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补充工伤保险(2015版)条款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或雇工(以下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职工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地税部门做好工伤保险费征收准备工作。
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并实行省级调剂金制度。
工伤保险基金现实行县(市)级统筹的地区要根据当地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向设区市全市统筹并轨,有关的设区市政府应按本办法制定相应措施,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工伤保险基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条行业基准费率由统筹地区在国家规定的幅度范围内确定。
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提出,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可定期调整。
行业基准费率包括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
第七条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范围所属行业和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确定。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率实行浮动制度。
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必要的风险储备金等因素提出具体办法,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篇一:新工伤保险条例2015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工伤保险待遇与赔偿项目一览表 2015版

最新版:工伤保险待遇与赔偿项目一览表2015工伤保险待遇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工伤保险待遇的高低,项目的多少,取决于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
下面是法务之家小编为您整理的工伤保险待遇一览表。
)最新(2015一、工伤保险待遇一览表.说明:、参加工伤保险后可享受的待遇1工伤保险的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待遇。
参保单位按月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后,从缴费的次月起,参保人员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不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从欠缴次月起工伤保险待遇由参保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医疗待遇2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由所在单位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需要到所在地的市(县)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其中治疗工伤所需医疗费用及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医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方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对于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费用、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等不属于工伤医疗待遇范围的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以支付。
、职工治疗工伤,如何享受工伤医疗待遇3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治疗工伤,情况紧急时可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在伤情稳定后应转往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受伤职工认定工伤前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用人单位垫付,待认定工伤后,医疗费用中符合工伤保险医疗支付项目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给予报销。
未按规定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人社部发[2015]71号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5]71号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52b1c63f242336c1eb95e16.png)
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务局: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精神,为更好贯彻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使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更加科学、合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自2015年10月1 日起,调整现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划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2011)对行业的划分,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将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划分为一类至八类(见附件)。
二、关于行业差别费率及其档次确定不同工伤风险类别的行业执行不同的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
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对应的全国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为,一类至八类分别控制在该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
通过费率浮动的办法确定每个行业内的费率档次。
一类行业分为三个档次,即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向上浮动至120%、150%,二类至八类行业分为五个档次,即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分别向上浮动至120%、150%或向下浮动至80% 、 50%.各统筹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本地区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具体标准,并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可根据统筹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变动、工伤保险费使用等情况适时调整。
三、关于单位费率的确定与浮动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其工伤保险费率,并可依据上述因素变化情况,每一至三年确定其在所属行业不同费率档次间是否浮动。
对符合浮动条件的用人单位,每次可上下浮动一档或两档。
工伤保险、补充工伤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的比较

工伤保险、补充工伤保险、雇主责任保险比较<3> 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4> 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5> 死亡的。
(6)确定是否符合被供养资格时间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
(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 标准: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故2017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33616元×20=672320元。
<2> 要求:第一、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 ;第二、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待遇。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
3、备注:(1)供养亲属抚恤金每年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调整,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调整;(2)被宣告死亡后重新出现的,应当退还已发的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十三)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 1、标准:(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2)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不负责赔偿死亡赔偿金﹕保单最高额度(4)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41条;《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38条。
人社部发〔2015〕71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1号2015-07-2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务局: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精神,为更好贯彻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使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更加科学、合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自2015年10月1日起,调整现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划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行业的划分,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将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划分为一类至八类(见税屋网附件)。
二、关于行业差别费率及其档次确定不同工伤风险类别的行业执行不同的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
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对应的全国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为,一类至八类分别控制在该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
通过费率浮动的办法确定每个行业内的费率档次。
一类行业分为三个档次,即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向上浮动至120%、150%,二类至八类行业分为五个档次,即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分别向上浮动至120%、150%或向下浮动至80%、50%。
各统筹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本地区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具体标准,并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可根据统筹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变动、工伤保险费使用等情况适时调整。
三、关于单位费率的确定与浮动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其工伤保险费率,并可依据上述因素变化情况,每一至三年确定其在所属行业不同费率档次间是否浮动。
工伤保险条例2015年全文

工伤保险条例2015全文工伤保险条例2015全文是2015年现行有效的《工伤保险条例》,是由2003年4月27日颁布,2004年1月1日生效实施,并与2010年12月20日修订后重新公布的。
修订的部分,自2011年1月1日生效,未修订的部分自2004年1月1日生效。
故此,本文为最新修改过的全文供2015年适用。
颁布信息:修订信息:【法规标题】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文件】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颁布单位】国务院【修订单位】国务院【发文字号】令第375号【发文字号】令第586号【颁布时间】2003-4-27 【修订时间】2010-12-20【实施时间】2004-1-1【实施时间】2011-1-1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注:点击目录,可以直接查看栏目内容。
)全文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精心整理工伤保险条例2015全文工伤保险条例2015全文是2015年现行有效的《工伤保险条例》,是由2003年4月27日颁布,2004年1月1日生效实施,并与2010年12月20日修订后重新公布决定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注:点击目录,可以直接查看栏目内容。
)全文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一条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团体工伤保险赔偿金

团体工伤保险赔偿金团体工伤保险是指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为本单位职工购买的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中因意外受伤或患职业病而造成的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补助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而团体工伤保险赔偿金是指职工在工作中因意外受伤或患职业病而获得的相应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团体工伤保险赔偿金的发放标准和程序有一定的规定。
首先,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需要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职工进行工伤鉴定,经鉴定认定为工伤的,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工伤认定。
一旦工伤认定通过,职工就有资格获得团体工伤保险赔偿金。
其次,团体工伤保险赔偿金的发放标准是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支付的。
一般来说,工伤保险赔偿金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赔偿金和丧葬补助金。
医疗费是指因工伤导致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医疗费、门诊医疗费等。
一次性伤残赔偿金是指因工伤导致的永久性伤残的职工可以获得的一次性赔偿金,根据伤残程度和职工工资等因素来确定赔偿金额。
丧葬补助金是指因工伤导致职工死亡的,其家属可以获得的一定金额的丧葬补助金。
最后,团体工伤保险赔偿金的发放程序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进行的。
一旦工伤认定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将工伤保险赔偿金发放到职工或其家属的账户上。
职工或其家属可以凭借相关证明和申请材料,前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手续。
总之,团体工伤保险赔偿金是职工在工作中因意外受伤或患职业病而获得的一种社会保险福利。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及时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并在职工发生工伤时,依法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赔偿金。
而职工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确保能够获得应有的工伤保险赔偿金。
希望用人单位和职工能够共同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鲁人社发[2015]第44号 2015年1-4级工伤待遇调整
![鲁人社发[2015]第44号 2015年1-4级工伤待遇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f4d51aeef90f76c661371a18.png)
关于2015年调整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的通知鲁人社发〔2015〕44号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为切实保障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和《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鲁政发〔2011〕25号)的有关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对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进行调整。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2014年12月31日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除外)、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已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实施范围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中,领取伤残津贴的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经批准领取生活护理费的工伤职工和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职工(含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期间死亡人员)供养亲属。
二、调整标准伤残津贴:对符合条件的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每人每月分别按275元、265元、255元、245元的标准增加。
生活护理费:以统筹地区2014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修订)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比例确定。
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增加100元,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增加75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25元。
三、资金来源调整上述三项待遇所需费用,已参加工伤保险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调整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工伤职工以及工亡职工亲属的关怀。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及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2015年7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将待遇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
天安财产保险条款:团体补充工伤保险条款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团体补充工伤保险条款总 则第一条 合同构成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以及批单等组成。
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被保险人被保险人:凡年满十六周岁(含十六周岁,下同)至六十五周岁(含六十五周岁,下同),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与投保人具有劳动关系的人均可成为本合同的被保险人。
第三条投保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可作为投保人。
其投保人数必须占约承保团体人员的75%以上,且投保人数不得低于5人。
第四条受益人本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包括:(一)身故保险金受益人1、订立本保险合同时,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指定一人或数人为身故保险金受益人。
身故保险金受益人为数人时,应确定其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未确定受益份额的,各身故保险金受益人按照相等份额享有受益权。
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2、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1)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2)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3)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3、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4、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以变更身故保险金受益人,但需书面通知保险人,由保险人在本保险合同上批注。
对因身故保险金受益人变更发生的法律纠纷,保险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残疾保险金受益人除另有约定外,本保险合同的残疾保险金的受益人为被保险人本人。
保险责任第五条 保险责任在本合同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因遭受意外伤害,经劳动部门认定构成工伤的,在工伤保险的基础上,保险人依下列约定给付工伤身故补充保险金:1、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因遭受工伤意外事故导致死亡或确因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80日(含第180日)内因该工伤事故的直接原因导致身故的,保险人按保险金额给付“工伤身故补充保险金”,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团体险工伤怎样赔付的

团体险工伤怎样赔付的团体险工伤赔付是指在团体意外险保障范围内,发生工伤事故后,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向被保险人或其合法受益人支付相应的赔偿金额。
团体险工伤赔付的具体方式和标准主要由保险合同中的条款规定,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团体险工伤赔付的流程:1. 报案和理赔申请:被保险人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供相关材料,如医疗报告、发票、证明等。
保险公司会指导被保险人填写理赔申请书。
2. 赔偿额计算及审核:保险公司会根据被保险人提供的材料,对伤势轻重进行评估,并计算出相应的赔偿金额。
此过程中,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被保险人提供进一步的证明文件。
3. 赔偿决定:一旦审核通过,保险公司将会作出赔偿决定,并向被保险人或其合法受益人发出赔付通知书。
4. 赔款支付:保险公司会根据赔偿决定,将赔款支付给被保险人或其合法受益人。
赔款可以以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的方式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团体险工伤赔付金额由保险合同中的条款规定,不同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工伤赔偿金额包括医疗费用、残疾赔偿金、丧葬费用等,具体可以根据保险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来确定。
此外,被保险人或其合法受益人在申请工伤赔偿时,应当遵守保险公司的要求,如提供真实的材料、配合保险公司的调查等。
如果被保险人有异议,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申诉渠道提出申诉,寻求进一步处理。
总之,团体险工伤赔付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机制,保障着被保险人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基本经济利益。
被保险人在遭受工伤后,应及时报案并配合保险公司的理赔要求,以便获得合理的赔偿。
同时,购买团体险工伤保险前,也应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中的条款,了解赔付方式和标准,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获得保障。
工伤保险条例(2015)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国境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国境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工伤保险条例解释:第六十二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伤保险条例解释:第六⼗⼆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伤保险条例解释:第六⼗⼆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企业单位⼯伤保险制度建设】第六⼗⼆条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作⼈员因⼯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付费⽤。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事⾏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
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企业单位的⼯伤保险等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事⾏政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部门参照本条例另⾏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
【解释】本条是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企业单位⼯伤保险制度建设的规定。
1.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不同于企业,在许多⽅⾯有其特殊性,例如国家机关的经费完全由财政拨款,国家机关⼯作⼈员发⽣⼯伤事故或者患职业病的概率较低,因此,世界上建⽴起⼯伤保险制度的国家,也⼤多建⽴单独的国家机关⼯伤保险体系。
1996年劳动部的《企业职⼯⼯伤保险试⾏办法》参照了世界上的通⾏做法,不要求国家机关参加⼯伤保险统筹。
国家机关⼯作⼈员发⽣⼯伤后,执⾏的是国家机关⼯作⼈员伤残抚恤办法。
条例考虑了这些特殊情况,规定国家机关的⼯作⼈员因⼯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实际上是由财政⽀付费⽤,具体办法由劳动保障部会同⼈事部、财政部规定。
2.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
事业单位正在改⾰,情况⽐较复杂。
根据1996年劳动部的《企业职⼯⼯伤保险试⾏办法》,事业单位并未纳⼊⼯伤保险的体系。
但是,随着事业单位改⾰的深⼈和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与完善,要求事业单位也建⽴⼯伤保险制度的呼声越来越⾼。
基于这⼀形势,条例对事业单位的⼯伤保险制度建⽴问题作了区别规定:⼀是,依照或者参照公务员制度进⾏⼈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由于这些单位⼀般都有⾏政执法的职能,⼈员的管理都参照公务员的制度,在许多⽅⾯与国家机关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这类事业单位在⼯伤保险⽅⾯仍参照国家机关的做法。
工伤保险团体险

工伤保险团体险工伤保险是保险公司设计和销售的一种保险产品,旨在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提供经济保障。
工伤保险除了个人购买的个人工伤保险,还有一种叫做工伤保险团体险。
工伤保险团体险是由企业为员工集体购买的一种保险产品,既可以为企业提供员工的保障,也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
首先,工伤保险团体险为员工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
而团体险的购买方式更方便,不需要员工自己去购买,也可以享受到与个人购买一样的保障。
一旦员工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上职业病,工伤保险团体险将为员工提供医疗费用、伤残津贴、康复费用等保险赔付,减轻了员工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其次,工伤保险团体险对企业来说也有很多好处。
首先,购买工伤保险团体险能够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员工的满意度。
员工知道企业关心他们的安全和健康,会更加积极地工作。
其次,工伤保险团体险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和分摊风险。
如果企业不购买工伤保险,一旦员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企业将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
而购买工伤保险团体险可以将风险分散到保险公司,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此外,一些团体险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保障,如员工的普通疾病医疗费用、意外身故和伤残保险等,为员工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然而,工伤保险团体险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保险金额、赔付标准以及投保人群有一定的限制,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
其次,因为团体险是企业集体购买,保费是企业支付,因此,员工无法享受到个人购买的那种灵活性和个性化的需求满足。
综上所述,工伤保险团体险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有利的选择。
它能为员工提供全面的保障,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满意度。
+。
福建厦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

福建厦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福建厦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厦门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已经2014年12月16日市人民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2015年福建厦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条例》和本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家机关应当为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央、省属驻厦事业单位可以依照《条例》和本规定为本单位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条市、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下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依照本规定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受理工伤保险的申报、登记和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工作。
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卫生、建设、交通、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在依法成立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
用人单位因其工伤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依法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地方税务机关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用人单位向地方税务机关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时,应当如实报送上年度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职工个人工资额及职工花名册,并及时报送增减职工个人工资额、增减职工花名册。
用人单位所报送的职工花名册上载明的职工工伤保险关系自申报次日起生效。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向经办机构提供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登记申报情况。
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申报的职工个人工资额按《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确定并记载职工本人工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团体补充工伤保险条款 (2015版)总则第一条本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以及批单等组成。
凡涉及本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被保险人应为年满16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含16周岁及法定退休年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正常生活,且已参加本保险单签发地社会工伤保险的投保单位在职人员。
因病全休或者半休者,不得作为本合同的被保险人。
第三条投保人应为对被保险人有保险利益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其投保的人数必须占约定承保团体人员的75%以上,且投保人数不低于5人。
第四条本合同的受益人包括:(一)身故保险金受益人1、订立本合同时,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指定一人或数人为身故保险金受益人。
身故保险金受益人为数人时,应确定其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未确定受益份额的,各身故保险金受益人按照相等份额享有受益权。
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身故保险金受益人。
2、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以变更身故保险金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收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当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
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3、被保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可以由其监护人指定或变更身故受益人。
4、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1)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2)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3)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二)残疾、医疗费用及津贴等保险金受益人除另有约定外,本合同附加残疾、医疗费用及津贴等保险金的受益人为被保险人本人。
保险责任第五条本合同保险责任包含基本责任和可选责任两部分。
基本责任为工伤意外身故和工伤意外伤残保险责任。
可选责任包括工伤意外医疗保险、工伤意外住院津贴保险及扩展非工伤团体综合意外伤害保险责任。
投保人必须投保任一基本责任后,方可投保可选责任,不可单独投保可选责任,具体投保的可选责任由投保人选定,并在本合同中载明。
(一)基本责任1、工伤意外身故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与本合同载明的其供职单位工作相关的工伤事故,且自该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80日内以该工伤事故为直接、完全原因而身故的,保险人按本合同载明的该被保险人的工伤身故保险金额给付工伤身故保险金,同时本合同约定的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被保险人因遭受该工伤事故而下落不明,后经法院宣告死亡的,保险人按本合同载明的该被保险人的工伤身故保险金额给付工伤身故保险金,同时本合同约定的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但若该被保险人生还,保险金申请人应当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被保险人生还后30日内退还保险人已给付的工伤身故保险金,然后本合同约定的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应当视为未因该次宣告死亡而终止;保险金申请人未在三十日内退还的,保险人有权追索。
2、工伤意外伤残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与本合同载明的其供职单位工作相关的工伤事故,并自该事故发生之日起180日内以该工伤事故为直接、完全原因而伤残,保险人依据国家《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T 16180-2014)鉴定的伤残等级,按照保险人与投保人约定的工伤伤残给付比例乘以本合同约定的工伤伤残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
若至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第180日,被保险人的伤残程度仍未完全确定,按180日当日的身体情况进行伤残鉴定,并据此给付伤残保险金。
被保险人在遭受本次工伤事故之前已有伤残,保险人按合并后的伤残程度给付工伤伤残保险金,但应扣除原有伤残程度所对应的伤残保险金,即保险人按“该被保险人现有伤残等级对应的工伤伤残保险金-该被保险人的已有伤残等级对应的工伤伤残保险金)”给付工伤伤残保险金。
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不论一次或多次因工伤意外事故导致身体伤残,保险人均按合同约定分别给付伤残保险金,但累计给付的保险金总额不得超过本合同约定的工伤伤残保险金额。
(二)可选责任1、工伤意外医疗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工伤意外事故,且因该次意外事故所致伤害而经认可的医院进行必要治疗,保险人就其事故发生之日起180日内(含第180日)实际支出的、必要的、合理的,并符合本保险单签发地社会医疗保险主管部门规定可报销的医疗费用,保险人按如下约定给付工伤意外医疗保险金:对于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保险人在扣除免赔额及当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或其他途径已经补偿或给付部分后,在工伤意外医疗保险金额内按约定的给付比例给付工伤意外医疗保险金;对于未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保险人在扣除免赔额及其他途径已经补偿或给付部分后,在工伤意外医疗保险金额内按约定的给付比例给付工伤意外医疗保险金。
保险期间届满被保险人治疗仍未结束的,除另有约定外,保险人继续承担给付医疗保险金责任的期限,门(急)诊治疗以保险期间届满的次日起15日为限,住院治疗以保险期间届满的次日起90日为限。
被保险人不论一次或多次发生工伤意外事故并接受治疗,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给付的“工伤意外医疗费用保险金”累计不超过本合同约定的工伤意外医疗保险金额。
2、工伤意外住院津贴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工伤意外事故,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80日内因该次意外伤害事故为直接原因且经认可的医院诊断必须住院治疗,保险人扣除本合同约定的每次住院免赔天数后,按照“工伤意外住院每日津贴金额×(每次实际住院天数-免赔天数)”给付工伤意外住院津贴保险金,但对同一工伤意外事故所承担的“工伤意外住院津贴保险金”给付责任最多以90天为限,对不同次工伤意外事故累积给付天数最高以180天为限。
保险期间届满被保险人治疗仍未结束的,除另有约定外,保险人继续承担给付工伤意外住院津贴保险金责任的期限,以保险期间届满的次日起九十日为限。
3、扩展非工伤团体综合意外伤害保险责任在保险期间内,凡投保本扩展非工伤团体综合意外伤害保险责任的,对于合同约定承保的相应保险责任扩展至除工伤原因之外的其他意外伤害事故。
若被保险人于中国境外(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发生非工伤意外伤害事故所致的各项医疗费用均参照投保当地医疗机构同等诊疗标准进行给付。
责任免除第六条因下列任何原因,被保险人身故、伤残或住院接受治疗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一)投保人的故意行为;(二)被保险人自致伤害或自杀,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三)因被保险人挑衅或故意行为而导致的争执、打斗而引发意外或者因此被攻击、被伤害或者被杀害;(四)未遵医嘱而私自服用、涂用或者注射药物,药物过敏,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但工伤事故导致的伤口感染不在此限;(五)猝死、职业病、医疗事故;(六)怀孕(含宫外孕)、流产、分娩(含剖腹产)、避孕、绝育手术、治疗不孕症、人工受孕以及由此导致的并发症,但工伤事故所致的流产、分娩不在此限;(七)非因工伤事故而下落不明(扩展非工伤意外的不受此限);(八)被保险人接受整容手术及其他内、外科手术;(九)任何生物、化学、原子能武器,原子能或核能装置所造成的爆炸、灼伤、污染或辐射;(十)恐怖袭击、邪教组织活动;(十一)任何由于接触、使用石棉、石棉制品或含有石棉成份的物质导致的职业病;(十二)被保险人在投保前已有的伤害。
第七条被保险人在下列期间遭受伤害导致身故、伤残或住院接受治疗的,保险人也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一)战争、军事行动、暴动或武装叛乱期间;(二)被保险人醉酒或毒品、管制药品的影响期间;(三)被保险人酒后驾车、无有效驾驶证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车期间;(四)被保险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期间或被依法拘留、服刑期间;(五)被保险人患有艾滋病(AIDS)或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期间;(六)被保险人从事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职业性、竞技性高风险运动期间;(七)被保险人精神错乱或失常期间。
第八条被保险人接受下列任何治疗费用,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一)与伤势不符或者不必要的治疗;(二)非直接、完全用以治疗工伤事故的治疗,扩展非工伤意外的不受此限;(三)保险单签发地社会医疗保险主管部门规定的自费项目;(四)在境外医院、中外合资医院、民营医院、联合诊所、特需病房等非被保险人参加工伤保险所在地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治疗,但属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并由社会工伤保险承担相应医疗费用及非工伤意外医疗费用等情形不在此限;(五)矫形、洗牙、洁齿、整容、美容、心理咨询、体检、疗养、静养、健康护理、家庭病床治疗费用,与购置移植器官、捐献器官、保存和运输器官相关费用,体外医疗装置或者器材费用,试验性治疗费用;(六)不必要的转院治疗引发的额外费用;(七)医疗费用中依法应由第三者赔偿的部分,但第三者逃逸、失踪且虽经诉讼无可以执行的财产或者无赔偿能力的不在此限。
若由于本合同责任免除的情形导致的被保险人身故,保险人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除因“投保人的故意行为”造成被保险人身故外,保险人退还相应未满期保险费。
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第九条每一被保险人的工伤身故保险金额、工伤伤残保险金额、工伤意外医疗保险金额、工伤意外住院每日津贴金额及工伤伤残赔付比例、工伤医疗免赔额、津贴免赔天数等均由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约定,并于保险单中载明。
其中工伤伤残保险金额可参照被保险人所在地社会工伤保险规定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数额确定。
第十条保险费按照费率规章计算,投保人应该按照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纳保险费。
保险期间第十一条本合同保险期间由保险人和投保人协商确定,以保险单载明的起讫时间为准,最长不超过一年。
保险人义务第十二条订立保险合同时,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内容。
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第十三条本合同成立后,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
第十四条保险人按照本保险条款第二十四条的约定,认为保险金申请人提供的有关索赔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保险金申请人补充提供。
第十五条保险人收到保险金申请人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是否属于保险责任的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但保险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