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22145
合集下载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课件
可编辑ppt
继7 续
天球立体图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E N
A W
地球侧视图
N 地 平 圈A
S
S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赤无斜
可编辑ppt
继8 续
天球立体图
B
E
N
夏至
A
春秋分
W
地球侧视图
A
地平圈
夏至 春秋分
S
冬至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
行轨道与地平圈平行。极点平
A
S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该角与当地纬度(A)互余,即:∠b+∠A=90°
(参照幻灯片1)
可编辑ppt
15
B 81°26′ 58° 34°34′
E
N
S
A
W
N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cb
A
S
规律4: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 H= 81°26′
继13 续
B
N
E
夏至
N
S春秋分
A
冬至
W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S 点)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可编辑ppt
继14 续
NB 夏至B(天顶)
A 春秋分
a EA
冬至
b
N
a A bc c
S
W
N
规律3:S 北半球某地观察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B 夏至
春秋分
普通班: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常见太阳视运动图
• [例]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 与地面的夹角,回答:
5° 某地 35°
N
S
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 B.20°N C.15°S D.20°S ⑵.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70°N B.75°N C.70°S D.75°S ⑶.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 位置是( ) A.120°W B.0° C.60°E D.180°
A
S
西北落下
W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非极昼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B 正北升起 夏至 春秋分
N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N
a
E
冬至 S A W
正北落下 S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北方,在昏线的西北方 故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南方,在昏线的西南方 故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东南升起
E N
B(天顶)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继续
天球立体图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E N A W S B
地球侧视图
N C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A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太阳日运动视线图-PPT
应用举例 (一)侧视图:
读左面的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极点上空适当位置, 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该 图是 北半球夏至日 日的光照图
(2)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从 _北_回__归__线向南北两极方向 __递__减_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__极__昼_现象,与C点地方时相同
的是___D____。
a、影长的变化 b、朝向的变化 c、应用意义
2、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正午日 影的周年变化 a、影长的变化 b、影子朝向的变化 c、 应用意义
一. 日影朝向
1. 一天中日影朝向 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 正午日影的朝向 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以
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 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
2、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 朝西北
a、b两城,6月22日和12月22日正午,旗杆 (等高)影长及朝向如图3所示,完成8~10题。
8.关于a、b两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
度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城有极昼极夜现象,b城没有
B.b城有阳光直射现象,a城没有
C.a城昼长变化幅度大于b城
其夜长为_小时。 0
西 东
3、图中C点时间是_月_日_6时;22 12
·M
这 度5一 最天 高6, 的A是、_B_、点C,三白点C昼正最午短太的阳是高 _4、点图。中A在A D的__方向,正C东在D
的__方向:西沿北图中直线由A到D
实际方向是先向___方向,西后北
又转向___方向西。南
图中用M标出 (90°E,66°34′N)的位置。
(3)图中A、B两地中四季变化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堂PPT)
直射北半球时,太阳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据图观测得知规律2: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 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9
直射南半球时,太阳又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据图观测得知规律3: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 ,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B
A
夏至
E
地平圈
春秋分
N
夏至
S
A
冬至
春秋分
W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 行轨道与地平圈平行。
22
判断以下两图观测者位置?
*乙地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丙地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23
判断下两图观测者位置?
*左图在北回归线上 *右图在南回归线上
24
判断下图观测者位置?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包括赤道) 正午时太阳有时在头顶,有时在北方,有 时在南方(即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
(参照幻灯片1)
41
B 81°26′ 58° 34°34′
E
N
S
A
W
N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cb
A
S
规律: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 H= 81°26′
春秋分:H= 58°
冬至: H= 34°34′
42
B
E
N
S
A
规律:判断季节(月W 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A.23.5°N B.50°N C.30°S D.20°N
40
高考 地理 一轮复习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共22张PPT)
B
E
N
S
A
规律5:判断季节(W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继续
AN
aa a
直射点
N
A
S
S
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80°N) 2、A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0°)
答案: 1、③曲线,26034′ 2、9个小时 3、东偏北,西偏北。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东 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规律六:太阳直射在a°N,刚好极昼的 纬度为 90 °-a°, 其H=2 ∠a°
极昼期间的太阳视运动
⑴极昼圈(发生极昼的最低纬线圈)上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极昼圈上,全天24小时内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当地时间0时(或24时),太阳 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切;太阳高度最大值就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大小 为阳光直射点所在纬度数的2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推知)。
N
5°
35° S
某地
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 B.20°N C.15°S D.20°S
太阳视运动图
太阳视运动图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 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 午太阳总在正南)。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 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 午太阳总在正北)。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二、正午太阳的位置。(正午太阳地方时总 是12:00)
• 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南。直 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
• 从正午太阳的位置取一直线到达所在位置, 其与地面的夹角极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四、昼夜长短。
•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 在地平面的轨迹长),南半球昼短夜长 (太阳在地平面的轨迹短);太阳直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 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 午太阳总在正南)。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 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 午太阳总在正北)。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二、正午太阳的位置。(正午太阳地方时总 是12:00)
• 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南。直 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
• 从正午太阳的位置取一直线到达所在位置, 其与地面的夹角极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四、昼夜长短。
•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 在地平面的轨迹长),南半球昼短夜长 (太阳在地平面的轨迹短);太阳直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堂PPT)
10
日出日落方位的规律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北半球冬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全球日出日落的南北偏移方位与太阳直 射点所在半球的方位一致
思考:如何把侧视图转 换为太阳视运动图呢?
11
C
N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S
D
北射 北回归线上,太阳最高(正午 )时有直射和南射 南回归线上,太阳最高(正午 )时有直射和北射
4、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 26
三、太阳出没空间规律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在公转运动中造成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导致地面观察者眼 中太阳的升落方位亦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太阳升落的方位为偏 北,反之,则偏南;根据纬度的差异又可 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即:地平线(圈)上。正午时位于正南;南极地区则反之。
图示:
30
探究极昼地区的太阳视运动
B
BH
A δ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δ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
其纬度为(90°-δ),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纬度差=90°-[(90°-δ)-δ]=2δ。
结论: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直射点
直射北半球时,太阳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据图观测得知规律2: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 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9
直射南半球时,太阳又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据图观测得知规律3: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 ,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就是天轴,跟天球的
日出日落方位的规律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北半球冬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全球日出日落的南北偏移方位与太阳直 射点所在半球的方位一致
思考:如何把侧视图转 换为太阳视运动图呢?
11
C
N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S
D
北射 北回归线上,太阳最高(正午 )时有直射和南射 南回归线上,太阳最高(正午 )时有直射和北射
4、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 26
三、太阳出没空间规律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在公转运动中造成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导致地面观察者眼 中太阳的升落方位亦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太阳升落的方位为偏 北,反之,则偏南;根据纬度的差异又可 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即:地平线(圈)上。正午时位于正南;南极地区则反之。
图示:
30
探究极昼地区的太阳视运动
B
BH
A δ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δ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
其纬度为(90°-δ),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纬度差=90°-[(90°-δ)-δ]=2δ。
结论: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直射点
直射北半球时,太阳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据图观测得知规律2: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 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9
直射南半球时,太阳又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据图观测得知规律3: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 ,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就是天轴,跟天球的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继续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继续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B
E
N
A
W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继续
在极点上看:
由于太阳周日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 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时,南、北极点太阳高 度角的日变化曲线及其视运动轨迹,如图1、图2(南极点图)和图3(北极点 图)所示。
太阳高度角
h°
N N
S
h°
N S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 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B
E N A W S
规律5:判断季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继续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继续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B
E
N
A
W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继续
在极点上看:
由于太阳周日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 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时,南、北极点太阳高 度角的日变化曲线及其视运动轨迹,如图1、图2(南极点图)和图3(北极点 图)所示。
太阳高度角
h°
N N
S
h°
N S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 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B
E N A W S
规律5:判断季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A
B(天顶)
D
C
N
S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天球立体图
地球侧视图
N
S
E
W
B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温带,则太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A
B(天顶)
D
C
N
S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N
S
E
W
B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C
北半球夏至日该地日出方2
3、下图为某日某时段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据此回答下题: (1)、1—4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A、1 B、2 C 、3 D、4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不包括切点)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不包括切点)
一、与太阳光线有关的问题
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
1、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方向
要点回顾
切点的日出日落方向:
直射点位于北半 球时,北半球切点的太阳从 正北方日出和日落直 射点位于南半球时, 南半球切点的太阳从正南方 日出和日落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东北升起
西北落下
东南升起
西南落下
A
B
N
S
N
S
E
W
81°26′
58°
34°34′
规律2: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B(天顶)
D
C
N
S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天球立体图
地球侧视图
N
S
E
W
B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温带,则太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A
B(天顶)
D
C
N
S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N
S
E
W
B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C
北半球夏至日该地日出方2
3、下图为某日某时段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据此回答下题: (1)、1—4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A、1 B、2 C 、3 D、4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不包括切点)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不包括切点)
一、与太阳光线有关的问题
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
1、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方向
要点回顾
切点的日出日落方向:
直射点位于北半 球时,北半球切点的太阳从 正北方日出和日落直 射点位于南半球时, 南半球切点的太阳从正南方 日出和日落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东北升起
西北落下
东南升起
西南落下
A
B
N
S
N
S
E
W
81°26′
58°
34°34′
规律2: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天文二:太阳视运动
B(天顶)
规律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东南升起
E N
A
S
西北落下
W
西南落下
规律: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天球立体图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E N A W S B
日出日落方向的确定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地球上(除 极昼、极夜地区)日出方位均在东北, 日落于西北。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地球上(除 极昼、极夜地区)日出方位均在东南, 日落于西南。直射在赤道时,为东升, 西落。 极昼处日出日落方向为正北或正南
运用下图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地作出日 出、日落方位和昼夜长短的判断。
S
规律六:太阳直射在a°N,刚好极昼的 纬度为 90 °-a°, 其H=2 ∠a°
北半球
某地的纬度= 90°-(∠1--∠2)/2 太阳直射的纬度=(∠1+ ∠2)/2
2
1
设:某地极昼多时, ∠1(12时的H)=30 °, ∠2(0时的h)=10° 求:1、某地的纬度 2、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甲
乙
北半球
日出日落方位判定:
由于日影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因此可以通过日影朝向来判别日出日 落方位。
看看下面几幅日照图 你得出什么结论?
春秋二分日照图
A A
B
B
C
C
春秋二分全球除极点地区 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夏至日日照图
A
A
B
B
C
C
夏至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区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太阳视运动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继续
B
夏至
春秋分
B
冬至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A
b
W
c
d
S
a
N A
b
c
S
规律3:北半球某地观察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该角与当地纬度(d)互余,即:∠b+∠d=90°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继续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C
N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S
D
A点为北温带上的任意点
继续
天球图
C
N
B(天顶)
夏至
C
N A
B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S
D
B为天顶,CD为地平圈 三条平行线:二分二至时太阳运动的轨迹在 由于天球半径为无穷大,把整个地球看成一 个质点A 天球上的投影
继续
天球图
N
C A
B(天顶)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旋转成正直(天顶朝上)的图形
继续
天球立体图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继续
天球立体图
继续
B
夏至
春秋分
B
冬至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A
b
W
c
d
S
a
N A
b
c
S
规律3:北半球某地观察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该角与当地纬度(d)互余,即:∠b+∠d=90°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继续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C
N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S
D
A点为北温带上的任意点
继续
天球图
C
N
B(天顶)
夏至
C
N A
B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S
D
B为天顶,CD为地平圈 三条平行线:二分二至时太阳运动的轨迹在 由于天球半径为无穷大,把整个地球看成一 个质点A 天球上的投影
继续
天球图
N
C A
B(天顶)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旋转成正直(天顶朝上)的图形
继续
天球立体图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继续
天球立体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高度
2h°
E
N
2h°
S
W 地平圈
0
12 24 时刻
图5
N
图4
E
2h°
S
W 地平圈
图6
2
1
设:某地极昼多时,∠1=30 °、 ∠2=10°,求:1、某地的纬度 2、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规律七: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⑵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在极点与极昼圈之间的极昼地带,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角都大于 0°,其中日最小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阳光直 射点纬度数的2倍,此时处于极点与极昼圈之间地带的某地点太 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及太阳视运动图如图7、图8(南半球图)和图 9(北半球图)所示。
B
E
N
S
A
规律5:判断季节(W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继续
AN
aa a
直射点
N
A
S
S
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80°N) 2、A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0°)
练习3: 上图表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轨道图,已 知正午太阳位于A点,∠ABS=46°,求观察地点的 纬度____,太阳直射的纬度_____。
A
a
N
46° B
S
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 回答有关 问题: 1. 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 是____,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 2.当太阳视运动曲线如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__小时 。 3.当太阳视运动曲线如①所示时,日出方位是______, 日落方位是 。
E
aæ N
S β
W
正北升起B
夏至
E
N
a
A
春秋分 冬至 S
W
正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正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E
冬至
N
S
A
W
正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已经出现极昼多时)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继续
B
E
夏至
N
S春秋分
A
冬至
W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规律六:太阳直射在a°N,刚好极昼的 纬度为 90 °-a°, 其H=2 ∠a°
极昼期间的太阳视运动
⑴极昼圈(发生极昼的最低纬线圈)上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极昼圈上,全天24小时内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当地时间0时(或24时),太阳 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切;太阳高度最大值就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大小 为阳光直射点所在纬度数的2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推知)。
图1
N
h° h° NS
S N 地平圈
图2
S
h° h°
N
S
S 地平圈
图3
B 81°26′ 58° 34°34′
E
N
S
A
W
N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cb
A
S
规律4: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 H= 81°26′ 春秋分:H= 58° 冬至: H= 34°34′
继续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E
N
S
A
W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继续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W
S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22145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S
A
W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继续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S
A
W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继续
冬至 B 春秋分
夏至 E
N
S
A
W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继续
在极点上看:
由于太阳周日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 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时,南、北极点太阳高 度角的日变化曲线及其视运动轨迹,如图1、图2(南极点图)和图3(北极点 图)所示。
太阳高度角
h°
N
0
12
24 时刻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东 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5° N
35° S
某地
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 B.20°N C.15°S D.20°S
⑵.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70°N B.75°N C.70°S D.75°S
⑶.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 位置是( )
A.120°W B.0° C.60°E D.180°
太阳高度角
h1h20ຫໍສະໝຸດ 12图7S
h2
24 时刻
W h1
E 地平圈
图8
NS
W
h1
h2 N
E 地平圈
图9
甲
乙
2
1
北半球
练习1:∠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 [例2]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 线与地面的夹角,回答:
答案: 1、③曲线,26034′ 2、9个小时 3、东偏北,西偏北。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