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找骆驼》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找骆驼教案4篇

找骆驼教案4篇

找骆驼教案4篇找骆驼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清楚。

三、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骆驼,那是因为——学生接说(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2)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非常着急。

这时候他看见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连忙打招呼,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子招呼招呼看。

(3)商人和老人开始一问一答,谈得挺好的。

可是,商人怎么突然“忿忿”地说起话来?(4)老人详细地说出了骆驼的哪些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

(5)老人不仅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还知道骆驼的右边驮着米,左边驮着蜜,而且连骆驼的嘴里缺了一颗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情况可真够“详细”的。

当老人说出骆驼的这些情况时,商人怎么说?(6)正当商人充满希望的时候,老人却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难怪商人要“忿忿”地说起话来。

谁会用“忿忿”的语气读读商人说的话。

3、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

(1)(过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骆驼藏起来了吗?别说藏,其实老人连骆驼的影子都没见过。

为了向商人说明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讲了一段话。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话。

(2)“不紧不慢”的“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读读老人的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句子编号,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3)默读老人说的6句话,思考哪几句话是说明老人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的。

(4)第二至第五句都是说明原因的,可以分为一层。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5)第二层是重点。

默读,边读边思考:老人为什么会知道骆驼的详细情况?从哪里看出老人的观察很仔细?他到底“看见”了些什么?请用——划下来。

读划下来的内容,体会“还“、”又“的用法。

小结: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出示图),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

找骆驼教学设计【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过程:篇一一、前测探新,激发兴趣。

1、猜谜语:沙漠里有只船船上背着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瓜瓜2、生自由交流对骆驼的认识。

3、板书课题。

二、搜集信息,质疑定标。

1、结合图画,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想说的?(生质疑)2、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利用工具书自学;2)、同桌互学;3)、交流汇报:A、不认识的字;B不理解的词;C、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自读"默读提示',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师相机板书:(表格形式)、发现什么B、知道什么特点C、怎么知道的三、诱思导探,激励发现。

一)、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上表格。

(学习第10自然段)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2、汇报交流,完成表格;3、集体探究老人的推断:(简笔画讲解缺牙、人物演示"跛');4、齐读第10自然段。

二)、学习19自然段。

过渡语:老人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就像她真的看到了骆驼一样,在这之前,商人还真的误码会了老人家呢!1、师范读,生找出商人说的话和老人说的话,分别作上记号;2、自由仿读,边读边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3、全班齐读,体会语感,边读边白指导;4、多种形式分角色读(师生对读、男女生读、组组读)5、全班同学参与朗读全文。

三)、学习第11自然段。

商人找到了骆驼了吗?他是怎样找到的呢?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训练测评,延伸发展。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商人和老人说什么呢?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说后试着写下来。

五、作业。

1、小组在一起表演课本剧。

2、回家搜集有关骆驼和沙漠的有关资料。

课时篇二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是怎样去找的呢?我们来学最后一段。

2、学习最后一段默读课文,思考: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是怎样去找的?“指点“是什么意思?老人指点商人什么?(引导启发遇到困难,不要着急,要多动脑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一定会找的办法)“果然“是什么意思?商人开始找不到骆驼,现在按照老人的指点找的了骆驼,这时他会怎么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子、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

《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

《找骆驼》教案《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找骆驼》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

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骆驼教学设计(8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8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8篇)《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课文边画出重点词语的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胡子、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是否丢失过自己心爱的东西呢?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2、师: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他也很着急。

(出示课件:商人焦急的图片)怎么办呢?他最终找到了吗?3、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情境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朗读要求:做到正确、流利、不多、丢字;不认识的字词学生可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

3、教师以游戏形式检查认字情况。

4、学生简述故事大意,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蜘蛛爸爸是如何处理问题的。

学生通过自己查字典,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词的能力,而且培养自主意识。

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检验学生认字情况,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深入品味,读中感悟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老人知道了骆驼的那些情况?又是如何知道骆驼的情况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并重点抓住“不紧不慢、愤愤不平”等词语,随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师:你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智慧?提出中心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交流和讨论,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加深学生对文章人物内心的体验、感悟。

四、拓展延伸、写寻物启示1、师:同学们,你能帮商人写一个寻物启示吗?2、交流想法,教师总结。

找骆驼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找骆驼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找骆驼教案范文汇总六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

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

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板书设计:找骆驼判观断骆驼察找骆驼教案篇2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课件:猜谜语引入。

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找骆驼教案(4篇)

找骆驼教案(4篇)

找骆驼教案(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作者整理了4篇找骆驼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找骆驼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1)先复习《蜜蜂引路》一文,预习本课,进行联系比较学习。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在熟读,分角色读文的基础上,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人是怎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骆驼的特征的。

三、教学难点:学会初步的分析、推理,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启发学生思维、想像,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

四、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①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找骆驼教案6篇

找骆驼教案6篇

Cooper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osperity of all team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找骆驼教案6篇找骆驼教案篇1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谁找骆驼?(商人、老人)商人的骆驼怎么啦?(走失)“走失”与“丢失”有什么区别?(走失:走着,走着,没了!)骆驼走失了,商人很着急,这时候看见一位老人,商人怎么样?(赶上去问)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们表演。

(评议、朗读)二、定向。

老人看见过骆驼吗?老人知道骆驼的样子吗?我们自己来学懂这篇课文。

三、自学。

第一台阶:1.自学课文,划下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

2.交流:说说骆驼的样子。

3.说样子。

(1)左脚跛。

(什么叫跛?)(2)左驮蜜,右驮米。

(什么叫驮?)(3)缺了一颗牙齿。

刚才说得对不对?商人听了高兴吗?我当老人,你们当商人,我们表演一次。

评价:“对!不错!对极了!”的程度念出来没有?当老人说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说?(“忿忿”怎么念?研究“哄”、“详细”的意思)第二台阶:说说,练练1.用“因为……所以……”句式讲话。

(例: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2.老人之所以……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判断得正确。

第三台阶:分析,朗读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语句划出来吗?(学生答:“课文里没有。

”老师要求学生思考)2.破——浅?跛——晃——左蜜右米3.树叶被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咬过该是什么样子?(研究、画、分析。

)4.读,我们学着老人的口气说话——什么口气?(1)“不紧不慢”地读(2)“至于”干什么用?(连续上下文,顺着……)(3)找到没有?哪个词说明找到了?(果然)“照”——可换词吗?(可以,换“按”)“指点”是指什么?“一路”与哪个词有关系。

(走失)四、指点。

为什么顺着脚印去找?另外两条线索为什么不可靠?(学生讨论)五、我们又不去找骆驼,干吗学?编者意图是给我们一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找骆驼教案7篇

关于找骆驼教案7篇

关于找骆驼教案7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分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分“走丢”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按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丢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认真观测,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让同学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测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预习课文时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的技能和平常多观测,勤思索的好习惯。

教学预备: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1)幻灯出示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从前有个商人走丢了一只骆驼”,问:“走丢”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3)商人走丢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6.找骆驼(齐读课题)(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2.引导质疑听老师读课文,想想刚才提的问题,哪些听了就解决了。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哪里看出商人的心里很焦急?用焦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4.学习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

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

②同桌争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哪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2)反馈。

①让同学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话是怎么说的?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改变?(引导同学从意思、用词、标点、语气、心情等方面去考虑。

)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④“忿忿”是什么意思?商人的心情为什么会转喜为怒?该怎样读出“忿忿”的语气来?(3)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5.学习第10自然段。

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

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

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找骆驼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1)幻灯出示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问:“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3)商人走失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6.找骆驼(齐读课题)(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2.引导质疑听老师读课文,想想刚才提的问题,哪些听了就解决了。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哪里看出商人的心里很着急?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4.学习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

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

②同桌讨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哪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2)反馈。

①让学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话是怎么说的?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意思、用词、标点、语气、心情等方面去考虑。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6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6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6篇)《找骆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

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

句子。

(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板书设计:找骆驼判观断骆驼察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过程与方法: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2、在熟读,多种形式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学前准备:预习课文,课件,多媒体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激趣:上课之前呢,老师有个小游戏想和大家一起玩,这里有两张有趣的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哟!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说出两幅图片不同的地方。

2023年找骆驼教案6篇

2023年找骆驼教案6篇

2023年找骆驼教案6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

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找骆驼教学设计(合集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合集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过程与方法: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2、在熟读,多种形式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学前准备:预习课文,课件,多媒体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激趣:上课之前呢,老师有个小游戏想和大家一起玩,这里有两张有趣的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哟!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说出两幅图片不同的地方。

师:这只骆驼可不可爱?(可爱)但这么可爱的骆驼却丢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老师这里设置了三个闯关游戏,只要我们闯过这三关,就能顺利找到骆驼,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6课《找骆驼》。

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听故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现在看看第一关:我是识字小能手。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师:大家预习的很认真,不认识的字词都已经悄悄地注音了,老师这里呢有几个词语考考大家,看小朋友们能不能准确的读出来,小小火车哪里开?(小小火车这里开)好,就从这位同学开始。

(认读生字词:骆驼跛脚驮着愤愤脚印啃过究竟不紧不慢)看来大家都认识这些词语了,想一想“愤愤”是什么意思?(很生气的样子)跛脚的动作谁能学一下?(动作比划)看来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那我们大家一块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师:好,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给自己鼓鼓掌,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关:“课文内容我知道”。

找骆驼教案集合5篇

找骆驼教案集合5篇

找骆驼教案集合5篇找骆驼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⑴老师出示问题: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⑵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⑶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⑷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1、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要点:⑴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⑵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找骆驼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加深您对于找骆驼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11篇《找骆驼》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找骆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哄”“跛”意思。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懂得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收集骆驼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一、猜谜语,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

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

(谜底:骆驼)2、介绍骆驼3、谈话激趣:在沙漠里发生了一个有关骆驼的有趣的小故事,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让我们一起来学《找骆驼》。

(板书课题《找骆驼》)。

二、整体感知:1、那么,《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2、教师追问:你能按照这样的提示来说吗?(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找骆驼》这个故事讲了商人()一只骆驼,向老人(),经老人(),()骆驼的事。

这样我们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了,你觉得这样表达是不是清晰呀。

3、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三、细读理解:(一)一部分:1、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走失的骆驼有几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标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三个特点。

谁来先给大家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然后再说说骆驼的特点?(教师板书:左脚跛;左蜜右米;缺一颗牙)追问:“跛”什么意思?在文中呢?做一个动作告诉我?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几个特点吗?我们是从老人的问话中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关于找骆驼教案5篇

关于找骆驼教案5篇

关于找骆驼教案5篇找骆驼教案篇1设计理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同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教学目标:1、懂得遇事要认真观测,仔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初步培育质疑、解疑的技能。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丢的那只骆驼的状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一、揭题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发人深思的课文。

〔点击课件课题〕一起读。

二、检查预习1、前两天,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回家读了好多遍是吗?那么,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呢?〔同学沟通〕随机出示〔课件〕:骆驼商人老人2、原来,读能让我们读懂这么多的问题。

那么,你们还有没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同学质疑〕3、小结: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只要我们读读课文就可以弄清晰;有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能迎刃而解;还有的与课文关系不是很亲密的我们在下节课再争论。

你们想想,这篇课文有没有值得我们共同讨论的问题呢?4、我们来看刚才这张关系图,你发觉有价值的问题了吗?出示:老人是怎么指引商人的?5、课文中有一句话告知了我们老人指引商人找骆驼的方法,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把这句话用“____”划出来。

出示:至于骆驼到底往哪儿去了,你应当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6、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有没有值得讨论的问题?三、直奔重点段,引导同学探究。

1、出示本节课讨论的问题: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丢的那只骆驼的状况的?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2、是啊,这两天老师也一贯在想这两个问题,既然老人没有亲眼看见过骆驼,他是怎么知道走丢的那只骆驼的状况的,他为什么要指引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要讨论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纳哪些方法?〔读:看来,你已经尝到了读的甜头;划:不动笔墨不读书;争论:人多聪慧多。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案(优秀1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案(优秀1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案(优秀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页是细心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15篇找骆驼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骆驼》教案篇一一、背景分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

但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被人们否认和排除,那么怎样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较佳途径呢?小语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不在教给学生新知识、新技能,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出一种提高自身辨证思维的途径,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师生互动的合作关系中,教师置身于一个学习者和咨询者的位置,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语言传递交流思想,成功地让信息畅通,大面积提高学生发言水平。

让课堂上不开口的学生“撬”开口,从说得响—说得多—说得精。

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学生从中受到的启示,开发出的新思路又反作用于对各学科的消化吸收,从而达成教育的系统化。

二、教学研究省编义务教材语文第七册第13课《找骆驼》是通过描写一个商人寻找好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篇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好教材。

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向一位老人打听它的下落。

第2-9自然段写老人——说出那只骆驼的情况,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

第10-11自然段写老人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那只骆驼的的情况和为什么要商人顺着脚印去找骆驼,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训练和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

本文的教学目标除了常规的字词教学阅读理解外,力图体现“观察-思考-判断”这一探究形式。

让学生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学会合作、学会辨证,培养矮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综合能力。

我按照“对话式”教学的五大环节开展课堂对话:一环节:激活话题,导入新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找骆驼》教案设计
16.《找骆驼》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找骆驼》是一篇自读课文。

本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记过十分清楚。

作者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教学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本课力求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放手让学生读课文。

读通语句,读懂文意,读清思路,读明道理。

二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让学生在了解了“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样知道这只骆驼的特点”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观察、思考、判断和推理。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
2.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或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的类似实例;阅读相关课外书或看录像,
如《少年包青天》、《福尔摩斯侦探集》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观察图画,揭题引思
1.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幅挺有趣的图画,想不想看一看?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

你发现了什么?
3.导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你肯定会有很多新发现。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板书课题:找骆驼)
[设计意图]
以一幅情景图画引入新课,让孩子们在看画时发现其中几处违背常理的错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进而导出课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出读懂的问题。

(1)认读生字词:骆驼、跛、驮着、忿忿、啃、究竟。

(2)按座次顺序指名轮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3)质疑。

2.轻声读课文。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推荐学生范读课文。

(2)教师引导:课文说了谁找骆驼?找到骆驼没有?他是怎样找到
(可引导学生在湿地或沙地上走走,体会跳脚印深,双脚走脚印较浅,从而了解因左脚跛,身体重量就大多集中在右脚上,脚印就深。

)“从树叶上的牙齿印怎么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观察图画)(2)自由组合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填写表格。

老人看见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板书:脚印又深左浅、左驮蜜、右驼米、齿印;左脚跛、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缺了一颗牙齿)
3.说说练练
(1)用“因为……所以……”句式讲话。

(例:①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②老人之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是因为他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2)句式比较。

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用“果然”说话。

[设计意图]
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
驼的,是这一节的重点。

课文险些老人的判断,再写观察发现。

教学时,通过填写表格,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启发。

本环节注重三年级教学句段的训练,将读说思融合在一起,意在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感知全文,领悟道理
1.启发思考:骆驼走失以后,这位商人的表现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1)同桌互议,集体交流。

(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到处乱窜,结果没找着。

这位老人走路时留心观察,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2)与人物对话
引导: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点什么?
2.拓展延伸,悟理导行。

(1)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观察、思考、讨论)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类似“找骆驼”的例子。

[设计意图]
教材即生活。

本节设计意图在把教材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渗透给学生思维、判断甚至推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拓展空间,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虚到实,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达到读书—
做人的境界。

五、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阅读短文《小海龟找到了》。

3.选做题:改编课本剧并表演。

[设计意图]
“超市”是自选商场,“作业超市”当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

本设计拟提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化发展。

[板书设计]
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左驮蜜右驼米
齿印缺了一颗牙齿
观察思考结论
[设计意图]
此板书设计与教学思路对应相承,条理清楚,明白易懂,符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左边是商人观察的真实现象,右边是商人经过思考、判断、推理得出的结论、,下面是这件事告知的道理。

将“观察”、“结论”与上面的文字一一对应,而把思考置于中间,给人以思维的空间与提示。

[特别建议]
1.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准确把握阅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把握教
材的重难点,如本课的重点是“知道为什么老人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难点是“为什么根据骆驼左脚印浅就能判断左脚有点跛;看树叶的牙齿印,怎么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

要让学生在自主读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阅读教学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从学生、教师的实际出发,也要从课文的实际出发。

本课应注重在读书中启发思维,训练思考。

教师要精心设计,做到胸有成竹。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同学间一起探究和讨论,教师积极参与,悉心引导,才会实中有活,活中求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