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概况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一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主要学科专业方向一、学科概况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硕士生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车辆工程领域是研究车辆、车用动力装置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用、管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宽口径、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
技术特征是以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车辆研究、设计开发、产品造型、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检测、环保、管理、维修与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我校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11人。
二、学科专业方向1. 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 车辆故障诊断与电子技术3. 物流与运输装备4. 地面车辆系统与导航技术第二部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科研成果要求,见培养方案第四点“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一、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与力学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工程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算和工程分析。
2. 专业知识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向,要求选择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现代汽车及发动机结构设计、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随机振动、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程经济学、车辆测试技术、车辆人机工程、汽车制动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安全性、汽车操纵动力学、汽车传动理论、试验优化设计、试验模态分析、汽车牵引力控制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理论、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及燃烧理论、汽车发动机替代燃料等。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车辆工程 研究生 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
车辆工程是应用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旨在培养具备车辆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人才。
车辆工程研究生的培养和学位要求如下:
1. 学历要求:研究生入学要求具备本科学士学位或相关专业背景,以及符合国家和学校的招生规定。
2. 课程学习:研究生在学习阶段需修读一定的专业课程,如车辆工程基础、车辆设计与制造技术、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车辆电子技术等,其中有一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 科研训练:研究生需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学习并掌握科研方法与技巧,完成科研项目并发表学术论文。
4. 实践实习:研究生需参与相关实践和实习活动,如车辆工程实验、工程实践训练等,以增强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学位论文:研究生需完成一篇学术研究性的学位论文,体现独立思考、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6. 考核评定:研究生学习期间,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考试、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评审等,根据规定的考核要求评定绩点和学分。
7. 学位授予:完成以上要求后,学生经学校认定达到一定水平,可获得车辆工程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
总之,车辆工程研究生学位的获得需要完成学历要求、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实践实习、学位论文和考核评定等一系列要求,以培养掌握车辆工程技术与理论的高级专业人才。
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Ⅰ.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Ⅱ.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Ⅰ. 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一、培养目标及标准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将以企业专业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一线工程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面向汽车行业,培养对行业或企业发展和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所培养对象的汽车产品开发、系统集成、性能检测与控制水平和能力。
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车辆工程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采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车辆工程领域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培养学生,使本领域专业硕士毕业生达到以下标准:(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2)掌握车辆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3)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严谨治学、兼容并蓄的科学态度,以及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精神;(5)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能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6)具备较强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能够胜任生产一线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二、专业领域本校车辆工程领域覆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及系统集成、汽车产品设计与优化、汽车系统匹配与性能控制三个方向。
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及系统集成方向:服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部件生产企业,培养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整车性能分析与控制、能源管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试验等工作的高级现场工程师。
中南大学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车辆工程)一、专业概况中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建于1955年,1960年招收研究生,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立“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覆盖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和数字装备与计算制造、信息器件制造技术与装备等2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设有“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岩土设备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金属塑性加工摩擦与润滑”、“设备测试与故障诊断中心”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与国外ASM公司共建的“微电子封装技术实验室”等。
车辆工程学科围绕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行走装备与车辆及其关键技术,如工程装备与车辆、汽车(含新能源汽车)、铁道装备与车辆、深海资源开发工程车辆、特种机器人等,致力于工程机械、铁道车辆、道路养护与环保设备的基础设计理论与集成技术、先进车辆制造理论与技术、汽车(含新能源汽车)设计与控制理论等研究。
本学科20余年来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工程重大问题为背景,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发成功了特种产品转运平车、准高速冷藏车,有轨门架式计算机控制隧道凿岩台车、隧道挖掘装载车、步履式特种桩工车辆、高风压潜孔切削多功能钻车、冶金渣罐运输车、全液压驱动凿岩台车、全液压滑移式多功能轻型工程车、新能源胶轮运输车并已产业化应用,此外在铁道车辆、大功率柴油机设计、城市轨道车辆的修造装备、车辆减振、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车辆安全与控制、车辆外形设计、高速动车联解控制国产化等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成果,形成了本学科以研究高速车辆、特种车辆、汽车(含新能源汽车)为目标的研究方向。
车辆工程 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撰写:概述部分主要是对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术要求等内容。
通过这一部分,读者可以对整个研究生培养方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内容做好铺垫。
首先,可以从培养目标入手,介绍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水平的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这些专业人才需要能够独立进行车辆设计与研发、车辆系统分析与优化、车辆测试与验证等工作,并能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
其次,可以介绍课程设置的内容,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等。
必修课可以包括车辆动力学、车辆控制、车辆传动系统、车辆可靠性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选修课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例如车辆工程仿真、车辆电子控制等方面的课程。
接下来,可以介绍学术要求的内容,包括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学术论文等方面。
学生需要在学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参与并完成一定规模的科研项目。
此外,学生还需要撰写学术论文,并参加学术交流与讨论,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可以总结概述部分的内容,强调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针对性。
通过该方案的培养,将能够为汽车行业培养出具备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读者可以初步了解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整体构架和培养目标,为后续的具体内容做好铺垫。
同时,也体现了该方案对于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追求和要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个文章的组织和结构进行说明。
下面是对文章结构部分的一个示例内容:2. 正文2.1 第一个要点在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第一个要点是培养学生对车辆工程的深入理解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学生将全面学习车辆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包括汽车结构设计、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一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主要学科专业方向一、学科概况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硕士生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车辆工程领域是研究车辆、车用动力装置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用、管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宽口径、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
技术特征是以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车辆研究、设计开发、产品造型、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检测、环保、管理、维修与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我校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11人。
二、学科专业方向1. 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 车辆故障诊断与电子技术3. 物流与运输装备4. 地面车辆系统与导航技术第二部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科研成果要求,见培养方案第四点“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一、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与力学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工程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算和工程分析。
2. 专业知识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向,要求选择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现代汽车及发动机结构设计、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随机振动、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程经济学、车辆测试技术、车辆人机工程、汽车制动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安全性、汽车操纵动力学、汽车传动理论、试验优化设计、试验模态分析、汽车牵引力控制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理论、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及燃烧理论、汽车发动机替代燃料等。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车辆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普遍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专业能力,在车辆工程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能够承担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在车辆工程、车联网、智能驾驶、汽车设计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成为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领军人才的素质。
二、培养要求1.学科教育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车辆工程学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以及较强的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和应用力学能力;2.掌握车辆设计各个环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参与并独立承担复杂车辆设计项目;3.熟悉传感器、控制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具有设计和开发车联网、智能驾驶系统的能力;4.具有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撰写科学论文和科技报告以及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实践教育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以下实践教育要求:1.参与或独立完成学术研究课题,树立创新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2.参加实验室和企业的科研、生产实践,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检测技能、·比赛和实习等校内外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参加学术会议和企业讲座,了解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3.研究生导师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应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担任副高以上职称三年以上;2.有丰富的科研、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经验;3.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成就;4.能够提出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5.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计划。
4.学科评估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遵循完善的学科评估标准和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和调整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 研究生 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一)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一)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学术要求•拥有相关学位: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申请者需要拥有相关本科学位,如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等。
•具备学术能力:申请者需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背景,能够独立开展车辆工程研究。
课程要求•基础课程:学生需修习与车辆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如汽车结构设计、车辆动力学等。
•专业课程:学生需要选修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如汽车底盘系统、发动机系统、车身设计等。
•综合课程:学生需要修习与车辆工程相关的跨学科综合课程,如机械制造工艺、电子控制技术等。
研究课题要求•研究方向:学生需选择与车辆工程相关的研究方向,如车辆设计优化、新能源汽车等。
•研究课题:学生需选择具有一定研究创新性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车辆工程领域的发展。
•学术论文:学生需完成一定的学术论文撰写工作,并满足学校要求的发表要求。
实践要求•实习实训:学生需参与相关实习实训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并将实践成果应用到研究课题中。
•实验室工作:学生需参与相关实验室工作,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数据处理技巧。
学位要求•学分要求:学生需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并获得学校颁发的学位证书。
•所有课程成绩要求:学生在所有课程中需取得一定的成绩,以保证学术水平的达标。
•学位论文答辩:学生需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通过答辩过程,展示其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
举例说明:在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中,学术要求是首先要满足的条件之一。
例如,申请者需要具备相关的本科学位,如机械工程或汽车工程学位。
这是因为车辆工程研究需要深入了解机械和汽车相关知识,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此外,申请者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学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车辆工程的科研工作。
例如,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科研背景和实验技能,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并撰写学术论文。
针对课程要求,学生需要修习与车辆工程相关的基础课程,如汽车结构设计和车辆动力学。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专业
车辆性能分析与优化课程
车辆动力学
研究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包括行驶稳定性、平顺性、 操纵稳定性等。
车辆性能测试与评价
通过实验手段对车辆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包括动力性、经济性、 排放性能等。
车辆性能优化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车辆性能进行优化,提高车辆 整体性能。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
01
05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专业就业前 景
汽车行业就业方向
汽车设计工程师
负责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与 开发,确保产品符合性能、安全
和环保要求。
汽车制造工程师
负责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 设计、生产线规划与维护,确保
生产高效、质量稳定。
汽车试验工程师
负责对汽车及零部件进行各种试 验,包括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 和安全性测试等,以确保产品性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车辆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 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具备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复杂问题、开发新型车辆及零部件的能力,能 够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运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高层 次人才。
培养要求
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车辆动力学
研究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 行为,包括车辆的稳定性、操 纵性、舒适性等。
车辆控制系统
研究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包 括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车 身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车辆材料
研究用于制造车辆的材料,包 括金属、复合材料、橡胶等, 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耐久性。
车辆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工程
师
负责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通控制系统工程
车辆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204,申请工学硕士学位适用)一、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国防尖端装备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汽车和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学术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专业范围内能够做出一定创造性成果,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引领车辆工程学科前沿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二)具有车辆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可胜任本学科领域较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与科技管理工作;具有综合应用本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创造性学术成果的能力;熟悉学科发展前沿,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良好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三)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积极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二、研究方向(一)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与轻量化(二)汽车动力学及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三、学制及学习年限车辆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
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10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学分要求总学分数为N3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为N25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6学分。
085222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概况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是我国第一批学位授权学科,其中“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始于“船机修造工程”学科,于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湖北省重点学科,199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获“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1981年至今,一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单位,自2003年起为全国“交通运输工程”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协作组副组长单位。
我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任职资格紧密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的硕士生应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交通运输系统由水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和轨道运输这五种运输方式构成。
交通运输工程涵盖上述运输方式中的政策制度、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控制、运营管理等内容,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载运工具运用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安全、综合运输和多式联运等多方面内容的工程领域,是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交通运输系统的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主要业务范围包括:(1)在载运工具运用与管理方面。
交通运输系统中载运工具结构及其运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运行性能优化、风险与环境保护,运行过程监测、诊断与健康管理。
(2)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综合运输,城市地区及区域交通规划与管理,客货运输需求分析与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综合物流管理技术以及多方式运输衔接技术与管理。
(3)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方面。
道路、港口、航道等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与养护。
(4)在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方面。
交通信息采集、处理、运用和控制,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系统和装备,交通组织与管理技术及其智能化手段,“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服务领域的应用。
(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车辆工程(专业领域代码:085234,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一、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车辆工程领域以铁路及城市轨道机车车辆设计、制造和控制技术等研究为特色,重点研究高速﹑重载和轻轨轨道车辆设计﹑开发及应用中所涉及的关键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问题。
这些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强度及可靠性、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振动噪声及控制、智能融合及检测、车辆零部件可靠性基因工程等。
运用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解决车辆工程领域中的实际技术问题是本学科的突出特点。
本专业领域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研究工作条件好,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部委及大型国企的科研项目,与企业联系紧密,实践经验丰富。
在轨道车辆结构安全可靠性﹑系统动力学﹑振动噪声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系统深入并具有影响力。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1.车辆结构可靠性及优化研究轨道车辆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可靠性问题,包括结构抗疲劳和防断裂设计、有限元技术及应用、结构动态测试、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结构应力测试与疲劳评估、车辆结构优化设计建模与算法、零部件结构与工艺协同设计、载荷谱建立理论与方法等。
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轨道车辆系统、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各种振动特性和载荷特征,涉及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列车纵向动力学、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以及主动悬挂技术和振动控制技术等。
解决轨道车辆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等重大技术问题。
3.车辆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车辆振动噪声控制、车内振动噪声模型及控制方法、乘客舒适性与声品质评价、轨道交通噪声理论与控制技术等。
4.智能融合及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轨道车辆运行安全监测中的多源信号智能融合基础理论、融合算法、传感器资源管理优化、搭建融合系统和工程化设计方法。
研究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提高车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预测轨道车辆的剩余寿命。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概况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概况车辆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学位获得者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车辆工程领域是研究车辆、车用动力装置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用、管理及其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宽口径、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
技术特征是以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车辆研究、设计开发、产品造型、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检测、环保、管理、维修与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车辆工程领域涉及机械、交通、动力、电子、材料、化工和管理等学科,所依托的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其上下游产业链长且拉动作用大、新技术集成度高、产品更新快。
车辆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轻量化、电动化、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汽车轻量化技术快速发展。
从材料方面来看,轻质材料的比重不断攀升,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塑料、粉末冶金、碳纤维、生态复合材料及陶瓷等的应用越来越多;从结构设计方面来看,结构优化和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如采用前轮驱动、高刚性结构和超轻悬架结构等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计算机辅助集成技术(CAX)(包括CAD/CAE/CAM等)和结构分析等技术快速发展;从生产与制造工艺来看,汽车轻量化促使汽车制造业在成形方法和联接技术上不断创新。
汽车电动化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一代的节能环保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汽车技术革命。
从各种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看,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包括插电式)逐渐成熟,从长远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将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已逐步趋于成熟,全球范围内已达到百万辆的市场容量。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430135)一、领域简介车辆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与技术问题。
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我国汽车工业以及交通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
车辆工程从初期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理论、金属材料、化工,到今天拓展至与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控制技术等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并进一步触及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广泛领域,形成了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1.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车辆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并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三、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主要有:1、车辆发动机、底盘、作业机具的匹配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主要是研究拖拉机及其动力装置和配套机具所组成的机组系统在不同环境和作业条件下的动态性能的分析与仿真,机组系统的数学模型的识别,机组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匹配。
2、车辆动态仿真与控制。
本方向以车辆发动机理论、车辆底盘理论、系统辨识信号分析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为手段,研究车辆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方法,传感装置及其应用技术,工作过程最优控制等问题。
3、车辆系统人机工程。
本方向应用机械振动、随机振动、人机系统工程、隔振和降噪理论,研究车辆振动和噪声控制技术。
研究重点是车辆各级悬架的隔振性能、悬架设计方法,悬架新结构和CAD软件开发。
汽车工程系-清华大学
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具有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
将学科特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使培养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论文答辩须在校内完成。
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在学期间,研究生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原则上不少于1年。
专业实践一般应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鼓励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
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在修完学位要求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三、适用领域车辆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5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7学分。
具体如下:1.公共必修学分 3学分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 不少于18学分3.必修环节学分 不少于4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公共必修课程(3学分)1.自然辩证法概论 (60680021) 1学分 (考试)2.英语(第一外国语) (60640012) 2学分 (考试)(二)学科专业要求课程(不少于18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4学分)1.基础理论课 (≥ 4学分)工程硕士数学 (60428004) 4学分 (考试) 数学类公共课程 4学分 (考试)2.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z弹塑性力学(60330084)4学分(考试)z工程振动的试验与分析(60330063)3学分(考试)z现代控制理论(60250074)4学分(考试)z数字信号处理(64030023)3学分(考试)z汽车动力系统与控制(70150282)2学分(考试)z高等内燃机学(70150063)3学分(考试)z汽车机电系统(英文授课) (70150163)3学分(考试)z发动机热流体与节能(70150312) 2 学分(考试)z汽车动力学(70150023)3学分(考试)z有限元法与应用(70150303)3学分(考试)z动态测试与分析(70150104)4学分(考试)z车辆控制工程(双语授课) (70150113)3学分(考试)z汽车结构CAE分析(70150323) 3学分(考试)z汽车动态系统CAE与振动控制(70150173)3学分(考试)z汽车碰撞安全基础(英文授课) (80150193)3学分(考试)z机械最优化设计(80150013)3学分(考试)z汽车环境保护技术(80150052)2学分(考试)z振动模态分析与试验(80150523)3学分(考试)z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双语授课) (80150122)2学分(考试)z汽车轮胎力学(80150201)1学分(考查)z可靠性设计与试验(70150043)3学分(考试)z汽车及其动力发展前沿(80150042) 2 学分(考查)z本校其它相关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职业素质课程(不少于4学分)z工程伦理(60610231)1学分(考试)z知识产权法律及实务(60668012)2学分(考查)z科技规范(60610221)1学分(考查)z创业创新领导力1 (60510111)1学分(考试)z创业创新领导力2 (60510121)1学分(考试)学校其他研究生职业素质课(行业讲座、管理类、知识产权、人文课程、职业道德等)(三)必修环节(不少于4学分)1.专业实践 (69998043/69998046) 3/6学分 (考查)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1学分 (考查) 六、专业实践要求在学期间,非应届毕业本科生必须保证到相关行业领域部门进行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原则上不少于1年。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专业
轻量化
人机交互
为了提高车辆性能和降低能耗,轻量化设 计已成为车辆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驾驶体验要求的提高,人机交 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受到重视。
02
车辆工程基础知识
车辆构造与原理
01
02
03
车辆总体构造
掌握车辆的总体结构、组 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 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 备等部分。
3
掌握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培养目标
• 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车辆工程领域的研究和管 理。
培养目标
素质目标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 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和职 业道德。
具备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 的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车辆工程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对象、实 验条件、实验变量等。
数据采集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测量设备,采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车辆性 能参数、排放物浓度等。
数据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后续研 究提供依据。
仿真研究方法
01
模型建立
根据实际车辆系统和相关理论, 建立仿真模型,模拟车辆运行状 态和行为。
仿真实验
02
03
结果分析
在仿真模型上进行各种实验,模 拟不同工况和条件下车辆的性能 表现。
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为实际车辆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提供参考。
系统工程方法
系统分析
对车辆工程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 性的分析和研究,明确问题的边 界和限制条件。
发动机原理与设计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特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开展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车辆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能力;2.具备解决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结构优化设计、性能测试与验证、整车动力系统控制等方面的工作;3.具备辅助车辆产品设计和改进的能力,能够从事车辆电子控制、车辆系统集成以及车辆智能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4.具备独立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和开展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能力;5.具备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并能够组织和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课题。
三、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根据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设置以下核心课程:1.车辆工程概论:介绍车辆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2.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3.车辆系统工程:探讨车辆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模型和测试方法;4.车辆测试与验证:学习车辆测试与验证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5.车辆电子控制技术:介绍车辆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方法;6.车辆系统集成与智能化:研究车辆系统集成与智能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7.创新性科研方法论: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性科研的方法和能力;8.学术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提高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除核心课程外,还可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四、实践环节安排1.实习:安排学生在车辆设计、制造或研发企业进行实习,潜心学习实际工作经验;2.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开展与车辆工程领域相关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3.综合实验:通过开展车辆工程领域的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4.毕业设计(论文):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学术论文。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专业
附录:无
THANKS
感谢观看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专业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 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 • 师资队伍与学术资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车辆工程学科简介
历史沿革
车辆工程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的 汽车工业,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 发展,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完整
的学科体系。
研究领域
车辆工程学科涉及汽车、摩托车 、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包括整 车设计、发动机研发、底盘技术
03
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
Chapter
实验课程与实验室建设
01
实验课程设计
针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开设一系列实验课程,如车辆动力学实
验、汽车控制系统实验等,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技术原理
。
02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重点投入建设车辆工程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创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同时,建立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教
、电子技术等方面。
学科特点
车辆工程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 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要求学生具 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基 础,同时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和
工程技术。
硕士专业培养目标
知识结构
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 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包括车辆动力学、控制理论、汽车电 子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01
电动化与智能化
02
绿色环保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自动驾驶技 术的发展,车辆工程领域将更加注重 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研究,培养学生在 这方面的专业素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 重要趋势。
2014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车辆工程领域)
附件2: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085234)一、车辆工程专业简介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重庆大学机械科自动车组,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汽车人。
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近年来,车辆工程专业依托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深化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车辆工程专业以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理想远大、品质优良,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车辆工程高级技术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重庆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博导7人,副教授22人,讲师7人,实验人员3人。
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在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汽车主被动安全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与优势。
二、培养目标车辆工程领域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在科研、管理、技术协调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如下: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身心和谐,视野开阔;2、具有车辆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分析、匹配与集成、研究与开发、检测与试验、管理与决策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本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计算机等工具的使用、信息数据综合管理与处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概况车辆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学位获得者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车辆工程领域是研究车辆、车用动力装置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用、管理及其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宽口径、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
技术特征是以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车辆研究、设计开发、产品造型、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检测、环保、管理、维修与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车辆工程领域涉及机械、交通、动力、电子、材料、化工和管理等学科,所依托的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其上下游产业链长且拉动作用大、新技术集成度高、产品更新快。
车辆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轻量化、电动化、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汽车轻量化技术快速发展。
从材料方面来看,轻质材料的比重不断攀升,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塑料、粉末冶金、碳纤维、生态复合材料及陶瓷等的应用越来越多;从结构设计方面来看,结构优化和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如采用前轮驱动、高刚性结构和超轻悬架结构等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计算机辅助集成技术(CAX)(包括CAD/CAE/CAM等)和结构分析等技术快速发展;从生产与制造工艺来看,汽车轻量化促使汽车制造业在成形方法和联接技术上不断创新。
汽车电动化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一代的节能环保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汽车技术革命。
从各种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看,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包括插电式)逐渐成熟,从长远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将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已逐步趋于成熟,全球范围内已达到百万辆的市场容量。
现代汽车电子化程度将不断提升,到2015 年这个比例将达到40%。
借助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帮助汽车不断提升环保、节能和燃油经济性、汽车的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以及舒适性。
未来汽车的多项新技术都建立在汽车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如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车身系统等。
汽车的信息化也是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
车联网系统的普及,使用户借助汽车的电子设备打电话、上网、导航、查找生活信息。
语音控制等技术已经逐渐在汽车上推广应用。
车联网主要为汽车提供通讯和信息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为驾驶员提供紧急救援协助、实时安全检测、被盗车辆定位等功能。
汽车行驶中出现故障时,车联网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服务中心,进行远程车辆诊断,并随时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位置和原因。
通过终端机屏幕接收信息并查看交通地图、路况介绍、交通信息、安全与治安服务以及娱乐信息服务等。
汽车的智能化是汽车发展的另一未来趋势。
利用安装于车上各式各样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他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并第一时间做出主动防撞、防侧翻等处理。
智能化的驾驶辅助系统正在快速进入中级甚至入门级乘用车市场,智能化汽车的最终发展方向是无人驾驶汽车。
第二部分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一、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应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能够胜任车辆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既能正确处理国家、单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与力学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工程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算和工程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信息检索、知识产权、外语、管理与法律法规等人文社科知识。
2. 专业知识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向,要求选择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现代汽车及发动机结构设计、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随机振动、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程经济学、车辆测试技术、车辆人机工程、汽车制动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安全性、汽车操纵动力学、汽车传动理论、试验优化设计、试验模态分析、汽车牵引力控制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理论、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及燃烧理论、汽车发动机替代燃料、汽车尾气处理技术、汽车发动机隔振技术、试验测试控制平台开发技术、汽车节能与环保、汽车轮胎动力学,汽车振动与噪声,地面车辆系统分析与控制、现代电动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设计与控制、电动轮驱动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汽车营销及项目管理等。
三、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实践形式可多样化。
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根据研究生所在单位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和选题意向,深化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实践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内导师或校内及企业导师共同决定,所完成的实践类学分应占总学分的20%左右,实践结束时所撰写的总结报告要有一定的深度、独到的见解,实践成果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高效生产。
四、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应能通过调研和文献阅读等方式,掌握某工程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与途径,并通过对不同技术路线的综合分析对比,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通过上述的各种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科学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及数据获取、数据理解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语言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 利用所从事领域相关的先进技术与方法,结合、应用或自行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解决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和管理问题。
具备至少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领域相关文献的能力。
能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结果进行简洁、清楚的陈述与表达,并能对他人的研究工作进行分析、评价与借鉴。
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要求具备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发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零部件设计开发、系统分析与仿真、性能测试与试验等能力,还包括企业管理、经济分析、法规标准等方面的技能。
在开拓创新能力方面要求具备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洞察力,善于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与方法,借鉴他人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在工作实践中能灵活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开拓创新思维,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创新能力。
3.组织协调能力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与交流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有效地组织与协调项目实施,解决研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 选题要求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1)整车或零部件的产品开发,设计与制造,建模、分析与试验研究,匹配与集成。
(2)工程技术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调研、工程设计或实施。
(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
(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运用、营销技术、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规划制定、行业调研、发展综述等。
(7)其它相关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预先研究。
2. 学位论文形式及其内容要求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车辆工程和技术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管理论文等。
产品研发:是指来源于车辆工程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了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内容包括绪论、研发理论及分析、实施与性能测试及总结等部分。
工程设计:是指综合运用车辆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从事的设计。
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数据准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符合技术经济、环保和法律要求;内容包括绪论、设计报告、总结及必要的附件;可以是工程图纸、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等表述。
应用研究:是指直接来源于车辆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车辆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
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内容包括绪论、研究与分析、应用和检验及总结等部分。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车辆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车辆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车辆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项目管理是指车辆工程科研、生产、销售、市场等范畴内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
内容包括绪论、理论方法综述、解决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或有效性分析及总结等部分;要求就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对国内外解决该类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方法及相关领域的方法进行分析、选择或必要的改进。
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该解决方案进行案例分析和验证,或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
调研报告:是指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提出命题,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包括绪论、调研方法、资料和数据分析、对策或建议及总结等部分。
既要对被调研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又要调研该命题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
3.学位论文规范要求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
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外文)、关键词、论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目录、致谢和必要的附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