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8线虫概论、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合集下载

人体寄生虫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名词解释人体寄生虫是指寄生在人体内以获取利益的生物体。

它们会依附于人体的不同器官或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人体寄生虫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它们可以来自于食物、水源、土壤、空气等各种传播途径。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名词解释。

1. 蛔虫:蛔虫属于线虫纲蛔虫科寄生在人体的一种寄生虫。

它们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通过摄取感染的食物或饮水而进入人体。

蛔虫寄生会引起腹痛、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体的发育和生长。

2. 钩虫:钩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消化道的蠕虫。

它们主要寄生在小肠壁,通过吸食人体血液来获取养分。

感染钩虫会导致虚弱、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肠道出血和脱水等并发症。

3. 结肠假单胞菌:结肠假单胞菌是一种寄生在人体结肠内的细菌。

它们通过进食和水源进行传播。

结肠假单胞菌感染会引起腹泻、腹痛、脱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结肠炎和全身性感染。

4. 结核菌:结核菌是一种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

它们可寄生在肺部、肾脏、骨骼等器官,通过呼吸道和粪口传播。

结核菌感染会引起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5. 跳蚤:跳蚤是一种寄生在人体皮肤上的外寄生虫。

它们主要通过跳跃和爬行进行传播,常寄生在被污染的床上、衣物和家居等处。

跳蚤咬人后会引起瘙痒、红肿、皮肤炎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和继发感染。

以上仅是对几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名词解释,不同的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的位置和症状也有所不同。

为了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

人体寄生虫学蛔虫鞭虫蛲虫

人体寄生虫学蛔虫鞭虫蛲虫
病例二:
局部检查:外阴红肿,于右方大阴唇内侧见2个高梁米粒大小的溃疡,阴道口粘膜充血,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流出。
01
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未查到滴虫和霉菌,淋菌PCR和砂眼衣原体PCR检查均为阴性。
02
思考:可能为何种病原体感染?如何确诊?
03
一、蛲虫形态:
PART ONE
蛲虫成虫
雌虫:1cm左右 雄虫:2-5mm
肠虫清(丙硫咪唑)200mg,顿服;
0.5%乳酸溶液冲洗阴道,50ml溶液从细导尿管注入,1次/天;
建议患儿父母及玩伴也行驱虫治疗,所用衣被、玩具等作煮沸或用0.05%碘液浸泡消毒。经上述处理,4天后病情逐渐好转,7天脓性分泌物消失,红肿消退,溃疡愈合,复查虫卵阴性。
01
02
03
治疗:
蛔虫的生活史(幼虫的移行);
幼虫
一、形 态
成虫
长圆柱形,形似蚯蚓,活时成粉红色或微红色,死后为白色;
雌虫:长约20-35cm;雄虫:15-31cm,
Adult of Ascaris lumbricoides
2 蛔虫卵示意图
大小 形状 颜色 卵壳 内容
Embryonated Eggs of Ascaris 受精卵孵化后蜕皮一次成为感染性蛔虫卵(含蚴卵)--感染期
03
2008年初,政府又将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
04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还将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 )列为卫生城市、卫生城镇考核指标。
05
由各地卫生部门牵头,CDC组织实施“四改一驱”(改厕、改水、改造环境、改善行为和驱虫)。
06

线虫(nematode):是外形呈线状的一类蠕虫,隶属于线性动物门的线虫纲,种类多、分布广。

人体寄生虫 线虫 概论

人体寄生虫 线虫 概论

线虫概论线虫,因虫体圆柱而得名,重要的有蛔虫,鞭虫,蛲虫,丝虫,钩虫,旋毛虫和粪类圆线虫等。

一、[形态]1.成虫:多呈圆柱形,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

(1)体壁﹕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上皮细胞,故称为原体腔或假体腔。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与腺体。

线虫的消化管完整,由口孔(口囊),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

(3)生殖系统﹕雄虫为单管型。

尾端多有1个或1对角质的交合刺。

雌虫多为2套生殖系统,称为双管型。

(4)神经系统:咽部神经环是神经系统中枢。

(5)排泄系统2.卵(1)线虫卵无卵盖,一般为椭圆形,卵壳多为淡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有的线虫卵在排出体外时含有一个为分裂的卵细胞,如蛔虫卵;有的卵细胞正在分裂中,形成桑葚胚,如钩虫;有的已经发育成蝌蚪期胚胎,如蛲虫卵;还有的在产前已形成幼虫,为卵胎生,如丝虫和旋毛虫。

(2)卵壳组成﹕3层﹕卵黄膜,壳质层(硬,抵抗),蛔甘层∕脂层(调节渗透作用)。

卵壳外常有子宫壁分泌物形成的较厚的蛋白质膜。

二、[生活史]虫卵、幼虫、成虫1. 以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分为两类:(1)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称为直接发育型,感染期虫卵或幼虫可直接进去人体发育。

肠道线虫多属此类。

(2)生物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称为间接发育型。

组织内寄生虫多属于此类。

三、[生理]1.虫卵孵化与幼虫蜕皮(molting)寄生人体的线虫,其幼虫发育是在人体内不断的移行过程中完成的。

除了蛲虫和鞭虫的发育无组织内的移行,直接在肠腔中完成外,其他的如蛔虫、钩虫、粪类圆线虫等肠道线虫和旋毛虫等线虫的幼虫发育,均有在组织内的移行、发育过程。

线虫的这一组织内移行特征与其引起的病理损害和临床表现有关。

线虫幼虫发育的另一特征是蜕皮。

其蜕皮液可作为变应原,诱导宿主超敏反应。

如蛔虫性哮喘等。

2、成虫期线虫一般有较为完善的三羧酸循环来进行有氧代谢。

四、[治病]线虫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线虫的种类、寄生虫数量(或称虫负荷)、发育阶段、寄生部位、虫体机械和化学刺激,以及宿主的营养及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线虫总论、蛔虫、鞭虫、蛲虫

线虫总论、蛔虫、鞭虫、蛲虫
急腹症病人主要靠外科手术!
2021/2/4
22
预防
粪便处理及卫生教育
菜园禁止使用水肥(或须经堆肥程序) 避免食物污染(如苍蝇、蟑螂等节肢动物的传播)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饭前便后洗手) 避免生食根茎、块茎类植物(如地瓜)
2021/2/4
23
鞭 虫 Whipworm
鞭虫病 Trichuriasis Whipworm infection
9
形 态-2
蛔虫顶端 三片唇瓣
体壁结构
2021/2/4
10
形 态-3
蛔虫雄虫尾端结构
雄虫尾端 向腹面卷曲
2021/2/4
11
形 态-4
受精蛔虫卵:
45~70×35~50μ(60×45 μ ) 外覆一层蛋白质膜 透明玻璃状卵壳 卵内含一圆形卵细胞 两端有新月形间隙
蛋白质膜
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 玻璃状卵壳
雌、雄交配,雄虫死亡并排出体外
雌虫产卵(肛周) 雌虫阴门括约肌在肛周因
接触空气而收缩,并一次
6 hr 蜕皮1次 产下全部虫卵
感染期虫卵 肛门-手-口
幼虫(结肠、直肠) 蜕皮3次
成虫
2021/2/4
再感染 幼虫重新爬回肠道
夜间移行到肛周产卵的雌虫
07
39
生活史要点
人类是唯一宿主 成虫寄生在 盲肠 及 大、小肠交界处
7
蛔虫、似蚓蛔线虫:
蛔虫病(Ascariasis)、蛟蛔 Ascaris infection (Roundworm infection)
2021/2/4
8
形 态-1
成虫:
粉红色,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口孔周有三片品字形排列唇瓣 雌虫尾端钝圆 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有交合刺一对

人体寄生虫学-副本线虫概论、蛔虫、鞭虫、蛲虫

人体寄生虫学-副本线虫概论、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引起的荨麻疹
(2)蛔虫引起的外科并发症
– 胆道蛔虫症 – 蛔虫性肠梗阻 – 蛔虫性肠穿孔 – 蛔虫性阑尾炎 – 蛔虫性肝脓肿
高热 大量酗酒 食入大量刺激性食物 剧烈呕吐 全身麻醉和腹部外科
手术 肠内蛔虫数量过多 不正规的驱虫治疗
胆道蛔虫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 成虫钻入胆总管引起 突发性右上腹绞痛,间歇性加剧 疼痛向右肩、背部、下腹部放射 恶心、呕吐、极度不安
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 盆腔炎, 阑尾炎
四、实验诊断 1.查虫卵: 肛门拭子法------透明胶纸,棉签 2.查成虫
五、流行
1、人:唯一的传染源, 指甲垢内卵活10天,室内活3周
2、感染方式:
肛门-手-口; 接触、吸入感染; 逆行感染
3、儿童集体机构聚集性特点,易重复感染
六、防治 1、防止再感染
蛔虫特性 ★
• 定居部位:小肠肠腔 • 食性:以小肠内已消化的食物(食糜)
为食 • 雌虫产卵量:24万个虫卵/1条雌虫/天 • 钻孔习性
三、致病 • 1、幼虫的致病作用
蛔虫性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成虫的致病作用 (1)肠蛔虫病 掠夺营养、消瘦、营养不良 消化功能紊乱 过敏性症状
• 阿苯哒唑,又名丙硫咪唑或肠虫清(成人, 400mg/d,顿服,1~2 d)
• 甲苯咪唑(成人,100mg/d,顿服,3~4d)。 • 伊维菌素,蛔虫病治愈率100%,剂量为
6mg/d,顿服。
• 由虫体引起的急腹症等并发症,应及时 抢救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成虫似鞭状,
雌雄生殖器
官均为单管 型。
成虫
寿命1年±
蛔虫卵的发育过程
• 感染阶段及方式——感染期虫卵、经口食入 • 体内移行途径

寄生虫2.线虫概述、蛔虫、鞭虫

寄生虫2.线虫概述、蛔虫、鞭虫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查虫卵,方法有直接涂片法、沉 淀集卵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推荐使用 此法)。 虫卵小,容易漏检,一般应连续粪检三
次以上。
五、流行与防治 1、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温暖和潮湿的环 境有利于鞭虫卵的发育。
2、常与蛔虫感染并存,儿童感染多于成人
3、人是唯一传染源,防治原则、治疗药物
与蛔虫相同
复习思考题
1.试述似蚓蛔线虫对人体危害及防治措施。 2.简述蛔虫病流行广泛的原因。 3.常用什么方法从粪便中查找蛔虫卵?为什 么有少数人肠道有蛔虫寄生,但在粪便中 找不到虫卵或只查到未受精卵?
4.蛔虫、鞭虫感染的主要诊断方法是什么? 5.比较似蚓蛔线虫与毛首鞭形线虫的生活史
鞭虫重度感染致直肠脱垂
• Prolapsed rectum due to heavy trichuriasis.
Worms can be seen attached to the mucous membrane
3. 临床表现: • 轻度感染:多无症状,但粪检可发现鞭 虫卵。 • 重度感染:可有头晕、腹痛、慢性腹泻、 消瘦及贫血等症状。 • 儿童重度感染时,如有营养不良或并发 肠道其它感染,可导致直肠脱垂。 • 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嗜酸性 料细胞增多、四肢浮肿等全身反应。
在小肠内寄生的蛔虫多为数条 在小肠内寄生的蛔虫多为数条 至数十条,最多可达 1978 条。 至数十条,最多可达1978条。
(b)蛔虫性肠梗阻
(c)肠穿孔
(d)蛔虫性阑尾炎
蛔虫性肠梗阻
胆道蛔虫
肠穿孔
蛔虫性阑尾炎
四、实验诊断 〈一〉病原检查: 查获虫卵或成虫是确诊的依据 1、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2、浓集法: 3、虫体鉴定: 4、临床实验性驱虫: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鞭虫、蛲虫

Changing patterns of infectious disease 2000, Nature
Cohen, Mitchell L.
Next century
Dengue: an escalating problem BMJ2002 Gibbons, Robert V
Aedes aegypti taking blood meal
胚胎期幼虫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致病与诊断 流行
成虫
肛门外

34-36 º C
(盲肠,阑尾)
6h
感 染 期 卵
1个月
经口
幼虫
(小肠)
成虫
成虫寿命2~4周
肛门 手 口
感染方式
间接接触、吸入 逆行感染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致病与诊断 流行
1.
肛门瘙痒及炎症 雌虫特殊产卵习性:
失眠、烦躁、消瘦、惊厥等
2.
虫卵动画
鞭虫卵
脱蛋白质膜 蛔虫卵
菜单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防治
鞭虫生活史
菜单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防治
动 画:
菜单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防治
动 画
菜单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防治
流行环节:
传染源:病人及带虫者 传播途径:经口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菜单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防治
防治原则
综合性措施
查治传染源:阿苯哒唑、甲苯咪唑等
菜单 概论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防治

人体寄生虫复习资料:寄生虫总论+线虫概论+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人体寄生虫复习资料:寄生虫总论+线虫概论+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寄生虫总论1.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也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研究寄生在人体内和体表上、有医学意义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包括阐述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致病机理、实验诊断、流行规律、防治原则。

2.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①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1.掠夺营养:引起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定居可对宿主组织造成损伤或破坏3.毒性与免疫损伤:引起组织损害或免疫病理反应②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结果有三种:1.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并具有抵御再感染的能力2.宿主能清除部分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部分抵御能力3.宿主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甚至大量繁殖,引起寄生虫病3.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线虫概论4.线虫纲成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的共同特征;①一般形态特征:1.形状:线形或圆柱形,两侧对称,体不分节;雌雄异体,雌虫一般大于雄虫,雌虫尾端较直,雄虫尾端或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交合伞2.有原体腔,充满原体腔液3.体壁:①角皮层:无细胞结构,增厚形成唇瓣、乳突、翼、齿、交合伞、交合刺等特殊结构②皮下层:4条纵索③纵肌层4.消化道完整:口—咽管—肠—直肠—肛门5.生殖系统特点:大多数雌虫为双管型,雄虫为单管型。

(卵黄膜)6.虫卵无卵盖,卵壳多由3层构成②生活史:生殖方式:卵生(oviparous)或卵胎生(larviparous)发育阶段:卵—幼虫—成虫最显著的特点:幼虫需蜕4次皮蛔虫总结【形态】成虫:圆柱形,头尖尾圆,体表细纹,口周有品字形唇瓣,生殖系统雌虫双管型,雄虫单管型,一对交合刺虫卵:受精卵宽椭圆形,卵壳较厚未受精卵卵壳与蛋白质膜均较受精卵薄,内含大小不等折光颗粒【生活史】【致病】幼虫致病:①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哮喘、荨麻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线虫概述、蛔虫、鞭虫、蛲虫

线虫概述、蛔虫、鞭虫、蛲虫

三、致病 Pathogenesis
雌成虫肛周排卵 虫卵粘附在皮肤上 肛门
周围、会阴部夜间瘙痒
影响睡眠,可出现夜惊、
烦躁不安、失眠、精神减退、食欲不佳、消瘦 虫体附着局部粘膜的轻度损伤 慢性炎症(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 异位寄生: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及在腹腔、 消化功能紊乱或
腹膜、盆腔、肠壁组织、输卵管等部位引起以虫
可达95%以上。
4. 外用蛲虫膏、2%白降汞膏或龙胆紫等涂于肛周,有止痒杀虫作用。 5. 国产新药伊维菌素、三苯双脒也具较好疗效。
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
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反复感染。
复习思考题:
1、线虫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简述蛔虫的生活史及其引起的并发症。
3、为什么蛔虫病流行广泛?
4、简述蛲虫的生活史特点及其诊断方法。
胚或幼虫。
单细胞胚的蛲虫卵, 蛲虫卵大体形态 无色透明。
扫描电镜下的蛲虫卵, 可见一侧隆起。
二、生活史Life cycle
雌、雄交配,雄虫死亡并排出体外 6hr
雌雄成虫
(盲肠、结肠、 直肠及回肠下段)
雌虫产卵
(肛周) (蜕皮1次)
感染期虫卵
肛门-手-口
结肠、直肠
幼虫
(逆行感染) 蜕皮3次
成虫
从食入感染期虫卵至成熟产卵约1个月,雌虫寿命约2-4周。
三、生活史 Life cycle
生活史要点:
1、从人体感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60-75天。
2、感染阶段为感染期蛔虫卵。 3、每条雌虫每天产卵24万个。 4、成虫寿命1年左右。
四、致病 Pathogenesis
幼虫和成虫均可致病,但成虫是主要致病阶段。
1.幼虫致病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库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库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库总论、线虫概论、蛔虫、蛲虫某一、名词解释1世代交替2保虫宿主3感染阶段4带虫免疫5幼虫移行症6人兽共患寄生虫病7土源性线虫8生物源性线虫二、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种寄生虫病不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A疟疾B利什曼病C蛔虫病D钩虫病E日本血吸虫病2下列哪种生物是营互利共生(共栖)生活?A疥螨B弓形虫C人虱D结肠内阿米巴E自由生活阿米巴(棘阿米巴)3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最主要适应性的表现是:A对气候的适应B对宿主体内环境的适应C体表结构功能的改变D生殖能力增强E对中间宿主适应性的加强4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A偶然致病的体外寄生虫B偶然机会引起疾病的寄生虫C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D暂时性寄生人体的寄生虫E偶然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5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A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D温度、湿度、地质E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6线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A都经自由生活阶段B都有蜕皮过程C幼虫只在宿主体内蜕皮D幼虫均需经宿主肺部移行E虫卵孵出的幼虫就有感染性7下列哪种寄生虫的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ATrichinellapiraliBAcarilumbricoideCWuchereriabancroftiDBrugiamalayiETaeniaolium8全国各地凡是个人与环境卫生差而气候适宜的地方都可能流行的线虫病是:AonchocerciaiBtrichuriaiCtrichinelliaiDacariaiEhookwormdieae9蛔虫性哮喘的免疫学反应是: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抑制抗体反应10Acariai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为:A肛门拭子法B碘液涂片法C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D自然沉淀法E饱和盐水浮聚法11蛔虫生活史中需蜕皮4次,蜕皮发生的场所依次为:A卵内,宿主的小肠、肺泡、小肠B卵内,宿主的肺泡、肺泡、小肠C卵内,宿主的小肠、肝、小肠D卵内,宿主的肝、肺泡、小肠E卵内,宿主的小肠、肺泡、肺泡12蛔虫卵卵壳外的蛋白质膜呈棕黄色是因为:A自然颜色B被胆汁染的C被粪便染的D视觉错误E被胃液染的13Acarilumbricoide致病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A蛔虫性肺炎B掠夺营养C破坏肠粘膜D引起变态反应E引起的并发症14蛲虫卵的结构不包括:A虫卵无色透明B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C卵壳较厚D内含一个卵细胞E内含幼虫15Enterobiai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失眠B嗜睡C腹痛D腹泻E肛周皮肤瘙痒16主要通过“肛门-手-口”方式引起自身重复感染的寄生虫病是:AenterobiaiBacariaiChookwormdieaeDfilariaiEtrichuriai某型题17Acarilumbricoide流行广泛、感染率高的原因:A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B产卵量大,易污染环境C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D个人卫生习惯差E苍蝇机械携带虫卵18acariai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有:A蛔虫性阑尾炎BⅠ型变态反应C胆道蛔虫症D肠梗阻E肠穿孔19引起胆道蛔虫症的诱因是:A患者体温升高B食用辛辣食物C手术麻醉D不恰当驱虫治疗E腹泻20在新鲜人粪中检出蛔虫卵可具有以下形态特征:A含幼虫蛔虫卵B含单细胞受精蛔虫卵C未受精卵D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E含分裂卵细胞的受精卵21防治蛔虫病的正确措施是:A加强卫生宣传,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B加强粪便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C及时治疗病人D手足涂抹防护剂,防止幼虫感染E消灭苍蝇、蟑螂22Enterobiuvermiculari感染人体的方式有:A感染性虫卵经口B感染性虫卵经吸入咽下C幼虫从肛门进入D从皮肤钻入E经蚊叮咬23Enterobiuvermiculari的防治原则是:A普查、普治病人B加强卫生教育,宣传防治知识C注意个人卫生D防止儿童吸吮手指E避免与猫、犬等接触24蛲虫与其他肠道线虫的不同点:A雌虫在人体肛周产卵B虫卵短时间(约6小时)发育成熟C寄生在盲肠D成虫好钻孔习性E少数雌虫产卵后可再爬回阴道、尿道等处异位寄生三、问答题1如何贯彻对寄生虫病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2说明蛔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的原因。

蛔虫,鞭虫,蛲虫

蛔虫,鞭虫,蛲虫

本节难点、重点
1、蛔虫的生活史(幼虫的移行); 2、蛔虫成虫的钻孔性会引起那些并发 症? 3. 鞭虫和蛔虫生活史有何异同? 4. 蛲虫的主要感染方式、产卵特点是什 么?蛲虫的诊断、致病与其产卵特点有 何关系?
胆 道 蛔 虫 症----最常见并发症
肠道并发症: 肠梗阻、肠穿孔 蛔虫性腹膜炎
肠梗阻
原因是大量成虫纽结成 团,堵塞肠管.
肠穿孔
四、实 验 诊 断
1. 粪检查虫卵 首选方法: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沉淀法 浮聚法 2. 痰中查蛔蚴 3. 驱虫治疗性诊断
五、 流 行
我国蛔虫流行的特点: 农村高于城市 儿童多于成人 感染率为45% 儿童达85%以上
毛首鞭形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简称鞭虫 (whipworm),其成虫寄生于人 体盲肠,可以引起鞭虫病 (trichuriasis)
一、形态 成虫似鞭状,虫卵腰鼓形
1. 成虫
雄虫 雌虫
前细后粗、形似马 鞭;
雄虫(长3-4.5cm) 尾端卷曲,有交合 刺一根;
雌虫(长3.5-5cm) 则钝圆。
第二篇 蠕虫学 线虫
蠕虫学?
线虫:蛔虫、钩虫、丝虫等 吸虫:血吸虫、肺吸虫等 绦虫:带绦虫、包虫等
线虫概述
线虫(nematode):是外形呈线状的 一类蠕虫,隶属于线性动物门的线 虫纲,种类多、分布广。
1.成虫形态特点: 1).两侧对称的圆柱形, 2).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则逐渐变细, 3).体不分节。
蛔虫(round worm),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 虫中体形最大者。
1.蛔虫性哮喘是咋回事? 许多人喜欢生吃蔬菜、水果,有时引起咳
嗽、嗓子发痒,更严重的甚至发生哮喘。

寄生虫概论蛔虫鞭虫钩虫

寄生虫概论蛔虫鞭虫钩虫

9~11×0、4 7~9×0、3
呈“∫”形
口囊 腹侧前缘有两对钩齿
腹侧前缘有一对板齿
交合伞 撑开时略呈圆形
撑开时略呈扁圆形
背辐肋
远端分两支, 每支再 分3小支
基部先分两支, 每支远端再分两小支
交合刺
两刺呈长鬃状,末端 分开
一刺末端呈钩状,常包套于另一刺凹 槽内
阴门
体中部略后
体中部略前
尾刺


成虫
成虫口囊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简称蛔虫。就是人体内最常见得寄生虫之一。
内 容:
成虫 虫卵 生活史 致病 实验室诊断 流行 防治
成虫形态
虫体呈长圆柱形,寄生于肠道线虫最大者 雄:15~31cm×0、2~0、4cm 雌: 20~35cm×0、3~0、6cm
颜色:乳白色或粉红色 体表可见细横纹和明显得侧索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致病
幼虫致病作用
体内移行过程造成相应组织或器官得损害。
成虫致病作用
成虫摄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和化学性刺 激以及免疫病理反应等都可致宿主营养 不良、组织损伤、出血、炎症等病变。
重要虫种
寄生于肠道: 蛔虫、钩虫、蛲虫及鞭虫等等。
寄生于组织内: 旋毛虫 寄生于淋巴系统: 丝虫
致病
幼虫致病 蛔虫性肺炎、哮喘;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异位寄生
成虫致病 (1)掠夺营养和损伤肠黏膜 (2)超敏反应 (3)并发症
蛔虫性肠梗阻
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检查 1粪便查虫卵; ①直接涂片 3痰中查蛔虫幼虫
流行
分布呈世界性 感染率:农村﹥城市,儿童﹥成人 感染率高得原因
一根。 雌虫:尾端钝圆。

【强烈推荐~!!】医学寄生虫学:蠕虫:蛔虫、钩虫、蛲虫、丝虫 复习总结

【强烈推荐~!!】医学寄生虫学:蠕虫:蛔虫、钩虫、蛲虫、丝虫 复习总结

生活史
1、直接型
2、间接型1、、寄生部位:人小肠
2、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3、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4、成虫寿命:一年
1、寄生部位:小肠
2、感染阶段:丝状蚴
3、感染方式:①丝状蚴从皮
肤钻入人体②经口感染
4、成虫寿命:十二指肠钩虫
7年,美洲钩虫13~15年
1、寄生部位:回盲部
2、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3、感染方式:经口感染(夜间在
肛周产卵,6小时为感染性卵)
4、成虫寿命:2—4周
两个阶段:①幼虫:蚊体内②成虫:
人体内1、成虫寄生部位:淋巴系统
①班氏丝虫:浅部和深部淋巴系统
②马来丝虫: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
2、终宿主:人;中间宿主:蚊
3、感染阶段:丝状蚴
4、感染方式:蚊虫叮咬
5、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出
现在外周血液循环中,夜间数量多,
白天数量少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源
粪便里含有受精蛔虫卵的病人和带虫者
• 感染方式
误食感染期虫卵是唯一的感染方式
蛔虫感染十分普遍 的主要原因
1. 生活史简单, 不需要中间宿主 2. 蛔虫产卵量大 ( 24万个/日/雌 ) 3. 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 (卵壳蛔甙层) 4. 含虫卵的粪便污染土壤 5. 人们不良的卫生行为
六、防 治
卵 壳 中层 —— 壳质层(较厚较硬,对虫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内层 —— 脂层/蛔甙层(可防止虫卵内、外水份的渗透)
• 内含物 (从宿主体内排出时)
• 内含一个卵细胞(蛔虫卵、鞭虫卵) • 内含多个卵细胞(钩虫卵) • 内含幼虫 (蛲虫卵 )
有些线虫为卵胎生,雌虫直接产出幼虫(丝虫、旋毛虫)
丝 虫
三、致 病
• 幼虫致病
主要为移行时造成的机械性损害和变态反 应,如发热、咳嗽、咳血痰等一过性肺部炎症, 称为肺蛔虫症(Loeffler 综合征)
• 成虫致病
• 夺取营养 • 变态反应 • 并 发症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时, 如发热
胃肠病变或食入过多的辛辣食物以及驱虫方法不当等,均
防治原则
• 加强卫生宣教 (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 • 查治病人/带虫者(控制传染源) • 粪便无害化处理 (杀灭粪便中的虫卵)
本节要点
1. 蛔虫成虫(雌/雄)和虫卵(受精/未受精)的形态特征 2. 蛔虫生活史(发育阶段、感染阶段、感染方式) 3. 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途径 4. 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5.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6. 蛔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7. 蛔虫感染十分普遍的主要原因
丝虫成虫
新鲜血滴中的微丝蚴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旋毛虫幼虫囊包
(二)生活史特征
基本发育阶段 :
虫卵
幼虫
成虫
-----------
(在外界发育)
虫卵
感染期虫卵 感染期幼虫
(在宿主体内寄生)
幼虫
成虫
( 蜕 皮 四 次)
生活史类型 :
1. 土源性线虫 ( 直接发育型 )
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在外界可直接发育 成感染性虫卵/ 幼虫, 人的感染直接来源于外界环境 。
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 无体腔膜 ,
亦称假体腔 ,其内充满体腔液。
• 有简单的管状消化道
包括口孔、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
• 生殖器官:雌虫多为双管型,雄虫为单管型
♀♂
蛔虫生殖器官
2、虫 卵
• 外观 : 卵圆形,无卵盖,卵壳多为黄色或无色 • 结构 : 卵壳一般分为三层
外层 —— 卵黄膜(很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见)
虫卵,故对蛔虫病的诊断不是很困难。
常用的方法 : • 直 接 涂 片 法
(粪检)
• 水洗沉淀法 • 饱和盐水浮聚法
怀疑是蛔虫病患者,但粪检时未发现虫卵(或是单 雄性虫体感染者),可采用驱虫性诊断。
五、流 行
• 地理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全世界感染人数为13亿, 每年死 于蛔虫性肠梗阻的就有一千多人。我国有5.31亿人感 染,平均感染率为 44.59% ,最高的达77.12 %。
• 虫卵产出后不久即具有感染性。(蛲虫) • 虫卵产出后需要在外界发育一段时间才具有感染性。
(蛔虫、鞭虫)
• 虫卵产出后需在外界发育并孵出幼虫才具有感染性。
(钩虫)
肠道内寄生性线虫多属于土源性线虫
2. 生物源性线虫 ( 间接发育型 )
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 发育成感染期幼虫才能感染人体。人的感染来源于另
可刺激虫体,使虫体的活动力增强,乱窜乱钻而引起后果
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上蛔虫引起的并发症常见的有 :
• 胆道蛔虫症 ( 64% ) • 蛔虫性肠梗阻 • 蛔虫性阑尾炎 • 蛔虫性胰腺炎 • 肠穿孔和急性腹膜炎
此外还有肝脏、支气管、气管、尿道和生殖器官蛔虫病
四、实验诊断
由于蛔虫产卵量大,在病人的粪便里很容易查到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生于人体 盲肠,可以引起鞭虫病(trichuriasis)。
一、形态特征
(一) 成虫
1、外观:似马鞭,前端细长, 约占虫体长的3 / 5, 端明显粗大,雄虫 尾端卷曲,体长约 3 ~ 5cm左右。
蛔 虫 生 活 史
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途经
孵出的幼虫钻入肠 壁小静脉或淋巴管
肝 右心 肺 肺泡
小肠
胃 食道
咽 气管 支气管
( 定居 )
生活史要点
发育阶段 :虫卵(初产卵/ 感染期虫卵)、幼虫、成虫 感染阶段 :感染期虫卵(内含幼虫) 感染方式 :误食感染期虫卵(经口食入) 寄生部位 :小肠内 虫体寿命 :一年左右 产卵数量 :约24万个 / 日 / ♀
毒性及过敏反应
寄生于肠道内的蛔虫
咬附在肠壁上的钩虫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Aascaris lumbricoides)
简称 “ 人蛔虫 ” 或 “ 蛔虫 ” , 是人
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
人体的小肠,引起蛔虫病。人类的蛔虫
感染率高达 77% 以上。
一、形 态
成虫
圆柱形, 体表有细横纹 雌雄异体, 雌虫 > 雄虫 生殖器官: 雌虫为双管型
雄虫为单管型
受精蛔虫卵
卵内含卷曲的幼虫
感染期蛔虫卵
蛔虫卵
(感染期)
未受精蛔虫卵
二、 生 活 史
(钻入肠粘膜经移行再回到小肠发育)
幼虫
成虫
(小肠内孵出) (经口感染)
人体内
(约两个月)
(产出虫卵)
感染期虫卵
虫 卵(初分产裂卵)
土壤里
(发育)
(约三周)
( T. W. O2 )
蛔虫生活史示意图
第 十二 章
线虫
( Nematode)
第一节
概论
在分类学上, 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 全世界的线虫大约有一万多种。大多数的线虫 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寄生于人体的 线虫常见的仅有十多种。
(一) 形态特征
1、成 虫
• 外观呈圆柱形,两侧对称,体不分节 • 雌雄异体,雌虫一般大于雄虫 • 具有原体腔 ( protocoele )
一种生物。 (丝虫、旋毛虫)
组织内寄生性线虫多属于生物源性线虫
组织内寄生性线虫对人体的危害 要大于肠道内寄生性线虫
(三)致 病
与寄生虫的种类、数量、发育阶段、寄生部位等有关。 与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
入 侵 —— 多引起皮炎
1. 幼 虫
移 行 —— 造成组织损伤和过敏反应
夺取营养
2. 成 虫 机械性损伤(肠壁、心肺、淋巴系统、神经系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