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考点汇总

1、职业理念考试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尊重学生、讲民主。
)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评价观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例题}材料: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小强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我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说:“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速背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

速背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一《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块占18分,该模块知识点需要考生识记。
文化素养历史常识1石器时代一、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
二、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
1.母系氏族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2.父系氏族公社龙山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
2上古神人盘古氏——开天辟地有巢氏——建造房屋燧人氏——人工取火女娲氏——补天造人伏羲氏——八卦神农氏——发明农耕;尝百草;炎帝;农业、医药之祖轩辕氏——黄帝3中国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项羽伐秦。
官渡之战:三国时期,曹操、袁绍。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
淝水之战:东晋,苻坚、谢玄。
4中国古代重要变法李悝(kuī)变法:魏国——最早变法。
《法经》:魏国李悝,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成文法典。
商鞅变法:秦国——最彻底变法,持续时间最长。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吴起变法:楚国王安石变法:北宋。
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疫法、方田均税法。
一条鞭法:明朝。
张居正。
戊戌变法:清末。
戊戌六君子。
5中国著名僧人法显:东晋,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
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由南洋海路归国。
《佛国记》。
玄奘:唐朝,《大唐西域记》。
僧一行:唐朝,《大衍历》。
测定本初子午线长度。
怀素:唐朝,狂草。
“张颠素狂”。
《自叙帖》,天下第一草书。
鉴真:唐朝,东渡日本。
日本南山律宗开山祖师。
怀丙:北宋,工程专家。
河中捞铁牛。
6诸子百家7抗日战争时期重大战役8两弹一星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9地理大发现迪亚士: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发现美洲。
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
教资科目一重点笔记

教资科目一重点笔记
教资科目一主要包括当前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学与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教资科目一的重点笔记:
1.当前教育政策法规:
- 教育法:教育法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基本法律,包括教育
领域的权益保护、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安全等方面内容。
- 中小学教师法:中小学教师法作为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的指
导准则,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
2.教育科学与教育管理:
- 教育学派别:包括教育学不同的研究派别和学派,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
- 教育哲学: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哲学思考。
- 学校教育的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和领导的理论与实践,包
括教育组织管理、学校领导理论和模式等。
3.教育心理学:
-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认知理论等学习
理论。
- 学习策略:包括学习的目标设定、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
- 心理发展理论:包括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点,
如儿童的认知发展、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发展等。
4.教育评价与测量:
- 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包括教育评价的概念、目的、方法和策略等内容。
- 教育测量与评价工具:包括各种教育测量工具、评价工具的设计和应用。
5.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
- 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教育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以上只是教资科目一的一些重点笔记,具体还需根据自身教育背景和考试要求进行深入学习。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知识点一.教育知识与能力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2.生产力对教育影响(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3.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3)学校教育——主导;(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科目一教资知识点

科目一教资知识点
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行车安全规则和交通信号等法规知识,了解交通法规对行车安全的保障作用。
2.交通标志、标线、信号:掌握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的含义和作用,正确解读、遵循交通信号和标志,避免违反交通规定。
3.驾驶技巧和安全驾驶知识:学习正确的驾驶姿势、方向盘操作、换挡、制动、加速等技巧,了解驾驶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
4.交通事故处理:了解常见的交通事故类型及处理流程,掌握正确的事故处理方法和程序,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导致无谓的损失和麻烦。
5.交通安全意识与法律责任:加强交通安全意识,了解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增强遵守交通规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避免违法行为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1 -。
教资科目一知识点总结

教资科目一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是中国教育界的一项重要资格认证,它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证明。
其中,教资考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资科目一和教资科目二两个部分。
教资科目一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教资科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教资考试。
一、教育学基础教育学基础是教资科目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备考教资考试时,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教师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部分知识。
教育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备考教资考试时,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三、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备考教资考试时,考生需要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四、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部分知识,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备考教资考试时,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五、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与领导是教师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部分知识,包括教育管理与领导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与领导的基本原则、教育管理与领导的学科体系和教育管理与领导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备考教资考试时,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六、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教资】科目一必考考点

【教资】科目一必考考点考点1 教育观材料题答题要点【幼儿园】(1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上看,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 )幼儿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保教活动中从小事抓起,做到保教结合。
(3 )幼儿素质教育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导为主,以教为辅,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4 )幼儿素质教育要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要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强化幼儿习惯的养成,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
【中小学】(1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上看,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 )从教学的方法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3 )从学生的评价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考点2 学生观材料题答题要点【幼儿园】“育儿为本”的儿童观(1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①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应当把儿童看作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倡导对儿童进行形成性评价。
③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和全面性。
(2 )儿童是独特的人①儿童是完整的人。
②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
③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3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中小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特点开展教学。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学生。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应该包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鼓励帮助学生。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我们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学生是独特的人①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我们应尊重这种独特性、差异性。
教资科一必考知识点

教资科一必考知识点教资考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简称,是国家组织的一项重要考试。
教资科一是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下面将介绍教资科一必考的知识点。
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定义、性质、目标、任务等。
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启发式原则、社会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等。
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评价研究、行动研究等。
二、心理学知识点1. 发展心理学: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等。
2.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构建主义学派等。
3.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等。
4. 心理测量与评价:常见的心理测量工具、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三、课程与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2. 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3. 德育与教育:德育目标、德育策略、德育评价等。
4. 多媒体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原理、方法、应用等。
四、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用工制度等内容。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五、教育管理知识点1. 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组织、教育行政职能、教育行政管理方法等。
2. 学校管理:学校目标、学校组织、学校管理模式等。
3.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发展、教师的评价等。
六、教育改革与发展1. 教育改革历程:教育改革的目标、内容、实施等。
2. 中国教育现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3. 国际教育发展:国际教育的趋势、教育合作、教育交流等。
以上就是教资科一必考的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内容。
高中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知识点总结:素质教育包括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的内涵,材料分析提分模板。
职业理念包括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文化素养只考选择题,分值不高,然而涉及范围广,囊括知识杂。
基本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总结一、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总结——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地位:根本宗旨做题关键:百年大计,教育先行,科教兴国(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考前冲刺直播课)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正面表现:无偏见、一视同仁;关注所有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大众教育;反面表现: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优生与差生;男女有别;(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正面表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均衡配置;关注能力;关注情感;综合评价;反面表现:唯分数论;主科与副科(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笔试干货】真题总结!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综合素质十大考点!

【笔试干货】真题总结!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综合素质十大考点!考点1:素质教育观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温馨提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常以单选和材料分析题为主进行考查,需要大家进行重点识记。
大家可以结合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进行识记。
在作答时,也应当结合每个小点的具体内涵,在材料题中找出正确的信息,结合材料进行作答,这样才能拿到高分哟。
考点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温馨提示:关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单选和材料题的重要考点,需要同学们在课下花时间,结合口诀“两独一发”进行识记。
同时,每个知识点下面的小点,也是需要大家能够在复习的时候理解内涵,并灵活运用到材料题的作答当中。
考点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教师行为的转变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温馨提示:对于教师角色的转变,这里可以结合口诀“开促放研(打开醋,放点盐)”进行识记。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

模块一考点总结:(一)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实施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发展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 1 )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 )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用发展眼观看待学生,提倡过程性评价) ( 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允许学生犯错误)( 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学生是具有个性和差异的人(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为基础的( 2 )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1、教师角色转换①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②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③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④由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2、教师行为转换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模块三考点总结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1.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③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④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①对工作高度负责②认真备课上课③认真批改作业④认真辅导学生⑤不得敷衍塞责(禁止性行为)3.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①关系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②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③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④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性行为)4.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①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②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③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④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①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③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④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⑤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廉洁从教)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②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1、与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公平公正、严格要求2、与家长:尊重、沟通、理解3、与同事:协作、理解4、与领导:尊重、支持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1、班主任工作内容2、班主任具备条件C:\Users\61967\AppData\Local\MyEclipse Professional 2014。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科目二知识点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科目二知识点完整版科目一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理论与方法、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与师德等内容。
1.教育理论与方法:包括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心理学: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
3.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4.职业道德与师德: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师德规范等。
科目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科学与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教育评价和教育信息技术等内容。
1.教育科学与教育学:包括教育学理论、教育哲学、教育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与教学: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原理、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3.教育评价:包括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工具等。
4.教育信息技术:包括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除了上述知识点之外,还需要掌握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
基本职业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课堂管理等;教育实践能力包括备课能力、教学能力、辅导能力等。
为了备考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和科目二,可以参考以下学习方法:
1.清晰掌握考试大纲,明确重点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阅读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书籍,加深理解并扩
大知识面。
3.多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
4.尽量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听取专业老师的讲解和指导。
5.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多观察和参与教学实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备考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和科目二有所帮助。
祝你取
得优异的成绩!。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 与 详解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与详解《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分别考察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育理论知识。
下面将分别对其知识点进行详解:一、《综合素质》1. 职业理念:了解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道德观。
2. 教育法律法规: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熟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 文化素养:掌握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等。
5. 基本能力:掌握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1.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教育的概念、起源与发展,以及课程内容三要素。
2. 中学课程:掌握课程设置的意义和原则,理解课程内容,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 中学教学:掌握教学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教学过程,理解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策略。
4. 中学生学习心理:掌握中学生学习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发展,掌握中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迁移的能力。
5. 中学生发展心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学生认知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掌握中学生品德发展和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健康: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和策略。
7. 中学德育:掌握德育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方法,理解德育过程和德育原则,掌握德育方法和途径。
8.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掌握班级管理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方法,理解班集体建设的方法和班主任工作,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表现和维护方法。
总之,这两门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生深入学习和掌握。
希望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详解,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一考前必背重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科一考前必背重点汇总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答题模板一、学生观 (口诀:两独一发展)1.学生是发展的人——重发展潜能2.学生是独特的人——重完整性、差异性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主体二、教师观 (口诀:三者一开放)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口诀:教师教学要处理好与学生、同事、自我的关系三、教育观 (口诀:全体面创个)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职业道德规范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基本不涉及);2.爱岗敬业:勤恳敬业,认真负责;3.关爱学生:尊重人格,不讽刺、不体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4.教书育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奉公,抵制有偿家教;6.终身学习:钻研业务、探索创新、不断提高。
答题模板:答:该教师行为合理/不合理,践行了、体现了/违背了……理念。
1.体现/违背……(理论内容)。
材料中,教师……(材料关键信息)。
这体现/违背了……(回扣理论),老师应该……(如果教师行为合理,这句省略)。
2.体现/违背……(理论内容)。
材料中,教师……(材料关键信息)。
这体现/违背了……(回扣理论),老师应该……(如果教师行为合理,这句省略)。
教资科目一考试知识点汇总整理

教资科目一考试知识点汇总整理
教资考试是教师招聘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科目一是基础知识考试,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教资科目一考试知识点的汇总整理,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教育学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
- 教育的目的、特点、原则
- 教育的类型和层次
-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 教育改革与发展
2. 心理学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
-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心理学主要理论及其应用
- 儿童心理发展及其特点
3.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
- 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和层次
-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
- 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和解释
4.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
- 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要素
- 教学设计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5. 学科知识
- 小学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
- 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要素
- 中学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
- 中学各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要素
6. 教育信息化
-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
-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管理
- 教育信息化的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以上是教资科目一考试知识点的大致内容,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以便更好地通过考试。
科目一教资知识点

科目一教资知识点
1.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
2.路口交通规则:右侧让行,直行优先,左转让直行;
3.车辆行驶速度:城市道路限速40-6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限速100-120公里/小时;
4.车辆行驶安全距离:前车离得远,行车不撞车;
5.驾驶员安全装备:系好安全带,戴好头盔,不乱扔物;
6.紧急情况处理:遇到紧急情况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避让措施;
7.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不酒驾、不超速、不闯红灯、不占用应急车道;
8.驾驶技巧: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玩手机、不驾驶过度疲劳;
9.驾驶心理:要有正确的驾驶心态,保持平和心态,不开车生气。
- 1 -。
教资科目一知识点汇总

教资科目一知识点汇总教资科目一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的第一科目,考生需要掌握各种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教资科目一的知识点汇总:一、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私立中学暂行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二、教育学理论1、教育学基本概念2、教育学的科学性3、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4、教育的类型与层次5、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三、心理学基础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心理发展理论5、智力与智商四、教育心理学1、学习的理论与意义2、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3、学习策略及其培养4、学习障碍的种类与原因5、评价与测试的原则五、教育评价与测量1、教育评价的概念及其作用2、教育评价的目的与形式3、教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4、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5、测量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六、课程理论1、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其演化2、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3、新课程标准及其特点4、跨学科综合课程的特点与设计5、课程评价的方法及其分析七、教育技术与信息化应用1、教育技术基础知识2、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3、教育网络应用及其管理4、信息素养教育及其方法5、教育软件的应用与评价八、教育与发展1、当代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2、教育与人口问题3、教育与可持续发展4、教育公平问题5、教育与国际竞争力以上就是教资科目一的知识点汇总,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优良的成绩。
教资科一材料题考点

教资科一材料题考点一、教育观与教师观1. 理解并掌握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
2. 理解并掌握教师观的基本内涵,包括教师的角色定位、素质要求、教育理念等。
3. 能够结合材料,分析教育观和教师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生观与评价观1. 理解并掌握学生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学生的地位、权利、个性发展等。
2. 理解并掌握评价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评价的目标、原则、方法等。
3. 能够结合材料,分析学生观和评价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三、课程与教学观1. 理解并掌握课程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课程的性质、功能、内容等。
2. 理解并掌握教学观的基本内涵,包括教学的目标、原则、方法等。
3. 能够结合材料,分析课程观和教学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四、职业道德与素养1. 理解并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神、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
2. 理解并掌握教师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心理素质等。
3. 能够结合材料,分析职业道德和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育法律法规1. 理解并掌握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2. 能够结合材料,分析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六、教育心理学知识1. 理解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行为学习理论等。
2. 能够结合材料,分析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七、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1. 能够结合材料,对教育法律法规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
2. 能够根据案例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八、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1. 能够结合材料,对教育心理学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
2. 能够根据案例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和建议。
九、教育教学评价与反思1. 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等。
2. 能够结合材料,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
3. 能够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素质教育观
(一)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实施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发展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用发展眼观看待学生,提倡过程性评价)(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允许学生犯错误)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学生是具有个性和差异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为基础的
(2)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转换
①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②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
③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④由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转换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③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④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①对工作高度负责
②认真备课上课
③认真批改作业
④认真辅导学生
⑤不得敷衍塞责(禁止性行为)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①关系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②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③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④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性行为)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①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②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③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①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③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④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⑤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廉洁从教)
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②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1、与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公平公正、严格要求
2、与家长:尊重、沟通、理解
3、与同事:协作、理解
4、与领导:尊重、支持
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1、班主任工作内容
2、班主任具备条件
C:\Users\61967\AppData\Local\MyEclipse Professional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