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机能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神经干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实验报告

神经干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实验报告

神经干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实验报告神经干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实验报告课程:机能实验基础医学院系临床班姓名学号组员:【实验目的】1.了解电生理仪器的使用。

2.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学习神经干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以及潜伏期、幅值、时程的测量;3.学习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加深理解神经兴奋传导的概念及意义。

4.了解神经干兴奋后兴奋性的改变。

学习测定不应期的方法。

【实验动物】牛蛙【实验结果】图一神经干动作电位观察到一个先升后降的双相动作电位波形(有刺激伪迹)。

时程为4ms,潜伏期为,最大幅度为,(当刺激强度为时)。

图二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测定每个电极间距25mm,时间约为,速度测定为s图三神经的不应期测定(按时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实验讨论】神经动作电位的观察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的客观标志是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

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与电极所接触的两点之间没有电位差,所以两电极之间也无电位差存在,扫描线为一水平基线。

处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低于静息部位,当动作电位通过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水平,用电生理学方法可以引导并记录到此电位变化过程。

将一对引导电极置于神经干表面,当神经冲动通过时,两电极之间将产生一短暂的电位变化过程,即为神经干动作电位。

神经干动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做不衰减的传导,它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由于引导方式不同,记录到的神经干动作电位有双相和单相之分,假如在引导的两个电极之间将神经干麻醉或损坏,阻断其兴奋传导能力,此时可以记录到单相动作电位。

在神经干左端给与电刺激后,则产生一个向右传导的冲动(负电位),当冲动传导1电极(负电极)下方时,此处电位较2处低,产生了电位差,扫描线向上偏转,记录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在电生理实验中,规定负波向上)。

随后,冲动继续向右侧传导,离开1电极传向2电极处。

随后,冲动继续向右侧传导,离开1电极传向2电极处。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实验题目】神经复合动作电位1、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测定2、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传导速度的测定3、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目的】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1、临界值和最大值2、传导速度3、不应期(包括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实验原理】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动作电位(AP)是神经系统进行通信联系所采用的信号。

多个神经元的轴突集结成束形成神经,APs沿感觉神经经外周传向中枢或沿运动神经由中枢传向外周。

坐骨神经干由上百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分别联系腿部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骨骼肌)。

如果电刺激一根离体的坐骨神经干,通过细胞外引导方式,就能记录到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

一个CAP是一系列具有不同兴奋性的神经纤维产生的多个AP的总和。

刺激强度越大,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就越多,CAP的幅度也就越大。

与胞内引导得到的单细胞AP相比,CAP是双相电位,逐级递增(非全或无),并且幅度较小。

阈电位是指一个刚刚能观测到的CAP,所对应的刺激为阈刺激。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CAP幅度相应增大。

最大CAP所对应的最小刺激电位即最大刺激。

动作电位可以沿神经以一定的速度不衰减地传导,传导速度的快慢基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生物体对其坏境的适应性。

它们包括神经的直径、有无髓鞘、温度等等。

神经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将发生一个周期性的变化,最终恢复正常。

兴奋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等等。

绝对不应期内,无论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神经再一次兴奋;相对不应期内,神经兴奋性较低,较大的刺激能够引起兴奋。

绝对不应期决定了神经发放冲动(动作电位)的最高频率,保证了动作电位不能叠加(区别于局部电位),以及单向传导(只能有受刺激部位向远端传导,不能返回)的特性。

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

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

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
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蛙的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剥制方法;
2.学习动作电位的测定方法;
3.了解双相和单相神经动作电位产生的基本原理。

二.原理
神经或肌肉发生兴奋时,兴奋部位发生电位变化,这种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即为动作电位。

三、试剂与器材
蟾蜍或蛙、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解剖针、手术剪、眼科剪、圆头手术镊、尖头手术镊、玻璃勾针、神经屏蔽盒及连接导线,任氏液、棉花、蛙板、烧杯。

四、实验内容(步骤)
(一)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看示范和录象)
(二)连接实验装置
(三)实验观察
1. 动作电位的观察:
2. 倒换神经干的放置方向,动作电位有无变化。

3. 在两记录电极之间滴上KCl溶液,观察动作电位的变化。

观察到变化后,用任氏液洗掉KCl溶液,直至动作电位恢复。

4. 在两电极之间滴上普鲁卡因,观察动作电位的变化。

(四)不应期的测定
采用双刺激。

调节刺激器的“延时”,逐渐缩短两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

观察出现的效应
五.注意事项
标本剥制过程,尽量减少神经的损伤;
刺激参数设置要合理,过大会损毁神经。

双刺激的参数要一致。

六、结果和目标
观察和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测出动作电位的各个时期;
测出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一、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及传导速度测定实验目的:加强理解兴奋传导的概念,掌握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

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

实验原理:通过测出示波器上动作电位传导的距离和传导所需的时间,计算传导速度,可以了解神经的兴奋状态。

1.潜伏期法:测量第一个通道动作电位潜伏期的时间t,输入刺激电极到第一个引导电极间的距离s,v=s/t。

2.潜峰法:测量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和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v=(s2-s1)/(t2-t1)。

实验步骤:1.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

2.连接仪器,引导动作电位波形。

3.剪裁编辑图形,计算传导速度。

实验结果:1.(见图)2.计算S=10mm,t=0.33ms,v=10mm/0.33ms=33m/s分析讨论:1.我们通过对潜伏期法和潜峰法测定结果的比较,结合神经干的特性进行分析:动作电位的起点本质是神经干中传导速度最快的一类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到达记录点引起的,潜伏期法测量的速度本质是此类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而潜峰法的形成本质是各种神经纤维兴奋相互叠加后最强的部分。

如果采用潜峰法测量,由于“迁延效应”代表的时间不够准确,不能代表神经干的传导速度,故应该采用潜伏期测量才更准确。

2,.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干表面传导,兴奋传播过程中造成引导电极下电位改变,故可记录到双相动作电位.通过两对引导电极可观察到兴奋由一对引导电极下传至另一对引导电极下所需时间,根据兴奋传播的距离和所需时间即可计算出传导速度.实验结论:本实验中测出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为33m/s。

由实验可知,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受到有效刺激可产生动作电位,同一条神经干中不同的神经纤维兴奋性不完全相同,且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发生改变,兴奋以一定的速度在神经干表面传导,神经兴奋的传导依赖于神经纤维的完整性。

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目的:了解测定不应期的方法和原理,并加深对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过程的理解。

动物生理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测定实验目的:1.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临界值和最大值。

2. 测定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传导速度。

3.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2. 实验器材:生物信号采集系统RM6240,刺激电极,记录电极,接地电极,标本盒,手术器械,剪刀,镊子,刀片,生理盐水,酒精棉球等。

实验方法:1. 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 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

- 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坐骨神经干及其下行到小腿的两个分支:胫神经和腓神经。

- 三段结扎,剪去无关分支后离体。

- 注意保持神经湿润。

2. 神经标本的连接:- 将神经搭于标本盒内,保证神经与电极充分接触。

- 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外周端接触记录电极R1-R2,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3. 刺激输出线的连接:- 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

- 插头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RM6240的刺激输出插口。

4. 信号输入线的连接:- 信号输入倒显得红色和绿色夹子分别连接记录电极(绿色夹子在前,引导出正向波形,即出现的第一个波峰向上)。

- 黑色夹子连接接地电极,插头接通道1。

5. 实验步骤:- 设置刺激参数:刺激频率、刺激强度、时间间隔等。

- 记录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波形。

- 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CAP波形的变化。

- 确定CAP的临界值和最大值。

- 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CAP传导速度的变化。

- 确定CAP的传导速度。

- 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CAP不应期的变化。

- 确定CAP的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

实验结果:1. CAP临界值和最大值:- 当刺激强度为1.0 mA时,CAP的临界值为0.6 mV。

- 当刺激强度为1.5 mA时,CAP的最大值为1.2 mV。

机能实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与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机能实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与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原理2
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纤维完全损伤, 兴奋波只通过第一个引导电极,不能传至第二 个引导电极,则只能引导出一个方向的电位偏
向波形,称单向动作电位。
下一页
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下一页
实验步骤2
连接实验装置
Central end Peripheral end
返回
观察项目
1.引导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
2.测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v =s/t 3.观察不应期条件:双刺激(串数2) 时间间隔↓ 4.观察单向动作电位
返回
模拟结果
1.双相动作电位(Biphasic Action Potential)
返回
双相动作电位曲线
下一页
模拟结果
2.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阻断或损伤引导电极1和2之间的神经干组织。
单相动作电位
下一页
模拟结果
3.动作电位幅值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
下一页
模拟结果
4. 传导速度测定
传导速度测定 υ=
SAC Δt
下一页
模拟结果
5. 不应期测定
两个记录电极之间的神经损伤后,动作电位有何变 化?为什么?
当两个刺激脉冲的时间间隔逐渐缩短时,第二个动 作电位如何变化?为什么?
返回
总结讨论、结论
神经干受刺激后,以膜外记录方式可记录 到一个双相动作电位(简单描述其特点), 在两个引导电极间损伤神经其动作电位变 为单相 所测得的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及绝对不应 期、相对不应期的时程。

【2017年整理】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

【2017年整理】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姓名张立鑫2010221460 专业临床二系年级2010级班次4班赵文韬2010221470 日期2011年9月14日郑维金2010221473钟原2010221475【实验名称】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目的】加深理解兴奋传导的概念,掌握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

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

【实验对象】蟾蜍【实验药品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BL-41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神经屏蔽盒,任氏液等。

【实验步骤及方法】(详见书P57.P58)1.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的制备。

2.将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注意刺激电极端为神经干的中枢端)。

3.仪器连接。

4.BL-410的操作。

【实验结果】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2.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V=(S2-S1)/(t2-t1)实验测得两对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6cm,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为0.60ms。

计算得到传导速度V=26.7m/s3.二次刺激在兴奋周期之后相对不应期受到二次刺激绝对不应期受到二次刺激二次刺激没有出现相应的动作电位。

【实验结论】实验测得两对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6cm,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为0.60ms。

计算得到传导速度V=26.7m/s【讨论与分析】1.神经干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剥离完整后在任氏液体中稳定15分钟左右,取出用滤纸吸干周围的任氏液。

2.神经干放置在引导电极上时,尽量拉直,不能使它下垂或斜向放置,以免影响神经干长度测量准确性。

3.神经干要尽可能长,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越远,测量的传导速度就越准确。

运动与健康题目: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指导老师:欧阳靜仁班级:热能092班姓名:林灿雄学号:200910814223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介绍,以及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点点描述,给平时不重视锻炼的人说明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重视体育锻炼。

神经干动作实验报告

神经干动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基本原理和传导过程;2. 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方法;3. 分析神经干动作电位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神经干动作电位是指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一系列电生理现象。

当神经纤维膜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进而引起邻近神经纤维的兴奋和传导。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神经干动作电位,了解其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等参数。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蟾蜍;2. 实验器材:坐骨神经干标本、任氏液、刺激器、示波器、记录仪、玻璃分针、粗剪刀、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皿、烧杯、滴管、蛙毁髓探针、BL-420N系统;3. 实验药品:2%普鲁卡因。

四、实验方法1. 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将蟾蜍麻醉后,解剖出坐骨神经干,置于任氏液中,用玻璃分针轻轻挑起,去除周围组织;2. 安装电极:将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分别固定在坐骨神经干的两端,连接BL-420N系统;3. 刺激和记录:启动刺激器,给予坐骨神经干一定强度的刺激,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记录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4. 重复实验:改变刺激强度,重复实验,观察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变化规律。

五、实验结果1. 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在实验条件下,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约为15.2 m/s;2. 不应期:在实验条件下,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约为0.5 ms;3. 刺激强度与传导速度的关系: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动作电位传导速度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4. 刺激强度与不应期的关系: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动作电位不应期逐渐延长。

六、实验讨论1.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原理: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原理是,通过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干上的传播距离和时间,计算出传导速度;2. 不应期的产生原因: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的产生原因是,神经纤维在兴奋时,膜电位处于超极化状态,此时钠离子内流受到抑制,导致动作电位不能立即产生;3. 刺激强度与传导速度、不应期的关系:刺激强度与传导速度呈正相关,但并非线性关系;刺激强度与不应期呈正相关。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自动保存的)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自动保存的)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

2、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3、测定神经干不应期,理解可兴奋组织的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二、实验原理1、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神经干表面时,动作电位将先后通过两个电极引导处,可记录到电位偏转波形。

2、在示波器上测量动作电位传导一定距离所耗费的时间,可计算出兴奋的传导速度。

3、神经与肌肉等可兴奋组织的兴奋性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可发生一系列变化,即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组织的兴奋性才逐渐恢复。

可先给一个条件刺激以引起兴奋,然后再用另一检验性刺激在前一兴奋的不同时相给予刺激,检查神经对检验性刺激反应的兴奋阈值以及所引起的动作程度,即可观察到神经组织兴奋性的变化过程。

三、实验对象:蟾蜍。

四、实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BL-41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神经屏蔽盒,任氏夜等。

五、实验步骤1、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1)脊髓捣毁法处死蟾蜍,剪除躯干上部和内脏,注意勿损伤到坐骨神经,仅留下下后肢、骶骨、脊柱和坐骨神经。

(2)剥皮:握住脊柱断面(不要触碰神经),剥掉蟾蜍的皮肤。

(3)游离坐骨神经:沿脊柱一侧用玻璃探针分离坐骨神经,将其结扎并剪断。

再将坐骨神经大腿部分从坐骨神经沟中游离出来,将坐骨神经一直游离到腘窝处。

(4)游离腓神经,在此过程中动作要轻,切勿损伤神经。

2、仪器连接。

3、实验观察。

六、实验结果1、测量阈值。

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阈值。

由实验统计可知,该坐骨神经干的阈值为0.300V,但是,该图中的波形不是怎么稳定,这可能与实验样本制作的质量有关。

2、(1)(2)(3)(4)图(1)为潜峰法测得的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的时间差为t2-t1=0.6ms,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为S2-S1=1.8cm.屏幕上显示的传导速度为28.3m/s,利用公式计算的传导速度v=(S2-S1)/(t2-t1)=30m/s.图(2)为双相动作电位图。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for commercial use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实验题目】神经复合动作电位1、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测定2、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传导速度的测定3、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目的】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1、临界值和最大值2、传导速度3、不应期(包括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实验原理】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动作电位(AP)是神经系统进行通信联系所采用的信号。

多个神经元的轴突集结成束形成神经,APs沿感觉神经经外周传向中枢或沿运动神经由中枢传向外周。

坐骨神经干由上百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分别联系腿部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骨骼肌)。

如果电刺激一根离体的坐骨神经干,通过细胞外引导方式,就能记录到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

一个CAP是一系列具有不同兴奋性的神经纤维产生的多个AP的总和。

刺激强度越大,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就越多,CAP的幅度也就越大。

与胞内引导得到的单细胞AP相比,CAP是双相电位,逐级递增(非全或无),并且幅度较小。

阈电位是指一个刚刚能观测到的CAP,所对应的刺激为阈刺激。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CAP幅度相应增大。

最大CAP所对应的最小刺激电位即最大刺激。

动作电位可以沿神经以一定的速度不衰减地传导,传导速度的快慢基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生物体对其坏境的适应性。

它们包括神经的直径、有无髓鞘、温度等等。

神经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将发生一个周期性的变化,最终恢复正常。

兴奋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等等。

绝对不应期内,无论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神经再一次兴奋;相对不应期内,神经兴奋性较低,较大的刺激能够引起兴奋。

绝对不应期决定了神经发放冲动(动作电位)的最高频率,保证了动作电位不能叠加(区别于局部电位),以及单向传导(只能有受刺激部位向远端传导,不能返回)的特性。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组员:陈良鹏肖瑶伍思静袁果曼罗冰清实验目的: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掌握坐骨神经制备方法与引导动作电位的方法,理解与刺激和最大刺激强度的概念测定潜伏期时程和波幅,学会通过潜伏期法和潜峰法测定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通过测定神经干不应期理解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实验对象:蟾蜍实验药品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BL-41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神经屏蔽盒,任氏液等。

实验原理:1、神经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标志。

当神经受到有效刺激时,处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负于静息电位;当动作电位通过后,兴奋处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时水平。

神经干兴奋过程所发生的膜电位变化称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如果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神经干表面时(双极引导),动作电位将先后通过两个引导电极处,可记录到两个相反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双向动作电位。

2、神经纤维兴奋的标志是产生一个可传播的动作电位。

测定神经干上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可以了解神经的兴奋状态。

在示波器上测量动作电位传导一定距离所耗费的时间,便可计算出兴奋的传导速度。

3、神经与肌肉等可兴奋组织兴奋性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可发生系列变化,即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组织的兴奋性才逐渐恢复。

为了测定神经干在兴奋过程中的兴奋性变化,可先给一个条件刺激以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再用另一检验性刺激,检查神经对检验性刺激反应的兴奋阈值以及所引起的动作电位(AP)幅度,即可观察到神经组织兴奋性的变化过程。

在本次实验中,主要观察的是不应期的变化,而非整个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实验对象:蟾蜍实验步骤及方法:1.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的制备。

2.将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注意刺激电极端为神经干的中枢端)。

3.仪器连接。

4.BL-410的操作。

实验内容:1、刺激坐骨神经时诱发产生的动作电位由在最适刺激强度时动作电位原图上进行区间测量可知,潜伏期为0.32ms,时程t1为 1.92ms ,波幅为11.08mV。

人体机能_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人体机能_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作者:2011222681宋利婷组员:2011222702曾惜 2011222709张芮 2011222698杨袁虹一、实验对象:蟾蜍二、实验目的: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掌握坐骨神经制备方法与引导动作电位的方法,理解与刺激和最大刺激强度的概念测定潜伏期时程和波幅,学会通过潜伏期法和潜峰法测定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通过测定神经干不应期理解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三、实验内容图一:阈刺激和最大刺激强度的测定由上图可知,以0.100v为起始刺激强度,在0.100到0.300v的刺激时,不产生动作电位,逐渐增大强度,一直到当刺激强度为0.4V时,刚好引产生动作电位,即阈刺激为0.4V,当刺激强度达到1.4V后,即使再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也不再改变,即最大(适)刺激强度为1.4V.图二:潜伏期波幅时程及速度的测定由在最适刺激强度时动作电位原图上进行区间测量可知,潜伏期为0.60ms,时程t1为 2.84ms ,波幅为 2.72mV,输入刺激电极到第一个引导电极间距离s=1.3cm,以传导速度和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传导速度v1=s/t1,求得的速度v1=45m/s图三:潜峰法测量速度如图是通过测量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为(t1-t2),测量并输入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为(s2-s1),s2=4.7cm,s1=3.8cm,t1-t2=0.28ms,由传导速度和用公式计算传导速度:v2=(s2-s1)/(t1-t2),v2=321m/s图四: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测定由上图可知当刺激间隔为4.3mS时,第二个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幅度刚好开始降低,的第二个刺激已经落入第一次兴奋的相对不应期,当刺激间隔为1.6mS时,第二个动作电位完全消失,几次是第二个刺激落入第一个刺激的绝对不应期期。

相对不应期=总不应期-绝对不应期=4.3ms-1.6ms=2.7ms四、实验讨论1、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用电刺激神经,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并没有出现“全或无”的现象?答:一根神经纤维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坐骨神经干是有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由于引起不同数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但是每个神经对刺激的兴奋性,随着刺激强度增大,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数目也越多,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大,当全部神经纤维都产生动作电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就不会增大了.故在一定范围内,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为何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2、为什么兴奋上神经上出现单向传导?答:因为在一个神经纤维细胞上,当某点受到刺激时,形成产生动作电位,形成局部电流,双向传导,当电流传导到两个神经纤维细胞相接触的部位,即神经突触时,但是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穿到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上神经上是单向传导的。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目的】:1. 熟悉两栖类动物的手术实验操作2. 学习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3. 掌握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4. 掌握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方法【实验对象】: 蟾蜍【实验结果】:1.潜伏期概念: 潜伏期是指从刺激开始到神经干产生动作电位前伪迹所用的一段时间. 如图1,潜伏期为0.64ms.2.时程概念: 时程是指从神经干产生动作电位到恢复原状的一段时间。

如图2,时程为2.02ms.3.幅值概念: 幅值是指从波峰到波谷的数值。

如图3可知: 幅值=6.48-(-4.96)=11.44mv.4.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潜伏期是指从刺激开始到神经干产生动作电位前伪迹所用的一段时间.故一通路的潜伏期t=0.58ms.做实验时记录的输入刺激的电极到第一个引导电极间的距离s=0.8cm. 所以传导速度v=s/t=13.79m/s.5.总不应期概念:总不应期是指当两个刺激的间隔逐渐缩短时,第二个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刚好开始降低时,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即为总不应期,如图5,总不应期t1=19.00ms.6。

绝对不应期概念:绝对不应期是指在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兴奋后的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无论给予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产生新的兴奋的时期。

如图6,即为绝对不应期t2=1.00ms.7。

相对不应期概念:相对不应期是指,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神经干所产生的动作电位有所恢复,用较强的刺激可使神经干产生新的兴奋,这一时期即为相对不应期。

所以,相对不应期=总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即,相对不应期t3=19.00—1.00=18.00ms.。

本科生理实验报告

本科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三、实验地点生理学实验室四、实验目的1.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临界值和最大幅度。

2.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传导速度。

3.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

五、实验原理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是神经纤维受到阈上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由多个单个动作电位叠加而成。

通过测定CAP的临界值、最大幅度和传导速度,可以了解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特性。

六、实验对象与用品实验对象:蟾蜍实验用品:-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RM6240- 刺激电极S1、S2- 记录电极R1-R2- 接地电极- 刺激输出线- 刺激输出插口- 标本盒- 剪刀、镊子、解剖针等解剖工具七、实验方法1. 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 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

- 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坐骨神经干及其下行到小腿的两个分支:胫神经和腓神经,三段结扎,剪去无关分支后离体。

- 注意保持神经湿润。

2. 连接电极:- 将神经搭于标本盒内,保证神经与电极充分接触。

- 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外周端接触记录电极R1-R2,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3. 连接仪器:- 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插头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RM6240的刺激输出插口。

- 信号输入端红色和绿色夹子分别连接记录电极(绿色夹子在前,引导出正向波形,即出现的第一个波峰向上),黑色夹子连接接地电极,插头接通道1。

4. 刺激与记录:- 采用方波脉冲刺激,刺激频率从低到高逐渐增加,直至观察到CAP出现。

- 记录CAP的临界值、最大幅度和传导速度。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临界值:通过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观察到CAP出现的最小刺激强度为临界值。

2. 最大幅度:在临界值以上的刺激强度下,CAP的最大幅度保持相对稳定。

3. 传导速度:通过测量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结合CAP的传导时间,计算出CAP的传导速度。

实验1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实验研究

实验1 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实验研究

Central end
刺激电极
Peripheral end
引导电极
引导电极
(1ch)
Abp
Dbn Abn
Dbn
Abp Abn
2.4 测定兴奋传导的速度 利用前一实验结果测定第1和第2对引导电极引
导CAP起点的时间差Δt ,根据υ= S R1- R2- / Δt 计算出AP的传导速度。(表
6)(在分析测量时再测定)
本堂课安排
一、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实验研究
1.讲解和讨论:实验方法、观察项目、问题及假设 2.示范: 神经干制备、动作电位引导、数据测量 3.自主实验 4.数据汇总统计 5.讨论:对实验数据统计结果的分析与机制探讨
二、失血代偿(高仿)实验
1.讲解 2.自主实验 3.讨论
1
注意事项
1.独立完成实验,不串岗,认真如实记录数据 2.遵守实验室规制制度,离开实验室须经教师许可 3. 数据资料用邮件发回,请不要使用移动存储器 4.器具须用水擦洗、擦干,按原样整齐放置 5.实验台须用湿的干净抹布擦拭干净。用品摆放整齐、关机 6.高真实验完成后,关机、将椅子放回原位 7.第3、第4组值日:督查各组善后工作;扫地、拖地,凳子
S+ S-
R1- R1 + R2- R2 +
Central end
Peripheral end
S R1- R2-
υ=
S R1- R2-
Δt
Δt
2.5 测定单相动作电位 (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MAP) 用镊子夹伤第1对引 导电极间的神经干,用强度 1.0V,波宽0.1ms的电脉冲刺 激神经干中枢端,测定末梢 端引导的MAP的振幅和时程。 (表4)

机能实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和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机能实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和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原理2 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纤维完全损伤, 兴奋波只通过第一个引导电极,不能传至第二 个引导电极,则只能引导出一个方向的电位偏
向波形,称单向动作电位。
医学PPT
下一7 页
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医学PPT
下1一3 页
实验步骤2
连接实验装置 Central end
Peripheral end
医学PPT
返回 14
观察项目
1.引导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
2.测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v =s/t
3.观察不应期条件:双刺激(串数2) 时间间隔↓
4.观察单向动作电位
医学PPT
返回
15
模拟结果
1.双相动作电位(Biphasic Action Potential)
实验目的
1.学习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2.观察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双相动作电位、双 向性传导并测定其传导速度。
3.观察机械损伤对神经兴奋和传导的影响
4.学习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测定方法
5.了解蛙类坐骨神经干产生动作电位后其兴奋性 的规律性变化
医学PPT
返回 12
实验步骤1
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
1:破坏脑和脊髓 2:去除头、上肢和内脏 3:剥去皮肤 4:清洗手和器械 5 :分离两腿 6:分离坐骨神经
相反的电位波形,称双相动作电位。
医学PPT
下一4 页
实验原理1 双相动作电位 (Biphasic Action Potential)
细胞外引导电极
检流计
兴奋区
医学PPT

神经实验2 神经干动作电位 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

神经实验2 神经干动作电位 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

实验2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2、观察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波形,学习神经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观察神经干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3、学习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

二、实验原理可兴奋组织如神经纤维在受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电位将发生一系列短暂的变化。

由安静状态下的膜外正膜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兴奋状态下的膜外负膜内正的去极化状态。

因此,在膜外兴奋区相对于未兴奋区来说电位为负。

这种电位差所产生的局部电流又引起邻近未兴奋区的去极化,使兴奋沿细胞膜传向整个细胞,而原来的兴奋区的膜电位又恢复到膜外正膜内负的静息水平。

这种可传播的、短暂的膜电位变化称之为动作电位。

可兴奋组织在一次兴奋之后,其兴奋性要经历一个规律的时相变化,依次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才恢复到正常的兴奋性水平。

本实验旨在观察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潜伏期、幅值及时程,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对神经干动作电位波形的影响。

了解神经兴奋传导速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神经兴奋后兴奋性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蛙板、铜锌弓电极、毁髓针、玻璃解剖针、神经屏蔽盒、电极、蛙钉、任氏液、烧杯、培养皿、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

四、实验步骤1、坐骨神经干的制备双毁髓,制备下肢标本,制备坐骨神经标本。

2、连接实验装置将分离好的坐骨神经干标本放在神经屏蔽盒内的电极上,中枢端置于刺激电极,末梢端置于引导电极。

3、实验项目打开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进入实验模块:依次选择“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神经干兴奋不应期测定”。

选择适当参数,进行实验。

(1)阈刺激和最大刺激先将刺激强度设为零,再逐渐增大,直至出现动作电位时(此时的刺激强度即为阈强度);逐渐增大至动作电位幅度达到最大值为止,该强度的刺激为最大刺激(记下该强度值)。

(2)测定传导速度测量两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s(mm)和传导所用时间t (ms),然后,根据公式v=s/t,(3)观察不应期给神经干最大刺激强度使之出现两个大小相等的动作电位,改变刺激间隔的时间,逐渐缩短两刺激间隔时间至第2个动作电位刚好变小,此时的刺激间隔时间即为动作电位的恢复周期。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一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目的和原理】神经纤维的兴奋表现为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通常称为神经冲动。

在神经细胞外表面,已兴奋部位带“负电”,未兴奋部位带“正电”,用引导电极引导出此电位差,输入到示波器,则可记录到动作电位的波形。

本实验用细胞外记录法,可引导出坐骨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

神经纤维兴奋的标志是产生一个可以传导的动作电位,它依局部电流或跳跃传导的方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其传导速度取决于神经纤维的直径、内阻、有无髓鞘等因素,可用电生理学方法来记录和测量。

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可发生周期性变化,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本实验主要目的是学习电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细胞外记录法及其基本波形的判断和测量。

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其不应期的测定方法,通过调整条件刺激和测试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来测定坐骨神经干的绝对不应期。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电子刺激器、示波器(或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神经屏蔽盒、任氏液。

【实验步骤】1(制备坐骨神经——胫、腓神经标本操作方法详见3(8。

2(连接装置(见图8-1-1)。

3(准备仪器:(1)刺激器:调节刺激器各项参数:刺激方式连续刺激,频率16Hz,刺激强度0.5v,波宽0.1ms。

调节延迟使动作电位的图像位于示波器荧光屏的中央。

(2)示波器:灵敏度:1,2mv/cm,扫描速度:1,2ms/cm,引导电极输入到示波器的“AC”端,双边输入,刺激器的“同步输出”接示波器“外触发输入”,触发选择设置为“同步触发”。

4(观察项目:屏蔽盒S1 S2 R1 R2 R3 R4N输出上线下线刺示激波器器图8-1-1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装置图(1)测量单、双相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时程和振幅,填入下表:时程振幅潜伏期动作电位格毫秒格毫伏格毫秒第一相双相动作电位第二相(2)测算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V=S/?t (米/秒)式中:S为R1到R3的神经干长度,以米为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的测定作者:2011222681宋利婷组员:2011222702曾惜2011222709张芮2011222698杨袁虹
一、实验对象:蟾蜍
二、实验目的:观察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掌握坐骨神经制备方法与引导动作电位的方法,理解与刺激和最大刺激强度的概念测定潜伏期时程和波幅,学会通过潜伏期法和潜峰法测定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通过测定神经干不应期理解兴奋性在兴奋过程中的变化过程。

三、实验内容
图一:阈刺激和最大刺激强度的测定
由上图可知,以0.100v为起始刺激强度,在0.100到0.300v的刺激时,不产生动作电位,
逐渐增大强度,一直到当刺激强度为0.4V时,刚好引产生动作电位,即阈刺激为0.4V,当刺激强度达到1.4V后,即使再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也不再改变,即最大(适)刺激强度为1.4V.
图二:潜伏期波幅时程及速度的测定
由在最适刺激强度时动作电位原图上进行区间测量可知,潜伏期为0.60ms,时程t1为2.84ms ,波幅为2.72mV,输入刺激电极到第一个引导电极间距离s=1.3cm,以传导速度和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传导速度v1=s/t1,求得的速度v1=45m/s
图三:潜峰法测量速度
如图是通过测量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为(t1-t2),测量并输入两对引导电极间的距离为(s2-s1),s2=4.7cm,s1=3.8cm,t1-t2=0.28ms,由传导速度和用公式计算传导速度:v2=(s2-s1)/(t1-t2),v2=321m/s
图四: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测定
由上图可知当刺激间隔为4.3mS时,第二个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幅度刚好开始降低,的第二个刺激已经落入第一次兴奋的相对不应期,当刺激间隔为1.6mS时,第二个动作电位完全消失,几次是第二个刺激落入第一个刺激的绝对不应期期。

相对不应期=总不应期-绝对不应期=4.3ms-1.6ms=2.7ms
四、实验讨论
1、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用电刺激神经,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
增大而增大,并没有出现“全或无”的现象?
答:一根神经纤维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坐骨神经干是有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由于引起不同数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但是每个神经对刺激的兴奋性,随着刺激强度增大,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数目也越多,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大,当全部神经纤维都产生动作电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就不会增大了.故在一定范围内,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为何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2、为什么兴奋上神经上出现单向传导?
答:因为在一个神经纤维细胞上,当某点受到刺激时,形成产生动作电位,形成局部电流,双向传导,当电流传导到两个神经纤维细胞相接触的部位,即神经突触时,但是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穿到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上神经上是单向传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