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基本技术 体位转移
康复护理基本技术体位转移
康复护理基本技术--体位与体位转移一、体位转移的康复意义体位一般指人的身体位置,应用在临床上通常指的是根据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临床上常用的各种卧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半卧位、坐位、俯卧位、膝胸卧位、截石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等。
康复治疗时,在选取不同卧位中还要特别针对疾病的恃点,如脑卒中等上运动神经无损伤的患者,所采取对抗痉挛模式的体位,可有助于防止或减轻痉挛;烧伤后采取抗挛缩的功能体位可减轻因畸形而造成的日常生活活动障碍。
体位转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变身休的姿势或位置。
定期的体位转移,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因静止卧床而引起的坠积性肺炎、压疮、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持各关节活动范围。
另外,根据康复训练的要求,需要有体位转移的配合,才能实现康复训练目的,因此,体位转移对于保障康复和促进康复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体位转移的方式根据体位转移完成过程中主动用力程度,可将体位转移分为主动体位转移、助动体位转移和被动体位转移三种。
1、主动体位转移是指患者不需任何外力帮助,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为了配合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能力随意转移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2、助动体位转移是指在外力协助下,通过患者主动努力而完成转变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3、被动体位转移是指完全依赖外力搬动并利用支撑物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外力通常由康复人员施行,也可由患者家属进行。
支撑物可使用软枕、小棉被、浴巾和砂袋等。
三、体位转移的要求1、任何的体位及转移都要以不影响临床救治为前提,同时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及恶化。
2、在体位转移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体位转移的原因及意义,以取得积极配合。
3、在体位转移过程中,注意动作协调轻稳,不可强力拖拉,并尽可能鼓励患者发挥自身残存能力,同时给予必要的协助和指导。
对插导尿管和使用各种引流管的患者,在体位转移时,应先固定好各种导管,以防脱落。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康复护理中,体位摆放和体位转移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体位摆放和体位转移能够保证患者的舒适度、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下康复护理中的体位摆放和体位转移技术。
一、体位摆放体位摆放是指将患者放置在适合其身体特点和病情需要的姿势中。
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改善血液循环,防治压疮,并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体位摆放方法:1.侧卧位:患者先平卧在床上,再将身体向一侧滑动,保持上下肢伸展,下肢略屈曲。
这种体位可以减轻背部的压力,促进床上疮的愈合。
2.半卧位:将患者的上半身抬起30度左右,下肢可以伸直或略屈曲。
半卧位可以减少气道分泌物的积聚,提高呼吸功能。
3.俯卧位:患者躺在床上,脸朝下,双手放在体侧,谨防压迫面部和胸部,同时保持腹部挺直。
这种体位可以预防和治疗脊柱侧弯等疾病。
4.坐位:患者坐在床上,上体挺直,肩背放松,配合枕头或护士的扶持可以减少颈部和背部的压力。
体位转移技术是指将患者从一种体位转移到另一种体位的方法。
正确的体位转移技术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关节和皮肤的损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体位转移技术:1.翻身:翻身是将患者从一侧向另一侧翻转的动作。
操作时,需要两人合作,一人用手扶持患者的肩背和臀部,另一人用手扶持患者的背部和下肢,并使其身体平稳地翻转。
2.平移:平移是将患者从一张床移到另一张床或轮椅上的动作。
操作时,需要两人合作,一人用双手抱住患者的上半身,另一人用双手抱住患者的下肢,将患者平稳地转移。
3.起床:起床是将患者由卧位转移到坐位或站位的动作。
操作时,需要两人合作,一人用双手扶持患者的上半身,另一人用双手扶持患者的下肢,使其平稳地从床上起立。
在进行体位转移技术时1.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如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清楚转移的目的和方法等。
2.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的任务,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 体位转移技术
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一、名词解释1.体位转移: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等。
转移训练是指为提高患者体位转移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包括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坐站转移、轮椅与床(椅)之间的转移等。
2.独立转移:是指由患者独自完成、不虚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
3.有帮助的转移:是指在治疗师、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通过患者主动努力而完成的转移方法。
4.被动转移: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一般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
5.机械搬运:借助各种器械(如升降机)进行转移。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有关独立转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D )A.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患者转移时B.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轮椅转移是必须先制动,活动床转移时应先锁住床的脚轮,椅子转移时应将其置于最稳定的位置。
C.轮椅和床之间转移时,靠床一侧的轮椅扶手要卸下,轮椅脚踏板要向旁移开否则会碰到患者的踝鄣,导致皮肤擦伤D.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若俩者之间有距离,则不能进行独立转移E.床垫越硬越好2.有关独立转移的原则,正确的是(A )A.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患者转移时B.轮椅和床之间转移时,轮椅的扶手及脚踏板均要卸下,否则会碰到患者踝部,导致皮肤擦伤。
C.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尽可能靠近,若两者之间有距离,则不能进行独立转移D.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是,以患者最喜欢转移的方法为首先E.患者应尽早学习独立转移的方法3.有关帮助转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E )A.治疗师或护理人员与患者互相信任B.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应知道患者有什么缺陷,体型、体重、瘫痪程度和认知力如何,需要何种方法和多少力度的帮助C.患者应预先告知治疗师或护理人员自己以前习惯的转移方式D.转移前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使转移得以安全的进行E.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有很强的体力4.有关有帮助转移的原则,正确的是(C )A.帮助进行转移的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有很强的体力B.为了安全,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穿合适的鞋子,不能赤脚C.治疗师或护理人员的指令应简单明确,以便患者能正确的理解和接受D.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应该按照患者以前习惯的转移方式进行转移E.由于在帮助下进行转移所需的时间不长,患者不必事先排大小便,以免增加麻烦5.有关被动转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B )A.患者应当消除紧张、对抗心理,从身心上放松自己,对帮助者要有信心,以配合转移B.搬运时患者应当向帮助者看,而不是向地板看C.无论是人搬运还是机械搬运,转移时均不能增加患者痛苦,不能影响或加重病情D.若搬运过程需要两位以上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则每一们都必须清楚的了解整个转移程序和方向。
体位转移实训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体位转移是康复护理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偏瘫、中风等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我们组织了一次体位转移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体位转移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偏瘫、中风等疾病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往往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位转移,如从床上到轮椅、从轮椅到地面等。
因此,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体位转移技术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实训开始前,我们组织了为期一天的理论学习。
内容包括:(1)体位转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体位转移的分类和适用人群(3)体位转移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4)常用体位转移技术及其操作步骤2. 实际操作理论学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际操作训练。
内容包括:(1)床上转移:从床上到轮椅、从床上到地面(2)轮椅转移:从轮椅到床上、从轮椅到地面(3)地面转移:从地面到床上、从地面到轮椅(4)辅助工具的使用:滑板、转移垫等四、实训过程1. 分组讨论将参加实训的护理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并确保小组成员按时完成任务。
2. 理论学习按照实训内容,小组成员共同学习理论知识,并进行讨论,确保每位成员都能掌握相关知识点。
3. 实际操作小组成员按照实际操作流程,进行体位转移的模拟练习。
在操作过程中,组长负责监督,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4. 指导与纠正对于操作不规范的地方,组长及时指出并纠正,确保每位成员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 评价与反馈实训结束后,对每位成员的操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训成果1.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本次实训,护理人员对体位转移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体位转移技术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体位转移技术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翻身、起床、移向床头、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站位、从站位到行走、轮椅与床之间的移动、轮椅与坐便器之间的移动等。
体位转移是高龄老人及由于病变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者重要的日常活动,是患者生活自理的关键性动作。
(一)转移的分类转移分为三类:1.独立转移又称主动体位转移,指患者独立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
患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不需要他人的帮助移动身体,并保持一定的姿势和体位。
2.辅助转移又称助动体位转移,即患者在外力协助下(治疗师、护理人员、家属)并通过主动努力完成体位转变的动作。
3.被动转移指个体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依赖外力将身体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即我们通常说的搬运。
(二)转移的基本原则1.独立转移(1)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地接近,如两者之间有距离,可使用转移滑板。
(2)转移的两个平面必须稳定(如轮椅制动,锁住床的脚轮),并有一定的硬度。
(3)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学会利用倾斜力、翻滚力和摆动惯性帮助转移。
(4)有多种转移方法时选择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确保转移的安全性。
2.辅助转移(1)辅助转移人员指令应简单、明确,清楚解释转移的目的、方向、方法和程序,便于患者能正确理解并配合转移。
(2)充分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体重,确定转移的方式和辅助力量,转移的速度须根据患者的能力而定。
(3)转移的空间要足够大,辅助转移人员必须穿防滑平底鞋,确保转移的安全。
(4)转移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患者突然或不正常的动作,以免意外发生。
3.被动转移(1)患者尽量放松自己,搬运时向前看。
(2)搬运过程中患者不可随意改变姿势。
(3)需要机械搬运时应检查器械是否功能完好。
(三)转移方法的选择1.患者能够独立转移时则尽量不要帮助,能提供少量帮助时则不要提供大量帮助,被动转移作为最后选择的转移方法。
体位转移的方法及原则
体位转移的方法及原则
体位转移是一种用于病患在床位上调整体位的方法,以促进病患舒适、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体位转移的方法和原则:
方法:
1. 护理工作者需要与病患协调合作,遵循正确的体位转移技巧。
2. 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抓握方式,避免用力过度或扭曲肢体。
3. 配合使用护理辅助设备,如滑梯床、侧滚床等,以减少对病患的摩擦和压力。
4. 可以使用帮助转移的辅助器具,如滑梯、移动垫等。
5. 需要使用足够人员配合,确保安全和稳定。
原则:
1. 考虑病患的病情和能力,选择合适的体位转移方法。
例如,卧床不起的患者可以使用侧滚法,脊柱创伤患者可以使用小车转移法。
2. 尽量减少移动和翻身的次数,以减少病患的疼痛和不适。
3. 在体位转移过程中,确保病患的身体和肢体得到支持,避免产生摩擦和刺激。
4. 注意保护病患的隐私和尊严。
5. 定期检查病患的皮肤状况,预防压疮的发生。
6. 监测病患的呼吸、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确保体位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体位转移的方法和原则需要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调整,
护理人员需要在专业培训和有经验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体位护理和体位转移技术是康复护理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帮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并提供适当的移动和支持,防止压力性损伤、肌肉萎缩和呼吸问题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康复护理中的体位摆放和体位转移技术,以及它们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体位摆放体位摆放是指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体位上,以保证舒适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体位有平卧位、半卧位、侧卧位、坐位和足高位等。
1.平卧位:将患者平躺在床上,双手自然垂放于体侧,双腿自然伸直。
这是最常见的体位,适用于大部分康复患者。
2.半卧位:将患者背部抬起,并支撑一部分上半身,头部稍微抬高。
这种体位适用于需要提高下肢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患者。
3.侧卧位:将患者侧卧于床上,保持头部、脊柱和下肢的自然直线。
这种体位适用于需要减少背部压力的患者。
4.坐位:将患者坐起来,双脚平放于地面,背部直立。
这种体位适用于需要进行活动的患者,可以促进循环和呼吸。
5.足高位:将患者的双腿抬高放置于床上抬高区域,以提高下肢循环。
这种体位适用于需要减轻肿胀和促进静脉回流的患者。
体位转移技术是将患者从一个体位转移到另一个体位的过程,常见的体位转移技术有旋转转移和侧卧位转移。
1.旋转转移:这种技术适用于需要转移到侧卧位的患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患者的上臂放置于身体侧面,下肢稍微向上弯曲,将臀部稍稍抬起,使患者朝向另一侧。
b.紧握患者的上臂和下肢,把患者整体旋转至侧卧位。
c.互换手的位置,将下肢在床上平稳放下,然后将上臂放置在患者身侧。
d.对需要整理床单的地方进行整理,保证患者舒适。
2.侧卧位转移:这种技术适用于需要转移到平卧位或半卧位的患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把患者靠在床边,将床上的床单折叠成折叠件。
b.把患者的上臂折叠在胸前,将下肢向床边弯曲。
c.抱住患者的上身和下肢,将患者转移到床上。
d.平缓将患者的下肢伸直,将上臂放置在身侧。
e.对需要整理床单的地方进行整理,保证患者舒适。
康复护理学(4.2.2)--体位转移技术
16
《康复护理学》
(二)床上移动
• 床上卧位移动
–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 –健手将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下肢将患下
肢抬起向一侧移动 –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同侧 –臀部侧方移动完毕后,再将肩、头向同方向
移动
17
《康复护理学》
(三)由卧位到床边坐位
3
《康复护理学》
翻身法 起床法 移向床头法 从卧位到坐位 从坐位到站位 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
(一)方式
《康复护理学》
• 根据体位转移完成过程中主动用力程度:
–主动体位转移 –助动体位转移 –被动体位转移
5
《康复护理学》
(二)体位转移的要求
–详细评估 –体位转移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 –动作协调轻稳 –鼓励患者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残存能力 –体位转移后,确保患者感觉舒适、稳定和安全
,并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6
《康复护理学》
二、体位转移的基本原则
• 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 • 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 • 被动转移的基本原则
7
《康复护理学》
1. 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
–两个平面应稳定并尽可能地靠近,高度应尽可 能相等
–床垫和椅面应有一定护理学》
1. 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
–注意安全 –选择恰当的时机让患者学习独立转移 –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
《康复护理学》
2 .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
–辅助者应熟知患者病情 –转移前应准备好必要的空间与设施 –辅助者必须穿防滑的鞋子或赤脚
10
《康复护理学》
2 .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
–指令应简单、明确,应用技巧实施辅助 –转移过程应注意患者突然或不正常的动作 –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帮助应逐渐减少
康复患者正确体位摆放和体位转移—康复科资料
正确体位摆放和体位转移体位就是指人的身体位置,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并保持适当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常用的体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半卧位、俯卧位等。
同时某些伤病的临床处理还需要身体或肢体局部采用一些特殊的体位摆放。
患者在家庭中的正确体位摆放和活动中体位的转移是确保患者安全,并且是功能康复所必须的一个重要环节。
必须提出要特别注意的是,用来支撑肢体及保持正确体位的枕头垫子等必须是柔软有一定弹性的。
尤其对于神经伤病的患者,由于皮肤感觉功能障碍,长时间的压迫会造成褥疮等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必须选择弹性好的柔软物品、垫子,有条件时可购买专门的充水或充气的垫子,以取得更好效果,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神经及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保证至少每2小时翻身或变换体位或肢体摆放姿势一次。
这样可以使身体与支撑物的接触面经常变化,受压部位不会持续过长时间,也是避免褥疮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必要方法。
一、正确的体位摆放1. 踝关节的功能位摆放踝关节功能位的姿势就是双腿伸直平放床上,脚尖可以正直指向正上方的姿势。
此位置对于站立、行走等具有重要意义。
脊髓损伤或腓总神经的患者,或因其他原因造成胫骨前肌无力或小腿三头肌及跟腱的痉挛时,都会产生所谓“垂足”的现象,也就是脚尖不能勾起来,在重力的作用下长期处于下垂的姿势,最后僵直在这一位置。
如果踝关节长期处于错误姿势,就会造成小腿三头肌及跟腱的挛缩(也称短缩,就是通常所说的变短了)。
使脚尖不能勾起,站立时只能用前脚掌着地,足跟不能落地,是严重影响功能并使患者非常痛苦的问题。
严重的跟腱挛缩经常需要手术解决以延长跟腱长度。
所以最重要的是在伤病发生的早期采取正确的体位摆放,使踝关节处于功能位,避免跟腱挛缩的发生。
此类患者正确的踝关节摆放是,首先下肢伸直,脚尖正直指向正上方,在足底垫枕头或衣物等,使踝关节保持此姿势不变(上图)。
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定制专门的支具随时佩带,可以更好的保持正确体位,同时能方便日后的行走时使用,以利于尽快恢复功能。
体位转移知识点总结
体位转移知识点总结一、体位转移的意义和重要性1. 提供舒适的护理:体位转移可以让患者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有效减少身体疲劳和压力。
2. 预防并发症: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压疮、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体位转移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3. 促进康复:适当的体位转移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关节活动,有利于患者康复。
二、体位转移的适用对象1. 长期卧床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需要定期进行体位转移,以减轻身体压力和预防并发症。
2. 手术后患者: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适当的体位转移,促进手术部位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3. 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位转移,以便提供舒适的护理。
三、体位转移的常见方法1. 侧卧位转移:将患者从仰卧位转移到侧卧位,可采用抬身法、滚动法等方法。
2. 床轮椅位转移:将患者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可采用抬举法、拉扯法等方法。
3. 抬起床位:将患者抬起,调整姿势,可采用抬头挺身法、翻身法等方法。
4. 担架转移:将患者从床上转移到担架上,可采用半卧法、滑移法等方法。
四、体位转移的注意事项1. 注意把握患者的身体重心,避免因体位转移而导致患者摔倒或受伤。
2. 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因体位转移而导致疼痛或不适感。
3. 注意患者的皮肤情况,避免因体位转移而导致皮肤损伤或压疮。
4. 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告知体位转移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的合作和理解。
五、体位转移的风险因素1. 转移过程中患者的情绪波动: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或生活不能自理,可能导致患者情绪波动,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和细心的沟通和照顾。
2. 患者的体重和身体状况:肥胖患者、骨折患者等需要特别小心体位转移的方法和操作。
3. 营养不良或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护理需求。
六、体位转移的改进和发展1. 培训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体位转移的技能和意识。
2. 使用辅助设备:如护理床、护理垫等辅助设备,有助于提高体位转移的效率和安全性。
体位转移技术(护理)
精品课件
技术要领:
病人在胸前两手交 叉握着自己的手腕(同 上述几种握法)治疗者 或抬起者站在病人后 面。两手穿过病人腕 下,握着病人前臂, 身体贴近他的背部。 若需要两位,则令一 位两手放在病人膝下 或小腿处。
体位转移技术
广东省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朱洪翔
精品课件
一、概念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 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 包括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及坐站 转移。
精品课件
二、方式
独立 帮助 借助器械
精品课件
三、 转移的生物力学
1. 支撑面(基面):是指支撑一 件物体的底部面积,支撑面越大, 物体就越稳定。
(6)倘若扶抱过程需要两位或多个扶抱者,则每 一位都必须清楚了解整个程序方可。开始时,由 其中一位负责发口号,如(一、二、三、起!) 然后同时把伤残者扶起。
精品课件
3. 选择扶抱方法要考虑的事项
(1)伤残者的身形及体重。 (2)伤残者的伤残程度。 (3)扶抱者本身的能力,并能认识到在某
种情况下需要其他助手。 (4) 在进行扶抱前,应作自我介绍及清 楚解释目的和扶抱程序。
(4)两手向下用力抬起臀部,然后摆过来坐到第 二把椅子上;
第一把椅子搬走,(如果是轮椅,可将其推 开)调整两脚及臀部,使其处于舒服位置。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床-椅转移技术及方法
精品课件
前向转移方法
截瘫病人从轮椅到治疗床或病床上,多用前向 转移技术。此种技术包含三个动作成分:
1)臀部在轮椅上向前挪动; 2)将下肢抬到治疗床上; 3)躯干的移动。 详述如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护理基本技术--体位与体位转移
一、体位转移的康复意义
体位一般指人的身体位置,应用在临床上通常指的是根据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临床上常用的各种卧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半卧位、坐位、俯卧位、膝胸卧位、截石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等。
康复治疗时,在选取不同卧位中还要特别针对疾病的恃点,如脑卒中等上运动神经无损伤的患者,所采取对抗痉挛模式的体位,可有助于防止或减轻痉挛;烧伤后采取抗挛缩的功能体位可减轻因畸形而造成的日常生活活动障碍。
体位转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变身休的姿势或位置。
定期的体位转移,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因静止卧床而引起的坠积性肺炎、压疮、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持各关节活动范围。
另外,根据康复训练的要求,需要有体位转移的配合,才能实现康复训练目的,因此,体位转移对于保障康复和促进康复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体位转移的方式
根据体位转移完成过程中主动用力程度,可将体位转移分为主动体位转移、助动体位转移和被动体位转移三种。
1、主动体位转移是指患者不需任何外力帮助,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为了配合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能力随意转移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2、助动体位转移是指在外力协助下,通过患者主动努力而完成转变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3、被动体位转移是指完全依赖外力搬动并利用支撑物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外力通常由康复人员施行,也可由患者家属进行。
支撑物可使用软枕、小棉被、浴巾和砂袋等。
三、体位转移的要求
1、任何的体位及转移都要以不影响临床救治为前提,同时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及恶化。
2、在体位转移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体位转移的原因及意义,以取得积极配合。
3、在体位转移过程中,注意动作协调轻稳,不可强力拖拉,并尽可能鼓励患者发挥自身残存能力,同时给予必要的协助和指导。
对插导尿管和使用各种引流管的患者,在体位转移时,应先固定好各种导管,以防脱落。
4、根据病情、康复治疗和护理的需要,选择应采取的体位及其转移的方式、方法和间隔时间,一般2小时一次。
并在转移时应注意观察全身皮肤有无出血点,局部皮肤有无红斑、破溃及肢体血液循环是否良好等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并缩短间隔时间。
5、体位转移后,要确保患者舒适、安全和保持功能位。
四、体位转移的方法
翻身及变换体位看起来是简单动作,但却是非常有预防和治疗意义的活动。
体位转移的方法很多,包括有翻身法、移向床头法、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站位、以及从轮椅到床等转移方法。
由于患者体重及病情不同,操作者可以采取一人协助转移法(适用于体重较轻、有一定移动能力的患者)或二人协助转移法(适用于体力极弱或肥胖等患者)。
(一)翻身法
1、一人协助患者翻身法
(l)患者仰卧,双手交叉相握于胸前上举或放于腹部,双膝屈曲,双足支撑子床面上。
(2)操作者站在病床一侧,先将患者两下肢移向近侧床缘,再移患者肩部,然后一手扶托肩部,一手扶托髋部,轻推患者向对侧呈侧卧位,使患者背向操作者。
如果在此卧位下进一步翻转,则可成力俯卧位。
(3)整理床铺,使患者舒适并维持功能位。
2、二人协助患者翻身法
(1)患者仰卧,双手放于腹部或置于身体两侧(图⒏2A)。
(2)操作者二人同站在患者将翻向的对侧床边,一操作者双手分别扶托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操作者双手分别扶托患者臀部和帼窝部,二人动作一致的同时抬起患者使其转向对侧呈侧卧位。
(3)整理床铺,使患者舒适并维持功能位。
(二)移向床头法
1、一人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1)视病情将床头摇平,或放平床头支架,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以保护患者避免碰伤。
(2)患者仰卧屈膝,双足支撑于床面上,一手或双手拉住床头栏杆。
(3)操作者一手稳住患者双脚,一手在臀部提供上移的助力,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4)放回枕头,恢复床头原位或按需要抬高床头,整理床铺,使患者舒适并维持功能位。
2、二人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l)视病情将床头摇平,或放平床头支架,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以保护患者避免碰伤。
(2)患者仰卧屈膝,双足支撑于床面上,一手或双手拉住床头栏杆.
(3)操作者二人分别站在床的两侧,面向床头,二人同时一手扶托患者颈肩部,一手扶托患者臀部,动作一致的抬起患者移向床头。
(4)放回枕头,恢复床头原位或按需要抬高床头,整理床铺,使患者舒适,并维持功能位。
(三)仰卧位与坐位转换法
1、从仰卧位到平坐位
(l)患者仰卧位,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肘关节屈曲支撑于床面上。
(2)操作者站于患者侧前方,以双手扶托患者双肩并向上牵拉。
(3)指导患者利用双肘的支撑抬起上部躯干后,逐渐改用双手掌支撑身体而坐起。
(4)使患者保持坐位舒适。
2、从平坐位到仰卧位
(l)患者平坐位,从双手掌支撑于床面开始,逐浙改用双侧肘关节支撑身体,使身体缓慢向后倾倒。
(2)操作者用双手扶持患者双肩以保持倾倒速度,缓慢完成从平坐位到仰卧位的转换。
(3)使患者舒适,并保持功能位。
(四)从椅坐位到站立位
1、患者椅坐位,双足着地,力量较强的足在后,躯干前倾。
2、操作者面向患者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用双膝夹紧患者双膝外侧以固定,双手扶托其双髋或拉住患苦腰带,利用身体重心力量,用力帮助患者上抬。
3、患者双手置于操作者肩胛区,根据操作者的指令抬臀、伸腿完成站立。
(五)床一轮椅间转移法
1、从床到轮椅的转移
(l)检查轮椅装置是否完好。
(2)推轮椅到床旁与床呈45°夹角,刹住车闸,竖起脚踏板。
(3)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双足着地,躯干前倾。
(4)操作者面向患者站立,用双膝夹紧患者双膝外侧以固定,双手拉住患者腰部皮带或扶托其双髋。
让患者双手搂抱操作者的颈部,并将头放在操作者靠近轮椅侧的肩上。
操作者微后蹲,同时向前、向上粒患者,使患者完全离开床并站住。
(5)在患者站稳后,操作者以足为轴旋转躯干,使患者转向轮椅臀部正对轮椅正面,然后使患者慢慢弯腰,平稳坐至轮椅上。
(6)帮助患者调整位置,尽量向后坐,翻下脚踏板,将患者双脚放于脚踏板上。
2、从轮椅到床的转移
(l)当患者下轮椅返回病床时,将轮椅推至床旁与床呈45°夹角,刹住车闸,竖起脚踏板。
(2)协助患者坐于轮椅边,双足着地,躯干前倾。
(3)操作者面向患者站立,用双膝夹紧患者双膝外侧以固定,双手拉住患者腰部皮带或挟托其双髋。
让患者双手搂抱操作者的颈部,并将头放在操作者靠近床侧的肩上。
操作者微后蹲,同时向前、向上拉患者,使患者完全离开轮椅并站住。
(4)在患者站稳后,操作者以足为轴旋转躯干,使患者臀部正对床沿,然后使患者平稳坐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