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
我们的学校为何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我们的学校为何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什么叫杰出的人才?现在就让我们这些还不是杰出人才的人谈谈这问题吧!我个人认为杰出的人才就是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华侨丁肇中等知识型、创新型、发明型的伟人。
至于他们的伟大之处我在这里就不多啰嗦了,至少他们能称的上是杰出的人。
好,我们不偏离话题,还是说话的方向指向中国,把中国的人、教育与其他国家比较一下来讨论这话题。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并不缺少优秀的人,而是缺少杰出的人才,缺少培养杰出人才的方法。
我们优秀的人不少啊,如:袁隆平、季羡林……不胜列举。
如果我们现在以是否获得诺贝尔奖衡量是否有杰出人才的话,我们中国就不好意思说了,但这样是不全面的(这也奇怪啊!你说这中国这么多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获得这所谓的诺贝尔奖呢????????淡定)。
在中国杰出的人才就是“冒”不出,怪我们是中国人吗?不是的,外籍华桥不就是中国人吗,然而他们中是有很多杰出的,李远哲,李政道,丁肇中等不就是吗?这就要考虑到环境、教育等的问题了。
我在网上看到一则09年的信息:在美国高中校园,尤其是华人学生集中的地方流行的“中国妈妈(Chinese Mom),成了贬义词。
华裔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是,“中国妈妈”特别爱攀比,望子成龙心切。
白人学生则认为中国妈妈就像一只老母鸡,华裔同学就如同小鸡,总要靠老母鸡的翅膀来保护。
结果Chinese Mom 就变成了一句讽刺性的调侃语。
中国人历来重视子女的幼年教育,俗话说,“三岁看小,八岁看老”。
中国社会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和近代的应试教育体制,造成迫切“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们对子女的智力教育是舍得花血本的,对子女的成长也爱护有加。
但是这种母鸡护小鸡般的过分呵护,却容易造成子女情商教育方面的缺失。
这种负面由于效应是许多中国家长并没有认识到,或者认识不足的.。
说到应试教育,我想到学生中流行的一句话:读小学为了考个好初中,读初中为了考个好高中,读高中为了考个好大学,读大学为了考个找个好工作。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在近几年的一项国际评估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在全球二十一个受调查国家中排名第一,而想象力排名却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这个结果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扼杀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罪魁祸首当推填鸭式的中国特色教育制度--应试教育。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发展了几千年,经历了推举制、科举制等几个阶段,如今应试教育成了主流。
应试教育不能算百害无一利,至少它使中国几亿学子的计算能力在全球屈指可数。
但是只有好的计算能力就足够了吗?不会创造,那么计算能力用在哪里呢?应试教育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此--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应试教育的“一考定终身”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近年来,学生中因为太过刻苦而休息不够导致经常生病的不足为奇;空有学习成绩而生活不能自理的高分低能者也不乏其人;因学习压力太大、高考失利等而精神失常或自杀者也常见报端。
“一考定终身”迫使学生们围着分数转。
由“学生”变成了“考生”,由为学习而生变成了为考试而生,难道这不是应试教育的败笔吗?其次,阻碍中国孩子出众的就是被冠以美名的“全面发展”。
这也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败笔。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真的能够全面发展吗?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专注于某件事时,就会投入多数精力。
当真“全面发展”?那么专注的一件事所投入的精力必将被分走,如此一来,无异于南辕北辙--发现自己的长处而不加利用加强,反而拼命去补自己的短处--结果,如若不能成为全才,那么只能成为废才,而全才又有几个呢?人若能发现天份之后,不断加强利用,而使之不断成长,总会有达到世界前沿的一天,即使能有成为天才、伟人,也有足够能力在某领域走的更远。
如果邓稼先全面发展而致力于行医救人,袁隆平全面发展而致力于体育运动……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会因此而失去这些天才。
天才常有而全才不常有,中国因此而失去的天才太多了。
中国高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探究
窄的知识化考试 , 学生知识结构不 完整 , 教学 内容繁 杂, 师生缺 少交流对话 , 少 尊重个性 的 因材施 教等。 因此 , 须对 以“ 象人” 缺 必 抽 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进行 改革调整 。 关键 词 : 钱学森之 问; 应试教育 ; 交流 ;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 6 0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0 8 3 9 (0 1 o —O o —0 G4 A 10 - 8 8 2 1 ) 6 l4 2
收 稿 日期 :0 1— 9— 0 21 0 2
作者简介 : 刘佳( 92一) 女 , 18 , 山东即墨人 , 抚顺师 范高等专科 学校, 助教 , 沈阳师范大 学, 研究生在读 , 主要从事 高等教 育教 学研 究。
海外 华裔科 学家 获 奖 。这 就 更加 剧 了国 内对诺 贝尔 奖的关 注和渴望 , 也引起 了各界 深入 的思 考 。中 同时 国人是绝对有 能力获得 这一科 学领 域 的最高奖 项 的。 那么 出现这一结 果 的原 因是 什 么?为 什 么 中国 培 养 不出杰出人才?原因就在于—— 中国的教育 出了问 题。 教育是人 培养人 的行为 。它的核心 是人 , 的主 它 体是人 , 离开 了人 就不成其 为教 育 。教育 的本质 教育 是要把人 真正 当人来 培养 , 而使 教育对 象 的潜 能 得 从 到开发 , 能力得到发展 , 个性得 到张扬 。那么问题出 在什么地方?长期 以来 , 我国的高等教育脱离“ 具体 的人” 进行人才培养 , 并不是因材施教 , 使学校变为工 厂 , 培养变 成模 式化 的机 械化 批 量 生产 , 视 了 人才 忽 学生是 有思想 、 感 、 有情 有个 陛、 独特需 求 的具体 的 有 人 , 有学生都按 同一个模 式 去塑造 。这是 中 国大 将所 学 为什么难 以培 养 出杰 出人 才 的一 个 重要 原 因。这 种 以“ 象人 ” 抽 为基 础 的教育 , 主要表 现在如下几 个方 面: 一 Nhomakorabea、
中国为何培养不出像乔布斯一样的杰出人才
中国为何培养不出“乔布斯式”创新人才乔布斯走了,苹果失去了一位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梦想家。
乔布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定义了一个时代,他重新诠释了创新的意义。
乔布斯的逝世,引发了国人对创新人才的思考与追问,中国何时拥有自己的“乔布斯”?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乔布斯式”创新人才?这实际上也是长期以来萦绕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钱学森之问”。
斯人已逝,追问依旧,见仁见智,谁与破解?【事件回放】☆中国呼唤‚乔布斯式‛创新人才。
乔布斯去世后,许多知名人士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乔布斯?曾任谷歌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在微博上说:‚中国十年内可能会出现市场估值和商业模式与苹果相当的公司,但很难出现像苹果那种类型的创新。
‛不是说中国人不够聪明,或没有潜力成为乔布斯这样的人,而是中国的学校太注重死记硬背,不鼓励批判性思维。
看看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就知道了,这两位互联网企业家幼年多居美国。
‛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在微博说:‚中国急需乔布斯式创新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发表博文称,中国IT当今最缺什么?最缺产业整合者,缺行业领袖,缺乔布斯式人才。
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则认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迫切需要乔布斯式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以不断优化的创新思维带来产业的质变提升。
☆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学生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热点透视】无论是中国网民的呼唤,还是有识之士的期待,其实质问题都是我们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国家应该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和制度的土壤。
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
1)中国大学最缺批判性思维。
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这种模式犹如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
2)高校数量的扩张,要转向质量的提高,所谓大学,不是光有大楼,而是更要有大师,能够影响激励学生的平易的老师。
教师的高学历并不与教学质量对等,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要用心去了解他们。
而非课上按着教学计划的完成授课内容,他们所需要做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未来使命就是祖国的人才,他们的努力就是为人才的成长积蓄力量。
3)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无选择权。
这是高考教育制度下的阴影,试想,用成绩去筛选专业,而非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理想,那这种四年本科的学习的热情能维持多久呢?更别说学有所成了,那些赶鸭子上架式的专业入取,误导了多少刚刚走出高中密集试卷的学生,又耽误了他们多少人,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获。
4)症结教育模式。
这是由国情和历史文化的使然。
中国出于工业化的高速公路上,一切的重点都放在了实用性上,即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高、最快的产出。
我们地大学却也在扮演着这么一个车间的角色,给学生多些压力,让他们在职业竞争上更具优势,也就造成了现在不少大学重物质轻精神,在交易模式上过于重视职业教育。
5)“人才”被神化了。
似乎是有出身名校的高才生才戴得起人才这顶皇冠。
毕竟,国内的名校数量远少于一般性的大学,而在这些平凡大学的学子们你们妄自菲薄了吗?你们的目标只是得到一份安逸工作?在你有能力和潜力的时候,错过了好的年华,放弃了奋斗,甘愿做一块平板,还是去不断地磨砺自己,是自己变得锋利。
要将人才这一概念通俗化,别让所谓神化忽悠了你。
6)光靠大学之力难以解决人才培养的难题。
一切要从娃娃抓起。
从娃娃抓起,并不意味着要从小就给孩子无尽的压力和训导,而是培养一种好的思考学习习惯。
那么好的习惯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那么我们的大学也就更能与学生接轨,产生共鸣。
为什么现在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象 “ 干得好 不如嫁得 好 ” 、干得好 不如搞人际关 系好 。
所以 .在中国 目前 的社会状况
师 道
■■—■■●
秀.大学 阶段 的优秀人才 ,毕业后
未必 优秀 ,更 谈不上 杰 出。反而 ,
大学那些并不突 出的人 ,到 了社会
0
中,大学毕业的学生们 承受 的生 活
压力 、生存压力、就业 压力很 大很 大 ,而社会环境的优化还有很大差 距 ,大家不得不把主要心思 、时间 和精 力 用 在生 存 、竞 争 、晋 升 的
钱 让 他 玩 的 .但 如 果 他 还 想玩 则 必
四
疰
生活 中可 能游刃有余 。我的大学 同
学中就有不少这样 的例子 。某官员
第
七
/
家的公子大学期 间各方 面平平 。但 是毕 业分 配后 的起点很高 ,发展也 平步青 云 ;某位 同学大学期 间多 门 功课 不及格或分数很低 。但毕业后 融入 到 社会 生 活 中 。就像 蛟 龙人 海 ,很适 应社会 ,成为 商界奇 才 ; 还有 朝 鲜族 的同 学 。学 习成 绩 一
社会 的大学生怎么看待?高等教育
的高收费 以及扩招 ,在很大程度上 降低 了学生 的素质质量 ,也很难让
学生培养起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 情怀 ,大 家首先考虑 的是毕业后要
●
磋
名
而且其中的很多人在国外确实很出 色,就像支撑美国硅谷科技进步与产
业升级的,就有大量优秀的华人。 另一方面情况也能验证这样的
般 ,因为会汉语 和朝鲜语 ,就职于
韩 国企 业 .活 得 很 滋 润 。
期
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党中央对此其实是有很深 的感 福感也很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 为什么现在 边嘲笑那些在 国内算得上精英人物 悟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一直强调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第九:只有阶级教育,没有和谐教育。这和教育的主导思想有关系,五四以来形成的西化教育,孔子成为过街老鼠,直到现在,整个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没有一个认真的、全盘的反思,对中国的沉沦、体制文化、国民性没有彻底的肃清遗毒。
什么是“杰出人才”?我觉得,大学是教化中心,是研究中心,是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系统,深入,独立,主动分析问题能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他心目中的杰出人才要比一般的专家、院士高出一大截,用他的话说叫‘科技帅才’。”涂元季(钱先生秘书)说,“按钱老的标准,这样的杰出人才,不仅个人要具备拔尖的学术水平,还要有本事团结一大批人,统领一大批专家攻克重大的科技难关。”
第三:只有应试教育,没有素质教育。这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是戕害最大的一种教育,一种失败的教育,从德国、日本的再度崛起,要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教育。
第四:只有专业教育,没有通才教育。学文科不知道理科,学理科不知道文科,现在学校里,只有学理科失败的才学文,导致了整个国家人文水准的不可逆转的滑坡,整个民族道德水准的堕落。一个本科大学生出来,连最起码的历史知识都不懂,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2.学术分科太细 “他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学科专业不能分得太细。”涂元季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学习苏联实施教育改革以后,按照苏联的模式,大学学科专业都分得很细。”涂元季说,“钱老欣赏美国的那一套,就是理工结合。这源自他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的亲身体会。”
中国大学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中国大学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宋圭武为什么中国大学出不了大师,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体制方面看,过分行政化和官本位体制是制约大师产生的深层原因。
官本位体制导致优秀人才不断流向官场,导致学术研究中途化。
一些优秀学者学术研究的目的不是学术,而是眼睛盯着官场。
一些在学术上有成就的学者,往往中途从事了行政工作,导致学术研究半途而废。
另外,官本位体制也导致一些真正研究学术的人被边缘化,缺乏有力的资金资助和其他方面的扶持,加大了研究深入的困难。
其次,从管理方面看,外行管理内行,导致学术资源配置低效化和学术评价扭曲化。
对学术研究如何评价和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
但现在一些单位往往是一些缺乏专业训练的人员在管理专业人员和对专业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
就像武术比赛,比赛的规则应当由武术高手自己来制定,同时,裁判也应是武术方面的行家里手。
但现在的情况是,虽然是武术高手在比赛,但比赛的规则则由不懂武术的人来制定,同时,比赛的裁判也不懂武术。
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导致武术高手需要花时间出一些无聊的招数来应对不合理的规则;另一方面,导致武术高手需要花时间去应付裁判的无理评判。
再次,从经济基础看,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也是制约大师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在我国,高校教师的待遇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收入要低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学者和老师要想出成果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做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学者和老师又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为生活而奔波。
孩子上学问题,房子问题,老人问题,等等,都需要老师去操心和花时间处理。
另外,好多老师为了节省费用,都是自己做饭,这也会花去不少时间。
花在其他方面的时间一多,花在研究方面的时间就会减少。
这种情况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和系统化,也就不利于大师级人物的出现。
第四,从人文方面看,平均主义和嫉妒也不利于杰出人才的脱颖而出。
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导致一些优秀人才难以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当一些人在埋头忙事时,另一些人就会忙于搞人,盘算着怎么搞掉你,免得让你出人头地,让人家没有面子。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试答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试着回答“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有一项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这是为什么?这些都引起国人深思。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而中国孩子计算能力第一,而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两个问题有同曲异工之妙。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想从现行教育状况方面,探讨一下教育对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缺失,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同仁共同商榷、共同探讨。
毫无疑问,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人才必备的要素,尤其是杰出人才,更需要具备想象力与创造力。
与计算能力相比,想象力与创造力更加重要。
但是,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呢?笔者曾对学生说,去超市商场买东西,怪伤民族感情的,因为好东西都是外国品牌!中国制造成了垃圾的代名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中国人的创造力是怎样被磨灭的呢?一、“标准答案”扼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咱们过分强调了知识的传授,过分重视了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量,即分数多少,成绩高低。
尤其是这种考量的权威标尺——“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桎梏了学生的想象力。
“标准答案”,莫说让学生独立思考,简直连思考的权利也剥夺了!前不久,一位法国教育心理专家给上海的小学生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结果有90%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86-34=52岁,只有10%的学生认为此题荒谬,无法解答。
而在法国小学做试验时,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疑义,甚至嘲笑老师“糊涂”。
事后,那90%的上海学生说“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不可能不能做”“老师平时教育我们题目做了才得分,不做的话不得分”。
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的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
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著名学者薛涌在他的著作《谁的大学》中这样说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走的其实就是中国职业足球过去10年所走过的路:地方政府和企业向足球大输血,以为钱可以换来水平。
结果把队员养得肥肥的,其收入动辄上百万。
”并且预言:“不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20年后会成为笑柄,而且那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危机。
在最坏的情况下,中国大学的经营可能如同近10年来已经声名狼藉的中国职业足球,只追求投入,不注重产出,教育成本飞涨而教育水平下降。
”虽然说薛涌的言辞可能过于激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弊端渐现。
年轻人才缺乏、经费不足、人文教育匮乏、开放性不够、评审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官本位等各种弊病长期腐蚀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具体的制度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管学教一体化制度教学者、研究者和管理者三位一体制度,即在学校里,管理位置上的当权者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研究者。
于是,学校和研究机构就形成了“当官→当教育权威→当学术权威”的利益追逐链。
这样一来,学校和研究机就成了行政管理者尤其是当权者的天下,他们慢慢地将一切教育权力、和学术权力尽归于自己门下,并将一切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变为自己、家人和朋友可资享受的源泉。
而那些真正老老实实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底层教师和研究人员却无法得到应得到的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他们只能拿着国家规定的微薄工资去支撑他们的教学和艰辛的研究。
二、职称评审制度目前,中国的职称评审制度已经越来越成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结合的一种工具,这一制度的人情性、随意性和官僚性已经日益增强了它对学术研究和教学的破坏性。
具体表现在:1、职称评审已经成为一种拉关系、索贿赂、搞腐败的行政权力。
论“钱学森之问”
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自建国以来,历任领导人都对人才培养问题极为关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培养优秀人才。
于是时下中国,高校林立,各类高学历人才数之不尽,然而却没有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没有一个人可以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惊天动地的贡献。
自“三钱”之后,中国的顶尖人才界变进入了寒冬,面对日益严峻的好多人才缺乏情况,钱学森不禁发出这样的担忧。
一、“钱学森之问”反应出了什么问题?自“985”、“211”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得到了长足的增长,然而数量的增长并未解决国内对人才的需求问题。
高等教育的推广仅仅是培养出了大批的高学历人才却依旧没有培养出高端人才。
在高等教育的普及过程中,我们仅仅是使更多的人受到了大学教育,降低了大学生拿到高学历的难度,而对于那些能力出众的人却没有因材施教,终使他们错失了成为高端人才的机会,导致了中国大学生数量虽多但含金量不高的情况,没有使中国的顶尖人才缺失情况得到缓解。
中国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是将所有的学生放在一起培养,让资质平庸的人与天赋出众的人听同样的课程,学习同样的知识,这样又怎么能找出具有成为顶尖人才潜力的人呢?而且在刚大学之后,大学生们刚刚经历过残酷的高考,对学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恐惧心理,因而在刚进入大学时,大学生基本上都不愿意直面大学生活,将学习看做是人生的一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再施以考试的压力,大学生很容易就将学习的目的定为考试不挂科,将学习变成应付考试的一种手段。
中国的基本国情让现有的大学教育方式成为空中楼阁,看似美好,实则不可求。
我们都知道,国内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纵使他的天赋再高,学识再渊博,如果缺少与人交际的能力,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这就使社会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使大学生磨练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甚至有的大学生会觉得他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远远没有一个良好的口才重要,于是就有大学生对知识不再看重反而更加留意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力关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新华社记者昨专访钱老秘书,谈钱老的人才忧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多次问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
今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这句话他给我讲过五六遍。
……我理解,他讲的杰出人才不是我们说的一般人才,而是像他那样有重大成就的人才。
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些年甚至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还不能说在世界上占到应有的地位。
”忧思缘何而起,钱老有何建议?跟随钱老26年之久的秘书兼学术助手、年届七旬的涂元季先生,昨天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钱老心目中的杰出人才在钱老这位科学巨擘眼中,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杰出人才”?“他心目中的杰出人才要比一般的专家、院士高出一大截,用他的话说叫…科技帅才‟。
”涂元季说,“按钱老的标准,这样的杰出人才不仅要在国内某一领域位居前沿,而且要在全球科技领域让人一提到就竖起大拇指;不仅个人要具备拔尖的学术水平,还要有本事团结一大批人,统领一大批专家攻克重大的科技难关。
”涂元季回忆,2005年7月30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对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他不止一次说过,当今的科学技术都不是小科学技术,不是爱迪生时代,可以关起门来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搞发明创造了。
”涂元季说,“他说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家、院士,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社会主义建设要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有大批的专家,更需要能统率这些专家攻克重大难关,取得重大创新的帅才。
”“尽管他没说过,但我觉得他所说的杰出人才其实就是像他一样,能带领大家把导弹搞出来的人才。
”涂元季说。
培养杰出人才卡在哪里我们国家怎样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他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学科专业不能分得太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针对这两个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有一些个人的见解。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究其根本原因,我个人认为在于教育体制的落后。
我国多年来采取的应试教育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能力。
曾经有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知名教授感叹到:“我选中的学生很有绘画天赋,可惜研究生考试时基础课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没能念成我的研究生”。
英语、政治这些和绘画毫无关系的科目,竟然成了美院学生考研的拦路虎,听起来多么的可笑。
拿我自己本科学的专业—工业设计来说,设计明明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在高考招生的时候却都录取的是像我一样学了好几年理科的学生,被划分到了机械领域。
作为机械领域的艺术学科,素描、色彩构成、产品设计是我们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对于一个长期学习理科从未接触过绘画的学生有多难可想而知。
四年来,机械方面的知识只是在机械设计课和机械制图等课程老师并不是太深入的教学下(并非老师原因,教学课程和大纲的安排下老师只能讲一些很浅层的知识),略知一二。
四年的摸爬滚打,终于保送到了本校的机械类专业,机械知识的匮乏又让我们这一类学生再一次陷入本科时的困境。
试问如此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下,怎么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结合自身经历,我个人认为,应该将教育模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职业化教育,用于培养企业或其他专业领域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求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前不久去世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生前曾向温总理坦诚相告:“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是新中国六十年教育之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投入在不断加大,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校园里大楼也在不断增加,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是假大空,大师级的人才一个也没培养出来。
就拿国内最牛的北大来说,杰才没看到,倒是冒出了一个买猪肉的和一个跑跑,别的高校就更不用说了。
钱大师的一个“冒”字用得十分贴切,表明有一种无形的大网将杰才给罩住了,这张大网是由社会和教育等各种因素交织而成的。
实际上,钱大师已从大学教育层次指出了问题所在,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钱学森之问”也引起了网上的广泛议论,有着各种不同角度的解答。
这里想说的是,老是冒不出杰才的根子在中小学教育,因为咱们的中小学教育抹杀了孩子们好问的天性,恰似大网的“铅坠”,将杰才牢牢封在网内,想鱼跃龙门根本不可能。
刚入学的小学生本来天真活泼,对各种事物都十分好奇,喜欢问各种问题,思维也十分活跃。
可我们的老师却不注意引导和启发,而是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天天做枯燥的练习,再出各种教学参考书让他们看,什么名校名师点评等等,把本该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全给包进去了。
这样,孩子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照着参考书死记一些答案完事,哪还有时间思考?再加上老师教学时,总是满堂灌,不给学生以提问的机会,自己提问也只是做做样子,容不得学生异样回答。
更可恶的是,有的老师还采取“留一手”教学法,在课堂上故意将一些关键点不讲,待课后补课时再讲,以收取补课费。
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方式,将孩子们的好问的天性抹杀得干干净净,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
升上中学后再经更加严酷的题海战术训练,全都成了不爱出声的“哑吧”学生。
为何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为何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马克思曾讲过,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最实际的呼声。
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
钱学森曾多次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特别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体制的反思,而这一反思的要点就是,如何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始终是一种未完成物,人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和实现自己的本质。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教育作为文化传承活动,就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而是指广义的教育。
但无论是哪种教育,都具有整体性——分科性的特征。
教育在使人成为人的过程中,要将人类以往经验凝结的知识体系全部传递给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保持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个体心智的不断优化与发展,这就是教育整体性的功能所在。
但是,由于知识总量的增加,知识的分化和教育的分工,人类知识的传承实际上要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来承担。
因此,分科性就成为近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无论是从教育的发展史还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知识的分化和教育的分科,都是历史的进步。
问题在于,现实的中国高等教育,由于多种原因过分强调了知识的分化和教育的分科,而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导致了“三个分离”。
在我看来,“三个分离”是形成“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原因。
这“三个分离”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一、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人类知识体系的创造、内化和传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功能。
人类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法律、社会学等)提供科学知识,是人类在探索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本质规律时所形成的认识成果,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人文学科(包括文、史、哲、艺术等)提供人文知识,是人类在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时所形成的认识成果,主要回答“世界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钱颖一:为什么中国的“杰出人才”少?
钱颖一:为什么中国的“杰出人才”少?
中国在大规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很有效,使得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平均水平比较高
出众的人少,“杰出人才”少,“拔尖创新人才”少。
杰出人才很可能是在一种有利的环境中“冒”出来的。
所以创造环境,或者说“培育”,远比“培养”更重要。
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学校“扼杀”潜在的杰出人才的问题。
在好奇心和想象力被扼杀,在个性发展受压抑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减少了。
人的素养、价值等方面,我们的问题就是低“均值”、高“方差”了。
低“均值”是指人们经常批评的人的素养的平均水平低。
而人的素养的“方差”大,是指太差的人不在少数。
中国教育的首要问题,还不是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当前中国教育问题和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三个观察,可以用“均值”和“方差”来概括:一是我们的优势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均值”较高,这对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起了推动作用。
二是我们的劣势是基础知识特别是能力的“方差”太小,杰出人物太少。
这就导致创新不足,对未来中国经济以创新驱动发展非常不利。
三是教育除了为发展经济服务的功利作用之外,教育对人的素养培养和人的价值塑造以及对文明社会建设更为重要,而人的素养的“均值”低却“方差”大,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掣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被媒体热炒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尚无统一明确的答案。
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清楚的;但社会上盛行的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应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钱老的一生,是远离浮躁、无私奉献的一生。
他的“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四条原则,以及不爱钱、不恋官、淡泊名利等美德,使他成为功德盖世、受人敬仰的伟大科学家。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凡是热衷于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的,在科学事业上不会有大作为。
跟“钱学森之问”相仿佛,人们发出“我们的科学家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的疑问,也同样令人深思。
美国人在100多年诺奖获得者中占了309人,其中有好几位是华裔科学家。
今年获诺奖的大多数是老者,而不是正值创造颠峰状态的中青年科学家。
比如获诺奖的高锟生于1933年,史密斯生于1930年,博伊尔生于1924年,英国人拉马克里希南从事与核糖体有关的研究已有31年,他的办公室还不到10平方米。
难怪许多诺奖得主感言:“不急功近利,方能修成正果。
”同样,获得我国2009年度最高科技奖的谷超豪、孙家栋,以及过去10年获得该奖的,也都是多年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高龄专家学者。
反观我们的社会现实,真是令人汗颜。
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弄虚作假和侵权抄袭。
以及论文注水、成果拼凑、搭车得奖、伪造浮夸、剽窃抄袭等现象不时出现;井冈山大学2位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发表70篇论文,校方奖励其3万多元。
已被曝光全是造假。
科研受困于滚滚红尘的利益诱惑,各种滥觞的考评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英国广播公司载文说。
由于中国官方要求将发表论文与学位及升职挂钩。
导致中国每年论文代笔买卖金额高达l亿美元。
再看看我们不少高校和科研部门。
正在沦为行政力量的“后花园”,用最高学位证来换取官员手中的社会资源和公权力,行政力量则变着法儿换取学术头衔,出现了最大博士群不在高校而在官场之怪现象。
为何我们大学培养不出人才
为何我们大学培养不出人才
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源于中国式教育的弊端。
就我而言,小学的教科书弥漫着浓厚的政治色彩,铺天盖地宣传党的价值。
而初中高中在延续小学教学风格的基础上,几乎让学生们天天扎在作业堆里,古文、函数双管齐下。
更甚的,你不难发现,考试做题居然还存在所谓的“范本”。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提倡怀疑的精神,而是教学生屈服在学术权威之下,学生也都马首是瞻。
许多学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为文凭证书和各种考试麻木地学习。
这种固定思维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维的活跃度。
大家都知道,清朝末年,迂腐的八股文和取士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了中国被甩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之后。
从一个泱泱大国沦落到受人欺辱的小国,就是教育体制的落后所付出的代价。
而今的教育体制虽有进步,然而,要培养一个杰出的人才也是举步维艰。
古希腊的学术开放造就了哲学的辉煌;意大利文艺复兴提倡思想解放,一时间,也涌现杰出的人才。
由此可见,要想培养杰出人才,就必须开拓思维,而不是墨守陈规。
其次,我们中国的学术研究规模与国外比起来,也是捉襟见肘。
能够投入研究的钱终究不多,这样的现况无疑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
没有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谈何培养人才?。
我国基础教育出色,为何难以培养出一流人才,这3个原因发人深省
我国基础教育出色,为何难以培养出一流人才,这3个原因发人深省在基础教育方面,我国不说全球领先,至少也绝不落后。
庞大的人口基数,9年义务制度普及教育,以及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使得学生从小就具备相当的竞争意识。
中小学学生的辛苦程度,难以言表。
尤其是一些名校学生,无论是天资、学习环境还是努力程度,比起欧美的那些所谓精英学校,也毫不逊色。
从理论上来说,这么大的基数,必然会涌现相当部分的顶级人才。
然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我国绝大部分一流人才特别是顶尖的人才几乎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而本土培养的人才屈指可数。
很明显,在高等教育这一块,我国大大落后,主要是由于这么几个原因。
l 学习目标的缺失在中小学,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上大学,甚至是考上清北,华东五校等顶级大学。
目标明确,自然动力十足,整整12年的努力就是为了高考这最后一搏。
而到了大学后,相当部分的学生已经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学习的动力也大大下降。
甚至有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完全放飞自我,以60分为目标,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以外的地方,对学习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趣。
读大学就是混学历的现象屡见不鲜。
即使部分考研的学生,其目的也不是为了科研,更多的是在追求高学历,以便将来在就业上更有竞争力。
前进目标的缺失,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在高校中的大部分时间处于浑浑噩噩状态,自然也不可能具备学习的动力。
l 大学教材千年不变上海某985大学一位教授曾经这么说过,本科毕业后,我店铺,一直到我回到母校担任教授,前后近15年的时间,本专业无论是教材还是课程设置,和15年前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这位教授的专业是电子工程,这个行业知识更新不可谓不快,而作为一所顶级985大学,居然课程设置和教材保持15年不变,这相当令人匪夷所思。
这不是偶然现象,几乎所有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几乎都不会做出太大的调整,教材更是千年不变,学生学习的知识某种程度上是落后的,甚至是无用的。
学非所用,甚至学习的知识早已过时,毫无用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斯坦福大学校长:中国要建成一流大学还需20年2010年05月03日03:03扬子晚报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在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顶尖大学校长的眼中,中国高校当前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解答“钱学森之问”,让高校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20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及121位国内大学校长济济一堂。
记者专访了5位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校长,请他们为中国高校把脉、“挑刺”,多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20年。
专访大学校长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中国大学最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世界顶尖名校,理查德·莱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本科教育还缺两个内容绝大多数的亚洲的学校和欧洲大学一样,本科教育是专识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18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
和一些一流的欧洲大学及美国大学不同的是,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
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
美国通识教育模式可以借鉴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切?莱文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通识教育。
美国的本科学生在头两年会尝试各种学科,然后会再选择一个主科。
因为通过对多个学科的接触,会有不同的视角,使他们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
设想一个政府的领导以前学过历史,又学过道德哲学,同时还学过经济、心理学的话,那么他胜任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
目前中国有许多的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模式,北京大学在2001年推出了元培项目,选出一些优秀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他们生活在一起,同时在两年过程中学各种各样的学科。
在复旦大学,所有学生第一年都接受公共学科的教育,之后再去选定一个主科。
在南京大学,也开始按大类招生,学生在报考的时候不再需要去填报某一个专业,而且第一年会有60多门通识教育的课程供他们选择。
互动式讨论让学生学会挑战具体到教学方式上,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系统,要求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进行辩论。
而美国的模式就是一些互动式的讨论会,或者说是一种小班授课,他们会挑战彼此,而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
现在美国的顶级大学的考试,一般来说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事实,而是让他们去解决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个观点的两个方面,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教学风格要改变起来更困难。
因为进行小班授课成本会更高,而且即便进行了小班授课也不能够保证学生就一定会进行互动式的交流。
因此教师就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挑战彼此,挑战教师。
对于中国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中国大学的校长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不少,可见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相当重要。
而那些在国外学习过的大学教授,他们改变起来可能更容易。
另外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各个大学之间校际的交流,也会加快这一个过程。
总之,莱文认为通识教育对中国来说好处大于坏处,而培养学生这样的评判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对中国来说也是好处大于坏处。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中国需要敢挑战权威的学生和耶鲁不同的是,牛津大学并未采取通识教育,他认为,各国应根据国情来采取自己的教育方式,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的能力,而中国最缺的就是敢挑战权威的学生。
是否敢挑战权威是中西方教育的最大不同汉密尔顿说,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作为一个科学家,也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在我的博士生项目里面学习,他们非常优秀。
因此从教育的结果来说,我觉得东西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如果要说到差异,在我看来最大的差异,是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
这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要鼓励中国的学生成为更加主动的研究者、挑战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
不过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中国学生也在发生变化,3月份,我来到北京,在北大和清华做了一些讲座,一些非常年轻的中国学生问了一些非常难的问题,对我进行了挑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我们也希望这种变化能够持续下去,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英国采取的不是通识而是专业教育汉密尔顿说,在大学我们是通过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才能,就像刚才前一位校长所说的,我们教育的目标,特别是一些名校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的能力,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办法,比如在美国有很多的大学开展通识教育。
英国则形成鲜明对比,采取的是专业化教育。
英国的中等教育本身就非常专业化,到了高等教育也是非常专业化的。
在牛津大学我们的本科生参加一些独立的学习、研究、讲座,我们有一些每周几个小时的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学。
可以说,这些学生面对挑战的时候,已经无处可藏了,必须要直接面对一些问题。
同时,使得学习有自我学习、自我激励的习惯。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会挑战导师的解读。
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教育做法都存在着,显然我们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但有一点共性,就是我们都应该把人才当做最重要的资源,并且不断反思如何更好支持他们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还要20年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到底在哪里?斯坦福大学校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高校应该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建设上来,而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20年。
现在到了中国大学重视质量建设的时候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认为,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这个说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约翰·汉尼斯认为,当前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我看来主要是在质量建设上。
在过去的20—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是学生数量的扩张上,现在则已经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
世界上只有少数一些大学能够成为顶级大学,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约快则20年,慢则50年。
在这一点上,斯坦福大学发展的例子可供借鉴,在20世纪50年代时,斯坦福并不是世界知名高校,而20年后她已跻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和支持。
二是重点发展工程、计算机、软件和医药等学科。
三是建设硅谷,与企业之间建立特殊联系。
给中国大学“挑两点刺” 如果要给当前中国大学“挑刺”的话,汉尼斯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课程设置中,讲座式为主,而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收获。
在斯坦福也有不少中国学生,他们刚来的时候,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但看到身边的其他同学经常挑战老师,自己也慢慢在改变。
第二点,中国高校让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
学生在18岁的时候,还不了解大学课程,更谈不上感兴趣,这时候就让他们选择专业,并灌输就业的观念,这限制了他们的视野。
在我看来,本科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让他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中,获得整个人生的基础。
当然也有不少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学校,这就另当别论了。
卓越的大学也不可能事事完美汉尼斯认为,卓越是大学的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希望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实现卓越。
但在每个领域都很完美,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
所以关键的就是要找到重点,这个原则在每个国家都可以使用。
比如在斯坦福也有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有过护士及建筑学方面的项目,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就把这些项目都关闭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把它们做好。
还有一种可能性,在某一个领域,你没法做到一流,但是又觉得在这个领域我必须做下去,这个时候就要针对那个领域建立一些新的策略,对它进行重造重建,可能需要新的领导,然后有一个非常好的战略规划,这才能够去保证我们所做的所有投资和资源不会被浪费。
一位化学学院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
温家宝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总理接着说,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
大学还是应该懂教育的人来办。
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
大学还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
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在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
不能太\衙门\大学岂容精神失落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落下帷幕,可是,“中国究竟有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何时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疑问和困惑却挥之不去,已然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种情结。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愿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
原因很简单,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规模,自然很想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标志性大学。
可是,与国外著名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是明摆着的。
中国大学距世界一流有多远?外国大学校长很坦率:大概至少还要努力20年。
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不仅仅因为我们起步晚、底子薄、投入少,更重要是在大学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误区,特别是一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办学宗旨和大学精神。
有人把大学当作“衙门”来办,大学里官气太重,机构重重,造成效率低下,学风不正;有人把大学当作产业来办,大学里只见大楼,不见大师,昔日的象牙塔,今日却供着“孔方兄”。
因此,当大学里学术失范、学风不端等不良现象公之于众时,人们开始质疑:引领社会文化的大学到底还有没有文化?被誉为“精神家园”的大学还要不要精神?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大学既为人文渊薮、育人高地,岂容文化没落、精神缺失?为此,人们呼吁:重建大学文化,再塑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密不可分。
大学文化一般是指长时期积淀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而大学精神正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作为大学软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师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上世纪40年代,梅贻琦教授在《大学一解》这篇文章里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曾任南京大学校长的蒋树声教授曾说:“精神气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氛围”这16个字虽然在大学里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无处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