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五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测定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3f69edf9ec3d5bbfc0a7409.png)
实验六、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的容重,并能根据土壤容重进行土壤孔度的计算。
二、仪器用具
天坪(0.1g)、环刀、恒温干燥箱、小铁铲等。
三、实验步骤
1、称取已干燥的环刀重w1;
2、在田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先用铁铲铲平,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至整个环刀全部充满土壤为止;
3、用铁铲将环刀周围的土壤挖去,地环刀下方切断,取出环刀,铲去两端多余的土壤;
4、取出环刀,擦去环刀外多余的土壤,盖上环刀盖,以免水分蒸发影响结果;
5、放入恒温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重w2。
四、结果计算
土壤容重(d,g/cm3)=(W2-W1)/环刀容积
土壤总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密度))X 100%
五、注意事项
1、环刀在取样时一定要垂直要向下。
2、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一定要铲去,否则影响结果。
六、思考题
测定土壤容重时为什么要保持土样的自然状态?测定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常用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方法
![常用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3284b0168884868762d6f0.png)
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一、目的要求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是土壤松紧状况的反映,而土壤的松紧状况与土壤一系列理化性质,耕作情况等密切相关,因此测定土壤容重、比重与孔隙度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说明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情况下,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干土重量,包括土壤孔隙在内,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通过土壤容重测定可以大致估计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质地状况以及土壤结构好坏。
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内固体干土粒的重量与同体积水重之比,不包括土壤孔隙在内,决定土壤比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矿物组成。
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土壤孔隙所占的百分数,土壤孔隙的数量与大小,密切影响着土壤透水、透气与蓄水保墒能力,它可由土壤容重、比重及土壤田间持水量计算而得。
三、方法(一)容重测定:环刀法1、在欲测容重地块挖坑,长、宽约1尺左右,坑深视土层情况而定,通常1.5尺左右即可并将取土坑壁垂直切平。
2、将环刀垂直压入各层土壤中,如土壤紧实时,可在环刀上端垫一块木板,用铁锤击入土壤。
环刀进入土层时勿左右摇摆,以免破坏土壤自然状态,影响容重。
3、用铁铲将环刀从土壤中挖出,小心削平下端,然后将上部钢环去掉,再削平上端,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为100立方厘米,同样取三份,两份求其平均值,一份测定土壤毛管孔隙度。
4、将环刀内的土壤无损移入铝盒中,带回室内称重,土壤如在大铝盒中直接烘干时可不称重。
5、将大铝盒打开盖放入105℃烘箱中烘8小时,或取其中的土壤15—20克,放入小铝盒中,用酒精烧失法,求出土壤含水百分数。
6、计算:式中g——环刀内湿样重(克)gV——环刀内容积(厘米3)W——样品含水百分数(不带%)(二)比重测定:1、将比重瓶加水至满、外部擦干,称重为A。
2、将比重瓶中水分倒出约1/3把10克烘干土小心倒入瓶中,加水至满,注意不使水溢出,擦干,称重为B。
3、10克(干土重)+ A(比重瓶重+ 水重)- B(比重瓶重+ 10克干土重+ 排出10克干土体积后的水重)= C(10克干土同体积的水重)。
植物生长环境实验—土壤容重的测定与孔隙度的计算
![植物生长环境实验—土壤容重的测定与孔隙度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0f1da2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6.png)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二)实验原理 用环刀取到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并测得此状态下的环刀内湿 土重量和土壤含水量,由于环刀体积一定(一般选用容积 100cm3的环刀),由此可计算出土壤容重,进而计算出土壤孔 隙度。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三)实验用具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1. 称重 编号、称量空环刀重(M),并作记录。 2.田间取样 清除取样点地表杂物,尽量勿扰动原状土。根据实际需要,确 定取样深度,一般以常种作物根系集中深度为最大深度。常规测坑 长宽尺寸为100cm×60~80cm,剖面选在靠近太阳一侧,挖出的 土壤可堆放在两侧或距离剖面30cm的前方。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2.田间取样 剖面挖好后,可用平铲切除垂直剖面,划分土层,土层划分根据 实际情况而定,一般20cm一层,并用卷尺一一标出,或以剖面明显 分界线划分。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2.田间取样 进行每一层土壤取样时,都需切出水平面,并将2个环刀均匀的 布置于水平面上,刀口一侧朝下,环刀柄盖住上侧,用橡皮锤轻轻敲 击,使之全部没与土层中。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2.田间取样 用平铲挖出环刀,轻轻剥离环刀外侧土壤,并用刀片切平环刀口。 擦拭干净后,盖上盖子后,立刻称量其重量为M1。 注意写明取样时间、地点、土层和环刀编号等。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四)实验操作 3. 土壤含水量测定(烘干法) 取环刀中混匀的土置于已知烘至恒重的铝盒(其重量为m)中 (铝盒和土重记为m1)。将装有原状土的铝盒置于105℃恒温烘箱中 8~12小时,取出称量干土重为m2。
土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c8630e479563c1ec4da7129.png)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对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2)联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内容:利用已知体积的环刀取自然状态的土壤样品一份,烘干除掉水分,丈量得环刀的容积、重量,以及土壤的重量和其含水量,则可计算出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指标。
2)原理: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1)土壤容重( g/cm)=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环刀容积(2)土壤含水率( %)=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3)土壤孔度( %) = (1—容重 / 比重) X100(4)土壤比重(取均匀值)三、主要仪器设施小环刀,手柄,三角铲,游标卡尺,天平(感量0.01 ),电热恒温烘箱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步骤:取干净环刀一只,选择一块合适的带回实验室后,用干布称重并丈量其高土壤剖面,自上而擦净黏附于环刀外壁的度及内径下用环刀采样土壤及水分,称重利用公式计算获得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对比放入 105 度恒温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后称重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办理1) 记录:质量 /g 内径 /cm 高 /cm环刀均匀值土土壤 +环刀 /g 干燥后 /g壤2)办理:(1)土壤容重( g/cm3)=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环刀容积= (– 59.65 ) / ( 3.14 × 4.261 2)=1.448 g/cm3 (2)土壤含水率(%)= 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 ()× 100/ (–)(3)土壤孔度(%)= (1—容重 / 比重) X100= (1—)×(4)三对比= 土壤固相容积率:土壤液相容积率:土壤气相容积率六、实验结果与剖析1) 实验结果:) ;土壤容重 = 1.448 (g/cm土壤含水率( %)=28.55 ;土壤孔度(%)三对比 =土壤固相容积率:土壤液相容积率:土壤气相容积率2)结果剖析:①土壤容重能够反应土粒摆列状况、孔度大小、土壤肥力和耕种管理状况:一般含矿物质多而构造差的土壤(如砂土),土壤容积比重在 1.4-1.7 之间;含有机质多而构造好的土壤(如农业土壤),在 1.1-1.4 2之间。
土壤比重、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
![土壤比重、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b9b02fbfab069dc502201f3.png)
土壤比重、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一、比重的测定土壤比重又称真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重与同体积的水重之比。
土壤比重可用来计算土壤的总孔隙度,其数值大小还可间接反映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含量。
(一)方法原理通常使用比重瓶法,根据排水称重的原理,将已知重量的土样放入容积一定的盛水比重瓶中,完全除去空气后,固体土粒所排出的水体积即为土粒的体积,以此去除土粒干重即得土壤比重。
(二)操作步骤1、称取通过1mm筛孔相当于10克烘干土的风干土样,倒人比重瓶中,再注入少量蒸馏水(约为比重瓶的三分之一),轻轻摇动使水土混匀,再放在沙浴上煮沸*,不时摇动比重瓶,以驱除土样和水中的空气。
2、煮沸半小时后取下冷却,加煮沸后的冷蒸馏水,充满比重瓶上端的毛细管,在感量为1/1000的天平上称重,设为B克。
3、将比重瓶内的土倒出,洗净,然后将煮沸的冷蒸馏水注满比重瓶,盖上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重为A克。
(三)结果计算干土重(克)/固体土粒体积(厘米3)土壤比重=——————————————————水的密度(1克/厘米3)干土重(10克)=—————————————————干土(10克)排出的水的体积(厘米3)10=———————(10+A)—B(四)仪器设备1、容积为50毫升的短颈比重瓶一支。
2、感量为1/1000的天平一架。
3、电砂浴或电热板。
4、滴管、小漏斗、无空气的蒸馏水等。
* 含活性胶体或可溶性盐较多的土壤,因粘滞水或盐分的影响,会使结果偏大,要用非极性液体代替蒸馏水,试样先烘至恒重,用真空抽气代替煮沸。
二、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土壤容量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克/厘米3表示。
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总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一)方法原理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量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ebd1a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2.png)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实验报告1. 实验背景在农业和环境科学中,土壤的特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土壤容重和孔隙度这两个概念。
简单来说,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而孔隙度则是土壤中空隙的比例。
这两个指标就像是土壤的“身份证”,能告诉我们它的性格和状态。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它们呢?嘿,别着急,让我慢慢给你道来。
1.1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就像一个土壤的“体重计”,测量的是土壤的紧密程度。
想象一下,你在沙滩上走,踩下去的沙子是松软的,而在一个紧实的土地上走,感觉就像踩在坚硬的地板上。
实验中,我们通过取样和称重来计算土壤容重。
通常,容重越高,土壤就越紧实,根系也不容易发展,植物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
1.2 孔隙度孔隙度则是土壤的“呼吸空间”。
它决定了水分和空气在土壤中的流动,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
想象一下,如果土壤像一个被挤压的海绵,根本没地方存水和空气,那植物可真是苦不堪言。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计算土壤中空隙的体积与整体体积的比例来了解孔隙度。
孔隙度高的土壤就像是一个“度假村”,让植物根系轻松享受水分和养分。
2. 实验步骤2.1 取样首先,我们要到田里取样。
想象一下,你背着小包,拿着铲子,兴奋地在土壤中挖掘。
要取几个不同深度的土壤样本,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土壤的性格。
每个样本都像是一个小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它的秘密。
2.2 测量接下来,测量可真是关键。
把取来的土壤样本放在天平上,看看它的“体重”。
然后,把样本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计算沉入水中的体积。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轻松算出容重和孔隙度。
这就像是把土壤的“体检报告”拿到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的健康状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数据分析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得到了实验数据。
这些数字就像是隐藏在土壤中的故事,每个数字背后都有它的原因。
比如,某块土地的容重较高,可能是因为长期耕作导致的土壤压实;而孔隙度低则说明土壤排水不畅,根本没法“透气”。
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农田管理建议。
常用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方法
![常用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43bba3a76e58fafbb0037d.png)
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一、目的要求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是土壤松紧状况的反映,而土壤的松紧状况与土壤一系列理化性质,耕作情况等密切相关,因此测定土壤容重、比重与孔隙度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说明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情况下,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干土重量,包括土壤孔隙在内,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通过土壤容重测定可以大致估计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质地状况以及土壤结构好坏。
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内固体干土粒的重量与同体积水重之比,不包括土壤孔隙在内,决定土壤比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矿物组成。
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土壤孔隙所占的百分数,土壤孔隙的数量与大小,密切影响着土壤透水、透气与蓄水保墒能力,它可由土壤容重、比重及土壤田间持水量计算而得。
三、方法(一)容重测定:环刀法1、在欲测容重地块挖坑,长、宽约1尺左右,坑深视土层情况而定,通常1.5尺左右即可并将取土坑壁垂直切平。
2、将环刀垂直压入各层土壤中,如土壤紧实时,可在环刀上端垫一块木板,用铁锤击入土壤。
环刀进入土层时勿左右摇摆,以免破坏土壤自然状态,影响容重。
3、用铁铲将环刀从土壤中挖出,小心削平下端,然后将上部钢环去掉,再削平上端,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为100立方厘米,同样取三份,两份求其平均值,一份测定土壤毛管孔隙度。
4、将环刀内的土壤无损移入铝盒中,带回室内称重,土壤如在大铝盒中直接烘干时可不称重。
5、将大铝盒打开盖放入105℃烘箱中烘8小时,或取其中的土壤15—20克,放入小铝盒中,用酒精烧失法,求出土壤含水百分数。
6、计算:V——环刀内容积(厘米3)W——样品含水百分数(不带%)(二)比重测定:1、将比重瓶加水至满、外部擦干,称重为A。
2、将比重瓶中水分倒出约1/3把10克烘干土小心倒入瓶中,加水至满,注意不使水溢出,擦干,称重为B。
3、10克(干土重)+ A(比重瓶重+ 水重)- B(比重瓶重+ 10克干土重+ 排出10克干土体积后的水重)= C(10克干土同体积的水重)。
土壤容重 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土壤容重 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61641b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8.png)
土壤容重、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测定原理:土壤容重用每立方厘米土壤重克数表示(g/ cm3 )。
测定土壤容重用一定容积的环刀,取一定容积的自然土样,然后称重,按照干土重计算土壤容重。
土壤比重是指土壤颗粒与同体积水(4℃)重量的比值,由于它是指全部土壤颗粒的平均比重,因此,土壤比重的大小与土壤矿物质组成,机机质含量有很大关系。
土壤比重是用比重瓶测得的。
即将己知重量的土样,放入有水的比重瓶向,排除空气、定容,求出由土壤代换出水的体积。
以烘干土重除以体积,即求得土壤比重。
测定方法与步骤1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1)挖土壤剖面,分层削出横平而:在野外选好剖面点,挖好剖面后,用削面刀修乎,分层确定测土壤容重的层次部位,在取土部位修一横向平面,为环刀取土作好准备工作。
2)环刀取土方法:将环刀托套在已知重量环刀无刃口的一端,环刀内壁微涂凡士林。
环刀刃口朝下,用力均衡地下压环刀托把,将环刀垂直压入土层平面以下。
如土层紧实较硬时,可用木锤轻轻敲打环刀托把,待整个环刀全部压入土中,且土面即将触及环刀托的顶部(可由1环刀托盖上的小孔探视)时停止下压。
用铁铲把环刀周围土壤挖出,切断环刀下方,并使其下方留有一些多余的十壤。
慢慢取出环刀,使它翻转过来,刃口朝上,用削土刀迅速削去附近在环刀壁上的土壤,然后在刃口一端从边缘比中心部位逐渐削平土壤,使之与刃口完全齐平。
盖上环刀顶盖,再次翻转环刀,使盖好顶盖的刃口一端朝下,取下环刀托,同样削平无刃口一端的土面,并盖好底盖,注意削平土面时,要细心,否则容易成块脱落,以至因土面不平土样作废。
环刀取土后要擦净环刀外粘附的土壤。
测湿土重,准确到0.1克,并记录其重量3)测土壤含水量:在环刀采样处另取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或直接用环刀内土样测含水量。
4)要三次重复测定土壤容重:测定出的数值,取算术平均值,绝对误差要<0. 02g/ cm3。
2 土壤比重的测定1)称土:称通过1mm 筛孔的风干土样10克,精确到0.001克。
(完整word版)常用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方法
![(完整word版)常用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35d4730242a8956bece4a6.png)
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一、目的要求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是土壤松紧状况的反映,而土壤的松紧状况与土壤一系列理化性质,耕作情况等密切相关,因此测定土壤容重、比重与孔隙度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说明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情况下,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干土重量,包括土壤孔隙在内,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通过土壤容重测定可以大致估计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质地状况以及土壤结构好坏。
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内固体干土粒的重量与同体积水重之比,不包括土壤孔隙在内,决定土壤比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矿物组成。
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土壤孔隙所占的百分数,土壤孔隙的数量与大小,密切影响着土壤透水、透气与蓄水保墒能力,它可由土壤容重、比重及土壤田间持水量计算而得。
三、方法(一)容重测定:环刀法1、在欲测容重地块挖坑,长、宽约1尺左右,坑深视土层情况而定,通常1.5尺左右即可并将取土坑壁垂直切平。
2、将环刀垂直压入各层土壤中,如土壤紧实时,可在环刀上端垫一块木板,用铁锤击入土壤。
环刀进入土层时勿左右摇摆,以免破坏土壤自然状态,影响容重。
3、用铁铲将环刀从土壤中挖出,小心削平下端,然后将上部钢环去掉,再削平上端,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为100立方厘米,同样取三份,两份求其平均值,一份测定土壤毛管孔隙度。
4、将环刀内的土壤无损移入铝盒中,带回室内称重,土壤如在大铝盒中直接烘干时可不称重。
5、将大铝盒打开盖放入105℃烘箱中烘8小时,或取其中的土壤15—20克,放入小铝盒中,用酒精烧失法,求出土壤含水百分数。
6、计算:式中g——环刀内湿样重(克)gV——环刀内容积(厘米3)W——样品含水百分数(不带%)(二)比重测定:1、将比重瓶加水至满、外部擦干,称重为A。
2、将比重瓶中水分倒出约1/3把10克烘干土小心倒入瓶中,加水至满,注意不使水溢出,擦干,称重为B。
3、10克(干土重)+ A(比重瓶重+ 水重)- B(比重瓶重+ 10克干土重+ 排出10克干土体积后的水重)= C(10克干土同体积的水重)。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81cc1716529647d26285217.png)
土壤的孔隙度试验方法:分别选择土壤为沙土、壤土和黏土的田地各100m2进行田间持水量试样,把100m2等分两块,一块用1.3kg的液体肥与水一起冲施,一块用水灌溉.一周后,同时在施肥田地与不施肥的田地采取土壤并编上编号作试验。
试验步骤如下:1、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比重)*1002、土壤容重的测定先用铁铲刨平耕层的土面,将环刀托套在环刀无刃的一端,环刀刃朝下,用力均衡地压环刀托把,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
如土壤较硬,环刀不易插入土中时,可用土锤轻轻敲打环刀托把,待整个环刀全部压入土中,且土面即将触及环刀托的顶部(可由环刀托盖上之小孔窥见)时,停止下压。
用铁铲把环刀周围土壤挖去,在环刀下方切断,并使其下方留有一些多余的土壤。
取出环刀.将其翻转过来,刃口朝上,用削土刀迅速刮去黏附在环刀外壁上的土壤,然后从边缘向中部用削土刀削平土面,使之与刃口齐平。
盖上环刀顶盖,再次翻转环刀,使已盖上顶盖的刃口一端朝下,取下环刀托。
同样削平无刃口端的土面并盖好底盖。
将装有土样的环刀迅速装入木箱带回室内,在天平上称取环刀及湿土质量,将称重后的环刀和土壤在105℃烘箱中烘至恒重,称量。
计算:土壤容重,g/cm3=烘干土样质量(g)/环刀容积(cm3 3,、土壤比重的测定取通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约10g,经小漏斗装入已知质量的比重瓶中,称取瓶加风干试样质量。
另称取5g左右试样按3.1方法测定水分含量。
向装有样品的比重瓶中缓缓注入水,至水和土的体积约占比重瓶的1/3~1/2为宜。
缓缓摇动比重瓶,使土粒充分浸润,将比重瓶放在电砂浴上加热,沸腾后保持微沸1h,煮沸过程中应经常摇动比重瓶,驱除土壤中的空气。
煮沸完毕,将冷却的无CO2水沿瓶壁徐徐加入比重瓶至瓶颈,用手指轻轻敲打瓶壁,使残留土中的空气逸尽,粘附在瓶壁上的土粒沉入瓶底。
静止冷却,澄清后测量瓶内水温。
加水至瓶口,塞上毛细管塞,瓶中多余的水即从塞上毛细管孔中溢出,用滤纸擦干后称取瓶+水+土质量.将比重瓶中土液倒出,洗净比重瓶,注满冷却的无CO2水,测量瓶内水温,加水至瓶口,塞上毛细管塞,擦干瓶外壁,称取瓶+水质量.若每只比重瓶事先都经过校正,在测定时便可省去此步骤。
实训五土壤容重的测定及土壤孔隙度的计算.
![实训五土壤容重的测定及土壤孔隙度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7fbd2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c.png)
实训五土壤容重的测定及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实训五:土壤容重的测定及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在农业生产和土壤科学研究中,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至关重要。
其中,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是两个关键指标,它们对于评估土壤的肥力、透气性、保水性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训的目的就是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并通过计算得出土壤孔隙度。
一、实验原理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土壤(包括土壤孔隙)的干重。
通过采集一定体积的原状土壤样本,经过烘干称重,即可计算出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则是指土壤孔隙的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它可以通过土壤容重、土壤比重以及相关公式计算得出。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环刀:用于采集原状土壤样本,一般体积为 100cm³。
2、削土刀:用于修整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
3、电子天平:精确到 001g ,用于称重。
4、烘箱:用于烘干土壤样本。
5、铝盒:用于盛装烘干的土壤样本。
三、实验步骤1、采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点,去除表层杂物。
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顶部与地面平齐。
注意保持环刀的垂直和原状土的完整性。
2、削土用削土刀小心地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表面与环刀边缘平齐。
3、称重称取环刀与湿土的总重量,记为 W₁。
4、烘干将环刀内的土壤样本小心地放入铝盒中,放入烘箱在 105℃下烘干至恒重。
5、再次称重烘干后的土壤与铝盒一起称重,记为 W₂。
6、计算(1)土壤容重(g/cm³)=(W₂环刀重量)/环刀体积(2)土壤比重一般取 265g/cm³。
(3)土壤孔隙度(%)=(1 土壤容重/ 土壤比重)× 100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采样点|环刀重量(g)| W₁(g)| W₂(g)|土壤容重(g/cm³)|土壤孔隙度(%)||||||||| 1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计算每个采样点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并求出平均值。
土壤比重、容重之测定及总孔隙度的计算实验
![土壤比重、容重之测定及总孔隙度的计算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c377aa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5.png)
土壤比重、容重之测定及总孔隙度的计算实验一、土壤比重测定(一)测定意义土壤比重即土壤固体部分的重量与同体积水(4℃)重之比。
比重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的矿物质组成,有机质含量以及母岩、母质的特性。
一般讲土壤有机质多,比重就低。
因此,土壤比重可以间接地反应土壤化学组成状况,土壤比重也是计算土壤孔隙所必需的数据,在测定土壤颗粒组成时为了应用司克斯公式计算颗粒沉降的速度也须知道土壤的比重。
(二)测定方法1、取容积25—50毫升的比重瓶,洗净,加蒸馏水至瓶3/4处,去瓶盖,将比重瓶放在酒精灯上煮沸5—10分钟,以除去空气,然后取下比重瓶,稍冷,加上瓶盖放于盛有冷水的烧杯中使其冷却至室温,打开瓶塞,用滴管沿瓶壁慢慢加入煮沸后又经冷却蒸馏水至满,加上瓶盖(注意瓶塞内小毛细管必须充满水)用干净的滤纸擦干瓶外壁的水,稍放一会待完全干燥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W0)。
2、将瓶内的水全部倒出,擦干,将瓶放在光滑纸上。
3、在台平上用一张玻璃纸称风干土壤样品2—4克,然后把它放到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重(W1),将此土壤样用小漏斗细心地移入比重瓶内,再将小玻璃滤纸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重(W2),土壤样品重W=W1-W2。
4、以少量蒸馏水将粘留在小漏斗上的土粒洗入瓶内,注意勿使瓶内水分超过容积的1/3,慢慢摇动比重瓶,使土粒分散,混匀。
5、将比重瓶放在酒精灯上,用小火小心煮沸15—20分钟,以除去土壤里面的空气,但不要使瓶内液体溢出,若泡沫太多,可滴加1—2滴酒精消泡。
6、取出后,稍冷,放于冷水中冷却至室温,用滴管沿瓶壁慢慢加入煮沸后又经冷却的蒸馏水,待水加满,土粒下沉后,塞好瓶塞使多余的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用滤纸将瓶外水分擦干,待干燥后立即在天平上称重(W 3)。
(三)结果计算)()(土重水瓶烘干土重瓶加水重烘干土重土壤比重++-+=土壤比重 =30)1%(1%W WW W-+++吸湿水吸湿水二、土壤容重测定土壤容重是指在自然结构的情况下,单位容积土壤的重量,通常以克/cm 3表示。
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的测定
![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a71e64033687e21af45a940.png)
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的测定一、比重的测定土壤比重又称真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重与同体积的水重之比。
土壤比重可用来计算土壤的总孔隙度,其数值大小还可间接反映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含量。
(一)方法原理通常使用比重瓶法,根据排水称重的原理,将已知重量的土样放入容积一定的盛水比重瓶中,完全除去空气后,固体土粒所排出的水体积即为土粒的体积,以此去除土粒干重即得土壤比重。
(二)操作步骤1、称取通过1mm筛孔相当于10克烘干土的风干土样,倒人比重瓶中,再注入少量蒸馏水(约为比重瓶的三分之一),轻轻摇动使水土混匀,再放在沙浴上煮沸*,不时摇动比重瓶,以驱除土样和水中的空气。
2、煮沸半小时后取下冷却,加煮沸后的冷蒸馏水,充满比重瓶上端的毛细管,在感量为1/1000的天平上称重,设为B克。
3、将比重瓶内的土倒出,洗净,然后将煮沸的冷蒸馏水注满比重瓶,盖上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重为A克。
(三)结果计算干土重(克)/固体土粒体积(厘米3)土壤比重=——————————————————水的密度(1克/厘米3)干土重(10克)=—————————————————干土(10克)排出的水的体积(厘米3)10=———————(10+A)—B(四)仪器设备1、容积为50毫升的短颈比重瓶一支。
2、感量为1/1000的天平一架。
3、电砂浴或电热板。
4、滴管、小漏斗、无空气的蒸馏水等。
* 含活性胶体或可溶性盐较多的土壤,因粘滞水或盐分的影响,会使结果偏大,要用非极性液体代替蒸馏水,试样先烘至恒重,用真空抽气代替煮沸。
二、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土壤容量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克/厘米3表示。
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总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一)方法原理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量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的测定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3ebad3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5.png)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土壤的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
2、掌握测定和计算土壤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土壤的容重、比重和孔隙度是土壤重要的物理特性指标。
土壤容重的大小反映了土壤的结构情况,预示着土壤的水分和空气的运行和存在状态。
土壤比重则是由土壤固相部分的性质决定的。
土壤容重是通过测量一定容积下的自然土样的重量获得的,土壤比重是通过测量土壤固相物质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的比值而获得的。
三、实验仪器土壤环刀、分析天平、烘箱、比重瓶、烧杯、电热沙浴四、实验步骤1、土壤容重的测定(1)挖土壤剖面,选定取样点的深度位置。
(2)将已知体积(V)的环刀压入土中取土。
既不能压实,也不能留空,应尽量保持土壤的原状结构。
修平环刀两侧的土面。
(3)将环刀内土壤取出,烘干称重(W)。
(4)计算土壤的容重。
同一位置的样品最好取三个平行样,最后结果取平均值。
2、土壤比重的测定(1)称通过Imm筛孔的土样IOg(精确到0.001g),装入容积为50m1的比重瓶内。
(2)向瓶内加注蒸储水,约至容积的一半,徐徐摇动,使土样充分湿润,与水混合均匀。
(3)将比重瓶置沙浴上加热煮沸,并保持1h。
其间经常摇动比重瓶,以驱逐土壤中的空气。
(4)冷却比重瓶。
再加入蒸储水,至略低于瓶颈处,静置澄清。
(5)冷却澄清后,稍加蒸储水至瓶颈,塞好瓶塞,使多余水分溢出。
(6)用滤纸擦干水分,称重(精确到0∙001g)(gz)。
(7)另做一次不加土壤、只有蒸储水注满时的称重(g∣).五、结果计算1、土壤的容重F=^(g∕c77?)2、土壤的比重d= ----- --- (g/Cm3)g+g1-2式中:烘干土重(由吸湿系数计算);g∣ -- 比重瓶+水重;孔一一比重瓶+水重+±样重。
3、土壤孔隙度土壤的比重是土壤固相物质的重量与纯粹固相体积的比值。
而土壤的容重是土壤固相物质的重量与原状土壤体积(固相体积+孔隙体积)的比值。
(完整word版)常用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方法
![(完整word版)常用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821e2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7.png)
(完整word版)常⽤⼟壤容重、⽐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法⼟壤容重、⽐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的要求⼟壤容重、⽐重和孔隙度是⼟壤松紧状况的反映,⽽⼟壤的松紧状况与⼟壤⼀系列理化性质,耕作情况等密切相关,因此测定⼟壤容重、⽐重与孔隙度的⼤⼩,可以作为判断⼟壤肥⼒⾼低的⼀项重要指标。
⼆、说明⼟壤容重是指⼟壤在⾃然情况下,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重量,包括⼟壤孔隙在内,通常以(克/⽴⽅厘⽶)表⽰。
通过⼟壤容重测定可以⼤致估计⼟壤有机质含量多少,质地状况以及⼟壤结构好坏。
⼟壤⽐重是指单位体积内固体⼲⼟粒的重量与同体积⽔重之⽐,不包括⼟壤孔隙在内,决定⼟壤⽐重⼤⼩的主要因素是⼟壤有机质含量和⼟壤矿物组成。
⼟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壤孔隙所占的百分数,⼟壤孔隙的数量与⼤⼩,密切影响着⼟壤透⽔、透⽓与蓄⽔保墒能⼒,它可由⼟壤容重、⽐重及⼟壤⽥间持⽔量计算⽽得。
三、⽅法(⼀)容重测定:环⼑法1、在欲测容重地块挖坑,长、宽约1尺左右,坑深视⼟层情况⽽定,通常1.5尺左右即可并将取⼟坑壁垂直切平。
2、将环⼑垂直压⼊各层⼟壤中,如⼟壤紧实时,可在环⼑上端垫⼀块⽊板,⽤铁锤击⼊⼟壤。
环⼑进⼊⼟层时勿左右摇摆,以免破坏⼟壤⾃然状态,影响容重。
3、⽤铁铲将环⼑从⼟壤中挖出,⼩⼼削平下端,然后将上部钢环去掉,再削平上端,环⼑内的⼟壤体积为100⽴⽅厘⽶,同样取三份,两份求其平均值,⼀份测定⼟壤⽑管孔隙度。
4、将环⼑内的⼟壤⽆损移⼊铝盒中,带回室内称重,⼟壤如在⼤铝盒中直接烘⼲时可不称重。
5、将⼤铝盒打开盖放⼊105℃烘箱中烘8⼩时,或取其中的⼟壤15—20克,放⼊⼩铝盒中,⽤酒精烧失法,求出⼟壤含⽔百分数。
6、计算:式中g——环⼑内湿样重(克)gV——环⼑内容积(厘⽶3)W——样品含⽔百分数(不带%)(⼆)⽐重测定:1、将⽐重瓶加⽔⾄满、外部擦⼲,称重为A。
2、将⽐重瓶中⽔分倒出约1/3把10克烘⼲⼟⼩⼼倒⼊瓶中,加⽔⾄满,注意不使⽔溢出,擦⼲,称重为B。
实训五 土壤容重的测定及土壤孔隙度的计算
![实训五 土壤容重的测定及土壤孔隙度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5b24e86bceb19e8b8f6ba60.png)
实训五土壤容重的测定及土壤孔隙度的计算一、实验目的要求土壤孔隙度是通过土壤密度和土壤容重计算出来的,测定土壤容重,能反映出土壤松紧情况,还能计算任何单位面积一定厚度的土壤质量,从而计算出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
二、仪器用具天平(感量0.1g)、环刀、恒温干燥器、削土刀、小铁铲、铝盒、酒精、草纸、剪刀、滤纸等。
三、方法步骤(一)土壤荣中的测定(环刀法)1.操作步骤(1)检查环刀与上下盖和环刀托是否配套,用草纸擦干净环刀的油污,几下环刀的编号,并称重(准确至0.1g),同时,将事先洗净、烘干的铝盒称重、编号,带上环刀、铝盒、削土刀、小铁铲到田间取样。
(2)在田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先用铁铲铲平,将环刀托套在环刀无刃口一端,把环岛垂直压入土中,至环刀全部充满土壤为止(注意保持土样的自然状态)。
(3)用铁铲将环刀周围的土壤挖去,在环刀下方切断,取出环刀,使环刀两端均留有多余的土壤。
(4)擦去环岛周围的土,并用小刀细心的沿环岛边缘分别将两端多余的土壤削去,使土壤与环刀容积相同,立即称重。
带回实验室称重时,应在田间立即盖上环刀盖,以免水分蒸发影响测定结果。
(5)在田间进行环刀取样的同时,再同曾采样处取20g左右的土样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或直接从称重后的环刀内取出20g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2结果计算土壤容重(d,g/cm3)= (M-G)*100 V(100+W)式中:M——环刀及湿土重(g);G——环刀重(g);V——环刀容积(cm3)W——土壤含水量(%);此法测定应不少于三次重复,允许绝对误差<0.03g/ cm3,取算数平均值。
土壤孔隙的计算土壤总孔隙度(P1)= (1-容重/密度)×100%式中:土壤密度采用密度值2.65g/ cm3;。
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和孔隙度的测定
![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和孔隙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b2264b1960590c69ec37619.png)
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和孔隙度的测定1.1 测定意义土壤基质是土壤的固体部分,它是保持和传导物质(水、溶质、空气)和能量(热量)的介质,它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土壤固体颗粒的性质和土壤孔隙状况。
土粒密度指单位体积土粒的质量;土壤容重系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干土的质量;孔隙度是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所占的百分率。
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孔隙度是反映土壤固体颗粒和孔隙状况最基本的参数,土粒密度反映了土壤固体颗粒的性质;土粒密度的大小与土壤中矿物质的组成和有机质的数量有关,利用土粒密度和土壤容重可以计算土壤孔隙度,在测定土壤粒径分布时也须要知道土粒密度值;土壤容重综合反映了土壤固体颗粒和土壤孔隙的状况,一般讲,土壤容重小,表明土壤比较疏松,孔隙多,反之,土粒密度大,表明土体比较紧实,结构性差,孔隙少;土壤孔隙状况与土壤团聚体直径、土壤质地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关,它们对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和农业生产有显著影响。
习惯上,常用基质中三相物质比表达土壤三相之间的关系,并用来定义土壤的一些物理参数,常用质量或容积为基础表示。
下图为一幅示意图,图右侧表示固、液、气三相物质的质量,用m 表示,图左侧表示各相位置的容积,用V 表示。
m ,V 的下标分别用s 、w 、a 表示土壤的固相、液相和气相,V p 表示孔隙容积,m t 和V t 分别表示土壤基质的总质量和总容积。
容积关系 质量关系1.2土粒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严格而言,土粒密度应称为土壤固相密度或土粒平均密度,用符号ρs 表示。
其含义是:sss V m =ρ 绝大多数矿质土壤的ρs 在2.6g·cm -3~2.7 g·cm -3之间,常规工作中多取平均值2.65 g·cm -3。
这一数值很接近砂质土壤中存在量丰富的石英的密度,各种铝硅酸盐粘粒矿物的密度也与此相近。
土壤中氧化铁和各种重矿物含量多时则ρs 增高,有机质含量高时则ρs 降低。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测定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4e3eaebcf84b9d529ea7a9e.png)
实训五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测定一、实训目标:通过本次实训,能够掌握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测定步骤流程,以及土壤容重的计算方法,并最终利用测得的土壤容重值判断土壤松紧度。
二、实训用品:环刀(包括底盖、上盖、环刀柄)、小铁锹、小刀、铝盒、电子天平、卷尺、土壤样品、酒精、石棉网、牛角勺、坩埚钳、普通花盆2个(盛土用)。
三、实训步骤:1.先称环刀(加盖)重量,记为X g,再称铝盒重量,标为X 。
2.选点:先将3cm厚度的土壤表层刮去,再将环刀垂直钻入土样,直到环刀手柄平面与土壤表面相平,用小铁锹把周围土去掉。
取出环刀,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立即将环刀两端加盖,若在野外则需贴标签装袋。
3.称重:环刀(加盖)+土样4.测定土壤含水量:从称重后的环刀筒中取土约20g,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利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并记录好结果。
5.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计算:(1)环刀容积的计算V(环刀容积)=πr²h 利用卷尺量出数据式中:π=r=环刀半径h=环刀高度(去掉底盖和上盖)(2)土壤容重的计算土壤容重=(M-G)×100 / V(100+W)式中:M=(环刀+湿土)重量(g)G=环刀(底盖+上盖)重量(g)V=环刀容积(cm³)W=土壤含水量(%)(3)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密度)×100%式中:土壤密度采用密度值cm³6.判断土壤松紧度:四、小结:指出并纠正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一、实训目标: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了解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培肥、改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实训,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原理,初步掌握测定有机质含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比较准确的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方法原理:在加热条件下,用稍过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溶液滴定,由所消耗的标准硫酸亚铁的量计算出有机碳含量,从而推算出有机质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 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未破坏自然结构的情况下,单位体积的土壤重量(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土壤容重的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紧实度等有关。
土壤比重是指土壤固体部分的重量与在4℃时同体积的水重之比。
土壤比重的大小与土壤的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以及母岩、毋质的特性等有关。
利用土壤的比重和容重可以计算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三相比和孔隙比等项目。
因此,它们是土壤物理性质重要测定项目和指标。
一、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1.方法原理。
利用一定体积的环刀切割自然状态的土壤,使土壤充满环刀。
烘干后称重、计算。
测定土壤容重的方法很多,如环刀法、蜡封法等。
本次实验采用环刀法. 2.仪器设备。
(1)环刀(用无缝钢管制成,一端有刀口,便于压入土中(图14)。
(2)环刀托(上有两个小孔,在环刀采样时,空气由此排出)。
(3)削土小刀(刀口要平直)、小铁铲、木锤等。
(4)天平(感量 0.1克和 0.01克)。
3.操作步骤。
(1)测量并计算环刀之容积(A )(A =πr 2h ,式中r 为环刀的内半径,h 为环刀高度),并称重(B ),准确至0.1克(记录环刀号码)。
(2)选择好土壤剖面后,按土壤剖面层次,自上至下用环刀在每层的中部采样,均衡地用力把环刀托垂直压入土中(土壤较硬,可用木锤轻轻敲打环刀托把),待整个环刀全部压入土中后停止下压。
用铁铲把环刀周围土壤挖去,并使其下方留有一些多余的土壤,取出环刀,用削土刀刮去粘附在环刀壁上的土壤,并削平环刀两端的土面,使之适与刃口齐平。
并在同一地点采土样约100克置于铝盒之中,带回测定土壤比重之用。
(3)用干布擦净粘附于环刀外面的土壤,称重(C ),并放入烘箱内在 105℃下烘6一8 小时,冷却后称重(D )。
测定表层土壤容重要做5个重复,底层做3个,测定表层土壤含水量要做3个重复,底层做2个。
4.结果计算。
土壤容重=ABD (克/立方厘米)图14 环刀采样示意图土壤含水量=BD DC --×100二、土壤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1.方法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土壤比重是借用排水称重方法测得同体积的水重,再测土壤含水量,并计算土壤比重。
2.仪器设备。
比重瓶(短颈,容积50毫升或100毫升);天平(感量0.001克);电炉;砂浴或电热板;温度计;滴管;小漏斗;毛巾等。
3.操作步骤。
(1)取50毫升比重瓶一只,加满蒸馏水(为了除去水中的空气,事先须将蒸馏水煮撒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瓶中),塞好瓶塞,用清洁的干毛巾将瓶外的水擦干。
在0.001天平上称重(W 1),同时用温度计测定瓶的水温t 1(准确至0.1℃)。
(2)称取通过 1毫米的风干土样10克,并换算成烘于上重量(W 1)(土壤含水量在测容重时已经得到)。
(3)将瓶中蒸馏水倒出,用毛巾擦干瓶的外部,然后用小漏斗将已称好的土样小心装入比重瓶中。
装蒸馏水于比重瓶内,使水和土的体积占比重瓶的1/3一1/2,摇匀,为了去除土和水中的空气,须将比重瓶放入电热板上或砂格上煮沸(注意温度不能太高,以免瓶内土液溢出损失),并不断地摇动比重瓶,以驱逐水及土壤中的空气,使水和上更好地接触,煮沸需1小时。
(4)用滴管将煮沸过的比重瓶(内盛土样和水)瓶口上的土粒小心洗人瓶中,塞好瓶塞,待冷却至室温,用滴管加满经过煮沸的蒸馏水,并塞好瓶塞,擦干瓶的外部,于0.001天平上称重(W 2),测记当时水的温度(t 2)。
4.结果计算。
当t l =t 2时221dW dW W W W W d s s ⨯-+=式中:d ——土壤比重;W s ——烘干土样重,克;W 2——t 2℃时比重瓶+水+土样重,克;W 1——t 2℃时比重瓶斗水重,克,W 1经校正后为W s ; dw 2——t 0℃时蒸馏水比重,克/立方厘米,查表7;dw 0——4℃时水的比重。
因为4℃时水的比重为1,故可以省去。
比重瓶中水重必须按温度进行校正,由表7查出t 1和t 2时水的比重差数,然后将此差数乘上比重瓶的体积而得x ,从W 1中减去或加上x (t 2>t 1时应减,t 2<t 1时应加),即得校正后的比重瓶加水的重量W 3=W 1±x 。
例如:当15℃时称得瓶+水合重W 1,于22℃时测得瓶+水+土合重W 2,W 1应根据温度进行校正。
因为称W 1时的温度为15℃,水的比重为0.999.而称W 2时为22℃,水的比重为O.998。
比重瓶体积为50毫升,则温度校正系数为:(0.999-0.998)×50=0.001×50=0.05校正后的比重瓶加水的重量 W s =W 1-0.05 5.注意事项。
(l )含可溶性盐及活性胶体较多的土样,须用惰性液体(如苯、甲苯、二甲苯、汽优、煤油)代替蒸馏水,而用真空抽气法排除上中空气,抽气时间不得少于半小时,并经常摇晃比重瓶,直至无气泡逸出为止。
停止抽气后,仍需在于燥器中静置一刻钟以上,用惰性液体测定比重时须用烘干土。
(2)比重瓶中加蒸馏水后塞上有毛细管的塞子,这时要求水分充满整个比重瓶和毛到管中,切勿使瓶中留有气泡。
(3)称重前一定要用吸收纸将瓶外水滴吸干。
(4)本方法要求平行绝对误差<0.02。
(5)测定土壤比重最好在25℃恒温条件下进行。
无恒温条件时可按上述方法(查表7)进行换算。
三、毛管孔隙度的测定(环刀法)1.方法原理。
利用一定容积的环刀,切割未搅动的自然状态的上样,使土样充分吸水膨胀.切除超出部分后称重和测定含水量,即可计算出毛管孔隙度。
2.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0.1克和0.001克各1架)、环刀(容积100或200立方厘米)、烘箱、铝盒、干燥器、坩埚钳、刮土刀。
3.操作步骤。
(l )用环刀在野外采取原状上(操作方法与容重测定法相同)。
(2)将环刀套上有孔并垫有滤纸的底盖放入盛有薄层水的搪瓷盆内,把资盆内水深保持在2—3毫米内,浸水时间:砂土4—6小时,粘土8—12小时或更长时间。
(3)环刀中土样吸水膨胀后,用刮土刀削去胀到环刀外面的土样,并立即称重,准确至0.1克。
(4)称重后,用铝盒从环刀中取土4—5克,测定上样吸水后的含水量,以换算环刀中烘干上重。
4.结果计算。
100(%)⨯=VWP c 式中:P c ——毛管孔隙度,%;w ——环刀中土壤所保持的水量.相当于水的容积,立方厘米;V ——环刀容积,立方厘米。
本测定须进行3—4次平行测定,重复间误差不得大于1%。
四、土述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三相比之计算1.土壤总孔隙度。
由土壤容重及比重的结果来计算土壤总孔降度(P t )100)1((%)⨯-=比重容重t P 式中:P t ——土壤总孔隙度,%。
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
土壤非毛管孔隙度(P u )等于土壤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之差,用下式表示:P n (%)=P t %-P o %式中:P n ——土壤非毛管孔隙度,%;P t ——土壤总孔隙度,%; P o ——土壤毛管孔隙度,%。
表7 不同温度条件下水的比重表3.土壤三相比。
单位体积原状土壤中,土粒、水分和空气体积间的比即土壤三相比。
由于土壤水分和空气经常的变动,所以土壤三相比实际上是个依时而变的数值。
计算土壤三相比的公式如下:M:W:P t-W式中:M——单位容积中土壤固相部分所占%;W——土壤含水量,以容积%表示;P t-W——土壤空气含量,以容积%表示。
五、实验报告样品编号:采土地点及深度:土壤名称:作物生长情况:土壤管理情况:1.实验记录。
(1)土壤容重测定。
①环刀(容重圈)号码__________,重量__________克(B);②环刀底面内径_______厘米,高_________厘米,容积________立方厘米(A);③环刀+湿土重___________克(C);④环刀+烘干土重___________克(D)。
(2)土壤比重测定。
①比重瓶+水重_________克(W1或W3),t1__________度;②比重瓶+水+土重_________克(W2),t2___________度;③风干土重或温土重_________克,折干土重___________克(W3);④t2℃时蒸馏水比重__________克/立方厘米(dW2)。
(3)土壤毛管孔隙度的测定。
①环刀号码___________,重量_________克;②环刀容积___________立方厘米;③环刀+湿土重___________克;④铝盒重__________克,铝盒+湿土重_________克,铝盒+烘干土重_________克;⑤烘干土重__________克;③田间持水量___________%。
2.结果计算表。
3.思考题。
(1)试根据实验结果说明该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物质的比例,并评价肥力因素协调性。
(2)根据自己实验资料,计算一亩田15厘米深的耕作层的土壤重量有多少斤?含水量有若干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