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中的学习真正发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堂中的学习真正发生

牛献礼

学生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冷静审视之后不难发现,当前数学课堂中的如下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教师“一统天下”,学生被动执行教师的“指令”,缺乏实质性的参与;关注了“生活味”,忽视了学科特性;关注了教学形式,忽视了实际收获——操作实践因忽视学生内在需求导致“动手与动脑”相脱离;自主学习因教师指导的缺失带来的低效与异化;探究学习的泛化导致的浅表化;……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热热闹闹”的课堂表象背后却是教学效率的低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那么,怎样改进这种状况呢?笔者结合实践谈几点拙见。

一、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从“基于教”转向“基于学”

1、“基于学”体现了“学习主体”的回归

“基于教”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立足于教师“条分缕析地教”,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设计,环节紧凑,逻辑性强,形成一种固定的“线性序列”,学生在这条狭窄的思维通道中“亦步亦趋”,学习活动空间较小。同时,教师牢牢掌控课堂,教学不允许节外生枝,上课成了学生配合教师演示教学预案的过程。

“基于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立足于学生“尝试探索着学”,是以学生学习为逻辑主线的“板块式”结构,教师注重“让学”,让出话语权,让出探究权,学生有较大的学习活动空间,课上有充分的时间专注于学习。教学设计中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开展的活动体现了对学生经验、前期知识、困难、需要以及学习风格的关注。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

教法A:

片断一:(出示下图)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逐个出示)

图一图二图三

师生交流后归纳:用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将图二和图三转化成长方形,就能很快求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从中学习到了“割补”转化的方法。

片断二:给每个学习小组配发了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等学具,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

由于有了课开始时“割补”转化方法的学习铺垫,又有了“剪刀”等学习用具的“暗示”,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了“沿着高剪下三角形,再补过去,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教学进行得很顺利。

教法B:

教师课前进行了学情调研,发现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多采用“底×邻边”的方法,更有不少同学对前一节课中“推拉平行四边形框架变成长方形”的演示印象深刻,认为“斜着的邻边推拉为竖直之后就是宽”,并以此来解释“底乘邻边就是长乘宽”,还有少数同学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一结论,甚至还有人通过看书等渠道了解到“割补转化”的方法。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设计教学如下:

首先,在无提示的状态下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学生的想法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底×高”计算,另一种用“底×邻边”计算。接着,引导学生借助“数方格”的方法验证这两种算法,发现“底×高”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而“底×邻边”的结果是错误的。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辨析。

师: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底×高”来计算,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生1:因为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来,拼到另一边,就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它们的面积是一样的……

(教师利用黑板上的图,请学生上前剪拼,并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得出“底×高”实际上就是“长×宽”,算出的剪拼之后的长方形面积,也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用转化的方法,我们可以把没学过的知识变成已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刚才巡视时,我发现有的同学还有不同的转化方法,请生2上前讲解。

生2:我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演示:拿起平行四边形框架,把它推拉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底边就是长方形的长,邻边就是长方形的宽,“底×邻边”不就是“长×宽”吗?

(看到生2的演示,不少同学也都面露困惑之色。)

师(故作疑惑):是啊,像他这样,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也是转化成长方形,对不对呢?

(教师把长方形框架贴在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图片上面)

教室里短暂的静寂之后——

生3:啊,我发现了!像他这样拉成长方形后,面积比平行四边形变大了。

生2(还是一脸困惑):怎么会变大呢?一样大呀!

师:把平行四边形推拉成长方形以后,变大的部分在哪里,你能不能上来指出来?

(生3上前指出变大的部分,教师协助生3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并与长方形框架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出这样转化之后,“底×邻边”算得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大了,面积发生了变化。同学们都恍然大悟,认可了“推拉成长方形后面积发生变化”的结论。)

师:想一想,“底×邻边”计算出的是谁的面积?

生:是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说得真好!与前面的“剪拼转化后面积不变”不同,这样的“推拉”转化之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在教法A中,教师为学生铺设了一条狭窄的思维通道,流畅的教学背后“掩盖”了学生真正的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机会在课堂中暴露出来,当然也就没有得到分析与解决,而是“潜伏”了下来,留待以后遇到合适的土壤再“发酵”。而在教法B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思维障碍来教学。教师不急于引导学生接受正确方法,而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矛盾冲突,并引导学生参与对问题和错误的剖析: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何是“底×高”,为何不是“底乘邻边”?同样是转化为长方形来思考,为何前者是对的,后者却又不对了?……在这样充满挑战性的思考过程中,学生一步步澄清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不是什么”,明白“这样才是正确的,那样为什么是错误的”,最终获得了真正意义的数学理解。

这个案例也再次说明,只有把学生的学研究清楚,把学生学习的障碍与困难研究透彻,并准确地分析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在关键处引领学生的思维,教才能为学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2、“基于学”会更加关注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基于学”的教学设计同样需要精心地设计与组织,只不过由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预设转向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预设;由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转向“信任学生、鼓励尝试、提倡质疑”;由执行教案转向依据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学习状态对教案“再创造”;由只关注“老师自己需要的答案”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并相应地调整教学。

以教学“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