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
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
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年级学生能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逆向思维,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
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⑴、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 )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⑴、钢笔比毛笔少了( )元。
⑵、毛笔是( )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1)卖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运来苹果X千克。
【全册】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负数教学目标:1.是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即可。
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3—78页。
教材简析: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呈现了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景。
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乘加应用题的探索。
知识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一、二单元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并能灵活的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重点是将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设计意图]这一单元是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进行的,而本课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1个信息窗,情境内容将中国放入世界这一大环境中,因此由奥运会的话题引出了本课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谈话: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谁能读一读?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2.根据以往的解题经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知识要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学法指导:引探教学法教具学具课件:通案个案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
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百分数展示给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纶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数真不少,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让学生交流已经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会读百分数、会写百分数……2、教师示范“%”和百分数的写法。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3、让学生写出几个喜欢的百分数,并读出来。
4、小组交流认识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百分数呢?生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师解释: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项是一种固定的数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讨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组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优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优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小学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数对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引入,认识数对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1)学生按座位卡找座位。
位置卡:第某列,第某排学生可能出现:A、找不到座位。
B、两人找到了同一个座位。
(2)请同学说说找座位的方法,明确排与列的数法。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3)重新找自己的座位。
(4)班长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
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
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小学数学教案的方法来表示?(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第一单元位置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 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位置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1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1、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1(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1(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8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8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8篇)在上课之间准备好一份教案对老师来说很重要,那么能够帮助到六年级数学老师的教案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仅供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下载【篇1】第三课时:两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教学内容:课本第63-64的内容,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解答两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的不同思路,提高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检验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
1.两地相距18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
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指名学生口头列式解答,并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
2.一个筑路队修筑一段公路,两周修了5千米,正好修了这段公路的。
这段公路全长多少千米让学生画出线段图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数量关系。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
(把复习题第1题中的“18”改为“13”,“2”改为“ ”)(1)引导学生用方程解。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得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长)列出方程:解: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让学生检验,写答语。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以前学过的求总路程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解答出来。
解:设乙每小时行x 千米。
答:(略)(2)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算术方法解答答:乙每小时行千米。
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共同订正。
(3)引导学生把两种解法进行对比。
让学生想一想: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思路有什么不同(4)完成课本第63页“做一做”题目。
2.教学例2。
出示例2。
(把复习题改为例2。
)(1)启发学生画出线段图。
“谁是单位`1`,数量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使学生明白:这段公路的等于两周修的长度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14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那么关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精选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一、复习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
(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全课小结: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整数与负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了解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整数的意义- 能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不同的情境教学重点:- 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2. 引入整数的符号: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3.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正数表示盈余,负数表示亏空的含义。
4. 练与巩固:让学生完成相关练题,巩固对整数和负数的理解。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册第1页的练题。
第二单元:分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分数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能够将分数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能够用图形和实例说明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点:-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数的比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何将一个蛋糕平均分给朋友。
2. 引入分数的符号和表示方法: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写出一个分数。
3.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如购物时看到价格标签。
4. 分数的比较:通过图形和实例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册第1页和第2页的练题。
第三单元:小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小数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能够将小数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能够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教学重点:- 小数的基本概念-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的加减运算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小数的概念,如何用小数表示我家的宽度。
2. 引入小数的符号和表示方法:介绍小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写出一个小数。
3.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如厨房的食谱。
4. 小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第50页)二、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问答。
师:什么叫比和比值?(点名学生回答)师: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可以结合算式或表格回答。
师: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各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2/6,4/12,8/24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课件出示题目)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发现都能化简为1/3。
3、引出新课。
师: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比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二、学习新课1、启发引导,发现问题。
把6/8,12/16改写成比的'形式。
(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师:这两个比相等吗?引导学生通过求比值得出两个比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8=6÷8=6/8=3/412∶16=12÷16=12/16=3/46∶8=12∶16=3∶4。
师: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观察这两个比,你发现什么变了?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后项都发生了变化。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组织学生将比转化成除法,通过商不变的规律来认识比中的规律。
①6∶8=12∶16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6÷8=(6×2)÷(8×2)=12÷16↓ ↓ ↓6∶8=(6×2)∶(8×2)=12∶16师:认真观察,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其中的规律吗?引导学生得出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修订】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第1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一起看看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欢迎查阅!为了让您对于六年级数学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6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第63页例13教学目的: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加深学生对两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积算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补0占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1.口算。
38252044509045155138407720809018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6)458689)720924)76323.笔算。
7)7563)310问: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二、独立是做,研究算法1.学习例13:出示283527=(1)学生独做。
(2)学生说出算法。
(3)讨论那种方法正确。
(4)教师总结算法:当求出商的百位数以后,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13比除数小,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连系学过的知识想:余下的13个十,被27除不够商1个十,要在被除数十位上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5)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练习十四的1---5题。
1.第1题,让学生填书后集体订正。
2.第2题,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3.第4题,请1名学生口算。
为了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特设计算医院练习题诊断。
12971)728656)5492714941864514244板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例13:283527=10510527)283527135135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7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7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7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那么。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展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那么。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计算以下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答复,板书:求3个或求的3倍。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指名答复:半瓶用表示;式子为:。
说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
板书:求的。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答复,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答复,板书:求的。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拟三个算式的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
有什么不同?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以下算式的意义。
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例如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得出: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
问:假如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公顷怎样表示?问:公顷的是什么意思?要求学生观察图〔2〕问:在图中的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引导得出: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出例如3的第二个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思想。
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研究一个数学问题。
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师:看来大家平时非留心观察。
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
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板书课题)生举例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二、引导探究新知。
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
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
(1分钟)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
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那是什么原因呢?你怎样发现的?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
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
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4.学你是如何画圆的?课件展示如何画圆。
然后学生动手练位置的确定学校要修建一个直径是20米的花坛,你能帮学校画出这个圆吗?生演示操作三、应用拓展。
1.求下列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基本练习。
〈2〉半径、直径的相关计算。
〈3〉概念的判断和识别。
2024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想: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 ) 倍 是 多 少 。
2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 是 多 少
。)
1
( 2 > 问题二: 桶是多少升?
2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2
提问:根据什么列式的?
()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
1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个 勺 洗 衣 粉 。
2
2 2 2 2 2 2 2 23 6 2
×3= + + =
=
= = (个)
9 999 9
9 93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 4 >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o
)
4
4
1
1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 ”和“12×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2
是多少。
()
1
1
1
(启发学生思考: 桶就是半桶,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
2
2
2
1
( 3 > 问题三: 桶是多少升?
4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
想:求12L的
是多少。
()
1
1
(启发学生思考: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1、教学例1(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三、练习1、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及应用2. 分数除法及应用3. 比的应用4. 圆5. 百分数6. 计算器的使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圆的特征,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够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圆的特征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法例题: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讲解。
(2)分数除法例题: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讲解。
(3)比的应用例题:讲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4)圆的例题:讲解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板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题及解答过程。
2. 分数除法板书: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题及解答过程。
3. 比的应用板书:比的概念,例题及解答过程。
4. 圆的板书: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乘法练习题。
(2)分数除法练习题。
(3)比的应用练习题。
(4)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练习题。
2. 答案:课后提供详细答案,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问题,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 设计说明“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以及分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百分数与分数有着亲密的联络。
基于以上认识,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
数学知识来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
百分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络,所以,在引入课题和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严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通过课前对百分数的搜集,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消费、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
2.注重新旧知识的比照和迁移,表达类比的思想方法。
比照和迁移能使学生容易承受新知识,防止新旧知识混淆,进步学生的区分才能,从而扎实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的根底上进展的,教学设计中通过与分数的意义进展比照,明确分数的意义与百分数的意义的区别,更加突出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搜集的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展程度正在逐步进步。
师: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数。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百分数的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消费、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那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授课时数:10课时第1课时课时分数乘法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1.2 0.4 3.5 1.25 85 54 53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⒊谈话导入新课,并板书。
二、 探究新知 ⒈出示例题5。
⑴学生阅读题目,理解图中的信息。
⑵组织交流。
⒉解决问题一。
⑴出示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⑵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1×4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得出: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是分数和分数相乘或分数和整数相乘,而这个算式是分数和小数相乘。
⑶探索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2.1×43=1021×43=4063(dm ) 分数化成小数:2.1×43=2.1×0.75=1.575(dm )⒊解决问题二。
⑴出示问题。
⑵学生独立解答。
⑶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❶小数化成分数进行计算。
❷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
❸⒋观察比较,回顾反思。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明白: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合于所有小数化成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种计算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 巩固练习⒈教材第8页“做一做”。
第6课时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⒋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交流汇报。
交流时,指名说说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在一个没有算式的括号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三、巩固练习⒈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计算错在哪里,再进行独立改错练习。
⒉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⒊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7题。
本题既复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又加强了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
⒋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8、9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作业设计完成相关的练习册。
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54+21)×2 54×2+21×2 =1013×2 =54×2+1=513(m ) =513(m )教后反思7课时课时教学课题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 与方法 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及手段直尺、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⒈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⒉能举例说明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吗?⒊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⒋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数简便计算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⒈出示算式。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启发学生思考: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⒉知道观察,发现规律。
第8课时第9课时课时第10课时课时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位置与方向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
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方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认识事物。
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和发现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价值观: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课时安排:⒈位置与方向㈠……………………………………………………………1课时⒉位置与方向㈡……………………………………………………………1课时⒊练习五………………………………………………………………………………1课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1课:位置与方向㈠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教、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到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㈠教学题例1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二)教学例题2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