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中的“境在一字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诗词中的“境于一字中”
王楠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010637)
内容提要:在古诗词中,境界往往是由一字烘托出来,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这一点在创作中可谓至关重要,画龙点睛的遣词在作品中会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千古佳句,要么是意好,要么是境好。对于境来说,炼字是体现作者功力的关键。运用不同的字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运用的恰当便如妙笔生花,不仅仅能够使诗词更具美感,也使作者和读者能够进行心神交流。
关键词:境界、心情、古诗词、自然、浑然天成、炼字、美感
提起宋祁的《玉春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一提到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便是大街小巷之人都能耳熟能详的。可见诗歌并不仅仅是高雅之人才能够欣赏的。只要是动人之语必有动人之处。就好比这“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样,一个“闹”字就充足散布开去的魅力。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春天的悄然到来,东城的景色也越来越美好。清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波纹,好似女子梨涡里荡开的醉人笑意,甜甜的迎接踏春而来的客人。这便是首联的意境了,从整首诗来看,头两句是全诗的铺垫。
“绿杨烟外晓寒轻”这一句紧接而来,初春的杨柳抽出的新芽,轻轻浅浅的,好似烟雾环绕,看得不真切。“晓寒轻”用的也是极妙,原本是指早春还有些轻微的寒意,但是一旦直白的解释就是去了韵味,原本诗中那轻轻渺渺的感觉就消散了。“晓寒轻”从音韵上就有一种含蓄委婉的味道,而这就是宋祁对早春的感知,清爽,灵动。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下子就从杨柳青黄写到了红杏枝头,杨柳给人的感觉轻灵而红杏则是热闹的,这一静一动显出强烈的对比,虽然这热闹欢快的红杏没有完全打破这冬天的寒意,但是这春天的确也渐渐的美好明晰起来了,好像这红杏的后面就是满世界的生气和暖意。但如果仅仅就是这“红杏枝头”在这微微寒意中独自盛开,这无非就是单薄的,所以这或盛或衰的景色,全靠一个“闹”字,豁然开朗。“闹”字写出了花开得娇艳但不孤寂,红杏本不是孤傲之物,这一“闹”字到原原本本的把红杏的神态形容出来。叫人好不欢喜。阳光下的灼灼其华,只一字,尽显风流。
后面的“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就更好理解了,我们一生中常常会遗憾欢乐的时光太少,但是哪里是这样,不过是太重视俗世
的患得患失,变得世故,不在纯真,失去了微笑的力气。我端着酒杯在夕阳中规劝你,让我们在这早春的花间尽情享受这美丽的夕阳吧!后面两句是作者的情感宣泄,虽然讲的合情合理,但是却偏偏给我了狗尾续貂的感觉。前面颈联写的动静之景简单美好,点睛的”闹“字便将一切都写得活泛,这一字用的精准,用的精致。
宋祁的“闹”字用的好,而王安石的“绿”字也别有一番风味。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的来历可谓一波三折,话说王安石最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又觉得这“到”字实在是用的稀松平常,遂又改成了“过”、“满”字。但都觉得实在不妥,心烦气躁,漫步在水边,看见水边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心中一喜,便改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但是古人为求一字的炼字精神倒是真实的。正因为炼字对诗歌的高下起到如此的作用,所以因此中国古代诗人非常讲究诗歌字句的锤炼,所谓:“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吟安五个字,用破一生心”;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清诗丽句必为邻”;所谓“一句坐中得,寸心天外来”,“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所谓“险觅天应闷,狂搜海欲枯”;“生应无掇日,死是不吟时”等等。
往往诗词中的一个字便是诗词的灵魂,境于一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水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幕帘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词是张先在年迈之时所作。临老伤春,借酒浇愁,宿醉之后,酒已醒,愁又添。“送春春去几时回?”每一年的春天都会如约到来,可是自己已是白发之年,自己的青春如时光的流逝,消逝在每一个春天里。“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这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欲惜流年?”缱绻寂寞惆怅之情难以排遣,看到镜中自己憔悴苍老,更添伤感。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幕帘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下阕的实质是作者排遣愁情的过程。心中的郁结在“云破月来花弄影”后稍稍有所舒减,。天渐渐暗下来,沙堤上飞禽在并眠,张先在此时定时觉得周遭的孤寂与内心的伤怀不谋而合,故而更加伤感。这里没有提到月亮,但马上峰回路转,本来逐渐暗下去的天空,月亮破云而出,带着一丝突然之感,但更多是欣喜,花在微风中微微颤动,这月光下颤动的花影,就像花儿在自己抚弄自己的影子一样。在这样的哀愁中出现这样的美感,是非常自然的。本就是带着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自己去寻找的意思。
不过这样的喜悦稍纵即逝,“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作者进了屋子,怕这肆意的风吹熄了灯,忙忙重重遮住灯焰,这样的春风,教作者担心的不仅仅是这灯,还有外面花园里才看的扶影的花,生怕明早就变成片片落红了。
而在整首词里最让人记挂的还是那首“云破月来花弄影”,此句中的“破”字用的很妙
云层破裂,月亮显现,月光不是因为云层的飘远或者是变淡,而是生生扯出一个缝,破云而出。后面的一个“弄”字,用的更是精妙。弄即抚弄,带着嗔娇,可爱,轻柔的意味,花自己抚弄自己的影子,这个鲜活的动作。在月光的照射下,竟有圣洁的感觉,孤寂但不清冷。柔情倾泻,浑然天成,这样的美为我们讲述的极其自然。
这“一字一景一境界”在我看来,是古诗词的精魂所在。短短几句话,就能渡出我的思绪驶向远方。而这一个字所包含的是浑然天成的感受,往往灵感的由来就是在“静”中得出。这“静”并不是外物的安静,而是内心的安静,心境浮躁写出的作品只会是即兴之作无以深品;“静”中所得常常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自己与外物的交流,自己对时间的思考。这样更能表现出一个人心智,这才是一个人真正需要追寻的。换句话说这也是佛家所说的“禅”。
正如禅理没有粗鄙或高洁一样,境界也是不分优劣的。一个具有生活小情调的人,在他的字里行间里那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真诚地表露无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是要怎样一个细致、敏感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在朴实不过,却又亲切真实的句子呢?鱼儿是因为水面上的细纹才出,而燕子是因为这浅浅细雨倾斜了自己的身子。这“出”、“斜”就道出那雨中的静谧。也透出了杜甫内心的闲适,悠然,满足。
“境于一字出”,“境”不光是诗词中的境更是作者内心的心境。求得一字衬景衬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凤凰涅槃,凤舞九天,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思静则心安,静中所得才是纯粹所在,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人间词话》王国维武汉出版社
2、《当时只道是寻常》安意如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一生最爱纳兰词》苏缨武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