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台湾文学(四)台湾乡土小说(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六七年的创作实践,黄春明迎来了创作的成 熟期。他密切关注从台湾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 小人物,尽情讴歌他们在生活压力下表现出来的 一种极为韧性的生命力,从而奠定了他“标准乡
土作家”的地位。

他作品中的小人物是形形色色的。这些作品分别
收入小说集《儿子的大玩偶》、《小寡妇》、
《锣》、《莎吆娜啦再见》,代表作《看海的日 子》、《儿子的大玩偶》后来被改编成电影。
《知识人的偏执》、《孤儿的历史,历史的孤儿》等。
二、陈映真文学理论的贡献

陈映真是七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的骁将之一。他的文学理论
不仅在乡土文学论战中取得了胜利,为乡土文学的发展开拓了航道,而且 他的思想在读者中也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他的文学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文学源泉来自于生活;文学必须启迪人生;文学 有自身的规律,不能凭借暴力来左右或消灭;文 学应建立自己民族的风格,首要是民族的灵魂;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台湾文学要向中 国文学和第三世界文学认同等等。
说这是一篇思想和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作品。

陈映真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其一,善于采用梦幻和现实相交织的超现实主义手法, 使得小说的艺术和心理空间得到延伸,象征的寓意引导 着读者去联想意会生活的真谛。这在早期的作品中表现 得格外鲜明。

其二,善于别出心裁地构建层次结构,使得作品具有立
体感和真切感。 其三,善于将民族特色与欧美风格相结合去探索人物内 心世界,使得人物的独特个性非常鲜明。


1968年,他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邀请,拟赴美
参加写作研究,行前,被台湾当局以“阅读毛泽东、鲁迅 著作”与“涉嫌叛乱”的罪名逮捕。1975年获释。7年中,
他在政治犯监狱备受磨难。

1977年因参加乡土文学论战,他与尉天骢、王拓等乡土派 作家受到官方和半官方报刊的猛烈围攻,但他以大无畏精 神和锐不可当之势,先后发表了《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 《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等文章,反击了围剿,卫护了

小说《夜行货车》刻画了三个在美国跨国 公司做白领职员的中国人,作品表现了民 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上班族一日》 通过一位跨国公司的白领职员寻求自己生 存位置的境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 酷和资本家的无情,跨国公司犹如一架吞 咽人们灵魂和道德的机器。《云》表现了 劳资双方和美国公司内部革新派与顽固派 之间的矛盾冲突 有评论认为这几篇小说像一支愤怒的投枪, 直刺追逐利润的贪婪的机器,对错误的价 值观进行了鲜明的抨击。
《银须上的春天》等对老人生存观念和状态作了 形象的描绘。
三、黄春明小说的艺术特色
黄春明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其一,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在他的小说中,人物都具有栩栩如生、惟妙 惟肖、鲜明迥异的性格特色。例如青番公和阿盛伯, 他们都是世代生长在台湾本土的老翁,年龄相仿, 经历相似,地位相当,但个性却不同。 黄春明还善于将肖像描写和心理刻画、生活 经历、职业特点等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人物鲜活、 丰盈、有趣、饱满。

D、政治小说时期 1983年他开始涉足敏感的政治小说区域,创作了影响颇大
的力作:《铃铛花》、《山路》。这些作品都对当时台湾
的政治、经济等作了有力地批判。

至今为止,他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有:《将军族》、《第 一件差事》、《陈映真选集》、《夜行货车》、《华盛顿 大楼》、《山路》、《忠孝公园》等;出版的评论集有:


《山路》塑造了一位舍己帮助革命家庭的女青年 蔡千惠。蔡千惠的未婚夫及他的战友李国坤被自 己的哥哥出卖了,李国坤被杀,未婚夫被长期监 禁。蔡千惠怀着负罪感冒充李国坤在外的妻子来
到李家,千辛万苦照料老人和小叔子。她死后,
从她遗留给未婚夫的信中知道了真相。一位身心
美好且伟大的圣母般妇女形象跃然纸上。有评论

存。黄春明的这种刻画寓意极为深刻。

八十年代末期,台湾社会转型后,由于受到政治、 经济的挤压,农村正面临着老未能养的社会问题。 如何赡养老人、人老了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就成 为黄春明笔下的焦点。随后,他的老人系列小说
问世。

短篇小说集《放生》中的《最后一只风鸟》、
《打苍蝇》、《呷鬼的来了》、《死去活来》、

他的这些文学理论与祖国大陆五四以来的文学理
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作品分析
作为一名跨国公司职员的陈映真,对整个世界的 商战极为熟悉,而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知识分子, 他不愿意看到台湾文学如同经济一样被外国的文学和 经济所支配,他要树立鲜明的自强自立的民族主义旗 帜,维护自己庄严的民族信心和民族意识。此后,陈 映真便将笔锋转入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进行经济文化 掠夺的民族性题材。 《夜行货车》、《上班族一日》、《云》这几篇 小说正体现了他这一段的创作思想和水平。
夜成为暴发户的败类,推向了民族审判台,把作
者鲜明的民族立场和民族情感袒露给了读者。
3、艺术特色
“用喜剧的方式来写悲剧,用嬉笑的角度来面对命运的刻 薄”是王祯和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所确立的人生态度, 是他在长期创作实践中练就的艺术本领。

他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一,善于用喜剧色彩刻画悲剧人物 形象,将包含辛酸的悲剧内容用嬉笑怒骂的嘲讽手法展现给读 者,意蕴深长。二,善于用戏剧表现手法利用明快的场景转换 来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人物行动。三,善于运用富有地方特 色的语言,使读者产生阅读的亲和力。

其三,善于以平易质朴的语言透出浓郁的地方风情。
作为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黄春明最大的成功在于对各
类乡土人物的语言把握到位。

例如,他写憨钦仔偷木瓜,一句“与情人惜别”、一句 “慰籍此刻饥肠的绞痛”,把憨钦仔的处境和神态刻画 得栩栩如生,表现了黄春明语言上的魅力。
第三节 乡土文学作家群中的 王祯和、王拓




其二,善于以辛辣讽刺技巧来抨击和揭露社会的 腐败。 黄春明在他的小说中,根据所描绘的对象不同, 采取不同的讽刺技巧,有的在讽刺中蕴含善意的 同情和淡淡的悲哀,有的则是在毫不留情的夸张、 讽刺中转换成肃穆的教诲,让读者扪卷自思。 例如在《我爱玛莉》中,当妻子质问大卫陈爱她 还是狗时,他回答爱狗。这里作者不动声色地将 大卫陈奴颜媚骨、丧失民族气节的本质揭露得淋 漓尽致,同时也使得读者转笑声为愤怒了。


黄春明曾就读于台北师范专科学校,后又转入台
南师范,最后在屏东师范获得毕业文凭。毕业以 后,他当过工人、军人、老师、电台编辑,还拍
过电影。1962年开始进行创作活动。
2、创作概况

黄春明早期的作品多取材于带有浓郁乡土气息
的家乡生活,如《男人的小刀》、《没有头的胡 蜂》、《借个火》、《把瓶子升上去》、《跟着脚 走》等等。它们都带着个人生活经验性质,表现出 年青人刚强不屈、愤世嫉俗的性格。

B、现代主义时期 1961年至1965年由于受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
面对台湾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他在作品中往往采用超
现实主义的手法,写小知识分子的颓伤、哀愁、虚无、
绝望。其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充满了乌托邦式的空想,都
缺乏为实现理想去奋斗的勇气和力量,最后在失败中走
上自杀的道路。


C、反省时期 1966年至1975年,陈映真开始对自己、对当时流 行的思潮进行反思与批判。 由于突然入狱,7年的铁窗生活,促成了他创作 思想的转变,他后来写了《试论陈映真》剖析了 自己的创作经历。通过乡土文学的论战,他的思 想深度均超过了前两期。出狱后写的《永恒的大 地》、《缪一个日午》、《贺大哥》、《夜行货 车》、《华盛顿大楼》等系列小说,以及《上班 族的一日》、《云》、《万商帝君》等都充分体 现了他的创作新理念——弘扬民族文化。
来自百度文库
乡土文学。

1979年高雄事件前夕,他再度被捕,但由于海内 外知识界的强烈抗议,当局迫于舆论压力,旋即 将其释放。1983年他再度应邀赴美参加国际文学 笔会。1985年11月,他创办了新型报告文学杂 志《人间》月刊,并任总编辑兼发行人。该刊把 文学与图片交融成篇,以社会中下层为关心报道
的重点。1988年4月,台湾成立“中国统一联
台湾乡土文学及代表作家(下)
本单元重点

1、掌握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王拓、杨 青矗等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和特点。
第一节 乡土小说的旗帜 ——陈映真
一、陈映真创作概述 1、作家介绍
陈映真(1937-)原名陈永善,笔名许南村,台 湾省台北县莺歌镇人,祖籍福建安溪县。 他生于台湾西海岸的竹南,后随家迁台北莺歌镇, 1957年他考入台湾淡江文理学院外文系。大学二年级 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面摊》,1964年发表了小说 《将军族》,逐渐成为台湾文坛令人瞩目的青年作家。 他先后参加了《笔汇》和《文学季刊》的编辑工作, 同时在跨国公司任职员。
2、创作概述
王祯和的大部分小说题材来自于六十年代转型期的台湾底 层社会生活。他以老家花莲为背景,从多角度对在社会最底层 苦苦挣扎的老百姓困苦而不幸的生活进行了重笔描绘。

王祯和在转型期的小说创作,格调低沉,色调昏暗。他站 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平静淡然地叙述作品中人物的种种悲剧, 但也流露出一些同情和无奈。然而,他也清醒地掌握自己的创 作方向,明确创作目的与动机,竭力反映小人物不幸的命运, 揭露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二、黄春明小说的选材和思想内 涵

七十年代中后期,台湾进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浪潮席卷了台湾。
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崇洋媚外、向往西方,成了社会上一些人的通病。

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黄春明用辛辣的笔锋将丧失民族自尊甘当洋
奴的小人嘴脸展示给读者,同时也揭示出台湾社会潜伏的危机。

《我爱玛莉》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台湾人陈顺德在洋老板回国休假时,为了表示忠心,千 方百计地将洋老板豢养的一条名叫“玛莉”的杂种狼狗 接回家饲养,像爱自己的情人一样爱狗。自己的妻子对 狗稍有不周,便遭他打骂。 从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陈顺德崇拜洋人连及其狗, 民族自尊已丧失殆尽,人情、人性在他身上也已荡然无
盟”,他担任主席,1990年曾率团回大陆寻根。
2、创作概况

陈映真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自传时期


现代主义时期
反省时期 政治小说时期。



A、自传时期 1959年至1961年是他的创作自传时期,这个时期 他的创作基调是“伤感、忧郁、苍白而且苦闷”。 他曾在《试论陈映真》中写道:“……这种由沦 落而来的灰黯的记忆,以及因之而来的挫折败和 困辱的情绪,是他早期作品中那种苍白惨绿色调 的一个主要根源。” 《面摊》、《我的弟弟康雄》、《乡村教师》、 《死者》、《故乡》、《祖父和伞》等小说中常 常有破败的家乡市镇,贫困的哀愁,苦闷的情绪 以及远离故乡的愁思,明显带有自传的烙印。

第二节 标准的乡土作家 ——黄春明
一、黄春明创作概述 1、作家介绍
黄春明(1939-)台湾宜兰县人,台湾当代文 坛公认的“标准乡土作家”、“小人物的代言人”。 黄春明珍视并拥抱小人物的生活,擅长写“受 屈辱的一群”人的悲苦和奋斗,为“无告的人”代 言,告诫人们不要“以忘恩负义的心态来轻视孕育 你供给你乳汁与蜜的土地和人民”。他对小人物的 同情缘于初中时的一段经历。生活的困窘使得他养 成了不屈不挠的倔强的性格,为此他挨过家人、伙 伴、甚至于老师的打骂,这些都成为以后的创作素 材。
一、王祯和 1、作家简介

王祯和(1941年-),生于台湾花莲县。在本县读完小学、
中学后,1959年那年,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大学一年级时
发表处女作《鬼· 北风· 人》,作品在白先勇主编的《现代文学》 第七期上发表后,立刻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和好评。王祯和在文 学上崭露头角,此后便一发不可收了。七十年代初曾赴美国爱 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中心”学习。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小林来台北》对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进行尖锐 的批判。《素兰要出嫁》揭示了造成不幸遭遇的
社会背景。《香格里拉》写寡妇阿缎是台湾城市
资本主义吞噬偏远农村而产生畸形土壤的受害者 和牺牲品。在《玫瑰玫瑰我爱你》中,作者将那 些见利忘义、不惜拿自己同胞姐妹的身体向以台 湾岛为度假基地的侵越美军来换取硬通货、而一


王祯和在七十年代后期的创作,已经将笔锋转向开掘民 族主义题材上,全力抨击那些因为西化而给台湾社会带 来的崇洋媚外、民族精神沦丧等严重病症。其小说色彩 渐趋明朗,表达风格亦由冷漠转为热情,常常把自己的 喜怒哀乐转换到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去,笔下蕴藉着积 极向上的情怀。

《小林来台北》、《素兰要出嫁》、《香格里拉》等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