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散的妙用

合集下载

升降散妙用

升降散妙用

升降散妙用升降散升降散白僵蚕(酒炒6蝉蜕3广姜黄9川大黄(生)12为细末研匀,病情分四次服,重分三次服,最重分二次服.杨栗山升降散原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诸症,根据诸多老中医、特别是北京赵绍琴老先生的经验,只要见有气机郁滞诸证升降散加减用之,均有良效。

笔者应用该方加味治疗寒热如疟、口渴不已、咽喉肿痛、阳萎盗汗、狂乱躁烦、神经质症、盆腔炎症、斑疹搔痒等症,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兹简述于下:热郁少阳寒热不已袁XX :男,51岁,农民。

恶寒发热间作,头痛泛恶不已,延绵已十月有余,中西药治疗不断。

身热38度,颈背筋脉拘紧,两手无名指、小指发麻,纳眠尚调,大便不畅,苔薄黄腻,脉弦细滑带数。

热郁少阳,三焦气机不畅。

治宜清疏肝胆,调畅气机。

方拟柴胡、黄芩、法半夏、片姜黄、白僵蚕各10克,蝉衣、片姜黄、薄荷各6克,竹茹、枳壳、蔓荆子各12克,大黄、甘草各5克。

服5剂,寒热除,头痛、手指麻木不作。

一周后午后略有低热,腰背肩胛酸滞,舌红苔薄,脉细弦。

少阳郁热已解,阴血也见亏损。

续清余邪,佐以养阴退虚热。

银柴胡、地骨皮、白僵蚕、秦艽各10克,蝉衣、片姜黄各6克,生首乌、制女贞、枸杞子、川楝子各12克,生甘草5克,红枣10枚。

7剂,未再来诊。

外感失治,邪留不去,缠绵少阳,枢机受阻,以致寒热间作,头痛泛恶,太少阳经气不利,则项背肩胛拘紧,两手无名、小指麻木不适;苔薄黄腻,脉细弦滑带数,此少阳郁热、痰浊内滞之征。

治用小柴胡汤清疏少阳,合升降散疏理气机,加薄荷、蔓荆子疏风散热,竹茹、枳壳利痰下气。

肝胆气机流畅,表里营卫协和,外邪无滞留之地。

然郁热延绵数月,营阴暗灼于里,寒热除而午后微热,腰背酸滞,郁热伤阴,肝肾已亏。

复诊于升降散疏调气机的基础上加滋补肝肾、养阴退虚热之品,邪去阴复,肝肾得以充养,诸症消除。

痰热壅滞咽喉肿痛钱XX:男,43岁,农民。

咽喉梗塞,如有物阻,吞吐不去,甚于半年前淋雨感冒,西药消炎滴注、中成药润喉利咽,用之无数,终无大效。

升降散妙用

升降散妙用

升降散妙用原文作者: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粟山所著的《伤寒温疫条辨》,由蝉衣、僵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有透达郁热、升清降浊之功效。

本方在内科应用极为广泛,无论表里同病、上下同病、气血同病都可应用。

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方治疗一些实证、热证,以及急重证皮肤病常获佳效。

兹举例介绍如下。

1 脂溢性皮炎案例1:患者,男,38岁,业务员,2006年8月5日初诊。

患者于1个月前不明原因颜面及胸背部出现数片淡红色斑片,略觉瘙痒。

曾服用息斯敏及龙胆泻肝丸治疗,未见明显疗效,皮疹逐渐发展融合成大片。

患者平时多食肥甘厚味,嗜酒,3年前曾有过类似病史。

患者现头面胸背部皮疹,胸腹胀满,纳差,口中粘腻,小溲短赤,大便溏薄量少灼肛。

查:颜面、头皮、胸背可见大片湿润性红斑,上覆较多的油腻性鳞屑,有糜烂、流滋。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诊断为脂溢性皮炎。

辨证为脾胃运化不周,中焦枢机不利,湿热邪浊壅滞三焦,外迫肌肤。

治以通畅三焦、运脾除湿、通腑泻热。

方用升降散加味:蝉衣6g,僵蚕9 g,姜黄9 g,大黄9 g,茵陈30 g,苍白术各12 g,茯苓15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8月12日二诊:服药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患部已无糜烂、流滋,皮损色变黯淡,表面仅有少量糠秕样脱屑,略觉瘙痒;其他各项兼症尽除。

舌红,苔薄黄,脉弦。

此为三焦气机已畅,脾胃运化之功渐复,湿热之邪大部已除。

前方去大黄,加苦参10g、陈皮10 g、枳壳10 g。

连服半个月而愈。

按:脂溢性皮炎,中医称为“面游风”或“白屑风”,分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

湿性脂溢性皮炎由脾胃不运、枢机不利而致湿热邪浊内生,壅滞肌肤,而见皮损红斑湿润,大量油腻鳞屑,甚则糜烂、流滋。

升降散中虽无清热除湿之品,但可升清降浊,通利三焦,恢复脾胃运化之功能,脾胃得运,中焦枢机通利,则湿热自除。

2 过敏性紫癜案例2:患者,15岁,男,学生,2006年8月25日初诊。

升降散的功效与作用配方组成做法副作用

升降散的功效与作用配方组成做法副作用

升降散的功效与作用配方组成做法副作用升降散是一种中药配方,主要由人参、黄芪、生地黄、白术、枸杞子、茯苓、泽泻、山药、川断和柴胡等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被广泛用于中医中药理论中的“气虚阳落”症状的治疗,如困乏无力、少气懒言、腰膝酸痛等。

升降散有以下的功效和作用:1.补气升阳:升降散中的人参和黄芪具有补气之功,可以改善气虚症状,增加人体的能量。

2.补肾壮阳:黄芪、人参和枸杞子等成分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可以改善肾虚引起的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问题。

3.益精益血:升降散中的人参、黄芪和山药等成分对于补益精血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改善贫血、月经不调等问题。

4.健脾养胃:升降散中的白术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5.利水消肿:茯苓和泽泻等成分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浮肿症状。

6.清热解毒:柴胡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病邪,改善病情。

具体配方组成和做法:-人参:10克-黄芪:10克-生地黄:12克-白术:8克-枸杞子: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山药:10克-川断:10克-柴胡:6克以上草药材料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后,分成两次服用。

每日服用2次,连续服用7天。

副作用:升降散作为一种中药配方,一般来说副作用较小,但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对一些人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因为每个人对于草药的耐受性不同,个别人可能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红肿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2.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升降散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此时应减少剂量或者停药。

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升降散的安全性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尚未得到明确的研究,因此在这些人群中的使用应谨慎。

总之,升降散在一定的使用剂量范围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是相对安全的。

但要注意个体差异,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升降散的临床新用

升降散的临床新用

升降散的临床新用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

其方虽为温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超出温疫范畴。

既可治外感火郁,又可治内伤病之升降失调,郁热痰阻者。

余以此方治疗内伤或外感之低热、呃逆、便秘等多种病症,均获满意疗效。

1.内伤低热陈某,女,46岁,1999年5月19日初诊。

诉低热2年,体温波动于37~37.3℃之间,自觉阵发性烘热汗出,一日数次,每次持续数分钟。

伴心情抑郁,胸闷叹气,心烦焦虑,失眠多梦,胸胁及乳房胀痛不适,四肢不温,口干而苦,便意频繁但排出不爽,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诊时体温37.1℃。

此乃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治拟疏肝理气,透泄郁热,方用升降散加味:僵蚕、柴胡、枳壳、白芍、当归各10g,蝉衣、姜黄各8g,生大黄、甘草各6g,5剂。

5月26日复诊,服药后烘热感减轻,每天仅1~2次,已无汗出,饮食增加,精神好转,诊时体温36.8℃,切脉弦细。

仍守前方去枳壳,嘱服5剂。

后作随访,诸症消失。

按:患者由情志不遂而致病,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失职,气失条达,故见胸闷叹气,乳房胀痛,大便不调等症;郁久化火,内扰心神,故心烦失眠多梦;火郁气滞,阳气不达四末,故四肢不温;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致脾虚不运则纳差乏力;热郁于里,不得外达,则见阵发性烘热或低热。

诸般见症,皆为肝郁化火使然,治当疏肝解郁、宣泄郁火。

升降散方中,僵蚕、蝉蜕可使郁火随气机宣畅而得以外透;大黄、姜黄泻火化瘀,使瘀热得以从大便下泄;加柴胡、当归、白芍,寓逍遥散意,疏肝解郁,柔肝理脾,其中柴胡与枳壳配伍,亦有升降调气之功。

诸药合用,可使郁解气达,热透火泻,邪有出路,使2年之疾收效于10剂。

2.外感郁热例1:孙某,男,53岁,1997年12月23日诊。

患者1周前感冒,经治疗后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虽除,仍觉心烦胸闷,咽干,面部阵发性烘热,偶尔咳嗽,大便稍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升降散的组成功能主治

升降散的组成功能主治

升降散的组成功能主治1. 升降散简介升降散是一种传统中药配方,由多种中草药组合而成。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升降失调等疾病。

2. 组成成分升降散由以下中草药组合而成: - 黄芪 - 白术 - 陈皮 - 枳实 - 桂枝 - 五味子 - 红枣 - 生姜3. 主要功效及主治升降散的主要功效包括: - 升气:升降散可以升发脾胃中的清阳气,提升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 降气:升降散可以降顺胃中的浊阴气,以达到升降出入的平衡状态; - 调和气机:升降散可以调和胃脾的气机,促进气机的顺畅运行;- 调节水分代谢:升降散可以调节水分的代谢过程,对于体液不足或水湿停留的情况有一定疗效。

升降散的主要主治包括: - 脾胃气虚:脾胃气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等症状,升降散可以补益脾胃气虚,改善消化功能; - 痰湿停滞:痰湿停滞表现为胸闷、嗳气、呕吐黏液等症状,升降散可以调节水分代谢,减少痰湿的积聚;- 升降失调:升降失调表现为上腹胀满、腹胀无力等症状,升降散可以平衡升降出入的功能,缓解症状。

4. 用法用量升降散的用法用量一般为: - 每天服用2-3次; - 每次服用6-9g; - 可以煎服或加入适量的温开水中冲服。

5. 注意事项在使用升降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服用升降散时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 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 长期服用时,应定期复查身体指标,确保疗效和安全。

6. 结语升降散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作用。

它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对于脾胃气虚、升降失调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但在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剂量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升降散治疗脾胃病的方案

升降散治疗脾胃病的方案

一、引言脾胃病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人体各种疾病。

升降散是中医经典方剂,具有调和脾胃、升清降浊、健脾和胃的功效,广泛应用于脾胃病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升降散治疗脾胃病的方案。

二、升降散的组成及药理作用1. 组成升降散由黄连、黄芩、半夏、白术、甘草组成。

2. 药理作用(1)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调和脾胃。

(2)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3)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调和脾胃。

(4)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5)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解毒。

三、升降散治疗脾胃病的方案1. 诊断标准(1)患者具有脾胃病的典型症状,如胃脘疼痛、腹胀、纳差、大便溏薄等。

(2)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2. 治疗原则调和脾胃,升清降浊,健脾和胃。

3. 处方组成(1)黄连10g,黄芩10g,半夏10g,白术15g,甘草6g。

(2)根据患者病情加减:若胃痛明显,可加延胡索、香附;若腹胀明显,可加厚朴、枳壳;若纳差明显,可加山楂、神曲;若大便溏薄,可加白扁豆、薏苡仁。

4. 服用方法(1)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

(2)取煎煮好的药汁,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150ml。

5. 疗程根据患者病情,一般连续服用15-20天为一个疗程。

病情较重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6. 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2)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3)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4)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四、疗效观察升降散治疗脾胃病具有显著疗效,多数患者在服用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

具体疗效如下:(1)胃脘疼痛、腹胀、纳差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2)大便恢复正常,苔薄白。

(3)舌质淡红,脉弦滑。

五、总结升降散治疗脾胃病具有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

升降散擦浴治感冒高热

升降散擦浴治感冒高热

升降散擦浴治感冒高热
升降散擦浴治感冒高热
何继红甘肃省兰州市仙枝堂中医诊所
升降散是《伤寒温疫条辨》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的处方,近年来笔者临床外用本方擦浴治疗感冒高热,效果较好。

有清热解表,疏通腠理,退热解痉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体温,缩短发热持续时间,有效防止体温复升,降低高热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操作简单易行、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药物与用法制大黄24克,僵蚕12克,蝉衣12克,片姜黄2克,水煎2次浓缩成药液。

感冒高热时,将药液凉至40度左右,用纱布浸透药液,反复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大血管走行部位及背部擦浴治疗,以皮肤擦红为度,并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整擦浴的力度和持续的时间,一般擦浴20分钟。

注意事项机体在恶寒体温上升时,对冷的刺激敏感,不宜降温,高热期体温在超过39.5℃时,就会给脑细胞带来损伤,甚至发生惊厥,所以要在高热期进行擦浴比较恰当。

擦浴时禁止擦足心、胸前区和腹部。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白血病、肿瘤等患者禁止擦浴。

升降散的组方功能主治

升降散的组方功能主治

升降散的组方功能主治简介升降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药组成。

该方剂具有多种功效,适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和症状。

升降散通过平衡人体气血运行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组方成分升降散的组方成分包括:•麦冬•茯苓•泽泻•甘草•枳实•苡仁•浙贝母•石膏•桔梗•槟榔功能主治升降散的功能主治涵盖了多个方面。

以下是升降散的功能主治的具体介绍:1.滋阴降火:升降散中的麦冬、茯苓和泽泻等药物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体内的火热感,缓解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

2.清热化痰:升降散中的甘草、苡仁和浙贝母等成分,能够清热化痰,帮助痰湿流通,改善咳嗽、痰多等症状。

3.健脾益肾:桔梗和槟榔等药物具有健脾益肾的功效,能够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佳、腹胀等症状。

4.利尿通淋:升降散中的泽泻和茯苓等成分,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改善浮肿和尿频等症状。

5.润肺止咳:石膏和苡仁等药物在升降散中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呼吸困难。

6.安神定志:麦冬和茯苓等成分有安神定志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具有良好的镇静和安神作用。

适应症升降散适用于以下病症:•阳盛阴虚型高血压•阳盛阴虚型糖尿病•阳盛阴虚型贫血•阳盛阴虚型上火•阳盛阴虚型感冒•阳盛阴虚型神经衰弱使用方法升降散一般以煎服的形式使用。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将升降散药材按比例配好。

2.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

3.火煎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

4.过滤药渣,取药液。

建议每次服用升降散的剂量为10-15克,每日1-2次。

注意事项使用升降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2.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脾胃虚寒者慎用。

4.有过敏史者禁用。

5.使用升降散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

6.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

总结升降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滋阴降火、清热化痰、健脾益肾、利尿通淋、润肺止咳、安神定志等多种功效。

《升降散》【功能】:升清降浊、清热通淋、...

《升降散》【功能】:升清降浊、清热通淋、...

《升降散》【功能】:升清降浊、清热通淋、...
《升降散》
【功能】:升清降浊、清热通淋、利水。

【组成】:柴胡、升麻、茯苓、桔梗、猪苓、泽泻、木通、车前子。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加减】:按辨证分型加减。

1、湿热型: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有灼热感、尿末有白色浑浊分泌物,会阴、腰骶部隐痛,下体坠胀,苔黄腻;加苍术、黄柏、蚕砂、金银花。

2、肾虚型:腰膝酸软、耳鸣、失眠多梦、头晕眼花、梦遗、尿频、余沥不尽,舌淡;加山萸肉、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去掉木通、车前子、猪苓。

3、瘀滞型:会阴、小腹、阴囊部疼痛,小便淋沥不爽;加入丹参、王不留行、赤芍、当归尾、琥珀末。

升降散的功效与作用

升降散的功效与作用

升降散的功效与作用
升降散,又叫川贝母升降散,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药材混合而成。

在传统中医药中,升降散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咳嗽症状,尤其是痰多、
痰黏、难以咳出的情况。

它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热化痰:升降散主要成分之一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能够降低体内的炎热症状,减轻喉咙、气管等部位的炎症反应,帮助化解
痰液,使其易于咳出。

此外,川贝母还具有镇咳的作用,可减轻咳嗽频率
和咳嗽症状的严重程度。

2.润肺止咳:升降散中的川贝母、瓜蒌等成分,能够润肺止咳,促进
痰液的代谢和排出。

这对于治疗因肺热引起的干咳、咳喘等症状特别有效。

此外,它还可以舒缓咳嗽引起的肌肉疼痛和胸闷感,缓解病人的不适感。

3.护肺养阴:升降散中的北沙参、杏仁等具有滋阴养肺的功效,可帮
助修复受损的肺组织,并提高肺部的免疫力。

它们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缓解肺部的疼痛和不适感。

对于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肺部疾病
的病人,升降散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4.改善气道通畅:升降散中的茯苓、陈皮等成分,可促进气体的流通,改善气道的通畅性。

茯苓具有利尿、消肿、舒张支气管等作用,有助于排
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减轻肺部的负担。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祛湿
等作用,能够增加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5.抗炎解毒:升降散中的大黄、芦根等成分,具有抗炎解毒的作用。

它们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清除体内的毒素和有害物质,减轻
肺部负担,促进病情的恢复。

升降散的加减运用

升降散的加减运用

升降散的加减运用升降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常用于调节身体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等问题。

它由多种草药组成,包括人参、黄芪、白术等。

这些草药有助于提高人体的阳气水平,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升降散的加减运用指的是在升降散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一定的调整。

这样可以使升降散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求,并发挥更好的疗效。

在加减运用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 升方加减:如果患者的气血不足症状较轻,可以在原方的基础上适量增加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草药,如肉桂、当归等。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体内的阳气水平,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2. 降方加减:如果患者的阳气异常高,如热性病症状明显,可以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清凉草药,如荆芥、连翘等。

这样可以起到清热降阳、平衡阴阳的作用。

3. 减方加减:如果患者的体质较弱,特别是有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可以适量减少一些草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可以选择性添加些具有调理消化系统的草药,如陈皮、茯苓等。

4. 加减方: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加减方的调整。

比如,如果患者伴有气滞血瘀等问题,可以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草药,如川芎、红花等。

总的来说,升降散的加减运用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旨在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但是,在进行加减运用时,一定要谨慎并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是不同的,不同的加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同时,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疗效,及时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法。

升降散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在合适的使用和加减运用下,可以帮助患者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但是,对于不同的患者,使用时应该根据其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确保安全和疗效。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升降散的妙用(文书特制)

升降散的妙用(文书特制)

升降散的妙用升降散的妙用(转载)发表者:张徽声1334人已访问清代医家杨栗山推崇古方,运用古方升降散“救大证,怪证,坏证,危证”而活人无数,以该方为总方而著《伤寒瘟疫条辨》,从而使古方升降散广为后世医家所知,近代名医蒲辅周、赵绍琴等均对该方倚重有加,当代国医大师路志正等对该方也多有心得。

1.述源许多医家在运用古方升降散时,多以该方源于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些医籍教材亦从此说。

古方升降散虽籍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书而名重后世,但非杨氏所创,杨氏在《伤寒瘟疫条辨》中明确记述:“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余更其名曰升降散”。

杨栗山(1705—1795),名璿,字玉衡,号栗山,清代乾隆年间名医,中州夏邑人,著有《伤寒瘟疫条辨》(又称《寒温条辨》)。

书中刊有古方升降散:“白僵蚕酒炒,2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生,四钱,称准,上为细末,合研匀。

病轻者,分四次服,每服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黄酒一盅、蜂蜜五钱,调冷服,中病即止。

病重者,分三次服,每服重二钱四分三厘三毫,黄酒盅半,蜜七钱五分,调冷服。

最重者,分二次服,每服重三钱六分五厘,黄酒二盅,蜜一两,调匀冷服。

一时无黄酒,稀熬酒亦可,断不可用蒸酒。

胎产亦不忌。

炼蜜丸,名太极丸,服法同前,轻重分服,用蜜、酒调匀送下。

”杨氏在《伤寒瘟疫条辨》中提到古方升降散在《二分晰义》中”改分两、变服法,名为赔赈散”。

《二分晰义》,为清代雍正时人陈良佐所著,《二分晰义》内载”专治每年春分后秋前,但觉有病便是三十六般热疫时证中之证,但未曾服药过者,如法服下,下咽即苏,半日全愈。

白僵蚕二十两,用黄酒炒,捣成细末.争蝉蜕十两,晒干,捣成细,嫩姜黄三十两,捣成细末锦纹大黄若小大黄,令人腹痛,切勿误用,四十两,捣成细末以上四味共和匀一处,每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冷黄酒五钱,蜂蜜五钱,调服此药。

下腹即苏,半日全愈。

宜于空腹时服之。

服药后须忌半日不可吃茶水烟酒,饮食俟过半日,只宜常吃稀粥,以四五分饱即止。

升降散的功能主治

升降散的功能主治

升降散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升降散?升降散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草药经过研磨、混合、浸泡等工艺制成,常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升降散具有多种功能主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 升降散的功能主治升降散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上肢乏力:升降散可改善上肢乏力的症状,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2.下肢无力:升降散对下肢无力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

3.肌肉酸痛:升降散对肌肉酸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

4.筋骨疼痛:升降散能够调理筋骨,缓解筋骨疼痛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中风后遗症:升降散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影响,可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和语言能力。

6.运动损伤:升降散对运动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加快损伤部位的恢复速度。

7.神经系统疾病:升降散对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缓解症状。

8.关节炎:升降散常用于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可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3. 升降散的使用方法升降散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方法:•口服:通常以粉剂或胶囊的形式口服,每次一包或按医生指导的剂量服用,一般每日2-3次。

•外用:升降散也可以外用于患处,可以用于按摩、湿敷等方式,具体用法请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针剂:升降散也可以通过针剂的形式进行注射,注射剂量及频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注意事项在使用升降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医嘱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升降散,严格按照医嘱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禁忌症:对升降散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或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升降散期间,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特别是激素类、抗生素类药物。

•儿童和孕妇:儿童和孕妇慎用升降散,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不良反应:使用升降散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 总结升降散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适用于上肢乏力、下肢无力、肌肉酸痛、筋骨疼痛、中风后遗症、运动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和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升降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具有润肺化痰、清肺宣散的功效。

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对于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以下将对升降散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升降散的成分及药理作用升降散主要由苏合香附汤、千里光、桔梗、前胡、白芍等中草药组成。

它具有祛痰、化痰、清热、宣肺的功效。

其中,苏合香附汤是升降散的主要成分,具有平喘化痰、宣肺利湿的作用。

千里光和桔梗有清热利湿、宣肺化痰的作用。

前胡和白芍则具有活血化瘀、开窍通络的作用。

二、升降散的临床应用1.肺炎:升降散可以中和湿热,化痰止咳。

在治疗肺炎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并帮助患者清除痰液,促进肺部的恢复。

2.支气管炎:升降散可以清热化痰,解表散邪。

在治疗支气管炎时,可减轻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帮助患者清除痰液,舒缓呼吸困难。

3.咳嗽:升降散具有祛痰宣肺的作用,适用于湿热郁肺引起的咳嗽。

在治疗咳嗽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

4.哮喘:升降散可以宣肺止喘,平喘化痰。

在治疗哮喘时,可以缓解患者的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5.肺结核:升降散可以清热解毒,化痰消肿。

在治疗肺结核时,可以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盗汗等症状,协助抗菌治疗,促进康复。

三、升降散的剂型和用法升降散主要有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进行选择。

一般建议成人每次口服3-6克,一日3次;儿童每次口服1-3克,一日2-3次。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以适量调整剂量。

四、注意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升降散,以免影响胎儿和母乳喂养。

2.对升降散中的其中一成分过敏的患者,不宜使用该药方剂。

3.在使用升降散时,应注意药品质量和存储条件,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用药不当。

4.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忌食辛辣食物和生冷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总之,升降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确的疗效。

中药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中药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中药升降散的临床应用中药升降散是一种具有广泛临床应用的传统中药配方,其主要成分包括升麻、降香、法夏、木香、广木香、膏松香等。

这一中药配方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中药升降散的临床应用,以及其在不同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

一、中药升降散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药升降散具有行气活血、平肝和胃、理气和中等功能,对于胃肠道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在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气虚、胃肠蠕动功能障碍等病症方面,中药升降散能够起到调和脾胃、活化气机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此外,中药升降散还可以缓解胃痛、腹痛、腹胀等不适感,对于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尤为适用。

二、中药升降散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对于经期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中药升降散也有很好的疗效。

中药升降散可以舒肝、调经、活血化瘀,对于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缓解月经痛、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等问题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中药升降散常常被中医师作为基础处方之一,用于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三、中药升降散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神经系统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神经性头痛等,常常伴有气滞血瘀、气机郁滞的情况。

中药升降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在治疗这些疾病时,中医师常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合其他药物,使用中药升降散来辅助治疗,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四、中药升降散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常常伴有气滞血瘀、痰浊气结的病理情况。

中药升降散具有行气化痰、平喘开窍的功效,对于这类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在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时,中药升降散可以改善痰湿阻滞、气机不畅等问题,有助于恢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五、中药升降散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除了上述几类疾病外,中药升降散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

由于中药升降散具有调和气机、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因此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

升降散的临床应用分析升降散是一种配方中含有多种草药的中药,主要由升麻、生姜、橘红等草药组成。

它具有活血祛瘀、散寒温经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从升降散的组成、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升降散的组成主要包括升麻、生姜、橘红、川芎等几种草药。

其中,升麻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散寒的作用,能够舒缓痉挛、解表散寒;生姜则具有温中散寒、温经驱寒的功效,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橘红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能够帮助消化和改善气血循环;川芎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止痛祛风,常用于痛经、产后瘀血等疾病。

升降散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活血祛瘀、散寒温经。

其主要成分升麻和川芎具有活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和代谢,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生姜和橘红则具有散寒的作用,可以温暖体内,改善气血运行。

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使用,能够协同作用,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的效果。

升降散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常用于痛经的治疗。

痛经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时引起的,而升降散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痛经的症状。

其次,升降散还常用于其他妇科疾病的治疗,如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等。

这些疾病多与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积聚有关,而升降散能够改善气血循环、促进瘀血的代谢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此外,升降散还常用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风后瘀血和气滞是常见的病理变化,而升降散能够活血祛瘀、散寒温经,有助于恢复中风后的功能。

总之,升降散是一种中药配方,具有活血祛瘀、散寒温经的药理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它常用于痛经、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等妇科疾病的治疗,同时也能用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

然而,在使用升降散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剂量和疗程,并且应严格按照专业医生的指导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升降散治慢性麦粒肿霰粒肿】对于急性的麦...

【升降散治慢性麦粒肿霰粒肿】对于急性的麦...
但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的麦粒肿以慢性发生的霰粒肿则需要缓缓调理体质
【升降散治慢性麦粒肿霰粒肿】对于急性的麦...
【升降散治慢性麦粒肿霰粒肿】对于急性的麦粒肿,多用清热解毒治法治疗。但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的麦粒肿,以及慢性发生的霰粒肿,则需要缓缓调理体质。多从调理气机升降,清热利湿角度治疗。常用方是升降散。组方:蝉蜕9g、僵蚕12g、片姜黄15g、生大黄18g。用法:将以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取1~3g,用温水或蜂蜜水或少量黄酒送服。每日2~3次,连续1~2周。(本法选自《小儿小病小妙招》,各大网店有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降散的妙用升降散的妙用(转载)发表者:张徽声1334人已访问清代医家杨栗山推崇古方,运用古方升降散“救大证,怪证,坏证,危证”而活人无数,以该方为总方而著《伤寒瘟疫条辨》,从而使古方升降散广为后世医家所知,近代名医蒲辅周、赵绍琴等均对该方倚重有加,当代国医大师路志正等对该方也多有心得。

1.述源许多医家在运用古方升降散时,多以该方源于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些医籍教材亦从此说。

古方升降散虽籍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书而名重后世,但非杨氏所创,杨氏在《伤寒瘟疫条辨》中明确记述:“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余更其名曰升降散”。

杨栗山(1705—1795),名璿,字玉衡,号栗山,清代乾隆年间名医,中州夏邑人,著有《伤寒瘟疫条辨》(又称《寒温条辨》)。

书中刊有古方升降散:“白僵蚕酒炒,2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生,四钱,称准,上为细末,合研匀。

病轻者,分四次服,每服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黄酒一盅、蜂蜜五钱,调冷服,中病即止。

病重者,分三次服,每服重二钱四分三厘三毫,黄酒盅半,蜜七钱五分,调冷服。

最重者,分二次服,每服重三钱六分五厘,黄酒二盅,蜜一两,调匀冷服。

一时无黄酒,稀熬酒亦可,断不可用蒸酒。

胎产亦不忌。

炼蜜丸,名太极丸,服法同前,轻重分服,用蜜、酒调匀送下。

”杨氏在《伤寒瘟疫条辨》中提到古方升降散在《二分晰义》中”改分两、变服法,名为赔赈散”。

《二分晰义》,为清代雍正时人陈良佐所著,《二分晰义》内载”专治每年春分后秋前,但觉有病便是三十六般热疫时证中之证,但未曾服药过者,如法服下,下咽即苏,半日全愈。

白僵蚕二十两,用黄酒炒,捣成细末.争蝉蜕十两,晒干,捣成细,嫩姜黄三十两,捣成细末锦纹大黄若小大黄,令人腹痛,切勿误用,四十两,捣成细末以上四味共和匀一处,每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冷黄酒五钱,蜂蜜五钱,调服此药。

下腹即苏,半日全愈。

宜于空腹时服之。

服药后须忌半日不可吃茶水烟酒,饮食俟过半日,只宜常吃稀粥,以四五分饱即止。

能如是则病永不发矣,否则饱食一餐,即时复发。

至于荤腥,更不可吃,总宜滋味清淡。

若贫苦人患热疫,虽经数日及半月,或一月未愈者,但服此药即愈,以其未曾误服他药故也。

富贵人服之间有不效者,因其误服他药故也。

凡热疫证,自春分以后秋分以前,得服此药,实卫生之仙剂,真捷效之神丹,切勿以有霸药而怀疑。

此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酒为引,生蜜为导,六法俱备,无偏胜之弊,得中和之妙,故其效甚速而其功甚神也。

若一交秋分后,未交春分前,即有疫证,此药便不可服。

须知立方之旨专为热疫,因时制宜也。

至如寒疫证,自有诸名家论说时疫瘟疫治法,详伤寒部中,无庸佐为多赘。

以赔赈散命名者,窃谓岁饥有赈,犹赈济之不可无此药以赔之,故日赔赈散。

散者散也,望仁人君子,量力施济,散给于人,俾得寿世之意也。

赔赈散每服只宜计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者,以上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以成一岁,一度应一日,自春分至秋分得半耳,计日乃一百八十二日半也。

溯源古籍,《二分晰义》之后,古方升降散仅见于《伤暑全书》一书。

《伤暑全书》二卷由明代张鹤腾搜辑历代医家治暑良方于公元1623年编成,书中记载升降散”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不用片姜黄川大黄生,四钱上为细末,合研匀,病轻者分四次服,每服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冷黄酒五钱,蜂蜜五钱,调匀冷服,中病即止。

病重者分三次服,每服重二钱四分三厘三毫,黄酒一半,蜜七钱五分,调匀冷服。

最重者分两次服,每服重三钱六分五厘,黄酒两杯,蜜一两,调匀冷服。

如一二帖未愈,可再服之,热退即止。

胎产亦不忌。

炼蜜丸,名太极丸,性稍缓。

服必空心,服后需忌半日不可吃茶水吃烟吃饮食,若不能忌,并不效;能尊禁忌,下咽即苏,半日而愈。

若饱食后服此亦不效,愈后最忌饱食,只宜吃稀粥四五分饱,永不再发。

至于荤腥,更须着实牢忌,万不可吃。

凡患瘟疫,未曾服他药,或一二日,或七八日,或至月余未愈,但服此药,即愈。

若先用他要不效,后用此药,亦间有不效者,服药杂故也。

” 从《伤暑全书》溯源,在《东医宝鉴》(1613年正式刊行)可寻见相关内容。

《东医宝鉴?杂病篇》载有”僵黄丸”一方:白僵蚕1两,大黄2两。

上为末,生姜汁为丸,如弹子大. 每服1丸,井水研下。

主治大头病及喉闭。

书中注明本方别名为内府仙方。

考查”内府仙方”,见于《万病回春?瘟疫门》。

《万病回春》为明万历龚廷贤所撰,成书于1587年,所载”内府仙方”:僵蚕二两,姜黄、蝉蜕各二钱半,大黄四两,共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大人服一九,小儿减半,蜜水调服,立愈。

治肿项大头病、虾蟆病。

再溯源古籍,尚未见载内府仙方,内府仙方方源难以进一步考证。

所谓”内府仙方”,可理解为皇宫内府所藏的古老效方,其组方主治显示出与杨栗山升降散的内在联系的一致性。

从1587年的《万病回春》”内府仙方”到1613年的《东医宝鉴》”僵黄丸”再到1623年的《伤暑全书》”升降散”终至清代的《二分晰义》赔赈散及《伤寒瘟疫条辨》升降散,可见这一古方升降散以不同方名存在及在主治,制剂、用量、服法等方面的发展的时空历程。

述源,无疑对更好理解古方升降散一方有着积极的意义。

2论方古方升降散法气之升降出入而立方,籍《伤寒瘟疫条辨》而名于世,杨栗山之论亦颇透彻:”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

窃尝考诸本草,而知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也。

其性属火,兼土与木,老得金水之化,僵而不腐,温病火炎土燥,焚木烁金,得秋分之金气而自衰,故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

夫蚕必三眠三起,眠者,病也,合簿皆病而皆不食也;起者,愈也,合簿皆愈而皆能食也。

用此而治合家之温病,所谓因其气相感,而以意使之者也,故为君。

夫蝉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出粪土之中,处极高之上,自感风露而已。

吸风得清阳之真气,所以能祛风而胜湿;饮露得太阴之精华,所以能涤热而解毒也。

蜕者,退也,盖欲使人退去其痛,亦如蝉之脱然无恙也。

亦所谓因其气相感,而以意使之者也,故为臣。

姜黄气味辛苦,大寒无毒,蛮人生啖,喜其祛邪伐恶,行气散郁,能入心脾二经,建功辟疫,故为佐。

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

盖亢甚之阳,非此莫抑,苦能泻火,苦能补虚,一举而两得之。

人但知建良将之大勋,而不知有良相之硕德也,故为使。

米酒性大热,味辛苦而甘。

令饮冷酒,欲其行迟传化以渐上行头面,下达足膝,夕卜周毛孔,内通脏腑经络,驱逐邪气,无处不到。

如物在高巅,必奋飞冲举以取之。

物在远方及深奥之处,更必迅奔探索以取之。

且喜其和血养气,伐邪辟恶,仍是华佗旧法,亦屠苏之义也,故为引。

蜂蜜甘平无毒,其性大凉,主治丹毒斑疹,腹内留热,呕吐便秘,欲其清热润燥,而自散温毒也,故为导。

盖蚕食而不饮,有大便无小便,以清化而升阳;蝉饮而不食,有小便无大便,以清虚而散火。

君明臣良,治化出焉。

姜黄辟邪而靖疫,大黄定乱以致治,佐使同心,功绩建焉。

酒引之使上行,蜜润之使下导,引导协力,远近通焉。

补泻兼行,无偏胜之弊,寒热并用,得时中宜。

所谓天有覆物之功,人有代覆之能,其洵然哉。

” 杨栗山之前的陈良佐所论也见精当,《二分析义》:”夫立方必有君、臣、佐、使,而兼引导,此医理之***也。

考之本草,蚕气温味辛,为清化之品,升清阳而降浊阴,散邪火而除邪热,则烦躁解而口不渴矣。

盖蚕必三眠三起,眠者皆病而不食也,起者皆愈而能食也。

僵者,合箔皆僵,用以治合家皆病之热疫,因其气味相感而以意使之也,故君。

蝉气寒无毒,味咸而甘,为清虚之品,处极高而守廉不食,吸风得清阳之真气,故能去湿散风,饮露得太阴之精华,故能涤热解毒,以不食之物而治乏食之病,其义深其理妙。

蜕者,退也,俾人退去其病,脱然无恙,亦因其气味相感而以意使之也,故为臣。

姜黄性味辛苦,大寒无毒。

藏器谓其除邪热消毒,苏颂喜其辟恶祛邪,能治血中之气,建功逐疫,故为佐。

大黄苦寒无毒,亢甚之阳非此莫抑,苦能泄火,兼能补虚,荡涤肠胃,化食调中,安和五脏,推陈致新,能戡定祸乱,所以有将军之号,时疫烦热,非此不除,故为使。

米酒性热,其味苦辛而甘,用冷酒,欲其上行头面,遍达肌肤,内通十二经络,外周八万四千毛窍,逐邪驱祟,无处不到,和血行气,助药杀毒,故为引。

蜂蜜甘平无毒,弘景云蜜功有五,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功和百药,故为导。

” 古方升降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酒引蜜导、炼蜜姜汁等的制服法不同,但自《万病回春》至《伤寒瘟疫条辨》,其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的制方却都一致。

僵蚕,味咸,辛,平,微温,无毒。

入心、肝、脾、肺,胃经。

辛平气轻且浮而升阳,出以从化.具清热解郁。

活络通经,驱风开痹,化痰散结、解毒定惊之功。

蝉蜕,咸甘,寒,无毒。

气轻平,入肝、脾、肺三经。

性寒气轻擅于宣肺开窍、散热透疹.定惊解疼。

姜黄,辛、苦,温。

归脾、肝经。

辛苦而温有辛散、苦泄、温通之能.行升出之机,具有行气、散瘀、祛痰伐恶.破血通络之功。

大黄:味苦,性寒。

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气味俱厚,沉而降,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苦,具有泻热通便功效,解毒消痈行瘀通经,清热除湿之功。

四药合用。

升降并用,一升一降之中寒温兼行,气分血分药物同施,能宣畅卫、气、营、血,调气血,和内外,平寒热,匀虚实,行气解郁,宣上导下,通利三焦,既升清阳也降浊邪,既宣肺气也散郁火,去邪热通腑气,解邪毒活血络。

气血并治而通表里畅气血,使气血调和,开达气机使气机升降畅通正常。

总之,古方升降散集宣、清、下、和于一方,升清降浊,功大效宏。

古方升降散组成成分为大黄、姜黄、蝉蜕、僵蚕,现代药理表明:大黄,煎剂及水、醇、醚的浸出物均对一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大黄药理作用广泛,对消化系统有导泻、利胆、保肝、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作用,对病原微生物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等作用,还有抗炎止血、降血脂血糖作用;姜黄中的姜黄素、姜黄酸钠、姜黄挥发油对大鼠和小鼠的急、慢性炎症具有抗炎作用。

并可抗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等,因此姜黄对治疗皮肤病,如牛皮癣、皮肤感染及真菌感染可能有用。

姜黄有抗炎、利胆、护肝、降血脂、抗血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蝉蜕有抗惊厥、镇静、解热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IV型变态反应及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有明显抗过敏作用:僵蚕有抗惊厥、镇静、抗血凝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总之,升降散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解痉,利胆,抗惊厥,调节免疫、抑制变态反应、解热镇静、镇痛、抑菌等作用,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惊厥,催眠,提高机体耐受不良损害的能力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