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大全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大全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大全一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2、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3、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解读:对于现代诗歌,我们应加强诵读涵泳训练,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在诵读涵泳中通过想象,引导学生学会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恰当的赏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使学生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二、教材分析:《再别康桥》选自鲁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
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虫鱼鸟兽总是拨弄着着文人或喜或悲的心弦。
《再别康桥》就是一首景与情完美融合的绝唱。
它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美好回忆,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学习这首诗歌,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赏析意象,丰富诗歌内涵,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陶冶性情,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诵读和鉴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现代诗歌接触甚少。
读着这样一首诗歌,他们觉得很美,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意美,无法准确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再别康桥教案【优秀8篇】
再别康桥教案【优秀8篇】《再别康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2、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人生理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3、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说明:本课作为“诗歌及其欣赏”单元的重点篇目,其学习方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有重大意义。
因此本课强调学生能抓住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基调来整体把握诗歌,希望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帮助深化对诗歌的解读,体现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最后诗歌的朗读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它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诗歌的音乐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注重思路的连贯,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起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1、通过意象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是教学的重点。
2、通过与徐志摩其他诗歌的比较来理解作者的创作缘由是教学的难点。
说明:诗歌的形象是诗歌的生命,因此意象成了很多诗人寄托情感的所在,因而对意象的正确把握是理解诗歌的基础。
另外,能通过比较阅读来明确作者的创作缘由,可以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避免表面化,使问题由难化易,强化学生的认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李白与徐志摩不同的结束生命的方式激起学生关注徐志摩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比较调动情感,并且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
引发学生阅读本诗的兴趣。
走进作家由徐志摩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转而介绍他的康桥情结。
1、你对徐志摩了解多少呢?2、什么是徐志摩的康桥情结?3、1、思考关于徐志摩的有关常识。
2、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从而理解康桥情结。
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为理解作品打好基础。
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
初读诗歌1、请一位学生先朗读诗歌。
2、要求学生集体朗读。
思考:应该以什么感情朗读?1、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能初步体会诗歌的内容。
2、在倾听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通过朗读逐渐走近诗歌,同时提高朗读水平。
再别康桥教案(1)
再别康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冰心的《再别康桥》这首诗的背景和内涵。
2.学习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
3.培养学生对写景诗和抒情诗的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1.讲稿、PPT、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再别康桥》的诗歌原文及翻译。
3.学生课前阅读的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以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引人注目的引言开始课堂。
比如提问:“你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的感觉?离别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或者引言:“离别是一首永恒的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有关离别的诗。
”导入诗歌背景知识(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者PPT展示一些有关冰心和《再别康桥》的基本背景知识,包括冰心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以及她创作这首诗的动机和背景。
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再别康桥》是冰心在离开剑桥大学的时候创作的,是对离别的一种告别和留恋之情。
分析诗歌的形式和语言(20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诗歌的形式和语言。
可以从韵律、格律和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诗歌中所使用的具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等。
通过对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再别康桥》诗意的理解和体验。
解读诗歌的意象(30分钟)教师可以选取诗歌中的几个重要意象,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一起探讨。
比如诗歌中的“再别康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桥的象征意义,以及桥和离别的关系。
同时,诗中的“春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春天的象征意义和与离别的对比。
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和探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诗歌欣赏和创作(30分钟)教师可以放一段音乐,或者幻灯片上展示一些与诗意相符的图片,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诗歌的世界。
然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朗读诗歌,或者听一些专业演员或者老师的朗诵。
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写一篇关于离别的短文或者是自己的抒情诗。
再别康桥优质课教案
再别康桥优质课教案【篇一:《再别康桥》优秀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歌本质上就是情感的外化,字里行间最值得去揣摩咀嚼的就是诗人的情志。
本诗的情感含而不露,但由于语言简洁平易,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诗歌交给学生去探究把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去揣摩作者的心性。
教师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感受到类似的“大师小作”的语言魅力。
课堂教学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对于语文来说我们更应该明白“工夫在课外”这句话的含义,语文教学应该有适当的留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我们必须明白:教师是导学者,而不是传声筒。
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应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品味《再别康桥》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学会抓住意象品读诗歌。
2、过程和方法: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入手,鉴赏诗歌。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对比品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悟、体验的能力,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对具体字词和特定意象的推敲,做到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教学难点对诗歌情感脉络的把握,对诗歌独特意象的揣摩。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成全一份份沉甸甸的期许,也为了扬帆沧海,追逐梦想,抵达生命之巅,你们踏进了高中校园。
在此之前,你们辞别了初中母校和父母老师,甚至远离了故乡那一方熟悉的水土,那里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你的成长,也许你有过不舍,也许你有过彷徨,但人生之路已经在你迈出的脚步里延长。
离别总让人心潮起伏,离别时的情思已经被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反复梳理,今天我们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一起品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题解1、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再别康桥》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
二、教学内容1.作者介绍: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他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以自由、浪漫、感性的风格著称。
2.创作背景:《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描写了诗人告别康桥(剑桥大学所在地)时的离愁别绪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3.诗歌结构: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采用押韵的形式,节奏明快,韵律优美。
4.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5.艺术特点: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诗歌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同时,诗歌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康桥的风景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作者介绍: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新月派诗歌的特点。
3.诗歌阅读:让学生自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4.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5.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6.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离别的感受,引导学生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7.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离别的作文,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再别康桥》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再别康桥 教案 (2)
再别康桥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和他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掌握《再别康桥》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分析并理解《再别康桥》的诗歌语言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2. 教学重点•掌握《再别康桥》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分析并理解《再别康桥》的诗歌语言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歌的能力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分段朗读《再别康桥》•师生互动,解读诗句含义•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语言和艺术特色•播放相关音频和视频,加深学生理解•指导学生写作和表达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徐志摩的照片,介绍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朗读课文安排学生分段朗读《再别康桥》,注意发音和语调。
第三步: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整体了解《再别康桥》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例如,徐志摩离别康桥的经历、主人公的心情变化等。
第四步:分析诗歌语言和艺术特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词句用意、修辞手法、意象描绘等,帮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艺术特色。
第五步:欣赏音视频资源播放音频和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第六步:讨论和写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于《再别康桥》的理解和感受,并组织学生书写读后感或自由发挥诗歌创作。
第七步: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读后感和创作,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了解和体验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5. 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
•学生完成的读后感或创作作品,评价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
6. 参考资源•徐志摩的照片和生平材料•《再别康桥》的诗歌原文和翻译版本•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源•课外阅读和相关文学作品7. 后续拓展•学生可以尝试阅读更多徐志摩的诗歌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学生可以尝试写作其他文学作品的读后感或创作,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一、创设情境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再别康桥》,导入本课。
二、朗读诗歌1.提问:你觉得诗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呢?2.教师介绍背景: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教师朗诵全诗,配背景音乐和画面。
要求学生注意节奏与重音。
4.学生分各种形式朗读,教师逐节指导。
屏幕出示全诗及其节奏与重音提示。
点评:诗歌重在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领悟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三、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任务在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栏目自学。
“自主学习”包括“学习任务”、“徐志摩”、“诗歌意象”、“诗歌形式”、“诗歌诵读”和“英国风光”等内容。
四、学习反馈方法:屏幕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刚才你阅读了哪些古代的别离诗?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它们送别的对象有什么不一样呢?◆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云彩等)我们叫什么?诗歌选择的是哪些意象呢?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闻一多提出的诗歌形式上的“三美”主张是什么?你觉得《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吗?◆音乐美:A、从押韵上看:本诗一节一韵,每节换韵。
B、从节奏上看:诗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从首节和末节来看: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A、从字数上看:《再别康桥》共7节,每节两句,每句6~8字。
B、从排列上看: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给人以流动的美感。
◆绘画美:A、选用“云彩,金柳”等词语,给读者色彩想象。
B、诗人用了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如“招手”、“荡漾”等。
C、全诗共7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等。
重点赏析“绘画美”,赏析的同时出示画面,然后学生看着画面回忆相应的诗句,再看着画面背诵全诗。
2024年中职语文公开课教案《再别康桥》
2024年中职语文公开课教案《再别康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诗歌欣赏》,具体内容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课文详细描述了诗人与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把握《再别康桥》的诗意美,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2. 分析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了解其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把握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
2. 教学重点:对《再别康桥》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康桥的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兴趣。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意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4. 例题讲解:讲解徐志摩的浪漫主义诗歌特点,以《再别康桥》为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仿写一首以别离为主题的诗歌。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再别康桥》2. 板书内容:诗歌背景诗歌意象情感表达徐志摩浪漫主义诗歌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别离为主题,仿写一首现代诗歌。
2. 答案示例:康桥,别了你的波光,我的心事在这离别的时刻悄然化作一池秋水梦里依稀,你的影子那柔软的柳枝,那轻盈的风带走我无尽的思念化作飘渺的云烟再见,康桥让我以诗的名义捎去对你深深的眷恋在那遥远的彼岸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诗歌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了徐志摩的浪漫主义情怀,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推荐其他徐志摩的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浪漫主义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有关《再别康桥》的教案(通用9篇)
有关《再别康桥》的教案(通用9篇)I. 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中学生阅读和分析《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徐志摩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II. 教学目标1.了解徐志摩的背景和写作背景;2.细读诗歌《再别康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3.学会分析诗歌的词句、意象和结构;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诗歌欣赏能力;III. 教学内容1. 徐志摩的背景和写作背景•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成就;•解释背景:徐志摩留学英国期间的情感和经历;•分析《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创作动机和意义;2. 诗歌《再别康桥》的细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再别康桥》;•指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分析诗歌中的词句、意象和结构;•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寓意;3. 诗歌分析活动•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分析和讨论,分享给全班;•分析诗歌的词句、意象和结构;•比较不同诗歌之间的风格和主题;4. 创作活动•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可以以《再别康桥》为灵感;•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点评;IV.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活动;2.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理清诗歌中的情节和结构;3.独立阅读: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4.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思考和发表意见的能力;V. 教学资源1.电子版《再别康桥》原文;2.徐志摩的简介和相关资料;3.诗歌分析模板和指导材料;4.思维导图工具;5.学生创作的诗歌范例;VI. 教学评估方式1.学生小组的诗歌分析和讨论成果;2.学生对《再别康桥》的阅读和理解;3.学生创作的诗歌作品;VII. 教学延伸1.继续学习徐志摩的其他诗歌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2.探索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诗歌分析和创作;3.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文学活动,提升自己的朗诵和表达能力;VIII. 参考文献1.徐志摩. (1928). 再别康桥.2.李昂. (2018). <>创作背景辨析.《世纪》, 27(03), 195-196.以上是本教案的相关信息和教学设计,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教案:再别康桥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及其代表作之一《再别康桥》;2.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技巧;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深层意义;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3.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技巧;4. 运用文学鉴赏能力解读诗歌。
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2.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歌文本;3. 课堂练习题和讨论题。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再别康桥》的诗歌封面或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猜测诗歌的主题;2. 引导学生思考:“康桥”在徐志摩的诗歌中代表什么?阅读与解析:1. 让学生分组读诗并分享自己的理解;2.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如“电车”、“康桥”、“背影”等;3. 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4. 指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转折和起承转合的结构。
个人思考与表达:1. 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文章或短文形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2.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创作;3. 学生之间分享和讨论彼此的作品。
总结与反思:1. 回顾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以及情感表达;2. 总结诗歌的结构和技巧;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的过程。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自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解析和表达;2. 组织学生朗诵和演绎诗歌;3.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诗歌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3.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
高中必修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高中必修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三篇高中必修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自她诞生以来的一代又一代读者。
鉴赏这首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体验诗歌情感,陶冶性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2、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 、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网搜索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配乐朗读录音等与课文相关材料,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2 、学生课堂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配以画外音。
如:“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
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让学生收集资料,展示资料,既培养了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学习成功的机会。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 1 )学生自己介绍徐志摩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徐志摩是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的彗星。
康桥是他的知己,是他的“精神依恋之乡”。
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诗人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芽的。
中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中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再别康桥》,使学生了解近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掌握徐志摩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与离别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特点2.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3. 诗歌的情感内涵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与分析2. 诗歌韵律的把握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分析法:教师讲解,学生跟随分析诗歌意象、情感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徐志摩及其诗歌风格,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再别康桥》,理解诗歌内容。
3. 朗读体会: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4.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感悟文章:阅读学生写的感悟文章,了解学生对诗歌的深度理解和个人情感体验。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徐志摩的其他诗歌,如《翡冷翠的一夜》、《翡冷翠的一角》等,分析其诗歌风格的共性与个性。
2. 文学背景:介绍徐志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背景。
八、教学资源1. 诗歌原文:提供徐志摩其他诗歌的原文,供学生自主阅读。
2. 相关评论:收集一些关于徐志摩诗歌的评论文章,供学生参考。
3. 视频资料:寻找与徐志摩、康桥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徐志摩的生平介绍、康桥的风景介绍等,丰富教学手段。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调整教学难度和节奏,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七年级下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再别康桥》全诗。
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从诗歌的、序言、注释等入手,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和离别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追求真善美。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背景知识和基本内容。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分析。
3. 诗歌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体验。
3. 诗歌创作手法和审美观念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意境。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查找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的含义,增加词汇量。
3. 课堂讲解: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引导学生欣赏。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康桥”、“夕阳”等,理解其象征意义。
4. 合作学习: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诗歌的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6. 课堂小结: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背景知识,全面理解诗歌。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
选择一首类似的现代诗歌,进行欣赏和评价。
8.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中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诗歌赏鉴》,具体内容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全文通过描绘康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和离别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把握《再别康桥》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2. 领悟诗人的情感,体会离别时的依恋与惆怅;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再别康桥》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难点:领悟诗人离别时的情感,体会诗歌的韵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康桥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康桥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如“金柳”、“青荇”等。
4.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再别康桥》的鉴赏题,讲解答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首诗歌的鉴赏。
六、板书设计1. 《再别康桥》2. 意象:金柳、青荇、康桥等3. 意境:宁静、优美、离别4. 表达技巧:拟人、比喻、象征等5. 情感:依恋、惆怅、思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写一篇鉴赏短文。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徐志摩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的分析;2.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3. 课堂互动和例题讲解的有效性;4.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诗歌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的分析1. 意象分析:详细解读诗中的“金柳”、“青荇”等意象,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如“金柳”代表着诗人对康桥美景的留恋,“青荇”则象征着诗人与康桥的紧密联系。
再别康桥获奖教案《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获奖教案《再别康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的《再别康桥》这首受欢迎的诗歌作品,了解其内涵和意义。
2. 掌握诗歌的基本韵律和节奏。
3. 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和表达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黑板、粉笔、文具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用图片展示康桥的美景,点名学生们是否听说过《再别康桥》这首诗。
2. 播放一段康桥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情绪,引发学生对康桥的向往之情。
二、诗歌欣赏(15分钟)1. 将《再别康桥》投影出来,分段给学生朗读。
2. 解释诗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内涵,并给予个人阐释。
三、诗歌分析(15分钟)1. 分析诗的结构、押韵和节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
2. 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义。
3.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康桥、台阶、船和湖等,让学生能够从意象中体会到诗的情感和意义。
四、朗读和表演(10分钟)1. 将诗分段给学生朗读,帮助他们熟悉诗的节奏和韵律。
2. 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进行表演,可以加入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诗的意境。
3. 让每个小组展示表演,让其他学生评价。
五、诗歌创作(10分钟)1.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再别康桥》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可以选择康桥为主题。
2. 指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诗的节奏、押韵和意境的表达。
3. 让学生朗读、展示和交流他们的创作。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请几位学生分享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3.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创作诗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在家中或课堂上朗读和表演其他经典诗歌,分享给同学听。
2.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古典诗人或现代诗人,并写一篇关于他们的介绍和解读。
3. 邀请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诗歌朗诵比赛,展示他们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五篇【优秀范文】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五篇【优秀范文】《再别康桥》优质课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再别康桥》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此篇课文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学生。
他们认知事物主要以感性为主,因此在教学上会尽可能地借用多媒体,给以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加深其直观感受。
高一的学生对新诗这种文学样式接触不多,因此,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有些困难。
针对上述学生情况,结合新诗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能够体会诗歌的意象以及用“三美”来分析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学生能够收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课上反复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意境和诗人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徐志摩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了解作者对母校剑桥大学的一片深情和无限崇敬(三)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1、重点:《再别康桥》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以及诗人独具特色意象选择。
2、难点: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来感知“三美”。
设计理由:“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是“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先生在他的论文《诗的格律》中所强调的。
这是“新月派”创作的理念,因此“三美”的感知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同时,中国古代离别诗不胜枚举,徐志摩作为一名留洋英国的学者,他对中国传统离别诗歌意象的继承和对外国诗歌意象的借鉴必有其独到之处,因此,这也是重点之一。
但是如何从诗歌的意象来感知一个诗派的创作理念,即如何从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这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详细分析和引导。
二、教法学法1、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案」《再别康桥》
「语文教案」《再别康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再别康桥》的诗篇。
(2)分析并掌握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美好情感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音乐美。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文本、诗人照片、生平介绍等。
2. 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资料,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徐志摩的照片和生平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2)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徐志摩的诗篇,激发学生对徐志摩诗歌的兴趣。
2. 诗歌朗读(1)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再别康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
3.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每一节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解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如“康桥”、“金柳”、“波光”、“星辉”等。
4. 艺术特色分析(1)讲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抒情性、象征性、音乐美等。
(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徐志摩诗歌的独特之处。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深入体会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诗人产生共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以及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再别康桥》。
(2)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的鉴赏文章,不少于300字。
8. 板书设计《再别康桥》徐志摩意境:留恋、追忆艺术特色:抒情性、象征性、音乐美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再别康桥教案 高中必修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优秀6篇)
再别康桥教案高中必修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6篇高中必修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再别康桥教案的写作思路。
再别康桥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
《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
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
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有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7篇《再别康桥》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教学重难点】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作者。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1.抒情诗。
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作者的情感有关系?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
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四、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4、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五、通过指导朗读进入第四小节,作者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跳跃,这里的“虹”原来是“彩虹似的梦”。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再别康桥》的诗篇;(2)分析并掌握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3)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鉴赏;(3)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与离别之痛,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学会珍惜美好时光,勇敢面对人生抉择;(3)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背诵与理解;2. 分析诗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3. 解读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识别与解读;2. 诗歌情感的深入剖析;3.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徐志摩及其作品《再别康桥》;(2)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创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要求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语言等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2)分享各组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4.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2)剖析诗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2)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光。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再别康桥》;2. 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的读后感,不少于800字;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再别康桥》为例,分析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歌情感,提高情感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再别康桥》教案语文《再别康桥》教案一、导语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既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劝慰。
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
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皆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
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
”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的确是一语中的。
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
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
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
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游康桥的切身感受。
“康桥”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录音带。
2、指名学生朗读四、整体构思与思路1、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板书:离别的对象特别)2、启发: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如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板书:营造的气氛轻松)3、再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
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
(意象的选择新颖)五、欣赏点提示1、为什么诗人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是“我轻轻地走了”,后者更符合语法规范啊。
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
说明:调整语序,一个是为了强调,一个是音韵的需要。
这里主要是强调,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
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
康河给诗人留下的最美的印象,就是她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心惊动她的宁静,打破她这种美。
(竹林里:某某某到此一游)2、诗一共分了七节,是不是每一节语调的处理都一样一般高潮的时候我们会读得重一些饱满一些,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一节是高潮(第五节)为什么第一段是说我要走了,向你告别。
第二至第四节是回忆康桥的美景。
因为回忆美景,作者禁不住激动起来,要撑一支长篙去寻梦,并且满载一船星辉,在星夜放声高歌!但是马上又回到了现实,我不能放歌,我要走了。
主体部分作者的感情经历了几次变化分别是什么样的变化彩梦――――寻梦――――梦醒关于轻轻的与悄悄的:有一种看法,认为“悄悄”,可以理解为他不愿意把来寻旧梦的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
同时,悄悄也有寂寞的含义,这一片感情领地是属于自己的,一个感情纯真的诗人只能选择这种告别方式。
“轻轻”则突出宁静,主要是在一开始营造一种气氛,而当作者内心经历了一番狂澜之后,他的心其实是更加寂寞的。
3、问: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往往会使许多东西变得非常美好。
那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代表康桥?意象分析:①金柳。
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
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②青荇。
刚才讲到了柳,还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
但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
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
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
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
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
而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
物象――意象――意境4、第六节:为什么诗人不能放歌?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一想起离别,诗人的心情马上变得万分沉痛。
所以诗人说“我不能放歌”。
离别时候的沉重压得人发不出任何声响。
5、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
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所以痛苦的笙箫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
这是多么沉重的痛苦啊。
(别离的笙箫是悄悄的,看似矛盾,实际上在这里达成了统一,悄悄有孤寂的意思,离别的笙声更加剧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寂静区别,无声音称为寂,如万籁俱寂,而静则有和谐的意思在里面,还有一种生机。
)6、徐志摩为什么对康桥如此依恋(有没有同学能够试着说一下《人间四月天》)①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1920年,由于狄更生先生的劝说与推荐,诗人以特别生的资格在剑桥大学读书,度过了一年多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康桥是他经常去读书、散步,划船的地方,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诗人“慢慢地‘发见’了康桥”,对他充满了感情,“我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
”正因为如此,诗人第三次欧游时,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了康桥。
然而“会难别易”,短短的停留后,诗人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康桥。
“黯然而销魂者,唯别而己!”(江淹《别赋》)几个月后诗人追忆这一次离别时,字里行间依然充满了浓浓的眷恋之情。
在诗人笔下,康桥是有灵魂、有感情的,或者说充满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