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大全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aef9574bcd126fff7050bb3.png)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1.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2.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600mm。
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10KV及以上到110KV:不小于3000mm220KV:不小于4000mm330KV:不小于5000mm500KV:不小于6000mm4.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天桥及跨越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6.除专业人员外,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7.在电气化铁道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应先做好调查研究,其钢丝绳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5000mm,并有接地。
8.进行V型天窗作业应具备的距离条件:①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②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③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④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上,污染严重的区段要达到1.6m。
9.隔离开头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30mm;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为300mm以上。
10.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7000mm。
11.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100mm。
电气化铁路安全距离
![电气化铁路安全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8d75ae62102de2bd960588ca.png)
关于接触网的安全距离1.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2.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600mm。
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10KV及以上到110KV:不小于3000mm220KV:不小于4000mm330KV:不小于5000mm500KV:不小于6000mm4.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天桥及跨越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6.除专业人员外,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7.在电气化铁道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应先做好调查研究,其钢丝绳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5000mm,并有接地。
8.进行V型天窗作业应具备的距离条件:①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②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③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④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上,污染严重的区段要达到1.6m。
9.隔离开头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30mm;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为300mm以上。
10.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7000mm。
11.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100mm。
接触网设计规范
![接触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933a73af524ccbff12184cd.png)
接触网设计规范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5330mm。
接触线最低高度值在高程1000m以上的区段,应按本规范第5.5.2条规定随空气绝缘间隙值的加大而相应增加。
5.1.5 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3‰;确有困难时,不宜大于5‰。
接触网设计的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铜或铜合金接触线的强度安全系数,当磨耗面积小于或等于15%时,不应小于2.5;当磨耗面积大于15%且小于25%时,不应小于2.2。
2.各种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软横跨横承力索中的钢绞线4.0;2)承力索、定位索及附加导线中的钢绞线5.0;硬铜绞线 2.0;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2.5。
3.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瓷及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受机电联合荷载时抗拉)2.0;2)瓷棒式绝缘子(抗弯)2.53)针式绝缘子(抗弯)2.5;4)其他材质绝缘元件,无阳光照射处(抗拉或抗弯)2.5;有阳光照射处,应视材质抗老化性能酌情增加;4.耐张的零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5.0。
5.1.7 各类悬挂的接触线弛度(弹性吊弦引起的支柱处高度变化不计在内)均不宜大于250mm;对行车速度不大于45km/h的低速区段,可为350mm。
运行中,接触线(被受电弓顶起)的抬升量按100mm、受电弓的左右摆动量按200mm计算。
5.1.8 隧道内接触悬挂应根据隧道净空高度,隧道内气象条件和各项空气绝缘间隙确定。
隧道内悬挂类型宜与区间一致,其零部件应加强防腐蚀措施。
5.2 气象条件5.2.1 接触网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最近记录年限不少于20年的沿线气象资料计算,并结合既有电气化铁路或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
5.2.2 接触网的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空旷地区、高地面10m高处的10min自动记录10年发生一次的平均最大值。
如气象台(站)的记录值不符合上述要求,则应按规定进行换算。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大全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526e26b9b6648d7c0c74600.png)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1.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2.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600mm。
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10KV及以上到110KV:不小于3000mm220KV:不小于4000mm330KV:不小于5000mm500KV:不小于6000mm4.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天桥及跨越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6.除专业人员外,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7.在电气化铁道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应先做好调查研究,其钢丝绳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5000mm,并有接地。
8.进行V型天窗作业应具备的距离条件:①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②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③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④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上,污染严重的区段要达到1.6m。
9.隔离开头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30mm;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为300mm以上。
10.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7000mm。
11.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100mm。
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
![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9a2c52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5.png)
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一、拉出值(跨中偏移值)1、技术标准160km/h及以下区段:标准值: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选用。
安全值:之字值≤400mm;拉出值≤450mm。
限界值:之字值450mm;拉出值450mm。
160km/h以上区段: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设计值±30mm。
限界值:同安全值。
2、测量方法利用DJJ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进行拉出值测量:受电弓滑板平面与两钢轨平面平行,检测仪与两钢轨平面平行,测量时无需考虑外轨超高,直接校准定位点在检测仪上的投影位置,此位置与检测仪中心点的距离就是拉出值。
二、导线高度1、技术标准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
安全值:标准值±100mm。
限界值:小于6500mm;任何情况下不低于该区段允许的最低值。
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2、测量方法利用DJJ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进行导高测量:将测量仪置于两钢轨之上与两轨面平行,利用测量仪上的观察窗校准定位点位置,测出定位点至两轨面的垂直距离即为导高。
三、导线坡度及坡变率1、技术标准标准值: 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200-250km/h区段≤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安全值:120km/h及以下区段≤5‰;120-160km/h区段≤4‰。
其他同标准值。
限界值:120km/h及以下区段≤8‰;120-200km/h区段≤5‰;200km/h及以上区段同安全值。
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型。
2、测量与计算方法定位点A与定位点B之间的坡度测量:1、测出A点的导高h a;2、测出B点的导高h b;3、测出或计算出A、B之间的距离H;4、计算出A、B两点之间的导线坡度P ab=(h b -h a)/H×1000‰;5、将P ab记入定位点B的导线坡度P b,即P ab=P b。
铁路接触网安规
![铁路接触网安规](https://img.taocdn.com/s3/m/d695a9dcb14e852458fb574a.png)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运[2007]69号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作业制度作业分类工作票作业人员的职责第四章受力工具和绝缘工具第五章高空作业一般规定攀杆作业登梯作业检修作业车作业第六章停电作业一般规定V形天窗作业命令程序验电接地作业结束第七章间接带电作业一般规定命令程序作业结束安全技术措施第八章倒闸作业第九章作业区防护附录1 电气化铁道安全合格证附录2 接触网工作人员安全等级附录3 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附录4 接触网第二种工作票附录5 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附录6 接触网停电作业命令票附录7 接触网间接带电作业命令票附录8 隔离开关倒闸命令票附录9 隔离开关倒闸完成报告单附录10 常用工具机械试验标准附录11 常用绝缘工具电气试验标准附表1 作业命令记录附表2 倒闸操作命令记录附表3 受力工具机械试验记录附表4 绝缘工具电气试验记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要贯彻“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各铁路局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报部核备。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4条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
侵入建筑限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封锁的线路上进行。
接触网支柱的侧面限界
![接触网支柱的侧面限界](https://img.taocdn.com/s3/m/b871326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0.png)
接触⽹⽀柱的侧⾯限界接触⽹⽀柱的侧⾯限界接触⽹⽀柱的侧⾯限界是指⽀柱靠线路⼀侧⾄线路中⼼线的距离。
它是为了确保⾏车的安全。
⽀柱侧⾯限界任何时候不得⼩于2440mm;机车⾛⾏线可降为2000mm;曲线区段适当加宽;直线中间⽀柱⼀般取为2500mm;软横跨⽀柱⼀般取为3000mm;软横跨⽀柱位于站台时,为便于旅客⾏⾛,⼀般取为3000mm。
接触⽹⽀柱及定位装置⽀柱装置⽤以⽀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柱或其它建筑物。
⽀持装置包括腕臂、⽔平拉杆、悬式绝缘⼦串,棒式绝缘⼦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持设备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
其功⽤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滑板运⾏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平负荷传给⽀柱,定位器有直管定位器、弯管定位器。
提速后采⽤带减振阻尼装置的多功能定位器,改善了受电⼸的取流特性。
接触⽹承⼒索接触⽹承⼒索的作⽤是通过吊弦将接触线悬挂起来。
承⼒索还可承载⼀定电流来减⼩牵引⽹阻抗,降低电压损耗和能耗。
承⼒索根据材质可分为铜承⼒索、钢承⼒索、铝包钢承⼒索。
钢承⼒索需采取防腐措施。
接触⽹吊弦在链形悬挂中,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在承⼒索上。
按其使⽤位置是在跨距中、软横跨上或隧道内有不同的吊弦类型,吊弦是链形悬挂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
在链形悬挂中安设吊弦,使每个跨距中在不增加⽀柱的情况下,增加了对接触线的悬挂点,这样使接触线的弛度和弹性均得到改善,提⾼了接触线⼯作质量。
另外,通过调节吊弦的长度来调整,保证接触线对轨⾯的⾼度,使其符合技术要求。
普通环节吊弦以直径4mm(⼀般称为8号铁线)的镀锌铁线制成.提速后采⽤不锈钢直吊弦,不锈钢直吊弦是⼀个整体吊弦,减⼩了检修⼯作量,提⾼了接触悬挂的⼯作特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接触网位置及高度的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接触网位置及高度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3667d2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0.png)
接触网位置及高度的规定技规第2021接触网带电局部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 mm;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 mm。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构〕筑物与带电局部最小距离,不小于500 mm。
当海拔超过1 000 m时,上述数值应按规定相应增加。
大风、严寒地区应预留风力、覆冰对绝缘距离影响的平安余量。
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局部5 000 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天桥及跨线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平安栅网。
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3 100 mm。
技规第2021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 500 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小于5 700 mm〔旧线改造不小于5 330 mm〕;在编组站、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6 2021mm;站场和区间宜取一致;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不小于6 330 mm。
在电气化铁路竣工时,由施工单位在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线路的轨面标准线,开通前供电、工务单位要共同复查确认,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30 mm。
特殊情况需调整轨面标准线时,由供电、工务部门共同确认,并经铁路局批准。
技规第2021为保证人身平安,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局部的距离,不得小于2 000 mm。
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如确需作业时,须在指定的线路上,将接触网停电接地并采取平安防护措施后,方准进行。
双线电气化铁路实行V形天窗作业时,为确保人身平安,应在设备、机具、照明、作业组织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38228fb9e31433238689305.png)
CDG/GD222-2013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实施细则成都铁路局二0一三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一般规定 (2)第三章作业制度 (4)作业分类 (4)工作票 (4)作业人员的职责 (6)第四章受力工具和绝缘工具 (6)第五章高空作业 (7)一般规定 (7)攀杆作业 (8)登梯作业 (8)接触网作业车作业 (8)第六章停电作业 (10)一般规定 (10)V形天窗作业 (10)命令程序 (12)验电接地 (12)作业结束 (14)第七章间接带电作业 (14)一般规定 (14)命令程序 (14)作业结束 (15)安全技术措施 (15)第八章倒闸作业 (15)第九章作业区防护 (16)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确保接触网运行、检修和施工作业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根据《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运“2007”69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200Km/h以下工频、单相、25kV交流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要贯彻‚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实施细则,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实施细则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和改善接触网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4条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执行。
第5条对从事接触网作业及专业管理的所有人员,实行安全等级制度,通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
考试合格(90分为合格)并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后(安全合格证格式和安全等级的规定分别见附件1、3),方准参加与所取得的安全等级相适应的接触网工作。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大全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640994183d049649a665810.png)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1.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2.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600mm。
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10KV及以上到110KV:不小于3000mm220KV:不小于4000mm330KV:不小于5000mm500KV:不小于6000mm4.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天桥及跨越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6.除专业人员外,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7.在电气化铁道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应先做好调查研究,其钢丝绳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5000mm,并有接地。
8.进行V型天窗作业应具备的距离条件:①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②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③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④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上,污染严重的区段要达到1.6m。
9.隔离开头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30mm;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为300mm以上。
10.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7000mm。
11.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100mm。
接触网安规
![接触网安规](https://img.taocdn.com/s3/m/78177b5e3c1ec5da50e27020.png)
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要贯彻“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各铁路局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报部核备。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4条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
侵入建筑限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封锁的线路上进行。
第5条从事接触网作业的有关人员,必须实行安全等级制度。
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后(安全合格证格式和安全等级的规定,分别见附录1、2),方准参加与所取得的安全等级相适应的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
每年定期按下表进行年度安全考试和签发安全合格证。
第6条各单位除按第5条规定组织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有关现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等级考试外,对属于下列情况的人员,还应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等级考试:1.开始参加接触网工作的人员;2.开始参加接触网间接带电工作的人员;3.接触网供电方式改变时的检修工作人员;4.接触网停电检修方式改变时的检修工作人员;5.安全等级变更,仍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6.中断工作连续6个月以上仍继续担任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
第7条参加接触网作业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1.作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符合作业所要求的身体条件;2.受过接触网作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安全等级;3.熟悉触电急救方法。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a945b824af45b307e8719736.png)
关于接触网的安全距离总结1.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2.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600mm。
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10KV及以上到110KV:不小于3000mm220KV:不小于4000mm330KV:不小于5000mm500KV:不小于6000mm4.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天桥及跨越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6.除专业人员外,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7.在电气化铁道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应先做好调查研究,其钢丝绳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5000mm,并有接地。
8.进行V型天窗作业应具备的距离条件:①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②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③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④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上,污染严重的区段要达到1.6m。
9.隔离开头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30mm;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为300mm以上。
10.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7000mm。
11.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100mm。
临近带电体作业的安全距离
![临近带电体作业的安全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47ad8b1c227916888486d77f.png)
º æ ç ¼ ò ¼ Ò ü ä ü ÷ ç » ß Ã ² « ´ è ¼ ² ¾ Ó º Å Ï ¼ ¼ Å Ê ´ µ µ Î µ °Ç ½ ¿
普通中间支柱
J001
架空地线
有电部分
• 图中人体位置是接触 网不停电时作业人员 的最高安全位置,任何 作业不得高于此位置; • 印刷杆号时必须设专 人监护. • 普通腕臂支柱附挂架 空地线时,不得在架空 地线附近不停电作业.
避雷器
J025
不能带电检修
较复杂的混凝土软横跨支柱
J026
虚线框内可不停电作业
供电线.回流线跨越接触网
J027
• 上方线条禁止在下方不停电时检修;下方线条在上方不停电时 检修,须保证垂直间距大于2米,且采取防上弹措施.
带隔离开关的钢柱
J028
• 禁止在有隔离开关 的支柱上部进行不 停电作业。
隧道锚段关节
• 隧道门墙下锚要同时注意 作业位置对工作支导线和 非工作支的安全距离。
J020
距地面4米 以下可不停 电作业
隧道上部禁止 不停电作业
隧道定位悬挂装置
J021
• 隧道内定位和悬挂点附近的上部地线范围禁止不停电作 业; • 水平架设部分地线作业时须采取防止地线上弹的措施。
此范围内禁 止不停电作 业 此处回流线禁止 不停电放线作业
此范围内禁止 不停电作业
硬横跨钢柱
J029
此处禁止不 停电作业
修剪树枝
J030
防止短路
• 必须设人监护,防 止高空坠落; • 注意砍落的树枝 不能落于网上,必 要时采取绳拉或 停电砍的措施.
过相装置
J031
此处必须 停电检修
• 过相装置检修时,必 须断开分相绝缘器两 端的隔离开关,还必 须在须检修的设备上 装设接地线。
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作业安全
![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作业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3d9258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1.png)
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作业安全简介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铁路、高速公路和电力线路得到了建设和改造。
在维护和运营这些基础设施中,人们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作业,这就需要注意到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作业安全。
本文将从安全作业、防范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说明。
安全作业了解作业区域在进行任何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的作业之前,必须首先对作业区域进行充分的了解。
必须掌握以下内容:1.确定铁路、电力线的位置,以及其安全距离。
一般而言,在电力线靠近两侧的安全距离为2米,而接触网底部安全距离为4.5米。
2.掌握当地特殊安全规定和法律法规以及工作安全标准。
3.了解周边环境,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
4.计算做好应急与事故处理可能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防范措施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确保安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1.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必须服从指挥,保持联络和关注。
2.向作业区域负责人汇报自身情况、工作计划、和需求等。
3.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和工作规范操作,确保工具设备的正确使用。
4.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标记或限制区域。
5.及时维修电力线、接触网、围栏、照明设施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6.有足够的备选计划,以及替代除去作业区域的设备和路线。
安全警惕电力线安全警惕在进行电力线附近的作业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因为高压电线很危险。
这里提供一些常见的安全警惕:1.对接近电线的高处作业特别警惕,因为电线可能晃动或者移动,而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当高处作业很接近电线附近时,最好采用非导电的作业工具。
2.如果你接触了任何一个电线,一定不可以从事任何似乎可以摸上去或调整器具的行为,应该立刻停止作业,静止不动,并告知其他作业人员。
3.在作业现场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安装涉电、危险提示标志;在危险区域任何人都不允许带金属物或胁迫电线等行为都应该避免。
铁路沿线安全警惕在沿铁路线作业时,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铁路线是开通的。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580a5613eff9aef8941e0657.png)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1、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和35KV 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2、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600mm。
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10KV及以上到110KV:不小于3000mm。
220KV:不小于4000mm。
330KV:不小于5000mm。
500KV:不小于6000mm。
4、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天桥及跨越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6、除专业人员外,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7、在电气化铁道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应先做好调查研究,其钢丝绳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5000mm,并有接地。
8、进行V型天窗作业应具备的距离条件:①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②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③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④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上,污染严重的区段要达到1.6m。
9、隔离开头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30mm;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为300mm以上。
10、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7000mm。
11.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100mm。
接触网下作业安全交底
![接触网下作业安全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fd230c8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b.png)
接受交底人:
3、作业人员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米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设施设备上作业前,接触网必须停电,经验电并由专业人员安设接地线后方可作业。作业时必须设专人防护。作业后,作业负责人要确认所有作业人员进入安全区域内方可通知正式完工。在接地线撤除后严禁再次进入作业点继续作业。
4、发现接触网绝缘破损或断线,以及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绳索等异物时,任何人均不准与之接触,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进行处理。在未排除故障前,须严加防护。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碰地时,任何人必须距断落碰地的导线10米以外,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5、在带电的接触网下,作业人员不得在敞车、平车、罐车等车辆(棚车、保温车、家畜车内除外)上进行装卸作业;不得向上投抛蓬布绳索;不得采取用竹杆等物测量货物装载高度等靠近接触网的作业方式。
6、在接触网未停电、接地的情况下,不得使用吊车的吊臂在接触网触电范围内伸臂、转动。
7、遇雨天时,严禁打伞在线路上行走。遇大雨呈线状时,严禁上线作业。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XXX经理部铺架分部
交底提要
带电接触网下施工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
编制
刘畅
交底人
交底内容:
带电接触网下作业安全交底(附接触网带电通报)
1、除供电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使用的工具等,与接触网设备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米以上安全距离。
2、在接触网未停电、接地的情况下,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机车、车辆顶部或站在货物上进行任何作业;严禁使用水流冲刷机车、车辆上部。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大全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d2d962bf18583d049645951.png)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1.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2.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600mm。
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10KV及以上到110KV:不小于3000mm220KV:不小于4000mm330KV:不小于5000mm500KV:不小于6000mm4.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天桥及跨越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6.除专业人员外,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7.在电气化铁道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应先做好调查研究,其钢丝绳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5000mm,并有接地。
8.进行V型天窗作业应具备的距离条件:①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②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③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④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上,污染严重的区段要达到1.6m。
9.隔离开头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30mm;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为300mm以上。
10.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7000mm。
11.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1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相关安全距离
1、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下列规定:220KV为3000mm;110KV为1500mm;25KV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2、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600mm。
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10KV及以上到110KV:不小于3000mm。
220KV:不小于4000mm。
330KV:不小于5000mm。
500KV:不小于6000mm。
4、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天桥及跨越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6、除专业人员外,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7、在电气化铁道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应先做好调查研究,其钢丝绳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5000mm,并有接地。
8、进行V型天窗作业应具备的距离条件:
①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②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③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④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
上,污染严重的区段要达到1.6m。
9、隔离开头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330mm;隧道内支持结构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正常情况下为300mm以上。
10、接触网供电线在最大弧垂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最小距离7000mm。
11.支柱在行人较多的地方接地线应埋入地下100mm。
12.《技规》中对接触线的高度有何规定: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小于5700mm(旧线改造不小于5330mm);在编组站、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6200mm;站场和区间宜取一致;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不小于6330mm。
(一般导高5700-6500,客专5300-5500;受电弓静态抬升5183-6683)。
13、我国货物列车最大装载高度为5300mm。
14、160km/h区段,接触网腕臂、非支接触线悬式绝缘子、非支接头线夹在直线处距离受电弓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1350mm。
15、接触网供电线距峭壁、挡土墙和岩石最小空气绝缘距离1000mm;接触网供电线不同相两线水平排列时,最小空气绝缘距离2400mm。
16.轻污区绝缘子泄漏距离规定为920mm。
17、对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m以上者,若使用沙土灭火时,可不停电;对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4m的燃着物体,用水或一般灭火器进行浇灭,接触网必须停电;对距接触网超过4m的燃着物体,用水烧灭,可以不停电。
18、电力机车运行时,受电弓的瞬时极限位置距接地体的正常距离不小于200mm。
19、接触网高空作业时,梯子立起后顶部伸出搭靠在承力索1m以上。
21.接触网避雷器的接地极距通信电缆应在1m以上。
20、当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保护线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0.8m。
21、接触线接头距悬挂点不应小于2m。
22、接触网断线时,在装设接地线以前任何人不得进入距断线落下地点10m
范围以内。
23、接触网送电前,应检查距接触网带电部分小于3m的树木是否砍伐。
24、根据测定,高度在5-15M的坠落半径是3m。
25、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距钢轨头部外侧距离:
①Vmax≤120km/h,不小于2m
②120km/h<Vmax≤160km/h,大于2.5m
③160km/h<Vmax,不小于3m
高处作业的定义: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高处作业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划分为四个等级:
(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划定为一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2m。
(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划定为二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3m。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划定为三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4m。
(4)高处作业高度大于30m时,划定为四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