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分析

合集下载

陕西省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陕西省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陕西省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引言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提供重要参考。

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数据洞察报告对关键因素常住人口数量,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

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数据洞察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 (1)第二节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指标分析 (7)一、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占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占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表 (8)表14: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汉中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注:1. 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报告中数据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评估推算得出。

汉中市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

汉中市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

Ab t a t sr c :Ac o d n o s i n t re o i n st a in i n h n t o r k y a e s we e s lc e o c ry n c r i g t o la d wae rso i t n Ha z o g Ci u o y,fu e r a r e e td t a r i g
(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 陕西 杨陵 7 2 0 ) 1 10
摘 要 : 据 汉 中市水 土 流 失情 况 , 根 以生态优 先 、 合 治理原 则 , 定 了四个重 , 耕 区 实施 综 确 最退 退耕 还林 工程 后 , 中 市植 被覆 盖增 加 , 土流 失得 到 治 理 , 态环 境 改 善 。通 过 分析 退 耕还 汉 水 生
o n s s utr a dajs e t far utrl t cuepo oe ytei l n t no epoet u— f adue t c e n dut n o gi l a s u tr rm tdb h l r u m c u r mpe t i f rj .S s me a o h t c
维普资讯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 ,1 4 :3—1 062 ( )1 7
J u n lo  ̄ w s oe t n v ri o r a fNo h e tF r sr U ie st y y
汉 中市 退 耕 还 林 与可 持 续 发 展
危 锋 , 常庆瑞 , 郑顺安
W E e g, C NG n -u , Z N S u -n IF n HA Qigr i HE G h na
( cfRsuc m ni n et otw s A ’ nvrt,agb S a ni 1 10 hn e re a 1E v om n ,N r et &b U i sy Yn lt h ax 2 0 ,C i o o s r h ei g, 7 a)

试析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

试析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
% 24. 52 25. 31 25. 81 26. 21 26. 41 26. 94 27. 46 27. 99 28. 51 29. 04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耕地面积
万 hm2 13 004 12 990 12 964 12 921 12 824 12 762 12 593 12 339 12 244
表1
1986~ 1995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状况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耕地面积
万 hm2 9 623 9 589 9 572 9 566 9 567 9 565 9 543 9 510 9 491 9 497
城市化水平
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06, 34( 11) : 2490- 2492
Hale Waihona Puke 责任编辑 庆 责任校对 庆
试析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
李永乐, 莫 媛 (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
摘要 分别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耕地的基本状况进行介绍, 并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保护耕地要从 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下工夫, 同时要加快城市化进程, 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作者简介 李永乐( 1984- ) , 男, 山东枣庄人, 本科生, 专业: 土地资源 管理。
收稿日期 2006-03-05
迁往大城市都要受到严格控制, 但对于由城市迁往农村的, 准予落户, 不进行控制。1961~ 1963 年把 2 000 多万城市人 口遣返或下放到农村, 通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把1 700 多万城市知识青年迁到农村就业。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变 化, 1978 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为 17. 9% , 低于 1960 年的 水平。控制措施的实行,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城市化进 程的健康有序发展。 1. 3 迅速推进时期( 1978 年至今) 1978 年以后, 随着中国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户籍制度的改革, 城市化进入一个 崭新的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由 1978 年的 17. 9% 迅速提高 到 1998 年的 30. 4% , 平均 每年提高 0. 63% , 2004 年已 达 41. 76% 。在这个时期 内, 中国的城市化进入迅速 推进阶 段, 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 2 我国耕地状况概述 2. 1 耕地总量大、人均少 据最新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截 至 1996 年底, 我国耕地总面积为 9 546. 65 万 hm2, 占国土面 积的 9. 94% , 其中 旱地 6 701. 72 万 hm2, 占耕 地 总量 的 70. 20% , 水田占有量不足耕地总量的 30% 。我国耕地总量仅 次于美国、印度、俄罗斯居世界第 4 位, 但由于人口多、基数大, 人均耕地面积仅为 0. 08 hm2, 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 3。 2. 2 土地质量较低 从耕地的质量状况看, 我国耕地占土 地总面积的比重为 10. 31% , 仅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 49% 的 0. 82% , 远远低于印度 57. 08% 的水平。从耕地的质量水 平看, 根据5中国 1B1 000 000 土地资源图6的土地资源数据 集和黄文秀( 1998) 等的统计表明, 我国的耕地中一等耕地 仅有 41. 33% , 另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的坡耕地面积约占 耕地总面积的 35. 1% , 由于坡地大多有水土保持不稳定, 肥 力抓不住, 水资源容易丢失的特点, 导致地力贫瘠、产量低 下, 我国的耕地资源受到很大的挑战。 3 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关系 3. 1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辨证关系 3. 1. 1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相互促进。一方面, 当城市化发 展到一定阶段时, 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将由粗放走向集约, 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人口向城市 转移必然会释放一部分土地, 只要对释放的土地进行有效 整理与分配, 便可以对缓解人均耕地少的压力起到一定作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汉中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水稻是该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本文将从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入手,探讨汉中市水稻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 水稻种植面积不断缩减: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转产转业,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导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影响了水稻产量的稳定增长。

2. 品种单一化问题较为突出:农民普遍选择单季稻种植,而对于耐旱、抗病虫害等品种的选择相对较少,导致水稻生产容易受灾害影响,产量不稳定。

3. 缺乏种植技术支持:部分农民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导致水稻生产效益低下,浪费资源,同时也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

4. 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由于种植技术不过关、市场渠道不畅等原因,水稻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农民对水稻生产的热情减少。

1. 提高水稻种植面积:通过土地利用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增加水稻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加水稻产量。

2. 多样化品种选择:引导农民选择适应本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推广早稻、晚稻、中稻结合种植模式,增加水稻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3. 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提供农民科学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和质量。

4. 发展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统一管理,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5. 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加强与粮食收购企业、批发市场和超市等销售渠道的合作,拓宽水稻的销售渠道,提高水稻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6.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民提供优惠的政策,提高农民参与水稻生产的积极性。

7. 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改造农田灌溉设施,提高水稻田的灌溉效率,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汉中市水稻生产面临着种植面积减少、品种单一化、缺乏技术支持和农民收入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多样化品种、加强科技支撑、发展农民合作社等措施来推动水稻生产的发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

汉中因地制宜发展原因分析

汉中因地制宜发展原因分析

汉中因地制宜发展原因分析汉中因地制宜发展是指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因素,采取适合汉中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和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汉中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具有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条件来制定发展战略。

汉中地处陕西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农田和水资源,适宜农业发展。

汉中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汉中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工业化进程,实现资源跨越式发展。

汉中的区位优势也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汉中连接陕北和川西的交通枢纽地,地处陕西省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商贸活动频繁。

另外,汉中与陕西省会西安相邻,作为西安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与西安互补发展的潜力。

汉中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商贸业等第三产业,提升汉中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汉中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为汉中发展特色旅游业提供了机会。

汉中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汉长安城遗址、华清宫、秦始皇陵等。

这些资源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

汉中应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发展旅游产业,实现文化与经济双重效益。

总结起来,汉中因地制宜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二是拥有区位优势,可以发展物流和商贸业,加速经济发展;三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业。

汉中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上述因素,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个人观点:汉中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文化的地区,应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汉中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汉中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2 小, 表明其耕地减少最快, 减少面积为 0. 18 万 hm , 变化率为
最低。 3 3. 1 汉中市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 指标选取 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因素主要可分为自
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 自然因素影响长期稳定, 而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却广泛复杂。 因此, 为了能对耕地变 就应当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 化的驱动因子进行详尽分析, 经济因子。从 1978 ~ 1998 年汉中市社会经济数据中选取 8 类 24 个影响因子。分别为: ① 经济发展: X1 国内生产总值 ( 亿元) 、 X2 第一 产 业 GDP ( 亿 元) 、 X3 第 二 产 业 GDP ( 亿 X4 第三产业 GDP ( 亿元) ; ② 人口: X5 年末总人口( 万 元) 、 X6 农业人口( 万人) 、 X7 非农业人口( 万人) ; ③ 生活水 人) 、 X9 最终消费( 万元) 、 平: X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 X10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 ④ 建设性投资: X11 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 万元) ; ⑤农业发展: X12 农业总产值( 万元) ; ⑥ 粮食 X14 主 要 农 产 品 单 产 安全 保 障: X13 粮 食 总 产 量 ( 万 t ) 、 ( kg / hm2 ) 、 X15 农作物播种总面积( 万 hm2 ) 、 X16 人均粮食产 X17 人均耕地面积( hm2 ) 、 X18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万 量( t) 、 hm2 ) ; ⑦农业技术进步: X19 农机总动力( 万 kW ) 、 X20 农村用 X21 化肥施用量( 万 t) ; ⑧ 畜牧业生产: X22 电量( 万 kW·h) 、 X23 年末猪存栏头数( 万头) 、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 万头) 、 X24 年末羊存栏头数( 万头) 。 3. 2 驱动力分析 24 个影响因子 以耕地面积 Y 为因变量, 作为自变量, 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 通过降 进行分析。使用 SPSS13. 0 软件包进行主成分分析, 维, 将多个变量划分为几个综合指标, 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 得出相关系数矩阵( 表 2 ) 特征值、 因子贡献率及累计贡 性, 献率( 表 3) 主成分载荷矩阵( 表 4) 。

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分析

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分析

汉 中耕 地 面积 变 化 与城 市 化 发 展 相 关 分 析
蔡 慧 。卢 新卫 ,任 淑花
706 ) 102 (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 西 西安

要 :研 究 了近 5 年 来汉 中地 区耕 地面积动 态变化情况及其城 市化进程 ,并对二 者关系进行 了计 量分析。结果 显示 :5 6 6
关 键 词 :耕 地 变化 ;城 市 化 ;库 兹 涅 兹 曲线
中图分类号 :F3 .1 22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6 20 )0 0 8 —0 0 1 08(07 4— 35 4
An l sso r ea i n Bewe n h a e o l v t d a y i fCo r l to t e t e Ch ng fCu t a e i
La d a d Ur n z to v l p n n Ha z o n n ba ia i n De eo me ti n h ng
CAIHu , i LU n we , N h - ua Xi — i R E S uh
( oeefTus n ni n et Sani o a n ei X ’n706 , h a Clg orm adEv om n,hax N r l i rt ia 102 C / ) l o i r m U v sy, n
s p h u t a d l d d ra e w t o u a o n r a ig s o b iu ea o s p te s met v re f u n t u v .A s e t .T e c i t a e e s h p p t n ice n h wsa o vo srlt n h a oi e s d U o z es C re l t e l ve n c i l i s n i i h n K oh rlt n b t e n u b n zt n lv la d d rme to u t a d l d a e s s l o p s v f K z es C re ts g e t ta e s o d e i e e r a i i e e e e n f l i t a ra i an t o i e U o u n t u v .I u g ss h t h u ao w ao n c c ve n e i t w l a he e te am fpo e t ut ae a d a o s l e c h o g y k a c v i o rt i c i td l p si n l v g n s b s n i w,a miit t n,e o o ,t h iu d S n d nsri a o c n my e nq e a O o , c n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在汉中市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境内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气候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些生产上的难题。

本文将针对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水稻生产现状1、种植面积据统计,汉中市水稻种植面积在陕西省内排名前列,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

据2019年统计数据,汉中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54.3万亩,其中早稻68.8万亩,晚稻85.5万亩。

2、生产水平汉中市的水稻生产水平总体良好,但在一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其中,关键问题如下:(1)种植结构单一。

汉中市水稻品种较为单一,以中晚熟籼稻为主,缺乏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2)机械化程度低。

由于农村人口外流,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农民普遍采用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3)农业污染治理不到位。

水稻生产过程中,农民喜欢使用化肥、农药等较多,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

3、价格波动汉中市水稻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天气、市场供求、政策等。

由于供给量大,市场需求不足,水稻价格较为低迷,给农民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

1、优化种植结构。

加强品种研发,适度增加适应不同地区和市场需求的品种,同时提高种植结构多样化,增加早稻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2、推进农业机械化。

加强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推进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的自主性和机动性,增强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3、加强污染治理。

通过科技手段、土地生态修复等多种途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土地和水源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优化销售渠道。

细化市场信息,建立市场销售预警机制,规范生产管理,提高水稻市场供应质量和价格。

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农业专业合作社、超市、电商等渠道联合销售,提高水稻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并非完美,仍存在许多难题。

但是,随着科技水平、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水稻生产将会不断优化,完成新的跨越。

汉中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汉中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汉中农业产业发展趋势汉中市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汉中农业产业发展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农业生态保护等方面探讨汉中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汉中农业科技创新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 农业智能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产业将实现从传统农作物种植向智能农业的转变。

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作物的自动化种植、监测、管理和精确施肥等。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农业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以培育出抗虫抗病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耐逆性。

同时,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满足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

3. 农业机械化: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将不再依赖人力,而是依靠机械设备完成。

农机装备将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汉中,农业产业结构也将发生以下的调整。

1. 发展特色农业:汉中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样化的特色农业产业。

例如,农林牧渔业的协调发展,发展旅游农业和休闲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等,以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2. 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通过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农产品流通的顺畅。

3. 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汉中地区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将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开发农业景区和农业旅游产品,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

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
技术推广
通过示范、培训等方式,推广农业技术和装备, 扩大应用范围。
技术创新
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技术和装备的不断 升级。
江汉平原农民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实践
参与机制
建立农民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机制,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 与权。
参与形式
通过听证会、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农民对土地利用规 划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过度依赖。
引导农民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01
02
03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农民的土地利用宣 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土地 利用规划的认识和参与度 。
建立参与机制
建立农民参与土地利用规 划的机制,广泛征求农民 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农民 对规划的认同感。
实施民意调查
定期开展民意调查,了解 农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满 意度和反馈意见,及时调 整规划方案。
耕地质量下降
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原因,部分耕地的质量下降,影响了 农业生产。
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与冲突
土地资源紧张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城镇化和耕地保护之间 的矛盾日益突出。
环境保护问题
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和水污染等,对耕地和生态 环境造成了威胁。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01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对耕地水资源的
消耗。
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02
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
主体,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03
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耕地的

城市化与耕地变化分析研究(罗瑶、斯马燕、张晨)

城市化与耕地变化分析研究(罗瑶、斯马燕、张晨)

城市化与耕地变化分析研究
一:课题研究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要向外扩张,不可避免的要占用一部分的耕地,另一部分,城市化又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

如何正确处理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研究城市化与耕地变化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1.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情况概述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状况概述
3.城市化与耕地的数、质关系
4.城市化与耕地面积数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5.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6.中、东、西部经济带典型城市个案分析研究
三:课题研究过程方法
课题研究想要达到预期效果,方法论很重要。

城市化与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所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论,来开展研究。

1.查阅相关成果资料(展示当前研究的必要性)
2.提出问题或建立假设(研究新意、明确主题)
3.搜集相关资料(如国土局网站资料,统计年鉴)
4.对资料进行分析(宏观研究、数据分析,图表分析)
5.描述总结成果展示(条理清晰,图标数字展示注意标题、序号,结论先概括后具体)
6.研究意义及局限性的讨论(承前启后)
四: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1.第一周:课题选定及策划
2.第二周:搜集资料,相关论文,数据图表等研究成果
3.第三周:数据图表整合分析,课题研究报告初稿
4.第四周:制作并展示ppt,研究报告完善定稿上交。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直以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汉中市作为陕西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其水稻产量也一直颇具竞争力。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汉中市的水稻生产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汉中市水稻生产的发展,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现状分析1. 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汉中市的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农民们普遍意识到水稻种植的利润较大,因此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进行水稻种植。

政府也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民种植水稻,使得水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2. 水稻生产技术落后尽管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汉中市的水稻生产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落后现象。

农民们在种植、管理、施肥等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理念和技术手段。

这不仅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还增加了农民的劳动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3. 自然灾害频发汉中市的水稻生产还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的困扰。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特殊性,汉中市常常受到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直接威胁着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4. 水稻销售渠道不畅汉中市的水稻销售渠道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落后、市场不规范等原因,导致许多农民无法有效地销售他们的水稻产品,甚至出现滞销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还影响了水稻生产的积极性和发展动力。

二、发展对策1. 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为了解决汉中市水稻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现代化的水稻种植技术。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向农民宣传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如精准施肥、科学管理、智能化种植等,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汉中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秦岭腹地,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生产。

水稻是汉中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水稻生产现状分析1. 水稻生产面积和产量:汉中市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水稻种植面积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汉中市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约200万亩,水稻产量达到了约500万吨。

水稻产量在陕西省排名靠前。

2. 水稻品种:传统的水稻品种在汉中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包括汉中86、汉中优716、阳光131等。

这些品种虽然稳定,但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弱,对水肥利用率较低,产量和品质上有待提高。

3. 技术水平:汉中市的水稻种植技术有所提高,但整体仍然相对落后。

机械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进行水稻种植。

农技人员和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种植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4. 水肥管理:汉中市农田灌溉条件良好,但对于水肥管理仍存在一定问题。

农民施肥量不均衡、不合理,造成了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田灌溉制度不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1. 品种改良:加强对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提高水稻品种的抗病虫、适应能力和产量。

推广优良的水稻品种,逐步淘汰传统品种。

加强水稻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培育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

2. 技术推广:加强农技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增加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农技人员的数量,提供更多的种植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

大力宣传和推广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水肥管理改进:加强对农民的水肥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水肥施用技术水平。

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改善农田灌溉制度,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推广节水灌溉设备。

4. 产业发展:加强水稻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推动水稻产业向农业综合生产链延伸,提高水稻附加值。

发展水稻深加工产业,推出具有汉中地方特色的水稻深加工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汉中市资源调查报告

汉中市资源调查报告

汉中市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汉中市,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规划汉中市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报告对汉中市的各类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汉中市资源概况1、土地资源:汉中市土地资源丰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

其中,耕地面积较大,但存在部分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质量不高的问题。

2、水资源:汉中市水资源相对充足,拥有汉江、嘉陵江等河流。

但受气候影响,部分地区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

3、矿产资源:汉中市矿产资源种类多样,主要有煤、铁、铜、铅、锌等。

但部分矿产资源储量较少,需合理开采利用。

4、生物资源:汉中市生物资源丰富,包括多种珍稀动植物。

其中,中药材资源尤为丰富,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旅游资源:汉中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

如:华阳古镇、古汉台、五龙洞等。

三、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1、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虽然耕地面积较大,但存在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质量不高的问题。

同时,部分地区存在违规占用耕地现象。

2、水资源利用方面:虽然水资源相对充足,但受气候影响,部分地区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

同时,存在水资源管理不善、浪费严重的现象。

3、矿产资源利用方面:虽然矿产资源种类多样,但部分矿产资源储量较少,需合理开采利用。

同时,存在部分矿山环境治理不力的问题。

4、生物资源利用方面:虽然生物资源丰富,但存在过度开采、非法捕猎等问题。

部分珍稀动植物面临濒危境地。

5、旅游资源利用方面: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旅游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同时,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四、建议措施1、土地资源方面: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违规占用耕地现象。

推广土地整理和复垦技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

2、水资源方面: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3、矿产资源方面: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估,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

汉中市耕地利用现状及改革方向

汉中市耕地利用现状及改革方向
作者简 介:张建平(9 7 ) 1 6 一 ,男 ,高级农 艺 师,取得 多项 成果 ,发 表 四十余 篇论 文 ,主要 从 事植 保 、果业被
术推 广
提高粮食产量 ,增加粮 食供给已成为全世 界共同面对 的问题 。在土地 日趋减少 、提高单产困难的前提下 ,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土地 资源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探 讨的 问题 。笔者认为:开发利用好汉中市浅山丘陵区、加 强土| 流转是解决好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也
在全球粮食紧缺价格不断上涨的大背 景下 ,怎样
农用车能顺利通行 。
22 浅 山丘陵 区耕地梯 田建设 .
该 区光温充足 ,土 层深厚 、排 水方便。在解决 灌水的 问题 后 ,该 区是 茶叶 、柑橘 等主导产 业大力 发展可靠 的载体 。不 要认为退耕还林就 是放弃原有 耕地栽上几 株树 ,这是 极其错误 的浅 薄的认识。应 将适宜耕种 的地 区修复 完善原有 的梯 田 、梯地 ,发 1 汉 中市耕地利用现状 汉 中市耕地最高 面积 曾达  ̄ 4 万公 顷 ,2 1 年 展茶叶 、柑橘 甚至蔬菜 ,将坡度较 大耕种较 困难 的 J t2 00 减少 ̄ 2 .万公 顷 除 去 城 镇扩 建 占用部 分 耕地 浅 山 通 过 整 理 ( 如 深 挖 栽 植 坑 、砌 成 鱼 鳞 小梯 1 85 J 例 发 外 ,有相当一部分 的山地被 “ 退耕 还林 ”以及 浅山 地) 展 核桃 、板 栗 、仁 用杏 等经济 林 。要 科学合 地 区除外打工人 员增 多 ,留守 人 员没有精 力种植 收 理 、立体综 合深度开发 利用好每一 寸土地 ,绝不能 低层次 、低投 入放任资 源的流失 ,做 到开发和保护 益低的耕地 。以上原 因导致耕地 减少。 相结合 。 2 汉中市耕地利用改革方 向 汉 中市山区面积为2 3 万公 顷 ,占土地 总面积 23 合 理 规 划 丘 陵 梯 地 0. 8 . 的7 .%,丘 陵3 .万公 顷 ,占1 . 5 2 96 46 %,平坝 2 . 77 万 汉 中市 “ 十二五 ”规划提 出粮 食播 种面 积稳 定 公顷 ,占1 . 0 %。 由此 可见 ,汉 中市主 要 以山区丘 在2 . 2 7 万公 顷 ,总产1( 3 2) 万吨 ;油料播种面积87 . 万公 陵为主 ,平坝面积较 少。开发利用 的重点应是浅 山 顷 ,总产2 万吨 。茶 园面积 发展 到5 万公顷 ,总产 o . 3 丘陵地 区。怎样利用好这些 土地 ,应 做好以下几方 6 吨 。以柑 橘 为主的 水果 面积发展到 5 万公顷 , 万 . 3 面工作 : 总产10 吨 ;蔬菜复种 面积5 万公顷 ,总产20 1万 . 3 2万 21 修 复 水 电设 施 .重 视 塘 库 的 建 设 . 吨 ;建 设特色产业基地67 . 万公 顷 ,其 中魔芋3 万公 . 3 浅山丘陵区在大集体 时代因为 农业 学大寨积累 顷 、特 没时令鲜果 1 万公 顷 ,优质蚕桑1 万公顷 , . 3 . 3 了较好 的基 础 。许多渠 、水库 、池塘 、机井基本上 花 卉苗木 66 . 667 万公 顷 。由此可 以看 出 ,农业的发 都尚在 ,只是近 三十年来很 少去维护它 ,水利的潜 展是 多么的依赖 土地 资源 ,没有充足的土地 ,所有 能没有 发挥 出来 。在 浅 山丘 陵 区 ,因 秋季 降雨 较 的计 划将落空 ;同时可 以看 到 ,茶叶 、果业的发展 多 ,塘库不但可 以蓄水防洪 养鱼 ,同时还 可有效的 趋势在增 强在扩 大 ,完全可 以将 许多丘陵地 区改造 防治水土流失 ,在渠供水缺 乏的大形 势下 ,想通过 成梯 田梯地发展林 果等 多种经 营 ,将平 川地 区用来 放 水浇灌丘 陵梯 田是不现实 的 ,因此要重视 塘库的 大 力 发 展 粮 食 , 满 足 国 家 粮 食 需 要 。 建没。同时国家要在 “ 村村 通工程 ”的基础 上 ,应 24 加强 土地 流转 ,将 土地集 中起 来发展 集约化 . 进一步加大投入 ,完善 乡间小道 的建 没 ,确保雨天 现代农业 ( 下转第4 页) 4

陕西汉中坚持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

陕西汉中坚持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

陕西省汉中市自古便有“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业发展优势明显。

自2010年以来,汉中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止到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农田建设资金15.11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95.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7.2万亩,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走出了一条“强化基础筑平台,融合发展抓农建,培育主体兴产业,增收脱贫奔小康”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子。

一、 主要成效(一)改变了项目区形象。

项目区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做到桥、涵、闸、站、渠、路全面配套,平坝区农田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的建设目标;丘陵山区农田也达到“灌排及交通设施化、农民增收产业化”的要求。

同时,项目区机耕路建设与农田宜机化改造、通村路建设相结合;渠道工程建设与村庄排水渠治理相结合;新打机井与人畜饮水工程相结合;营造防护林与村庄绿化美化相结合;科技示范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科技培训与农民技能提升工程相结合,把项目区建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田园,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水利设施化、道路网络化、技术集成化、环境田园化的要求,项目区共建设拦河坝、机井、蓄水池等小型水源工程426个,铺设输水渠道4040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6850个,修筑机耕路1530公里,植树88.3万株,改良土壤61万亩,培训农民16.2万人次,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28项。

项目实施后,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95万亩、除涝面积4.8万亩,新增机耕面积38万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75万亩,年新增生产能力粮食10785万公斤、油料749万公斤。

(三)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如催化剂,进一步推动了项目区农业挖潜增效、提质增效、提标增效和调优增效。

项目区引进推广的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发展有机和绿色农业25万亩,建设粮油核心产区90万亩,优势特色产业基地18万亩,粮经比由开发前的7∶3调整为6∶4。

陕西省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陕西省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陕西省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序言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数据专题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

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等重要维度。

目录第一节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现状 (1)第二节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指标分析 (3)一、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 (3)三、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占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比重统计 (3)四、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指标分析 (7)一、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同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占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表 (4)表6: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8)表14: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同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同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现状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表注:1.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本报告中数据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评估推算第二节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指标分析一、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2: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3: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现状统计表三、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占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表4: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占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比重统计表四、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表5: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表五、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6: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表7: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表七、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8: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表9:汉中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同全省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指标分析一、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表10: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表二、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现状统计表三、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表12: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比重统计表四、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表13: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2017-2019)统计表五、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14: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表15: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7-2019)统计表年份指标数量(公顷)七、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16: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同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表17:汉中市粮食播种面积同全省粮食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2019 -0.15% -0.23%。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汉中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一座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

水稻是汉中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水稻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汉中市水稻生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水稻生产现状汉中市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宜水稻生长的条件都十分优越。

市内的农业主要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粮食来源。

目前水稻生产面临一些问题。

水稻种植技术相对滞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地方农村的种植技术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改善,导致产量无法达到最高水平。

土地资源的逐渐减少也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些农田被用于建设,导致农田面积减少,给水稻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气候变化也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气候异常、干旱等极端天气条件使得水稻产量波动大,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水稻生产发展对策针对目前水稻生产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1. 推广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

引进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并推广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

2. 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力度。

鼓励农民合作社规模化种植,保护良田,禁止乱占耕地,加强农田保护和土地整治,增加种植用地。

3.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水稻产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攻关,促进节水灌溉、改良土壤、提高水稻抗旱能力等措施,提高水稻生产的适应性。

4.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组织专业人员到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的种植技术。

5. 加强水稻产业合作。

发展水稻产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4-02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XR K006)1第一作者简介:蔡慧(1982-),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分析蔡 慧,卢新卫,任淑花(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摘 要:研究了近56年来汉中地区耕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城市化进程,并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

结果显示:56年来汉中耕地面积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全省的耕地面积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停滞不前和稳步攀升两个阶段;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类似库兹涅茨曲线倒/U 0型关系,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减少量之间存在正/U 0型关系。

提出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应该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缓和库兹涅茨曲线的曲度,最大程度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

图5,参17。

关键词:耕地变化;城市化;库兹涅兹曲线中图分类号:F232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68(2007)04-0385-04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Land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HanzhongC AI Hui,LU Xin -wei,REN Shu -hua(Colle ge o f T ourism and En viron 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 .an 710062,China)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change of cul tivated land and urbanization course in Hanzhong area during the past 56years,then gives us a calculated analysis of thei r correlation 1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presents a collectivi ty downtrend,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ovincial rule 1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two steps,those are stagnancy step and steadily ascendin g step 1The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 with populati on i ncreasing shows an obvious relationship the same to inversed U of Kuznets Curve 1Also the relation bet 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decr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is same to positive U of Kuznets Curve 1It sugges ts that we should achieve the ai m of protecting cultivated land as possible as we can through ways li ke law,administrati on,economy,technique and so on 1Key words: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urbanization;Kuznets Curve;Hanzhong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1]。

在我国现阶段,耕地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而城市化是与耕地变动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2]。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已有不少成果[3-8]。

其结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将会受到土地的约束,据此提出城镇要适度发展;另一类认为城市化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提出高速城市化可以置换农村闲置用地,同时有利于城镇内部挖掘[9]。

采用1949~2005年的统计资料(5陕西统计年鉴(1989~2006)6、5陕西省地市县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0)6),对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为制定陕西省PREE 协调发展方针政策以及更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汉中地处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横贯东西。

西南与甘肃、四川毗邻,东北与陕西省的安康、西安、宝鸡接壤。

东西最长25816km,南北最宽19219km,行政区划面积27246km 2。

辖汉台1个区和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0个县,共271个乡镇,总人口376156万。

年平均气温1413e ,年平均降水量87118mm 。

资源丰富,物华天宝,被誉为/西北小江南0和/秦巴聚宝盆0,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1 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分析56年来汉中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整体呈下降趋势,与全省的耕地面积变化规律基本一致[10]。

56年间,汉中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57180hm 2,平均每年递减2810hm 2,年平均递减率为110%。

根据其递减速度,汉中56年来耕地面第23卷第4期2007年11月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SYSTE 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 ULTURE Vol 123,No 14Nov.,2007积变化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¹1949~1952年,为耕地面积增长期。

3年净增耕地44670hm 2,平均每年增加14890hm 2,1952年达到高峰,为404000hm 2。

此时期的/土改运动0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仅使战争中荒废的土地得到复耕,而且在/谁开谁有0的政策驱动下,耕地面积迅速扩大。

当时的城市化仍处于萌芽状态,并未对耕地面积变化产生直接影响。

º1952~1998年,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期。

46年净减耕地154600hm 2,平均每年减少3360hm 2,年均递减率为0175%。

这一阶段我国经历了/大跃进0运动、3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0运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耕地流失。

另外过度农垦和乱砍乱伐造成了自然植被的巨大破坏,耕地保护意识低下成为改革开放前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了城乡建设力度,城镇用地和非农用地的占用加快了耕地的减少。

»1998~2002年,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期。

4年净减耕地45670hm 2,平均每年减少11420hm 2,年均递减率为4190%。

这一阶段在城市化发展趋动下出现了/开发区热0和/房地产圈地热0。

此外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等加剧了耕地数量的减少;撂荒、弃耕也是原因之一。

¼2002~2005年,为耕地面积缓慢减少期,3年净减耕地1580hm 2,平均每年减少530hm 2,年均递减率为0126%。

这一阶段,人们的耕地保护意识加强,能够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开展复垦复耕工作,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加强,对耕地面积减少量的降低起到了一定帮助作用。

但城市化建设用地和生态退耕工作仍在继续,因此,耕地总面积还是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

图1 56年来汉中耕地面积及耕地面积递减率变化目前,汉中耕地总面积为202150hm 2,总人口为376156万人,平均人均耕地面积为0107hm 2,比建国初期人均耕地面积少0112hm 2,下降了63116%。

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0108hm 2[11],无疑耕地安全已是汉中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2 耕地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分析211 56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的测度通常有两种方法: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12]。

采用非农人口比重指标法,即某一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汉中的城市化水平。

图2 56年来汉中城市化水平56年来汉中城市化进程如图2所示,根据其城市化发展速度,将汉中的城市化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1949~1978年)为停滞不前阶段,近30年的时间内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不变。

从1949年的10105%到1978年的11162%仅上涨了1157个百分点,在3年自然灾害期间甚至有降低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当时因饥饿而非正常死亡的人口数量较多所致。

第2阶段(1978~2005年)为稳步攀升阶段,27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7189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率为0168%。

该阶段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攀升,与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密切相关。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0政策以来,汉中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利用近30年的时间发展工业,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促使了地区经济的不断攀升,为城市化的稳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截至2005年,汉中的总人口为376156万,非农业人口为73145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19151%。

但该水平远低于当时全国城市化水平(43%)及陕西省城市化水平(37123%),说明汉中城市化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386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第23卷这与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起步较晚有关。

而就陕南3个主要城市横向比较来看,汉中的城市化进程最快,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分别高于安康(1513%)和商洛(15%)4121和4151个百分点。

按照城市化阶段划分的人口标准[13],汉中目前仍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离城市化的中期或快速推进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有待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

212 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利用回归模型对汉中56年来的城市化水平(x )和耕地面积(Y)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当城市化水平介于[12,17]区间内时,耕地面积递减速度较缓,平均每增加1%的城市化率,耕地面积减少2159%;当城市化水平介于[8,12]和[12,20]两个区间内时,耕地面积递减速度明显较快,特别在1998年(城市化水平为17164%)以后,平均每增加1%的城市化率,耕地面积减少10113%。

这说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导致耕地减少呈不可逆转趋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14],即:二者总体呈负相关性:Y =-011288x 4+71053x 3-140127x 2+118316x -321817,R 2=01937图3 汉中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关系然而更加深入的研究表明,这种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的负相关性,只出现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阶段,即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