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_邵云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第14卷) 第4期
创新研究
J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Aug.2012,Vol.14,No.4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
□邵云飞 杨晓波 邓龙江 杜 欣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的推行,全国各高校 已经陆续开始协同创新的实施或培育工作。 结合该计划的现实背景和相关理论基础, 分析高校协同 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构建的原则,探讨创新平台的运行及机制保障、基本组织结构及制度体系 建设等内容,可以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体;2011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05(2012)04-0079-06 年,日本国内产学研研发经费突破1513亿美元,居 世界第二位。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重 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市场意识和服 务意识还不够强,高校更多的是为追求学术价值, 与市场需求有脱节现象,科研成果转换成商品或者 工业化的生产能力有待提升。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之一就是缺乏规范而有效的协同创新平台来整合各 方优势资源,满足知识供需匹配的要求。 在科学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提出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为 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 变为主线,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这种流动、 开放、 协同的模式将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 将会有力推动我国高校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密切关 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不断增强广 大师生的问题意识、协同意识、创新意识,积极开 展协同创新,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生一流创新成 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2]。 在此背景下,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正在积极有序 地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分别面向学科前 沿、区域以及行业。2007年8月东莞市人民政府、广 东省科技厅、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投资建立了学校和 地方政府协同创新平台。在平台的培育和运行基础 上,2012年5月21日,电子科技大学召开“2011计划” 实施推进会,就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
高 校 协 同 创 新 平 台 政府 企业 高校 科研 院所 其他创 新机构
二、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其 原则
(一)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和功能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 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以 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为目标,通过主体 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人力、知识、技术、 基础设施、资本、信息及政策等创新资源的互动, 形成具有前沿性、专业性、开放性、稳定性的组织 系统。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要突 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 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推进高校与 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 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 新模式,提供区域或全国性公共服务,营造有利于 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和近年来得到重视和研究的 网络组织的特征相吻合。网络组织是一个介于传统 组织形式与市场运作模式之间的组织形态,但也不 是二者之间一个简单的中间状态,它具有传统企业 明确的目标,又引入了市场的灵活机制,同时它十 分强调网络组织要素协作与创新的特征以及多赢的 目标,并建立在新的社会、经济、技术平台上。它 不仅是对有形资源的整合,同时也更加专注于网络 组织核心能力的培养,依托并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 术,挖掘网络组织成员的潜力,激发其创造力,推 动网络组织创新进程及目标实现[15]。 平台主要需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1.资源整合和优化。平台依托高校的优势特色 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相关 技术企业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 优秀创新团队与优质资源,实现创新资源在不同创 新主体之间的流动和共享,促进组织内和组织间的
一、相关理论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顾
最早提出协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71年德国学 者Haken的《系统论》。他认为协同是复杂系统本身 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 作用力,并统一解决了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过 程[3]。协同效应指在复杂的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 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 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与联合作用,产生外部 正效应。所谓协同创新是指多方主体通过知识、资 源、行动、绩效等方面的整合,以及在互惠知识分 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 度方面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合作创 新的过程[4]。协同创新是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 同”的过程。
引言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 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 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 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 动协同创新[1]。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 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 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 “2011计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 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 效整合创新资源, 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 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世界上许多强国已经用他们的经验和实践证 明,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19世纪德国 经济的迅速崛起,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 导向、“研学”协同的研究型大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 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就开始参与政 府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从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 工程和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再到后来的阿波罗 登月计划,许多美国大学都参与其中。20世纪90年 代,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先进技术计划,按照集团化 的方式对申请项目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管 理和支持,确保产学研合作组织内的各个主体之间 相互了解和配合,以便于缩短技术应用从实验室到 市场的时间周期。日本也是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 鼓励政府、 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交流和合作。 到2006
[收稿日期] 2012 06 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2095)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1IM020100). [作者简介] 邵云飞(1963 )女,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晓波(1964)男,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邓龙江 (1966)男,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
81.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第14卷) 第4期
创新研究
J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Aug.2012,Vol.14,No.4
成果互引、信息沟通、研讨会)也逐渐开始得到重 视[13]。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传统模式中的那种单纯的 输送技术和研发成果的角色已经开始弱化,而是变 为开始提供人才、技术咨询等其他方面的支持[14]。 高校作为协同创新体的主体,其主要目标是实 现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以高校为核心 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不仅要完成对创新主体资源 的有效调配和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而且要争取各 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调动协作伙伴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以推动科技进步和培养优质人才为最终 目标,着眼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学习。 2. 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平台集合高校、 企业、 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对行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 前瞻性技术进行协同研发;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 辐射模式, 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3.人才培养和交流。平台整合优化师资资源和 教学条件,针对各类创新主体的不同需求开展人才 培养和培训工作,为创新主体间的人才交流提供 便利。 4.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平台结合高校学科和 人才优势,推动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境外高 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学术交流,构建多学科交 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提 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80.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第14卷) 第4期
创新研究
J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Aug.2012,Vol.14,No.4
大问题和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 培育和组建情况进行研讨,分别就太赫兹技术协同 创新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某某 核心电子材料与器件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 进展进行分析讨论。太赫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旨在 面向科技前沿、凝聚优秀人才,通过实现与国内外 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建立符合 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国 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制造 协同创新中心将在我校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 工程研究院创新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培育和 示范,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 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国内其 他高校也都积极行动起来,2012年5月22日,浙江大 学举行“协同创新高端论坛”,正式成立了由国有企 业、浙江大学、民营企业和金融、创业投资企业共 同出资的“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开 创了校企政协同创新的商业化模式。 2012 年 5 月29 日,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打破“围墙”,宣布组建“天 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 ,成为 “2011 计划 ” 部署 后,由高校自己联合建立的首批实质性运行的协同 创新中心之一。 本文以“2011计划”为指南,以高校创新能力提 升为出发点,立足学科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 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问题。通过相关理论 文献的回顾,结合现实背景,探讨创新平台的内涵 和功能、构建的原则、运行机理、组织机构及制度 体系。通过确定协同创新的“创新体”、构建创新 平台不断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的培育和应用。 协同创新系统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知识生 产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中介机 构和用户等为主体,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 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 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 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 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 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 产生“1+1>2”的非线性效用[5]。网络合作关系打破 了以往那种以自我积累为主,彼此依存度相当低的 发展模式,通过构建以核心能力、资源共享、优势 互补等内容为主的启动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 资源,实现高于平均水平的综合效益。在协同创新 过程中,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是降低和减 少研发时间、成本、风险、技术难题的解决、开发 新产品、 获取互补性创新资源、 进入技术新领域 [6]。 而大学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可以获得企业的经 济支持、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以及从实践出发, 来发现和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以此获得更多的学术成 果[7]。因此,参与协同创新是实现多方主体共赢的 有效途径。 彭纪生等认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实现 4 个创新子系统集成,即各子系统的核心:知识创新 系统——独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技术创 新系统——企业; 知识传播系统——教育培训机构; 知识应用系统——社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实现 协同[8]。三重螺旋模型(Triple Helix Model)理论认 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产业-政府”三方 (Academ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应相互 协调,共同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 以及升级,促进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 不断提升。实现三方发挥各自独特优势的同时加强 互补资源的整合和整体多重互动,是实现国家创新 系统建设的重要条件[9]。高校作为技术研发和人才 培养的重要机构,在整个协同创新系统中具有知识 创新和知识传播两大主体功能。 Chen Jin等提出产学协同创新模式是以大学技 术和知识的产出、企业有效的吸收,实现创新成果 从大学向企业的溢出[10]。Yang Dongsheng等运用多 Agent 方法建立了校企协同创新系统的动态机制模 型[11]。Hongzhuan Chen等建立灰色对称进化链模型 来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稳定平衡性 [12] 。 D’Este和Patel在研究高校和企业合作创新形式时发 现,对于高校和企业而言,联合研发、研发外包、 技术许可、合资公司等正式的合作形式是合作创新 的主要形式,但非正式形式的联系(如人员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