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7《大雁归来》》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7《 大雁归来》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7《大雁归来》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雁归来》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象的散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文章以大雁的迁徙为线索,展现了季节更替中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本文中所涉及的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主题,还需教师引导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难点: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音频,以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2.准备相关的大自然图片或视频,用于课堂展示,增加学生对自然的直观感受。
3.准备课文解析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随后,展示大自然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味。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教案
《大雁归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1.3学习作者观察自然、关爱生命的独特视角。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关爱之情,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1.2学习作者观察自然、关爱生命的独特视角。
2.教学难点:2.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对大雁的兴趣。
1.2学生分享对大雁的了解和印象。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分析课文内容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一段,理解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第二段,探讨大雁的象征意义。
4.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深入分析课文2.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三段,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2.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第四段,探讨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课堂实践3.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培养观察力。
3.2学生分享观察成果,交流感受。
4.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课堂讨论2.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
3.课堂实践3.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捡拾垃圾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诗歌《大雁归来》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能够准确朗读诗歌,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3.能够通过分析诗歌的词句和修辞手法,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美感。
4.通过诗歌鉴赏,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大雁归来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大雁归来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大雁的好奇心。
2.播放一段关于大雁归来的视频素材,让学生感受大雁飞行的场景和壮丽景象。
Step 2:预习导入1.通过提问和讨论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现上节课的情景,并把上节课的内容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联系(上节课讲的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本节课是通过鸟类的描写展现自然景物的情景)。
2.师生共同回忆和讨论大雁的特点和迁徙的原因,了解大雁迁徙的规律,并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思考。
Step 3:课文学习1.让学生第一遍默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和意义,然后教师再朗读诗歌。
2.教师解读诗歌中的生词和词意,并与学生交流,澄清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义的疑惑和理解。
3.教师分析诗歌中的词句和修辞手法,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美感。
4.让学生有机会朗读诗歌,让他们从声音、语调和情感上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Step 4:拓展延伸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大雁迁徙的照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雁迁徙的惊人壮丽,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更深入地了解大雁迁徙的特点和原因。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探讨大雁迁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Step 5:小结1.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和总结,让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新知识和体会,并强化对诗歌的理解。
2.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默读课文、分析课文,写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大雁迁徙的意义和美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大雁归来》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大雁归来》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本单元“品味诗意,传承文化”以张九龄的《大雁归来》为主题,选取了全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阅读、分析、欣赏和评价。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提高阅读、表达和文化素养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张九龄的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特点。
2.对《大雁归来》的主题、艺术形式和情感体验有深刻理解和认识。
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让学生深刻感受诗歌的生命力和人文魅力。
三、教学过程1.了解唐代张九龄的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学习小传;2.诵读、倾听和感受《大雁归来》的诗歌语言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内心的韵律和音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3.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剖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大雁归来》主题的含义和艺术形式的特色;4.阅读相关的诗歌作品,探究《大雁归来》的文化融合和传承;5.评析师生自己的写作作品,选择好作品在班内进行展示和评选,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和成长。
四、课外拓展1.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有关唐代文化艺术的信息,拓宽视野和知识面;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文化名著和优秀作品,锻炼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3.组织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文化自信。
五、教学效果本单元以《大雁归来》为载体,让学生深入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诗歌创作特点,提高了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能力和表达水平,增强了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
学生不仅从诗歌中汲取了生命的营养和智慧,更培养了文化胸怀和人文情怀,对诗歌和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本单元以张九龄的诗歌名篇《大雁归来》为引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生命力和人文魅力,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和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教案范文2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雁归来》教案范文精选2篇(一)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大雁归来》教案范文:教案主题:探究《大雁归来》中的情感描写教案目标:1. 了解《大雁归来》的情感描写特点2.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理解文中角色的情感变化3. 培养学生运用情感描写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情感描写的兴趣。
2. 引入《大雁归来》这篇课文,提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阅读和分析(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大雁归来》。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情感描写特点,并记录下来。
3. 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澄清。
三、情感描写练习(20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课文中的一段情感描写进行改写。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和修改自己的作品。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展示改写后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情感变化的分析(10分钟)1. 进一步分析角色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角色的情感变化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解释。
3.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加深对故事情节及情感描写的理解。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归纳整理情感描写的特点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记在黑板上。
六、拓展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创作一段情感描写,并与同桌分享。
2.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运用课上学到的技巧和原则。
七、总结(5分钟)1. 请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情感描写的问题,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2. 回顾本节课的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备注:1. 教案中的时间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在教案中适当增加讨论和思考的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发表观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对于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示范,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教学反思(通用7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教学反思(通用7篇)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教学反思篇1《大雁归来》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认真阅读课文后,我发现,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声情并茂,跃然纸上。
从内容上讲,课文既介绍了有关大雁的知识,更用大量的笔墨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而细致研读后就会发现,作者的侧重点不在介绍知识而在抒发情怀,所以教学的重点,也应着重把握作者的情怀。
但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呢?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否可以从此入手?仔细斟酌后,决定以探究“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以“趣味导入(谜语导入)—感知知识性—品味形象性—感受抒情性—把握主旨”为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
一、有准备的课才上得有滋味。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自学,学生得知要上公开课,也预习得特别认真,对课文熟悉到了一定程度,避免了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不知所云、无所适从,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教学重点的解读不留痕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把握作者的情怀。
首先,在品味形象性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拟人句的分析与感悟,让学生体会了作者对大大雁的喜爱之情,这为把握作者的情怀打下了基础。
其次,通过分析“对比”写法,领会作者在分析对比中突出大雁的特征,从而表达喜爱之情。
再次,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在质疑探究中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最后,通过对目前世界及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形势的相关资料的阅读,学生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形势严峻,总结出本文作者在告诉我们:我们应敬畏生命,关爱自然,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教学反思篇2一、教学设计思想:1.轻知识,重文理《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被誉为“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的利奥波德所著。
部编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了解作者在描写大雁时对拟人手法的运用。
3.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雁是春天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
而每当萧瑟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也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
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并概括要点,把握文意。
之后教师提问: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
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三、课堂讨论:提问: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明确:课文中说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而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不是偷偷摸摸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大雁知道法规,在春天的白天放心地活动,觅食。
四、品读赏析: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
感受浓郁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有人说这篇文章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同学们选择这三点中的一点进行探索,探究方式:例子+评定。
(1)探究知识性:明确: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知识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为人们闻所未闻。
(2)品味形象性:明确: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大雁归来》精品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2.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珍爱动物的情感,鼓励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发展。
重点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
2.理解作者的情怀。
难点理解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难句,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情境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有关大雁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时,就宣告着春天到了,它们欢快之极,喧闹地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对大雁情有独钟,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物,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的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种活动。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利奥波德(1887-1948年),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
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位造诣极深的文学家。
《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
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
关于大雁大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
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
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
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
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
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
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又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
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
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
八年级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1)理解大雁迁徙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影响大雁迁徙的气候、食物、地形等生态环境因素,理解其迁徙规律。难点举例:气候对大雁迁徙的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迁徙路线。
(2)观察和描述动物行为的准确性:在观察大雁行为时,如何抓住关键特点进行准确描述。难点举例:区分大雁不同队列飞行的特点,如V字队形、一字队形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大雁在我国生态保护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搜集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具备观察与表达能力、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文化素养以及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习性和迁徙特点:了解大雁的栖息地、食物来源、繁殖习性等基本知识,掌握其迁徙路线和迁徙时间。举例:大雁南飞的时间和路线,如何选择合适的栖息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通过举例、实际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透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雁归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鸟类迁徙的现象?”(如:秋天树叶黄了,大雁往南飞。)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雁迁徙的奥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7课 大雁归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7课大雁归来一. 教材分析《大雁归来》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大雁归来时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但部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可能还不够强烈,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听力训练。
2.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大自然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欣赏。
3.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大雁归来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地发音和停顿,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巩固,可以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词。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教学反思《大雁归来》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这一课的主题是关于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
在这一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雁群体的飞行,在飞行过程中它们相互依靠,彼此支持,体现了集体团结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课前预习、互动式讲解、小组合作讨论等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是我对这一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评价(一)利用预习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前预习时,我要求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了解大雁的习性和飞行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这一课程更有兴趣。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互动式讲解、小组合作讨论等等,让学生在参与课堂中更好地理解主题和内容,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也让学生在参与讨论中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存在一定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这需要我关注争取更好地控制课堂时间,提高课程效果。
(四)需要更好的挖掘和应用课后拓展有些学生在课后没有对课程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这可能与我没有给出更好的拓展和引导有关。
对于这一问题,我需要增加课后作业,加强对课后学习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课堂知识中探究相关问题。
二、教学方法建议(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团体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训练。
我可以通过组织课堂合作讨论、分组完成任务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想和交流,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集体的力量。
(二)加强课堂互动我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巡回辅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日后的课堂中,我将更加注重互动式授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互相交流。
(三)多角度进行拓展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只是学习知识的一个方面,我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拓展课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8篇(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8篇(部编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积累关于大雁的一些科学常识。
2、品读课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重难点:1、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2、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教学步骤:一、导入每当萧瑟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常常组成整齐的行列,划过天空,在蓝天留下美丽的诗行。
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大雁的生活习性。
2、大雁的生活习性,在文章中又写到了哪些内容?三月,大雁归来;大雁的觅食;大雁的集会。
3、跳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笔下的大雁是怎样的大雁?南飞的大雁冬季的大雁归来的大雁孤独的大雁春天觅食过程中鸣叫的大雁四月夜间群居的大雁向大地洒下野性诗歌的大雁4、再一次跳读课文,找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表明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5、请你把文中具体描写大雁的句子连缀成文,来读一读,感受画面,感受美。
三、课文探究1,作者用如此优美的语言来描写大雁的归来,他想告诉大地上的我们什么呢?2、在同学们讨论发言之后,介绍《沙乡年鉴》的相关内容。
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
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四、课文拓展1、请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2、一行大雁乘风而起,那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看配乐图片,介绍画面(注意说明的顺序)。
3、展示、评价。
五、课后作业1、请从课后“读读写写”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
语言要生动,字数在150左右。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篇2【教材分析】《大雁归来》是美国著名环保主义者利奥波德创作的一篇集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于一体的科学文艺作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7大雁归来教案
7大雁回来1.认识大雁的生活习惯,领悟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2.推断语句,领悟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圆满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解析课文的能力。
4.感觉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觉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大雁回来的相关电影或图片。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听闻它还能够传达书信,因此很简单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好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现在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回来》倒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二、授课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掌握马虎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述?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 (1)11 月南飞的大雁。
(2)3 月的大雁。
(3)大雁回来的情况。
(4)春雁觅食。
(5)孤雁。
(6)4 月夜间大雁的会合。
字里行间充满着喜爱大雁、珍爱野生动物的情怀。
目标导学二:细读文本,感觉感情1.听老师范读第 4 段,赏析雁舞沙乡之美景,圈画出描述大雁遨游的动词,朗读、品味、感觉大雁的心声,想一想:能不能够从这些词语中感觉到大雁回来时的心情?明确:欣喜、快乐、激动、愉悦、逍遥自在、逍遥自在、无忧无虑2.大雁为什么会有这样快乐、逍遥自在的心情?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这是一种怎样的大雁?聆听雁儿心声,进入雁儿内心世界,谈谈大雁的性格、精神特色及雁与雁之间的关系。
以这样的句式说话:读____________句(段 ),我发现这是一种 ____________的大雁。
可抓住学生选择的语句做议论,教师示例:(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大雁的特色。
①它们顺着波折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仿佛向久其他朋友低语相同。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抵达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试性的盘旋,而像凋谢的枫叶相同,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喝采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大雁归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难以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阅读理解与情感体验: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需要引导深入理解。
-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如何将课文中的自然观念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培养其生态文明意识。
举例: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通过具体例句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并提供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
举例:
-在讲解生字词时,通过例句展示词语的用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词义。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理解作者如何围绕大雁迁徙展开描述。
-通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其表达效果,并尝试模仿运用。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和个人展示,指导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大雁迁徙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大雁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应对恶劣天气等。
大雁归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大雁归来》选自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生字词:熟悉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迁徙”、“陨落”等,并理解其含义。
2.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描述的大雁归来、北飞南迁的自然现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3.写作特色:分析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大雁的习性。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讨论大雁迁徙的意义时,能够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设计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7、大雁归来》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7、大雁归来》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雁归来》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大雁归来的散文,作者通过描绘大雁的归来,表达了对故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能了解到大雁的生活习性,提高对自然生态的认知。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与此同时,学生对于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和自然生态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知识的普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提高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雁的生活习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4.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5.知识拓展: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普及自然生态知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筛选、整合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对文章的解读能力。
3.赏析本文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语言,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浪漫情怀。
4.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意识,建立对大自然万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于大雁的情感。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横跨大洋,飞跃大海,穿过黑夜,冲破雾霭,只为会到你的身边。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
美国作家利奥波德,通过对大雁长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收获了许多感悟。
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大雁归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雁同学们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从文章中,你获得了哪些大雁的知识?3月大雁归来,预示着春天也就到来了。
(1段)大雁定期迁徙(2段)11月份大雁南飞,飞行路线是笔直的。
(3段)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7段)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8段)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中集会。
(9段)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10段)每年三月,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进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
(12、13段)三、解读课文,想象雁语,感受大雁形象1.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许多大雁的知识,还集中描写了大雁的鸣叫声,请同学们把它们勾画出来。
【请大家前后排小组合作,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来“翻译”大雁的语言。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提示:要找出所有描写大雁鸣叫的句子,下列句子,要引导学生指出大雁品格。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 教案(含反思)
7.大雁归来教学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重点)2.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的好处,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难点)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激趣入题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一)预习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迁徙.(xǐ) 缄.默(jiān) 窥.探(kūi) 狩.猎(shòu) 凋.零(diāo)雾霭.(ǎi) 半蹼鹬..(pǔyù)香蒲.(pú)环颈雉.(zhì)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查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喧嚷:大声地叫或说。
凋零:(草木)凋谢零落。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3.走近作者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
一生共出版了三本书和发表了大约500篇文章,大部分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题材。
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4.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沙乡年鉴》。
这本著作从1941年就开始寻求出版,但直到1949年,作者去世后才问世。
当时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还十分陌生。
所以在出版的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
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终于发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发现了利奥波德学说的意义。
利奥波德被尊称为新自然运动浪潮的领袖。
《沙乡年鉴》也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二)整体感知1.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大雁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大雁归来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理解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怀,激发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大雁归来的相关影片或图片。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观察笔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11月南飞的大雁;(2)3月的大雁;(3)大雁归来的情景;(4)春雁觅食;(5)孤雁;(6)4月夜间大雁的集会。
字里行间充满着喜爱大雁、珍爱野生动物的情怀。
目标导学二:细读本文,感受情感
1.听老师范读第4段,观赏雁舞沙滩的美景,圈画出描写大雁飞翔的动词,朗读、品味、感受大雁的心声,想一想: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来时的心情?
明确:欣喜、快乐、激动、兴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2.大雁为什么会有如此快乐、自由自在的心情?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这是一种怎样的大雁?聆听大雁心声,进入大雁的内心世界,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写作手法,谈谈大雁的性格、精神特征及雁与雁之间的关系。
(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大雁的特征。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④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明确:作者用了许多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雁,也是有感而发,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会,有辩论,讲亲情,讲友谊。
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的品质: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
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
敬之情。
(2)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①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明确: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内部友爱、无私、民主、团结,重友情、有灵性、有联合观念。
(3)多处衬托,突出了大雁的特征。
明确:如用主红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用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似乎也有数学头脑。
小结:以上各个方面都表现了作者的爱鸟之心,“爱”贯穿全文,“爱”融化在字里行间。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感悟自然
由于岁月的变迁,环境的恶化,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正慢慢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从地球上消失。
1.展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
穿山甲: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盗猎。
缅甸蟒蛇: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消费者对它们的皮肤、肉和胆囊的需求。
黄嘴天鹅: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盗猎,羽毛被用来制作药材。
亚洲水蜥: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被当作野味。
同时,也面临着森林砍伐带来的威胁。
小鸥:海鸥体形最小的一种。
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被当作野味。
2.出示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
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
教师寄语:什么时候开始,到处是树木被砍伐后的荒地,漫天的沙尘;山地里奔走着哭泣的生灵,江面上漂浮着被污染的泡沫。
什么时候开始,这天空不再湛蓝,这雨水不再清润,这土地越来越少,这森林愈来愈疏。
珍禽奇兽躲过了肆虐的天灾,却未能躲过野蛮的人祸。
渐趋灭亡的难道仅仅是动物吗?
我们现在享受的较高“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其他生物为代价?我们远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做成的“阁楼”
里,生活简化得只剩下自己,环境浓缩得只剩下盆景,一切纯朴的本质的自然的东西,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去。
感谢利奥波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是他,让我们回望滚滚红尘,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灵魂;是他,让我们明白了:若要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就必须学会尊重大家庭中所有成员,和万物和谐相处。
有万物陪我们前行,我们还会寂寞孤独吗?世界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大地才有了如此的生机和情趣。
因为,地球上不仅仅只有我们;更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三、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
⎪⎬⎪⎫大雁→报春使者→珍爱
大雁(鸣叫)⎩⎪⎨⎪⎧⎭⎪⎬⎪
⎫春雁:争论 低语孤雁:忧郁 伤心雁群:喧闹 争论喜爱
大雁——国际联合→敬佩保护动物热爱自然
可取之处
注重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的脚步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观察“大雁”的世界到思考“土地共同体”的问题,最终真正理解“我们”这个关键词中所包含的平等、博爱、和谐的环保观念,这也是教授这堂课真
正的目的所在。
不足之处课堂展开的形式有限,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