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年往事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年往事

1 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乡村景象,都重点塑造了乡村孩子充满童真童趣的形象。

《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本课选取的是其中一首,描写了乡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的前两句大意是白天去田间锄草,晚上在家里搓麻线,农家男女各忙各的事情,各有各拿手的当家本事,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后两句的大意是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习种瓜。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便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稚子弄冰》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玉磬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描绘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让我们感到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情景,生动形象。与上两句的恬静相比,后两句描绘得非常

生动活泼。“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无腔信口吹”,于是,牧童调皮天真的神态,活泼泼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为之耳目一新。

【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稚”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单元导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冰心

2.齐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童年往事。

3.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三首古诗,走进宋代孩子们的世界。

【设计意图:开篇出示主题单元导读,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对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很有帮助。】

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领悟学法

1.研究诗题,走近诗人。

(1)板书课题,引导理解“杂兴”意思。

(2)简介诗人范成大及其《四时田园杂兴》组诗。

2.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结合诗句意思,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供”,辨析多音字“供”:表示供给、供应、提供意思时读第一声;表示敬奉、陈述案情、口供意思时读第四声。

出示几组词语供学生辨析:供不应求供销供给供奉供词

随文指导书写“昼、耘、桑”:“昼”字是半包围结构,上宽下窄,横画要立稳;“耘”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瘦长,右边的“云”要舒展,左窄右宽;“桑”字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木”字要立稳。

(3)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3.借助注释和插图,疏通大意。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理解;结合插图展开想象等。

(2)再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请用上这些方法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交流。

(3)同桌讨论、交流。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点拨:可根据词语的意思,连词成句,结合插图发挥想象,从而描绘出诗中所写的乡村景象。

预设: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

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4.边读边想象,体会其中的乐趣。

(1)学生齐读诗句,师: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呢?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读到这句诗时,我仿佛看到了,这个画面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进一步体会“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表现的童真童趣。

5.有感情齐读古诗,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诗,更重要的是要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学法,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三、迁移学法,自主学习《稚子弄冰》

1.理解题意,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并指导读“稚”,注意读好翘舌音。

(2)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幼小的孩子玩冰块。

(3)交流作者信息: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