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护检修程序

合集下载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范本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范本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范本一、设备使用制度:1. 统一使用规定:1. 所有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且不得将证书借给他人使用;2. 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设备转借给他人使用;3. 不得将设备用于违法违规行为;4. 使用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禁止私自修改设备的设置;5.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且符合安全要求;6. 发生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主管。

2. 使用设备的注意事项:1.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2. 操作设备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干净;3. 使用设备过程中,禁止戴手套、长袖衣物等容易被卷入设备的物品;4. 使用设备时,禁止使用手机或其他干扰注意力的物品;5. 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发生时,禁止擅自进行维修,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6. 在使用设备完毕后,必须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工作,并将设备归位。

二、设备维修制度:1. 维修申请程序:1.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使用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并填写维修申请表,详细描述故障状况;2. 维修申请表上级主管审核通过后,将其转交给维修部门。

2. 维修部门的职责:1. 接收并核实维修申请表;2. 安排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3. 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4. 完成维修后进行验收,并填写维修记录。

3. 维修注意事项:1. 维修人员必须按照维修标准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换设备零件;2. 维修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佩戴所需的防护装备;3. 若维修过程中发现故障问题复杂或需要更换大部件时,必须及时报告上级主管。

三、设备保养制度:1. 保养周期:1. 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设定相应的保养周期;2.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保养项目:1. 清洁设备:- 定期清洁设备外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对设备的影响;- 清理设备内部的杂物,防止堵塞和故障的发生。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方面内容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方面内容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方面内容二、工作前认真作到:1、子细阅读交接班记录,了解上一班机床的运转情况和存在问题。

2、检查机床、工作台、导轨以及各主要滑动面,如有障碍物、工具、铁屑、杂质等,必须清理、擦拭干净、上油。

3、检查工作台,导轨及主要滑动面有无新的拉、研、碰伤,如有应通知班组长或者设备员一起查看,并作好记录。

4、检查安全防护、制动(止动)、限位和换向等装置应齐全完好。

5、检查机械、液压、气动等操作手柄、伐门、开关等应处于非工作的位置上。

6、检查各刀架应处于非工作位置。

7、检查电器配电箱应关闭牢靠,电气接地良好。

8、检查润滑系统储油部位的油量应符合规定,封闭良好。

油标、油窗、油杯、油嘴、油线、油毡、油管和分油器等应齐全完好,安装正确。

按润滑指示图表规定作人工加油或者机动(手位) 泵打油,查看油窗是否来油。

9、停车一个班以上的机床,应按说明书规定及液体静压装置使用规定 (详见附录Ⅰ )的开车程序和要求作空动转试车 3~5 分钟。

检查:①控制手柄、伐门、开关等是否灵便、准确、可靠。

②安全防护、制动(止动)、联锁、夹紧机构等装置是否起作用。

③校对机构运动是否有足够行程,调正并固定限位、定程挡铁和换向碰块等。

④由机动泵或者手拉泵润滑部位是否有油,润滑是否良好。

⑤机械、液压、静压、气动、靠模、仿形等装置的动作、工作循环、温升、声音等是否正常。

压力(液压、气压)是否符合规定。

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开始工作。

凡连班交接班的设备,交接班人应一起按上述(9 条)规定进行检查,待交接班清晰后,交班人方可离去。

凡隔班接班的设备,如发现上一班有严重违犯操作规程现象,必须通知班组长或者设备员一起查看,并作好记录,否则按本班违犯操作规程处理。

在设备检修或者调整之后,也必须按上述(9 条)规定详细检查设备,认为一切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三、工作中认真作到:1、坚守岗位,精心操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因事离开机床时要停车,关闭电源、气源。

机械设备安装及检修操作规程(3篇)

机械设备安装及检修操作规程(3篇)

机械设备安装及检修操作规程一、总则1. 为确保机械设备安装和检修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工作。

3. 机械设备安装和检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违反规程者将追究责任。

二、机械设备安装操作规程1. 安全准备(1)安全检查:在进行机械设备安装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工作场所安全,没有明显的危险因素。

(2)个人防护:安装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鞋、耳塞等,以确保人身安全。

2. 安装流程(1)确定安装位置:根据机械设备的要求,确定安装位置。

严禁在有明火、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进行安装。

(2)安装底座:根据机械设备的底部结构,制作或选择适合的底座,并将其固定到安装位置。

(3)安装配件:根据机械设备的要求,安装各种配件,如输送带、传动装置等。

(4)连接电源:如果机械设备需要供电,必须按照规定的电气接线图连接电源。

(5)调试启动:安装完毕后,进行设备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调试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停机检修。

三、机械设备检修操作规程1. 安全准备(1)安全检查:在进行机械设备检修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设备停机并与电源断开。

(2)个人防护:检修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鞋、耳塞等,以确保人身安全。

2. 检修流程(1)拆卸部件:根据检修需要,仔细拆卸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件。

在拆卸过程中,严禁猛力拆卸,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拆卸方法。

(2)清洁清扫:拆卸后,对机械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和污垢。

(3)更换部件:在检修过程中,如出现损坏或磨损的部件必须及时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安装调试:更换完成后,按照安装操作规程重新安装机械设备。

安装完毕后,进行设备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四、附则1. 机械设备安装和检修工作必须由熟悉工作流程、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进行,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相关工作。

《机械设备检修规程》

《机械设备检修规程》

机械设备检修规程(49页 3.1万字)目录一.IH、IS(R)型单级离心泵检修规程二.SIG(IG)型管道离心泵检修规程三.YQB型滑片泵检修规程四.Y型离心油泵检修规程五.CB型齿轮泵检修规程六.ZW6/7型空压机检修规程七.PSA变压吸附式制氮机检修规程八.浮子式码带液位计检修规程一.IH、IS(R)型单级离心泵检修规程: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IH系列单级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如输送泵房的输送泵及罐区部分收底泵的等。

1.2 结构简述IH系列单极离心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密封圈、机械密封、支架和底座等部件组成。

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轴线端面进料,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泵。

1.3 技术性能IH系列单极离心泵的主要性能表: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

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

2.2 运行性能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 能达到铭牌出力或额定能力。

2.3 设备及环境2.3.1 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3.2 基础及底座整洁,外表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3.3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 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

3.1.3 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

3.1.4 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设备维护检修制度1一、设备的大、中、小修都必需按规定,事先提出计划,然后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各班组每月15日以前,要将每月的检修计划报到车间,车间适时订立,落实好检修任务。

三、对于老化、报废的设备,班组上报车间,由车间统一报到公司,由主管经理批准方能更换。

四、班组应建立设备台帐和固定资产卡片,对车间内的设备要逐台登记建卡,做到数量精准,技术资料完备,编号、型号、原值、制造厂、购进时间等添写齐全、清晰。

五、每个检修项目都应落实到专人负责,每个参与检修人员都要明确检修任务、内容。

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在安全基础上完成检修任务。

六、每次检修完毕后,要召开设备检修总结会。

总结阅历和教训。

七、各班按规定对润滑点及润滑部位进行加油检查。

易松动部件及部位,检查各安全防护及操作系统。

八、随时察看和把握设备转运情形,保持设备清洁良好的工作情形,保证设备在工作中不发生故障。

九、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外部及工作场地,清点整理。

如工器具和备品,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十、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牢靠,清扫检查调正各润滑系统及润滑部位,按要求填加润滑油或润滑脂。

十一、检修设备的电气系,整修线路,清扫和检查其它电器装置要有工作票。

十二、设备检修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安全设施恢复原状。

十三、检修地点,要有良好的照明,不准许在黑暗、光线不足的.地方作业。

十四、停车检修时,必需首先切断电源,并在配电箱或柜处挂上“有人作业不许合闸”的警示牌。

十五、学徒工在师傅的监护下进行工作,徒工出事故,师傅要负责。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21.放射科设备管理、保养由技术组长负责,实行专机专人管理。

2.机房的各种标志醒目,各台机器应有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

3.保持机房内干燥乾净,禁止在机房内存放无关物品。

4.保持机器清洁,适时清理污物血渍,每天必需进行一次机器的清洁工作。

5.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常规小保养,削减机器故障的发生并适时把握机器的运行情况。

机修操作流程操作规程.安全规程

机修操作流程操作规程.安全规程

机修工职位操作流程、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说明书操作流程一、工作责任:完成公司安排的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确保全厂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工作任务:1.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公司的现行有效的维修手册中的方法、技术要求或实施准则,配合完成公司下达的正常设备检修计划(大、中修)、日常维修和临时故障抢修设备检修工作。

2.按公司设备润滑及其它维护保养规定,完成设备润滑和较复杂的设备维护工作.3.在确保设备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可利用设备旧件的修复利用。

4.配合改造与更新项目,完成公司下达的设备改造、安装和调试工作。

5.负责所用工具、量具、维修设备的维护保养、保管工作.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机修工生产派遣:1、设备机修工实行日常班排班时,员工应在接到排班计划后5日内提出是否异议,有无私事。

否则员工应严格按照排班计划上班考勤,遇有人员紧张或特殊的情况,自行调整的,须提前通知班长长。

2、排班应注意以下事项:(1)合理调配人员搭配,如新进员工必须安排相应的师傅同班、各专业力量搭配合理等,保证每一横班的人员力量搭配。

(2)休假.准备休探亲假(或年休假)的员工应提前15天前,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

所在部门将根据下月生产情况安排休假。

如若因生产原因不能如期安排休假的,将在其下一次申请时优先安排。

四、机修工工作的四个阶段:(一)预先准备阶段1、机修工必须于规定上班时间提前15分钟参加由车间组织的的工作安排会,否则视为迟到处理。

2、听取部门领导介绍公司昨天生产整体情况3、维修工外出工作应在黑板上留言写清去向。

4、从机修班长、作业长、技术员、领取本班工作任务:包括本班的常日班设备维修任务和备件制作任务、三班需要重点维护设备和相应维修技术文件(二)直接准备阶段1、工作安排会结束以后进入岗位.2、技术准备:弄清当天布置的维修项目的工作重点、难点故障原因及技术要求文件,确定需要准备什么工具、量具等,初拟施工方案,不清楚之处,及时向主任或主管技术人员请示。

维护检修工作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维护检修工作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维护检修工作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维护检修工作是指对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年度检修和故障排除等工作。

为了保证维护检修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维护检修工作的人员,包括维修工人、检修工人、安全人员等,被维护检修的对象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施、建筑构件等。

第三条维护检修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工作安全。

第四条维护检修工作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五条维护检修工作应充分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第二章维护检修工作前的准备第一节资料准备第六条维护检修工作前,应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工时安排、作业人员等。

第七条维护检修工作前,应查阅设备、设施的维修手册、产品说明书等资料,了解工作要求和操作步骤。

第八条维护检修工作前,应获取相关工作许可证,包括特殊工种作业、动火作业等特殊工作的许可。

第二节装备准备第九条维护检修工作前,应检查作业装备是否完好,包括工具、设备等。

第十条维护检修工作时,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

第十一条维护检修工作时,应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避免使用损坏的工具和设备。

第三节安全环境准备第十二条维护检修工作前,应对作业场地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安全措施和警示标识的设置。

第十三条维护检修工作时,应确保作业场地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聚集。

第十四条维护检修工作时,应保证作业场地的清洁整齐,避免绊倒和滑倒。

第十五条维护检修工作时,应随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因环境条件导致事故发生。

第三章维护检修工作的操作规程第一节安全操作准则第十六条维护检修工作时,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第十七条维护检修工作时,应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维护检修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工作许可证的要求,确保特殊工种作业、动火作业等安全可靠。

机械维修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机械维修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机械维修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维修前准备1.根据维修作业的要求,准备维修需要的工具、设备和材料,并确保其完好可用。

2.确认维修区域已经切断了电源,并将相应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3.对待维修设备或机械的态度要认真,不得带有侥幸心理,对设备操作不得大意。

二、维修操作1.在维修机械设备之前,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确保自己的安全。

2.在维修过程中,禁止穿戴松散的衣物和饰物,以免被卷入机械中。

3.维修工作必须在明亮的环境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在使用电焊机或其他电动工具时,必须确保电源电压符合要求,且设备正常运行。

5.使用手动工具时,必须确保工具的完整,不能使用损坏的工具进行维修操作。

6.严禁在机械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操作,必须先停止机械设备的运行,才能进行维修工作。

7.在维修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及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操作,以免造成事故。

8.在维修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自身的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如发现危险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

三、维修结束1.维修结束后,必须清理维修现场,将工具和设备摆放整齐,并归还到指定的存放位置。

2.对维修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维修后能够正常运行。

3.对维修作业进行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和维修人员等信息,并交由专人进行归档。

4.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安全隐患已经排除,维修完毕符合安全要求。

四、维护设备1.设备维修完毕后,必须进行定期的设备保养,确保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

2.在保养过程中,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保养和检修。

3.在设备保养过程中,必须使用正确的润滑油和清洁剂,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4.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5.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五、应急处理1.在维修过程中,如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情况,应立即停止维修工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模版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模版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模版一、使用制度1. 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范,严禁违规操作或超负荷使用。

2. 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有异常及时上报。

3. 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佩戴相关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安全。

4. 严禁以非法或不符合规定的方式使用机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擅自改装、私自损坏设备等行为。

5.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机械设备,确保设备操作在授权人员范围内进行。

6. 使用机械设备时,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7. 使用机械设备时,严禁酒后操作或疲劳驾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维修制度1. 机械设备的维修由专业人员进行,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有异常必须及时报修。

2. 维修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修,严禁擅自更换设备部件或进行未授权的维修工作。

3.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如需停机维修,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

4. 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现场的整洁和安全,维修完毕后及时清理工作场地和工具。

5. 维修人员在维修结束后应测试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功能完好。

6.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前,应进行停电或切断供气等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三、保养制度1. 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由指定人员进行,保养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洁、润滑和日常检查等。

2. 保养人员在进行保养工作之前,必须停机并切断电源,确保自身和设备的安全。

3. 保养人员应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保养工作,按时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4. 保养人员应使用指定的保养工具和设备,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换、替代工具。

5. 保养人员在进行保养工作时,应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停止保养工作。

6. 保养完毕后,保养人员应记录保养情况,包括保养项目、时间和保养人员等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机修工维修流程表

机修工维修流程表

机修工维修流程表As a professional mechanic, understanding the repair process is crucial for providing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service. 作为一名专业的机修工,理解维修流程对于提供高效和有效的服务至关重要。

Knowing the step-by-step procedure not only ensures that the repair work is done correctly, but also helps in managing time and resources effectively.了解一步一步的程序不仅能确保维修工作正确进行,还有助于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资源。

First and foremost, the initial step in the repair process is to assess the issue with the machinery or equipment. 首先,在维修流程中的初始步骤是评估设备或机械的问题。

This involves closely examining the machinery to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problem and to determine the necessary repairs. 这包括仔细检查机械设备,以确定根本问题并确定必要的维修。

This initial assessment is critical as it set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ntire repair process. 这个初始的评估至关重要,因为它为整个维修流程奠定了基础。

After identifying the issue, the next step in the repair process is to develop a detailed repair plan. 在确定问题之后,维修流程的下一步是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

机电检维修五步工作法

机电检维修五步工作法

机电检维修五步工作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机电检维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领域,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机器的维护和保养。

在进行机电检维修工作时,我们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和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机电检维修五步工作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问题诊断在进行机电检维修工作之前,首先要对设备或机器进行问题诊断。

这意味着要仔细检查设备或机器的工作状态,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故障。

可以通过观察设备或机器的运行情况、听取用户反馈、查阅设备或机器的说明书等方式来进行问题诊断。

只有清楚了解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工作。

第二步:制定维修方案在完成问题诊断之后,接下来要制定维修方案。

维修方案包括维修的具体步骤、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维修的时间和成本估算等内容。

制定维修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设备或机器的实际情况和维修的难易程度,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第三步:准备工作在进行机电检维修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整洁、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说明书等。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地进行维修工作,减少意外和错误的发生。

第四步:执行维修工作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可以开始执行维修工作了。

在执行维修工作时,要按照制定的维修方案进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执行维修工作时,要及时记录工作进展和关键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处理。

第五步:验收和测试在完成维修工作之后,还需要进行验收和测试。

验收和测试是检验维修工作效果的环节,通过验收和测试可以检查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只有经过验收和测试,维修工作才能算是真正完成。

通过以上五步工作法,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和系统地进行机电检维修工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维修的成本和风险。

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认真执行这五步工作法,做好机电检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和机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机械设备使用修理制度范本(2篇)

机械设备使用修理制度范本(2篇)

机械设备使用修理制度范本一、修理申请流程1. 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操作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提出修理申请。

2. 上级主管接到申请后,应及时与维修部门联系,并提供相关故障现象和设备信息。

3. 维修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应派遣维修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初步协查,确定是否需要维修。

4. 维修人员根据勘察结果,向维修部门提出修理方案和预估费用,并报主管批准。

5. 经主管批准后,维修部门安排维修人员进行设备修理。

6. 修理完成后,维修人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并填写维修报告。

7. 上级主管根据维修报告,审核修理工作的质量和费用,并做出相应记录。

二、设备保养制度1. 日常保养(1) 每日使用结束后,操作员应进行设备的外部清洁,并检查是否有异常现象。

(2) 定期对设备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维护,并记录润滑时间和方法。

(3) 定期对设备的滤芯、滤网等易损件进行检查和更换。

(4) 定期进行设备的电气接线和连接器的检查和紧固。

(5) 定期检查设备的机械部件,如皮带、链条、轴承等,保证其正常运转。

(6) 定期对设备的仪器仪表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2. 季度保养(1) 每季度对设备进行一次更详细的检查和保养。

(2) 检查设备的全部组成部分是否完好,如是否有松动、磨损、裂纹等情况。

(3) 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如是否有漏电、接触不良等情况。

(4) 检查设备的传动系统是否正常,如皮带是否松弛、链条是否磨损等情况。

(5) 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如冷却液是否充足、散热器是否堵塞等情况。

(6) 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刹车装置是否灵敏、保护罩是否完整等情况。

三、备件管理制度1. 备件采购(1) 机械设备备件的采购应按照计划进行,避免因备件不足而影响设备使用。

(2) 采购备件应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供应商准入和产品质量要求进行,确保备件的质量可靠。

(3) 采购部门应与维修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备件需求,并及时提供支持。

设备维护与检修作业标准

设备维护与检修作业标准

设备维护与检修作业标准1. 目的设备维护与检修作业标准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有效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设备维护与检修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管道设备等。

3. 安全要求所有设备维护与检修作业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包括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避免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护与检修作业,确保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等。

4. 作业流程(1)计划维护与检修作业: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维护计划,进行维护与检修作业的计划安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等。

(2)设备停机:在进行维护与检修作业之前,务必对设备进行停机操作,并确保设备已经完全停机。

(3)确认作业区域:确定维护与检修作业的区域范围,确保作业区域内无其他人员或障碍物。

(4)清洁设备表面:在进行维护与检修作业之前,必须清洁设备表面和相关部件,避免因脏污导致的故障或安全隐患。

(5)维护与检修作业:按照设备使用手册或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维护与检修作业,包括更换零部件、检修关键部件、调整设备参数等。

(6)作业验收:维护与检修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作业验收,确认设备已经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5. 记录与报告所有设备维护与检修作业必须做好作业记录,并上报相关报告,包括维护内容、维护时间、维护人员等。

6. 安全教育与培训所有设备维护与检修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确保具备维护与检修作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7. 督导与管理相关部门必须进行维护与检修作业的督导与管理,确保维护与检修作业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8. 紧急故障处理在维护与检修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生紧急故障,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紧急处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9.责任与惩罚对于违反设备维护与检修作业标准的行为,相关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相应的惩罚。

以上为设备维护与检修作业标准,希望所有维护与检修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检验范本(2篇)

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检验范本(2篇)

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检验范本设备是指用于生产、制造、运输和使用物品的各种机械、仪器、装置和设施。

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定期的维护、检修和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份设备维护、检修和检验范本,用于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

一、维护1. 定期检查设备的外观,清除设备表面的污垢和杂物。

2.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和插头是否完好,若有磨损或断裂应及时更换。

3. 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确保油液充足,若需要更换油液应按照规定操作。

4. 清洁设备的过滤器,保证过滤效果,防止杂质对设备的损坏。

5. 检查设备的传动装置,如皮带、链条等,确保其紧固度和张力适当。

6. 定期对设备的电路进行检查,以确定电线是否磨损、接线是否良好等。

7. 检查设备的控制面板和按钮是否灵活、可靠,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8. 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9. 做好设备的防潮、防尘、防腐等工作,保证设备的使用环境良好。

二、检修1. 根据设备的使用手册,制定设备的检修计划,明确检修内容和频次。

2. 停机前应对设备进行预检,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并与操作人员进行沟通。

3. 拆卸设备的零部件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损坏或漏装零件。

4. 清洗设备的零部件时,应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5. 对设备的零部件进行检查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或更换。

6. 对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检修时,清洗润滑部件,更换润滑油,并调整润滑装置。

7. 对设备的传动装置进行检修时,检查皮带、链条的磨损情况,更换损坏的部件。

8. 对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检修时,检查电线是否磨损,电器元件是否老化等。

9. 对设备的控制面板和按钮进行检修时,依据电路图和接线图进行检查和维修。

10. 检修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严禁随意触摸设备的运转部分。

三、检验1. 根据设备的规格和性能要求,制定设备的检验计划,明确检验内容和标准。

2. 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对设备的各项性能进行定期检验。

检修操作规程

检修操作规程

检修操作规程1. 检修操作规程简介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1.4 基本原则2. 检修前准备2.1 安全注意事项2.2 工具和设备准备2.3 检修计划制定3. 检修操作流程3.1 断电和锁定操作3.2 前期检查3.3 进行维护和更换3.4 检验和测试3.5 检修记录4. 检修安全措施4.1 个人防护4.2 环境安全4.3 电气安全4.4 机械安全5. 检修质量控制5.1 质量标准5.2 检测工具使用 5.3 再检和验收5.4 故障排除6. 检修后续工作6.1 设备保养6.2 故障记录及分析6.3 总结和改进7. 紧急情况处理7.1 火灾事故7.2 漏电事故7.3 机械伤害事故8. 附录8.1 相关图表和表格8.2 参考文献1. 检修操作规程简介检修操作规程是用于指导和规范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的文件。

本文旨在确保检修操作的安全性、高效性和标准化,并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1 目的检修操作规程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管道设备等。

1.3 定义在本规程中,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全部内容:- 检修:指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和更换零部件的操作。

- 断电和锁定操作:指对设备进行停电并使用安全锁定装置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的操作。

- 检修记录:指检修人员对设备检修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的文件。

1.4 基本原则检修操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标准化: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 高效性:合理安排时间并采用高效的方法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 检修前准备检修前准备是保障检修操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安全注意事项、工具和设备准备以及检修计划制定。

2.1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检修操作前,必须了解并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设备已停电并使用合适的锁定装置进行锁定,以避免触电事故。

机械设备的使用 维护和保养

机械设备的使用 维护和保养

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43216e46-7160-11ec-b0d5-7cb59b590d7d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和周期的使用;维护和服务关于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这些问题你知道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设备对于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机械的部件磨损,间隙增大,配合改变,直接影响到设备原有的平衡,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效益均会有相当程度的降低,甚至会导致机械设备丧失其固有的基本性能,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机制,加强设备日常管理,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设备维修计划。

一、设备的使用(1)凭证操作操作者在独立使用前,必须接受技术基础理论的教育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方可上机独立操作。

操作证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颁发,操作证上注明可操作的设备型号。

(2)定人定机为了严格执行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应实行定人定机制度。

设备岗位责任制应明确操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和权利、应了解和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奖励方法。

公用设备应落实维护人员,明确维护责任。

多人操作的设备实行机头制度,机头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交接班制对连续多班运行的重要设备,实行交接班制度。

交接人员应将设备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簿上,并主动向接班人介绍设备的运行情况。

交接后,双方应当面核对并在记录簿上签字。

如果继任者发现设备有任何异常,记录不清楚情况不明和设备未按规定维护,可拒绝接班。

如因交接不清,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则由接班人负责。

如果不能亲自交接班,交接班人员可以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持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填写交接班记录,交相关负责人签字。

交接班记录本不准撕毁和涂改。

设备维修人员应及时收集交接班记录本,从中分析设备现状,采取措施改进维修工作。

设备管理部门和车间负责人应注意抽查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情况。

(4)制定设备操作和维护程序对精、大、稀设备,主要设备以及涉及安全的设备,应制定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机械设备维修说明书

机械设备维修说明书

机械设备维修说明书一、前言本说明书旨在为用户提供机械设备的维修指导,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使用本说明书前,请用户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内容,按照指导进行维护和维修操作。

二、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工作1. 安全措施在进行任何维修工作之前,请确保设备已经断电,并通过合适的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切勿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维修操作。

2. 准备工具和部件为了能够顺利进行维修工作,用户应事先准备好适用的工具和所需的零部件。

在维修开始前,务必检查工具的完好性,并确保所使用的部件与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相匹配。

三、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1. 电路故障如果机械设备出现电路故障,用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维修:(1)仔细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良好,是否有明显的损坏。

(2)检查设备内部的电路连接是否稳固,是否有松动和插槽接触不良的情况。

(3)如果以上步骤都没有解决问题,用户应寻求专业维修人员的帮助。

2.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可能包括轴承磨损、传动系统故障等,用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维修:(1)确认故障具体位置,检查是否有松动、磨损、缺失等问题。

(2)根据设备的维护手册,拆解出有问题的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

(3)在重新安装部件时,务必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4)在重新启动设备之前,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测试。

3. 液压故障液压系统的故障常常涉及油泵、阀门、管路等部件,用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维修:(1)检查液压系统的油液是否充足,油质是否正常。

(2)检查油泵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3)检查阀门和管路是否有损坏、松动或堵塞的情况。

(4)修复或替换有问题的部件,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排气操作。

四、维修后的注意事项1. 设备测试在完成维修工作后,用户应进行设备的测试以确认修复效果,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维修记录用户应及时记录维修工作的细节,包括故障原因、维修方法和使用的部件等。

这有助于今后对设备进行更准确的维护和排除故障。

3. 定期维护除了故障维修工作,用户还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工作,例如润滑、清洗、紧固等。

设备检修规程

设备检修规程

设备检修规程
一、保养程序
1、根据设备的型号、使用条件和生产期限等因素确定设备的保养周期;
2、按照生产制造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保养;
3、清洁设备外表,检查各个零件有无破损或损坏;
4、检查设备各部分和连接件的紧固件是否松动;
5、检查设备内部有无锈蚀;
6、根据设备使用情况,更换工作介质滤清器;
7、更换设备动力部件(如电机或润滑油);
8、将设备保养、检修情况记录并及时报告;
二、检修程序
1、根据设备故障、异常情况进行检修;
2、拆卸设备,检查各个零件有无破损或损坏;
3、检查设备部分和连接件,确认故障类型;
4、所需的更换零部件更换或修理;
5、更换设备动力部件(如电机或润滑油);
6、检测机械部件和控制部件的功能和可靠性;
7、将设备检修、修理情况记录并及时报告;
8、检查安装是否符合操作规范;
9、完成后,用专业设备检测其各个参数的质量,保证其性能、动力等
指标符合要求;
10、清洁设备外表,完成检修工作。

机械检修的安全操作规程(4篇)

机械检修的安全操作规程(4篇)

机械检修的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2. 确认机械设备的电源已经切断并且拔掉电源插头。

3. 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没有松动、磨损或者其他损坏的部件。

4.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操作。

二、操作步骤1. 进行设备的开启和启动前,应首先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无关人员靠近,并确保操作空间的安全。

2.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不得使用损坏、磨损或不合适的工具。

3. 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和理解设备的操作说明和安全预防措施。

4. 在接触设备的运动部件前,应确保设备已完全停止,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5. 检查设备运动部件的润滑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加油和维护。

6. 如果需要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应先切断电源,排除机械能,并贴好相应的警示标识。

7. 进行设备维修期间,应与其他的操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8. 在使用电动工具操作设备时,应戴好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9. 避免在潮湿或有可能导致电击的环境中操作设备。

10. 在设备检修后,应将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三、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避免将手、指头和其他身体部位靠近运动部件的附近。

2. 在操作设备时,应将头发和衣物等长物绑好或束起,以免被卷入设备中。

3. 不得将工具或其他物品随意放置在设备上,以免造成设备堵塞、损坏或其他安全隐患。

4. 避免在疲劳、饥饿或精神不集中的状态下操作设备。

5. 在操作设备期间,应随时留意周围环境,防止其他人员靠近或不慎触碰设备。

6. 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的操作方式或参数,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规定进行操作。

7. 遇到设备异常声音、异味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上报相关人员。

四、事故处理和报告1. 发生事故或意外伤害时,应首先确保人员的安全,并及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2. 在事故处理和伤员救护过程中,应遵循医疗急救程序,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机械设备维护和检修

机械设备维护和检修

电机的维护和检修
总结词
定期对电机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
详细描述
定期检查电机的轴承、绕组、散热系统等关键部件,确保电机无异常声响、无过热现象 。对于损坏的部件要及时更换,并定期对电机进行清洁和润滑,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05
机械设备维护和检修的注 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01
确保机械设备在维护和检修期间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发生意外 事故。
06
未来机械设备维护和检修 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维护系统应用
智能化维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机械设备的运行 状态,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故障,提高维护 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智能化维护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减 少现场维护人员的需求,提高维护效率。
智能化维护系统可以集成各种维护工具和资源 ,提供定制化的维护方案,降低维护成本。
02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眼
镜等。
在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警
03
示标志、隔离危险区域等。
环境因素考虑
1
考虑机械设备所处的环境,如温度、湿度、粉尘 等,对维护和检修工作的影响。
2
根据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装防护罩、 调整设备布局等,以降低环境对机械设备的影响 。
润滑管理
润滑剂选择
根据设备需要,选择合适的润滑剂, 并按照润滑周期进行润滑。
润滑系统维护
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润滑剂充足 、清洁,并对润滑系统进行必要的清 洗和更换。
03
机械设备检修的流程
故障诊断
01
初步检查
观察机械设备的外观、检查油位 、听声音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 故障。
专业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煤厂机械设备维护检修程序一、胶带输送机维护检修程序选煤厂胶带输送机维护检修分为:每日维护保养、每周维护保养、每月维护保养、每季维护检修、每半年维护检修、每年维护检修共六个维护检修级别,每运转一年重复循环以上维护检修程序。

1.每日维护保养项目1.1检查传动装置及各转动部件的运转情况。

1.2检查各部件的坚固情况。

1.3检查胶带的跑偏、打滑及撒料情况。

1.4检查胶带机托辊的运转情况。

1.5检查重段、空段清扫器工作及坚固情况。

1.6检查导料槽挡料橡胶板坚固情况。

1.7检查电力液压推杆制动器的工作情况。

1.8检查附属犁式卸料器取样机及前后溜槽的工作及完好情况。

2.每周维护保养项目2.1检查各转动部件的轴承温度及有无异常响声.2.2检查各部位坚固件有无松动现象,必要时处理。

2.3检查胶带机托辊转动是否灵活,必要时更换。

2.4检查制动器动作是否灵活,各交接处注润滑油。

2.5检查各减速器油箱外部有无漏油现象。

2.6检查电动滚筒、制动器油缸及液力偶合器有无漏油现象。

2.7检查防护罩及卡子有无损坏及松动现象,必要时处理。

2.8检查传动减速器的油位,不足时加润滑油。

2.9检查液力偶合器的油量,不足时加液压油。

2.10检查电动滚筒的油量,不足时加注润滑油。

2.11检查制动器油缸的油量,不足时加液压油。

3.每月维护保养项目3.1检查胶带有无损伤现象。

3.2检查制动器闸瓦衬垫厚度及液压推杆剩余行程。

3.3检查联轴器的运转情况,是否坚固。

3.4检查逆止器动作是否准确,是否坚固。

3.5检查托辊的连接组件是否连接坚固。

3.6检查机头、机尾坚固钢件、绳卡子是否坚固。

3.7检查拉紧装置坚固件是否坚固。

4.每季维护检修项目4.1检查制动器拉杆、销子、弹簧及其它构件有无损坏现象,必要时处理。

4.2检查各部位轴承润滑脂存量,并注润滑脂。

4.3检查胶带的张紧程度,必要时调整。

4.4检查拉紧装置中丝杠及滑道的润滑,并注润滑脂。

4.5检查调心托辊转动是否灵活,并注润滑脂。

4.6检查挡料橡胶板有无磨损及撕裂现象,必要时更换。

4.7检查胶带有无磨损及撕裂现象,接头处是否良好。

4.8检查传动滚筒及改向滚筒包胶层的磨损情况。

4.9检查联轴器、逆止器磨损情况。

4.10检查拉紧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4.11检查清扫器橡胶板的磨损及坚固情况。

5.每半年维护检修项目5.1检查制动器闸瓦间隙是否均匀,动作是否灵活,检查制动器所有构件有无裂纹、磨损、弯曲严重现象,必要时更换。

5.2清洗各部位的轴承,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并更换润滑脂。

5.3检查各减速器及电动滚筒的油质老化情况,必要时更换润滑油。

5.4检查液力偶合器及制动器油缸的油质老化情况,必要时更换液压油。

5.5检查偶合器弹性块及弹性盘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5.6检查电机轴与减速机轴的工作位置精度,必要时调整。

5.7检查联轴器柱销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8检查胶带的磨损程度,必要时修补。

5.9检查滚筒胶面的磨损程度,必要时修补。

5.10检查溜槽变形及损坏情况,必要时修补。

5、11检查清扫橡胶板及其它构件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6.每年维护检修项目6.1检查各部位轴承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6.2检查各减速器中的齿轮、齿轮轴、联接键及轴承等其它构件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6.3检查十字滑块联轴器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6.4检查逆止器中所有构件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6.5检查电动滚筒中运动齿轮、齿圈及轴等其它构件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6.6检查液力偶合器中所有易损构件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6.7检查拉紧装置中所有易损构件的磨损,必要时更换。

6.8检查胶带、滚筒胶面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6.9检查溜槽变形和损坏程度,必要时更换。

6.10检查机架、传动架、中间架、托辊架焊接、磨损及变形情况,必要时处理。

6.11检查各部位坚固螺栓的锈蚀及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6.12检查滚筒和轴的变形和磨损程度,必要时处理。

二.刮板输送机维护检修程序选煤厂刮板输送机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刮板输送机维护检修分为:每日维护保养、每月维护保养、每季维护检修、每半年维护检修、每年维护检修共五个维护检修级别,每运转一年后重复循环以上维护程序。

1.每日维护保养项目1.1检查传动装置的运转情况。

1.2检查各转动部件的运转是否正常。

1.3检查各部位坚固件是否牢固。

1.4检查连接环与刮板的坚固情况。

1.5检查机头轮和机尾轮的运转情况及轴承温度。

1.6检查排料闸门动作是否灵活及坚固情况。

1.7检查刮板链有无飘链程度,必要时调整。

2.每月维护保养项目2.1检查刮板链的松紧程度,必要时调整。

2.2检查刮板及链的变形及磨损情况,必要时处理。

2.3检查中间槽内铸石衬板有无松动及脱落现象。

2.4检查链条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情况,必要时调整。

2.5检查各减速器是否有漏油现象及油位,及油位不足时加润滑油。

2.6检查排料闸门的齿条与齿轮、手动机构的运转情况。

2.7检查中间槽外部连接螺栓是否坚固。

3.每季维护检修项目3.1检查排料闸门齿条与齿轮,手动机构的润滑情况,必要时加注润滑脂。

3.2检查各轴承润滑脂存量,必要时注润滑脂。

3.3检查拉紧装置的润滑,必要加润滑脂。

3.4检查机头轮齿与机尾轮,链槽轨面磨损情况。

3.5检查目上链滑道是否平滑或有弯曲现象。

3.6检查刮板及链的磨损及变形程度,必要时更换。

4.每半年维护检修项目4.1清洗各部位轴承,更换润滑脂,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4.2检查各减速器油质老化情况,必要时更换润滑油。

4.3检查中间槽及滑道的焊接,变形情况,必要时处理。

4.4检查联轴器的磨损情况。

5.每年维护检修项目5.1检查各部位轴承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2检查各减速器中齿轮、齿圈、轴、轴承及其它构件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3检查联轴器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4检查拉紧装置中所有零部件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5检查机头轮与机尾轮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6检查溜槽、机架、中间槽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7检查各部位坚固螺栓的锈蚀及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六、破碎机维护检修程序选煤厂破碎机有四齿辊破碎机和双齿辊破碎机。

破碎机维护检修分为:每日维护保养、每月维护保养、每季维护检修、每半年维护检修共四个检修级别。

每运转半年后重复循环以上维护检修程序。

1.每日维护保养项目1.1检查破碎机的运转情况,有无异常响声。

1.2检查各转动部件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阻现象。

1.3检查各部位紧固件是否牢固。

1.4检查各部位轴承的运转及温升民政部有无异常噪声。

1.5检查破碎机轴承的润滑,加注润滑脂。

1.6检查拉紧杆的润滑,加注润滑脂。

1.7检查安全装置的运转情况是否正常。

1.8检查缓冲氮气的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更换。

2.每月维护保养项目2.1检查齿轮箱油位,不足时加注润滑油。

2.2检查齿辊的磨损及破损、紧固情况,必要时更换。

2.3检查安全销及行程开关是否完好,必要时更换。

2.4检查缓冲气缸系统有无漏气、卡阻现象。

2.5检查夹壳联轴器是否紧固,轴座的紧固件是否紧固。

2.6检查挡煤盘的紧固情况。

2.7检查三角皮带的张紧情况,必要时调整。

3.每季维护检修项目3.1检查各破碎辊齿间的间隙是否均匀和合理,必要时调整。

3.2检查清理机座架、外壳的紧固件是否紧固。

3.3检查清理辊齿上的脏污及杂物。

3.4检查三角皮带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3.5检查齿轮箱内润滑油老化及污染情况,必要时更换。

3.6检查气缸润滑情况,必要时加注润滑油。

4.每半年维护检修项目4.1检查齿轮箱齿轮、轴承等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4.2检查齿辊的磨损情况,必要时修补。

4.3清洗破碎机轴轴承座并检查磨损情况,更换润滑脂。

4.4检查各部件紧固螺栓的裂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4.5检查齿辊滑道的磨损、固定及变形情况,必要时处理。

4.6检查缓冲系统气缸、气管、闸、阀等的老化情况,必要更换。

4.7检查皮带轮、连接盘体、轴、键等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七、离心泵维护检修程序离心泵维护检修分为:每日维护保养、每月维护保养、每季维护检修、每半年维护检修、每年维护检修共五个维护检修级别,每运转一年后维护检修重复循环以上程序。

1.每日维护保养项目1.1检查泵的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噪声。

1.2检查泵轴运转民政部及轴承温度。

1.3检查各部件紧固件是否紧固。

1.4检查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

1.5检查各闸阀动作是否灵活。

1.6检查泵的转动是否灵活。

1.7检查油箱的油位,不足时加注润滑油。

1.8检查轴承的润滑,加注润滑脂。

2.每月维护保养项目2.1检查迷宫套封情况,必要时处理。

2.2检查填料的松紧情况,必要时处理。

2.3检查三角带的张紧情况,必要时调整。

2.4检查油箱有无漏油现象,必要时处理。

2.5检查法兰连接处有无漏水现象,必要时处理。

3.每季维护检修项目3.1检查轴承润滑脂存量,加注润滑脂。

3.2检查迷宫密封件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3.3检查联轴器的间隙及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调整。

3.4检查吸水底阀及滤网锈蚀和磨损情况,必要时处理。

3.5检查平衡管和水封管是否畅通,必要时处理。

3.6检查填料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3.7检查三角带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4.每半年维护检修项目4.1检查密封环与叶轮配合的间隙,必要时更换密封环。

4.2检查底阀和滤网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4.3检查水封环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4.4检查联轴器柱销及橡胶块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4.5检查清理水池的污泥及杂物。

4.6检查填料箱压盖及螺栓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4.7检查闸阀及管路的磨损情况,必要时修补。

4.8检查叶轮、护套、护板、密封垫的磨损情况。

4.9检查法兰连接处衬垫、软连接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4.10检查油箱油质老化情况,必要时更换润滑油。

5.每年维护检修项目5.1检查叶轮、护套、护板、密封垫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2检查闸阀及管路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3检查调节螺栓及各部位螺栓的锈蚀及损坏程度,必要时更换。

5.4检查泵体及托架、悬架有无破裂现象,必要时更换。

5.5检查皮带轮及连接键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6检查泵轴的弯曲、变形及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7检查轴承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8检查平衡盘及平衡环的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

5.9检查底座及地脚螺栓的裂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八、浓缩机维护检修程序选煤厂耙式浓缩机维护检修分为:每月维护保养、每季维护检修、每半年维护检修和每年维护检修四个维护检修级别。

每运转一年后重复循环以上维护检修程序。

1.每月维护保养项目1.1检查传动机构及各转动部件运转是否正常。

1.2检查各部位紧固件是否牢固。

1.3检查中心部分接合面润滑情况,加注润滑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