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
三年级《周期问题》奥数教案
备课教员:
第八讲周期问题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
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
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
决问题的目的。
3、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
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
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四、教学准备:PPT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0分钟)
一、外星游记(5分钟)
快速记忆PK大赛。
比赛规则:1、在1分钟内快速记住两组数字。
2、学生回答要和原来两组数字一致,数字颠倒、遗漏都是错误的。
3、最先回答正确的为胜。
师:你们是怎样记忆的呢?
生:……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组数字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第二组数字123412341234是1234重复三次。
师:是的,这组数字是按1234不断重复出现的,像这样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我们称为周期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周期问题。
(板书课题:周期问题)
二、星海遨游(30分钟)
(一)星海遨游1(10分钟)
有一串珠子按照2个红的,1个白的,3个黑的规律排列。
请你算一算,第40个珠子是什么颜色的?
……
师:大家看一下这里都有哪些颜色的珠子?
生:有红的、白的、黑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广场——周 期问题 沪教版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沪教课标版P82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利解决策略,初步埋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五子棋、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圆片、珠子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测试一下大家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谁能从视频中得到的信息最多,并且把它记下来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播放视频:有数字、有气球、背景音乐)2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预设:生1:我听到了声音,看到了一些数字和一些气球。
生2:我还观察到了声音,数字,气球都是有规律出现的。
师:你能具体的说说吗?生:具体说说,(多叫几位学生说,引导说出组。
)(预设1:数字都是按照2653的顺序,依次重复排列的。
预设2:气球都是按照红红绿黄黄,每5个一组,依次重复排列的。
预设3:背景声音也是一组一组重复播放的。
)3你们把视频中所有的信息都记下了吗?那我考考你们,谁还记得第5个数字、气球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可能会快速的说出来。
)4同学们真记住了,那第8个数字、气球的特点呢?(有可能说出来,也可能说不出来。
如果学生说出来是追问,你好厉害啊,你是怎么记住的,有没有好的方法给大家说一说。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老师说出来,并且说老师可是把所有的信息都记住了,不信大家考考我。
5预设:学生提问,第2021球是什么颜色?(老师快速计算并说出来,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
)师追问: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呢?6引入课题:其实老师是用了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才能快速的记住的,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比老师还厉害。
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周期问题”。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期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周期问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标志笔;2. 教材:周期问题相关的教材和习题。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利用一些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周期问题的概念,并解释周期问题的定义;2.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以前学过的周期问题知识。
步骤二:讲解1. 介绍周期问题的求解方法,如画图法、列式法等;2. 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讲解每种解题方法的步骤和实施过程;3. 强调解题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步骤和常见错误。
步骤三:练习1. 在白板上出示一些周期问题的例题,由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解答;2. 引导学生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并对答案进行比较和讨论;3. 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步骤四:拓展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周期问题习题,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一些更复杂的周期问题;3. 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周期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步骤五:总结1. 回顾教学内容,再次强调周期问题的定义和解决方法;2. 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3. 鼓励学生对周期问题的学习进行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在引导下,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定难度的周期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周期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或解题比赛,提高他们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和竞争意识。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周期问题教案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情景导入:由几个简单的故事导入:如:《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简单的口述游戏抢答: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12个月的12,12生肖中的12,一个星期7天中的7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如:一周七天:***234······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再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5.数学语言表达:学生需要能够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周期问题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培养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重点:
(1)周期概念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周期现象,例如季节变化、钟表指针的转动等,并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规律。
(2)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应掌握找出周期规律、计算周期内某个特定项的值等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学习的环境,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讨论。
5.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思考问题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6.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周期问题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材,主要涉及“周期问题”这一章节。该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周期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例如季节变化、钟表指针的转动等。
周期问题优秀教案(教师版)
课题:周期问题班级姓名一、本讲知识点和能力目标1、知识点:周期。
2、知识目标:(1)让学生知道许多事物的变化都具有周期性,掌握其中变化的周期,并能灵活运用周期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互动式的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初步渗透物质世界是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善于自主发现规律,并生成认真研究规律的好习惯。
3、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周期问题.二、教案方法自主、启发与导学三、本讲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周期的意义和初级类型。
第二课时较复杂的周期问题。
(代表性问题)第三课时周期问题的拓展和探索。
第四课时独立练习四、课外延伸、知识拓展周期与余数问题的结合五、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了那么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儿歌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常见的简算形式有关时间的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与十一三十天要牢记。
二月只有二十八。
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日加。
第一课时【经典例题】例1.根据周期找位置:(1)卡片出示:△○○△○○△○○△○○……3个一组——一个△两个○(2)学生同桌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是几?答:变化周期是3(3)提问:第13个图形是什么?第60个呢?13÷3=4(组)………1(个)60÷3=20(组)答:第13个图形是△。
第60个是○。
例2.在3.4507507……中的第50位小数是几?50÷3=18(组)……2(个)答:第50位小数是0。
例 3.2007年六·一是星期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几?(365+1)÷7=366÷7=52(周)……2(天)答: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将会是星期日。
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2021年整理)
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周期问题》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周期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沪教版三年级上《周期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1、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1、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秋季过了,接下去是什么季节呢?(冬季)再接着是什么季节呢?(春季、夏季)过完夏季我们又该到什么季节了?师:我想过完秋季直接过春季行吗?那能不能再继续过秋季?为什么不行?师:又如我们每个星期的学习生活是从那天开始的?(周一)接着是周几?小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出示课题:周期问题二、动手操作,感知周期(有序排列)1、出示:下列图形发现什么规律?你能接着画吗?①○□○□○□②△□○△□○△□○③◇○○□□◇○○□□反馈交流师:哪几个在重复出现的?①每两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②每三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③每五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小结板书: “每几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三、自主探究,体会规律1、出示:想一想:这串图形中,第31个是什么图形?(在练习纸上试一试)(1)○△□○△□○△□……()……反馈:⑴:画图:⑵:计算:31÷3=10(组)……1(个)(板书) ○讨论:算式中的“31”、“3"、“10”、“1”分别表示什么?师:那么这1个它是在第几组第几个?小结:第31个是在第11组的第1个,每一组的第1个都是○,所以第31个是○。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周期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周期、周期现象的概念,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
2、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3、将周期问题与生活相联系,能够利用周期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利用周期问题的规律求第几个问题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圣诞节快来了,小朋友们为了迎接圣诞节的到来开始布置教室,她们在教室里挂了许多彩蛋,你们看出什么规律了吗?你们能否猜出接下来几个彩蛋的颜色?小结: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周期问题。
二、学习新知(一)探索周期性问题的规律1、学习“一个周期”师摆:●●●●●●●●●现在老师有许多彩色吸铁石,如果按照老师所摆的规律接下来摆什么颜色?(请小朋友上黑板摆一摆)请你们描述一下其中的规律。
小结:所有的吸铁石都按照蓝色、红色、黑色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一组●●●称为一个周期。
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让小朋友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练习:完成课堂练习纸中的任务一。
2、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现象也是按照一定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你们能说一说吗?3、理解每一个周期排列都相同(多媒体显示●●●●●●●●●●●●)请问刚才的彩蛋中一个周期是什么?第5个周期怎样排列?第28个、第100个呢?为什么?(每一个周期的排列顺序都相同,都是按●●●的顺序依次重复排列的)4、理解每组的第几个都相同你知道第8组的第一个圆是什么颜色的吗?第28组、第128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为什么每组的第一个圆都相同?(电脑演示每组的第2个、第3个圆)(二)逐步渗透,与有余数除法建立联系。
1、现在挂出来的彩蛋有几个周期?一共挂出来多少个彩蛋?4×3=12(个)周期数×每个周期中的数量=总数2、如果一共有18个彩蛋按照以上规律排列,请问其中有几个周期?18÷3=6(个)总数÷每个周期中的数量=周期数这些数分别代表什么?为什么要用除法?3、如果一共有20个彩蛋按照以上规律排列,请问第20个彩蛋是什么颜色?20÷3=6(个)……2(个)关键看什么数?4、验证(多媒体显示前20个彩蛋排列)小结:要求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彩蛋,第一步:圈一个周期;第二步:除;第三步:看余数。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下知识:1)认识周期2)较为深入地理解周期的含义3)通过数学公式推断出周期的概念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中相关的周期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思考的数学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周期的概念和含义2)掌握周期的推断方法3)分析和解决周期问题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周期的含义三、教学准备:1.录音笔、PPT2.练习题、板书、示意图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老师先以生动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感受周期的概念。
-老师让学生围外围绕的三根杆子上,画上5个同样的长方形,然后再把杆子转动,看学生什么时候能够发现重复的现象。
-然后,教师引出周期的概念。
2.概念讲解(15分钟)-老师以学生认识的“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一次性或多次性事件为例,讲解周期的含义。
-让学生思考,把这些周期性事件归类、概括出相同点。
-老师逐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领悟周期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探讨周期(15分钟)-老师通过示意图将周期的特点层层剖析,引领学生提出初步的结论:周期相同,即重复的时间间隔相同。
-老师让学生进行举例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周期的概念。
-通过举例、讨论并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周期的特点和内涵。
4.周期公式(15分钟)-老师通过生活中不同的周期事件,以及不同的周期时间长度,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归纳周期的简单公式。
-通过应用公式,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5.小结(5分钟)-总结周期的概念、特点以及公式推导。
-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应用周期的概念和方法。
6.练习与拓展(15分钟)-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周期的更多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引入——概念讲解——探讨周期——周期公式——小结——练习与拓展”的教学模式,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周期概念的掌握分阶段进行。
(完整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周期问题
周期问题〖知识要点〗1、什么是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
像这样常碰到的有一定循环出现的问题,我们称为周期问题。
2、解题步骤:(1)观察、分析数、图形或事物的变化是否重复循环出现并具有周期性。
(2)每几个数循环一次,谁开始谁结束,周期长度是多少。
(3)每个循环节按什么次序排列。
(4)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题精讲〗例1、两个小朋友比赛智力,一位小朋友画出了一组图形(排列如下),根据排列的规律。
请算出第60个图形是(),第121个图形是()。
〔分析与解答〕:每3个图形为一组,称为一个周期。
60÷3=30(组),没有余数,说明30个图形里刚好有30个周期。
(即为)121÷3=40(组)……1(个),说明121个图形中含有40个周期多1个,所以第121个图形就是重复40个周期后的第1个图形。
〖我真行1〗按照“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依次排列,第100个字是()。
例2、黑珠、白珠共202个,穿成一串(如下图所示),在这串珠子中,最后一个珠子是(黑)颜色的,这种颜色的珠子共有(26)个。
……202÷4=50……2(黑色)50+1=51(个)〖我真行2〗有一些灯泡按照“一黄三红四白”的顺序排列,第30个灯泡是()色,第260个灯泡是()色。
例3、一个小朋友写了这样一列数“4、1、3、2、4、1、3、2、4、1、3、2……”,你能很快算出这列前54个数字之和是多少吗?〔分析与解答〕:上面一列数中,从第一个数字开始重复出现的部分是“4132”,周期数是4。
要求这列数字的和,就要先求出这列数里一共有多少组“4132”。
54÷4=13(组)……2(个),因此前13组数字之和是(4+1+3+2)×13=130;余下两个数的和是4+1=5。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教案目标:1. 理解什么是周期问题。
2. 学习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3. 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周期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共同讨论: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周期问题?有什么困扰?二、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1. 引入周期问题的概念:周期问题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出现的问题。
2. 举例说明周期问题:例如,每周一次的数学测试、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等。
3. 解释周期问题的困扰:由于周期问题的重复性,可能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动力等。
三、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15分钟)1. 制定计划:根据周期性的出现,事先制定相应的计划,并确定具体行动步骤。
2. 设立目标:为每一个周期问题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这能够增加动机和动力。
3. 利用工具:例如使用备忘录、日历、闹钟等工具来提醒和规划周期性的问题。
4. 寻找乐趣:通过寻找问题的乐趣和意义,能够增加自己对周期问题的兴趣和投入度。
四、练习与实践(20分钟)1. 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遇到的周期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
2. 学生们制定自己面临的周期问题的计划和目标,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3. 老师对学生们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老师进行总结:总结本堂课学到的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2. 对学生提出拓展问题:如何将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六、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们在一周的时间内,针对一个自己面临的周期问题,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并进行实践。
2. 要求学生们在下节课开始之前,将自己的实践结果写成报告,并准备进行展示。
教具准备:1. 白板、黑板笔、擦布等写字工具。
2. 学生们的讨论和练习材料。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探索周期问题中求第几个问题的多种解决策略,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老师出示蝴蝶和蜜蜂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规律发现周期问题的规律。
再出示学生发现下一个数字是3,让同学们找出哪些部分是依次重复不断的出现的,我们把这些部分的重复出现叫做循环。
二、新课授受一)通过引入,博士爷爷带领同学们研究周期现象以及周期的概念。
周期现象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而重复出现的一节的个数叫做周期。
例如8.……,我们可以找出循环节和周期。
二)求第几个问题的解决策略老师通过XXX家里招待客人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周期和组数来求第几个问题。
例如,XXX拿出来的第四篮水果是怎么排的?学生可以通过周期和组数来计算,即第四篮的第一个是葡萄,葡萄又是老师拿出来的所有水果中间的第16个。
学生可以列出计算式子3×5+1=16(个)。
三)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老师通过求第100个水果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学生可以列出计算式子100÷5=20(组),第20组的最后一个水果是XXX。
四)归纳步骤博士爷爷为学生归纳了做这种题目的步骤,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不仅掌握了周期问题的规律,还学会了多种解决策略和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求第几个问题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画展示:教师问学生几个是一组,有几组,还剩几个,剩下的一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第13个是第几组的第几个。
三年级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情景导入:由几个简单的故事导入:如:《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简单的口述游戏抢答: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12个月的12,12生肖中的12,一个星期7天中的7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如:一周七天:123456712345671234······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再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案:周期问题(500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理解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掌握求解周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运用周期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周期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小组合作和整合资源,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学习的态度;(3)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展形成推理、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学会求解周期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如季节变化、月份、星期、天数、月亮的圆缺、植物的生长等,引出“周期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学习与合作探究:(1)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周期性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通过分析和总结,找出解决周期问题的关键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展示并讨论各自小组的成果,共同总结出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将其归纳为“周期解题法”。
3. 整合资源,提升解题能力:(1) 教师提供一些周期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合作和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对周期问题的理解。
(2)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周期问题,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解决。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 学生通过小组汇报和讨论,总结出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小学周期问题教案设计方案
小学周期问题教案设计方案教案标题:小学周期问题教案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周期问题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识别并解决与周期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周期问题的概念介绍:周期是指一系列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的过程。
2. 周期问题的例子:例如季节变化、月亮的圆缺、植物的生长等。
3. 周期问题的应用: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时间管理、作息规律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周期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想到哪些周期问题?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探究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他们所知道的周期问题,并解释其重要性。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周期问题进行展示,包括问题的定义、周期的规律以及应用。
3. 教师引导: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归纳周期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拓展活动:1. 实际问题解决:教师提供一些与周期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3. 教师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解决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策略。
总结活动: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周期问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周期问题的例子。
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3. 与周期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的评估:评价学生对周期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际问题解决的评估: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3. 学生反思和回答问题的评估: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身边的周期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周期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完整word版)周期问题新授课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
“周期问题”新授课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第二实验小学董越教学内容: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82页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理解数学中的周期问题。
2、会用列除法算式的方法解决相关周期问题,能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3、能从学习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能借助除法算式解决相关周期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课本例1:迎新晚会,小朋友们在布置教室,小胖负责挂气球(1)课件出示第一种挂法:说说感觉(2)课件出示第二种挂法:发现一定规律A、出题:你能按小胖的想法继续将气球挂上去吗?B、独立完成于学习单上C、汇报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挂揭部分题:像这样按一定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周期现象”,这里的一组就是一个周期。
2、说一说一些常见的周期现象(星期几、四季……)并追问什么是一个周期?二、新知探究1、出示问题:照这样将气球从左往右挂下去,第23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1)独立完成并完成学习单第一题(2)同桌间交流想法和结果(3)全班汇报交流:方法一、继续挂下去或者画下去方法二、列乘法算式:4×5+3=23(个)方法三、列除法算式:23÷5=4(组)……3(个)(4)解释乘法算式的意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意义2、出示问题:第50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1)独立完成在学习单上50÷5=10(组)(2)结合除法算式说一说本题结论3、小结一般步骤:1、找一找(一个周期、总数)2、算一算(总数除以一个周期)3、看一看(有余数就是下一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是这一组的最后一个)4、设计一个挂气球方案(要求有三种颜色气球,6个为一组,每组中三种颜色气球都要有)(1)小组合作完成(2)全班交流,采纳某组方案。
A、出示问题:像这样挂气球,第59个气球是什么颜色?B、出示问题:这59个气球中,某颜色气球有多少个?三、练习应用1、出示:今天是几月几日?距离明年春节还有多少天?算一算明年的春节是星期几。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几道与周期性问题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对解题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周期性概念,培养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理解周期性概念,掌握周期现象的特点;
2.能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周期性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分层练习,巩固提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反思,提炼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提炼解决周期性问题的方法,形成知识体系;
6.拓展延伸,提高素养:鼓励学生将周期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四季变化、星期循环等,激发学生对周期性现象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浦东新区泥城小学唐艳丽【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82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简单的周期性问题的探究,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3、通过对周期问题的探究,知道使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的简洁、便利,并在发现周期规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4、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推算、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发现周期,认识周期现象【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周期问题中物体或图形的个数【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分组讨论纸练习纸【教学过程】: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来自泥城小学的唐老师,我们泥城小学有魅力芦苇,小小的芦苇可以变成一幅幅漂亮芦苇画,你们见过吗?那欢迎你们来我们泥城小学参观好吗?今天这节课由唐老师和大家合作,希望你们多举手,多发言,你们有信心上好吗?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拍拍手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师:游戏规则,先听音乐再用手把节奏拍出来。
游戏规则明确了吗?师:拍一下。
刚才的一段音乐很长,为什么你们只听了一次就拍得如此整齐?生:有节奏,有规律师:节奏是怎样的?我们用手再拍拍。
(哒哒哒哒哒)后面呢?师:哒哒哒哒哒的节奏重复出现了几次。
(3次)师:刚才我们得拍手游戏是有规律的,并重复出现了3次师:那谁能介绍生活中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
生(预设):跑步121 121 121 ?星期一到星期日?太阳东升西落?一年有四季?师启发:今天太阳东升西落?明天呢?后天呢?师:像这样“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在数学上就称为周期现象,研究周期现象的问题我们称为“周期问题”。
读一下课题。
(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内化感知1、感知规律,理解周期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主题图),小胖他们正在为如何装扮教室讨论呢?我们去看看好吗?(1)理解周期。
三年级周期教案
一.课题生活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
二.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并在生活中运用。
三.教学过程①引入方式②新概念如何讲③例题1。
按规律排列,第120个图形是什么?△▵▴□▽㊣⊙120 ÷7=17(组)。
1余下的一个图形△,所以第120个图形是△。
2。
今天是星期二,再过100天是星期几。
100÷7=14(组)。
2答:再过100天是星期四。
3.999个8相乘,积的个位是多少。
几个8相乘 1 2 3 4 5 6 7 。
积的个位 8 4 2 6 8 4 2 。
999÷4=249(组)。
3答:积的个位是2。
4。
有一串图形,其规律是2个㊣,3个▵,4个□求这串图形前80个图形中有多少㊣,多少▵,多少□。
㊣㊣▵▵▵□□□□㊣㊣▵▵▵。
2+3+4=980÷9=8(组)。
8㊣的个数:8×2+2=18(个)▵的个数:8×3+3=27(个)□的个数:8×4+3=35(个)答:㊣有18个,▵有27个,□有35个。
5。
某年二月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八月一日是星期几。
31+30+31+30+31+1=154(天)154÷7=22(组)答:这一年的八月一日是星期日。
④随堂练习1。
有一组图形按照☆▷▲▶▵的顺序排列,第55个图形是什么,第66个图形是什么。
2.2007年5月1号是星期二,那么2008年5月1日是星期几。
4。
某年4月1日星期六,那年的10月1日星期几。
5。
我喜欢数学我喜欢数学。
第66个字是什么,第666个字是什么。
6。
今天星期二,再过58天星期几,再72天呢。
7。
如果把甲乙丙丁如此排列:甲乙乙丙丙丁甲乙乙丙丙丁。
第188个汉字是什么,第209 个汉字呢。
8。
有一组数如下:63557896355789。
的顺序排列,求第126个数字,第49个数字。
9。
今天星期日,再过60天星期几。
10。
一排彩灯按“红黄绿蓝紫”五种颜色的顺序排列,求第68盏是什么颜色,第89盏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期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沪教版三年级上《周期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
1、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
1、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
秋季过了,接下去是什么季节呢?(冬季)
再接着是什么季节呢?(春季、夏季)
过完夏季我们又该到什么季节了?
师:我想过完秋季直接过春季行吗?
那能不能再继续过秋季?为什么不行?
师:又如我们每个星期的学习生活是从那天开始的?(周一)接着是周几?
小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
出示课题:周期问题
二、动手操作,感知周期(有序排列)
1、出示:下列图形发现什么规律?你能接着画吗?
①○□○□○□
②△□○△□○△□○
③◇○○□□◇○○□□
反馈交流
师:哪几个在重复出现的?
①每两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②每三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③每五个一组,按照◇○○□□重复出现;
小结板书:“每几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
三、自主探究,体会规律
1、出示:
想一想:这串图形中,第31个是什么图形?(在练习纸上试一试)(1)○△□○△□○△□……()……
反馈:
⑴:画图:
⑵:计算:
31÷3=10(组)……1(个)(板书)○
讨论:算式中的“31”、“3”、“10”、“1”分别表示什么?
师:那么这1个它是在第几组第几个?
小结:
第31个是在第11组的第1个,每一组的第1个都是○,所以第31个是○。
(2)△△△○△△△○……()……
计算:
31÷4=7(组)……3(个)(板书)△
2、试一试:
(1)盆花的问题
问: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
计算: 15÷2=7(组)……1(盆),蓝(板书算式)
讨论:算式中的“15”、“2”、“7”、“1”分别表示什么?(师出示“第15盆、圈出2个为一组、圈出7组、最后1盆闪烁)
提问:“1盆”表示什么?(第15盆花)
它是第几组的第几个?(第8组第1个)
为什么第15盆花的蓝色的?
小结:
15盆花是在第8组的第1盆,每一组的第一盆都是蓝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
(2)彩灯问题
⑴彩灯问题:
①问:观察图中的彩灯,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②指名汇报,板书。
计算:17÷3=5(组)……2(盏),紫(板书算式)
师: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是紫色呢?
③小结:余数是2,可以观察每组中的第二个物体的颜色。
练一练: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能不能用算式表示)
18÷3=6(组)
师: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一组结束,也就是一组最后一个颜色)
3、小结:用除法解决周期问题应注意什么?
出示:①找准除数,看几个物体为一组;
②再看余数是几,就是看每一组的第几个。
4、练一练:
彩旗问题:
①从左起第21面、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
③计算:21÷4=5(组)……1(面),(红)
23÷4=5(组)……3(面),(黄)
四、综合练习,运用规律
1、出示情境图:
照这样的摆法,第21颗棋子是白子还是黑子呢?你是怎么想的?
21÷3=7(组)(黑)
2、小红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第18颗是什么颜色?第24颗呢?
18÷4=4(组)……2(颗)(黄)
24÷4=6(组)(红)
小结:①找准除数;②再看余数是几;
五、全课小结,拓展规律
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周期问题
每几个为一组依次重复出现
画图计算
31÷3=10(组)……1(个)○
31÷4=7(组)……3(个)△
15÷2=7(组)……1(盆)蓝
17÷3=5(组)……2(盏)紫
找准除数看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