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意义:比例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3.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例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如比的概念、求比值等。

2. 新课导入:介绍比例的概念,讲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 案例分析:出示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5. 总结提升:总结比例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性质,强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比例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问答、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内容:a. 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比例的概念。

b. 学生是否能运用比例的意义解释实际问题。

c. 学生是否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七、教学拓展:1.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的折扣、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等。

2. 比例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介绍比例与分数、百分数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性质。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比率的意义和基天性质》数学教课方案教课方案三篇小学六年级《比率的意义和基天性质》数学教课方案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 : 认识比率 , 知道比率的的内项和外项 , 理解和掌握比率的基天性质 , 会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2.过程与方法 : 经过自主研究 . 合作沟通 . 察看 . 比较 , 培育学生剖析 . 比较 . 抽象和归纳的能力 , 经历认识比率和比率的基天性质的过程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 领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 , 丰富对于国旗的知识 , 培育学生爱国旗 . 爱祖国的感情 .教课要点 :理解比率的意义 , 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 .教课难点 :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和应企图义, 会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教课过程 :一. 创建情境 , 设疑激趣同学们 , 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 每当周一升国旗时 , 我们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一此中国人的骄傲 . 热爱国旗就是热爱祖国 , 国旗对我们这么重要 , 你们想不想更多地认识一些国旗的知识呢 ?你对国旗的大小有哪些认识 ?学生思虑回答 ( 发掘学生生活经验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 , 说明同学们平常认真察看, 是个居心人 .二. 指引研究 , 自主建构活动一 : 研究比率的意义1.你认识到哪些对于国旗大小的知识 ?学生沟通 , 给学生充足的沟通机遇 .2.你们认真察看 , 联合我们上节课学的比的有关知识 , 预计一下每种规格国旗长和宽或许宽和长之间能否存在什么规律 ?(1)猜想预设 : 生 1. 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 生 2. 宽和长的比值相等 ,(2)小组考证每个小组任选两种规格国旗, 考证一下每种国旗长和宽之间存在的规律.(3)展现沟通小组考证结果 , 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得出结论 .预设 : 每种国旗的长和宽的比都是3:2, 他们的比值相等 .每种国旗的宽和长的比是2:3, 他们的比值相等 .教师小结 :240:_0 与_4:96 的比值相等我们能够把比值相等的式子写成240:_0=_4:96或240/_0=_4/96我们把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率, 构成比率的四个数叫做比率的项, 两头的两项叫做比率的( 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率的( 内项). 括号中的能够让学生说一说 . 你能说出一个比率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比率的 ?怎么判断两个比能否是成比率?试一试 , 判断下边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够构成比率.2:3 和 6:9 4:2和28:40 5:2和10:4 20:5和1:4活动二 : 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1.利用学生列举的比率和判断题中的比率 , 勇敢猜想一下 , 每个比率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间会存在什么关系 ?2.小组内考证猜想结果3.展现考证猜想状况 . 得出结论 ,预设 :〝在比率里 , 两个外项相乘的积就等于两个内项相乘的得数〞.〝在比率里 , 把两个外项乘起来 , 再把两个内项乘起来 , 它们的得数是同样的〞 .教师归纳总结 .同学们说得对 , 在比率里 ,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就是比率的基天性质.板书 : 比率的基天性质 .谁能用分数形式表示以上比率?如何求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的积呢?( 分子和分母交错相乘 )三. 加强训练 . 应用拓展同学们学习了比率的意义与性质, 那么能利用它们解决实质问题吗?1.判断下边哪组中的两个比能够构成比率 ?(1) 6:9和9:_(2)1/2:1/5和5/8:1/4(3)1.4:2和7:10(4) 0.5:0 .2和10:42.判断 .(1)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率( )(2)0.6:1.6与3:4能构成比率( )(3)假如 4a=5b, 那么 a:b=4:5( )3. 填空5:2=80:( )2:7=( ):51.2:2.5=( ):4在一个比率里 , 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 此中一个内项是6, 另一个内项是 ( ).在一个比率里 , 两个内项的积是 _, 此中一个外项是 2.4, 另一个外项是 ( ).4. 写出比值是 5 的两个比 , 并构成比率5.依据 3a=5b 把能构成的比率写出来 .四.自主反省 . 深入体验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六年级《比率的意义和基天性质》数学教课方案教课方案二教课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率的意义 , 认识比率的各部分名称 , 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 , 学会应用比率的意义和基天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能构成比率, 并能正确的构成比例.2.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 . 判断能力 .教课要点 :比率的意义和基天性质学法:自主. 合作 . 研究教课准备 :课件教课过程 :一:创建情境 , 导入新课1.讲话 , 播放课件 , 引出主题图师: 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数学课 , 这节数学课有好多风趣的知识等候着同学们去研究和发现呢 ! 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 播放视频 , 生察看 , 并说看到的内容 )师: 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 ?( 激动 . 喜悦 . 骄傲 . 骄傲 )师: 是啊 , 老师和你们同样 , 每当听到雄伟的国歌声 , 看见娇艳的五星红旗 , 老师的心情也十分激动 ,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 是神圣的 .问: 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 大小不同样 )师: 固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同样 , 可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同样的 ,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率的知识 .( 板书 : 比率 )( 课件出示主题图 , 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问: 你能依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 , 写出长与宽的比 , 并求出比值吗 ?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 , 并求出比值 .( 生着手写比 . 求比值 )二. 指引研究 , 学习新知1.比率的意义( 生报告求比值的过程 )师: 请同学们察看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 , 你有什么发现 ?(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 我用〝 =〞把这两个比连起来 , 能够吗 ?( 能够 )师: 从图上四周国旗才尺寸中你还可以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 , 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 生着手写比 , 求比值 , 写等式 , 并报告 )师: 指学生报告的等式小结 , 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构成的等式就是比率 , 谁能归纳出比率的意义 ?( 板书课题 , 生报告 , 是板书意义 )问: 判断两个比能否能构成比率 , 要点看什么 ?( 要点看它们的比值能否相等 )( 小练习 , 课件出示 )2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1)自学比率的名称师: 小结经过方才的学习 , 我们理解了比率的意义 , 那么在比率中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 , 各部分名称与各项在比率中的地点又有什么关系呢?翻开书 34 页 , 自学 34 也上半部分 , 比率各部分的名称 .( 生自学名称 , 报告 , 师板书名称 )(2)合作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师: 同学们 , 你们知道吗 ?在比率的内项和外项之间还存在着一个风趣的特征呢 !你们想去发现这个特征吗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 .( 板书 : 比率的基天性质 )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 , 指名读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报告合作学习发现的规律.师: 能否是全部的比率都拥有这样的特征呢 ?分组考证课前写出的比率式 .师: 问想想 , 判断两个比能不可以构成比率除了依据比率的意义去判断外还可以够依据什么去判断 ?( 生回答 : 依据比率的基天性质 )师: 假如把比率改写成分数形式是什么样的 ?生回答 . 依据比率的基天性质 ,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回答 , 师板书三. 稳固练习 ( 见课件 )四.报告学习收获小学六年级《比率的意义和基天性质》数学教课方案教课方案三教课目的 :1.理解比率的意义 , 认识比率各部分名称 , 能经过察看 . 猜想 . 考证等方法得出分数的基天性质 .2.能依据比率的意义和基天性质 , 正确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 .3.培育学生猜想与考证 . 察看与归纳的能力 .4.让学生经经历研究的过程 , 体验成功的快乐 , 收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课要点 : 理解比率的意义和基天性质, 能正确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教课难点 : 自主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教课准备 : 投电影 . 练习纸三案设计 :教案一. 自学怀疑[ 研究任务一 ]比率的意义1.投影出示几组比 , 让学生写出各组的比值 ,二.比率的基天性质教课方案一.回首旧知 . 孕伏新知 :1.讲话 : 同学们 ,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很多知识 , 谈谈你已经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 生答 : 比的意义 . 各部分名称 . 基天性质等 .)还记得如何求比值吗 ?能很快算出下边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吗?2.师板书题目 :(1)4:5 20:25 (2)0.6:0.3 1.8:0.9(3)1/4: 5/8 3:7.5 (4)3:8 9:27[ 评析 : 直截了当 ,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下手, 方便快捷 , 顺序渐进 , 为新课做好准备 . 由于这些题目还要用到 , 因此不惜费时板书有效的体现方式]二. 丝丝入扣 , 深挖比率的意义( 一) 认识意义1.指名口答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 在比率下方写上比值 .师问 :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 三组比值相等 , 一组不等 )2.是啊 , 这类现象早就惹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 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 , 写成一种新的式子 , 如:4:5=20:25师: 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结吗 ?为何 ?数学中规定 , 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率 ,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研究比率(板书: 比率)[ 评析 : 经过口算求比值 , 不经意间学生就有了发现, 有三组式子比值相等 , 一组不等, 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率 . 有效的讲堂教课 , 就需要像这样做好新旧知识的完满连接 .]3. 同学们想研究比率的哪些内容呢?( 生答 : 想研究比率的意义 , 学比率有什么用 ?比率有什么特色)4.那好 , 我们就先来研究比率的意义 , 究竟什么是比率呢 ?察看黑板上这些式子 , 你能说出什么叫比率吗 ?( 依据学生的回答 , 教师抓住要点点板书 : 两个比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率的意义都正确, 可是数学中还可以够说得更简短些.板演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率.学生议一议 , 明确 : 有两个比 , 且比值相等 , 就能构成比率 ; 反之 , 假如是比率 , 就必定有两个比 , 且比值相等 .5.怀疑 : 有三个比 , 他们的比值相等 , 能构成比率吗 ?[ 评析 : 比率的意义实质上是一种规定 , 学生只需搞清它〝是什么〞 , 而不需要知道〝为何〞 . 本环节让学生先察看 , 再用自己的话谈谈什么是比率 , 学生都能说出比率意义的要点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 教师再精简语句 , 得出观点 , 着重了对学生语言归纳能力的培育 . 在总结得出观点以后 , 教师没有嘎但是止 , 而是持续指引学生议一议 , 从正反双方面进一步认识比率, 加深了学生对照例的的理解. 让学生像一个数学家同样真实经历知识研究和形成的全过程, 无时无刻不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练习1.投影出示例 1, 依据下表 , 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 , 再判断这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 .[ 评析 : 这两道练习题既帮助学生稳固了比率的意义 , 学会依据比率的意义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 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 这一环节, 一学生对于〝为何〞设计到了正反比率的知识, 教师也不失机机予以评论, 不只使该生兴致勃勃 , 也引得其余学生投来艳羡的眼光 , 生成地出色 !]3.方才我们先写出了比 , 而后再写出了比率 , 你感觉比和比率同样吗 ?有什么区别?( 指引学生归纳出 : 比率由两个比构成 , 有四个数 ; 比是一个比 , 有两个数 )4.认识比率各部分的名称(1)板书出示:4:5前项后项(2) 板书出示:4:5=20:25内项外项(3)假如把比率写成分数的形式 , 你能指出它的内 . 外项吗 ?课件出示 :4/5=20/25[ 评析 : 由练习题中先写比 . 再写比率 , 自然引出比和比率的的差别, 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称到比率的各部分名称, 环环相扣 . 自然流利 . 一呵而就 .]5.小结.过渡:方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比率的意义及其各部分名称, 也知道了比率在生活中有好多的应用 , 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研究比率能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许性质, 大家有兴趣吗 ?三.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1.投影出示 :你能运用这四个数,构成几个等式吗?(等号两边各两个数) 2.独立思虑 , 并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学生构成的等式可能有 :10 5=6 3或 10:5=6:3;3 5=6 10 或 3:5=6:10;3:6=5:10;5 6=3 10依据学生回答 , 师相机指引并板书 : 3 10=5 6 3:5=6:103:6=5:105:3=10:66: 3=10:53.指引发现规律(1)还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吗 ?( 没有 , 互换因数的地点仍是同样 )乘法算式只好写一个 , 比率却写了这么多 , 这些比率同样吗 ?( 不同样 , 由于比值各不同样 )(2)那么 , 这些比率式中 , 有没有什么同样的特色或规律呢 ?认真察看 , 你能发现比率的性质或规律吗 ?(3)学生先独立思虑 , 再小组沟通 , 研究规律 .( 板书 :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评析 : 〝运用这四个数 , 你能构成几个等式〞 , 不同的学生写出的算式各不同样 , 也会有多少之别 , 这里充足发挥沟通的作用 , 让每一个学生的思虑都变为实用的教学资源 . 考虑到直接研究比率的基天性质学生会有困难, 教师作了适合的指引 , 通过乘法算式和比率式的横向联系, 让学生在变中寻不变 , 进而研究出性质 .]4.考证猜想 :师: 这是你的猜想 , 有了猜想还一定考证 .(1)请看黑板上这几个比率的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能否是相等?( 学生进行考证 ,纷繁表示内项积等于外项积)(2)学生随意写一个比率并考证 . 师巡视指导 .师: 有一位同学也写了一个比率 , 他以为这个比率的内项积与外项积是不相等的 , 大家看看是什么原由 ?板书:1/2∶1/8 = 2∶ 8众生深思片晌 , 纷繁发现等式不建立 .生:1/2 ∶1/8 = 4, 而 2∶8 =1/4, 这两个比不可以构成比率.师: 看来方才发现的规律前要加一个条件在比率里 ( 板书 ), 这个规律叫做比率的基天性质 .[ 评析 : 给学生供给大批的案例 , 要求他们多方面考证 , 从个别推行到一般 , 让学生学会科学地 . 脚踏实地地研究问题 .]5.思虑 4/5=20/25 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 . 课件显示 : 交错相乘 .6.小结 : 方才我们是如何发现比率的基天性质的 ?( 写了一些比率式 , 察看比较 , 发现规律 , 再考证 )[ 实时总结评论 , 不只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并且能够让他们感觉创建的快乐, 建立学习的信心 . 特别是教师的评论 : 科学家也是这样研究问题的 ! 更给了学生无上的光荣 !]四.反应提高达成练习纸附练习纸 :2. 下边每组中的两个比能构成比率吗 ?把构成的比率写下来 , 并谈谈判断的原由 ._:_ 和6:91.4:2和5:10让学生明确能够经过比率的意义和基天性质两个门路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3.判断下边哪一个比能与 1/5:4 构成比率 .①5:4 ②20:1③1:20 ④5:1/44.在( ) 里填上适合的数 .①1.5:3=( ):4_:( )=( ):5[ 评析 : 习题的安排旨在对照例的意义和基天性质进前进一步的稳固和应用, 第 4题中第②题属于开放题 , 答案不 , 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好与一致 .]五. 课后留白同一时间 . 同一地址 , 人高 1.5 米, 影长 2 米; 树高 3 米, 影长 4 米.(1)人高和影长的比是 ( )树高和影长的比是 ( )(2)人高和树高的比是 ( )人影长和树影长的比是 ( )你有什么发现 ?为何同一时间 . 同一地址两个不同物体高度与其影长的比能够构成比率 ?请大家课后查找有关资料 .[ 设计企图 : 数学服务于生活 , 在生活中能更好地查验数学学习的成色! 〝带着问题走开教室〞是新课程的理念, 没有完满的讲堂 , 缺憾不失为一种美 !]六. 全课总结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最后的机遇仍旧给学生, 学生经过清楚的板书总结的很到位)初中语文优异教课方案案例五篇教课方案一般包含教课目的 . 教课重难点 . 教课方法 . 教课步骤与时间分派等环节 . 初中语优异教课方案方案最新版 5 篇教课方案是一个系统规划教课系统的过程 , 教师如何写教课方案方案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小学语文教课方案方案模板五篇教课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乞降教课对象的特色 , 将教课诸因素有序安排 , 确立适合的教初中语文优异教课方案模板五篇想获得高分 , 教课方案有关考点一定要特别熟习, 如教课方案的基来源则 . 教课依照和教课。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课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课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具体情境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

2.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正确地写两种形式的比例,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3.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
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4.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做好铺垫
回顾“比”的知识点,让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所知道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一组国旗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国旗,它们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那么它们在制作上是否有固定的规格?通过计算找到想要的答案。

三、小组合作,获取新知
1.比较发现。

让学生独立计算四幅图片长和宽的比,并求出这两个比的比值,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教师适当板书相关式子,引导学生发现“比值相同”。

2.明确概念。

教师将“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称为比例,并让学生阅读并理解相关概念。

3.学以致用
教师提问研究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处,学生回答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教师让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数据写出两个比,并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4.活学活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解释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5.回顾反思
教师让学生回顾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方法。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比和比例》第二节《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比例的意义:理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掌握比例的组成部分,即比例有四个项,其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探究并掌握比例的三个基本性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比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c.通过例题演示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对于比例与比的难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区分:
a.解释比的概念,强调比只是两个数的比较,没有等于号。
b.演示比例的形成过程,说明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构成的。
c.通过对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让学生区分比和比例,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例的四个项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比例的内外项关系和积的性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商店打折、食谱调整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尺子和绳子按照比例绘制图形,这个操作将演示比例的基本原理。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意义:比例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3.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采用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讲解新课: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归纳总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剩余章节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继续编写。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直观理解。

2. 通过数学游戏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比例实例和关键概念。

2. 实物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比例关系。

3. 练习题纸张或电子文档,用于学生练习。

4. 分组学习材料,如小卡片或计算器,用于小组活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理解度评估:通过练习题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比例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意义。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关系。

2. 新课讲解:a. 介绍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b.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 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进行证明。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比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比例的理解。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比例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比例概念和意义以及比例基本性质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了解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意义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3. 比例的意义:反映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比例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

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比例的概念,演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4. 练习巩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7.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团队合作、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 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关系。

3. 练习题库: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比例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2. 第3-4课时:比例的意义与运用。

3. 第5-6课时: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第7-8课时:比例的综合练习与拓展。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师:课前我们先进行一组口算练习,下面请##同学上台主持。

一、求比值3 : 8= 2 : 6=4 : 4= 9 : 3= 8 : 24=5 : 20= 8.8 : 1.1= 16 : 96=二、化简比4 : 5= 2 : 20=32 : 4= 4 : 44=15 : 25= 10 : 80=师:看来同学们口算的都比较准确,昨天我们共同交流了学习目标,大家进行了自主学习,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对学自主学习中的知识链接部分(小组活动)师:知识链接的内容是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有关“比”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密切的联系,看大屏幕,在山东半岛的东南端有一座啤酒飘香的城市青岛,而青岛啤酒更是闻名中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啤酒生产中的数学,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这是它2天的运输情况,根据这个表格,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师:这位同学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全面,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主学习的内容,组长分好工,准备汇报展示。

(小组活动)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汇报自主学习的内容?生汇报:我来汇报……其他小组有什么评价或补充吗?师评价师:看来同学们学的不错,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根据比例的定义我们知道比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就可以组成比例:两个比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例如16 :2 = 32 :4,师:2:1与谁能组成比例?(生答)师: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答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9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1、例2,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

教学难点:应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关键:观察众多的实例,概括出比例意义的过程;找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的规律。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一)教师出示投影,结合画面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看了我们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美吗?我们的祖国方圆960万平方公里,幅员之辽阔,却能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清晰可见各地位置;科学家在研究很小很小的生物细胞时,想清楚地看见细胞各部分,就要借助显微镜将细胞按比例放大。

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

(二)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页复习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5:2.7。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教学比例的意义1.合作互动,探求共性。

先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活动内容1”。

活动内容1:(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量写有意义的比。

(2)观察写出的比,哪些比能用等号连接,为什么?(3)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这样的式子还可以怎样写?然后让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任意板书几个比例式。

(如80:2=200:5,=,2:5=80:200,5:200=2:80……)并指出这些式子就是比例。

2.抽象概括,及时巩固。

(l)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以上比例式,概括出共性。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例的意义。

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完成第2页“做一做”,并说明理由。

(4)让学生自己举出两个比例,并说明理由。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意义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3. 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行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及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比例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比例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规律。

2. 新课导入:介绍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 实例讲解:运用具体例子讲解比例的应用,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例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的重要性和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比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对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比例性质的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学生互评等。

3. 评价指标:准确理解比例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比例性质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实例。

2. 教具:准备一些直观的教具,如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理解比例概念。

3. 练习题库: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参考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

2. 难点: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比例的概念,成正比例、反比例的定义。

(2)引入新课: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3)教师归纳总结,给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理解。

(2)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纠正错误。

4. 应用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各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5.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补充,强调重点知识。

6. 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题: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

(2)实际问题:运用比例解决生活问题。

7. 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基本性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灵活运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八、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2. 问题驱动法: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案标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2. 学生能熟练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熟悉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一袋面粉的重量与价格的比例,教室的长宽比例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

引出比例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比例的意义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举例说明:6:4=9:6,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2. 比例的基本性质(1)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举例说明:在比例6:4=9:6中,6×6=4×9,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解比例。

例如:已知4:5=x:10,求x的值。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4×10=5x,解得x=8。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系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包括判断是否为比例,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等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如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意义:比例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两个量的相对大小。

3.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探讨中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比较价格,引入比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例题理解并掌握。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继续为你编写后续章节。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设计一些综合应用题,评估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其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学软件或在线教育平台,让学生进行比例相关的游戏和练习。

2.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小研究,探究比例在历史上的应用,如商业、建筑等领域。

3. 引导学生关注比例在现代社会中的例子,如广告中的比例、设计中的比例等。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3.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3.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3.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定义和意义。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学会用比例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比例的定义和意义。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学生对比例的了解程度,并布置一些巩固练习。

2. 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1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板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比例的定义和意义,并通过实际例子演示比例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2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进行总结。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解。

4. 练习应用比例的知识(25分钟)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和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通过课堂讲解和解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例的应用。

5. 总结复习(10分钟)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最后进行总结和复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
1.板书
2.音频、视频
3.课件
4.小组讨论、课堂讨论
5.实例演示和练习
五、教学评估
1.课堂练习
2.作业
3.测验
4.表现评价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让教学更加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教师需要注意让学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和把握比例的意义。

2、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分与联系。

2、能用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1、熟悉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学问的根底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学问。

教具预备:情景图、多媒体课件、习题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题:比例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学问?(生1,生2等答复)我们已经了解了比的这些学问,请做下面练习。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求完比值你觉得哪些比有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单关的有关学问。

唤起学生对已有学问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预备。

】“例”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符合某种条件。

今日这两个比的比值一样,能不能用等号连接呢?师:相机板书:3:5=2.7=4.5?今日我们将深入学习比例的意义,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问呢?板书完整课题:比例的意义二、揭题示标。

预设:生:1、比例的意义是什么?生:2、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作用?(师趁机板书在黑板右上角)【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课题,提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培育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两个目标:三、自主探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神圣不行侵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设计意图:对学生同时进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生各抒己见。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它们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吗?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

自学指导:1、请每位同学任选两面国旗,分别计算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值和宽与长的比值。

2、发觉了什么好玩的现象?3、把你的发觉尝试用算式写下来。

(5分钟后,期盼你精彩的共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设计教学情景,设置悬念,国旗为什么外形相像却大小不一,这其中的神秘何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受大小不同的国旗的变化。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意义2. 比例的基本性质3. 比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1. 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引出比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介绍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中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其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说明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

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 导入- 复习比例的意义,引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新课讲解-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理解。

第三课时:比例的应用1. 导入- 利用实际问题,引出比例的应用。

2. 新课讲解- 讲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行程问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

-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应用的理解。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过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参考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参考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参考教案第一章:比例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知道比例是由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组成的。

2. 让学生能够识别比例,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

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比例是由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组成的。

2. 比例的表示:比例可以用“:”或“/”表示。

3.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比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练习识别比例,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

巩固练习:1.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式子是否是比例。

2. 填空题:填空完成比例的表示。

第二章: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2. 比例的变形:通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将比例进行变形。

1. 讲解: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2. 练习:让学生练习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1. 填空题:填空完成比例的变形。

2. 应用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比例尺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

2. 让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

2. 比例尺的计算:通过比例尺,可以计算实际距离。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2. 练习:让学生练习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巩固练习:1. 填空题:填空完成比例尺的计算。

2. 应用题: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比例的应用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应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比例的应用:通过比例,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行程等。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比例的应用,举例说明。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秀教学案例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优秀教学案例高重林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概念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判断。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媒体出示国旗画面。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签约仪式)这四幅图上都有什么呀?师:五星红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每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国家还专门制订了《国旗法》,同学们知道吗?老师从国旗法中摘录了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内容,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数据)国旗通用尺寸定为如下五种:甲:长288 cm,宽192 cm。

乙:长240 cm,宽160 cm。

丙:长192 cm,宽128 cm。

丁:长144 cm,宽96 cm。

3.前一阶段,我们刚刚学习了比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从比的角度来研究长和宽的关系,可以吗?二、自主探究新知(一)比例的意义出示长和宽的五个比要求:1.组内交流先确定研究方向,写在第一个格中。

2.组长分工,合作完成表格,并说说你的发现。

长和宽的比288 : 192240 : 160192 : 128144 : 9696 :641. 这是这五面国旗长和宽的比,下面咱们就在小组中进行研究。

注意看好要求。

1.小组讨论先确定研究方向,写在第一个格中。

2.组长分工合作完成表格,并交流你们的发现。

(小组讨论交流)2. 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有发现了是不是?哪个组愿意先来给大家汇报?(学生汇报:1.这些比的比值都相等 2. 这些比化简后都是3:2)师:大家从求比值和化简比这两个角度都有所发现,实际上你们的发现都是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34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六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指导并发展学生学生的有序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四、教学难点
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L .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请你说出两个比。

(教师板书)
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

今天就根据比和比值来学习比例,并且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让学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较每组里两个比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指名板演) ① 3 :5 24 :40 ② 85 :4
1 7.5 :3 师问:比值相等,说明每组里两个比怎样? 说明3 :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
53,比值相等,也就是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 3 :5=24 :40(板书)
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比怎样? 85 :41和7.5 :3也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板书:85 :4
1=7.5 :3 这个式子也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上面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下面两个比之间的哪些○里能填“=”,为什么?
1 :2○3 :6 0.5 :0.2○5 :2
1.5 :3○15 :3 21 :2○4
1 :1 提问:填了等号后的式子是什么?1.5 :3和15 :3为什么不能组成比例?要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什么?指出: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化简后看是不是相同的两个比。

(3)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主题图。

动画1 比例的意义
师:同学们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谈判桌上的国旗长和宽分别为15厘米、10厘米;教室墙上悬挂的国旗长和宽分别为60厘米、40厘米;学校升旗仪式上使用的国旗长和宽分别为2.4厘米1.6厘米;天安门升旗仪式使用的国旗长和宽分别为5米、3
10米。

师:这几面国旗的形状是一样的,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用心思考,也可以算一算,看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

(4)理解比例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写出每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

并动手计算每组比的比值。

根据求出的比值,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组比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用等号连接起来,表示等式。

例如:2.4:1.6=60:40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
组织看书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自学第34页)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向学生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看开始组成的两个比例,说一说其中的内项和外项。

让学生计算上面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要求观察,从中发现什么。

让学生口答结果。

提问:从上面的计算里,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请你说一说外项和内项。

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追问: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2)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出示“3.6 :1.8和0.5 :0.25”。

让学生自己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

提问:2.6 :1.8和0.5 :0.25能组成比例吗?指出: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判断时可以先把两个比看成是比例。

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
1.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能否组成比例两种方法。

2.完成“做一做”。

指名4人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

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并说明可以用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判断,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3.做练习六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再写出比例。

提问练习情况并板书,让学生说明“为什么”。

4.做练习六第2题。

让学生判断,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提问:哪一个比和
51 :4组成比例?为什么,(比值相等,或化简后两个比相同。


5.完成练习六第3题。

学生先观察、计算,然后口答,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可以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六第4、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