若该多面体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答案3π解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四棱锥,且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高等于1,其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四棱锥的外接球即是边长为1的正方体的外接球,∴外接球的直径为3,∴外接球的表面积S=4π×(32)2=3π.16.(2018·河北唐山模拟)已知矩形ABEF所在的平面与矩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D=2,AB=3,AF=332,M为EF的中点,则多面体M-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答案16π解析记多面体M-ABCD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如图,过点O分别作平面ABCD和平面ABEF的垂线,垂足分别为Q,H,连接MH并延长,交AB于点N,连接OM,NQ,AQ,设球O的半径为R,球心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d,即OQ=d,∵矩形ABEF所在的平面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F=332,M为EF的中点,∴MN=332,∴AN=NB=32,NQ=1,∴R2=(4+92)2+d2=12+(332-d)2,∴d=32,R2=4,∴多面体M-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2=16π.1.(2017·课标全国Ⅱ,文)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其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________.答案14π解析依题意得,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32+22+12=14,记长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有2R=14,R=142,因此球O的表面积等于4πR2=14π.2.(2018·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及粗虚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8π B.25π2C .12π D.41π4答案 D解析 根据三视图得出,几何体是正方体中的一个四棱锥O -ABCD ,正方体的棱长为2,A ,D 为所在棱的中点.根据几何体可以判断,球心应该在过A ,D 的平行于正方体底面的中截面上,设球心到平面BCO的距离为x ,则到AD 的距离为2-x ,所以R 2=x 2+(2)2,R 2=12+(2-x)2,解得x =34,R=414,该多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 2=414π,故选D. 3.(2014·陕西,理)已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的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 A.32π3B .4πC .2π D.4π3答案 D解析 因为该正四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是四棱柱体对角线的一半,所以半径r =1212+12+(2)2=1,所以V 球=4π3×13=4π3.故选D.4.(2018·洛阳统一考试)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200πB .150πC .100πD .50π答案 D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可以由一个长方体截去3个角后得到,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4、3,所以其外接球半径R 满足2R =42+32+52=52,所以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 =4πR 2=4π×(522)2=50π,故选D.5.(2018·广东清远三中月考)某一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 .13πB .16πC .25πD .27π答案 C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底面对角线为4,高为3,设外接球半径为r ,则2r =(22)2+(22)2+32=5,∴r =52,∴长方体外接球的表面积S =4πr 2=25π.6.(2018·福建厦门模拟)已知球O 的半径为R ,A ,B ,C 三点在球O 的球面上,球心O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32R ,AB =AC =BC =23,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163π B .16π C.643π D .64π答案 D解析 因为AB =AC =BC =23,所以△ABC 为正三角形,其外接圆的半径r =232sin60°=2,设△ABC 外接圆的圆心为O 1,则OO 1⊥平面ABC ,所以OA 2=OO 12+r 2,所以R 2=(32R)2+22,解得R 2=16,所以球O 的表面积为4πR 2=64π,故选D.7.(2018·四川广元模拟)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将△ADE ,△EBF ,△FCD 分别沿DE ,EF ,FD 折起,使得A ,B ,C 三点重合于点A ′,若四面体A ′EFD 的四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半径为________.答案62解析 由题意可知△A ′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 ′D ⊥平面A ′EF.由于△A ′EF 可以补全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该四面体必能补全为长、宽、高分别为1,1,2的正四棱柱,三棱锥的外接球与正四棱柱的外接球是同一个球,易知正四棱柱的外接球的直径为12+12+22= 6.故球的半径为62. 8.(2017·德州模拟)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若该几何体的所有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答案 133π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1的正方形,高为1的四棱锥,故体积V =13×1×1×1=13,该几何体与棱长为1的正方体具有相同的外接球,外接球直径为3,该球表面积S =4π×(32)2=3π,正方体、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即为外接球的直径.。
(完整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常考题型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常考题型题型一: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空间角的计算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通常考查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一般出现在解答题的第(1)问,解答题的第(2)问常考查求空间角,求空间角一般都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例1】如图,在△ABC中,∠ABC=,O为AB边上一点,且3OB=3OC=2AB,已知PO⊥平面ABC,2DA=2AO=PO,且DA∥PO.(1)求证:平面PBD⊥平面COD;(2)求直线PD与平面BDC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 ∵OB=OC,又∵∠ABC=,∴∠OCB=,∴∠BOC=.⊥∴CO AB.又PO⊥平面ABC,⊥OC⊂平面ABC,∴PO OC.又∵PO,AB⊂平面PAB,PO∩AB=O,∴CO⊥平面PAB,即CO⊥平面PDB.又CO⊂平面COD,∴平面PDB⊥平面COD.(2)解 以OC,OB,OP所在射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OA=1,则PO=OB=OC=2,DA=1.则C(2,0,0),B(0,2,0),P(0,0,2),D(0,-1,1),∴PD=(0,-1,-1),BC=(2,-2,0),BD=(0,-3,1).设平面BDC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令y=1,则x=1,z=3,∴n=(1,1,3).设PD与平面BDC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即直线PD与平面BD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类题通法】利用向量求空间角的步骤间标.第一步:建立空直角坐系第二步:确定点的坐标.线)坐标.第三步:求向量(直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计夹(或函数值).第四步:算向量的角将夹转为间.第五步:向量角化所求的空角查关键错题规.第六步:反思回顾.看点、易点和答范【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在多面体A1B1D1DCBA中,四边形AA1B1B,ADD1A1,ABCD均为正方形,E为B1D1的中点,过A1,D,E的平面交CD1于F.(1)证明:EF∥B1C.(2)求二面角EA1DB1的余弦值.(1)证明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1B1AB DC∥∥,且A1B1=AB=DC,所以四边形A1B1CD为平行四边形,从而B1C A∥1D,又A1D⊂面A1DE,B1C⊄面A1DE,于是B1C∥面A1DE.又B1C⊂面B1CD1,面A1DE∩面B1CD1=EF,所以EF∥B1C.(2)解 因为四边形AA1B1B,ADD1A1,ABCD均为正方形,所以AA1⊥AB,AA1⊥AD,AB⊥AD且AA1=AB=AD.以A为原点,分别以AB,AD,AA1为x轴,y轴和z轴单位正向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点的坐标A(0,0,0),B(1,0,0),D(0,1,0),A1(0,0,1),B1(1,0,1),D1(0,1,1),而E点为B1D1的中点,所以E点的坐标为.设平面A1DE的一个法向量n1=(r1,s1,t1),而该面上向量A1E=,A1D=(0,1,-1),由n1⊥A1E,n1⊥A1D得r1,s1,t1应满足的方程组(-1,1,1)为其一组解,所以可取n1=(-1,1,1).设平面A1B1CD的一个法向量n2=(r2,s2,t2),而该面上向量A1B1=(1,0,0),A1D=(0,1,-1),由此同理可得n2=(0,1,1).所以结合图形知二面角EA1DB1的余弦值为==.题型二: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此类试题一般以解答题形式呈现,常涉及线、面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探究或空间角的计算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一般有两种解决方式:(1)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进一步论证;(2)利用空间向量,先假设存在点的坐标,再根据条件判断该点的坐标是否存在.【例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AB⊥AD,AB=1,AD=2,AC=CD=.(1)求证:PD⊥平面PAB;(2)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3)在棱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AB⊥AD,所以AB⊥平面PAD,所以AB⊥PD.又PA⊥PD,AB∩PA=A,所以PD⊥平面PAB.(2)解 取AD的中点O,连接PO,CO.因为PA=PD,所以PO⊥AD.因为PO⊂平面PAD,平面PAD⊥平面ABCD,所以PO⊥平面ABCD.因为CO⊂平面ABCD,所以PO⊥CO.因为AC=CD,所以CO⊥AD.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由题意得,A(0,1,0),B(1,1,0),C(2,0,0),D(0,-1,0),P(0,0,1).设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则即令z=2,则x=1,y=-2.所以n=(1,-2,2).又PB=(1,1,-1),所以cos〈n,PB〉==-.所以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解 设M是棱P A上一点,则存在λ∈0,1],使得AM=λAP.因此点M(0,1-λ,λ),BM=(-1,-λ,λ).因为BM⊄平面PCD,所以要使BM∥平面PCD,则BM·n=0,即(-1,-λ,λ)·(1,-2,2)=0,解得λ=.所以在棱P A上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此时=.应设,把要成立的作件结论当条,据此列方对断问题,先假存在【类题通法】(1)于存在判型的求解规围内”等.标,是否有定范的解程或方程组,把“是否存在”化问题转为“点的坐是否有解对问题,通常借助向量,引进参数,合已知和列出等式综结论,解出参数.(2)于位置探究型【变式训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AB∥DC,AB⊥AD,DC=6,AD=8,BC=10,∠P AD=45°,E为P A的中点.(1)求证:DE∥平面BPC;(2)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F,满足CF⊥DB?若存在,试求出二面角F-PC-D的余弦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 取PB的中点M,连接EM和CM,过点C作CN⊥AB,垂足为点N.∵CN⊥AB,DA⊥AB,∴CN∥DA,又AB∥CD,∴四边形CDAN为平行四边形,∴CN=AD=8,DC=AN=6,在Rt△BNC中,BN===6,∴AB=12,而E,M分别为P A,PB的中点,∴EM∥AB且EM=6,又DC∥AB,∥且EM=CD,四边形CDEM为平行四边形,∴EM CD∥∵⊂平面PBC,DE⊄平面PBC,∴DE CM.CM∴DE∥平面BPC.(2)解 由题意可得DA,DC,DP两两互相垂直,如图,以D为原点,DA,DC,DP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A(8,0,0),B(8,12,0),C(0,6,0),P(0,0,8).假设AB上存在一点F使CF⊥BD,设点F坐标为(8,t,0),则CF=(8,t-6,0),DB=(8,12,0),由CF·DB=0得t=.又平面DPC的一个法向量为m=(1,0,0),设平面FPC的法向量为n=(x,y,z).又PC=(0,6,-8),FC=.由得即不妨令y=12,有n=(8,12,9).则cos〈n,m〉===.又由图可知,该二面角为锐二面角,故二面角F-PC-D的余弦值为.题型三: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将平面图形沿其中一条或几条线段折起,使其成为空间图形,这类问题称为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折叠问题常与空间中的平行、垂直以及空间角相结合命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5,AC=6,点E,F分别在AD,CD 上,AE=CF=,EF交BD于点H.将△DEF沿EF折到△D′EF的位置,OD′=.(1)证明:D′H⊥平面ABCD;(2)求二面角B-D′A-C的正弦值.(1)证明 由已知得AC ⊥BD ,AD =CD .又由AE =CF 得=,故AC ∥EF .因此EF ⊥HD ,从而EF ⊥D ′H .由AB =5,AC =6得DO =BO ==4.由EF ∥AC 得==.所以OH =1,D ′H =DH =3.于是D ′H 2+OH 2=32+12=10=D ′O 2,故D ′H ⊥OH .又D ′H ⊥EF ,而OH ∩EF =H ,所以D ′H ⊥平面ABCD .(2)解 如图,以H 为坐标原点,HF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H -xyz .则H (0,0,0),A (-3,-1,0),B (0,-5,0),C (3,-1,0),D ′(0,0,3),AB =(3,-4,0),AC =(6,0,0),AD′=(3,1,3).设m =(x 1,y 1,z 1)是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则即所以可取m =(4,3,-5).设n =(x 2,y 2,z 2)是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则即所以可取n =(0,-3,1).于是cos 〈m ,n 〉===-.sin 〈m ,n 〉=.因此二面角B -D ′A -C 的正弦值是.【类题通法】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是翻折前后形中面位置系和度量系的化关键搞清图线关关变情况,一般地翻折后在同一平面上的性不生化还个质发变,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性生化个质发变.【变式训练】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AD =,AB =BC =1,AD =2,E 是AD 的中点,O 是AC 与BE 的交点.将△ABE 沿BE 折起到△A 1BE 的位置,如图2.(1)证明:CD⊥平面A1OC;(2)若平面A1BE⊥平面BCDE,求平面A1BC与平面A1CD夹角的余弦值.(1)证明 在题图1中,因为AB=BC=1,AD=2,E是AD的中点,∠BAD=,所以BE⊥AC.即在题图2中,BE⊥OA1,BE⊥OC,从而BE⊥平面A1OC.又CD∥BE,所以CD⊥平面A1OC.(2)解 由已知,平面A1BE⊥平面BCDE,又由(1)知,BE⊥OA1,BE⊥OC,所以∠A1OC为二面角A1-BE-C的平面角,所以∠A1OC=.如图,以O为原点,OB,OC,OA1分别为x轴、y轴、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A1B=A1E=BC=ED=1,BC∥ED,所以B,E,A1,C,得BC=,A1C=,CD=BE=(-,0,0).设平面A1BC的一个法向量n1=(x1,y1,z1),平面A1CD的一个法向量n2=(x2,y2,z2),平面A1BC与平面A1CD的夹角为θ,则得取n1=(1,1,1);得取n2=(0,1,1),从而cos θ=|cos〈n1,n2〉|==,即平面A1BC与平面A1CD夹角的余弦值为.。
高中数学高考复习专题《立体几何》微专题1 空间中的距离
1.典型例题
题型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 1 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2,E 为棱 A1B1 的中点,F 为棱 C1D1 的中点,
则 BF=
,点 A 到直线 BE 的距离为
.
【答案】3,45 5
【解析】如图 2 所示,连结 B1F,在△BB1F 中可得 BF=3.作 AH⊥BE 于 H,连结 AE,
E
A
F
B
图4
D
C
E O
A
F
B
图5
【答案】(1)2
2;(2)2
1111;(3)2
11. 11
【解析】如图 5 所示,连结 AC 交 BD 于 O.
(1)可证 OC⊥BD,OC⊥PC,又 OC=2 2,∴异面直线 PC、BD 间的距离为
2 2.
(2)法一 可证 BD∥平面 PEF,∴点 O 到平面 PEF 的距离等于点 B 到平面 PEF 的距
(4)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和两条异面直线分别垂直相交的直线,叫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公垂线上夹在两异
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如图 1 所示,AA1 与 BC 为异面直线.易知 AB⊥AA1,AB⊥BC,因此异面直线 AA1 与 BC 间的距离为 1.
(5)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这
D1
C1
A1
B1
D
C
A (2)点到平面的距离
B 图1
从平面外一点引平面的垂线,这个点和垂足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如图 1 所示,易知 AA1⊥平面 A1C1,因此点 A 到平面 A1C1 的距离为 1. (3)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1)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一1.(2018·安徽东至二中段测)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A.一个圆台、两个圆锥B.两个圆台、一个圆柱C.两个圆台、一个圆锥D.一个圆柱、两个圆锥答案 D解析把等腰梯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由旋转体的定义可知所得几何体包括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故选D.2.以下关于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正方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全等的正方形B.球的三视图是三个全等的圆C.水平放置的正四面体的三视图都是正三角形D.水平放置的圆台的俯视图是一个圆答案 B解析画几何体的三视图要考虑视角,但对于球无论选择怎样的视角,其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3.如图所示,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侧视时,看到一个矩形且不能有实对角线,故A,D排除.而正视时,有半个平面是没有的,所以应该有一条实对角线,且其对角线位置应为B中所示,故选B.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组成该几何体的简单几何体为()A.圆柱和圆锥B.正方体和圆锥C.四棱柱和圆锥D.正方体和球答案 C5.(2018·沧州七校联考)三棱锥S-ABC及其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棱SB 的长为()A.16 3 B.38C.4 2 D.211答案 C解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SC⊥平面ABC,且底面△ABC为等腰三角形.在△ABC中,AC=4,AC边上的高为23,所以BC=4.在Rt△SBC中,由SC=4,可得SB=4 2. 6.(2017·衡水中学调研卷)已知一个四棱锥的高为3,其底面用斜二侧画法所画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棱锥的体积为()A.2 2 B.6 2C.1 D. 2答案 A解析因为底面用斜二侧画法所画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在直角坐标系中,底面是边长为1和3的平行四边形,且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垂直于平行四边形的短边,此对角线的长为22,所以该四棱锥的体积为V=13×22×1×3=2 2.7.(2018·四川泸州模拟)一个正四棱锥的所有棱长均为2,其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正四棱锥的正视图的面积为()A. 2B. 3C.2 D.4答案 A解析由题意知,正视图是底边长为2,腰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其面积为12×2×(3)2-1= 2.8.(2018·湖南郴州模拟)一只蚂蚁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出发,经正方体的表面,按最短路线爬行到顶点C1的位置,则下列图形中可以表示正方体及蚂蚁最短爬行路线的正视图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D解析由点A经正方体的表面,按最短路线爬行到达顶点C1的位置,共有6种路线(对应6种不同的展开方式),若把平面ABB1A1和平面BCC1B1展到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C1,则AC1是最短路线,且AC1会经过BB1的中点,此时对应的正视图为②;若把平面ABCD和平面CDD1C1展到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C1,则AC1是最短路线,且AC1会经过CD的中点,此时对应的正视图为④.而其他几种展开方式对应的正视图在题中没有出现.故选D.9.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答案 D解析依题意,此几何体为组合体,若上、下两个几何体均为圆柱,则俯视图为A;若上边的几何体为正四棱柱,下边几何体为圆柱,则俯视图为B;若上边的几何体为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下边的几何体为正四棱柱时,俯视图为C;若俯视图为D,则正视图中还有一条虚线,故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D,故选D.10.(2018·江西上馓质检)点M,N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1B1,A1D1的中点,用过平面AMN和平面DNC1的两个截面截去正方体的两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则该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依次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③答案 B解析由直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依次为②③④,故选B. 11.(2018·四川宜宾期中)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最长棱的长度为()A.4 B.3 2C.2 2 D.2 3答案 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ABCD,由图可知其中最长棱为PC,因为PB2=PA2+AB2=22+22=8,所以PC2=PB2+BC2=8+22=12,则PC=23,故选D.12.(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为(0,0,2),(2,2,0),(0,2,0),(2,2,2).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xOz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答案 A解析设S(2,2,2),A(2,2,0),B(0,2,0),C(0,0,2),则此四面体S-ABC如图①所示,在xOz平面的投影如图②所示.其中S′是S在xOz平面的投影,A′是A在xOz平面的投影,O是B在xOz平面的投影,SB 在xOz平面的投影是S′O,并且是实线,CA在xOz平面的投影是CA′,且是虚线,如图③. 13.(2018·江西宜春模拟)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俯视图都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四个面中面积最大为()A.2 2 B.4C.2 3 D.2 6答案 C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棱锥S-ABD,其中SC⊥平面ABCD,将其放在正方体中,如图所示.四面体S-ABD的四个面中△SBD的面积最大,三角形SBD是边长为2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此四面体的四个面中面积最大为34×8=2 3.故选C.14.(2018·江苏张家港一模)若将一个圆锥侧面沿一条母线剪开,其展开图是半径为2 cm的半圆,则该圆锥的高为________cm.答案 3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cm,则2πr=2π,解得r=1 cm,∴h=22-1= 3 cm. 15.(2018·成都二诊)已知正四面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这个四面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2 2解析由俯视图可得,原正四面体AMNC可视作是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一内接几何体,则该正方体的棱长为2,正四面体的正视图为三角形,其面积为12×2×22=2 2.16.(2018·上海长宁区、嘉定区质检)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5,一质点自A点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两周到达A1点的最短路线的长为________.答案13解析将正三棱柱ABC-A1B1C1沿侧棱AA1展开,再拼接一次,如图所示,在展开图中,最短距离是六个矩形形成的大矩形对角线的长度,也即为三棱柱的侧面上所求距离的最小值.由已知求得矩形的长等于6×2=12,宽等于5,由勾股定理得d=122+52=13.17.某几何体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1,它的俯视图的直观图是矩形O1A1B1C1如图2,其中O1A1=6,O1C1=2,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答案96解析由俯视图的直观图可得y轴与C1B1交于D1点,O1D1=22,故OD=42,俯视图是边长为6的菱形,则该几何体是直四棱柱,侧棱长为4,则侧面积为6×4×4=96. 1.(课本习题改编)如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是()A.四棱柱B.三棱柱C.长方体D.三棱锥答案 B解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即为一个平放的三棱柱.2.(2018·山东泰安模拟)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最长的棱长等于()A.4 2 B.34C.41 D.5 2答案 C解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高为5的三棱锥,最长的棱长等于25+16=41,故选C.3.(2018·安徽毛坦厂中学月考)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是()答案 C解析A项中的几何体,正视图不符,侧视图也不符,俯视图中没有虚线;B项中的几何体,俯视图中不出现虚线;C项中的几何体符合三个视图;D项中的几何体,正视图不符.故选C.4.(2017·山东德州质检)如图是正方体截去阴影部分所得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是()答案 C解析此几何体的侧视图是从左边往右边看,故其侧视图应选C.5.(2017·广东汕头中学摸底)如图是一正方体被过棱的中点M,N,顶点A及过N,顶点D,C1的两个截面截去两角后所得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是()答案 B6.(2017·贵州七校联考)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的四个顶点是长方体的四个顶点(长方体是虚拟图形,起辅助作用),则四面体ABCD的三视图是(用①②③④⑤⑥代表图形)()A.①②⑥B.①②③C.④⑤⑥D.③④⑤答案 B解析正视图应该是边长为3和4的矩形,其对角线左下到右上是实线,左上到右下是虚线,因此正视图是①;侧视图应该是边长为5和4的矩形,其对角线左上到右下是实线,左下到右上是虚线,因此侧视图是②;俯视图应该是边长为3和5的矩形,其对角线左上到右下是实线,左下到右上是虚线,因此俯视图是③,故选B.7.(2014·课标全国Ⅰ)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答案 B解析由题知,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经分析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B.8.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去截球,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答案 B解析D项为主视图或者侧视图,俯视图中显然应有一个被遮挡的圆,所以内圆是虚线,故选B.9.底面水平放置的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2,当其正(主)视图有最大面积时,其侧(左)视图的面积为()A.2 3 B.3C. 3 D.4答案 A解析当正视图面积最大时,侧视图是一个矩形,一个边长为2,另一边长是三棱柱底面三角形的高为3,故侧视图面积为2 3.10.(2015·北京,文)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A.1 B. 2C. 3 D.2答案 C解析将三视图还原成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由三视图可知,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SB⊥底面ABCD,SB=AB=1,由勾股定理可得SA=SC=2,SD=SB2+DB2=1+2=3,故四棱锥中最长棱的棱长为 3.故选C. 11.(2017·南昌模拟)若一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下列图形一定不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是()答案 D解析 若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选项D ,则其正视图为长方形,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3,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答案 D解析 通过分析正视图和侧视图,结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3,可知该几何体的底面积应为1,因为符合底面积为1的选项仅有D 选项,故该几何体为一个四棱锥,其俯视图为D. 13.(2018·兰州诊断考试)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则正视图中x 的值是( )A .2 B.92 C.32 D .3答案 D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四棱锥,底面是一个直角梯形,底面积S =12×(1+2)×2=3,高h =x ,所以其体积V =13Sh =13×3x =3,解得x =3,故选D.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中,最大侧面的面积为( )A.12B.22C.52D.62答案 C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平面AED ⊥平面BCDE ,四棱锥A -BCDE 的高为1.四边形BCDE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S △AED =12×1×1=12,S △ABC =S △ABE =12×1×2=22,S △ACD =12×1×5=52,故选C.15.(2017·山东师大附中月考)如图是各棱长均为2的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直观图,则此三棱柱侧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2 3解析 依题意,得此三棱柱的侧视图是边长分别为2,3的矩形BB 1D 1D ,故其面积是2 3.16.(2017·北京西城区期末)已知一个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相等,其侧(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此三棱柱正(主)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2 3解析 由正三棱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可得正(主)视图是一个矩形,其中一边的长是侧(左)视图中三角形的高,另一边是棱长.因为侧(左)视图中三角形的边长为2,所以高为3,所以正视图的面积为2 3.17.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它最多需要______个小立方块.答案14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有关知识.需要小立方块最多则:第一层最多6个,第二层最多5个,第三层最多3个,故最多用14个.18.(2017·湖南株洲质检)已知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其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那么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可能是下列各图中的()答案 C解析通过对以下四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对照可知,只有选项C是符合要求.。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专题训练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框内,第Ⅱ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第Ⅱ卷第Ⅰ卷(选择题)评卷人得 分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正方体中ABCD-A1B1C1D1,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1C1,则N点的轨迹为( )若MN AA.线段B.圆的一部分C.椭圆的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H,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 )A.点H是△A1BD的垂心B.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0C.AH的延长线经过点C1D.直线AH与BB1的成角为450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为线段AD1上一动点,点Q为底面ABCD内(含边界)一动点,M为PQ的中点,点M构成的点集是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该几何体为( )A.棱柱B.棱锥C.棱台D.球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不可能是(1)钝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菱形;(4)正五边形;(5)正六边形.下述选项正确的是( )A.(1)(2)(5)B.(1)(2)(4)C.(2)(3)(4)D.(3)(4)(5)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 BEB.A1C⊥平面AEF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7.已知一个正六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边长为2,则它的侧棱长为( )A.4B.C.D.28.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A.2B.C.2D.2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M为棱BB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D1O∥平面A1BC1B.D1O⊥平面AMCC.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D.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10.如图,E为正方体的棱AA1的中点,F为棱AB上的一点,且∠C1EF=90°,则AF:FB=()A.1:1B.1:2C.1:3D.1:4第Ⅱ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G是BC上一点,使⊥,则∠D1NG=______.C1N MG12、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不含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位置有关,与点F位置无关;⑤当E,F分别为中点时,平面B1EF与棱AD交于点P,则三棱锥P-DEF的体积为.⊥,∠BAC=θ(0<θ≤),且13、如图,三棱锥A-BCD中,AB AD⊥,AC ADAB=AC=AD=2,E、F分别为AC、BD的中点,则EF的最大值为______.14、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上截取三棱锥P-ABC,PO为棱锥的高,记,,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5.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4,6,过AB的中点E且平行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1D则EF和BD1的关系是______.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 AC⊥,EF A17、已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_.1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已知下列判断: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BCC1B1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的位置有关,与点F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E,F分别是棱CD、C1D1的中点,长为2的线段MN的一个端点M在线段EF上运动,另一个端点N在底面A1B1C1D1上运动,则线段MN 的中点P的轨迹(曲面)与二面角D-C1D1-B1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1,且AM=BN,有以下四个结论:2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 AB∈1,N BC⊥;①AA1MN∥;②A1C1MN③MN与面A1B1C1D1成0°角;④MN与A1C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2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过对角线BD1的一个平面交AA1于点E,交CC1于F,①四边形BFD1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1E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1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BFD1E点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1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2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与过A1、D、C1的平面交于点M,则=______.23.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k2A∉,且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且集合M中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那么这样的结给定S={0,1,2,3,4,5},设M S合M有______个.24、如图,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SA⊥圆O所在的平面,连接SB、SC、AB、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28分)25、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DAB=60°,点P为平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若△PAD为等边三角形,求证:PB AD26、如图,设三棱锥S-ABC的三个侧棱与底面ABC所成的角都是60°,又∠BAC=60°,且⊥.SA BC(1)求证:S-ABC为正三棱锥;(2)已知SA=a,求S-ABC的全面积.27、如图,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1)若BD=2,AC=6,则EG2+HF2等于多少?(2)若AC与BD成30°的角,且AC=6,BD=4,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等于多少?28、已知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O 为S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求证:(1)O为△ABC的垂心;(2)O在△ABC内;(3)设SO=h,则++=.29.已知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其内有一个球和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相切,求:(1)棱锥的全面积;(2)球的半径R.30、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2)求证AC⊥平面DEF;(3)若M为BD的中点,问AC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MN∥平面DEF?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评卷人得 分一.单选题(共__小题)1、如图,在正方体中ABCD-A1B1C1D1,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1C1,则N点的轨迹为( )若MN AA.线段B.圆的一部分C.椭圆的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答案:A解析:解:正方体中ABCD-A1B1C1D1中,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如图所示,取CD、C1D1的中点Q、P,连接PQ,⊥1C1;当点N在线段PQ上时,MN A因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D1,连接B1D1,交A1C1于点O,∴B1D1A取B1C1的中点E,连接PE,则PE B∥1D1,⊥1C1;∴PE A∥1,又CC1⊥平面A1B1C1D1,PQ CC∴PQ⊥平面A1B1C1D1,∵A1C1⊂平面A1B1C1D1,⊥1C1;∴PQ A且PQ∩PE=P,∴A1C1⊥平面PQME,PQ⊂平面PQME,⊥;∴A1C1PQ∴N点的轨迹为线段PQ.故选:A.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H,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 )A.点H是△A1BD的垂心B.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0C.AH的延长线经过点C1D.直线AH与BB1的成角为450答案:D解析:解:由ABCD-A1B1C1D1是正方体,得A-A1BD是一个正三棱锥,因此A点在平面A1BD上的射影H是三角形A1BD的中心,故A正确;⊥1B,又CD1A∥1B,可得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故B正确;∵AH⊥面A1BD,∴AH A连接AC1,由三垂线定理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C1⊥面A1DB,再由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可得AH与AC1重合,可得C正确;直线AH与BB1所成的角,即为AH与AA1所成的角,设为θ,由正方体棱长为1,可得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从而求得AH=,则cos,∴D错误.故选:D.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为线段AD1上一动点,点Q为底面ABCD内(含边界)一动点,M为PQ的中点,点M构成的点集是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该几何体为( )A.棱柱B.棱锥C.棱台D.球答案:A解析:解:∵Q点不能超过边界,若P点与A点重合,设AB中点E、AD中点F,移动Q点,则此时M点的轨迹为:以AE、AF为邻边的正方形;下面把P点从A点向上沿线段AD1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得M点轨迹为正方形,…,最后当P点与D1点重合时,得到最后一个正方形,故所得几何体为棱柱,故选: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答案:A解析:解:棱柱的定义是,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相邻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有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是棱柱;可以判断A正确;B不正确,例如正六棱柱的相对侧面;C 不正确,只有直棱柱满足C的条件;D不正确,例如长方体.故选A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不可能是(1)钝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菱形;(4)正五边形;(5)正六边形.下述选项正确的是( )A.(1)(2)(5)B.(1)(2)(4)C.(2)(3)(4)D.(3)(4)(5)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ABC,OA=a,OB=b,OC=c,AC2=a2+c2,AB2=a2+b2,BC2=b2+c2∠=>0,∴cos CAB=∴∠CAB为锐角,同理∠ACB与∠ABC也为锐角,即△ABC为锐角三角形;如右图,取相对棱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正方体有六个面,用平面去截正方体时最多与六个面相交得六边形,如图为正六边形;经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去切就可得到5边形.但此时不可能是正五边形.故不可能是(1)(2)(4).故选:B.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 BEB.A1C⊥平面AEF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答案:D解析:解:∵AC⊥平面BB1D1D,又BE⊂平面BB1D1D,⊥.故A正确.∴AC BE∵EF垂直于直线AB1,AD1,∴A1C⊥平面AEF.故B正确.C中由于点B到直线B1D1的距离不变,故△BEF的面积为定值.又点A到平面BEF的距离为,故V A-BEF为定值.C正确当点E在D1处,F为D1B1的中点时,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FBC1,当E在上底面的中心时,F在C1的位置,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EAA1显然两个角不相等,D不正确.故选D.7.已知一个正六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边长为2,则它的侧棱长为( )A.4B.C.D.2答案:A解析:解:由于正六棱锥可知底面是六个正三角形组成,∴底面积S=6×=6,∴体积V==12,∴h=,夺直角三角形SOB中,侧棱长为SB=.故选A.8.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A.2B.C.2D.2答案:C解析:解:如图PO⊥底面ABCD,连接OA,取AD的中点E,连接OE,PE,则PE为斜高.∠PAO为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且为45°,在直角△PAO中,PO=2,AO=2,PA=4,在直角△AEO中,AE=2,故在直角△PEA中,PE==2.故选C.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M为棱BB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D1O∥平面A1BC1B.D1O⊥平面AMCC.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D.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答案:D解析:解:如图,∥,连接B1D1,交A1C1于N,则可证明OD1BN由OD1⊄面A1BC1,BN⊂面A1BC1,可得D1O∥面A1BC1,A正确;⊥,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OD1AC设正方体棱长为2,可求得OM2=3,,,⊥,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D1O⊥平面AMC,B正确;则,有OD1OM由正方体的面对角线相等得到△A1BC1为正三角形,即∠A1C1B=60°,∴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C正确;设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d,正方体的棱长为2a,则,,由V B-AMC=V A-BCM,得,即,解得:d=,D错误.故选:D.10.如图,E为正方体的棱AA1的中点,F为棱AB上的一点,且∠C1EF=90°,则AF:FB=()A.1:1B.1:2C.1:3D.1:4答案:C解析:解: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由题意可知C1E==3,∠C1EF=90°,所以设AF=x,12+x2+C1E2=22+22+(2-x)2,解得:x=,所以AF:FB=:=1:3;故选:C.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__小题)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G是BC上一点,使⊥,则∠D1NG=______.C1N MG答案:90°解析:解:连接MN,∵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1D1,由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可得MN 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D1C1⊥平面B1C1CB∵C1N⊂平面B1C1CB⊥1N∴D1C1C⊥1N∴MN C⊥,MN∩MG=M,MD1,MG⊂平面MNG又∵C1N MG∴C1N⊥平面MNG又∵NG⊂平面MNG⊥∴C1N NG故∠D1NG=90°故答案为:90°12、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不含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位置有关,与点F位置无关;⑤当E,F分别为中点时,平面B1EF与棱AD交于点P,则三棱锥P-DEF的体积为.答案:②③⑤解析:解:对于①A1C⊥平面B1EF,不一定成立,因为A1C⊥平面AC1D,而两个平面面B1EF与面AC1D不一定平行.对于②△B 1EF 在侧面BCC 1B 1上 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此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因为其投影三角形的一边是棱BB 1,而E 点在面上的投影到此棱BB 1的距离是定值,故正确;对于③在平面A 1B 1C 1D 1内总存在与平面B 1EF 平行的直线,此两平面相交,一个面内平行于两个平面的交线一定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此结论正确;对于④平面B 1EF 在平面ABCD 中的射影为△DFB ,面积为定值,但△B 1EF 的面积不定,故不正确;对于⑤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EQ B ∥1F ,故D 1Q=,B 1Q PF ∥,故AP=,所以三棱锥P-DEF 的体积为,故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⑤.13、如图,三棱锥A-BCD 中,AB AD ⊥,AC AD ⊥,∠BAC=θ(0<θ≤),且AB=AC=AD=2,E 、F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则EF 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垂足为G,连接GE,解:过F作FG AB⊥,∵AD AB∥,∴G为AB的中点,∴AD FG∴FG=1,AG=1,∵E为AC的中点,∴AE=1,∠BAC=θ,∴EG=∵AD⊥平面ABC,∴FG⊥平面ABC,△中,EF===,在Rt FGE∵0,∴EF≤.故答案是.14、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上截取三棱锥P-ABC,PO为棱锥的高,记,,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答案:M=N解析:解:根据平面中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类比得,S ABC△2=S PAB△2+S PBC△2+S PAC△2①,由等体积法得,∴②,①÷②整理得M=N.故答案为:M=N.15.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4,6,过AB的中点E且平行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答案:10解析:解:设截面四边形为EFGH,F、G、H分别是BC、CD、DA的中点,∴EF=GH=2,FG=HE=3,∴周长为2×(2+3)=10.故答案为:10.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 AC⊥,EF A⊥1D则EF和BD1的关系是______.答案:平行解析:解:法一:根据图象可知:⊥,AC∩B1C=C,⊥1D,A1D B∥1C,B1C EFEF AC⊥,EF A∥.∴EF⊥面AB1C,而BD1⊥面AB1C,即BD1EF法二:建立以D1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1-xyz,且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所以就有D1(0,0,0),B(1,1,0),A1(1,0,0),D(0,0,1),A(1,0,1),C(0,1,1)所以=(-1,0,1),=(-1,1,0),=(-1,-1,1)⊥1,所以•=-1+1=0 所以A1D BD⊥1,•=1-1=0 所以AC BD所以BD1与A1D和AC都垂直又∵EF是AC、A1D的公共垂线,∥.∴BD1EF故答案为:平行.17、已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_.答案:解析:解:∵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连结AD1,AB1,∴由正方体的性质,得:AD1∩A1D=P,P是AD1的中点,∥1,PQ AB∴PQ=AB1==.故答案为:.1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已知下列判断:①A 1C ⊥平面B 1EF ;②△B 1EF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 1B 1C 1D 1内总存在与平面B 1EF 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 1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 的位置有关,与点F 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②③解析:解:若A 1C ⊥平面B 1EF ,则A 1C B ⊥1F ,由三垂线逆定理知:B 1F A ⊥1B ,又当F 与A 不重合时,B 1F 与A 1B 不垂直,∴①错误;∵E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投影在CC 1上,F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投影是B ,∴△B 1EF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正投影是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S=×棱长×棱长为定值.∴②正确;设平面A 1B 1C 1D 1∩平面B 1EF=l ,∵平面A 1B 1C 1D 1内总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与l 平行的直线,与平面B 1EF 平行,∴③正确;设E 与D 重合,F 位置变化,平面B 1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也在变化,∴④错误.故答案为:②③.19、如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4,E ,F 分别是棱CD 、C 1D 1的中点,长为2的线段MN 的一个端点M 在线段EF 上运动,另一个端点N 在底面A 1B 1C 1D 1上运动,则线段MN 的中点P 的轨迹(曲面)与二面角D-C 1D 1-B 1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答案:解析:解:依题意知|FP|=|MN|=1,因此点P的轨迹是以点F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的.∴所求几何体的体积是×π×13=.故答案为:.∈1,且AM=BN,有以下四个结论:∈1,N BC2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 AB⊥;①AA1MN∥;②A1C1MN③MN与面A1B1C1D1成0°角;④MN与A1C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答案:①③解析:解:当M 为A ,N 为B ,排除②;当M 为B 1,N 为C 1,排除④.作MM′A ⊥1B 1于M′,作NN′B ⊥1C 1于N′,易证|MM′|=|NN′|,MM′NN′∥∴MN M′N′∥,由此知①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21、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过对角线BD 1的一个平面交AA 1于点E ,交CC 1于F ,①四边形BFD 1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 1E 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 1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BFD 1E 点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 1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答案:①③④解析:解:如图:①由平面BCB 1C 1∥平面ADA 1D 1,并且B 、E 、F 、D 1四点共面,∴ED 1BF ∥,同理可证,FD 1EB ∥,故四边形BFD 1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②若BFD 1E 是正方形,有ED 1BE ⊥,这个与A 1D 1BE ⊥矛盾,故②错误;③由图得,BFD 1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ABCD ,故③正确;④当点E 和F 分别是对应边的中点时,平面BFD 1E ⊥平面BB 1D 1,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22、如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对角线BD 1与过A 1、D 、C 1的平面交于点M ,则=______.答案:2解析:解: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D 1B ⊥平面DA 1C 1,∴D 1M 是三棱锥D 1-A 1DC 1的高.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解得D 1M==.∴=2.故答案为:2.∉,且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23.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k2A⊆,且集合M中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那么这样的结给定S={0,1,2,3,4,5},设M S合M有______个.答案:5解析:解:∵S={0,1,2,3,4,5},由题意可知:集合M不能含有0,1,也不能同时含有2,4故集合M可以是{2,3}、{2,5}、{3,5}、{3,4}、{4,5},共5个故答案为:524、如图,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SA⊥圆O所在的平面,连接SB、SC、AB、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答案:4解析:解:题题意SA⊥圆O所在的平面,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可得出AB,BC垂直由此两个关系可以证明出CB垂直于面SAB,由此可得△ADB,△SAC,△ABC,△SBC都是直角三角形故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4个故答案为:4.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__小题)25、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DAB=60°,点P为平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若△PAD为等边三角形,求证:PB AD答案:证明:如图,连结BD ,取AD 的中点E ,连结PE ,BE ;从而易知△ABD 也是等边三角形,又∵△PAD 为等边三角形,∴AD PE ⊥,AD BE ⊥,又∵PE∩BE=E ;故AD ⊥平面PBE ;故AD PB ⊥.解析:证明:如图,连结BD ,取AD 的中点E ,连结PE ,BE ;从而易知△ABD 也是等边三角形,又∵△PAD 为等边三角形,∴AD PE ⊥,AD BE ⊥,又∵PE∩BE=E ;故AD ⊥平面PBE ;故AD PB ⊥.26、如图,设三棱锥S-ABC 的三个侧棱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都是60°,又∠BAC=60°,且SA BC ⊥.(1)求证:S-ABC 为正三棱锥;(2)已知SA=a ,求S-ABC 的全面积.答案:(1)证明:正棱锥的定义中,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作三棱锥S-ABC 的高SO ,O 为垂足,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D .因为SA BC ⊥,所以AD BC ⊥.又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从而O 为△ABC 的外心,OD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 .又∠BAC=60°,故△ABC 为正三角形,且O 为其中心.所以S-ABC 为正三棱锥.(2)解:在Rt SAO △中,由于SA=a ,∠SAO=60°,所以SO=a ,AO=a .因O 为重心,所以AD=AO=a ,BC=2BD=2ADcot60°=a ,OD=AD=a .在Rt SOD △中,SD 2=SO 2+OD 2=(a )2+(a )2=,则SD=a .于是,(S S-ABC )全=•(a )2sin60°+3••a•a=a 2.解析:(1)证明:正棱锥的定义中,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作三棱锥S-ABC 的高SO ,O 为垂足,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D .因为SA BC ⊥,所以AD BC ⊥.又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从而O 为△ABC 的外心,OD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 .又∠BAC=60°,故△ABC 为正三角形,且O 为其中心.所以S-ABC 为正三棱锥.(2)解:在Rt SAO △中,由于SA=a ,∠SAO=60°,所以SO=a ,AO=a .因O 为重心,所以AD=AO=a ,BC=2BD=2ADcot60°=a ,OD=AD=a .在Rt SOD △中,SD 2=SO 2+OD 2=(a )2+(a )2=,则SD=a .于是,(S S-ABC )全=•(a )2sin60°+3••a•a=a 2.27、如图,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边上的中点.(1)若BD=2,AC=6,则EG 2+HF 2等于多少?(2)若AC 与BD 成30°的角,且AC=6,BD=4,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等于多少?答案:解:(1)∵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边上的中点,∴EH BD ∥,且EH=BD ;FG BD ∥,且FG=BD ;∴EH FG ∥,且EH=FG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又BD=2,AC=6,∴EH=BD=1,EF=AC=3,在△EFG 和△HFG 中,由余弦定理得,EG 2=EF 2+FG 2-2EF•FG•cos EFG∠=32+12-2×3×1×cos EFG∠=10-6cos EFG ∠,HF 2=HG 2+FG 2-2HG•FG•cos FGH∠=32+12-2×3×1×cos (π-EFG ∠)=10+6cos EFG ∠,∴EG 2+HF 2=20;(2)∵AC 与BD 成30°的角,且EF AC ∥,FG BD ∥,∴∠EFG=30°,又AC=6,BD=4,∴EF=AC=3,FG=BD=2;∠.∴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S=EF•FG•sin EFG=3×2×sin30°=3解析:解:(1)∵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且EH=BD;∴EH BDFG BD∥,且FG=BD;∥,且EH=FG,∴EH 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又BD=2,AC=6,∴EH=BD=1,EF=AC=3,在△EFG和△HFG中,由余弦定理得,∠EG2=EF2+FG2-2EF•FG•cos EFG∠=32+12-2×3×1×cos EFG∠,=10-6cos EFG∠HF2=HG2+FG2-2HG•FG•cos FGH∠)=32+12-2×3×1×cos(π-EFG=10+6cos EFG∠,∴EG2+HF2=20;(2)∵AC 与BD 成30°的角,且EF AC ∥,FG BD ∥,∴∠EFG=30°,又AC=6,BD=4,∴EF=AC=3,FG=BD=2;∴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S=EF•FG•sin EFG=3×2×sin30°=3∠.28、已知三棱锥S-ABC 的三条侧棱SA 、SB 、SC 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 、b 、c ,设O 为S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求证:(1)O 为△ABC 的垂心;(2)O 在△ABC 内;(3)设SO=h ,则++=.答案:证明:(1)∵SA SB ⊥,SA SC ⊥,∴SA ⊥平面SBC ,BC ⊂平面SBC .∴SA BC ⊥.而AD 是S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AD BC ⊥.同理可证AB CF ⊥,AC BE ⊥,故O 为△ABC 的垂心.(2)证明△ABC 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 ,则底面三角形ABC 中,AB=为最大,从而∠ACB 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os ACB=∠>0,∴∠ACB 为锐角,△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O 在△ABC 内.(3)SB•SC=BC•SD ,故SD=,=+,又SA•SD=AD•SO ,∴===+=++=.解析:证明:(1)∵SA SB ⊥,SA SC ⊥,∴SA ⊥平面SBC ,BC ⊂平面SBC .∴SA BC ⊥.而AD 是S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AD BC ⊥.同理可证AB CF ⊥,AC BE ⊥,故O 为△ABC 的垂心.(2)证明△ABC 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 ,则底面三角形ABC 中,AB=为最大,从而∠ACB 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os ACB=∠>0,∴∠ACB 为锐角,△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O 在△ABC 内.(3)SB•SC=BC•SD ,故SD=,=+,又SA•SD=AD•SO ,∴===+=++=.29.已知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其内有一个球和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相切,求:(1)棱锥的全面积;(2)球的半径R.答案:解:(1)设正三棱锥的底面中心为H,由题意知PH=1,边长BC=2,取BC中点E,连接HE、PE,则HE=S全=3×=9⊥于点G,(2)过O作OG PE∽△,且OG=OH=R,则△POG PEH∴,∴R=解析:解:(1)设正三棱锥的底面中心为H,由题意知PH=1,边长BC=2,取BC中点E,连接HE、PE,则HE=S全=3×=9⊥于点G,(2)过O作OG PE∽△,且OG=OH=R,则△POG PEH∴,∴R=30、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2)求证AC ⊥平面DEF ;(3)若M 为BD 的中点,问AC 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MN ∥平面DEF ?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解:(1)∵AB ⊥平面BCD ,∴AB BC ⊥,AB BD ⊥.∵△BCD 是正三角形,且AB=BC=a ,∴AD=AC=.设G 为CD 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为.(2)取AC 的中点H ,∵AB=BC ,∴BH AC ⊥.∵AF=3FC ,∴F 为CH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EF BH ∥.则EF AC ⊥.∵△BCD 是正三角形,∴DE BC ⊥.∵AB ⊥平面BCD ,∴AB DE ⊥.∵AB∩BC=B ,∴DE ⊥平面ABC .∴DE AC ⊥.∵DE∩EF=E ,∴AC ⊥平面DEF .(3)存在这样的点N ,当CN=时,MN ∥平面DEF .连CM ,设CM∩DE=O ,连OF .由条件知,O 为△BCD 的重心,CO=CM .∴当CF=CN 时,MN OF ∥.∴CN=.解析:解:(1)∵AB ⊥平面BCD ,∴AB BC ⊥,AB BD ⊥.∵△BCD 是正三角形,且AB=BC=a ,∴AD=AC=.设G 为CD 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为.(2)取AC 的中点H ,∵AB=BC ,∴BH AC ⊥.∵AF=3FC ,∴F 为CH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EF BH ∥.则EF AC ⊥.∵△BCD 是正三角形,∴DE BC ⊥.∵AB ⊥平面BCD ,∴AB DE ⊥.∵AB∩BC=B ,∴DE ⊥平面ABC .∴DE AC ⊥.∵DE∩EF=E ,∴AC ⊥平面DEF .(3)存在这样的点N ,当CN=时,MN ∥平面DEF .连CM ,设CM∩DE=O ,连OF .由条件知,O 为△BCD 的重心,CO=CM .∴当CF=CN 时,MN OF ∥.∴CN=.。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考点专题训练(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鲁班锁(也称孔明锁、难人木、六子联方)起源于古代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鲁班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如图1,这是一种常见的鲁班锁玩具,图2是该鲁班锁玩具的直观图,每条棱的长均为2,则该鲁班锁的表面积为()A.8(6+6√2+√3)B.6(8+8√2+√3)C.8(6+6√3+√2)D.6(8+8√3+√2)答案:A解析:该鲁班锁玩具可以看成是一个正方体截去了8个正三棱锥所余下来的几何体,然后按照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由题图可知,该鲁班锁玩具可以看成是一个棱长为2+2√2的正方体截去了8个正三棱锥所余下来的几何体,且被截去的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2,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6×[(2+2√2)2−4×12×√2×√2]+8×12×2×√3=8(6+6√2+√3).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数学文化与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2、足球运动成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最具魅力、拥有球迷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境内7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举行.已知某足球的表面上有四个点A,B,C,D满足AB=BC=AD=BD=CD=√2dm,二面角A−BD−C的大小为2π3,则该足球的体积为()A.7√42π27dm3B.35√2π27dm3C.14π27dm3D.32√2π27dm3答案:A分析:画出图形,O为线段BD的中点,则可得∠AO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取N,M分别是线段AO,CO 上靠近点O的三等分点,则可得N,M分别为△ABD和△CBD的外心,过N,M分别作平面ABD和平面CBD的垂线EN,EM,交于点E,则点E为三棱锥A−BCD外接球的球心,即为足球的球心,所以线段EB为球的半径,然后结已知数据求出EB,从而可求出足球的体积根据题意,三棱锥A−BCD如图所示,图中点O为线段BD的中点,N,M分别是线段AO,CO上靠近点O的三等分点,因为AB=BC=AD=BD=CD=√2dm,所以△ABD和△CBD均为等边三角形,因为点O为线段BD的中点,所以AO⊥BD,CO⊥BD,所以∠AOC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所以∠AOC=2π3,因为△ABD和△CBD均为等边三角形,点O为线段BD的中点,所以AO,CO分别为△ABD和△CBD的中线,因为N,M分别是线段AO,CO上靠近点O的三等分点,所以N,M分别为△ABD和△CBD的外心,过N,M分别作平面ABD和平面CBD的垂线EN,EM,交于点E,则点E为三棱锥A−BCD外接球的球心,即为足球的球心,所以线段EB为球的半径,因为AO⊥BD,CO⊥BD,AB=BC=AD=BD=CD=√2dm,所以AO=CO=√62dm,则NO=MO=√66dm,因为AO=CO,EO=EO,∠ENO=∠EMO=90°,所以△ENO≌△EMO,所以∠EON=∠EMO=12∠AOC=π3,在直角△EMO中,EM=OMtanπ3=√22,因为EM⊥平面BCD,BM⊂平面BCD,所以BM⊥EM,因为M是△CBD的外心,所以BM=√63,所以EB=√EM2+BM2=√76,所以V=43π⋅EB3=43π(√76)3=7√4227π,所以足球的体积为7√4227πdm,故选:A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三棱锥外接球问题,考查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求出三棱锥外接球的球心,从而可确定出球的半径,然后计算出半径即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属于较难题3、已知a、b、c为三条直线,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A.若a与b异面,b与c异面,则a与c异面B.若a与b相交,b与c相交,则a与c相交C.若a∥b,则a、b与c所成的角相等D.若a⊥b,b⊥c,则a∥c答案:C分析:根据空间里面直线的位置关系逐项分析判断即可.在A中,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相交、异面或平行,故A错误;在B中,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平行、相交或异面,故B错误;在C中,若a∥b,则a、b与c所成的角相等,故C正确;在D中,若a⊥b,b⊥c,则a与c相交、平行或异面,故D错误.故选:C.4、在三棱锥A−BCD中,E,F,G,H分别是AC,CD,BD,AB边的中点,且AD⊥BC,则四边形EFGH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及平行公理可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AD⊥BC可得四边形EFGH是矩形.因为E,F,G,H分别是AC,CD,BD,AB边的中点,所以EF//AD,HG//AD,所以EF//HG;同理可得EH//GF,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D⊥BC,所以EH⊥EF,即四边形EFGH是矩形.故选:B.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B.平面α内△ABC的三个顶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α与β平行C.α//β,a//α,则a//βD.a//b,a//α,b⊄α,则b//α答案:D分析:根据线面关系,逐一判断每个选项即可.解:对于A选项,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而不是任意的直线平行,故错误;对于B选项,如图1,D,E,F,G分别为正方体中所在棱的中点,平面DEFG设为平面β,易知正方体的三个顶点A,B,C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但△ABC所在平面α与β相交,故错误;对于选项C,a可能在平面β内,故错误;对于选项D,正确.故选:D.6、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该棱柱的体积为√3,AB=2,AC=1,∠BAC=60°,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4πB.4√2πC.8πD.32π答案:C解析:利用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棱柱的体积为√3,AB=2,AC=1,∠BAC=60°,求出AA1,再求出ΔABC外接圆的半径,即可求得球的半径,从而可求球的表面积.∵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棱柱的体积为√3,AB=2,AC=1,∠BAC=60°,∴1×2×1×sin60°×AA1=√3,∴AA1=22∵BC2=AB2+AC2−2AB⋅ACcos60°=4+1−2=3,∴BC=√3.设ΔABC外接圆的半径为R,则BC=2R,∴R=1.sin60°∴外接球的半径为√1+1=√2,∴球的表面积等于4π×(√2)2=8π.故选:C.小提示: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柱体体积求棱长,考查几何体外接球有关计算,属于基础题.7、已知在棱长均为2的正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为B1C1的中点,若在棱AB上存在一点P,使得B1P//平面ACD,则B1P的长度为()A.2B.√5C.√6D.3答案:B解析:设点P为AB的中点,取A1B1的中点Q,连接AQ,DQ,然后证明B1P//平面AQD即可.如图,设点P为AB的中点,取A1B1的中点Q,连接AQ,DQ,则B1P//AQ,又B1P⊄平面AQD,AQ⊂平面AQD,∴B1P//平面AQD,易知AC//DQ,故平面AQD与平面ACD是同一个平面,∴B1P//平面ACD,此时B1P=√5,故选:B8、在下列判断两个平面α与β平行的4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α、β都垂直于平面r,那么α∥β②α、β都平行于平面r,那么α∥β③α、β都垂直于直线l,那么α∥β④如果l、m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α,m∥α,l∥β,m∥β,那么α∥βA.0B.1C.2D.3答案:D分析:在正方体中观察可判断①;由平面平行的传递性可判断②;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判断③;根据面面平行判定定理可判断④.如图,易知在正方体中相邻两个侧面都垂直于底面,故①错误;由平面平行的传递性可知②正确;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③正确;过直线l做平面γ与α、β分别交于l1,l2,过直线m做平面χ与α、β分别交于m1,m2,因为l∥α,l∥β,所以l∥l1,l∥l2,所以l1∥l2因为l1⊄β,l2⊂β,所以l1∥β同理,m1∥β又l、m是两条异面直线,所以l1,l2相交,且l1⊂α,m1⊂α所以α∥β,故④正确.故选:D多选题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DAB=60°,AB=2,PB=√6,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PAD⊥平面ABCD B.异面直线AD与PB所成的角为60°C.二面角P-BC-A的大小为45°D.三棱锥P-ABD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0π3答案:ACD分析:取AD 中点E ,连接PE,BE ,可得∠PEB 是二面角P −AD −B 的平面角,再求得此角为直角,得直二面角,从而得面面垂直,判断A ,说明∠PBC 是异面直线AD 与PB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求出此角后判断B ,证明∠PBE 是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并求得此角判断C ,设M,N 分别是△ABD 和△PAD 的中心,如图,作NO//EB ,MO//PE ,NO 与MO 交于点O ,得O 是三棱锥P −ABD 外接球的外心,求出球半径后得球表面积判断D .取AD 中点E ,连接PE,BE ,△PAD 和△BAD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PE ⊥AD,BE ⊥AD ,∠PEB 是二面角P −AD −B 的平面角,PE =BE =√3,又PB =√6,所以PE 2+BE 2=PB 2,即PE ⊥BE ,所以二面角P −AD −B 是直二面角,所以平面PAD ⊥平面ABCD ,A 正确;AD//BC ,所以∠PBC 是异面直线AD 与PB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由此可得PE ⊥平面ABCD ,而CE ⊂平面ABCD ,所以PE ⊥EC ,EC =√12+22−2×1×2×cos120°=√7,所以PC =√PE 2+EC 2=√10,PB 2+BC 2=PC 2,PB ⊥BC ,∠PBC =90°,B 错;由BE ⊥AD 知BC ⊥BE ,所以∠PBE 是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在△PEB 中,可得∠PBE =45°,C 正确;以上证明有PE ⊥平面ABD ,同理BE ⊥平面PAD ,设M,N 分别是△ABD 和△PAD 的中心,如图,作NO//EB ,MO//PE ,NO 与MO 交于点O ,则NO ⊥平面PAD ,MO ⊥平面ABD ,所以O 是三棱锥P −ABD 外接球的外心,由于NE =ME =13BE =√33,ONEM 是正方形,OM =√33,而BM =2√33, 所以OB =√OM 2+BM 2=√(√33)2+(2√33)2=√153即为外接球半径, 三棱锥P -AB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 =4π×(√153)2=20π3.D 正确.故选:ACD .10、如图,点A,B,C,M,N是正方体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满足MN//平面ABC的有()A.B.C.D.答案:AD分析:结合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确定正确选项.对于A选项,由下图可知MN//DE//AC,MN⊄平面ABC,AC⊂平面ABC,所以MN//平面ABC,A正确.对于B选项,设H是EG的中点,由下图,结合正方体的性质可知,AB//NH,MN//AH//BC,AM//CH,所以A,B,C,H,N,M六点共面,B错误.对于C选项,如下图所示,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可知MN//AD,由于AD⊄平面ABC,所以MN⊄平面ABC.所以C 错误.对于D选项,设AC∩NE=D,由于四边形AECN是矩形,所以D是NE中点,由于B是ME中点,所以MN//BD,由于MN⊄平面ABC,BD⊂平面ABC,所以MN//平面ABC,D正确.故选:AD11、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A⊥底面ABCD,PA=AB,截面BDE与直线PC平行,与PA交于点E,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E为PA的中点B.PB与CD所成的角为π3C.BD⊥平面PACD.三棱锥C−BDE与四棱锥P−ABCD的体积之比等于1:4答案:ACD分析:在A中,连结AC,交BD于点F,连结EF,则平面PAC∩平面BDE=EF,推导出EF//PC,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从而AF=FC,进而AE=EP;在B中,由CD//AB,得∠PBA(或其补角)为PB与CD所成角,推导出PA⊥AB,从而PB与CD所成角为π4;在C中,推导出AC⊥BD,PA⊥BD,由此能证明BD⊥平面PAC;在D中,设AB=PA=x,则V P−ABCD=13x3,V C−BDE=V E−BCD=13S△BCD⋅AE=112x3.由此能求出三棱锥C−BDE与四棱锥P−ABCD的体积之比等于1:4.解:在A中,连结AC,交BD于点F,连结EF,则平面PAC∩平面BDE=EF,∵PC//平面BDE,PC⊂平面PAC,∴EF//P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F=FC,∴AE=EP,故A正确;在B中,∵CD//AB,∴∠PBA(或其补角)为PB与CD所成角,∵PA⊥平面ABCD,AB⊂平面ABCD,∴PA⊥AB,在Rt△PAB中,PA=AB,∴∠PBA=π4,∴PB与CD所成角为π4,故B错误;在C中,∵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BD,∵PA⊥平面ABCD,BD⊂平面ABCD,∴PA⊥BD,∵PA∩AC=A,PA、AC⊂平面PAC,∴BD⊥平面PAC,故C正确;在D中,设AB=PA=x,则V P−ABCD=13×AB2×PA=13x2⋅x=13x3,V C−BDE=V E−BCD=13S△BCD⋅AE=13×12x2⋅12x=112x3.∴∴V C−BDE:V P−ABCD=112x3:13x3=1:4,故D正确.故选:ACD.填空题1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为AA1中点,点P在侧面BCC1B1上运动,当点P满足条件___________时,A1P//平面BCD(答案不唯一,填一个满足题意的条件即可)答案:P是CC1中点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只需在侧面BCC1B1上找到一点,A1P//平面BCD上的任一条线即可,可以取A1P/ /CD,此时P是CC1中点.取CC1中点P,连结A1P,∵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为AA1中点,点P在侧面BCC1B1上运动,∴当点P满足条件P是CC1中点时,A1P//CD,∵A1P⊄平面BCD,CD⊂平面BCD,∴当点P满足条件P是CC1中点时,A1P//平面BCD所以答案是:P是CC1中点.13、已知一三角形ABC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面积为√3的正三角形A′B′C′(如图),则三角形ABC中边长与正三角形A′B′C′的边长相等的边上的高为______.答案:2√6分析:根据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的边长,以及高,利用斜二测画法的原理还原出原三角形的高,并求出答案. 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S△A′B′C′=√34a2=√3∴a=2,DC′=√3O′C′=√6∴O′C=2√6所以答案是:2√6.14、如图所示,一竖立在地面上的圆锥形物体的母线长为4,一只小虫从圆锥的底面圆上的点P出发,绕圆锥爬行一周后回到点P处,若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4√3,则这个圆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_.答案:128√2π81分析:作出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PP′,由余弦定理求出cos∠P′OP=2π,求出底面圆3的半径r,从而求出这个圆锥的高,由此能求出这个圆锥的体积.作出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PP′,由余弦定理可得:cos∠P′OP=OP2+OP′2−PP′22OP·OP′=42+42−(4√3)22×4×4=−12∴cos∠P′OP=2π3.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则有2πr=2π3·4,解得r=43,所以这个圆锥的高为ℎ=√16−169=8√23,则这个圆锥的体积为V=13Sℎ=13πr2ℎ=13π×169×8√23=128√2π81.所以答案是:128√2π81.小提示:立体几何中的翻折叠(展开)问题要注意翻折(展开)过程中的不变量.解答题15、如图,正方形ABCD与直角梯形ADEF所在平面相互垂直,∠ADE=90∘,AF//DE,AD=DE=2AF=2.(1)求证:AC//平面BEF;(2)求点D到平面BEF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2√63.分析:(1)取BE中点M,连接MO、MF,根据题目条件可证明出四边形AOMF为平行四边形,则AO//MF,再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明出AC//平面BEF;(2)利用等体积法先计算三棱锥V B−DEF的体积,然后计算出S△BEF,利用V B−DEF=13S△BEF⋅d D−BEF计算出点D 到平面BEF的距离.解:(1)设AC∩BD=O,取BE中点M,连接MO、M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是BD的中点,又M是BE的中点,∴OM//DE,OM=12DE,∵四边形ADEF是直角梯形,AF//DE,AF=12DE,∴OM AF,∴四边形AFMO是平行四边形,∴AO//FM,又FM⊂平面BEF,AO⊄平面BEF,∴AO//平面BEF,即AC//平面BEF;(2)∵BC//AD,BC⊄平面ADEF,AD⊂平面ADEF,∴BC//平面ADEF,∵AB⊥AD,平面ABCD⊥平面ADEF,AB⊂平面ABCD,平面ABCD∩平面ADEF=AD,∴AB⊥平面ADEF,∴V B−DEF=13S△DEF⋅AB=13×12×2×2×2=43,∵AB⊥平面ADEF,AF⊂平面ADEF,∴AB⊥AF,BF=√AB2+AF2=√5,∵DE⊥AD,平面ABCD⊥平面ADEF,DE⊂平面ADEF,平面ABCD∩平面ADEF=AD,∴DE⊥平面ABCD,又BD⊂平面ABCD,∴DE⊥BD,在△BDE中,BD=2√2,DE=2,BE=√BD2+DE2=2√3,在△BEF中,EF=BF=√5,BE=2√3,∴S△BEF=12×2√3×√2=√6,设点D到平面BEF的距离为d,由V D−BEF=V B−DEF得:13S△BEF⋅d=43,即13×√6⋅d=43,∴d=2√63.小提示:计算空间点到面距离的一般方法有:(1)定义法:过已知点作面的垂线,计算垂线段的长度即可; (2)利用等体积法求解;(3)空间向量法:求解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时,先计算平面α的法向量m ⃑⃑ ,在平面α内任取一点A ,利用d =|AP ⃑⃑⃑⃑⃑ ⋅m ⃑⃑⃑ ||m ⃑⃑⃑ |求解即可.。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空间距离的各种计算(含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 空间距离1.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和两条异面直线分别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2.点到平面的距离从平面外一点引一个平面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3.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直线上各点到这平面的距离相等,且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4.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它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公垂线段的长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题型一: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例1】 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 =AC =BD =a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1)求证:EF 是AB 和CD 的公垂线; (2)求AB 和CD 间的距离;【规范解答】 (1)证明:连结AF ,BF ,由已知可得AF =BF . 又因为AE =BE ,所以FE ⊥AB 交AB 于E . 同理EF ⊥DC 交DC 于点F . 所以EF 是AB 和CD 的公垂线.(2)在Rt △BEF 中,BF =a 23,BE =a 21, 所以EF 2=BF 2-BE 2=a 212,即EF =a 22.由(1)知EF 是AB 、CD 的公垂线段,所以AB 和CD 间的距离为a 22. 【例2】 如图,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求异面直线AB 、CD 之间的距离. 设AB 中点为E ,连CE 、ED .∵AC =BC ,AE =EB .∴CD ⊥AB .同理DE ⊥AB .∴AB ⊥平面CED .设CD 的中点为F ,连EF ,则AB ⊥EF . 同理可证CD ⊥EF .∴EF 是异面直线AB 、CD 的距离.∵CE =23,∴CF =FD =21,∠EFC =90°,EF =22212322=⎪⎭⎫ ⎝⎛-⎪⎪⎭⎫ ⎝⎛. ∴AB 、CD 的距离是22. 【解后归纳】 求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的基本方法:(1)利用图形性质找出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求出公垂线段的长度.(2)如果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与过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平行,可以转化为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例1题图例2题图(3)如果两条异面直线分别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内,可以转化为求两平行平面的距离.题型二: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例3】 如图(1),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求:A 到平面BCD 的距离; 过A 作AO ⊥平面BCD 于O ,连BO 并延长与CD 相交于E ,连AE . ∵AB =AC =AD ,∴OB =OC =OD .∴O 是△BCD 的外心.又BD =BC =CD , ∴O 是△BCD 的中心,∴BO =32BE =332332=⨯. 又AB =1,且∠AOB =90°,∴AO =36331222=⎪⎪⎭⎫ ⎝⎛-=-BO AB .∴A 到平面BCD的距离是36. 【例4】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 =2π,AB =a ,AD =3a 且sin ∠ADC =55,又P A ⊥平面ABCD ,P A =a ,求:(1)二面角P —CD —A 的大小; (2)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规范解答】 (1)作AF ⊥DC 于F ,连结PF , ∵AP ⊥平面ABCD ,AF ⊥DC ,∴PF ⊥DC , ∴∠PF A 就是二面角P —CD —A 的平面角. 在△ADF 中,∠AFD =90°,∠ADF =arcsin55,AD =3a ,∴AF =53a , 在Rt △P AF 中tan ∠PF A =3535==a a AF PA ,∴∠PF A =arc tan 35. (2)∵P A ⊥平面ABCD ,∴P A ⊥BC ,又BC ⊥AB ,∴BC ⊥平面P AB ,作AH ⊥PB ,则BC ⊥AH ,∴AH ⊥平面PBC ,∵P A ⊥AB ,P A =AB =a ,∴PB =2a ,∴AH =a 22.【例5】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的长方体被截面AEC 1F 所截面而得到的,其中AB=4,BC=2,CC 1=3,BE=1.(Ⅰ)求BF 的长;(Ⅱ)求点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解法1:(Ⅰ)过E 作EH//BC 交CC 1于H ,则CH=BE=1,EH//AD ,且EH=AD. ∵AF ∥EC 1,∴∠FAD=∠C 1EH. ∴Rt △ADF ≌Rt △EHC 1.∴DF=C 1H=2. .6222=+=∴DF BD BF (Ⅱ)延长C 1E 与CB 交于G ,连AG , 则平面AEC 1F 与平面ABCD 相交于AG . 过C 作CM ⊥AG ,垂足为M ,连C 1M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G ⊥C 1M.由于AG ⊥面C 1MC , 且AG ⊂面AEC 1F ,所以平面AEC 1F ⊥面C 1MC.在Rt △C 1CM 中,作CQ ⊥MC 1,垂足为Q ,则CQ 的长即为C 到面AEC 1F 的距离..113341712317123,17121743cos 3cos 3,.17,1,2211221=+⨯=⨯=∴=⨯===∠=∠=+===MC CC CM CQ GAB MCG CM MCG GAB BG AB AG BG CGBGCC EB 知由从而可得由解法2:(I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B (2,4,0), A (2,0,0),C (0,4,0),E (2,4,1),C 1(0,4,3).设F (0,0,z ).∵AEC 1F 为平行四边形,例3题图B ACD1A1B 1C1A .62,62||).2,4,2().2,0,0(.2),2,0,2(),0,2(,,11的长为即于是得由为平行四边形由BF F z z EC AF F AEC =--=∴∴=∴-=-=∴∴(II )设1n 为面AEC 1F 的法向量,)1,,(,11y x n ADF n =故可设不垂直于平面显然⎩⎨⎧=+⨯+⨯-=+⨯+⨯⎪⎩⎪⎨⎧=⋅=⋅02020140,0,011y x y x n n 得由⎪⎩⎪⎨⎧-==∴⎩⎨⎧=+-=+.41,1,022,014y x x y 即111),3,0,0(n CC CC 与设又=的夹角为a ,则11114cos ||||CC n CC n α⋅==⋅ ∴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为.11334333343cos ||1=⨯==αCC d【例6】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101=C B ,D 是AC 的中点。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专题训练试题姓名班级学号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框内,第Ⅱ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第Ⅱ卷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正方体中ABCD-A1B1C1D1,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若MN⊥A1C1,则N点的轨迹为()A.线段B.圆的一部分C.椭圆的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H,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A.点H是△A1BD的垂心B.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0C.AH的延长线经过点C1D.直线AH与BB1的成角为450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为线段AD1上一动点,点Q为底面ABCD内(含边界)一动点,M为PQ的中点,点M构成的点集是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该几何体为()A.棱柱B.棱锥C.棱台D.球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不可能是(1)钝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菱形;(4)正五边形;(5)正六边形.下述选项正确的是()A.(1)(2)(5)B.(1)(2)(4)C.(2)(3)(4)D.(3)(4)(5)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BEB.A1C⊥平面AEF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7.已知一个正六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边长为2,则它的侧棱长为()A.4B.C.D.28.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A.2B.C.2D.2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M为棱BB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D 1O ∥平面A 1BC 1B .D 1O ⊥平面AMC C .异面直线BC 1与AC 所成的角等于60°D .点B 到平面AMC 的距离为10.如图,E 为正方体的棱AA 1的中点,F 为棱AB 上的一点,且∠C 1EF=90°,则AF :FB=( )A .1:1B .1:2C .1:3D .1:4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11、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AA 1和BB 1的中点,G 是BC 上一点,使C 1N ⊥MG ,则∠D 1NG=______.12、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不含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位置有关,与点F位置无关;⑤当E,F分别为中点时,平面B1EF与棱AD交于点P,则三棱锥P-DEF的体积为.13、如图,三棱锥A-BCD中,AB⊥AD,AC⊥AD,∠BAC=θ(0<θ≤),且AB=AC=AD=2,E、F分别为AC、BD的中点,则EF的最大值为______.14、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上截取三棱锥P-ABC,PO为棱锥的高,记,,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5.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4,6,过AB的中点E且平行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AC,EF⊥A1D则EF和BD1的关系是______.17、已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_.1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已知下列判断: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BCC1B1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的位置有关,与点F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E,F分别是棱CD、C1D1的中点,长为2的线段MN的一个端点M在线段EF上运动,另一个端点N在底面A1B1C1D1上运动,则线段MN 的中点P的轨迹(曲面)与二面角D-C1D1-B1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2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AB1,N∈BC1,且AM=BN,有以下四个结论:①AA1⊥MN;②A1C1∥MN;③MN与面A1B1C1D1成0°角;④MN与A1C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2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过对角线BD1的一个平面交AA1于点E,交CC1于F,①四边形BFD1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1E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1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BFD1E点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1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2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与过A1、D、C1的平面交于点M,则=______.23.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k2∉A,且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给定S={0,1,2,3,4,5},设M⊆S,且集合M中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那么这样的结合M有______个.24、如图,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SA⊥圆O所在的平面,连接SB、SC、AB、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三.简答题(共28分)25、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DAB=60°,点P为平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若△PAD为等边三角形,求证:PB⊥AD.26、如图,设三棱锥S-ABC的三个侧棱与底面ABC所成的角都是60°,又∠BAC=60°,且SA⊥BC.(1)求证:S-ABC为正三棱锥;(2)已知SA=a,求S-ABC的全面积.27、如图,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1)若BD=2,AC=6,则EG2+HF2等于多少?(2)若AC与BD成30°的角,且AC=6,BD=4,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等于多少?28、已知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O为S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求证:(1)O为△ABC的垂心;(2)O在△ABC内;(3)设SO=h,则++=.29.已知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其内有一个球和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相切,求:(1)棱锥的全面积;(2)球的半径R.30、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2)求证AC⊥平面DEF;(3)若M为BD的中点,问AC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MN∥平面DEF?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__小题)1、如图,在正方体中ABCD-A1B1C1D1,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若MN⊥A1C1,则N点的轨迹为()A.线段B.圆的一部分C.椭圆的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答案:A解析:解:正方体中ABCD-A1B1C1D1中,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如图所示,取CD、C1D1的中点Q、P,连接PQ,当点N在线段PQ上时,MN⊥A1C1;因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B1D1,交A1C1于点O,∴B1D1⊥A1D1,取B1C1的中点E,连接PE,则PE∥B1D1,∴PE⊥A1C1;又CC1⊥平面A1B1C1D1,PQ∥CC1,∴PQ⊥平面A1B1C1D1,∵A1C1⊂平面A1B1C1D1,∴PQ⊥A1C1;且PQ∩PE=P,∴A1C1⊥平面PQME,PQ⊂平面PQME,∴A1C1⊥PQ;∴N点的轨迹为线段PQ.故选:A.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H,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A.点H是△A1BD的垂心B.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0C.AH的延长线经过点C1D.直线AH与BB1的成角为450答案:D解析:解:由ABCD-A1B1C1D1是正方体,得A-A1BD是一个正三棱锥,因此A点在平面A1BD上的射影H是三角形A1BD的中心,故A正确;∵AH⊥面A1BD,∴AH⊥A1B,又CD1∥A1B,可得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故B正确;连接AC1,由三垂线定理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C1⊥面A1DB,再由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可得AH与AC1重合,可得C正确;直线AH与BB1所成的角,即为AH与AA1所成的角,设为θ,由正方体棱长为1,可得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从而求得AH=,则cos,∴D 错误.故选:D.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为线段AD1上一动点,点Q为底面ABCD内(含边界)一动点,M为PQ的中点,点M构成的点集是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该几何体为()A.棱柱B.棱锥C.棱台D.球答案:A解析:解:∵Q点不能超过边界,若P点与A点重合,设AB中点E、AD中点F,移动Q点,则此时M点的轨迹为:以AE、AF为邻边的正方形;下面把P点从A点向上沿线段AD1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得M点轨迹为正方形,…,最后当P点与D1点重合时,得到最后一个正方形,故所得几何体为棱柱,故选: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答案:A解析:解:棱柱的定义是,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相邻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有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是棱柱;可以判断A正确;B不正确,例如正六棱柱的相对侧面;C不正确,只有直棱柱满足C的条件;D不正确,例如长方体.故选A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不可能是(1)钝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菱形;(4)正五边形;(5)正六边形.下述选项正确的是()A.(1)(2)(5)B.(1)(2)(4)C.(2)(3)(4)D.(3)(4)(5)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ABC,OA=a,OB=b,OC=c,AC2=a2+c2,AB2=a2+b2,BC2=b2+c2∴cos∠CAB==>0,∴∠CAB为锐角,同理∠ACB与∠ABC也为锐角,即△ABC为锐角三角形;如右图,取相对棱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正方体有六个面,用平面去截正方体时最多与六个面相交得六边形,如图为正六边形;经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去切就可得到5边形.但此时不可能是正五边形.故不可能是(1)(2)(4).故选:B.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BEB.A1C⊥平面AEF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答案:D解析:解:∵AC⊥平面BB1D1D,又BE⊂平面BB1D1D,∴AC⊥BE.故A正确.∵EF垂直于直线AB1,AD1,∴A1C⊥平面AEF.故B正确.C中由于点B到直线B1D1的距离不变,故△BEF的面积为定值.又点A到平面BEF的距离为,故V A-BEF为定值.C正确当点E在D1处,F为D1B1的中点时,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FBC1,当E在上底面的中心时,F在C1的位置,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EAA1显然两个角不相等,D不正确.故选D.7.已知一个正六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边长为2,则它的侧棱长为()A.4B.C.D.2答案:A解析:解:由于正六棱锥可知底面是六个正三角形组成,∴底面积S=6×=6,∴体积V==12,∴h=,夺直角三角形SOB中,侧棱长为SB=.故选A.8.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A.2B.C.2D.2答案:C解析:解:如图PO⊥底面ABCD,连接OA,取AD的中点E,连接OE,PE,则PE为斜高.∠PAO为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且为45°,在直角△PAO中,PO=2,AO=2,PA=4,在直角△AEO中,AE=2,故在直角△PEA中,PE==2.故选C.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M为棱BB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D1O∥平面A1BC1B.D1O⊥平面AMCC.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D.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答案:D解析:解:如图,连接B1D1,交A1C1于N,则可证明OD1∥BN,由OD1⊄面A1BC1,BN⊂面A1BC1,可得D1O∥面A1BC1,A正确;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OD1⊥AC,设正方体棱长为2,可求得OM2=3,,,则,有OD1⊥OM,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D1O⊥平面AMC,B正确;由正方体的面对角线相等得到△A1BC1为正三角形,即∠A1C1B=60°,∴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C正确;设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d,正方体的棱长为2a,则,,由V B-AMC=V A-BCM,得,即,解得:d=,D错误.故选:D.10.如图,E为正方体的棱AA1的中点,F为棱AB上的一点,且∠C1EF=90°,则AF:FB=()A.1:1B.1:2C.1:3D.1:4答案:C解析:解: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由题意可知C1E==3,∠C1EF=90°,所以设AF=x,12+x2+C1E2=22+22+(2-x)2,解得:x=,所以AF:FB=:=1:3;故选:C.二.填空题(共__小题)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G是BC上一点,使C1N⊥MG,则∠D1NG=______.答案:90°解析:解:连接MN,∵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由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可得MN∥C1D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D1C1⊥平面B1C1CB∵C1N⊂平面B1C1CB∴D1C1⊥C1N∴MN⊥C1N又∵C1N⊥MG,MN∩MG=M,MD1,MG⊂平面MNG∴C1N⊥平面MNG又∵NG⊂平面MNG∴C1N⊥NG故∠D1NG=90°故答案为:90°12、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不含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位置有关,与点F位置无关;⑤当E,F分别为中点时,平面B1EF与棱AD交于点P,则三棱锥P-DEF的体积为.答案:②③⑤解析:解:对于①A1C⊥平面B1EF,不一定成立,因为A1C⊥平面AC1D,而两个平面面B1EF与面AC1D不一定平行.对于②△B1EF在侧面BCC1B1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此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因为其投影三角形的一边是棱BB1,而E点在面上的投影到此棱BB1的距离是定值,故正确;对于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此两平面相交,一个面内平行于两个平面的交线一定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此结论正确;对于④平面B1EF在平面ABCD中的射影为△DFB,面积为定值,但△B1EF的面积不定,故不正确;对于⑤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EQ∥B1F,故D1Q=,B1Q∥PF,故AP=,所以三棱锥P-DEF的体积为,故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⑤.13、如图,三棱锥A-BCD中,AB⊥AD,AC⊥AD,∠BAC=θ(0<θ≤),且AB=AC=AD=2,E、F分别为AC、BD的中点,则EF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解:过F作FG⊥AB,垂足为G,连接GE,∵AD⊥AB,∴AD∥FG,∴G为AB的中点,∴FG=1,AG=1,∵E为AC的中点,∴AE=1,∠BAC=θ,∴EG=∵AD⊥平面ABC,∴FG⊥平面ABC,在Rt△FGE中,EF===,∵0,∴EF≤.故答案是.14、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上截取三棱锥P-ABC,PO为棱锥的高,记,,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答案:M=N解析:解:根据平面中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类比得,S△ABC2=S△PAB2+S△PBC2+S△PAC2①,由等体积法得,∴②,①÷②整理得M=N.故答案为:M=N.15.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4,6,过AB的中点E且平行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答案:10解析:解:设截面四边形为EFGH,F、G、H分别是BC、CD、DA的中点,∴EF=GH=2,FG=HE=3,∴周长为2×(2+3)=10.故答案为:10.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AC,EF⊥A1D则EF和BD1的关系是______.答案:平行解析:解:法一:根据图象可知:EF⊥AC,EF⊥A1D,A1D∥B1C,B1C⊥EF,AC∩B1C=C,∴EF⊥面AB1C,而BD1⊥面AB1C,即BD1∥EF.法二:建立以D1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1-xyz,且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所以就有D1(0,0,0),B(1,1,0),A1(1,0,0),D(0,0,1),A(1,0,1),C(0,1,1)所以=(-1,0,1),=(-1,1,0),=(-1,-1,1)所以•=-1+1=0 所以A1D⊥BD1,•=1-1=0 所以AC⊥BD1,所以BD1与A1D和AC都垂直又∵EF是AC、A1D的公共垂线,∴BD1∥EF.故答案为:平行.17、已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_.答案:解析:解:∵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连结AD1,AB1,∴由正方体的性质,得:AD1∩A1D=P,P是AD1的中点,PQ∥AB1,∴PQ=AB1==.故答案为:.1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已知下列判断: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BCC1B1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的位置有关,与点F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②③解析:解:若A1C⊥平面B1EF,则A1C⊥B1F,由三垂线逆定理知:B1F⊥A1B,又当F与A不重合时,B1F与A1B不垂直,∴①错误;∵E在侧面BCC1B1上的投影在CC1上,F在侧面BCC1B1上的投影是B,∴△B1EF在侧面BCC1B1上的正投影是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S=×棱长×棱长为定值.∴②正确;设平面A1B1C1D1∩平面B1EF=l,∵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与l平行的直线,与平面B1EF平行,∴③正确;设E与D重合,F位置变化,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也在变化,∴④错误.故答案为:②③.1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E,F分别是棱CD、C1D1的中点,长为2的线段MN的一个端点M在线段EF上运动,另一个端点N在底面A1B1C1D1上运动,则线段MN 的中点P的轨迹(曲面)与二面角D-C1D1-B1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答案:解析:解:依题意知|FP|=|MN|=1,因此点P的轨迹是以点F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的.∴所求几何体的体积是×π×13=.故答案为:.2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AB1,N∈BC1,且AM=BN,有以下四个结论:①AA1⊥MN;②A1C1∥MN;③MN与面A1B1C1D1成0°角;④MN与A1C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答案:①③解析:解:当M为A,N为B,排除②;当M为B1,N为C1,排除④.作MM′⊥A1B1于M′,作NN′⊥B1C1于N′,易证|MM′|=|NN′|,MM′∥NN′∴MN∥M′N′,由此知①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2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过对角线BD1的一个平面交AA1于点E,交CC1于F,①四边形BFD1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1E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1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BFD1E点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1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答案:①③④解析:解:如图:①由平面BCB1C1∥平面ADA1D1,并且B、E、F、D1四点共面,∴ED1∥BF,同理可证,FD1∥EB,故四边形BFD1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②若BFD1E是正方形,有ED1⊥BE,这个与A1D1⊥BE矛盾,故②错误;③由图得,BFD1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ABCD,故③正确;④当点E和F分别是对应边的中点时,平面BFD1E⊥平面BB1D1,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2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与过A1、D、C1的平面交于点M,则=______.答案:2解析:解: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D1B⊥平面DA1C1,∴D1M是三棱锥D1-A1DC1的高.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解得D1M==.∴=2.故答案为:2.23.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k2∉A,且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给定S={0,1,2,3,4,5},设M⊆S,且集合M中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那么这样的结合M有______个.答案:5解析:解:∵S={0,1,2,3,4,5},由题意可知:集合M不能含有0,1,也不能同时含有2,4故集合M可以是{2,3}、{2,5}、{3,5}、{3,4}、{4,5},共5个故答案为:524、如图,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SA⊥圆O所在的平面,连接SB、SC、AB、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答案:4解析:解:题题意SA⊥圆O所在的平面,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可得出AB,BC垂直由此两个关系可以证明出CB垂直于面SAB,由此可得△ADB,△SAC,△ABC,△SBC都是直角三角形故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4个故答案为:4.三.简答题(共__小题)25、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DAB=60°,点P为平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若△PAD为等边三角形,求证:PB⊥AD.答案:证明:如图,连结BD,取AD的中点E,连结PE,BE;从而易知△ABD也是等边三角形,又∵△PAD为等边三角形,∴AD⊥PE,AD⊥BE,又∵PE∩BE=E;故AD⊥平面PBE;故AD⊥PB.解析:证明:如图,连结BD,取AD的中点E,连结PE,BE;从而易知△ABD也是等边三角形,又∵△PAD为等边三角形,∴AD⊥PE,AD⊥BE,又∵PE∩BE=E;故AD⊥平面PBE;故AD⊥PB.26、如图,设三棱锥S-ABC的三个侧棱与底面ABC所成的角都是60°,又∠BAC=60°,且SA⊥BC.(1)求证:S-ABC为正三棱锥;(2)已知SA=a,求S-ABC的全面积.答案:(1)证明:正棱锥的定义中,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作三棱锥S-ABC的高SO,O为垂足,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D.因为SA⊥BC,所以AD⊥BC.又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从而O为△ABC的外心,OD为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又∠BAC=60°,故△ABC为正三角形,且O为其中心.所以S-ABC为正三棱锥.(2)解:在Rt△SAO中,由于SA=a,∠SAO=60°,所以SO=a,AO=a.因O为重心,所以AD=AO=a,BC=2BD=2ADcot60°=a,OD=AD=a.在Rt△SOD中,SD2=SO2+OD2=(a)2+(a)2=,则SD=a.于是,(S S-ABC)全=•(a)2sin60°+3••a•a=a2.解析:(1)证明:正棱锥的定义中,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作三棱锥S-ABC的高SO,O为垂足,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D.因为SA⊥BC,所以AD⊥BC.又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从而O为△ABC的外心,OD为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又∠BAC=60°,故△ABC为正三角形,且O为其中心.所以S-ABC为正三棱锥.(2)解:在Rt△SAO中,由于SA=a,∠SAO=60°,所以SO=a,AO=a.因O为重心,所以AD=AO=a,BC=2BD=2ADcot60°=a,OD=AD=a.在Rt△SOD中,SD2=SO2+OD2=(a)2+(a)2=,则SD=a.于是,(S S-ABC)全=•(a)2sin60°+3••a•a=a2.27、如图,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1)若BD=2,AC=6,则EG2+HF2等于多少?(2)若AC与BD成30°的角,且AC=6,BD=4,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等于多少?答案:解:(1)∵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EH∥BD,且EH=BD;FG∥BD,且FG=BD;∴EH∥FG,且EH=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又BD=2,AC=6,∴EH=BD=1,EF=AC=3,在△EFG和△HFG中,由余弦定理得,EG2=EF2+FG2-2EF•FG•cos∠EFG=32+12-2×3×1×cos∠EFG=10-6cos∠EFG,HF2=HG2+FG2-2HG•FG•cos∠FGH=32+12-2×3×1×cos(π-∠EFG)=10+6cos∠EFG,∴EG2+HF2=20;(2)∵AC与BD成30°的角,且EF∥AC,FG∥BD,∴∠EFG=30°,又AC=6,BD=4,∴EF=AC=3,FG=BD=2;∴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S=EF•FG•sin∠EFG=3×2×sin30°=3.解析:解:(1)∵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EH∥BD,且EH=BD;FG∥BD,且FG=BD;∴EH∥FG,且EH=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又BD=2,AC=6,∴EH=BD=1,EF=AC=3,在△EFG和△HFG中,由余弦定理得,EG2=EF2+FG2-2EF•FG•cos∠EFG=32+12-2×3×1×cos∠EFG=10-6cos∠EFG,HF2=HG2+FG2-2HG•FG•cos∠FGH=32+12-2×3×1×cos(π-∠EFG)=10+6cos∠EFG,∴EG2+HF2=20;(2)∵AC与BD成30°的角,且EF∥AC,FG∥BD,∴∠EFG=30°,又AC=6,BD=4,∴EF=AC=3,FG=BD=2;∴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S=EF•FG•sin∠EFG=3×2×sin30°=3.28、已知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O为S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求证:(1)O为△ABC的垂心;(2)O在△ABC内;(3)设SO=h,则++=.答案:证明:(1)∵SA⊥SB,SA⊥SC,∴SA⊥平面SBC,BC⊂平面SBC.∴SA⊥BC.而AD是SA在平面ABC上的射影,∴AD⊥BC.同理可证AB⊥CF,AC⊥BE,故O为△ABC的垂心.(2)证明△ABC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则底面三角形ABC中,AB=为最大,从而∠ACB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os∠ACB=>0,∴∠ACB为锐角,△ABC为锐角三角形.故O在△ABC内.(3)SB•SC=BC•SD,故SD=,=+,又SA•SD=AD•SO,∴===+=++=.解析:证明:(1)∵SA⊥SB,SA⊥SC,∴SA⊥平面SBC,BC⊂平面SBC.∴SA⊥BC.而AD是SA在平面ABC上的射影,∴AD⊥BC.同理可证AB⊥CF,AC⊥BE,故O为△ABC的垂心.(2)证明△ABC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则底面三角形ABC中,AB=为最大,从而∠ACB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os∠ACB=>0,∴∠ACB为锐角,△ABC为锐角三角形.故O在△ABC内.(3)SB•SC=BC•SD,故SD=,=+,又SA•SD=AD•SO,∴===+=++=.29.已知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其内有一个球和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相切,求:(1)棱锥的全面积;(2)球的半径R.答案:解:(1)设正三棱锥的底面中心为H,由题意知PH=1,边长BC=2,取BC中点E,连接HE、PE,则HE=S全=3×=9(2)过O作OG⊥PE于点G,则△POG∽△PEH,且OG=OH=R,∴,∴R=解析:解:(1)设正三棱锥的底面中心为H,由题意知PH=1,边长BC=2,取BC中点E,连接HE、PE,则HE=S全=3×=9(2)过O作OG⊥PE于点G,则△POG∽△PEH,且OG=OH=R,∴,∴R=30、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2)求证AC⊥平面DEF;(3)若M为BD的中点,问AC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MN∥平面DEF?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解:(1)∵AB⊥平面BCD,∴AB⊥BC,AB⊥BD.∵△BCD是正三角形,且AB=BC=a,∴AD=AC=.设G为CD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为.(2)取AC的中点H,∵AB=BC,∴BH⊥AC.∵AF=3FC,∴F为CH的中点.∵E为BC的中点,∴EF∥BH.则EF⊥AC.∵△BCD是正三角形,∴DE⊥BC.∵AB⊥平面BCD,∴AB⊥DE.∵AB∩BC=B,∴DE⊥平面ABC.∴DE⊥AC.∵DE∩EF=E,∴AC⊥平面DEF.(3)存在这样的点N,当CN=时,MN∥平面DEF.连CM,设CM∩DE=O,连OF.由条件知,O为△BCD的重心,CO=CM.∴当CF=CN时,MN∥OF.∴CN=.解析:解:(1)∵AB⊥平面BCD,∴AB⊥BC,AB⊥BD.∵△BCD是正三角形,且AB=BC=a,∴AD=AC=.设G为CD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为.(2)取AC的中点H,∵AB=BC,∴BH⊥AC.∵AF=3FC,∴F为CH的中点.∵E为BC的中点,∴EF∥BH.则EF⊥AC.∵△BCD是正三角形,∴DE⊥BC.∵AB⊥平面BCD,∴AB⊥DE.∵AB∩BC=B,∴DE⊥平面ABC.∴DE⊥AC.∵DE∩EF=E,∴AC⊥平面DEF.(3)存在这样的点N,当CN=时,MN∥平面DEF.连CM,设CM∩DE=O,连OF.由条件知,O为△BCD的重心,CO=CM.∴当CF=CN时,MN∥OF.∴CN=.。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复习总结
高中课程复习专题——数学立体几何一 空间几何体 ㈠ 空间几何体的类型1 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了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㈡ 几种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 棱柱的结构特征1.1 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 棱柱的分类1.3 棱柱的性质⑴ 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⑵ 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⑶ 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⑷ 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的对角面是矩形。
1.4 长方体的性质⑴ 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AC 12 = AB 2 + AC 2 + AA 12⑵ 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AC 1与过定点A 的三条棱所成 的角分别是α、β、γ,那么:cos 2α + cos 2β + cos 2γ = 1 sin 2α + sin 2β + sin 2γ = 2⑶ 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AC 1与过定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组成的角分别为α、β、γ,则:cos 2α + cos 2β + cos 2γ = 2 sin 2α + sin 2β + sin 2γ = 11.5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正n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 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面周长和侧棱为邻边的矩形。
图1-1 棱柱图1-2 长方体图1-1 棱柱1.6 棱柱的面积和体积公式S 直棱柱侧面 = c ·h (c 为底面周长,h 为棱柱的高) S 直棱柱全 = c ·h+ 2S 底 V 棱柱 = S 底 ·h 2 圆柱的结构特征2-1 圆柱的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题:空间距离的各种计算(含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 空间距离1.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和两条异面直线分别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2.点到平面的距离从平面外一点引一个平面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3.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直线上各点到这平面的距离相等,且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 4.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它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公垂线段的长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题型一: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例1】 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 =AC =BD =a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1)求证:EF 是AB 和CD 的公垂线; (2)求AB 和CD 间的距离;【规范解答】 (1)证明:连结AF ,BF ,由已知可得AF =BF . 又因为AE =BE ,所以FE ⊥AB 交AB 于E . 同理EF ⊥DC 交DC 于点F . 所以EF 是AB 和CD 的公垂线.(2)在Rt △BEF 中,BF =a 23,BE =a 21, 所以EF 2=BF 2-BE 2=a 212,即EF =a 22.由(1)知EF 是AB 、CD 的公垂线段,所以AB 和CD 间的距离为a 22. 【例2】 如图,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求异面直线AB 、CD 之间的距离. 设AB 中点为E ,连CE 、ED .∵AC =BC ,AE =EB .∴CD ⊥AB .同理DE ⊥AB .∴AB ⊥平面CED .设CD 的中点为F ,连EF ,则AB ⊥EF . 同理可证CD ⊥EF .∴EF 是异面直线AB 、CD 的距离.∵CE =23,∴CF =FD =21,∠EFC =90°,EF =22212322=⎪⎭⎫ ⎝⎛-⎪⎪⎭⎫ ⎝⎛. ∴AB 、CD 的距离是22. 【解后归纳】 求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的基本方法:(1)利用图形性质找出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求出公垂线段的长度.(2)如果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与过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平行,可以转化为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例1题图例2题图(3)如果两条异面直线分别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内,可以转化为求两平行平面的距离.题型二: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例3】 如图(1),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求:A 到平面BCD 的距离; 过A 作AO ⊥平面BCD 于O ,连BO 并延长与CD 相交于E ,连AE . ∵AB =AC =AD ,∴OB =OC =OD .∴O 是△BCD 的外心.又BD =BC =CD , ∴O 是△BCD 的中心,∴BO =32BE =332332=⨯. 又AB =1,且∠AOB =90°,∴AO =36331222=⎪⎪⎭⎫ ⎝⎛-=-BO AB .∴A 到平面BCD 的距离是36. 【例4】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 =2π,AB =a ,AD =3a 且sin ∠ADC =55,又P A ⊥平面ABCD ,P A =a ,求:(1)二面角P —CD —A 的大小; (2)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规范解答】 (1)作AF ⊥DC 于F ,连结PF , ∵AP ⊥平面ABCD ,AF ⊥DC ,∴PF ⊥DC , ∴∠PF A 就是二面角P —CD —A 的平面角. 在△ADF 中,∠AFD =90°,∠ADF =arcsin55,AD =3a ,∴AF =53a , 在Rt △P AF 中tan ∠PF A =3535==a a AF PA ,∴∠PF A =arc tan 35. (2)∵P A ⊥平面ABCD ,∴P A ⊥BC ,又BC ⊥AB ,∴BC ⊥平面P AB ,作AH ⊥PB ,则BC ⊥AH ,∴AH ⊥平面PBC ,∵P A ⊥AB ,P A =AB =a ,∴PB =2a ,∴AH =a 22.【例5】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的长方体被截面AEC 1F 所截面而得到的,其中AB=4,BC=2,CC 1=3,BE=1.(Ⅰ)求BF 的长;(Ⅱ)求点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解法1:(Ⅰ)过E 作EH//BC 交CC 1于H ,则CH=BE=1,EH//AD ,且EH=AD. ∵AF ∥EC 1,∴∠FAD=∠C 1EH. ∴Rt △ADF ≌Rt △EHC 1.∴DF=C 1H=2. .6222=+=∴DF BD BF (Ⅱ)延长C 1E 与CB 交于G ,连AG , 则平面AEC 1F 与平面ABCD 相交于AG . 过C 作CM ⊥AG ,垂足为M ,连C 1M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G ⊥C 1M.由于AG ⊥面C 1MC , 且AG ⊂面AEC 1F ,所以平面AEC 1F ⊥面C 1MC.在Rt △C 1CM 中,作CQ ⊥MC 1,垂足为Q ,则CQ 的长即为C 到面AEC 1F 的距离..113341712317123,17121743cos 3cos 3,.17,1,2211221=+⨯=⨯=∴=⨯===∠=∠=+===MC CC CM CQ GAB MCG CM MCG GAB BG AB AG BG CGBGCC EB 知由从而可得由解法2:(I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B (2,4,0), A (2,0,0),C (0,4,0),E (2,4,1),C 1(0,4,3).设F (0,0,z ).∵AEC 1F 为平行四边形,例3题图B ACD1A1B 1C1A .62,62||).2,4,2().2,0,0(.2),2,0,2(),0,2(,,11的长为即于是得由为平行四边形由BF BF EF F z z EC AF F AEC =--=∴∴=∴-=-=∴∴(II )设1n 为面AEC 1F 的法向量,)1,,(,11y x n ADF n =故可设不垂直于平面显然⎩⎨⎧=+⨯+⨯-=+⨯+⨯⎪⎩⎪⎨⎧=⋅=⋅02020140,0,011y x y x AF n AE n 得由⎪⎩⎪⎨⎧-==∴⎩⎨⎧=+-=+.41,1,022,014y x x y 即111),3,0,0(n CC CC 与设又=的夹角为a ,则11114cos 33||||CC n CC n α⋅==⋅ ∴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为.11334333343cos ||1=⨯==αCC d【例6】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101=C B ,D 是AC 的中点。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专题1空间立体几何的三视图、表面积和体积
专题1空间立体几何的三视图、表面积和体积【考点点击】1.以选择、填空题形式考查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及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难度适中;2.以熟悉的几何体为背景,考查多面体或旋转体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间接考查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及转化思想等,常以三视图形式给出几何体,辅以考查识图、用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难度中等.3.几何体的三视图与表(侧)面积、体积计算结合;【重点知识】一、空间几何体1.柱体、锥体、台体、球的结构特征名称几何特征棱柱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底面可以是任意多边形);②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棱锥①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底面);②其余各面是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棱台①底面互相平行;②所有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即原棱锥的顶点)圆柱①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圆面(底面);②有一个侧面是曲面(母线绕轴旋转一周形成的),且母线与底面垂直圆台①底面互相平行;②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可以看成母线绕轴旋转一周形成的球①有一个曲面是球面;②有一个球心和一条半径长R,球是一个几何体(包括内部),可以看成半圆以它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形成的2.柱体、锥体、台体、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名称体积表面积棱柱V棱柱=Sh(S为底面积,h为高)S棱柱=2S底面+S侧面棱锥V棱锥=13Sh(S为底面积,h为高)S棱锥=S底面+S侧面棱台V棱台=13h(S+SS′+S′)S棱台=S上底+S下底+S侧面圆柱V圆柱=πr2h(r为底面半径,h为高)S圆柱=2πrl+2πr2(r为底面半径,l为母线长)圆锥V圆锥=13πr2h(r为底面半径,h为高)S圆锥=πrl+πr2(r为底面半径,l为母线长)圆台V圆台=13πh(r2+rr′+r′2)S圆台=π(r+r′)l+πr2+πr′2球V球=43πR3(R为球的半径)S球=4πR2(R为球的半径)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三视图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物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看到的物体轮廓线的正投影围成的平面图形,三视图的画法规则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直观图的画法常采用斜二测画法.用斜二测画法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规则为“轴夹角45°(或135°),平行长不变,垂直长减半”.4.几何体沿表面某两点的最短距离问题一般用展开图解决;不规则几何体求体积一般用割补法和等积法求解;三视图问题要特别留意各种视图与观察者的相对位置关系.【考点分析】考点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例1】已知正三棱锥PABC ,点P ,A ,B ,C 都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若PA ,PB ,PC 两两相互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33【解析】正三棱锥PABC 可看作由正方体PADCBEFG 截得,如图所示,PF 为三棱锥PABC 的外接球的直径,且PF ⊥平面ABC.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22,2,1232=====BC AC AB a a ,3223222221=⨯⨯⨯=∆ABC S ,由,PAC B ABC P V V --=得222213131⨯⨯⨯⨯=⋅∆ABC S h ,所以332=h 因此球心到平面ABC 得距离为33考点二三视图、直观图【例2】下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20π(B )24π(C )28π(D )32π【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圆柱的侧面积为12π2416πS =⋅⋅=,圆锥的侧面积为2π248πS =⋅⋅=,圆柱的底面面积为23π24πS =⋅=,故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2328πS S S S =++=,故选C.【例3】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A .2+5B .4+5C .2+25D .5【答案】C【解析】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过D 作DE ⊥BC ,交BC 于E ,连接AE ,则BC =2,EC =1,AD =1,ED =2,ABCABD ACD BCD S S S S S ∆∆∆∆+++=表5225221152115212221+=⨯⨯+⨯⨯+⨯⨯+⨯⨯=考点三几何体的表面积【例4】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其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为【答案】14π.【解析】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所以222232114,4π14π.R S R =++===【例5】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28π,则它的表面积是()(A )17π(B )18π(C )20π(D )28π【答案】A【解析】该几何体直观图如图所示:是一个球被切掉左上角的81,设球的半径为R ,则32834873ππ=⨯=R V ,解得R 2=,所以它的表面积是87的球面面积和三个扇形面积之和πππ172413248722=⨯⨯+⨯⨯=S 故选A .考点四几何体的体积【例6.】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A .πB .3π4C .π2D .π4【答案】B【解析】绘制圆柱的轴截面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11,2AC AB ==,结合勾股定理,底面半径2213122r ⎛⎫=-= ⎪⎝⎭,由圆柱的体积公式,可得圆柱的体积是2233ππ1π24V r h ⎛==⨯⨯= ⎝⎭,故选B.考点五与球的组合体问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对于组合体的考查,重点放在与球相关的外接与内切问题上.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才能顺利解答.从实际教学来看,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掌握最为模糊,看到就头疼的题目.分析原因,除了这类题目的入手确实不易之外,主要是学生没有形成解题的模式和套路,以至于遇到类似的题目便产生畏惧心理.本文就高中阶段出现这类问题加以类型的总结和方法的探讨.【例7】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8个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E F ,分别是棱1AA ,1DD 的中点,则直线EF 被球O 截得的线段长为()A .22B .1C .212+D .2解:由题意可知,球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平面11AA DD 截面所得圆面的半径12,22AD R ==11EF AA DD ⊂ 面,∴直线EF 被球O 截得的线段为球的截面圆的直径22R =.【例8】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各顶点都在半径为R 的球面上,则正四棱柱的侧面积有最值,为.【例9】在正三棱锥S ABC -中,M N 、分别是棱SC BC 、的中点,且AM MN ⊥,若侧棱23SA =,则正三棱锥S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是.解:如图,正三棱锥对棱相互垂直,即,AC SB ⊥又,,,.SB MN MN AC MN AM MN SAC ∴⊥⊥∴⊥∥又平面于是,,,SB SAC SB SA SB SC ⊥∴⊥⊥平面从而.SA SC ⊥此时正三棱锥S ABC -的三条侧棱互相垂直并且相等,故将正三棱锥补形为正方体.球的半径23,3,436.2R SA R S R ππ=∴=∴==【例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2πB .C .3πD .【答案】C【解析】把原来的几何体补成以DA DC DP 、、为长、宽、高的长方体,原几何体四棱锥与长方体是同一个外接球,2=R l ,=2R ,234434S R πππ==⨯=球.【例11】在三棱锥P -ABC 中,PA =,侧棱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60°,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A .πB.3π C.4πD.43π解:如图所示,过P 点作底面ABC 的垂线,垂足为O ,设H 为外接球的球心,连接,,AH AO 因60,PAO PA ∠== 故2AO =,32PO =又△AHO 为直角三角形,222,,AH PH r AH AO OH ==∴=+22233344(),1,1.2233r r r V ππ∴=+-∴=∴=⨯=【例12】矩形ABCD 中,4,3,AB BC ==沿AC 将矩形ABC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CD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是()A.π12125 B.π9125C.π6125D.π3125解:由题意分析可知,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球心落在AC 的中点,此时满足,OA OD OB OC ===522AC R ∴==,343V R π=1256π=.【总结归纳】1个特征——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即正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侧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
高中数学复习提升-高中数学专题——立体几何专题(学生版)
立体几何专题【命题趋向】高考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集中体现在立体几何试题上,着重考查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及空间角等几何量的计算.既有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的试题,也有以解答题形式出现的试题.选择题、填空题大多考查概念辨析、位置关系探究、空间几何量的简单计算求解,考查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解答题一般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空间几何量的求解问题,综合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试题在突出对空间想象能力考查的同时,关注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关注对条件或结论不完备情形下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考点透析】立体几何主要考点是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直观图,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判断与证明,(理科)空间向量在平行、垂直关系证明中的应用,空间向量在计算空间角中的应用等.【例题解析】题型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以及面积和体积计算一、看图选择正确的三视图1、(2010广东理数)6.如图1,△ABC为三角形,AA'//BB'//CC' ,CC'⊥平面ABC且3AA'=32BB'=CC'=AB,则多面体△ABC -A B C'''的正视图(也称主视图)是2、(2010北京理数)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二、根据三视图求几何体的面积、体积1、(2010安徽理数)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280B、292C、360D、372A B C D2、(江苏省苏州市2009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第12题)已知一个正三棱锥P ABC -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若32AC BC ==, 6PC =_________.3、(2010全国卷1文数)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2343 (C) 2383题型2 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例1 (江苏苏州市2009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7)已知n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βα,为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βα⊥⊥n m ,,m n ⊥,则βα⊥;②若n m n m ⊥,//,//βα,则βα//; ③若n m n m ⊥⊥,//,βα,则βα//;④若βαβα//,//,n m ⊥,则n m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_______________. 分析: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逐个作出判断.例2 (浙江省2009年高考省教研室第一次抽样测试理科第5题)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m n m n αβ⊥⊥,则//αβB .若//,//,//,m n αβαβ则//m nC .若,//,//m n αβαβ⊥,则m n ⊥D .若//,//,//,m n m n αβ则//αβ题型3 空间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空间几何体的有关计算例1.(2009江苏泰州期末16)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 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DD 、DB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11ABC D ;(2)求证:1EF B C ⊥; (3)求三棱锥EFC B V -1的体积.例2.(江苏省苏州市2009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第17题) 在四棱锥P ABCD -中,90ABC ACD ∠=∠=,60BAC CAD ∠=∠=,PA ⊥平面ABCD ,E 为PD 的中点,22PA AB ==.(1)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2)若F 为PC 的中点,求证PC ⊥平面AEF ; (3)求证CE ∥平面PAB .题型4 求空间的角的大小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2007年广东理数)如图6所示,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AB=66CD=3,点E 是线段BD 上异于B 、D 的动点,点F 在BC 边上,且E F ⊥AB ,现沿EF 将△BEF 折起到△PEF 的位置,使P E ⊥AE ,记BE=x ,V (x )表示四棱锥P-ACEF 的体积。
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图2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4x33x4DCBA侧视图正视图立体几何专题(一)一、三视图考点透视:①能想象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判断(选择题) ②通过三视图计算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或表面积③解答题中也可能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证明题和计算题④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或其组合体)的三视图有两个视图一样。
⑤基本几何体的画法,如:三棱柱(侧视图)、挡住的注意画虚线。
1. 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 该几何体的 体积为85123π+,则正视图中x 的值为 A. 5 B . 4 C. 3 D . 22. 一个正方体截去两个角后所得几何体的正视图(又称主视图)、 侧视图(又称左视图)如右图所示,则其俯视图为c3.如图4,已知一个锥体的正视图(也称主视图),左视图(也称侧视图)和俯视图均为直角三角形, 且面积分别为3,4,6,则该锥体的体积是 4 .4. 如图1-3,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是平行四边形, 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 为A .63B .93C .123D .1835、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图1)与它的三视图(图2), 其中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其它两个视图是矩形.已知D 是正视图 左视图俯视图图4_3 _3 这个几何体的棱11C A 上的中点。
(Ⅰ)求出该几何体的体积;(Ⅱ)求证:直线11//BC AB D 平面; (Ⅲ)求证:直线11B D AA D ⊥平面.二、直观图掌握直观图的斜二测画法:①平行于两坐标轴的平行关系保持不变;②平行于y 轴的长度为原来的一半,x 轴不变;③新坐标轴夹角为45°。
6、如图,梯形A 1B 1C 1D 1是一平面图形ABCD 的直观图(斜二测),若A 1D 1∥O 1y 1,A 1B 1∥C 1D 1,A 1B 1=2,C 1D 1=3,A 1D 1=1,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 ) A .10 B .5 C .5 2D .102三、表面积和体积不要求记忆,但要会使用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课程复习专题——数学立体几何一空间几何体㈠空间几何体的类型1 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了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㈡几种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 棱柱的结构特征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棱柱的分类棱柱的性质,⑴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⑵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⑶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⑷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的对角面是矩形。
长方体的性质⑴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AC12 = AB2 + AC2 + AA12⑵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AC1与过定点A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那么:cos2α + cos2β + co s2γ = 1 sin2α + sin2β + sin2γ = 2⑶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AC1与过定点A的相邻三个面所组成的角分别为α、β、γ,则:cos2α + cos2β + cos2γ = 2 sin2α + sin2β + sin2γ = 1图1-1 棱柱图1-2 长方体图1-1 棱柱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正n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 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面周长和侧棱为邻边的矩形。
棱柱的面积和体积公式S 直棱柱侧面 = c ·h (c 为底面周长,h 为棱柱的高) S 直棱柱全 = c ·h+ 2S 底【V 棱柱 = S 底 ·h2 圆柱的结构特征2-1 圆柱的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
2-2 圆柱的性质⑴ 上、下底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等圆; ⑵ 过轴的截面(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
2-3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以底面周长和母线长为邻边的矩形。
-2-4 圆柱的面积和体积公式S 圆柱侧面 = 2π·r ·h (r 为底面半径,h 为圆柱的高) S 圆柱全 = 2π r h + 2π r 2 V 圆柱 = S 底h = πr 2h 3 棱锥的结构特征 3-1 棱锥的定义⑴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⑵ 正棱锥:如果有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投影是底面的中心, 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3-2 正棱锥的结构特征⑴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相似的正多边形,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⑵ 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⑶ 正棱锥中的六个元素,即侧棱(SB)、高(SO)、斜高(SH)、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OB)、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OH)、底面边长的一半(BH),构成四个直角三角形(三角形SOB 、SOH 、SBH 、OBH 均为直角三角形)。
3-3 正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正n 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 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组成。
3-4 正棱锥的面积和体积公式图1-3 圆柱)。
S 正棱锥侧 = c h ’ (c 为底面周长,h ’为侧面斜高) S 正棱锥全 = c h ’ + S 底面V 棱锥 = 1/3 S 底面·h (h 为棱锥的高)4 圆锥的结构特征4-1 圆锥的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4-2 圆锥的结构特征⑴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截面直径与底面直径之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 ⑵ 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⑶ 母线的平方等于底面半径与高的平方和: l 2 = r 2 + h 24-3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以顶点为圆心,以母线长为半径的扇形。
4-4 圆锥的面积和体积的公式S 圆锥侧 = π r ·l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S 圆锥全 = πr ·(r + l)V 圆锥 = 1/3 πr 2·h (h 为圆锥高)-5 棱台的结构特征棱台的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我们把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称为棱台。
正棱台的结构特征⑴ 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⑵ 正棱台的两个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正多边形; ⑶ 正棱台的对角面也是等腰梯形;⑷ 棱台经常被补成棱锥,然后利用形似三角形进行研究。
;5-3 正棱台的面积和体积公式S 棱台侧= n/2 (a + b)·h ’ (a 为上底边长,b 为下底边长,h ’为棱台的斜高,n 为边数) S 棱台全 = S 上底 + S 下底 + S 侧 V 棱台 =6 圆台的结构特征6-1 圆台的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我们把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称为圆台。
,图1-6 棱台6-2 圆台的结构特征)⑴ 圆台的上下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 ⑵ 圆台的截面是等腰梯形;⑶ 圆台经常补成圆锥,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进行研究。
6-3 圆台的面积和体积公式S 圆台侧 = π·(R + r)·l (r 、R 为上下底面半径) S 圆台全 = π·r 2 + π·R 2 + π·(R + r)·lV 圆台 = 1/3 (π r 2 + π R 2 + π r R) h (h 为圆台的高)!7 球的结构特征7-1 球的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
空间中,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球面,球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称为球体。
7-2 球的结构特征⑴ 球心与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⑵ 截面半径等于球半径与截面和球心的距离的平方差:r 2 = R 2 – d 2 ★7-3 球与其他多面体的组合体的问题 球体与其他多面体组合,包括内接和外切两种类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⑴ 根据题意,确定是内接还是外切,画出立体图形;⑵ 找出多面体与球体连接的地方,找出对球的合适的切割面,然后做出剖面图; ⑶ 将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中圆与多边形的问题;⑷ 注意圆与正方体的两个关系:球内接正方体,球直径等于正方体对角线; 球外切正方体,球直径等于正方体的边长。
7-4 球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S 球面 = 4 π R 2 (R 为球半径) V 球 = 4/3 π R 3,㈢ 空间几何体的视图1 三视图:观察者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边向右边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右边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注意:⑴ 俯视图画在正视图的下方,“长度”与正视图相等;侧视图画在正视图的右方,图1-7 圆台图1-8 球“高度”与正视图相等,“宽度”与俯视图相等。
(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⑵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平面图形,而不是直观图。
…2 直观图2-1 直观图的定义:是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直观图通常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2-2 斜二测法做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⑴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轴Ox、Oy,即取∠xOy = 90°;⑵画直观图时,把它画成对应的轴O’x’、O’y,取∠x’O’y’= 45°或13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⑶在坐标系x’o’y’中画直观图时,已知图形中平行于数轴的线段保持平行性不变;平行于x轴的线段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减半。
结论:采用斜二测法作出的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平面图形的2-3 解决关于直观图问题的注意事项—⑴由几何体的三视图画直观图时,一般先考虑“俯视图”;⑵由几何体的直观图画三视图时,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实线,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画成虚线。
二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㈠平面的基本性质1 立体几何中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点A在直线a上点B在直线a外A∈a B a点A在平面α内^点B在平面α外A∈αBα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α外aαbα#直线a与平面α相交于点A a∩α=A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A a∩b=A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a!α∩β=a★2 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一: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直线在平面内。
公理二: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一:直线与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三: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公理三: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两个平面的交线)。
/㈡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1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平行线的传递公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即:a∥b,b∥c a∥c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异面直线⑴定义: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
》⑵判定定理:连平面内的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内不过此点的直线为异面直线。
即: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⑴异面直线成角的范围:(0°,90°].)⑵作异面直线成角的方法:平移法。
注意:找异面直线所成角时,经常把一条异面直线平移到另一条异面直线的特殊点(如中点、端点等),形成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相交、平行)3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斜交、垂直)㈢平行关系(包括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1 线面平行线面平行的定义: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则称为直线和平面平行。
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⑴利用定义(反证法):l ∩ α = ф ,l∥α (用于判断);>⑵利用判定定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用于证明);⑶利用平面的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用于证明);⑷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直线和平面平行(用于判断)。
2 线面斜交和线面角:l ∩α = A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简称线面角):若直线与平面斜交,则平面的斜线与该斜线在平面内射影的夹角θ。
线面角的范围:θ∈[0°,90°]图2-1 异面直线[注意:当直线在平面内或者直线平行于平面时,θ=0°;)当直线垂直于平面时,θ=90° 3 面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定义:空间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为两平面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