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法
溢洪道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溢洪道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一、项目基本情况溢洪道工程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重要设施,它主要用于在河流水位突然上涨时,将多余的洪水分流至其他水域,以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混凝土施工是溢洪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针对溢洪道工程混凝土施工进行详细规划和方案制定。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现场勘测和设计确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首先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测,确定施工区域的地势和地形,排除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和危险因素。
同时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确认,确保施工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 施工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对参与混凝土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安全意识,能够正确使用施工设备和工具,并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3. 材料采购和质量检验进行混凝土施工所需的原材料采购,包括水泥、骨料、砂浆等,需要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同时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调试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施工设备和机械的检修和调试针对混凝土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机械进行检修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运转正常,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施工延误和安全事故。
5. 施工方案制定和施工组织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计划,明确施工任务分工和责任人,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工期。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措施1. 模板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工作。
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密封性,以便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成型。
同时要做好模板的防水处理,避免混凝土泄漏和模板变形。
2.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选择适量的水泥、骨料和砂浆,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
搅拌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和空鼓。
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避免混凝土凝固导致浪费。
3.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对模板进行潮湿处理,避免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粘附。
溢洪道混凝土结构裂缝化学灌浆施工方案

本工程裂缝处理按工艺流程为:本工程裂缝处理按工艺分有:聚胺脂灌浆、环氧树脂灌浆、底板水泥灌浆。
下面分别阐述各类灌浆施工方法。
3.1 聚胺脂灌浆聚氨脂灌浆补缝的施工工艺为:裂缝部位凿槽→预埋灌浆管→通水洗缝→配浆及灌浆→封闭待凝→拆除灌浆管→砂浆补平。
沿裂缝人工凿成深60--80mm、宽50mm的梯形槽,凿成后用清水洗净,汽油喷灯烘干,注意不要在缝面上留下油污、烟尘。
每隔0.8--1.5m设一根灌浆管(视裂缝宽度,若缝较宽,则可设稀一点,反之,则需加密),示意图如下:填埋预缩砂浆时,先涂一层环氧基液,预缩砂浆要逐层夯实,为加速施工进度,可在砂浆中掺加少许水玻璃。
待凝后,在灌浆管上连接软管,通水洗缝,水压0.1--0.3mpa。
通水有三个目的:其一检查裂缝砂浆密封情况,其二是冲洗缝内淤泥,其三是润湿裂缝,提供聚胺脂胶凝所需的水。
若发现某些部位漏水,可重新进行砂浆密封,确保灌浆顺利进行。
干硬性预缩砂浆配比方法为:水泥为普硅42.5级,砂的细度模数为1.6~1.8,水灰比0.32~.34,灰砂比1:2~1:2.5,引气剂0.2/万,木钙掺量0.25%。
预缩砂浆的水灰比很重要,一般判断方法为:拌好后的砂浆握在手中不发散,手中略有湿痕为宜,在气温10~15℃左右情况下,砂浆拌好后应静置1~1.2h后方可使用,目的是让砂浆充分收缩,避免产生干缩裂缝。
预缩砂浆每层2cm厚,分层夯实,外部用泥板收平,用42.5级普硅水泥拌制的预缩砂浆的抗压强度可达50~60MPa,粘接力好,可承受超过1MPa灌浆压力不崩裂。
我们在保康过渡湾电站用此法封缝灌浆,成功地堵住了多条裂缝的漏水,在灌浆压力高达0.5~1MPa的情况下,从未发生过砂浆崩裂现象。
浆液主剂为: HW、LW水溶性聚胺脂,暂定混合物配合比为3:7。
水溶性聚胺脂材料为含有过量异氰酸根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该材料注入裂缝后,以水为交联剂立即进行化学反应,放出CO2,逆水而上,进行扩散,并与周围的砂、石、泥土等固结成弹性的固结体,最终达到止水目的。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前言溢洪道是水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排洪等功能。
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前准备1. 设计方案确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首先要确认设计方案并进行认真的审查。
设计方案应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方式、节段划分等内容。
2.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团队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
3. 施工现场准备确保施工现场平整、清洁,混凝土浇筑区域应有足够支撑和遮蔽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工艺流程1. 混凝土搅拌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节段划分将模板安装到指定位置,注意模板的牢固性和平整度。
3. 浇筑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内,采用适当的振捣措施排除气泡,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逐步强度发展,减少开裂和变形。
四、施工质量控制1. 监测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通风检验混凝土初凝后应进行通风检验,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质量验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人员防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人员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 设备维护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发生意外。
结语本文对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包括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
通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混凝土施工,可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溢洪道砼浇筑方案

溢洪道砼浇筑方案1. 引言溢洪道是一种用于控制洪水的重要设施,其主要作用是在洪峰期间接纳并排除洪水。
砼浇筑是溢洪道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确保溢洪道的结构性能和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溢洪道砼浇筑方案,包括浇筑材料、工程准备、浇筑工艺等内容。
2. 浇筑材料2.1 砼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砼材料对于确保溢洪道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推荐采用C30或C40标号的混凝土作为溢洪道的浇筑材料。
在选择砼配合比时,需要考虑溢洪道的使用环境和荷载特点,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2.2 骨料选择骨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当地资源条件。
一般情况下,利用当地常见的河砂、石子等骨料进行砼浇筑是一个经济、可行的选择。
在选择骨料时,需要注意骨料的颗粒形状、强度和含泥杂质的情况,确保骨料质量合格。
2.3 混凝土掺合料为了提高砼的性能,可以适当添加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合料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进行充分试验验证。
3. 工程准备3.1 设备准备砼浇筑所需的设备包括搅拌车、输送泵、混凝土搅拌站等。
在开始浇筑之前,需要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检查搅拌车的罐体、输送泵的管线等,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3.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溢洪道模板的安装。
模板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确保浇筑时不会发生移位或变形。
3.3 清理和防粘底处理在进行砼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理,并进行防粘底处理,以防止砼与模板粘结。
4. 浇筑工艺4.1 布置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内部布置钢筋,包括主筋、箍筋等。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进行检查验收。
4.2 砼浇筑过程砼浇筑过程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先进行底板的浇筑,尽量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以提高砼的整体性能。
- 在底板浇筑完成后,进行墙体的浇筑。
墙体的浇筑应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确保砼的浇筑质量。
-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砼的坍落度和流动性,保持砼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溢洪道布置于坝址区右肩,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由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挑流段、下游护坦段五部分组成,校核洪水下泄流量Amax=123.51 m3/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Amax=81.38m3/s。
堰顶高程1164.45m,全长310m。
二、工程项目及设计指标和主要工程量侧槽段:侧槽段溢流堰净长20m,溢流堰堰高程1164.45m,桩号为溢0+000—溢0+020,首端宽4.6m,末端宽5.17m,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实体结构;侧槽底宽由4m渐变为6m,长20m,底坡i=1:20,底板采用1.2m厚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衬砌,靠山一侧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高程1169.1m,顶宽1m。
调整段:调整段长20m与侧槽段连接,矩形段面,采用整体结构,底宽6m,底坡i=0,底板采用1.2m厚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衬砌,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部宽1m,底部宽1.5m,平台高度从底板算起4m。
墙顶高程1169.1m。
调整段靠坝肩侧恒重式挡墙以上开挖段面均采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墙顶。
调整段首、末各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采用P651型橡皮止水带止水,距迎水面20cm埋设,高压闭孔板分缝,其上设3cm丙乳砂浆闭缝。
泄槽段:泄槽段泄槽段桩号溢0+040—溢0+280,包括明槽段和暗涵段。
(1)明槽段(溢0+040—溢0+208)明槽段采用矩形段面,整体式结构,底宽由溢0+040的6m渐变为溢0+078的3m(溢0+078—溢0+208的底板宽均为3m),边墙高度9.65~6m,底板采用1.0m厚现浇C40高性能钢筋混凝土衬砌,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部宽0.6m,墙底部宽1.5m,平台高度从底部算起2m。
(2)暗涵段(溢0+208—溢0+280)暗涵段采用箱涵式结构,底板宽3m,墙高4m,顶板厚0.6m,边墙厚0.8m,底板厚1m,暗涵顶部回填弃渣,顶部与右侧导流泄洪供水洞的墙顶齐平。
巴贡水电站长陡溢洪道泄槽混凝土施工技术

ma e awels i d ly u r oh t ec n t cin r a n h ra g me to e r lv n q i me t.S mut n o sy, h rp k l u t a o t t o s u to o d a dt e a r n e n f h ee a te u p n s i l e u l t ed o — e o f b h r t a
( ioyr ueu8C Ld ,C agh 4 0 0 H nn hn ) SnhdoB ra o. t. hnsa 107, u a ,C ia
Ab ta t h a u d o o e tt n i i ae n a to ia sa d w t ln y o an al fw ih t e t p g a h o h sr c :T e B k n Hy r p w rS ai sst td o rp c liln i p e t fr if l;o h c h o o r p y f rt e o u h
Co r t o tuc i n e hn l y o o n se p pil y c ut fBa n y o w e ato nc e e c nsr to t c o og fl ng a d t e s lwa h e o ku H dr po rபைடு நூலகம்St i n DU h n h n Z e g og
【大坝方案】水库大坝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坝溢洪道混凝土施工1概述1.1工程概述松邦4大坝溢洪道位于大坝中间坝段EJ6-EJ11之间,为6孔弧形闸门结构,每孔距离为12m,两侧闸墩宽度为2.5m,中间墩墙宽度3m。
溢洪道两侧布置有两座门库和一座控制房。
溢洪道溢流面的顶部高程在EL210.5,闸墩顶部高程EL229.0m,溢流面上游底部混凝土高程为EL202.0m,下游底部混凝土高程EL181。
本施工方案仅对溢洪道混凝土,对溢洪道预应力桥梁和预制桥机梁施工和安装方案另见专项措施。
1.2主要工程量表本工程量表仅为BOQ清单量,具体工程量以施工图1.3与其他工作的施工干扰溢洪道施工时段处于大坝左右侧碾压混凝土施工时段,因做好协调与安全防护,避免相邻工作面的上下干扰施工。
同时合理规划施工道路和入仓方式,避免与碾压混凝土的干扰,造成溢洪道施工的延误。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牵涉到TB04标施工协调的问题,TB04标在混凝土施工一期门槽门槛位置需要埋设一期埋件,施工时需要紧密配合,避免造成混凝土施工的延误。
2施工总布置2.1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溢洪道混凝土生产系统主要利用大坝右岸EL229.00m布置1*3 m3强制式拌和楼,常态混凝土的生产能力为80m3/h,如遇故障或者等其他干扰事件,可使用1#支洞小拌合楼补充。
2.3施工道路布置溢洪道混凝土的施工道路主要为混凝土原材料运输和混凝土运输为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主要利用目前已经形成大坝右岸EL180供料线运输道路,即拌合楼-→D1路→D5路。
在右岸EL180平台至溢洪道下游侧EL181平台,需要利用碾压混凝土浇筑一条施工道路,道路路宽4.8m宽。
以满足塔机的安装与拆除和大坝混凝土的运输至EL181平台。
2.4施工风水电布置施工供风:可利用目前布置于左右岸的压风站供风,供混凝土积块清理或部分侧面冲毛处理。
施工用水:混凝土施工用水主要为老混凝土面清洗、混凝土养护等。
利用布置在右岸EL.261m平台及左岸EL229.0m道路边的高位水池供水。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法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法溢洪道是一种用于控制洪水的重要设施,它能够有效地减轻洪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是在溢洪道的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下面将介绍溢洪道混凝土施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一、施工准备在进行溢洪道混凝土施工前,需进行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包括:1.制定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明确施工工艺和工序。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确定施工队伍和人员配置。
3.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4.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原有地表、测量标高和准确固定施工标志桩等。
二、基础处理1.清理基础:清理基础上的杂物、浮土等。
2.土壤处理:如果基础土质较差,可以采取加固处理,如增加填料、加设加筋板等。
3.标定标高: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上设置标高点,以便进行后续施工。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需根据设计要求,通常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组成。
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因素。
四、模板搭设模板搭设是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最终混凝土的形状和光滑度。
具体步骤如下:1.模板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预制模板。
2.模板安装: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将模板组装安装在基础上,并进行调整和固定。
五、钢筋安装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进行钢筋安装,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承载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1.钢筋加工和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加工和制作,包括弯曲、切割等。
2.钢筋安装:将预制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并进行固定,以保证混凝土与钢筋的紧密连接。
六、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环节,需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度。
1.混凝土搅拌:根据设计要求,将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
2.浇筑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均匀地倒入已安装好的模板中,根据需要进行振捣和加压。
3.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环境,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七、模板拆除和调整在混凝土充分凝固后,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和调整。
溢洪道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溢洪道位于某水库大坝上游,全长约200米,断面形式为矩形。
混凝土施工主要包括溢洪道基础、溢流段、侧墙、底板等部位的浇筑。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成立专门的混凝土施工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材料准备(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
(2)砂: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2.5~3.5。
(3)石子:选用碎石,粒径为5~40mm,含泥量不大于1%。
(4)外加剂:选用高效减水剂,满足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要求。
3. 施工设备(1)混凝土搅拌车:选用搅拌能力满足工程需求的混凝土搅拌车。
(2)混凝土泵车:选用输送能力满足工程需求的混凝土泵车。
(3)振捣器:选用插入式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密实。
(4)施工车辆:准备足够的运输车辆,确保混凝土运输。
三、施工方法1. 混凝土拌合(1)根据设计要求,按照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材料比例进行拌合。
(2)混凝土拌合物应均匀、和易,满足施工要求。
2. 混凝土运输(1)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确保运输过程中的质量。
(2)运输过程中,防止混凝土离析、分层等现象发生。
3. 混凝土浇筑(1)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
(2)浇筑前,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浇筑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分段振捣的方法,确保混凝土密实。
4. 混凝土养护(1)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防止裂缝产生。
(2)养护期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干燥开裂。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混凝土配合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3. 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
4. 养护:加强混凝土养护,防止裂缝产生。
五、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安全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水库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水库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得到了巨大进步。
其中,水库工程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
水库工程的工程类型较为复杂,溢洪道作为水库工程的重要建筑物,其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水库工程的整体质量。
德厚水库位于云南省文山市,其功能以城乡生活、工业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综合利用,工程规模为大(2)型水库。
其溢洪道结构以大体积混凝土为主,具有高水化热、钢筋密集、振捣困难、收缩量较大、容易形成裂缝等施工难点。
本文对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溢洪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1工程概况云南德厚水库位于文山州盘龙河一级支流德厚河中下游,是解决盘龙河中上流域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核心水利工程,设计库容1.13×104万m3,文山州第一座大型水库。
溢洪道为正常溢洪道,结构为正槽开敞式,分部工程主要包括交通桥、进口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和汇入段等五个,设计最大泄流量376m3/s。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溢洪道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主要包括进口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段。
2工程施工难点进口控制段的闸墩及底板体型较大,施工难度大,闸墩混凝土浇筑最高处10.74m(高程1332.80m),最低处7.80m(高程1325.00m),高程1330.00m处设有弧形闸门的支座牛腿,要求高精度施工,钢筋间距小密度大,混凝土振捣难度大,容易发生漏振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和表面蜂窝麻面外观权限。
泄槽段、消力池段底板最大厚度1.20m,跨度超过21m。
由于当地气候较为干燥,昼夜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混凝土浇筑后容易形成温度裂缝,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溢洪道底板仓号混凝土浇筑量较大,若施工方案分层分块不合理容易造成先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形成冷缝。
施工时采取适合的质控措施,可有效预防因施工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溢洪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拌和运 输 车运输 , 以保证 混 凝 土运 输 的质量 , 充 分 发 挥设备 效率 。并 且使混 凝 土 在运 输 过程 中不致 发 生
3 溢 洪 洞底 板 混 凝 土 准 备
摘
要: 在现代水 利水 电工程 中 , 溢洪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枢纽 对基 础工程处理 的一
种重要方 法 。实践证 明 , 溢洪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 程隧洞施工过程 中效果
非常 明显 , 适应性强 。由于底板混凝 土施工技术 的效果 比较可靠 , 成本 比较低廉 , 故 多 用于砂砾层的防渗施工 中。以某一水利工程溢洪 洞为实例 , 首 先 阐述 了该项工程溢 洪 洞底板混凝土施工重难 点 , 然后重 点分析 了溢 洪洞底板混凝 土准备及 其施工 工艺 , 最
运输 , 满 足 浇筑 强度 的需 要 。混 凝 土 人 仓 时 , 为 防 止 规定 的范 围 , 则 采取 加挂 溜 筒 的缓 冲措施 ] 。 受力 钢筋 接 头 位 置 应 在 内力 较 小 处 , 并 错 开 布 个 断 面处钢 筋 接头 数 量 ≤5 O % 。钢筋 的安 装 按 照 两 接 头 间距 ≥1 . 3倍 搭 接 长 度 , 受 拉 区钢 筋 在 同 离析 , 按 要求 限制混 凝 土 的垂 直 落 距 , 如 超 过 了规 范 置 ,
回填 , 机 械 设 备才 有 可 能进 入。隧 洞 中 间 3 0 0~ 4 0 0 m的混 凝土 回填 是施工 难题 。
具 配合 比为 ( 1 : 2 . 4 5 : 4 . 3 5 , 水灰 比为 0 . 4 8 , 粉煤 灰 掺 量2 0 %, Hr r _Y Q引气减 水剂掺 量 0 . 5 %) 。
溢洪道工程施工方案

溢洪道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背景溢洪道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控制洪水的工程措施之一,它通过将洪水引导至安全区域,避免涝灾的发生。
因此,溢洪道工程至关重要,需要精心设计并科学施工。
二、施工准备在开始溢洪道工程的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队伍、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准备好施工材料等。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方法1. 地基处理在进行溢洪道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挖土、填土、夯实等。
2. 混凝土浇筑溢洪道的主体结构通常是由混凝土构成的,因此混凝土浇筑是溢洪道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适当的浇筑方法和工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防水处理为了确保溢洪道的防水性能,必须对其进行防水处理。
通常可以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方法进行防水处理,以保证溢洪道在洪水来临时能够正常工作。
四、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溢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 - 设置专人负责施工质量检查; -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 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
五、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是溢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的重点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设置警示标识,配备安全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六、施工结束在溢洪道工程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验收和整改工作,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要编制施工竣工资料,存档相关文件,做好工程交接工作。
结语溢洪道工程施工方案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只有科学规划、精心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溢洪道工程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第09章-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正稿(2)

第09章溢洪道混凝土施工09.1概述09.1.1结构概述溢洪道位于左坝头,利用左岸山坡开挖而成。
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挑流鼻坎及出口护坦等建筑物组成。
溢洪道进水渠开挖底板高程227.5m,溢0-065~溢0+000为混凝土衬砌段,衬砌底板高程228.0m。
溢流堰顶高程233.00m,闸室段设2个12m×12m表孔,每孔均设弧形工作闸门,上面布置启闭机室及交通桥;泄槽底坡为i=0.312,净宽约20.0m,底板厚0.6m,泄槽中部设有掺气槽;鼻坎段长32.414m,反弧段出口高程172.841m。
09.1.2工作项目和主要工程量溢洪道混凝土施工包括引水渠、溢流堰、泄槽、挑流鼻坎混凝土等工作项目,其主要施工工程量见下表。
溢洪道主要施工工程量表09.1.3施工重点、程序及工期安排一、施工重点溢洪道闸首结构施工的进度将影响到弧门、启闭机安装以及机房建筑施工和设备的投入运行,因此闸首结构混凝土施工作为重点。
二、施工程序溢洪道混凝土浇筑工序应在相应工作面的石方开挖及基础处理等工作项目施工完毕后进行。
溢洪道混凝土浇筑顺序:按闸首段(桩号0+000~0+025)→引水渠、挑流鼻坎、泄槽(三段在闸墩砼施工完成后平行施工)→下游防护段。
三、施工进度施工进度主要考虑关键工序,主要节点和机械配备的平衡,以及节点工期和总工期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
施工进度安排见下表。
09.1.4主要施工适用标准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499-1998;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5.《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10-2000;6.《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69-2002;7.《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 5100-1999;8.《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 5150-2001;9.《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 5151-2001;10.《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8-2001;11.《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 163-2004;12.《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 3057-1999。
水利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8-201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4. 相关水利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泄洪洞等建筑物。
混凝土工程量约10000立方米,主要采用C30、C35、C40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三、施工部署1. 施工顺序:先进行基础处理,再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最后进行装饰装修。
2. 施工方法: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法,确保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3. 施工队伍:成立专业施工队伍,包括混凝土施工班组、模板班组、钢筋班组等。
四、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 混凝土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确保混凝土均匀。
2.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防止混凝土离析、分层。
3.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浇筑过程中防止出现冷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4. 模板施工: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接缝严密,防止漏浆。
5. 钢筋施工:钢筋绑扎牢固,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出现松动、偏位等现象。
6. 混凝土养护: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五、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1. 施工安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 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好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的处理。
六、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 混凝土施工阶段:3个月3. 混凝土养护阶段:1个月4. 装饰装修阶段:1个月总计:6个月七、质量保证措施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质量。
3. 对关键工序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db28a40242a8956aece456.png)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溢洪道布置于坝址区右肩,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洪道由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挑流段、下游护坦段五部分组成,校核洪水下泄流量A米ax=123.51 米3/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A米ax=81.38米3/s.堰顶高程1164.45米,全长310米.二、工程项目及设计指标和主要工程量侧槽段:侧槽段溢流堰净长20米,溢流堰堰高程1164.45米,桩号为溢0+000—溢0+020,首端宽4.6米,末端宽5.17米,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实体结构;侧槽底宽由4米渐变为6米,长20米,底坡i=1:20,底板采用1.2米厚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衬砌,靠山一侧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高程1169.1米,顶宽1米.调整段:调整段长20米与侧槽段连接,矩形段面,采用整体结构,底宽6米,底坡i=0,底板采用1.2米厚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衬砌,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部宽1米,底部宽1.5米,平台高度从底板算起4米.墙顶高程1169.1米.调整段靠坝肩侧恒重式挡墙以上开挖段面均采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墙顶.调整段首、末各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厘米,采用P651型橡皮止水带止水,距迎水面20厘米埋设,高压闭孔板分缝,其上设3厘米丙乳砂浆闭缝.泄槽段:泄槽段泄槽段桩号溢0+040—溢0+280,包括明槽段和暗涵段.(1)明槽段(溢0+040—溢0+208)明槽段采用矩形段面,整体式结构,底宽由溢0+040的6米渐变为溢0+078的3米(溢0+078—溢0+208的底板宽均为3米),边墙高度9.65~6米,底板采用1.0米厚现浇C40高性能钢筋混凝土衬砌,边墙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恒重式挡土墙,墙顶部宽0.6米,墙底部宽1.5米,平台高度从底部算起2米.(2)暗涵段(溢0+208—溢0+280)暗涵段采用箱涵式结构,底板宽3米,墙高4米,顶板厚0.6米,边墙厚0.8米,底板厚1米,暗涵顶部回填弃渣,顶部与右侧导流泄洪供水洞的墙顶齐平.泄槽段每隔10米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厘米,采用P651型橡皮止水带止水,距迎水面20厘米埋设,高压闭孔板分缝,其上设3厘米丙乳砂浆闭缝.出口挑流段:挑流消能段桩号溢0+280—溢0+300,挑流段长20米,反弧半径25米,圆心角29.50,挑射角22.50,挑流鼻坎坎顶高程1086米,挑流段结构型式为矩形明槽,边墙顶宽0.6米,墙高4~6.14米,一侧翼墙与导流泄洪供水洞的挑流段翼墙相接,一侧接挡土墙段,采用现浇C25钢筋混凝土,边墙墙顶布置栏杆,挑流底板宽3米,采用C40高性能现浇钢筋混凝土.下游护坦段:下游护坦段桩号为溢0+300—溢0+310,长10米,与导流泄洪供水洞共用,底板采用C25混凝土衬砌,厚度为1米.溢洪道混凝土主要工程量见下表:溢洪道混凝土工程量表三、施工布置1、施工道路布置根据工期安排先从溢0+178开始上下游同时浇筑,故可以从施工道路L7的末端开始至溢0+128的左侧用爆破料修一条施工便道,并在溢0+128的左侧修建一个平台供混凝土的浇筑使用.即路线可设为:拌合站→7号道路→施工便道.若泵送压力不够,可考虑和导流洞出口尾水段混凝土浇筑共用一个平台,可以浇筑溢0+208—溢0+310的混凝土.2、施工风、电、水供应(1)施工用风混凝土浇筑用风主要为施工缝面处理等,用风量不大,引用开挖支护时接引的供风管,空压机房位置见溢洪道施工平面布置图.(2)施工用电采用溢洪道附近的供电电源,由配电房和开关盒分出,配电房具体位置见溢洪道施工平面布置图.(3)施工用水混凝土浇筑用水主要为仓面清理和混凝土养护等,利用开挖支护时接引的供水管引至施工工作面.(4)施工排水利用开挖施工的排水设施.四、混凝土施工方法4.1主要材料4.1.1水泥⑴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⑵验货:每批水泥进场时均要提供水泥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委托试验室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⑶运输:采用水泥罐车进行运输,其品种和标号不得混杂,散装水泥运至工地的入灌温度不宜高于65℃.⑷贮存:到货的水泥按不同品种、标号、出厂批号等,分别贮放在专用的水泥罐中,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罐储水泥宜1个月倒罐1次.4.1.2水拌合用水采用河道水.4.1.3骨料⑴采购混凝土骨料前,先将骨料样品送至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采购投入生产使用.⑵不同粒径的骨料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和混入泥土,堆料厚度不宜小于6米;装卸时,粒径40米米的粗骨料的净自由落差不应大于3米,应避免造成骨料的严重破碎.4.1.4粉煤灰和其它活性掺合料⑴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指示采购用于混凝土中的活性掺合料,采购的活性材料供应厂家、材料样品、质量证明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报送监理单位.⑵每批粉煤灰或其它活性参合料运至工地后,对制造厂产品的品质、资料进行验收,并由监理见证对批粉煤灰或其它活性参合料进行查库和抽样,并送往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程.⑶掺合料应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储罐或仓库中,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并不应混入杂物.4.1.5外加剂⑴用于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其质量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⑵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结合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其试验成果报送监理单位.⑶每批外加剂运至工地后,对制造厂产品的品质、资料进行验收,并由监理见证对外加剂进行查库和抽样,并送往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程.⑷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储存,在运输与储存中不得相互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外加剂宜配成水溶液使用,并搅拌均匀.4.2 混凝土拌合⑴混凝土集中在拌合站拌和,拌和设备采用1米3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生料的供应采用柳工50铲车供料.拌制混凝土时,严格按照本现场试验室提供并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确保拌合站称量设备合格, 其称量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定期进行检验及校核称量精度.⑵优选混凝土级配,减少用水量.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采用相应级配混凝土.⑶在混凝土拌和过程,根据气候条件定时地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量(尤其是砂子的含水量);在降雨的情况,也相应地增加测定次数,以便随时调整混凝土的加水量.⑷拌合时经常对拌合物的均匀性、拌和时间、衡器称量的准确性以及拌合机叶片的磨损情况等项目进行检查.⑸混凝土拌和程序和时间均通过试验确定.4.3 混凝土运输⑴根据对混凝土拌合站的拌和能力、混凝土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及钢筋、模板安装情况的分析,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4辆10米³混凝土拌合运输车运输,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质量,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并且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等现象,以满足浇筑强度的需要.(2)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严禁加水.(3)因故停歇太久,混凝土拌合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按不合格料处理:①混凝土产生初凝.②混凝土塑性降低较多已无法振捣.③混凝土被雨水淋湿严重或混凝土失水过多.④混凝土中含有冻块或遭受冰冻,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4)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安装前,应彻底清除管内污水及水泥砂浆,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安装后及时检查,防止脱落、漏浆.②泵送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不应大于导管直径的1/3,并不应有超径骨料进入混凝土泵内.③泵送混凝土之前应先泵送砂浆润滑.④应保持泵送混凝土的连续性.因故中断,混凝土泵应经常转动,间歇时间超过45米in,应及时清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的混凝土并冲洗.⑤泵送混凝土输送完毕后,应及时用压力水清洗混凝土泵和输送管.4.4混凝土浇筑4.4.1钢筋制作与安装1.一般要求(1)钢筋进场必须有材质证明书及许可证,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为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现场材料的标识按规格、种类,分别堆放挂牌,并做好保护工作.(2)所有电焊工均均有上岗证,并在试焊合格后上岗操作,所有焊接均按规定的批量抽取试件,试验合格后使用,所有连接接头应按规定做好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3)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2.施工工艺(1)运入加工现场的钢筋,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要挂上标牌,标牌上要注上厂标、钢号、产品批号、规格、尺寸等项目,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损坏和遗失这些标牌.钢筋与地面之间应垫不低于200㎜的底楞.露天堆放时,宜在钢筋上加覆盖物,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2)钢筋运到工地后,卸于钢筋加工厂内分类堆放,不得混杂,且立牌以资识别;钢筋弯曲成型前必须先做样板,经检查合格后照样板进行加工.(3)钢筋加工前将钢筋表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调直,遵守以下规定:①.采用冷拉方法拉直的钢筋,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Ⅱ、Ⅲ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②.冷拔低碳钢丝用机械拉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施工图纸的要求.③.钢筋加工的尺寸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执行,钢筋加工后的允许偏差分别不得超过下表的数值.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4)钢筋制作在钢筋加工厂按设计图纸要求加工成形,采用8t载重汽车运至施工作业面人工绑扎、架立、安装,先安装底层钢筋网,采用预制与该部位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支撑,以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垫块之间距离不大于120厘米;上层钢筋网应利用锚筋做成架立筋,钢筋扎丝呈梅花形布置,间隔绑扎,侧墙钢筋采用带扎丝的预制混凝土垫块支撑,在钢筋架设安装完成后,及时妥加保护,避免发生错动和变形.(5)钢筋的连接溢洪道钢筋工程主要采用绑扎连接、手工电弧搭接焊和机械连接的方式.A.手工电弧搭接焊a.焊接接头当设计有要求时采用双面焊缝,无特殊要求时采用单面焊缝.双面焊接时:对于Ⅰ级钢筋的搭接焊的焊缝总长度不小于4d,对于Ⅱ、Ⅲ级钢筋,其搭接焊的焊缝总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接时:对于Ⅰ级钢筋的搭接焊的焊缝总长度不小于8d,对于Ⅱ、Ⅲ级钢筋,其搭接焊的焊缝总长度不小于10d.b.搭接焊接头的两根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轴线上.c.搭接焊的焊缝高度为被焊接钢筋直径的0.25倍,并不小于4米米;焊缝的宽度为被焊接钢筋直径的0.7倍,并不小于10米米.B.机械连接a.采用机械连接时,应由厂家提交有效的机械连接型式检验报告.b.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个.2)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少于3个,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3)Ⅰ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应不小于0.95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Ⅱ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应不小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计算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面积.c.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项目进行检验.以500个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为一批,不足500个按一个验收批计.接头均应有现场连接施工记录.d.直螺纹接头外观质量及拧紧力矩检查应满足下列要求:1)接头拼接时用管钳扳手拧紧,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2)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应有1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不受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3)外观数量检查数量:每一验收批中随机抽取10%的接头进行外观检查,抽检的接头应全部合格,如有1个接头不合格,该检验批的接头应逐个检查,对不合格接头应补强.C.钢筋的接头应尽量布置在结构物的低应力区,接头位置要错开,同一断面处的钢筋接头数不超过50%.D.钢筋检验,在使用前和加工安装过程中均需按规定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结果报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钢筋架设完毕应及时妥加保护,防止发生错动、变形和锈蚀.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详细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检查合格的钢筋.如长期暴露,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重新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4.4.2模板制安4.4.2.1模板制作与安装(1)溢洪道模板除溢流堰堰头和挑流段外其余均采用60*150厘米钢模板组合施工,模板缝采用双面胶带封闭.组合钢模使用前应在面板涂刷矿物油,采用钢管背楞加拉钢筋的方式联合固定模板,使之形成整体,达到强度和刚度要求,保证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和变形.(2)安装模板时,采用φ12米米对拉杆连接内外模板,横向间隔0.6米设置一道,纵向间隔0.4米设置一道,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对拉杆上设置止水环,模板拆除后将拉杆切除至混凝土面.横向背楞采用双根48米米钢管用蝴蝶卡卡扣,纵向背楞间距1.2米,采用单根48米米钢管联系于横向背楞上.挡墙内模采用钢管井字架支撑,满堂架立杆间距1.5*2米,横杆步距1.5米,挡墙外侧采用双排脚手架支撑,双排脚手架间距1.2米,扫地杆距基础面0.2米,大横杆步距1.5米,立杆间距2.0米.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单位米米):4.4.2.2注意事项(1)按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安装的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2)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3)分层浇混凝土时,应逐层校正上下层偏差,模板下端不应有“错台”现象,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其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值班,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使其与设计线的偏差不超过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绝对值的1.5倍,并每班做好记录.模板如有变形、位移,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停止混凝土浇筑.4.4.2.3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的顺序,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2)模板拆除必须采用专用工具,以避免损坏混凝土.拆模时间: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不低于2.5米Pa时,且拆模时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当发现拆模较早将拉伤砼表面时,需立即停止模板拆除.(3)先拆除穿墙螺栓螺帽及蝴蝶卡,松开钢管扣件,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及时将模板吊运至模板堆放场地进行模板表面砼、钉子等杂物清洁.(4)模板在使用之后和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干净,模板应经常性检查表面平整度,凡达不到要求的模板,必须予以更换或进行修复,外露结构的模板应选用较新的模板立制;拆除后的模板应堆放整齐,不准乱弃乱扔,以免造成模板挤压变形或影响现场的文明施工.4.4.3伸缩缝、止水制作安装4.4.3.1伸缩缝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前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下料,伸缩缝缝宽2厘米,采用高压闭孔板分缝,其上设3厘米丙乳砂浆闭缝.施工时,将加工好的伸缩缝用细扎丝固定在钢模板上,伸缩缝上预留与混凝土相连的扎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伸缩缝就与混凝土紧紧相连.浇筑混凝土时人工先铺筑伸缩缝附近的混凝土,上料时避免伸缩缝断裂和起皱,拆模前先去掉扎丝,避免扎丝撕裂伸缩缝.4.4.3.2止水⑴止水材料采用P651型橡皮止水带,采购材料要有生产厂家的性能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在使用前,委托具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抽样实验检测;止水材料运至工地后在专用材料仓库中保管.避免油污和长期曝晒,对于现场浇筑块的外露止水带部分采用覆盖草袋等可靠措施加以保护,防止破坏和老化.⑵橡胶止水片连接采用硫化热粘接.止水焊接,由专人负责施工,接头外观保持平整光洁,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的75%.⑶止水带安装采用模板嵌固的方式,不得穿孔拉挂固定,止水片要与混凝土接缝面垂直,其中心线与接缝中心线允许偏差为±5米米,当混凝土将要淹没止水带时应再次清掉表面的污垢.振捣混凝土时,止水片下面及周围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但振捣棒避免触及止水带,嵌固止水带的模板应推迟拆模时间.⑷橡胶止水片在安装时防止变形和撕裂.⑸已安装好的止水片要做好保护,支撑牢固,在混凝土浇筑时防止移位或扭曲.4.4.4现浇混凝土施工溢洪道混凝土采用自下游向上游浇筑的顺序,各浇筑仓先浇筑底板再浇筑边墙.溢洪道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1台60 米3/h混凝土输送泵以泵送方式直接入仓,4辆10米3混凝土拌合运输车负责运输浇筑料,混凝土浇筑仓划分为:侧槽段(0+000—0+020)为一个浇筑仓;调整段(0+020—0+040)为一个浇筑仓;泄槽段(0+040—0+280)每10米为一个浇筑仓;出口挑流段(0+280—0+300)为一个浇筑仓;下游护坦段(0+300—0+310)为一个浇筑仓;在边墙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3~4米高度为一个浇筑仓.基岩面和老混凝土上的浇筑仓,在浇筑第一仓混凝土前,必须先均匀铺设一层厚2~3厘米的水泥砂浆.砂浆的标号应比同部位混凝土高一级.每次铺设砂浆的面积应与浇筑面积相适应,以铺设砂浆后30米in内被混凝土覆盖为限,铺设工艺必须保证现浇混凝土能与基岩或老混凝土结合良好,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自出料至覆盖上坯混凝土为止),则应按工作缝处理.混凝土浇筑作业应按一定的层厚、次序、方向分层进行.在止水片等周边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混凝土均匀上升.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浇筑,浇筑面应保持水平.浇筑振捣层厚度根据实际施工条件确定.浇入仓内的混凝土应随浇筑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积时,应将堆积的骨料均匀散铺至砂浆较多处,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不合格的混凝土料严禁入仓,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果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混凝土浇筑地点,要有遮盖设施,以免因日晒、雨淋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入仓后先平仓后振捣,不应以振捣代替平仓.混凝土采用捣头直径大于80米米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均匀布点,距模板边的距离不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振捣器不应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每个点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同时应避免振捣过度,振捣器无法作业部位辅以人工捣实,底板面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收仓.待浇混凝土的基础面包括岩基面和混凝土面.岩基面用水清理冲洗干净;混凝土面的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凝固一定时间后,采用风、水枪冲毛处理,冲毛的时间一般按混凝土凝固情况选定,水压、风压等参数可通过试验选定,以清除浮皮砂浆,使粗、细骨料显露为准,经风、水枪冲毛的缝面,如有局部砂浆未除,可通过人工凿毛处理.伸缩缝表面所积聚的混凝土或杂物亦需清除.4.4.5抹面及养护4.4.5.1抹面(1)抹面人员三班制作业,24小时不停,抓住收面最佳时机,每仓抹面不少于三遍.(2)底板混凝土振捣密实以后,先用磨光机收面,表面多余水分及时处理,再由人工进仓内用手抹子收面,直至初凝结束.4.4.5.2养护(1)采用洒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12~18h 内开始进行.(2)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延长养护时间至少 28 天以上.(3)洒水养护开始养护时间:由温度决定,当最高气温低于25℃时,浇捣完毕12小时内覆盖并洒水养护.当最高气温高于25℃时,浇筑完毕6小时内覆盖并洒水养护.(4)洒水次数: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较快,洒水次数要多.气温高时,增加洒水次数.五、混凝土工艺质量保证措施5.1混凝土配料及振捣(1)混凝土配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除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2)混凝土振捣要严格按规范操作,不能漏振、欠振,以避免出现麻面,也不能过振,过振会离析,在模板接缝处形成砂线.(3)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至表面泛浆、无气泡产生为止.5.2混凝土浇筑(1)根据监理人批准的浇筑分仓分块和浇筑程序进行施工.(2)混凝土浇筑层厚度,根据搅拌、运输和浇筑能力、振捣器性能及气温因素确定.(3)入仓面的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迭时,要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5.3混凝土浇筑层施工缝处理⑴在浇筑上层混凝土层浇筑前,对下层混凝土的施工缝面,按监理人批准的方法进行冲毛或凿毛处理.⑵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果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⑶浇筑混凝土应使振捣器捣实到可能的最大密实度.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应避免振捣过度.振捣操作应严格按规定执行.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 1/2,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以及在两次混凝土卸料后的接触处应加强平仓振捣.凡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应辅以人工捣固.5.4模板工艺质量保证措施⑴模板块应尽可能拼大,现场的接缝要少,且接缝位置必须有规律,尽可能隐蔽,接缝处不能跑浆.所有施工部位尽量采用钢模板,模板缝间设双面胶带密封条,模板表面刷脱模剂.⑵各种连接部位必须按节点设计,针对不同的情况逐个画出节点图,以保证连接严密、牢固、可靠,保证施工时有依据,避免施工的随意性.5.5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⑴材料方面控制措施①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优先选用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砂石料,保证混凝土设计所必需的极限拉伸值或抗拉强度、施工匀质性指标和强度保证率;②控制混凝土水化热:选择较优骨料级配,掺粉煤灰、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和延缓水化热发散速率.⑵施工方面控制措施①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程序和施工进度防止基础贯穿裂缝.②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护,减少内外温差:在低温季节,在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保护,可减小混凝土表层温度梯度及内外温差,保持混凝土表面湿度.通过覆盖保护,延缓混凝土降温速度,以减少新混凝土上、下的约束温差;混凝土养护采用流水养护.⑶综合管理方面的措施。
溢洪道引渠段混凝土浇筑施工措施

1 工程概况溢洪道布置于右岸, 由进口引渠段、闸室控制段、泄槽段和出口挑流鼻坎等构成。
引水渠长度为166.3m, 底板高程为3191.40m, 堰顶高程为3204.60m。
闸室段长度为20m, 3孔溢洪道各设置弧形工作闸门一扇, 工作闸门一扇, 每扇闸门有两个牛腿。
溢洪道最大泄量1066 m3/s, 最大流速为35.73m/s。
重要工程量包括牛腿混凝土、预埋钢筋、钢平台制安、桁架制安。
详细工程量见表1-1。
右岸溢洪道闸室闸墩牛腿工程量表表1-1⑴《右岸溢洪道构造图》(纳子峡-施工图-水-溢-Ⅰ-03);⑵《溢洪道闸室构造图(1/2~2/2)》(纳子峡-施工图-水-溢-Ⅱ-01);⑶《纳子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⑷纳子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招投标文献及协议;1.2 施工进度计划溢洪道闸室段混凝土施工工期: 闸室段浇筑工期为2023年8月5日~10月15日。
1.3 施工布置㈠施工机械布置溢洪道闸室闸墩1#牛腿混凝土采用搅拌罐车配合溜管直接入仓;2#牛腿混凝土采用搅拌罐车配合溜槽直接入仓;3#、4#、5#和6#牛腿混凝土采用搅拌罐车、混凝土泵配合溜管入仓。
详见《闸墩牛腿混凝土入仓方式示意图》(图号: SJ-NZX-SG-项目部技发DB-2023-034-05)。
㈡施工用水布置施工用水重要用于施工面清理、养护用水等, 用水量不大。
从我部布置旳用于大坝填筑旳20m3水箱接引至工作面。
㈢施工用电布置混凝土施工用电重要有照明、电焊机、混凝土泵、混凝土振捣设备、水泵等设备, 从布置于右坝肩旳800KV A变压器接引电源至工作面。
㈣施工道路布置溢洪道闸室闸墩牛腿混凝土浇筑施工重要运用: 贝雷桥→右岸上坝公路抵达施工作业面, 或者贝雷桥→右岸上坝公路→EL3204.6m平台→抵达施工作业面2 混凝土浇筑施工2.1 闸墩牛腿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闸墩混凝土浇筑→预埋件→钢平台制作→桁架安装→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养护2.2 钢平台及桁架制安钢平台及桁架均在后方加工厂按照图纸下料, 共加工两套反复使用, 用5t汽车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焊接。
水利工程混凝土溢洪道施工技术规程

水利工程混凝土溢洪道施工技术规程水利工程混凝土溢洪道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溢洪道是水利工程中起到调节洪峰、减少洪灾损失的重要设施。
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将从混凝土溢洪道施工前期准备、混凝土溢洪道施工过程、混凝土溢洪道施工后期维护等方面,详细说明混凝土溢洪道的施工技术规程。
二、混凝土溢洪道施工前期准备1.设计方案的审查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审查应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图纸的准确性、设计质量的可行性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根据施工的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善,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现场勘测和测量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
勘测应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方面。
测量应包括地形测量、地质测量、水文测量等方面。
测量的数据应准确可靠,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3.施工材料的准备混凝土溢洪道的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钢筋等。
这些材料必须在施工前准备好,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同时,还需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4.施工机械的准备混凝土溢洪道的施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这些机械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准备好,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同时,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混凝土溢洪道施工过程1.基础工程的施工混凝土溢洪道的施工需要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
基础工程包括清理、开挖、回填等方面。
清理工作应包括现场清理、路面清理、清理水道等方面。
开挖工作应包括溢洪道的开挖、边坡的开挖等方面。
回填工作应包括溢洪道的回填、边坡的回填等方面。
基础工程的施工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以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
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溢洪道的施工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浇筑方式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密实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法
一、施工特性
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段、尾水渠段组成。
二、施工程序
溢洪道开挖完成后,进行基岩面的清理,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施工。
按尾水渠段→消力池段→泄槽段→控制段→进水渠段的顺序先后浇筑。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
图2-1 溢洪道砼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三、施工方法
基础部分采用散装组合钢模及木模板施工,侧墙采用组装刚模板。
混凝土由左岸拌和系统供料,6m3搅拌车水平运输,HBT-60型混凝土泵机直接入仓。
(1)基础清理
人工将底板范围内清理干净,并整平,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锚杆施工
锚杆孔采用手风钻钻孔,人工灌注水泥砂浆。
(3)钢筋安装
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加工制作,8t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人工绑扎安装。
(4)模板安装
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桁架梁,局部辅以木模板,人工严格按测量放样的设计线进行立模。
模板必须稳固、平直,不变形,不错位,表面涂刷工业蜡,脱模后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整齐。
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无孔洞、不变形,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
模板安装时,必须严格按测量准确放样的设计边线进行安装。
(5)止水埋设
混凝土块施工缝之间设有橡胶止水带,在立模时,按设计位置固定于侧模中。
(6)混凝土拌制与运输
混凝土由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集中拌制,6m3搅拌车经上坝公路运至施工作业面,泵送入仓。
(7)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人工平仓后,采用φ50mm插入式振捣器充分振捣密实。
靠近模板边沿和止水片附近采用φ30mm软管振捣器振捣。
不得欠振、过振或漏振。
(8)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保湿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