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

合集下载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论点
证 明
分论点
1.怀疑是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2.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根据你平时的学习积累,举出一两个善于“怀疑” 而创建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事例。 示例: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地动学说,就 是从怀疑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天动学说开始的;伟大
的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的
结论,作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杰出贡献。
中心论点 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 的见解和主张。 分论点 事实 道理 举例论证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 过程。 证明 或 补充
议论 文 三要 素
论据:用来证明和支撑论 点的材料。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顾颉刚(1893-1980), 我国当代史学家,江苏苏 州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和历史研究,于怀疑和辨
来的。
பைடு நூலகம்
2、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分两个部分: 一(第 1 、 2 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
疑精神。
二(3—6段)阐明中心论点。 一层( 3-5 ):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 步骤。 二层( 6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
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第三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本段用了哪几种论
伪,有不少创见。著有
《汉代学术史略》、《史 林杂识初编》等。
1.从议论文三要素的角度整体感知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2.学习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论点的方法。 3.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思 考 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引用古代名言,开门见山地提出

《怀疑与学问》课文

《怀疑与学问》课文

《怀疑与学问》课文一、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 顾颉刚(1893 - 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2. 文章体裁。

- 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二、字词积累。

1. 重点字词。

- 譬如(pì rú):比如。

- 虚妄(xūwàng):没有事实根据的。

- 盲从(máng cóng):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 折扣(zhé kòu):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

- 流俗(liú sú):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 墨守(mò shǒu):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 停滞(tíng zhì):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 多音字。

- 折:zhé(折扣)、shé(折本)、zhē(折腾)。

三、文章结构与内容。

1. 整体结构。

-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学者先要会疑”或者“学则须疑”。

- 接着从消极方面论证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这部分运用了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 第一个分论点是“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作者先通过举例论证,列举了“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说法,说明对于传说要有怀疑精神,不能盲目相信。

- 第二个分论点是“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部分也采用了举例论证,如清代大学问家戴震的事例,他幼年读书善疑多问,最终在学术上有很大成就,从而论证了怀疑对于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重要性。

- 最后得出结论:“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语文 -怀疑与学问(优秀6篇)

语文 -怀疑与学问(优秀6篇)

语文-怀疑与学问(优秀6篇)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分析: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短短两句,15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理服人,无可置疑。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是一个长句,70余字,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的产生”,作了准确的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无一例外。

“不但……,就是……”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抱怀疑的态度”,“和书中的学说辩论”,“评判书中的学说”,“修正书中的学说”,具体、细致、深入、有序地说明学问家是如何才把“新学说”“建设”起来的;四个“常常”,多次重复词语,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是对上面论述的一个精当的。

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

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教师: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

无论历史上,无论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

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的名言

怀疑与学问的名言

怀疑与学问的名言
1. “怀疑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问的大门。

你想想,要是牛顿不怀疑苹果为啥往下掉,能发现万有引力吗?”
2. “学问从怀疑中来,就像种子从土壤里发芽!你看那些伟大的发现,哪个不是从怀疑开始的?”
3. “怀疑是学问的推进器呀!好比你对一件事起了疑,是不是就会更努力去探究,这不就增长学问了嘛!”
4. “没有怀疑,哪来的学问哟!就如同航海没有指南针,能找到正确方向吗?”
5. “怀疑可是学问的好朋友,不信你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因为怀疑而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呀!”
6. “学问的大厦需要怀疑来奠基呀!你说要是都盲目相信,这大厦能牢固吗?”
7. “怀疑是开启学问宝藏的密码,你不试着去怀疑,怎么能发现那些隐藏的知识呢?”
8. “学问和怀疑那可是紧密相连的呀,就像鱼和水一样,难道不是吗?”
9. “怀疑是学问的引路人,你跟着它走准没错!你看那些科学家们,不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吗?”
10. “没有怀疑的推动,学问怎么能进步呢?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嘛!”
我的观点结论:怀疑对于学问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只有保持怀疑的态度,才能不断探索、发现,让学问不断发展。

九年级怀疑与学问作文(最新10篇)

九年级怀疑与学问作文(最新10篇)

九年级怀疑与学问作文(最新10篇)九年级怀疑与学问作文(10篇),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九年级怀疑与学问作文精选篇1孙老伯救起落水的何大妈,想要借此宣扬自己事迹,却被何大妈及家人质疑其救人的目的。

善意之举遭人怀疑,实在令人深省。

现代社会中一种不信任笼罩在每个人的心里。

有人要归还失物却被失主怀疑盗取其中财务;有人扶起摔倒老人却被怀疑是撞人者。

一心行善不仅没有得到掌声和鼓励,相反却遭受旁人的怀疑和讥讽。

教科书里死板的教条在冷酷的现实面前竟显示不出一丝暖意了。

然而我们并非怀疑一切,一些似有似无的事物往往盘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坚信不移。

各种“养生大师”受到人们的社交“宝典”,有人坚信星座中的描述却不愿和对方说一句话。

不向苍生问鬼神,面对虚无飘渺的现实,人们往往不加考证就轻易相信。

历往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在现代人身上却遭到质疑;欺骗的声浪,虚无的浮夸却在一次次喧嚣中得逞,夺得众人的信任。

在这相信与怀疑的背后,是国人思想的愚昧与无知!愚昧,让我们面对他的善行以卑鄙的眼光质疑其目的,面对他人的暴行时却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无知让我们不能明辨是非曲直,让浅陋无知的小人一次次蒙蔽我们的眼睛。

古人相信风雨雷电乃是老天爷所为,皇帝是高于众生的“真龙天子”,殊不知风雨雷电均属自然现象,皇帝也只是一位凡人;今人相信西瓜注水、味精致癌的传言,殊不知注水的西瓜内部组织必定变质,味精的生产完全符合安全标准。

由此可见,相比从前在物质丰盛的今天,人们的愚昧无知仅仅套了一层更艳丽的服装登台演出而已,“三人成虎”的事例依旧在不断上演。

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唯有思想,才能让人类摆脱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的殿堂;唯有思想,才能使我们理解舍身救人的伟大,拾金不昧者的高尚和喧宾夺主者的卑鄙;唯有思想,才能让我们划清相信与质疑的界线,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判他人的善举。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怀疑与学问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这是由于学问是不断发展前进的,后人推翻前人的结论、由一个正确走向另一个正确的事例比比皆是。

因此,没有怀疑精神就意味着对现有的知识和观念完全接受,这自然不会有创新和发展。

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也就是说,在接受某种观念或理论之前,需要有怀疑的态度,认真审查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只有经过这样的审查,才能避免接受错误或虚假的观念。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除了消极方面的辨伪去妄外,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只有通过怀疑,才能推动人们深入研究、探索新的理论和观念,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怀疑贵在“善疑”怀疑贵在“善疑”。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对任何事情都持有怀疑态度,而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只有那些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真理。

虚心、尊重、判断是非在怀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虚心、尊重他人并能够判断是非。

虚心意味着不抱有成见,能够接受新的观点和观念;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轻视别人的意见,而是认真倾听并加以考虑;判断是非则要求我们能够分辨真假是非,不盲目相信传言或流言蜚语。

有分析的怀疑有分析的怀疑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当我们面对新的观念或理论时,不应该盲目地全盘接受,而应该进行分析和研究。

只有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之后,才能确定这些观念或理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别人的话都要有戒心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观点。

然而,对于这些说法和观点,我们都应该有戒心。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观点的可靠性、来源和背景等信息,避免盲目接受错误或虚假的信息。

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不能浅尝辄止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不能浅尝辄止。

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研究和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浅尝辄止只会让我们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怀疑是科学研究的起源怀疑是科学研究的起源。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三、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 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 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 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 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 怀疑 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为了论证以上两个观点,作者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作中用国:古使代作“者三的皇观、点五更帝具”体的、传更说真实和、“更腐有草说为服萤力”。的传说
正反对比论证:从作正用面:说 使作(者不的论观哪点一本更书深,刻、哪一更种全学面问、,更经有过说自服己力的。怀疑,

的怀疑 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

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怀疑也是积极方面
建设新学说、启迪 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戴震
笛卡儿
(6)
文章最后总结:从做学问到科学、哲学、美术等学术领域, 人类文化进步都要求我们有怀疑精神。
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课文,画出承上启下 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 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怀疑”“辩 论”“评判”“修正”这四个词的顺序是人们对过去 学说进行怀疑的思维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对 事物的认识过程不相符合。
对于什么需要辨伪去妄(怀疑)?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 怀疑 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怀疑与学问》(共22张PPT)

《怀疑与学问》(共22张PPT)

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 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 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 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 第6段课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论述了什么分论点?怎样论述的?
❖ 课文承上启下,归结了第3、4、5段课文分论点 后,提出第6段课文的分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 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顾颉刚
1、了解作者,识记重点字、词。 2、从议论文的角度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及 作者的论证思路。(重点) 3、理解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及求学中要善于“疑”的 道理。 (难点)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 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 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 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解放前, 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 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 则推崇备至 。
第6段课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论述了什 么分论点?怎样论述的?
❖ 首先作道理论证: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那是惰性的表 现,是不能治学的,只有在不断发问中,学问才会丰富 起来(“反面”—“正面”)。其次举例论证:戴震事例 说明发问求解的重要性。再次,从正面阐述一切学问家 做学问都要抱怀疑的态度,又从反面阐述“墨守前人旧 说”的恶果。这样,有力的论述分论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 “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 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 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 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 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 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 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 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怀疑与学问》 图文

《怀疑与学问》 图文

2.“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 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一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能互换吗?
不能互换。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 一种, “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是从部分说到整体,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
运用:(1)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不是锋芒毕露的 他凭借着一腔热血毅然抛弃了一切去_____自己的信仰, 宁肯马革裹尸也不愿回头。(2)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 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_______,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答案:(1)追随(2)盲从
整体感知
1.文章提出了什么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 为了论证这一论点,提出了几个分论点?
写法探究
1.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 心论点。第三至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 极方面作论证。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 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2.引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引用古代著名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增强文章的 说服力起了重要作用。用他们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实际上 也起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五段中又引了孟子的 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作了阐释,说这“也就是教 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的意思, 有力地证明了段首提出的论点。
如果说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由于多疑而只是个人遗恨终身的话, 那么一些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由于多疑而造成损兵折将的也为 数不少。曹操就是一个。因多疑,错杀了不少忠臣良将!推迟了曹魏 政权的建立。以前事,无须多论。
今天我们的一些同志由于多疑,为人办事互不信任, 疑心叠起,顾虑重重,当齐心的不齐心,当合作的不合作, 甚至故意设置障碍,出些难题,给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 失。因此,同志之间应互相信任,去疑存诚。当然对某些 人和事物,不轻信,存疑端,也是必要的。但这就另当别 论。 1.文段的论点是_多__疑__,__往__往__是__不__好__的___。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全文运用了 举例 论证、 道理 论证和 对比 论证,层层深入, 向我们阐述了 怀疑 和 学问 的关系。
课后小作业
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文章开头两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接着第3—5段先从消极方面进行论证;
最后第6段再从积极方面进行论证。层层深入,全面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 必要步骤。
第三部分( 6 ):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整体感知
1、本文的事实论据有哪些?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③听说“腐草为萤”。 ④戴震善问的例子。 ⑤笛卡儿的例子
下面句子中,“一切”是否太绝对了?为什么?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
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不绝对。“一切”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只 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是所有学问家都应该具备的品 质。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
小作家换题目
文中的哪句话适合做标题 为什么要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
引发思考

课堂小结
本文是历史学家顾颉刚写的一篇谈治学方法的短文。 首先开头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 ”;
然后第3-5自然段论述第一个分论点
“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
接着第6自然段论述了第二个分论点
故事中,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呢?
传播这件事的人,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辨真伪,以讹传 讹,最终闹出了笑话。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1.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2.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10 01
研读课文
内容: • 第四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 的学说”。 • 第五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 索而辨别是非……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10 01
研读课文
阅读第六段,说说开头的作用。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前一分句承上,是上文论述的总结,后一分句启
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下文紧接着就谈论如何对待这“传说”。 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
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210 01
研读课文
③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 到全篇中心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 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10 01
整体感知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核心,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是中
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就实质而言它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是论据。
210 01
整体感知
可作分论点的有两种事物:一是不需要证明的现成的理论观点,诸如 已被公认的无需再加以证明的定理、公式,经典作家的论断等;二是需再 加证明的一些观点或论断。本文分论点属于后一种。
210 01
研读课文
第四段可分为哪几层?分别讲了什么? 1.“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事前的思索和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210 01
研读课文
2.“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有什么科学根据?” 三皇: 指伏羲、神农、女娲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腐草为莹: 据《礼记·月令》篇:“季夏之月……腐草为萤”。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9张PPT)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9张PPT)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顺 序 不 能 调 整 。 因 为 这 四 个 “ 常 常 ……” 是 “ 一 切 学 问 家 ” 对 “ 流 俗 传 说”“过去学者的学说”从“怀疑”到“修正”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符合逻辑的,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塾师(shú)
大儒(rú)
√B.譬如(bì)
C.折扣(zhé)
盲从(máng) 怀疑(yí)
视察(shì) 载重(zài)
D.流俗(sú)
启迪(dí)
步骤(zhòu)
不攻自破(gōng) 墨守成规(mò) 停滞不前(zhì) 腐草为萤(yíng)
B项“譬如”(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知识链接
总结论证思路与技巧
1.划分层次。 2.概括层意。 3.合理表达。 首先,提出……观点或先举……事例(引用……名言)引出…… 观点;接着,用……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 论证了……道理或引发了……的思考)
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虚妄(wàng)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
(2)
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举例论证(例证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 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增强说服力。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
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
(3)
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
基础梳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程颐( yí )
(9)腐草为yínɡ ( 萤 )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 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
他与胡适、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 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 在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 了一场古史大论战。 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古史 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古”为旗 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如何找出中心论点?
➢ 从开头和结尾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句”。 • 论点在文章开头点出的,即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提出
论点。论点在文章结尾点明的,大多有表总结性的词语, 如“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往往 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
➢ 看中间,提炼论点。 • 有的文章在中间提出中心论点。如《敬业与乐业》开篇先

程颐
wàng
虚妄
zhì
停滞
zhé

折扣 流俗


墨守 譬如
shú
biàn xū wàng

塾师 辩论 虚妄
jié
顾颉刚
gōng
不攻自破
yíng
腐草为萤
•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防守,因称善于守的人为墨守。后
梳理论证思路。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
论点; 第3-5段先从消极方面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
须步骤。 第3、4段说要有怀疑精神,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 第5段扩展开去,提出“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任务探究
任务三:本文语言精准、严谨,结合文中句子,体会议论文语言表达 上的特点。
1.“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语能互换吗?为什么?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 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不能互换。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 化”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 部分到整体,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
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任务探究
任务一:分析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联系,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
1.通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并分析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有什么作用?(提示:文章的中心论点往往在课文的开头或是结尾,有些时候可能
会是文章标题,甚至有时候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概括。)
中心论点
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任务探究
2.用事实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就是举例论证。试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 并分析其作用。
作用: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 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也证明怀疑是“建设新学 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任务探究
3.用道理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就是道理论证。试举出文中所用的道理论
证,并分析其作用。
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②“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提示:
道理论据:指包括人 们公认的原理、公式、 定义、法则、规律、 名言警句等。

怀疑与学问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怀疑与学问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怀疑与学问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较终的收效都能一样,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

无论是历还是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

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更好,成果更大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的学习十分必要。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将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多启示。

下面这10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文原文及教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怀疑与学问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理解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把握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怀疑”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环节一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发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环节二一、助学资讯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

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二、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

顾颉刚(jié)程颐(yí)虚妄(wàng)步骤(zhòu)懒惰(duò)启迪(dí)停滞(zhì)折扣(zhé)2.理解词语。

怀疑与学问的区别与联系解析

怀疑与学问的区别与联系解析

怀疑与学问的区别与联系解析怀疑与学问是两个相关但又截然不同的概念。

怀疑是对已有知识的质疑和挑战,而学问则是通过探索和研究积累的知识体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怀疑与学问的区别和联系。

一、怀疑的定义及特点怀疑是指对已有信念、观点或知识的怀疑和怀疑态度。

怀疑是人类智慧的一部分,它使我们思考和探索原因和真相,并促使我们对已有知识进行持续的质疑和追求进步。

怀疑的特点包括:对已有事实或观点的不确定性,提出质疑的勇气和担当,以及驱使个人或团体进一步寻求真相的动力。

二、学问的定义及特点学问是指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探索而获得的知识和智慧。

学问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是创新和进步的源泉。

学问的特点包括:积累和整理大量可靠的知识,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以及发展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三、怀疑与学问的联系虽然怀疑与学问在定义和特点上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1. 怀疑促使学问的兴起怀疑是一种主动追求真理和进步的精神,它推动了学问的产生和发展。

只有怀疑既有的观点和知识,人们才能够突破现有框架,开创新的领域,并为学问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2. 学问推动怀疑的深化学问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研究,为怀疑提供了更加可靠和丰富的知识基础。

学问通过积累和整理大量的实证数据、经验和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证据,从而使怀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深度。

3. 怀疑完善学问体系怀疑是学问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学问体系中担当着修正和改进的角色。

当怀疑指出学问中的漏洞、不足或错误时,人们通过怀疑的驱动,积极开展研究和探索,从而完善和发展学问。

四、怀疑与学问的区别尽管怀疑与学问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二者在本质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1. 角度不同怀疑是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对已有知识进行质疑和挑战,追求内心的真理。

而学问则是通过集体的学习和研究,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为基础,追求客观规律和普遍真理。

2. 目的不同怀疑的目的在于探寻真相和改进现有状况,突破既成观念,从而实现自我认知和个体成长。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1)着重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使用,注意怎样把引名言、叙事例、讲道理结合起来以证明论点。

(2)学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论述语言。

(3)理解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及求学中要善于疑的道理。

教学建议
论点与论证方法
《怀疑与学问》论述怎样做学问。

作者根据经验,提出并论证了这样的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为证明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精辟,令人信服。

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本文在论述中,条分缕晰,层次分明,其中过渡句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当作者引用两位古代哲学家的话作为文章的论点之后,用三段话层层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疑与学问
导读:教学目的
一、深入领会并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层层深入论证的写法,学习用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并适当注意过渡句。

二、理解课文中论述的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立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道理。

在深入改革开放抓紧科学技术发展的紧迫日子里,尤其要强调谦虚与怀疑。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用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根据这一重点,围绕课文“预习提示”,引导学生运用前两课所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培养自读能力。

二、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文章不长,可作先自读再研读的安排,读前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在书上画出要点,并做笔记练习。

教学时效: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指导与要求。

1.导人阅读,激发兴趣。

怀疑与学问究竟有什么关系?两者间的关系可密切呢。

我们曾学过《哥白尼》、《祖冲之》,试想想哥白尼如果迷信书本,没有勇气怀疑并敢于批判不符合实际的却又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天动学说,他能够创立在科学史上引起空前革命并对人类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的地动学说吗?祖冲之如果“虚推古人”,不敢怀疑和推翻前人的陈腐学说和错误结论,他能在
圆周率、大明历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而成为伟大的数学家吗?怀疑精神不可少。

让我们来研读一下著名历史学家顾颌刚的《怀疑与学问》,就会明白治学为什么要有怀疑精神,什么是我们要提倡的怀疑精神,这对于培养开拓创造精神很有益处。

关于作者顾颌(jié)刚的介绍,《教参》有简介(略)。

本文是顾先生根据自己的丰富的治学经验与切身体会而写的,精辟透彻,令人信服。

2.运用提问,指导复习上两篇课文学过的有关论证知识,要求学生自读本文时学习运用。

3.在文中画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然后在笔记上列表写出,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分论点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并指导作文练习一。

4.为在阅读时扫除字词障碍,提出以下词语语学生注意,供教学时备用。

其中有的是完成练习三所必需的。

(1)观察(文中是实地观察的意思);(2)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妄,荒谬、不合理);(3)辨伪去安(分辨假的,除掉荒谬的);(4)启迪(开导;启发。

迪,开导);(5)墨守(战国时的墨子善于守城,所以称善守为墨守。

现在发展成为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的意思,用来形容思想保守。

成语有“墨守成规”。

)关于本文提到的四位古代学者:程颐、张载、戴震、朱高的简介,请参阅《教参》。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三、教师检查初读情况,师生共同研讨订正。

1.从研讨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篇章结构入手,逐步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层层深入进行论证的进程。

本文围绕“怀疑与学问”的关系论述了善于怀疑是做学问的基本条件这一论点,作者又根据自己的经验启发读者在学习中要有怀疑精神,认为只有善于提出疑问,积极思索,认真辨别,才能获得真才实学。

全文共六个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引古人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述怀疑是获得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三部分(第6段)论述怀疑又是发现学问的基本条件。

分析层层深入的论证过程及在论证中如何采用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

经过分析,归纳出下面的结构图表:
2“理解·分析”一的归纳总结。

作者对“怀疑精神”这个概念的阐释十分明确。

所谓“怀疑精神”,绝不是对前人的学说一概不信,全部否定,而是说不要轻信、盲从或迷信,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辨别是非来决定信与不信。

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的过程,并能修正、评判、发展、创新。

文中提倡的“怀疑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

这对于学术上的批判、继承、发现、创新很有意义。

我们在治学方面,对于一切虚妄的学说应有这
种精神。

(学生口述必须在认真阅读课文,准确理解内容的精神实质,掌握文章要点,抓住关键词句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进行表述。

)3.指导完成“理解·分析”二。

四、研读指导与要求。

1.从上面分析来看,课文对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个中心论点阐述得十分精辟透彻,令人信服。

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善于分析事理,有理有据。

试以第3段与第6段为例作分析说明。

2.本文是怎样引用古人的话作为道理的论据来论证的?找出引用的句子,研究它们的作用,领会引用的精要、与论点切合和引用后阐释等特点。

除了引用,本文还运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例说明。

指导学生完成“理解·分析”三,填好表格。

3.本文谈到要有怀疑精神,而《说谦虚》一文谈到要谦虚,两者之间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五、学生研读时可以相互议论、讨论,教师巡视,个别质疑。

六、师生共同研讨分析总结上述问题,归纳要点如下:
1.该文分析事理透辟晓畅。

作者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首先在第3段论述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说明事头利很据有两上来泊,传说不一定可靠.但从传说打证据又是治学所不可缺少的。

那么,怎么办?这就很自然地、合乎逻辑地推论出对于传说,事而都应经过一番思考这个道理。

又如第6段(最后一段)是论证“怀疑是积极方国建仅?占。

作者积从怀疑到创新的治学讨程分析为怀疑(发)的治学过程分析为怀
疑(发问)、有问题、求解答的过程,分析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的过程,并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为证。

正面论证了,又从反面论证没有“怀疑精神”,而“墨守前人的旧说”,就不会有“新问题”、“新发明”,甚至整个人类文化就不会进步。

论证清楚有力,说理透辟晓畅,这样的分论点就强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从而使中心论点有很大的说服力。

2.本文引用古代大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开头引用古代两位著名的大学问家的话,既用他俩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又作论据,颇具说服力。

程颐的“学者要先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两句话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做学问要善于提出问题。

中间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作阐释:“这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引话十分精当,与该段的分论点十分切合。

除了道理论证,本文的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

在论证对于传说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时,举了古书上有“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有必要。

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戴震读《大学章句》敢于怀疑大儒朱意的例子,戴震一生在学术上之所以卓有成就,能成为大学问家,与他自幼读书就善疑好问分不开。

作者举例时,还能摆出自己的经验,如读书时该怎样怀疑与发问,列出了一系列寻根究底的疑问,给人以启发和借鉴。

总之,用这些事实论据来进行论证十分有说服力。

3.“怀疑”与“谦虚”对于我们都需要,两者并不矛盾。

“怀疑”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求得真知而独立思考,“谦虚”是指应承认自己的知识的不足而渴求新知。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谦虚才能求知,而求知须经怀疑,以力求真知。

因此,两者都是我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需要的:我们既要有谦虚精神,又要有怀疑精神,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治学观点上的应用。

七、做语法练习一:1.“虽然……可是”表让步;“即使……也”表让步假设。

2.“如果……就”表假设;“虽然……呵是”表让步。

3.“因为—…·所以”表因果;“既然……就”表条件。

4.“如果……就”表假设;“既然……就”表条件。

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了变化,语意就有了变化。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