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理论综述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一个微观视角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一个微观视角【摘要】本文对现有的基于微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简要的评述,指出了现有理论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理论综述微观视角基于微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中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最具有代表性。
一、垄断优势理论斯蒂芬·海默(1960)以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市场为假设前提,运用厂商垄断竞争理论,对美国的跨国公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对他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原因在于其拥有了以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为主要内容的垄断优势。
金德尔伯格(1969,1975)对垄断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
金德尔伯格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并认为市场的不完全主要有产品市场不完全、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引致的市场不完全和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不完全四种基本的形式。
由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重要贡献,该理论也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
垄断优势理论解决了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并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内对西方学术界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是这一理论的缺陷在于:一是弱化了国家特征;二是不能很好地解释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问题;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指导意义。
按照这一理论,只有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具备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风生水起,使得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解释力产生了质疑。
二、内部化理论巴克莱和卡森(1976)在西方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形成的背景下提出了内部化理论。
拉格曼(1981)对内部化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内部化理论的基础是科斯的产权经济理论。
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决定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就需要将自身拥有的科技、特有的营销技能等中间产品置于同一所有权的控制下,进行内部转让,在内部市场组织交易。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作者:李娟吴南李祥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逐渐成为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
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来看,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等几个方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回顾。
关键词: 产业转移动因模式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187-02一、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相关理论综述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现有理论主要基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宏观角度即在国家的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
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者转移的原因。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有关理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角度,相应的有成本上升论、产品生命周期论、边际产业转移论等。
微观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石奇的集成经济论。
(一)国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1.成本上升论。
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最早对产业转移动因问题进行探讨。
他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并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并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产品生命周期论。
弗农(R. Vernon)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他认为,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
相应地,在不同生产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转移。
3.移入需求论。
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考察产业转移。
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
这 是产 业 转 移开 始 出现 苗程环节 ;同时 ,全面推行信贷资料 标准化 、表格 阶段技术垄断不复存在 ,价格逐渐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于是成 化 ,加 大I T 投入 ,努力实现小微企业信贷业务 网上 办理 ,打造 本控制成为发达国家产业生存的唯一出路 。于是在产 品的标准化 小 微企业 “ 信贷工厂” 。 阶段 ,发达 国家开始利用直接投资等方式大规模 向发展 中国家
1 . 产 品生 命周 期理 论 作为哈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跨 国公司专家的弗农 ,其基 于美 国在第 二 次世 界 大 战结束 以后在 海 外直 接 投资 的模 式 提 出 了
产 品生 命周 期 理论 ,这是 一 种被 动性 的产业 转 移理 论 。弗 农 认 为 产业 转 移是 产 品生 命 周期 发 展到 一定 阶段 的产 物 ,他 认为 产 品 的 小微企 业客户量多面广 , 其融 资需求具有 “ 短 、频 、急 ” 生命周期可 以大致分为创新阶段 ,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产品 的特点 ,如采取与大 中型企业一样运 营模式 和操作流程势必造 的 创新 阶段 一 般需 要 一个 科 学技 术 基础 较好 而 且 具备 较强 的研 发 成审批链条拉长 ,既不能有效防控 风险 ,也 容易 贻误商机 。发 能力的,并且拥有高消费市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该 阶段 的产品 展小 微企业业 务必 须贴 近市场 、贴 近客户 才能 了解真实 的信 都在发达国家国内生产 ,并且大量出 口,凭借技术垄断 ,获取高 额 的 垄 断 利 润 。到 了产 品 的成 熟期 , 国 内的 市场 开 始 基 本 饱 和 ,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一
理论
区域
依 据 ,结合商户信用状况 、 现金流状况等推 出信用类贷款 ;三 是推出大额信用 卡 , 适应 客户短期资金周转需求 。此外 ,还应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摘要:产业转移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着重对国内外学者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理论做出系统的总结综述。
关键词: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是一国或地区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时,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从而实现相关各方的产业优化和升级。
产业转移在客观上表现为产业在空间地理上的移动,其实质是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现象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这种现象,对产业转移进行研究的理论也越来越多。
一、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最早研究有关产业转移机制的问题。
他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分析了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
他认为,引起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因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又前所未有,引致非熟练劳动力的不足。
但由于历史的限制,刘易斯没有建立起关于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他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的解释也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二)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以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考察产业转移现象,从依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他认为,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和巨额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出于发展的压力而被迫实行用国内工业化代替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
普雷维什的观点借鉴了李斯特等人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突出了国家行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同时较早地注意到了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也较早注意到产业转移带来的消极作用,但对于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不足。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编者按:为配合各地贯彻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研究人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论述,进行了研究梳理。
现摘要刊发,供参考。
产业转移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工业革命以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预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也有重要论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产业转移相关问题,形成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
这些理论和论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产业转移的根源、性质、路径、作用和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产业转移的预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时代还未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但也陆续形成宗主国对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因此,他们以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产业转移现象。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的理论。
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通过资本属性分析得出资本转移动因;二是分析了跨国公司将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三是通过对国际分工的分析,概括了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在世界生产体系中的地位,隐含着产业转移的方向,即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本国落后生产能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
马克思说: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长”。
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
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指出:(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基础;(2)当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商品价值也由一国范围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国际价值;(3)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的基础,也是国际价值的基础。
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综述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理论界不乏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本文将产业转移理论划分为国外的产业转移理论和国内的产业转移理论。
通过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分别进行梳理,可以突出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异同点,展现了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方向。
标签:产业转移理论区域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期以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等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比较优势的视角来对产业转移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下的古典贸易理论。
之后,西方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更加专门化,涌现出了诸多的产业转移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雁行”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等。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哈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跨国公司专家的弗农,其基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海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是一种被动性的产业转移理论。
弗农认为产业转移是产品生命周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产品的创新阶段一般需要一个科学技术基础较好而且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的,并且拥有高消费市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该阶段的产品都在发达国家国内生产,并且大量出口,凭借技术垄断,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到了产品的成熟期,国内的市场开始基本饱和,这是产业转移开始出现苗头。
发展到标准化阶段,产品和技术基本上已经标准化,发达国家的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开始受到技术模仿国即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挑战,这些发展中国大部分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原材料供给和广阔的本土市场,而在此阶段技术垄断不复存在,价格逐渐成为主要的竞爭手段,于是成本控制成为发达国家产业生存的唯一出路。
于是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发达国家开始利用直接投资等方式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利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来降低成本,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且进一步拓展市场。
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产业转移现象的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的学术文章。
产业转移,作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两个层面,全面剖析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理论框架部分,本文将系统梳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包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以期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同时,本文还将深入探讨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包括市场机制、政策推动、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因素,以期揭示产业转移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将利用大量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产业转移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将关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现象,分析产业转移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对产业转移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以期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产业转移现象的理解,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本文也期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产业转移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产业转移,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现象,其理论基础源于多个经济学领域。
比较优势理论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基础。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即使其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但只要其相对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就有可能形成比较优势,进而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
当某一地区在某一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时,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该产业往往会向具有更高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
生命周期理论也为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雷蒙德·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产品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依赖都有所不同。
基于FDI视角下的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FDI视角下的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摘要:产业转移现象是近些年来非常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也随之成为国内外重点关注的经济理论课题。
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fdi)视角对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深刻剖析,借此期望对我国fdi产业转移理论研究及实践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一、外商直接投资(fdi)下的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类型近3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技水平的迅速提升,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突飞猛进,由80年代末的几百亿美元节节攀升直逼今天的近1.5万亿美元大关,投资领域、区域以及形式在不断的扩大和多样化。
随之而来,fdi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在日益拓展,研究方法也在日益有所突破,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其中就涉及到外商直接投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赫尔茨(s. hirsch)在1967年和弗农(r. vernon)在1966年研究了为什么新产品的生产会在创新国家进行生产而不是在低成本的地方被开发的问题,赫尔茨认为,新产品开发和最初生产所需大量熟练劳动力似乎是在发明创新缘起国最有可能得到。
而弗农则是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首次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同时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产品周期分为三个阶段:1.创新阶段。
即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最初阶段。
各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创新国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并投入本国市场。
这一阶段因研发成本高,技术不稳定,产量低,产品需求弹性小等特点,创新企业只需在国内凭借新产品技术工艺的垄断地位即可在一段时间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次发达国家偶尔的少量需求,创新企业通过出口即可满足,因此这一阶段无须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
2.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新产品及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市场上购买产品人数大幅增加,并且随着产量和出口量不断加大,产品的价值也已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次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所熟知,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求价格弹性增大,企业开始把生产成本的降低置于首位,产品开始由技术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产业转移综述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2011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
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
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
实际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谢丽霜,2005),区域协调发展仍是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国际上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学者通过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提出了雁形学说(Kaname Akamatsu,1937)、产品生命周期(Raymond Vernon,1966)以及边际产业扩张(小岛清,1978)等产业转移经典理论,从宏观上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模式。
Dunning(1988)则从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入手提出了OLI范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复杂化,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从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研究向产业转移效应(Maria Savona et al.,2004;Kirkegaard,2007)、全球生产网络(Dieter Ernst et al.,1997)、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Dieter Ernst et al.,2002)等方面转变,研究方法也从定性分析向统计计量、相关分析等定量方法转变。
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产业梯度特别是产业技术梯度(谭介辉,1998)、推拉力(魏后凯,2003)、竞争优势(陈刚,2001)、集成经济(石奇,2004)以及国家政策和社会文化(李小建,2004)等要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作用,并提出了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梯度转移(夏禹龙等,1982)与反梯度转移(郭凡生,1986)、网络型产业转移(赵张耀等,2005)等转移模式。
产业转移论文
一、产业转移概述1.什么是产业转移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实质是生产力的空间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的必然现象。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一个包含国际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
这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承接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常常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
其构成要素包括转移国(或地区)、承接国(或地区)、转移产业、转移企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等。
2.产业转移的类型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是按照涉及地域范围的不同,产业转移可分为国内产业转移(也称作区域产业转移)和跨国产业转移(也称作国际产业转移)。
二是按照转移客体中最突出生产要素特性的不同,可以将产业转移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三种类型。
这三种类型同时也代表产业发展层级依次上升的三个主要梯级。
三是按照转移主体的性质、转移的内在机理不同,可以将产业转移分为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和成本节约型产业.四是按照转移的空间流动方式不同,可以将产业转移分为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
3.产业转移的意义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或者跨区域贸易等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xiang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每一次全球化的经济加速发展总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国际产业大转移。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二、产业转移的动因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现有理论主要基于两个角度。
一种是宏观角度,即在国家的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
二是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者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只是其宏观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有关理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角度。
而微观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美国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明确指出了国际产业转移这一现象。
他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从而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变化进而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尽管他未能建立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但他提供了一种理论思路,研究者遵循这一理论思路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国际产业转移问题。
2、中心—外围理论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从依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心一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一一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他认为: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和巨额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被迫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试图通过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为加速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向跨国公司打开了大门,虽然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他们同时攫取了巨额利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
普雷维什关于“中心”和“外围”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部分地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同时也较早地注意到产业转移的消极影响。
但是普雷维什没有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对于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不足。
3、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结合了产业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
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而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中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摘要:关键词:关于产业转移,已越来越多引起各界的重视。
2008年4 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 。
着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转移研究,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
现本文予以走在那综述,旨在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苏华、杨三冠在其撰文《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J] (载《价格月刊》2008年滴1期)。
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
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 J]. (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
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
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解决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李晓青等归纳为 4 种: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 )在《美国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指出,20 世纪60 年代,由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而工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一个宏观视角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一个宏观视角摘要:本文对现有的基于宏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简要的评述,指出了现有理论的不足,并展望了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产业转移;理论综述;宏观视角西方学者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通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理论成果。
从宏观视角来看,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包括“雁行形态”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一、“雁行形态”理论赤松要考察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产业特别是纺织产业的发展史,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日本产业“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发展路径,并称其为“雁行形态”。
赤松要把“雁行形态”分为原形和两个引申形。
原型表现为:后进国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工业品表现为“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三个阶段的继起并成周期性的循环运动。
后来在原形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两个引申形,第一个具体表现为低附加值产品进口、国内生产和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国内生产和出口依次继起并循环运动;第二个具体表现为某一产品的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这一动态循环过程在国与国之间逐个传导。
雁行形态理论实质:1、雁行形态理论强调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的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谋求后进国家产业的升级和高度化;2、雁行形态理论主张在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之间的实施动态的产业转移,就是先进国家将在本国按生产成本排序已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向后进国家进行有序的转移;[1]3、雁行形态理论所主张产业转移是梯次转移,所主张的国际分工是垂直分工。
[2]雁行形态理论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和振兴,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以及对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揭示了雁行形态理论的历史局限性:1、雁行形态对于后进国家来说是一种追赶型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种创新型的发展模式;[3]2、雁行形态不是一种稳定的结构;3、雁行形态理论主张的垂直型国际分工不利于建立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
产业转移理论发展研究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发展研究论文xx年xx月xx日•引言•产业转移理论发展历程•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目录•产业转移的模式与机制•中国产业转移实践与探索•结论与展望01引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导致产业转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指导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动因、路径和效应等。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实证分析、案例研究等。
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产业转移现象。
贡献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研究创新点与贡献02产业转移理论发展历程产业转移现象的观察与描述早期的观察和描述是产业转移理论起源的基础,主要涉及对国家间、地区间产业分布和转移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产业转移理论的初步探讨以古典经济学派为代表,提出了一些初步的产业转移理论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模式和效应。
以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为代表,阐述了产业转移的基本原理,着重解释了国家间、地区间产业分工和转移的动因与机制。
以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从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探讨了产业转移的内在规律,强调了技术创新、组织变革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古典理论产业转移的现代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将产业转移置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下,分析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和转移的现象,强调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作用。
产业转型与升级理论关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手段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产业转移理论最新进展03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政府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鼓励性政策,或者是限制性政策如环境法规、产业准入标准等来实现。
政策鼓励或限制政策的稳定性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模式、战略与对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指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所产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 strategic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ur aspects to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ransfe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o practice need gener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dicat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 area; industrial structure产业转移既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它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把产业的这种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
国内产业转移文献综述
一、学习型企业创建的作用 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这样描 述学习型组织:“在这里,人们不断扩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他们所 真正期望的结果;在这里,人们可以培养新的扩张性的思维方式; 在这里,人们可以释放出他们郁结已久的激情;在这里,人们可以 不断学会与任何人在一起学习。”彼得·F·德鲁克在《知识管理》中 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得和传递知识的组织, 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从这段 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学习型企业,它不仅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要,也要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还要面临实践的需要和认识的需要 以及人类的需要。
(一)学习型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长期而持久性的要求,但在知识经济时代, 在社会快速发展与变迁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社会和经济的 迅猛发展,为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问题、新 要求、新形势不断更新理念,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本领,拓宽新 思路,挖掘新产品,创造新效益。 (二)学习型企业构建是企业创新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现代企业的灵魂,是民族发 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企业发展的助推力,持续创新是检验一个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标准。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学习力和创新力 的较量。因此,现代企业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善于学习新理论,挖
场拓展型、资本输出型、产业关联型、人才联合型。汪斌(2001)则认为 产业转移模式可分为垂直顺梯度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型转移模 式等。陈建军( 2002)认为国内企业的产业转移主要采取对外投资等 方式。毛蕴诗、汪建成( 2002) 认为从业务活动方面,企业扩张路径以 横向一体化和相关多元化为主,从空间维度方面,企业扩张路径以 国内为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李志能(2004)指出服务业的转移是 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陈刚、刘姗姗(2006)把产业转移根据其途经分 为: 区际直接投资、收购兼并、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EM 等。袁俊 (2006)指出目前全世界都在实行全球研发战略。
国内外产业转移及产业承接力理论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产业转移及产业承接力理论的文献综述【摘要】国外对产业转移现象的研究比较早,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多从产业转移方的角度分别从产业视角、企业视角和国家视角对产业转移进行分析,而对于产业承接方的研究较少。
国内在沿袭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基础之上,开始从产业承接方的角度对产业承接能力进行研究。
本文对国内外产业转移及产业承接力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产业承接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影响因素;产业承接力1.引言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是不同发展程度地区重新调整产业分工、重新分配价值链的过程,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
产业承接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业承接力是实施产业转移的前提和基础,产业承接的成败关键在于产业承接能力。
2.国外产业转移相关理论2.1 产业转移基本理论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产业视角、企业视角和国家视角进行的。
产业转移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俄林的要素察赋理论,从不同视角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一般的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奠定了理论支持。
2.1.1 基于产业视角的产业转移研究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2)首次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发展模式的“雁行形态理论”,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次发达国家某一行业的生产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进口阶段、进口替代(国内生产)阶段和出口阶段。
其理论模型与飞行中的雁阵非常相似,因此称为“雁行形态理论”[1]。
2.1.2 基于企业视角的产业转移研究邓宁(1988)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中方法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邓宁将跨国公司对位直接投资的基础与动力概括为三大优势:企业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o.l.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模式、战略与对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指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所产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 strategic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ur aspects to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ransfe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o practice need gener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dicat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 area; industrial structure
产业转移既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它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把产业的这种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
在广义上的产
业转移中,产业市场的迁移和扩张也包括在内[ ];狭义上的产业转移则只是对生产设施进行转移,没有扩大到市场领域[ ]。
1 产业转移的经典理论
1.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三个不同阶段,到了标准化阶段,技术发明国的生产和出口竞争优势受到技术模仿国的成本优势的重大挑战,技术发明国将大规模进行产业转移。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顺应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在生产上的劣势[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区域间或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转移做出了系统描述和理论总结。
但是,它是一种被动性产业转移行为,随着许多主动性产业转移行为的出现,该理论无法解释存在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行为以及没有技术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
1.2雁行模式理论
赤松要以后起工业国经济发展为视角,通过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发展的统计研究,总结出产业发展遵循的三个模式:第一个基本模式认为某一产业的发展是按照从接受转移到国内生产,再到向外出口的三个阶段,即按照“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第二个模式是从一般消费品到资本品或者是从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第一模式演进,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第三个模式是某一产品的第一模式动态演化会在国与
国之间传导,工业化的后来者会效仿工业化的先行者。
雁行模式反映了日本的许多产业包括纤维产业、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等的发展路径 [ ]。
该理论所倡导的产业分工结构实质上属于典型的垂直型分工,处于雁阵低梯级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
1.3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刘易斯认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该理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并且把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变化相联系[ ]。
由于历史的限制,刘易斯并没有建立起关于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他仅仅解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对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问题没有涉及。
1.4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明显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通过产业的空间移动,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业,显现其潜在的比较优势。
该理论反映了经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形式,它以日本为研究对象,为日本的对外产业转移方式进行了辩护,并借此说明了东亚的雁行模式机理[ ]。
但是,该理论以投资国为主体而不是以
企业为主体,很少考虑企业本身的因素对投资的影响,在某种程度
上抹杀了企业的个性。
1.5 局部创新理论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本地化优势、坎特威尔和托伦惕诺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视角,从局部创新的角度来解释产业转移现象。
这些理论,对于解释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走国际化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内产业的国际再转移现象有一定说服力。
2 产业转移的战略与政策
2.1实施产业转移的战略与对策
在对发达区域的研究上,陈建军的“东扩西进”战略比较典型。
陈建军在研究浙江省产业转移时认为,当前该省应该实行向上海和沿海发达地区及海外开拓和将生产加工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
举的“东扩西进”战略,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的扩展和转移,回避要素成本上升的约束,扩展产业生存空间。
在对欠发达区域的研究中,最著名的是“逆梯度转移论”。
该理论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有跳跃性,因此,欠发达区域可以利用资源丰富的后发优势,实行赶超战略,通过新科学技术的直接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可以反过来向发达区域转移。
2.2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与对策
国内外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和对策研究的成果很丰富,综合起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因地制宜地承接产业转移,从本地区
经济发展阶段、要素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特点出发,利用比较优势主动承接转移。
②承接转移应与移入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利用产业转移促进移入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移入区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
③移入区政府应加强政策制度、基础设施等软硬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
④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转移之路。
总体说来,产业转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应该坚持产业政策区域化和区域政策产业化,形成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相协调的机制。
3 产业转移在中国的发展
产业转移由来已久,在中国也早有发生,中国学者在借鉴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国情,从产业转移的基础与产业
转移的模式两方面对产业转移进行了重点研究。
3.1 产业转移的基础研究
卢根鑫较早地研究了产业转移问题,他认为国际产业贸易与国
际产业投资所形成的重合产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所谓重合产业,是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相似的机
器设备或生产线,运用相似的技术工艺,需要相似比例的生产资料
和劳动力,生产相似的商品。
张可云在《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中提出区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是建立在两个重要推论之中:一是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二是产业与技术存在着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的趋势[ ]。
3.2 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1)梯度转移理论。
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
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呈梯形,沿着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升级。
梯度转移理论是国内对产业转移模式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主要集中在技术转移梯度和“反梯度”理论以及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联系。
(2)移植型产业成长模式。
由于受到垄断力量的直接影响,移植型模式产业成长的步伐大大加快,一些产业能一步跨越幼稚阶段而进入成熟阶段,尤其是一些产业由于受到政府和超级财团实施的优惠保护和培植政策的倾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后发优势明显。
但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产业成长基本地的区位条件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又会整体性迁移,可能会造成当地产业的空心化;过度依赖于国际产业转移、外部政策力量等;缺乏生产要素的全面发展;具有产业同构性。
(3)复制群居链。
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一窝蜂”地相继由一国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国某一地区,以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
这种“群居链”复制的产业转移模式,尽管在短期内促进了产业移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但由于其对当地相关产业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差,与当地企业的交流较少,对当地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不明显,一旦当地的区位条件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又会整体性迁移,可能会造成当地产业的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