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血液凝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16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止血
血小板还有其特有的抗原系统,如Zn、Ko和PI系统等, 在血小板疗法时应注意这些特性,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四、输血的原则
通常在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 浆所凝集。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各类血型还存在亚型,情况较复杂。
故现在输血,除要求同型外,在输血前。受血者和供血者 的血清和红细胞之间还必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出现血凝块,由于凝血系统的活动构成牢固的止血栓,有效 地制止了出血。
一、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通称为凝血因子。
二、血液凝固的过程
(一)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是一组复合物:是Ⅹa与因子Ⅴ在血小 板磷脂和Ca++参与下形成的。
1.内源性途径:
2.外源性途径
(二)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三)生成血浆纤维蛋白完成凝血
(二)纤维蛋白的降解
(三)纤溶抑制及其作用
1.抗活化素 酶原的激活源自抑制纤溶2.抗纤溶酶 酶的作用
抑制纤溶
二、纤维蛋白溶解与血凝之间的动态平衡
第五节 血型和输血
一、血型和红细胞凝集 所谓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红细胞血型 约为15种,如ABO、Rh、P和MNSs等。在临床实践中意义 最大的是ABO血型,其次是Rh血型。
属于ABO血型的人:有的是Rh阳性;有的是Rh阴性。
三、白细胞与血小板血型系统
在白细胞的表面上,还有其自身特有的抗原系统(简称 HLA系统)。这些抗原本质上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淋巴 细胞膜的蛋白质约有1%属于HLA系统抗原。HLA系统不但 抗原数量多,而且分布也很广,皮肤、肾、脾、肺和心等细 胞均有。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止血
血液凝固的过程就 是使溶胶状态的纤维蛋 白原转变成凝胶状态的 纤维蛋白,网住血细胞, 形成血块。
第三节第四节 凝血与血型1
受血者 红细胞
受血者 血清
血型的鉴定
应用已知血型者的血清凝集素,测定未知人群的 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即可确定未知人群的ABO血型
标准A血清 标准B血清
血型遗传
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 现型是显性基因,A基因和B基因 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
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可推断 子女的血型。
但只能作否定的参考依据, 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
抗活化素
依赖因子Ⅻ激活物
纤溶酶原
+
+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四)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加速凝血 (1)加钙:
(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 (3)应用促凝剂:维生素K(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 (4)局部适宜加温:加速凝血酶促反应 2.延缓凝血 (1)除钙剂:柠檬酸钠→与Ca2+形成不易电离的可溶性
红细胞表面凝集原与血型
A凝集原
B凝集原
A、B凝集原均有
两种凝集原均无
ABO血型抗原与抗体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抗原 血清抗体
A
抗B
B
抗A
AB
—
—
抗A、抗B
输血的基本原则
临床上输血要求输同型血。只有在缺乏同型血的 情况下,才可根据供血者的红细胞确实不被受血者的
血清所凝集的原则,可缓慢、少量(一般不超 过300mI)输入异型血液
“万能献血者”与“万能受血者”
O型血液的红细胞膜上无凝集原,故在必要 时可输给其它血型者;
而AB型血液的血清中无凝集素,故可接受其 它型血液。
至于供血者输入的血浆中凝集素进入受血者 的血循环后,很快被稀释,使其浓度降低到不足 以引起同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血液凝固过程
血液凝固过程血液凝固是人体内一项重要的生理过程,主要起到止血和修复受伤组织的作用。
当血管受损时,血液凝固过程将被启动,以形成血栓来阻止血液的进一步流失。
本文将介绍血液凝固过程的主要步骤和相关因素,以及凝血过程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一、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血液凝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链,涉及多种细胞和蛋白质因子的相互作用。
下面是血液凝固过程的主要步骤:1. 血管收缩:当血管受损时,血管壁会迅速收缩,以减少出血量。
此过程由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引起。
2. 血小板聚集:损伤的血管内壁接触到血液后,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到伤口处,形成血小板栓。
这一过程通过血小板表面的特殊受体与血管壁上的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而实现。
3. 凝血因子激活:损伤的血管壁会释放一系列的凝血因子,包括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
这些凝血因子与聚集的血小板相互作用,触发凝血酶的生成。
4. 凝血酶生成: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凝血酶原会被激活生成凝血酶。
凝血酶是血液凝固过程的核心物质,能够将溶解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5. 纤维蛋白生成: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一种纤维网状结构,即血栓。
血栓能够在伤口处形成一个稳定的堵塞物,阻止血液继续流失。
二、血液凝固过程的调控因素血液凝固过程需要一系列的调控因素,以确保在受伤组织修复完成后,血栓能够被及时溶解。
以下是影响血液凝固过程的主要调控因素:1. 抗凝系统:人体内有多种抗凝因子,如抗凝酶、组织因子通路抑制物等。
它们能够限制凝血过程的发展,以避免形成大块血栓。
2. 纤溶系统:血栓形成后,纤溶系统会被启动以溶解血栓。
纤溶酶原是纤溶系统的重要物质,它能够将纤维蛋白溶解为溶解蛋白。
3. 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覆盖有特殊的抗凝分子,如组织因子路径抑制物、载脂蛋白等。
这些抗凝分子能够阻止血小板在无需凝固的情况下聚集。
三、凝血过程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血液凝固过程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
以下是凝血过程在人体中的几个重要作用:1. 止血:当血管受损时,血液凝固过程能够迅速形成血栓,阻止血液的流失。
2021临床医学 血液凝固
第三章血液第三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简称血凝血凝: 血液由流动液态变成胶冻状血凝块的过程凝血时间:血液自血管内取出至血液发生凝固所用的时间5 ~15min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的液体(一)凝血因子: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凝血因子特点:①除因子Ⅲ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②除因子Ⅳ外,其他都是蛋白质;③除因子Ⅳ外,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④在维生素K参与下,因子Ⅱ、Ⅶ、Ⅸ、Ⅹ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二)凝血的过程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的生成→纤维蛋白的生成强调几点:1)凝血过程是一种正反馈;2)Ca2在多个凝血环节上参与血凝凝固;3)凝血过程是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因子Ⅷ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甲型),Ⅸ→乙型,Ⅺ→丙型。
三抗凝与促凝正常情况下尽管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但血液不会在血管中凝固。
原因在于:1抗凝血物质: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①抗凝血酶Ⅲ:抗凝血酶Ⅲ是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使激活的因子Ⅶ、Ⅸa 、Ⅹa、Ⅺa、Ⅻa失活;与肝素结合后作用↑2021倍。
②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糖蛋白。
作用:直接抑制凝血因子Ⅹ的活性;结合和灭活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
③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血栓调节蛋白、蛋白质S和蛋白质C抑制物。
蛋白质C是肝脏合成的VitK依赖因子,酶原形式存在。
作用:灭活凝血因子Ⅴa、Ⅷa;阻碍因子Ⅹa与血小板磷脂膜结合,从而降低因子Ⅹa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增强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④肝素: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
作用: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增强其抗凝作用(为主);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与释放;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
4第三节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⑷抗凝物质: ❖ 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肝素辅因子等 (血浆中含有
多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与因子Ⅸa、Ⅹa、Ⅺa、Ⅻa和Ⅱa的活 性中心的丝氨酸结合而抑制其活性。 ) ❖ ②蛋白质C:肝脏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被激活后,在Ca2+ 和磷脂存在下,使Ⅴa和Ⅷa失活;阻碍Ⅹa与血小板磷脂结合,削 弱Ⅹa对Ⅱ的作用;促进纤维蛋白降解。 ❖ ③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一种糖蛋白(TFPI),主要由血管内皮细 胞产生。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抑制物。在结合FⅩa以后才能 结合FⅢ与FⅦa的复合物而抑制其活性。
1. 内源性激活途径: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与带负电荷的
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
前激肽释放酶
激肽释放酶 带负电异物表面
FⅫa FⅫ
FⅪa
FⅪ
Ca2+
FⅨa
FⅨ
Ca2+、PL 、FⅧa ← FⅧ(20万倍)
FⅩa
FⅩ
2. 外源性激活途径(启动) :是血管外组织损伤时所释放的组织因子 (FⅢ),启动凝血的途径。又称组织因子途径。
力大增,避免t-PA被灭活,从而激活纤溶E 。纤溶E因结合在纤维蛋白上,避免被 α2-抗纤溶E灭活。凝血、抗凝血和纤维Pr的溶解3个密切相关。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
❖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维Pr的降解:
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
纤溶E (+) (-)
纤溶酶抑制物
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
平时内皮C 产生的PAI-1 102-抗纤溶E)使纤溶E灭活,活性低。 纤维蛋白形成后,内皮C分泌t-PA↑;同时,纤维蛋白对t-PA和纤溶E原的亲和
④肝素:与抗凝血酶等结合增加抗凝效果;同时,促进组织因子途径 抑制物的释放而抑制凝血。
第三章血液3
2.抗凝: 除Ca2+:应用枸橼酸钠体外抗凝,贮存血液。 枸橼酸钠可与Ca2+结合形成不易电离 的可溶性络合物(对人体无害)。
•某些中药也有止血或加速凝血的作用,如 云南白药、三七、仙鹤草等。
正常时血液不凝,保持流动状态的原因?
1)血管壁光滑,因子不能接触活化
2)血流快,活化因子被冲走
3)血浆中存在抗凝物质
成分:糖蛋白。 来源:小血管内皮细胞 作用: (1)直接抑制Xa催化活性,并被TFPI变构 (2)变构的TFPI与VIIa-TF 形成Fxa-TFPI-FVIIaTF四合体,灭活VIIa -TF复合物
(四)血液凝固的加速与延缓 影响凝血的因素
1. 表面光滑度
2. 药物
抗凝:草酸钠、柠檬酸钠 促凝:VitK 3. 温度
(二)纤维蛋白的降解
纤溶酶使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肽链分子的赖 氨酸-精氨酸链裂解,使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 整个分子被分割为许多可溶性小肽,称为纤维 蛋白降解产物。 纤溶酶还可水解凝血酶,V、 VIII、XIIa
(三)纤溶抑制物 1.抑制纤溶酶原活化作用的抗活化素 2.抑制纤溶酶活性的抗纤溶酶
(四)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 1. 维持血液于流体状态 2 . 溶解血栓使血流通畅
蛋白质C系统
来源:肝脏合成
PC
IIa+TM
+
APC
+
PS
作用:
① 灭活因子Ⅴa、Ⅷa
② 限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
③ 增强纤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 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为近十
年来新发现的凝血抑制物,它对外在凝血途径具 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是一种对热相对稳定的糖蛋白, 主要由VEC合成。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目录1凝血因子编号同义名编号同义名编号同义名因子I 纤维蛋白原因子V 前加速素因子X 斯图亚特因子因子II 凝血酶原因子VII 前转变素因子XI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因子III 组织凝血激酶因子VIII 抗血友病因子因子XII 接触因子因子IV 钙离子因子IX 血浆凝血激酶因子XIII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2发生机理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开始到形成凝血酶之前为止,是由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系统组成血液凝固的过程。
如图,左侧为内源性(血液的内在性)凝血机制,为血液的单独过程。
血液与异物表面(血管壁的胶原纤维等)接触时,所谓接触因子的第XII因子和第XI 因子就被激活,当第VI因子被激活后,它再使无活性的第IX因子活化。
另一方面,血小板也在异物表面上粘着、凝集,并引起血小板变性(viscous me-tamorphosis)释放血小板第III因子。
紧接着血浆中第VIII因子和钙离子与这些有活性的第XI因子和血小板第III因子发生反应,把无活性的第X因子激活。
第V因子再和血小板第III因子作用于第X因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以上为内源性凝血的第一步、第二步的机制,但第一步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关于第二步,有把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血酶作为第二步的,不过也有把第X因子被激活以后的变化列为凝血的第二步的学说。
图的右侧为外源性(组织起源性)机制,是组织液进入血液的过程,组织液中的有效成分促凝血酶原激酶和血浆中的第VII因子作用,使第X因子激活;第V因子和钙离子再协同地使活化的第X因子作用于凝血酶原。
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溶解但在机体内还有如第四步:即包括由血纤维蛋白溶酶而引起的纤维蛋白溶解的一系列反应,因此这些反应也列入血液凝固的概念中。
3应用研究凝血机制的研究,促进了对许多出血性疾病的认识,如血友病(病人凝血过程非常缓慢甚至微小的损伤也出血不止)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血浆中缺乏凝血因子VIII。
又如发现凝血因子II、VII、IX、X都在肝脏中合成,在它们形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参与。
血液凝固原理
血液凝固原理
血液凝固是机体对血管损伤或血液失液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它涉及多种生理过程和物质,由一系列事件依次发生。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被激活并粘附在损伤处的血管壁上。
然后,这些激活的血小板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从而引发更多血小板聚集和形成止血栓块。
此外,损伤也会导致血管壁暴露出内皮细胞下的基底膜和胶原蛋白。
这些外露的物质能够激活凝血因子,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能够将凝血蛋白原转化为可溶性纤维蛋白,使其聚集形成纤维蛋白网。
纤维蛋白网可以陷住血小板和其他细胞,进一步加固血栓。
也能困住红细胞,形成血栓样结构,有效地防止血液继续外流。
当血管损伤修复后,体内会有抗凝机制发挥作用。
抗凝蛋白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使凝血过程停止。
此外,纤溶酶系统也参与了血液凝固的调节。
纤溶酶能够溶解血栓,并恢复血管通畅。
这个系统确保了血栓形成和溶解之间的平衡。
总结起来,血液凝固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活化、纤维蛋白原转化和血栓形成。
同时,体内的抗凝机制和纤溶酶系统能够保持血栓形成和溶解的平衡。
这一过程对于保护机体在受损血管处保持完整性至关重要。
临床血液学检验-20凝血因子-132
为血液凝固的基础物质,是凝血酶作用的底物。
IIa
Fg
Fb
2、因子V--易变因子,
labile, factor
它是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是FXa的辅因子,参与II的激活。
FXa在FVa参与下其活性增强30万倍
FV IIa、FXa FVa
FV缺陷有副血友病之称, 有轻度出血症状。
high molecular wight kininogen ,HMWK
HMWK
PK FXII
HMWK P K
HMWK FXII
辅因子
HMWK缺陷与其他接触活化因子缺陷病人一样,
无出血症状
(三)凝血酶敏感因子
包括FI、V、VIII、XIII,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甚为敏感。
1、因子I--纤维蛋白原,
凝血因子特性(常用)
丝氨酸蛋白酶:II、VII、IX、X、
酶活性
XI、XII、PK
辅因子 :III、V、VIII、HMWK
依 赖 VK 吸附血浆中有:I、V、VIII、XI、 XII、XIII、PK、HMWK
在 血 清 中 有 :II(少量)、VII、IX、 X、XI、XII、PK、HMWK
FXIIa
FXI
FXIa
FXI缺陷---血友病C,FXI缺陷症
出血症状不明显,通常不会自发出血。
3、激肽释放酶原
prekallilarein ,PK
与FXI相似,PK在血液中是与HMWK结 合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PK缺陷与FXII一样, 病人无任何出血症状, 相反,却常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
4、高相对分子量激肽原
plasma thromboplastin component,PTC
血液 凝血和纤溶 生理学课件
进纤维蛋白溶解。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抑制Ⅹa的活性,灭活Ⅶ与
组织因子复合物,是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 4.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结合,促使凝血酶失活。
(四)抗凝与促凝措施 1.抗凝措施 降温;应用枸橼酸钠与血浆中的
Ca2+结合;使用光滑容器;肝素等。 2.促凝措施 临床手术中用温热粗糙纱布压迫止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 态的过程称为凝血。实质是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 成了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区别:
血浆:内有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 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缺少纤维蛋白原和部分凝血因子。
(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是指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根据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P31
需要知道的: 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Ⅲ(组织因 子),Ⅳ(Ca2+)
(二)凝血过程 (瀑布学说)
凝血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①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② 凝血酶原
凝血酶
③ 纤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白原
纤维蛋白
+异物表面负电荷
组织因子(Ⅲ)
凝血酶原激活物
(三)生理性抗凝物质 1.抗凝血酶Ⅲ:失活凝血酶和部分凝血因子活性。 2.蛋白质C系统:灭活和限制部分凝血因子激活,促
血液生理—血液凝固(正常人体机能课件)
③ 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等 ④ 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01
外源性凝 血的概念
02
外源性凝 血的过程
03
内外源性凝 血的关系
外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由血液之外的 因子Ⅲ与血液接触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当组织损伤 、 血管破损,由受损组织释放因子Ⅲ,与血浆中的因子 Ⅶ 、Ca2+形成复合物 ,共同激活因子Ⅹ。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01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原激活物激活凝血酶原生成 凝血酶。 (3)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变成纤 维蛋白。
FⅩ
FⅩa FⅤa PL Ca2+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Ca+
纤维蛋白多聚体
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 凝血因子。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有14种,其中按国 际命名法按发现先后顺序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 此外还有前激肽释放酶和高分子激肽原等。
(一)凝血因子
血液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凝血因子的特点: ☆ 上述凝血因子中 ,只有因子 Ⅲ 分于各种组织细
纤维蛋白溶解
01
02
03
纤维蛋白溶解概念 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纤维蛋白溶解意义
纤维蛋白溶解的概念
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 简称纤溶 。
纤维蛋白的溶解系统(纤溶系统):
主要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 纤溶抑制物。
1.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激活
(1)血管激活物 (2)组织激活物
第三节血液凝固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 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 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生理性止血过程:
血管挛缩
血液凝固。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
(1)损伤刺激反射性收缩 (2)损伤血管肌源性收缩引起 局部 (3)粘附的血小板释放5-HT、 TXA2引起收缩 出血时间: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耳垂、 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 血延续的时间这段时间称出血时间。 正常:1-3min 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 的状态
TFPI
与 结 合 FX
Ca2+ 变构
FⅢa FⅦa
(-)
FⅩa
FⅢa- FⅦa- TFPI- FⅩa
四合体
★ (4) 肝素
由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肺、
心、肝、肌肉含量丰富。
作用:
①间接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②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
③增强蛋白C的活性;
④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
(2)蛋白质C系统
包括蛋白质C、凝血酶调节蛋白、蛋白质S、 蛋白质C的抑制物。
蛋白质C由肝脏合成需VitK,蛋白质S是辅
助因子。
作用:
①灭活FⅤa、FⅧa;
②抑制FⅩ、凝血酶原的激活;
③促进纤溶。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由小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抑制外源性凝血过
程及FⅦa-TF对FⅨ的激活。(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
(三)血液凝固的控制
生理性凝血过程是受到严格控制的。 体内小血管损伤或体内低水平的凝血 系统经常被激活激活,但是血液循 环不会凝固。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主要的:
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1)屏障作用途径 (2)分泌多种活性物质抗凝
血液凝固
(一)凝血因子: 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血浆和组织内存 在着许多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之 为凝血因子。
现今已得到公认的凝血因子共有14个。
按照国际命名编号的凝血因子有12个。
国际命名的凝血因子
编号 中文名 英文名
fibrinogen prothrombin tissue factor Ca++ proaccelerin proconvertin antihemophilic PTC stuart-protet factor PTA contact factor fibrin-stabilizing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 因子Ⅱ 凝血酶原 因子Ⅲ 组织因子 因子Ⅳ 钙离子 因子Ⅴ 前加速素 因子Ⅶ 前转变素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 factor.AHF 因子Ⅸ 因子Ⅹ 因子Ⅺ 因子Ⅻ 因子ⅩⅢ 血浆凝血激酶 血浆凝血酶前质 接触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RBC和Hb的正常值 RBC Hb 成年男性 4.0~5.5×1012/L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110~150g/L 新生儿 6.0×1012/L 5天内达200g/L
贫血(anemia): 血液中红细胞、Hb浓度低于正常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1)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 : 外力→RBC→变型→恢复
4.收缩:
血小板内含有血小板收缩蛋白的微丝遍布整个 胞浆内,是血小板收缩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 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 可导致血凝块回缩和 血栓的硬化,有助于止血过程的加强。
•
•
5.吸附: 表面吸附血浆 中多种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在受 损血管局部的浓 度随之升高,利 于血液凝固和生 理性止血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凝固
二、血液的理化特征
1、血液的正常比重为1.05~1.06 2、血液的黏度即内摩擦。以水黏度为1,血黏度为 4~5 3、血浆渗透压为280~290mmol/L 4、血浆的正常pH为7.35~7.45)
红细胞
概念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 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实质:血浆中的可溶性纤 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原的过程)。
小结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 血机制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
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玻璃、白陶土、胶原等)触动 而启动。首先是XII因子结合到异物表面,并被激活为XIIa,然 后激活XI因子为XIa,XIa、VIIIa、Ca2+、PL一起形成因子X复 合酶,使X因子生成Xa,Xa、V、Ca2+、PL一起形成凝血酶原复 合物,进而使抗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 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液及血液 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完成内源性凝血。
血液凝固的负性调控
1.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1)表面光滑:防止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 (2)合成并释放多种具有抗血小板或抗凝血的物质。 2. 单核-吞噬细胞的抗凝作用:清除促凝物质 3.体液抗凝系统: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主要为抗凝血酶Ⅲ。 (2)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2)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凝血酶调制蛋白、蛋白质S等。 血浆中以酶原形式存在的蛋白质C被凝血酶和凝血酶调制蛋白 激活后,可水解灭活FVa和FⅧa,抑制FⅩ及凝血酶原的激活, 促进纤溶。 (3) 肝素:肝素主要通过增强血浆中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而发挥 间接抗凝作用。
中职升学生理学血液凝固
纤溶酶抑制剂
如α2-抗纤溶酶,能够抑制纤溶酶 的活性,从而调节纤溶系统的平 衡。
抗凝与纤溶在维持血液流动中的平衡
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流动性和止血功能。当血管受损时,凝血系统被激活 ,形成止血栓以阻止出血;同时,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也被激活,防止凝血过度并促进止血栓的溶解 。
在正常情况下,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活性受到精确的调控,以保持血液凝固和溶解的动态平衡。这 种平衡对于维持血管通畅和组织修复至关重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导致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 等病理状态。
中职升学生理学血液凝固
目录
• 血液凝固基本概念与生理意义 • 凝血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 血小板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 • 抗凝系统与纤溶系统在血液凝固中的调控 • 血液凝固异常与疾病关系 • 实验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
01
血液凝固基本概念与生理 意义
血液凝固定义及过程
血液凝固定义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 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共同凝血途径及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共同凝血途径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最终都会汇聚到共同凝血途径,即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原 的转化。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在共同凝血途径中,凝血酶原在钙离子和磷脂的参与下被激活成为凝血酶。同时,纤维蛋 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这些单体进一步聚合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 多聚体,从而形成血凝块。
06
实验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
实验诊断方法介绍
凝血时间测定
通过测定血液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所需的时间,反映凝血因子的活 性和数量。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实验,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Ⅶ、Ⅹ、Ⅴ、 Ⅱ和纤维蛋白原的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酶
凝血酶的作用: ①水解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
②可激活FⅤ、FⅦ、FⅧ、FⅪ、FⅫ及FⅩⅢ;
③活化血小板以提供磷脂表面;
④激活蛋白C系统,从而灭活FⅤa、FⅧa。
外源性凝血 内源性凝血 细胞损伤 接触异面 激肽释放酶 组织因子(TF) Ⅻ Ⅻa Ⅶ Ca2+ HK 前激肽释放酶 Ⅺ Ⅺa Ca2+ Ⅸ Ⅸa Ⅷa Ca2+ Ⅹ Ⅹa Ⅹa Ⅹ 血小板磷脂表面 Ⅴa 凝血酶原 Ⅴa Ca2+ 激活物 Ca2+ 组织因子磷脂表面 血小板磷脂表面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2. 纤维蛋白、血流及单核细胞的作用 (1)纤维蛋白的吸附—凝血酶 (2)血流的稀释—活化的凝血因子 被血流稀释 (3)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吞稀释 的因子
3.生理性抗凝物质
★ (1)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肝脏、血管内皮生成。 作用:灭活FⅡa、FⅨa、FⅩa、FⅪa、FⅫa 机理:分子中的精氨酸残基与凝血因子活性 部位的丝氨酸残基结合。 肝素可增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
TFPI
与 结 合 FX
Ca2+ 变构
FⅢa FⅦa
(-)
FⅩa
FⅢa- FⅦa- TFPI- FⅩa
四合体
★ (4) 肝素
由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肺、
心、肝、肌肉含量丰富。
作用:
①间接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②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
③增强蛋白C的活性;
④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
2.凝血酶的生成 凝血酶原 凝血酶
3.纤维蛋白的生成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1.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 ①内源性途径(内源性凝血) 完全由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参与完成。
启动方式 异物表面 血液与异物表面的接触。 除正常、完整血管壁以外 的任何接触面都是异物表 面。
内源性凝血
接触异面
激肽释放酶 Ⅻ HK Ⅻa 前激肽释放酶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 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 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生理性止血过程:
血管挛缩
血液凝固。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
(1)损伤刺激反射性收缩 (2)损伤血管肌源性收缩引起 局部 (3)粘附的血小板释放5-HT、 TXA2引起收缩 出血时间: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耳垂、 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 血延续的时间这段时间称出血时间。 正常:1-3min 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 的状态
物,增强纤维蛋白溶解。
三、止血栓的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分解液化的过程
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纤溶酶、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一)纤溶酶原的激活 (二)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三)纤溶抑制物
(一)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溶酶原主要由肝脏生成
激活物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甲状腺、肺、子宫、肾上腺含量高
启动方式 血管破损,组织因子与血液接触
a. FⅢ与FⅦ形成1:1复合物;
b. FⅢ提供磷脂表面,必须有Ca2+参加;
c. FⅢ可提高FⅦa的催化效率。
外源性凝血 细胞损伤 组织因子(TF) Ⅶ Ca2+
外源性凝血 细胞损伤 组织因子(TF) Ⅶ Ca2+
Ⅹa Ⅹ 凝血酶原 Ⅴa 激活物 Ca2+ 组织因子磷脂表面
FⅡ
凝血酶原激活物
FⅡa
3. 辅助因子 FⅢ、 Ca2+、 FⅧ、FⅤ、高分子激肽原
4.依赖VitK的凝血因子 FⅡ、FⅦ、FⅨ、FⅩ 含r-羧基谷氨酸,和Ca2+结合暴露磷脂 结合部位。
5. FⅦ须与FⅢ结合才能作用;FⅢ存在于 血管外,脑、肺、胎盘中含量高。
★ (二)凝血的过程
1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
Hale Waihona Puke (2)蛋白质C系统包括蛋白质C、凝血酶调节蛋白、蛋白质S、 蛋白质C的抑制物。
蛋白质C由肝脏合成需VitK,蛋白质S是辅
助因子。
作用:
①灭活FⅤa、FⅧa;
②抑制FⅩ、凝血酶原的激活;
③促进纤溶。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由小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抑制外源性凝血过
程及FⅦa-TF对FⅨ的激活。(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
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
3.激肽释放酶、 FⅫa
纤溶酶的作用:
①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②水解凝血因子 、 FⅡ、FⅤ、FⅧ、 FⅫ
(二)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纤维蛋白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可溶,抗凝
(三)纤溶抑制物
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 内皮细胞生成
(三)血液凝固的控制
生理性凝血过程是受到严格控制的。 体内小血管损伤或体内低水平的凝血 系统经常被激活激活,但是血液循 环不会凝固。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主要的:
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1)屏障作用途径 (2)分泌多种活性物质抗凝
PGI2、NO、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抗凝血酶Ⅲ、凝血酶调节蛋白(TM) 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
(一)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目前已经知道有14种按国际命名法依发 现的先后顺序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
凝血因子I—ⅩIII(F I—ⅩIII)
1.
FⅣ是Ca2+,其余均为蛋白质
包括FⅡ、FⅦ、FⅨ、FⅩ、 FⅪ、FⅫ、前激
2.大部是丝氨酸蛋白酶
肽释放酶;它们激活后能对特定肽链有限水解。
Ⅺ
Ca2+ Ⅸ
Ⅺa
Ⅸa Ⅷa Ca2+ 血小板磷脂表面
HK---高分子量激肽原
内源性凝血 接触异面 激肽释放酶 Ⅻ Ⅻa HK 前激肽释放酶 Ⅺ Ⅺa Ca2+ Ⅸ Ⅸa Ⅷa Ca2+ Ⅹ Ⅹa 血小板磷脂表面 Ⅴa 凝血酶原 Ca2+ 激活物 血小板磷脂表面
1.凝血酶血激活物的生成 ②外源性途径 (外源性凝血,血管外FⅢ参与)
外源性凝血 内源性凝血 细胞损伤 接触异面 激肽释放酶 组织因子(TF) Ⅻ Ⅻa Ⅶ Ca2+ HK 前激肽释放酶 Ⅺ Ⅺa Ca2+ Ⅸ Ⅸa Ⅷa Ca2+ Ⅹ Ⅹa Ⅹa Ⅹ 血小板磷脂表面 Ⅴa 凝血酶原 Ⅴa Ca2+ 激活物 Ca2+ 组织因子磷脂表面 血小板磷脂表面
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激活物
纤维蛋白单体 ⅩⅢa 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Ca2+
ⅩⅢ
★小
结
1.血液凝固过程是一个瀑布式的连锁反应,凝血因 子相继激活,最终生成纤维蛋白 2. 血液凝固过程中,只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时, 有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两种形式。此后,两条途径归 于统一,以相同的方式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 3.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都必须有凝血因子进 行催化的场所 —— 磷脂表面,同时都必须要有Ca2+参与。 4.调节蛋白FⅧ、FⅤ使反应过程加速。
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下组织
血管收缩
5-HT、TXA2
血小板激活
凝血系统激活
(粘附、聚集、释放)
血小板止血栓
(初步止血)
纤维蛋白形成
血凝块形成
(有效止血)
生理性止血示意图
二、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 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 过程。 (一).凝血因子 (二) 凝血过程
(三)血液凝固的控制
灭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尿激酶
2.α2- 抗纤溶酶 肝脏生成;灭活纤溶酶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溶酶抑制剂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