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第十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0 C->Bus->R1 T1 (B)+(R1)->ALU->R2 T3 R2->Bus->B
(2)完成“SUB E,@H”指令所需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 排如下: 取指周期 SUB AL,(BX)
T0 PC->Bus->MAR, 1->R
T1 M(MAR)->MDR, (PC)+1->PC T3 MDR->Bus->IR, OP(IR)->微操作命令形成部件
7. 后续微指令地址形成方式原理图
分支转移 通过测试网络 微指令的 下地址字段 指出
局部控制节拍是执行阶段的T0*和T1*节拍, 其中T0*为重复加操作,受Q寄存器末2位 Q14Q15控制,最多执行15次;T1*为移位操 作,共执行14次。
硬布线控制器
硬布线控制器是早期设计计算机的一种 方法。硬布线控制器是将控制部件做成产 生专门固定时序控制信号的逻辑电路,产 生各种控制信号,因而又称为组合逻辑控 制器。 这种逻辑电路以使用最少元件和取得最 高操作速度为设计目标,因为该逻辑电路 由门电路和触发器构成的复杂树型网络, 所以称为硬布线控制器。
T2
MDR
M ( MAR )
⑧ LDA X
(X) ->AC
T0
T1 T2
Ad ( IR )
M ( MAR ) MDR
MAR 1
MDR
R
AC
⑨ JMP X
无条件转移
T0
T1 T2 Ad ( IR ) PC 有条件转移(负 则转)指令 A0 • Ad ( IR ) + A0• PC PC
⑩ BAN X
4位 -> 2位 8位 -> 3位
3. 字段间接编码方式
控制信号 … … …
一个字段的某些微命令还需由另一 个字段中的某些微命令来解释
控制信号 … …
隐式编码
译码
译码
译码
字段 1 字段 2
…
字段 n 下地址
操作控制
4. 混合编码
直接编码和字段编码(直接和间接)混合使用
5. 其他
如设置常数字段,用来提供常数、计数器初值等
Booth 算法的硬件配置
乘积高位
0 A n + 2 位加法器
00,11 01 10
乘数的补码
乘积低位
n+1 0 Q 右移 n n+1
部分 积A中 一开 始为0
图6.9
GM
控制门
移位和加 控制逻辑
计数器 C
0
X
n+1
A、X、Q
均n+2 位 被乘数的补码
移位和加受末两位乘数控制
(1) 取指阶段
T0
T1 T2
5. 中断周期 微操作的 节拍安排
T0
T1 T2
0
PC MDR
MAR
MDR
1
W
硬件关中断 参考P378
M ( MAR )
向量地址
PC
中断隐指令完成
例10.1:设CPU中各部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如 图10.2所示 (1)假设要求在取指周期由ALU完成(PC)+1>PC的操作,要求以最少的节拍写出取指周期 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2)写出指令ADD #a(#为立即寻址特征,隐 含的操作数在ACC中)在执行阶段所需的微操 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解:
T0 PC->Bus->MAR, 1->R
T1 M(MAR)->MDR, (PC)+1->PC T3 MDR->Bus->IR, OP(IR)->微操作命令形成部件
2000H
间址周期
T0 Ad(IR)->Bus->MAR, 1->R
T1 M(MAR)->MDR
3000H
访问存储器 存储器间接寻址
控存地址 寄存器
IR
CU
CMDR
控存数据 寄存器
标志 CLK
微指令基本格式 操作控制
该字段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顺序控制
该字段指出下条微指令的地址(下地址)
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
操作控制 顺序控制
M M+1 M+2 …
M+1 M+2 ×××
转执行周期微程序 转取指周期微程序
取指周期 微程序
间址周期 微程序 中断周期 微程序
还有:B、C、D、E、H、L等6个寄存器
(1)完成“ADD B,C”指令所需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如下: 取指周期
T0 PC->Bus->MAR, 1->R T1 M(MAR)->MDR, (PC)+1->PC T3 MDR->Bus->IR, OP(IR)->微操作命令形成部件
执行周期
一个 机器周期 内有 4 个节拍(时钟周期,T0,T1,T2,T3)
(1)取指周期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如下:
T0 PC->Bus->MAR, 1->R T1 M(MAR)->MDR, (PC)->Bus->ALU+1->R2 T2 MDR->Bus->IR, OP(IR)->微操作命令形成部件 T3 R2->Bus->PC
由ALU完成 (PC)+1->PC 的操作
ADD AL,80H
(2)立即寻址的加法指令执行周期的微操作命 令及节拍安排如下:
T0 Ad(IR)->Bus->R1 T1 (ACC)+(R1)->ALU->R2 T2 R2->Bus->ACC
;立即数送R1
例10.2:设CPU中各部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如 图10.2所示,且PC有自动加1功能。此外还有 B、C、D、E、H、L等6个寄存器,它们各自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与内部总线Bus相连,并 分别受控制信号控制。要求写出完成下列指令 组合逻辑控制单元所发出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 安排: (1) ADD B, C ;(B)+(C)->B (2) SUB E,@H ;(E)-((H))->E 寄存器间接寻址 (3) STA @mem ;ACC->((mem)) 存储器间接寻址 解:
1. 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
M M+1 M+2 取指周期微程序
间址周期微程序 中断周期微程序 P P+1 P+2 K K+1 K+2 …
对应 LDA 操作的微程序
对应 STA 操作的微程序
执 行 周 期 微 程 序
2. 微程序控制单元的基本框图
至 CPU 内部和系统总线的控制信号 OP 微地址 形成部件 顺序逻辑 下地址 CMAR 地址译码 控制存储器
例10.4:微指令格式中有8个控制字段,每个字段可 分别激活5、8、3、16、1、7、25、4种控制信号。 分别采用直接编码和字段直接编码,请给出两种方式 的控制字段各取几位? 解: (1)直接编码:5+8+3+16+1+7+25+4=69位 (2)字段间接编码:每个控制字段至少需要留一个码 字表示不激活任何一条控制线,即8个控制字段需要6、 9、4、17、2、8、26、5种状态,对应3、4、2、5、 1、3、5、3位,故需要3+4+2+5+1+3+5+3=26 位
状态寄存 器的内容
2n条指令
节 拍 CLK 发 (机器主频) 生 器
T0 T1
CU
…
标志
…
Tn
C0 C1
Cn
微操作
2.节拍信号
时钟周期
CLK
T0 T1
T2
T3
T0 T1 T2 T3 T0 T1 T2 T3
机器周期 机器周期
二、微操作的节拍安排
采用 同步控制方式 一个 机器周期 内有 3 个节拍(时钟周期,T0,T1,T2)
参考P376
4. 执行周期 微操作的 节拍安排
① CLA
T0
T1
共10条 指令
T2
0
AC
② COM T0
取反操作
T1 T2 AC AC
参考P376 -P377
③ SHR T0
T1 T2
算术右移一位
L ( AC ) AC0 R ( AC ) AC0
④ CSL
T0
循环左移一位
R ( AC ) L ( AC ) AC0 ACn
MUL a
MUL AX, (2000H) ACC * (MEM) -> A//Q
T0 T1 T2
PC->Bus->MAR, 1->R M(MAR)->MDR, (PC)+1->PC MDR->Bus->IR, OP(IR)->ID
执行周期
T0 T1 T2
Ad(IR)->MAR, 1->R, A->X M(MAR)->MDR, 0->Q15, 0->A MDR->Q0-14
控制信号
…
下地址
操作控制
速度最快
某位为 “1” 表示该控制信号有效
2. 字段直接编码方式
将微指令的控制字段分成若干 “段”, 每段经译码后发出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 … 译码 … 译码 … 译码
显式编码 微程序执行速度较慢
下地址
操作控制
每个字段中的命令是 互斥 的
缩短 了微指令 字长,增加 了译码 时间
CPU 内部结构采用非总线方式
C2 MDR C5 C9 PC C0 MAR 时钟 C10 IR C3 C6 C1 C11
C12
AC
A累加器
C8 ALU
C7 C4
CU … 标志 …
控制 信号
控制信号
图9.3
…
2. 取指周期 微操作的 节拍安排
T0 T1 T2 PC 1 R MDR PC IR ID
原则二
计算机组成原理 (总复习)
厦门大学软件学院 曾文华 2013年6月6日
第10章 控制单元的设计
10.1 组合逻辑设计 10.2 微程序设计
10.1 组合逻辑设计
一、组合逻辑控制单元框图
二、微操作的节拍安排 三、组合逻辑设计步骤
一、组合逻辑控制单元框图
1. CU 外特性
IR
n 位操作码 操作码译码 0 1 … 2 n -1
MAR
原则二
M ( MAR ) ( PC ) + 1 MDR OP ( IR )
6个微操作安 排在3个时钟 周期内
参考P375
原则三
3. 间址周期 微操作的 节拍安排
T0 T1 T2 Ad ( IR ) 1 MDR R MDR Ad ( IR ) M ( MAR ) MAR
4个微操作安 排在3个时钟 周期内
硬布线控制器
10.2 微程序设计
一、微程序设计思想的产生 二、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
三、微指令的编码方式(控制方式) 四、微指令序列地址的形成 五、微指令格式 六、静态微程序设计和动态微程序设计 七、毫微程序设计 八、串行微程序控制和并行微程序控制 九、微程序设计举例
二、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
LDA ADD STA STP
X Y Z
P P+1 P+2 Q Q+1 Q+2
对应 LDA 操 作的微程序
对应 ADD 操 作的微程序
Fra Baidu bibliotek停机 指令
K K+1 K+2
对应 STA 操 作的微程序
三、微指令的编码方式(控制方式)
1. 直接编码(直接控制)方式
在微指令的操作控制字段中, 每一位代表一个微操作命令
被乘数 乘数 X Q
T0* /Q14*Q15*(A+X)+Q14*/Q15*(A+/X+1)+/Q14*/Q15*A+Q 14*Q15*A->A
T1* . . . L(A//Q)->R(A//Q) (A//Q算术右移一位)
(2)中央控制节拍包括取指阶段所有节拍和执 行阶段的T0、T1、T2等3个节拍,完成取指 令和取操作数及乘法运算前的准备工作。
间址周期
T0 H->Bus->MAR, 1->R
访问存储器 寄存器间接寻址
T1 M(MAR)->MDR
执行周期
T0 MDR->Bus->R1 T1 (E)-(R1)->ALU->R2 T2 R2->Bus->E
(3)完成“STA @mem”指令所需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 排如下: 取指周期 MOV ((2000H)), AL
… P+1 P+2
P P+1 P+2 K K+1 K+2 …
对应 LDA 操作的微程序
M K+1 K+2 M
对应 STA 操作的微程序
3. 工作原理
主存
控存
M M+1 M+2 M+1 M+2 ××× 取指周期 微程序
… P+1 P+2 M …
Q+1 Q+2 M … K+1 K+2 M …
用 户 程 序
执行周期
T0 MDR->Bus->MAR, 1->W T1 ACC->Bus->MDR
T2 MDR->M(MAR)
例10.3:设寄存器均为16位,实现补码 Booth算法的运算器如图6.9所示。其中寄存 器A,X最高2位A0、A1和X0、X1为符号位, 寄存器Q最高位Q0为符号位,最末位Q15为附 加位。假设上条指令的运行结果存于A(即被 乘数)中。 (1)若CU为组合逻辑控制,且采用中央和局部 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写出完成MUL a(a为主存 地址)指令的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2)指出哪些节拍属于中央控制节拍,哪些节 拍属于局部控制节拍,局部控制最多需要几拍? 解:
T1 T2
⑤ STP
T0 T1 T2 0 G
停机
Ad ( IR ) M ( MAR ) Ad ( IR ) AC MAR MDR AC 1 W MAR 1 R
⑥ ADD X T0
AC+(X) -> AC T1
得到X
T2
( AC ) + ( MDR ) MDR
⑦ STA X T0
AC -> (X) 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