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中的“境在一字中”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及其交融的基本模式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及其交融的基本模式一、诗歌的意境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
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
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
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二、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石灰吟》取的是“物象”,托意于物,借物以达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取的是“景象”,寄情于景,借景以抒情。
“以笑的样子哭着,以恨的样子爱着;以善良的样子残忍着,以疏远的样子亲近着;以跑动的样子站立着,以沉默的样子诉说着;以充实的样子空虚着,以糊涂的样子清醒着;以死亡的样子生存着,以真理的样子荒谬着。
”(北岛《无题》)《无题》取的是“事象”,寄理于事,借事以明理。
诗词中的意象,不胜枚举,这里暂列几个常见的例子。
“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
“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
“明月”,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对月思人”之说。
“白云”,是一个关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云思友”之说。
妙着一字,境界全出
妙着一字,境界全出——浅谈宋词的炼字艺术(以“宋词集萃”单元为例)头桥中学许娟【摘要】: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中的语言,尤其是炼字,是带领学生亲近古诗词、鉴赏古诗词的有效教学途径。
本文以初中沪教版教材中“宋词集萃”单元为例,从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连词来入手作具体分析,阐述其妙处。
【关键词】:词,炼字。
【正文】:古人写诗作词,字斟句酌,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胡须”(卢延让《苦吟》),这就是炼字。
炼字的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个“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春风的气势,给人春意盎然,生气勃勃的美感。
在初中沪教版教材中“宋词集萃”(“宋词集萃<上>”出现在七年级下册,“宋词集萃<下>”出现在八年级上册)两个单元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打破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以翻译为主的教师“一言堂”,探索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良方,窃以为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中的语言,尤其是炼字,是带领学生亲近古诗词、鉴赏古诗词的有效教学途径。
笔者结合这两个单元中的教学案例,从炼字的类型这个角度谈谈自己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发现。
从大的范围看,炼字不出炼实词和炼虚词两方面。
下面就实词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虚词中的副词、连词来入手作具体分析,阐述其妙处。
一、炼名词:准确地来说,此处的名词不应当用“炼”,而是词中的意象的选择,细细总结,有一定的相似性。
宋词中的婉约词风的词,多以类似于女性的思想感觉方式去观察,去描写。
这就偏于多情,善感,敏锐,细腻,轻柔,绵长。
词中人的活动范围多在房室与庭院,楼台,阑干,小桥等。
室外则多是花柳、草树、鸿雁、夕阳、夜月、风、雪、烟雨等。
这类词作中词人表现的情感多是“闲愁”,此处的“愁”,我认为大概有三种:伤春悲秋之愁、离愁别恨之愁、身世浮沉之愁。
如柳永的《蝶恋花》,表达的是执着不悔的相思之情。
浅析杜甫《登高》中的“景”“境”“镜”
浅析杜甫《登高》中的“景”“境”“镜”一、源头文化基因会使后人无意识地模仿或者继承,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或流派,如古诗中的“登高”诗。
“登高”本是一种习俗,但在文化沿袭中慢慢固化为一个写作对象。
“登高”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母题。
“登高必自卑”,从低处登至高处,随着空间位置的上升,心理感受随之变化,加强,到了高处,胸中之块垒,则不吐不快。
现实不是一个定值,最大的特点是复杂多变,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密不可分,浸润儒家文化成长起来的文人墨客,对于时局变化和时序更迭有着敏锐的感触,在创作中丰富了“登高”的内涵。
《文心雕龙·诠赋》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
所兴之情,杨载《诗法家数》中云:“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讥刺归美。
”孟浩然的“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借羊祜抒发自己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的伤感情怀;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借遥想家乡的兄弟佩带茱萸重阳登高来表达自己深情思念。
登至高处,视力开阔,以尽情游目骋怀,因此,“登高”“望远”“抒怀”相伴相随,共生共存。
杜甫的命运与安史之乱中的唐朝一样,动荡,飘摇,看不见未来。
自安史之乱起,杜甫就在战乱中流离不定,居无定所,至759年底,到达成都,进入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由此开始真正远离长安,不断漂泊南下,最终客死于潭州往岳阳的木船之上。
767年,杜甫流寓夔州,写下了“旷代之作”《登高》。
二、根本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的《登高》,如何解读,才能深入到文本,窥探杜甫的心境?杜甫通过这首诗,写了身世之悲和家国之忧,在“无家问死生”和“国破山河在”双重悲剧的重压之下,杜甫完全摒弃了诗歌的含蓄委婉,没有用典,没有隐喻,而是直抒胸臆。
千年之后,我们捧读《登高》,仍然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悲怆,毫无距离。
是否因此,就可以结合课下注释和学习提示讲解一下,完成教学任务罢了?文本既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又是时代风貌的记录,还是特定情境下的灵感。
一字见神韵
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一字见神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用词探究
★汪洋恣肆之境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一个“涵”字,点明洞庭湖汪洋浩瀚、与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颇似范仲淹所描绘的洞庭湖的景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平”字,横向着眼,极见湖水浩渺,视野辽阔。
“蒸”字渲染出如烟似雾的气氛,给人以孕大含深、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极言湖水的桀傲不驯,如万钧雷霆,撼天动地。
两字并用,凸现出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磅礴之势。
★含而不露之志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面对浩浩湖水,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在野之身,正如那想渡过湖去却又没有船只一样的人。
“无”“徒”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自己满腹经纶、满怀壮志,却因无人援引而无从实现出仕的愿望的慨叹。
一个“耻”字,道出身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难当的心情,隐含了诗人自己多么希望被引荐而出仕为官,一展宏图伟业的远大抱负。
这两联阐述心声,不卑不亢,才气纵横又开合有度。
诗词写作中物境、情境、意境的创作技巧
诗词写作中物境、情境、意境的创作技巧
诗词以意境为先,格律不可轻废。
什么是意境?通俗来讲,是指作者描写的景致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境界。
古人云,“情景名之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昌龄在《诗格》中也曾言,诗有三境,其一为物境,其二为情境,其三为意境。
接下来,情书举例说明。
一、物境,诗词中最浅显的层次
描写物体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称之为物境,也是诗词创作中最浅显的层次,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只是单纯的对实物进行描写。
比如王维最经典的山水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对仗工整,选用的意象也很普通,描绘的是明月照耀在松树之间,泉水在石头上缓缓流过的状态,这便是诗句勾勒出来的物境。
又比如情书的旧作:
《无题》
微情书
清风半掩小柴门,晓色云开日渐新。
篱外鸡声惊梦醒,阶前俱是远行人。
前两句便是实写,描写乡村宁静的生活,勾勒出来的便是“物境”。
单看前两句诗,体会不到多余的情感。
直到最后一句,才点题,远行,意味着别离,也意味着为生活奔波劳碌。
物境的勾勒,方法是最为简单的,只要对所选用的意象足够了解,用最合适的字句去修饰表达就可以了,不掺杂更多的感情色彩。
二、情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诗词鉴赏炼字题解题技巧
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诗词鉴赏炼字题解题技巧作者:周立华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第24期周立华【考点解说】一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有的是因为主旨深奥,有的是因为蕴含哲理,有的是因为技巧丰富,有的是因为构思奇特,也有的只是因为诗中的某句话、甚至是某个字用得好而已。
唐代诗人卢延让有句名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炼字,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所体现的深刻的表意效果。
2015 年高考15 套语文试卷,近一半试卷单独设题考查了诗词的“炼字”,“炼字”题成了今年高考名副其实的热点。
【提问方式】该题型的提问方式,无外乎以下几种:①诗词中的哪个字写得好?请简要赏析。
②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字不同,你认为哪个字更为恰当?③你认为某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分)(2015 重庆卷)好事近(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背绿痕皴段,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 分)答案示例: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形象地写出了江边山峰尖峭、挺拔。
【解题技巧】有的题目中已经给出了所炼之字,只让考生分析即可;有的题目需要考生自己先找出用得好的某个字,再加以赏析,这种题型难度较大,一旦把握不准,则前功尽弃。
对于所炼之字的把握,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种情况:1.关注动词。
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出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的精华。
其语言精练,字字珠玑,内容精深,意味无穷,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积累诗量的增加,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却越来越淡。
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大多数古诗词,因时代生活各异,诗人表达风格不同,语言高度凝练,古今表达差异巨大,学生难以进入诗中所描绘的人、情、景中,难以与诗人进行思想的交融,更难以领略诗中的意境,时间久之,便觉学之无趣、诵之无味。
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意”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情感;“境”是客观立体的艺术图画。
古诗词的意境就是古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同客观的景象事物形成的整体的艺术境界。
一篇古诗词,由于作者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所以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言外意、弦外音、意外味,与诗人“相亲相近”呢?这既是现代小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复习的“硬骨头”。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古诗词,能更多地获得经验和方法,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一、读题目,抓诗眼古诗词有的在题目上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观点,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有的在题目上表明了诗的主旨以及诗人抒发的情感等;还有的在题目上点明了作品的范畴,是写景诗、咏物诗、叙事诗,还是送别诗、怀古诗,认真诵读题目,就会找到诗词信息点,从而对学习、分析、理解、欣赏古诗词大有帮助。
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题目中的“送”字就非常明确地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送别。
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仔细诵读古诗,就会发现诗中展现的那一个个画面“雨中送别”、“折柳赠别”、“喝酒饯行”等,都是为一个“送”字而设置的。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境”、“意象”辨析
系 , 重合 , 三者的基本特征和使用 范围还是 有着明显的差异 的。 有 但
( 关键词] 意境; 境界; 意象
[ 中围分类号]2 6 1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8 6 9 2 0 )1 14—0 1 0 —2 8 (0 6O —0 0 8
意境 , 中国古 代文 艺理 论十分重要 的审美 范 是 畴, 它象一根红线, 贯穿于中国文学艺术 , 特别是诗画 艺术和理论发展 中。但是关于意境 的内涵 、 特点却始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1 2 期
张燕玲 : 中国古代 文论 中的“ 意境”“ 、境界 ”“ 、意象” 辨析
15 0
《 沧浪诗话 》 是诗论 , 王士桢所论“ 神韵” 也是诗论 。诗 与词在广义上均属诗歌体裁范畴, 但二者在体制 、 形 式、 韵律上均有很大差异 , 将诗论与词论并提, 是王国 维的疏忽还是诗论 、 词论本就二合 为一?而且 , 在王
涉江敕勒歌古诗十九首隋代的薛道衡晋代的谢灵运谢眺陶渊明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五代的李后主冯延巳宋代的晏殊欧阳修秦观张先周邦彦苏东坡宋祁南宋的史达祖吴文英江夔陆游金代的元好问元代的马致远白仁甫清代的纳兰性德等等同时人间词话在谈到客观之诗人主观之诗人时还提到水浒传红楼梦
维普资讯
涩之 中有味 , 有韵 , 有境界 。虽至涩之调 , 有真气
贯 注其 问 , 至者 可 以使 疏宕 , 亦不 失凝 重 , 与貌 其 次 难
பைடு நூலகம்
首先, 已往在人们心 目中,境 界” “ 这一概念是王 国维第一次提 出来的, 不少人把这一点作为王 国维的
一
涩者道耳 。( 卷五[ 三五] ) 叶燮在《 原诗 》 中论苏轼 的创作时说 :如 苏轼之 “
古诗词鉴赏之诗歌的意境
古诗词鉴赏之诗歌的意境意境诗歌的意境,指的是诗歌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含蓄、幽深、丰富的情感的自然或者生活图景以及能够引发读者体会、品味和想象的艺术画面。
它由情感组合而成,在情感的不同作用下,构成不同特征的形与神、情与理相统一的意象系统,从而形成了可以让读者自由品味和感悟的想象空间。
换句话说,诗歌的意境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自然、静谧恬美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幅画面之中。
这种包含着诗人情感的图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意境一般可以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所谓“有我之境”,指的是侧重于对主观情感的流露,将情感直接转移到景物上去,表达情感比较强烈、具体、确定的意境。
比如欧阳修的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就是“有我之境”的名句。
“无我之境”则是指较为客观的描绘景物,渲染描绘出来某种独特的情感氛围或者景物环境,以体现诗人隐约、深刻甚至可能有些模糊的情感的意境。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就是“无我之境”的佳作。
创造意境主要有三种方式: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和形神兼备。
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情绪、情感的客观物象。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的呢: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两句诗构成一种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春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
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
浅析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意与境
就是认识到要充分享受人生美好的时光 , 强 烈 的 主 观 情 意 接 着 对 物 镜 的描 写 来 抒 发 出
3意与境 交 融 的三种 方式
意 是 主 观 的 思 想 和 感 情 , 是 客 观 的 生 活 的 景物 。作 者 都 是 境 借景 物 作 为抒 发 情 感 的 契 机 , 借景 言清 。 古代 文 学 中 意 与 境 的 在 交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
3I 随境 生 .情
与 清 的 融 合 。意 境 实 际 就 是 主体 内 心 的 情 感 与 外 在 物 质 环 境 的
龄 提 到 的 心 于 境 , 境 于 心 ” 是 指 的一 种 心 与物 的 相 通 , 处 视 就 景
中之 一 境 界 。故 能 些 真 景 物 真 感 情 者 , 之 有 境 界 。否 则 谓 之 无 谓
境 界 。” 以看 出文 学 作 品 中 的艺 术 造 诣 就 是 一 种境 界 。 可
文 章 编 号 :6 3 2 l (0 1【 一 l3 O 1 7 - 1 12 1 ) O 7 一 2 3
维 在 《 间 词话 》 就 提 到 ,境 非 独 谓 景 物 也 , 怒 哀 乐 亦 人 心 人 里 “ 喜 意 境 就 是 作 者 的主 观 情 意 与 客 观 物 境 互 相 交 融 、 相 渗 透 、 互 融 合 浑 成 的而 达 到 的 一 种 艺 术 境 赛 。实 际 上是 一 种 人 之心 与物 之 境 的 一 种 完 美 的 交 融 , 是 主 观 精 神 与 客 观 物 镜 的契 合 。王 昌 也
—字境界出
—字境界出作者:林天宇来源:《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8年第7期晚唐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观点,历来多以为一语括尽古典诗歌的精髓,也指出其境界所在。
诗歌艺术,美在含蓄蕴藉、韵味无穷,故话不直说,哪怕情感热烈奔放如《汉乐府·上邪》中的女子,也还是得借山、水、雷、雪、天地等自然景物来表明心意——但她毕竟是异类,敢于直呼苍天起誓“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更受崇的做法是,给你描绘一幅“蒹葭苍苍~杨柳依依”“雨雪罪罪”的画面,至于心中想表达什么,待君心会,妙处难说。
推演到极致,就出现了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前后铺陈了五种景象,中间没有任何连带、形容、修饰语,已不仅仅是“诗中有画”了,简直是作诗即作画。
再如元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亦只用景物不断渲染。
然而细品下会发现,马致远在这三句话里的六种景物前都加了一个形容词来修饰,从而凸显其特点,再强化景物间彼此的对照衬托关系。
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昏”的,没有这三个形容词,画面的萧条、阴森意境就营造不出来,因为藤可能是润的,树可能是翠的,乌鸦也可能是不昏的—一“青藤绿树健鸦”,生机勃勃,就烘托不出天涯游子的憔悴,也没法让“小桥流水人家”在鲜明的反差中对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同理,桥必须是小而精致的,水必须是潺潺流动的,家中必须是有人的,温馨意味才扑面而来;道路是古旧的,风从西面来,马儿也已经长途跋涉到瘦了,游子的断肠方水到渠成。
可见,巧用修饰,能使诗歌中的意象关系与特点生发出来,否则画面可能是呆滞的,内涵的情思也难以到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如改成“雾和楼台,月与津渡”,怕会令人失笑。
一对比就能感受到画面中雾和楼台、月与津渡的美感,得于“失”和“迷”二字的引带。
有时用好一个修饰词,就能点石成金——所以咱不妨改一下司空前辈的意思,要追求的不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是“一字得风流”。
解析意与境的相生交融
解析意与境的相生交融诗词意境杂谈,解析意与境的相生交融一般的解释是: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境是指客观生活或氛围。
意和境有机的融合从而造成一种艺术境界,称为“意境”。
换一个角度来说,“意”是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二者的关系是“意”借“境”而表现,“境”则以“意”为灵魂,情景相生,形神交融,方可成为意境。
追求意境美,是有情有景的抒情诗的艺术极致,更是中国古典诗的特点,那些形象优美、意境深远、意味无穷的古诗,以其独物的艺术魅力影响着诗坛。
意境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情境交融,虚实相生诗人的主观情感为“虚”,客观的物象为“实”,物象依靠感情获得生命,感情借物象得以表现。
诗人在创造意境时,把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交融在一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这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1、触景生情,因物缘情诗人看到某种富有特征的物象,受到感染,油然而引发某种悲喜、爱憎之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让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景物统一起来。
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感情触发过程,是创设意境的一个重要的手法。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
时当深秋,晴空如海,山高林密,晴初霜旦,高猿长啸,空谷传响,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天高”“沙白”“猿啸”“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三、四两句写远眺之景,上句写山景,下句写江景,山上江中,往复交织,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
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灏奔放的气势。
以上四句写景,确实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
诗学概念·境生象外
诗学概念·境生象外古代诗学概念。
语见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
”境,此处指诗歌所表现,同时也是读者所体会到的境界;象,指诗中所描绘的物象。
境生象外,言诗能使读者于所描绘的具体物象之外,体会到一种诗中未直接写出、也难以写出的意境。
所描绘的物象是确定的、有限的,读者体会到的境界则可以是不确切的、无限的。
诗之可贵,正在于能调动读者的想象,使其通过有限而进入无限,感受到悠远深长的情味。
《董氏武陵集纪》又云,诗歌“片言可以明百意”,以简约表现众多,也正与此有关。
陆机曾说,为文恒患“文不逮意”(《文赋序》),谢灵运亦云“但患言不尽意,万不写一”(《山居赋》自注),均苦于言辞不能将自己的审美意趣全部传达出来。
境生象外之说,则已认识到无须一一缕述其意,而应致力于以有限的语言形象引发读者自己去领会言外之意趣。
“象外”一语,原为玄学家说理时所说。
三国魏荀粲论《周易》卦意、卦象、卦爻辞的关系云:“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
……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注引《晋阳秋》)象外之意,指卦象所不能包孕的精微之意。
以后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而成为重要的美学概念。
如南齐谢赫《古画品录》称张墨、荀勗之作:“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
”谓其画描摹物象未必出众,但自有一种精微深妙、难以言说之美,形似不足而别有动人之处。
又如唐皎然云:“固须绎虑于险中,采奇于象外。
”(《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韩愈《荐士》亦云:“象外逐幽好。
”均言诗人运思,极深极远,达于常人所想不到的微妙之处。
刘禹锡此处则用来概括诗的美学特征。
后来司空图《与极浦书》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即与刘氏意通。
(杨明)。
西亭:物境、情景、意境
西亭:物境、情景、意境王昌龄“三境”说《诗学指南》根据王昌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所谓“物境”、“情境”、“意境”,是指诗人审美体验的三种不同的对象。
“物境”是以“泉石云峰”的自然购物为对象而得到的审美体验;“情境”是以人的娱乐愁怨等情感为对象而得到的审美体验;“意境”则是以人的思想或生活中的某种境况、事理为对象而得到的审美体验。
具体对象虽然不同,但“神之于心”的把握方式,均属主体审美体验。
王国维“意境”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附录》中,对“意境”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
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
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
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
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
文学之工不工,亦视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
“山谷云:'天下清景,不择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
’诚哉是言!抑岂儿清景而已,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
世无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飧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
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妙秘也。
”“文学之事,其内足者以摅已,而外足于感人者。
意与境二者而已。
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
”王国维在《文学小传》中,对于情景进行了阐述:“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
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
自一方面言之,则必吾人之胸中洞然无物,而后其观物也深,而其体物也切,即客观的知识,实与主观的情感为反比例。
自他方面言之,则激动之感情,亦得为直观之对象、文学之材料,而观物与其描写之也。
境字开头的诗词
境字开头的诗词1. 《境中梦》境中可有梦一场,就像那夜空中闪烁的星光,照亮我们心底的渴望。
你看那孩子在田野里奔跑,不就是在追寻着境中的梦吗?例子:哎呀,我们不也常常幻想境中会有怎样奇妙的事情发生呀!2. 《境里情》境里情丝千万缕,宛如那风中摇曳的花朵,触动我们柔软的心房。
她看着远方默默发呆,是不是境里情在缠绕她呀?例子:嘿,我们有时不也会被境里的某种情感抓住嘛!3. 《境边人》境边人来人又往,恰似那奔腾不息的河流,演绎着生活的悲喜。
你瞧那些旅人在境边徘徊,难道不是在寻找着什么吗?例子:哇,我们不也会在某些境边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嘛!4. 《境中月》境中月如钩,好似那挂在心头的思念,让我们辗转难眠。
他对着境中月发呆,是不是想起了远方的人呢?例子:哟,我们不也会对着月亮寄托情思嘛!5. 《境间花》境间花正艳,如同那灿烂的笑容,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她们在境间花丛中嬉戏,不就是最美的画面吗?例子:哈哈,我们不也喜欢在花丛中享受美好嘛!6. 《境上云》境上云飘飘,仿佛那自由自在的灵魂,引领我们追逐梦想。
你看那片云在境上悠然飘荡,多让人羡慕啊!例子:唉,我们不也渴望像境上云那样自在嘛!7. 《境下水》境下水潺潺,好比那灵动的音符,奏响生命的乐章。
他听着境下水声入迷,是不是也被这美妙吸引了呢?例子:呀,我们不也会被动听的声音吸引嘛!8. 《境中火》境中火烈烈,恰似那燃烧的激情,点燃我们奋斗的勇气。
他们在境中火光中拼搏,不就是在追求梦想吗?例子:哼,我们不也应该有这样的激情嘛!9. 《境中影》境中影摇曳,就像那记忆中的片段,让我们感慨万千。
你想想境中影的那些过往,是不是有很多故事呢?例子:哇塞,我们不也有很多难忘的影子嘛!10. 《境中情》境中情深深,宛如那温暖的怀抱,给予我们无尽的安慰。
她在境中情里沉醉,不就是感受到了爱吗?例子:呐,我们不也会沉浸在深深的境中情里嘛!我的观点结论:以“境”字开头的诗词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让我们在这些美妙的文字中感受生活的多彩与奇妙。
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着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孙秀元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6年第05期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诗眼是指古诗中最为准确、生动、传神的字、词、句。
诗眼最能体现古人炼字的功夫。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说的就是炼字。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这“闹”和“弄”字即是诗句中生动传神之字,即为诗眼。
(一)找准诗眼如何准确找出古诗中的诗眼?一般古诗的诗眼常常表现为两类。
第一类,表现在写景状物诗中传神动词的运用上。
写景状物诗中最生动传神之处通常表现在动词上。
例如: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反复诵读《春兴》,我们会发现诗中选取了杨柳、细雨、残花、流莺、春风等春天特有的景物来表达情感,应是写景状物寄情于景的诗。
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两个字应是“吹”“逐”,看似简单,实则含情,是诗歌的诗眼。
又如:咏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延,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春天里柳的生机勃勃与秋天里柳的萧条衰败的对比来表情达意,其中“逐”和“带”当是传神之笔,这两个字反客为主,使柳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类,体现诗歌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词语。
能体现诗歌主旨、思想感情的字词在诗歌中起统摄作用。
诗中的意象选择、表达技巧的选用都服务于诗歌的主旨,如果把握了诗歌的主旨、情感就能很容易找准诗眼。
如: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当属边塞诗,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年年岁岁频繁的调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气候苦寒,景色单调,这些都体现了征人的怨情。
所以,诗题中的“怨”字是诗眼,诗句中没有一个“怨”字,但句句有怨情。
又如: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垂。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浅析古代文论中的境、境界和意境的关系
浅析古代文论中的境、境界和意境的关系作者:佚名(2016年4月)摘要:境、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历来探讨甚多。
它们在古代文论中的含义,虽不乏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
境界一词出现于文论中大约在南宋时期。
那么,境、境界、意境有什么关系呢?关键词:境、境界、意境境、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历来探讨甚多。
它们在古代文论中的含义,虽不乏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
一般理解,每不加分别,这或因王国维《人间词话》同时加以使用之故;或有所分辨,但解说颇欠贯通。
证之以文献,境主要指文学作品写出的境地,同时又是指创作之境,某种文体境域,甚至某种艺术造诣;境界也主要指文学作品写出的境地;意境是文学作品写出的有意蕴的境地,其意每在人生,或以写自然山水以见人生。
境与境界有时大致等同,境有时包含意境在内,但境界与意境并不就是一回事情。
确立意境的基本含义颇为重要,古代又有用意境一词而言它者。
意境仅在作品,境、境界又每在作品之外,甚至文学之外,本文力图具体辨析讨论之。
境、境界、意境的起源境这个词出现很早,最初是疆域的意思。
《孟子〃梁惠王下》说,‚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几乎同时,境又用于指某种精神心态,《庄子〃逍遥游》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
‛后来境又指某种所处地方,陶渊明《饮酒》诗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境界一词出现稍晚。
最初也是指地域疆界。
东汉班昭《东征赋》说,‚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后来的佛教经籍中也有境界一词,大致是指精神心智的活动范围或向往区域。
如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说,‚比丘白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
‛北魏菩提留支译《入楞伽经》说,‚妄觉非境界‛。
北魏昙摩流支译有《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梁僧伽婆罗等译有《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
宋僧道原《景德传灯录》说,‚问:若为得证法身?师曰:越卢之境界。
‛一般言谈中,境界也有佛教这种用法。
南朝齐梁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两次用了‚境‛这个词。
浅析诗歌中“意”与“境”交融的几种方式
浅析诗歌中“意”与“境”交融的几种方式摘要:诗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
本文通过对一些诗歌的分析阐述了意境表现的五种方式。
关键词:诗歌意境表现方式“意境”一词源自佛经。
我国古今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众说纷纭。
王昌龄的《诗格》、陆机的《文赋》、?{嵘的《诗品》以及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对意境的内容均有所涉及。
我们认为,所谓诗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
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的统一。
“意境”是衡量诗歌高下的一条重要原则。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鉴赏一首好诗,我们心目中必有一种意境:或为诗人洋溢的感情激动着,或为诗中强烈的气氛包围着,或为丰富多彩的自然图景吸引着,诗中美好的意境似乎完全把我们引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事实上,诗中“意”与“境”的交融并不是单调划一的,而是呈现出种种不同的方式,给人以变化的美,丰富的美。
归纳起来,其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随景赋情,情随景生诗人在写作之前未有什么情思意念,只是偶然因遇到某种物景,忽有所悟,于是某种情思随着景物油然而生。
这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无我之境”。
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天来了,成日锁在深闺中的少妇,着实打扮了一番,登上翠楼去观赏春景,心情当然是高兴的。
但当她忽然看到路边青青的柳条儿飘飘依依,这自然使她联想到因“觅封侯”而远离的丈夫,不禁兜起一股愁思:似乎这迷人的春景应是为自己所设,如今她独上翠楼,不免辜负了这良辰美景,也辜负了自己的韶华,真不该让丈夫远去,这愁思,这后悔,是偶然因陌头杨柳而挑逗起来的,并与杨柳的物景交织在一起,构成意境,这正是情随景生。
古代诗词的三种意境:物境、情境和意境
古代诗词的三种意境:物境、情境和意境意境是是指诗词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
王国维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
诗词作者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王国维像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早使用“意境”概念,在他的《诗格》中提出了“三境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
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诗格》意境之美千姿百态,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
《苏幕遮·怀旧》词意如藉物直抒胸臆:曹植《雁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等诗词都包含了一种典雅含蓄美,写景空旷幽远别致,写人温文尔雅特立,写情绵绵不尽,洗练的语言,表达一种耐人寻味,咀嚼不尽的凝重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再如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王之涣“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等,表达的是一种阳刚奔放美,雄浑侧重写物的气象磅礴和宏大,劲健旷达侧重于写人的精神特质,多用夸张、想象、直抒胸臆等手法来表达物象情怀,具有豪迈浪漫主义特性。
平和自然 博大清远——试谈张志和《渔歌子》的“境”
平和自然博大清远——试谈张志和《渔歌子》的“境”
陈远位
【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
【年(卷),期】1987(000)007
【摘要】<正> 张志和《渔歌子》一词,全篇仅二十七字,可谓短矣。
可是,此词却是“道尽渔家事”的绝唱。
刘熙载称它为“风清千古”。
这首词是如何赢得这些美誉的呢?前人之述颇多。
本文拟另辟蹊径,从境的角度来略加论述。
一诗词之中皆有“境”。
“境”又有三:一曰“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
《渔歌子》二十七字中,有十七字名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清水”、“鳜鱼”、“箬笠”、“蓑衣”、“风”、“雨”。
物象达九种之多。
可见物在此词中的地位。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陈远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钓翁之钓不尽同——从《江雪》、《渔歌子》谈柳宗元、张志和的思想差异 [J], 杨绍斌
2.张志和《渔歌子》五首词英译过程中的译释同构 [J], 李坤
3.张志和《渔歌子》(草书) [J], 孙涛
4.沉入词语,领悟宋词的艺术魅力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教学实录 [J], 黄吉鸿
5.张志和《渔歌子》解读 [J], 张学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诗词中的“境于一字中”
王楠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010637)
内容提要:在古诗词中,境界往往是由一字烘托出来,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这一点在创作中可谓至关重要,画龙点睛的遣词在作品中会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千古佳句,要么是意好,要么是境好。
对于境来说,炼字是体现作者功力的关键。
运用不同的字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运用的恰当便如妙笔生花,不仅仅能够使诗词更具美感,也使作者和读者能够进行心神交流。
关键词:境界、心情、古诗词、自然、浑然天成、炼字、美感
提起宋祁的《玉春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一提到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便是大街小巷之人都能耳熟能详的。
可见诗歌并不仅仅是高雅之人才能够欣赏的。
只要是动人之语必有动人之处。
就好比这“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样,一个“闹”字就充足散布开去的魅力。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春天的悄然到来,东城的景色也越来越美好。
清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波纹,好似女子梨涡里荡开的醉人笑意,甜甜的迎接踏春而来的客人。
这便是首联的意境了,从整首诗来看,头两句是全诗的铺垫。
“绿杨烟外晓寒轻”这一句紧接而来,初春的杨柳抽出的新芽,轻轻浅浅的,好似烟雾环绕,看得不真切。
“晓寒轻”用的也是极妙,原本是指早春还有些轻微的寒意,但是一旦直白的解释就是去了韵味,原本诗中那轻轻渺渺的感觉就消散了。
“晓寒轻”从音韵上就有一种含蓄委婉的味道,而这就是宋祁对早春的感知,清爽,灵动。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下子就从杨柳青黄写到了红杏枝头,杨柳给人的感觉轻灵而红杏则是热闹的,这一静一动显出强烈的对比,虽然这热闹欢快的红杏没有完全打破这冬天的寒意,但是这春天的确也渐渐的美好明晰起来了,好像这红杏的后面就是满世界的生气和暖意。
但如果仅仅就是这“红杏枝头”在这微微寒意中独自盛开,这无非就是单薄的,所以这或盛或衰的景色,全靠一个“闹”字,豁然开朗。
“闹”字写出了花开得娇艳但不孤寂,红杏本不是孤傲之物,这一“闹”字到原原本本的把红杏的神态形容出来。
叫人好不欢喜。
阳光下的灼灼其华,只一字,尽显风流。
后面的“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就更好理解了,我们一生中常常会遗憾欢乐的时光太少,但是哪里是这样,不过是太重视俗世
的患得患失,变得世故,不在纯真,失去了微笑的力气。
我端着酒杯在夕阳中规劝你,让我们在这早春的花间尽情享受这美丽的夕阳吧!后面两句是作者的情感宣泄,虽然讲的合情合理,但是却偏偏给我了狗尾续貂的感觉。
前面颈联写的动静之景简单美好,点睛的”闹“字便将一切都写得活泛,这一字用的精准,用的精致。
宋祁的“闹”字用的好,而王安石的“绿”字也别有一番风味。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的来历可谓一波三折,话说王安石最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又觉得这“到”字实在是用的稀松平常,遂又改成了“过”、“满”字。
但都觉得实在不妥,心烦气躁,漫步在水边,看见水边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心中一喜,便改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但是古人为求一字的炼字精神倒是真实的。
正因为炼字对诗歌的高下起到如此的作用,所以因此中国古代诗人非常讲究诗歌字句的锤炼,所谓:“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吟安五个字,用破一生心”;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清诗丽句必为邻”;所谓“一句坐中得,寸心天外来”,“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所谓“险觅天应闷,狂搜海欲枯”;“生应无掇日,死是不吟时”等等。
往往诗词中的一个字便是诗词的灵魂,境于一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水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幕帘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词是张先在年迈之时所作。
临老伤春,借酒浇愁,宿醉之后,酒已醒,愁又添。
“送春春去几时回?”每一年的春天都会如约到来,可是自己已是白发之年,自己的青春如时光的流逝,消逝在每一个春天里。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这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欲惜流年?”缱绻寂寞惆怅之情难以排遣,看到镜中自己憔悴苍老,更添伤感。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幕帘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下阕的实质是作者排遣愁情的过程。
心中的郁结在“云破月来花弄影”后稍稍有所舒减,。
天渐渐暗下来,沙堤上飞禽在并眠,张先在此时定时觉得周遭的孤寂与内心的伤怀不谋而合,故而更加伤感。
这里没有提到月亮,但马上峰回路转,本来逐渐暗下去的天空,月亮破云而出,带着一丝突然之感,但更多是欣喜,花在微风中微微颤动,这月光下颤动的花影,就像花儿在自己抚弄自己的影子一样。
在这样的哀愁中出现这样的美感,是非常自然的。
本就是带着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自己去寻找的意思。
不过这样的喜悦稍纵即逝,“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作者进了屋子,怕这肆意的风吹熄了灯,忙忙重重遮住灯焰,这样的春风,教作者担心的不仅仅是这灯,还有外面花园里才看的扶影的花,生怕明早就变成片片落红了。
而在整首词里最让人记挂的还是那首“云破月来花弄影”,此句中的“破”字用的很妙
云层破裂,月亮显现,月光不是因为云层的飘远或者是变淡,而是生生扯出一个缝,破云而出。
后面的一个“弄”字,用的更是精妙。
弄即抚弄,带着嗔娇,可爱,轻柔的意味,花自己抚弄自己的影子,这个鲜活的动作。
在月光的照射下,竟有圣洁的感觉,孤寂但不清冷。
柔情倾泻,浑然天成,这样的美为我们讲述的极其自然。
这“一字一景一境界”在我看来,是古诗词的精魂所在。
短短几句话,就能渡出我的思绪驶向远方。
而这一个字所包含的是浑然天成的感受,往往灵感的由来就是在“静”中得出。
这“静”并不是外物的安静,而是内心的安静,心境浮躁写出的作品只会是即兴之作无以深品;“静”中所得常常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自己与外物的交流,自己对时间的思考。
这样更能表现出一个人心智,这才是一个人真正需要追寻的。
换句话说这也是佛家所说的“禅”。
正如禅理没有粗鄙或高洁一样,境界也是不分优劣的。
一个具有生活小情调的人,在他的字里行间里那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真诚地表露无遗。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这是要怎样一个细致、敏感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在朴实不过,却又亲切真实的句子呢?鱼儿是因为水面上的细纹才出,而燕子是因为这浅浅细雨倾斜了自己的身子。
这“出”、“斜”就道出那雨中的静谧。
也透出了杜甫内心的闲适,悠然,满足。
“境于一字出”,“境”不光是诗词中的境更是作者内心的心境。
求得一字衬景衬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凤凰涅槃,凤舞九天,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思静则心安,静中所得才是纯粹所在,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人间词话》王国维武汉出版社
2、《当时只道是寻常》安意如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一生最爱纳兰词》苏缨武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