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模板
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一、危重病人转科时,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转科,协助整理物品,做好宣教。
二、按照医嘱准备相关药品、急救物品、仪器以备转运途中应用。
三、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完善病历,护士进行微机结算、转病区,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
四、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在危重病人转科交接单上记录生命体征、皮肤、管道、使用药物等信息,由医生、护士专人护送。
五、协助转入科室安置患者,取合适卧位,与新病区护士双人核对病人姓名和腕带,交接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用药、病情变化等,清点病历及护理记录单,由转入科室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的转入时生命体征和转入时间,并进行双签字。
六、如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抢救。
并将情况记录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中,重点交接双签字。
七、手术室接送危重病人均按照术前术后交接单中项目,与科室实行双人双核。
八、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不入病历,科室单独建册存放,每月汇总整理,并检查填写情况。
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为保证护理的连续性,确保病人安全,进一步完善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交接规范与流程,明确交接双方的责任,防范与减少护理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1. 病人在院内转科需登记的环节包括:门急诊病人转入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专科病室;病室与病室、手术室、EICU、产房、导管室、血透室等。
2. 医生下达转科医嘱后,转出科室护士通知转入科室,评估转科病人及转运设施的基本情况后,如实完整填写好《转科护理记录单》。
3. 病人转入相关科室,转出科室护士和转入科室护士必须确认病人身份,交接病人各方面的情况后,在转科护理记录单上双签名并记录交接时间;门急诊病人转入病室或手术室时,交接病人各方面情况后,在交接记录本上双签名,并记录交接时间。
4. 病人转出科室后,转出科室须在《住院病人入出院登记簿》该病人信息“备考”栏内,注明该病人转往科室及时间。
5. 转科护理记录单及记录本上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眉栏及所有项目不得留有空缺,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内容应简单明了。
6. 病房转科护理记录单应保存在病历中;其部门的交接登记在专项交接记录本上,由转入科室护士交接完毕后带回科室备查,保存期为一年。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一、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 建立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设立相应的文件和表格用于记录转科交接情况。
2.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应明确涉及的部门、人员、交接时间和内容等关键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制定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必须考虑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尽可能简单、便捷、易操作。
4. 常规定期检查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交接程序
1. 提前准备:在转科交接前,双方必须提前沟通交接的时间、内容、方式、期限等,确保双方的知晓和理解。
同时,准备好交接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2. 实施交接:交接时,确保接收方人员在场,亲自参与并签字确认交接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接收确认:接收方应当进行确认,核实交接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规范、正确。
4. 整理备案:接收方应当及时整理收到的文件和资料,妥善备案,并将相关部门和人员告知。
5. 后续跟踪:交接完成后,要对交接情况进行后续跟踪,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身份识别措施
1. 制定身份识别制度,规定身份识别的方式、条件、步骤。
2. 身份识别过程中,要求交接人员必须出示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工作证、工作卡等,并进行核对和记录。
3.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人脸等技术,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4. 每次交接前要对交接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保交接人员的身份真实可靠。
5. 严禁交接人员出示伪造证件进行交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1 / 1。
医院护理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医院护理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一、危重病人转科时,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转科,协助整理物品,做好宣教。
二、按照医嘱准备相关药品、急救物品、仪器以备转运途中应用。
三、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完善病历,护士进行微机结算、转病区,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
四、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在危重病人转科交接单上记录生命体征、皮肤、管道、使用药物等信息,由医生、护士专人护送。
五、协助转入科室安置患者,取合适卧位,与新病区护士双人核对病人姓名和腕带,交接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用药、病情变化等,清点病历及护理记录单,由转入科室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的转入时生命体征和转入时间,并进行双签字。
六、如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抢救。
并将情况记录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中,重点交接双签字。
七、手术室接送危重病人均按照术前术后交接单中项目,与科室实行双人双核。
八、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不入病历,科室单独建册存放,每月汇总整理,并检查填写情况。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是指在员工转岗或离职时,为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员工转岗或离职时的交代工作,明确职责划分和流程,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个关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的1200字以上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的转岗或离职程序,高效、顺利地完成工作交接,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转岗或离职的员工。
第三条转岗或离职的员工都需要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辞职交接。
第四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规定由公司总经理职责。
第二章工作交接流程第五条转岗或离职的员工发出书面申请后,人事部将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交接流程。
第六条岗位转岗或离职的员工应在与其交接的员工到岗后的第一工作日开始进行工作交接,交接期间为一个月。
第七条工作交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梳理工作内容:离职员工与接任员工共同梳理并明确工作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工作记录等。
2.文件资料整理:离职员工应认真整理和归档与工作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并编写清晰的档案说明和使用说明。
3.系统权限交接:离职员工应将工作相关系统的权限和密码交接给接任员工,并确保接任员工知悉如何操作和使用相关系统。
4.会议参与和信息交流:离职员工应将近期和未来几周的会议计划和相关信息告知接任员工,并协助接任员工了解和熟悉相关业务。
6.工作交流反馈:交接期间接任员工和离职员工应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议,就工作交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和解决。
第八条工作交接的过程中,人事部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交接登记表。
第九条交接登记表的主要内容包括:1.交接事项:具体列出交接事项,如工作任务、文件归档、系统权限、会议参与等。
2.负责员工:列出交接事项对应的负责员工。
3.交接状态:标注交接事项的完成情况,包括已完成、进行中、未开始等。
第十条交接登记表应由接任员工和离职员工共同填写,并在最后一个工作日由人事部进行审核。
第四章离职员工档案整理第十一条离职员工应在离职前一个工作日将自己的档案整理好。
患者转接时的身份识别措施与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转接时的身份识别措施与交接登记制度为确保患者安全,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按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一、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一)关键流程指:急诊、病房、手术室、ICU 、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流程。
(二)患者识别措施:急诊、病房、手术室、ICU 、产房、新生儿室患者必须佩带腕带、同时建立患者病历相关信息等。
二、重点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一)重点患者指:妇产、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
(二)身份识别方法:患者腕带信息及病历资料、开放式提问,(三)交接流程:在进行转科交接时,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交接双方除了要同时查看患者腕带及病历相关信息,还必须主动邀请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述患者姓名。
尤其是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必须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四)无名患者严格执行《无名患者身份身份识别方法和核对流程》。
(五)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患者转接时的身份识别与交接登记制度”。
三、转科(转院)交接登记(一)危重病人转科时,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转科,协助整理物品,做好宣教。
(二)按照医嘱准备相关药品、急救物品、仪器以备转运途中应用。
(三)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完善病历,护士进行微机结算、转病区,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
(四)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认真填写交接(单)本上相关内容,由医务人员护送。
(五)协助转入科室安置患者,取合适卧位,与新病区护士双人按照交接(单)本上内容认真进行共同检查核对交接,核对无误双签名后,转出科护士方可离开。
(六)如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抢救。
并将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重点交接双签字。
(七)手术室接送危重病人均按照术前术后交接单中项目,与科室实行双人双核。
医院转科制度及流程
医院转科制度及流程
1、病员转科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
转科前,转出科室应与转入科室取得联系,转入科室做好相应准备。
由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书写转出记录,并派医务人员陪送到转入科室,向接诊人员交代有关情况;转入科室书写接收记录。
2、对危重病人,转出科室在转科前须评估转运途中风险,应向病员或其法定代理人、授权委托人、近亲属等告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履行签字手续,准备必要的抢救器材并派医、护人员护送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3、转出、转入科室均应做好病情、病历资料的交接,及时完成转科登记和交接记录,转出科室通知住院处。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一、制度概述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是公司为了规范转科交接工作,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和平稳过渡而制定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转岗员工离职前将工作内容、相关资料、项目进展等清晰详细地向接替人员进行交接,并将交接的内容进行书面记录,以便接替人员能够尽快熟悉并顺利接手工作。
二、流程具体步骤1.提交转科申请:员工向公司申请转科,并向人事部门提供书面转科申请及附件,包括个人转科原因、目标部门、预计转科时间等。
2.部门协调:人事部门收到转科申请后,会与目标部门协调确认是否接受员工转科,并就转科的具体事项进行沟通和协商。
3.签订转岗协议:公司与员工签订转岗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协议内容包括转岗原因、岗位职责、薪资福利调整等。
4.交接准备:转岗员工和接替人员进行会面,交接员工所负责的工作、项目、客户等相关事项。
转岗员工要将工作内容、文件资料等进行整理和备份,并书面记录工作内容、接替人员信息等。
5.交接会议: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召开交接会议,在会议上由转岗员工详细介绍工作内容、项目进展、文件资料及相关事宜,并向接替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6.文件交接:转岗员工按照交接清单逐项交接文件资料,并由接替人员签字确认接收。
同时,将交接的文件资料进行归档和备份,确保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7.跟进和反馈:转岗员工离职后,接替人员开始独立负责相关工作。
公司人事部门及时跟进转科交接工作的进行情况,并向接替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三、关键要点1.细致的交接清单:制定详细的交接清单,包括工作内容、项目进展、文件资料等,确保交接的内容全面清晰。
2.规范的文件整理和归档:转岗员工要对交接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备份和归档,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访问性。
3.及时的培训和指导:转岗员工要向接替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熟悉并顺利接手工作。
4.跟进和反馈机制:公司人事部门要及时跟进转科交接工作的进行情况,并向接替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确保工作的平稳过渡和延续性。
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相关制度
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相关制度为确保急诊患者医疗安全,完善急诊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定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1、身份识别制度(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病情危重、意识障得、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过敏史等,由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转科制度(1)凡急诊留观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2)转入科室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室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急诊医学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室。
(3)转科前由主管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4)转入科室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
(5)危重病人转科时,急诊科医师应向转入科室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3、急诊、临床科室、麻醉科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1)急诊医学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诊就诊的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医学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等)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特制定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一、身份识别措施(腕带使用规定)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腕带”由病房主班护士负责填写,主班和责任护士双人核对后由责任护士给患者佩戴,“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若损坏需要更新时需要经两人核对。
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转科交接登记制度1.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2.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
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
3.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待患者病情、用药、静脉通路、皮肤等有关情况,并做好交接记录。
4.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和营养科。
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
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的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总结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看它,这可是关乎患者在医院“转场”能否顺顺利利的大事儿呢!咱先说说这制度是干嘛的。
就好比一场接力赛,一个科室把患者这个“接力棒”交给另一个科室,得交接清楚了呀,不能这儿少点信息、那儿缺点东西。
有了这个制度,就像有个规则手册,大家都得按规矩来,不能瞎搞。
这样患者到了新科室,医生护士们才能迅速了解情况,对症下“药”。
然后再聊聊这流程。
那可真是一环扣一环,绝对不能掉链子。
从决定转科开始,就像启动了一个精密的机器。
这边医生得写好转科医嘱、准备好患者的病历资料,那边护士得收拾好患者的物品、做好交接准备。
等转到新科室了,还得双方仔仔细细核对信息,该签字的签字,该确认的确认。
讲讲我自己的感受哈,我觉得这就像是一场“信息大挪移”。
每次转科都感觉在搬一个小“数据库”,生怕少了啥重要的。
有一次,我着急忙慌地去交接,结果差点忘了把患者的特殊饮食习惯告诉新科室,还好最后想起来了,不然患者可要挨饿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带来大麻烦呀。
不过呢,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点麻烦,但是一想到这是为了患者好,那点小抱怨也就烟消云散啦。
毕竟患者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嘛!而且,每次成功交接后,看着患者顺利地进入新的治疗阶段,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总之呢,转科患者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虽然看似繁琐,但它真的太重要啦!就像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各个科室,为患者的治疗之路保驾护航。
让我们这些医护人员都打起精神来,认真对待每一次交接,让患者在医院里的“转移”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最后,我想说,虽然这活儿不容易,但咱干着也挺带劲的!哈哈!。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篇11、医护人员在实施各项诊疗活动前,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精确识别患者身份。
2、门诊病人运用就诊卡号,住院病人运用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唯一标识。
无名氏患者的姓名用无名氏加编号代替。
3、全部住院病人、急诊科留观病人、EICU及输液室病人均实行条码管理,佩戴腕带。
4、查对时应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名字,住院病人运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识别符,核对床头卡和腕带信息,确认患者身份。
门诊病人运用姓名、性别、就诊卡号三种识别符确认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门诊运用“无名氏+编号、性别、就诊卡号”,住院患者运用“床号、无名氏+编号、住院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需双人核对。
6、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应用冷静药物等病人,应让家属或伴同人员陈述患者的姓名,应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标示符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患者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篇21.医务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需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运用两项如姓名、年龄等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新生儿室、手术室、急诊科以及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以及语言沟通障碍等患者需要按规定运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时,运用蓝黑色圆珠笔清楚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内容,戴“腕带”前须双人核对〔护士—护士、护士—医生、护士—患者、护士—家属〕无误后,扣带在患者左手腕或健侧手腕上。
4.运用过程中发觉“腕带”脱落丢失时,应实时补上,假设损坏需重新佩戴或信息更新时需要经两人核对,留意观测佩戴部位皮肤有无擦伤、血运是否良好。
5.手术患者转科交接: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运用“腕带”标识,“腕带”注明患者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填写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单,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预备、药物状况等,交接双方共同核对“腕带”和交接单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名。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识别措施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识别措施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健全完善关键科室(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患者的转科交接登记和患者识别措施如下:一、急诊与ICU、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急诊护士填写急诊病人交接护理记录单,携带入院通知单、护理记录单、门诊病历、相关检查报告等资料到科室;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病情、抢救、用药、置管、皮肤情况等;双方在转交接记录单签全名。
二、急诊与手术室转接患者:医生确认患者需要手术,通知手术室;急诊护士完善术前准备,填写转交接记录本,携带入院通知单、护理记录单、门诊病历、相关检查报告等;再次通知手术室;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麻醉科医生进行交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腕带、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相关病历资料、术前准备情况等;双方在转交接单上签全名。
三、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患者信息,做好手术前准备,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填写患者围术期评估与护理记录单中的“术前评估及交接”,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生命体征、病历、药品、物品、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和标识、手术前准备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等;双方在转交接记录单签全名。
四、手术室与病房:手术后,手术室护士填写手术患者转交接记录单相关内容;送患者到病房,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内容包括:患者床号、姓名、意识、生命体征、麻醉方式、手术名称、伤口敷料、管道、静脉置管部位、用药、镇痛泵、各种管道、腕带、病历、物品及皮肤情况等;双方在患者转交接记录单签全名。
五、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填写病危、病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与ICU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特殊用药、各种引流、皮肤情况等;双方在患者转交接记录单签全名。
六、产科病房与产房交接孕妇:病房护士送孕妇到产房;与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孕妇子宫收缩及宫口扩张情况、胎心音、用药、一般情况、并发症等;无误后方可离开。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
1、病房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需由转出科室通知接收科室,接收科室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2、转出科室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准备,同时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关键科室之间转科,如:急诊、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科时必须有医师、护士陪护,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
4、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5、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示,患者病历资料、随身物品需做好交接记录。
6、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及物品并详细填写病人交接口流程表,护士双签名。
7、患者转科时,转出科室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转科原因、转出时间,转入科室要重新进行护理评估并在体温单上记录转入时间。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文档_(2)[1]2017-04-22 15:46 | #2楼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一、对需要转科治疗的患者,护士根据转科医嘱,填写转科护理记录单,通知转入科室做好接诊准备。
二、告知患者风险及注意事项,安全护送至转入科室;危重患者由医师和护士共同护送,酌情备带急救物品及药品。
三、转出、转入双方认真评估并妥善安置患者,做好床头交接班。
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病历资料、生命体征、身上各种导管、使用各种仪器及皮肤情况,并在《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上签字,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一)急诊科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电话通知转入科,由医护人员安全护送;出示患者急诊就诊病历、入院病历;与病区护士交接,确认病情,并填写《急诊与病房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无误后方可离开。
(二)手术室与病房、重症医学科之间交接患者:手术室护士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护送患者回病房,与病区护士做好“六交清”,共同核对患者腕带信息,病房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确认签字,无误后方可离开。
(三)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通知产房护士做好接诊准备,双方护士认真交接,核查患者腕带信息,交接病情、子宫收缩、胎心音、用药等情况,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四)产房与新生儿室转接患者:通知新生儿病室护士做好接诊准备,由医师开具入院证,医师或(和)护士/助产士必须抱患儿前
往,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送达后与护士共同核对患儿信息:母亲的姓名、年龄;患儿性别、体重、出生年月日;交接患儿病情及出生时情况。
医疗机构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
医疗机构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的转接。
一、患者转入程序(一)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单位及仪器设备,并提前通知转出科室。
(二)转入科室护士将患者信息从His系统进行接收。
患者转入后,责任护士与转送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案号和腕带标识、转出科室,将患者移至床单位。
(三)交接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皮肤状况,了解治疗及用药等情况。
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四)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转科患者护理交接记录单》。
(五)原则上优先接收从急诊、重症医学科转入的患者。
二、患者转出程序(一)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主动联系转科事宜,书写护理记录,完善各类评分,按要求整理病历,由护士长进行审核。
(二)转出前,责任护士认真评估患者情况,填写《转科患者护理交接记录单》,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务人员护送患者转出,同时His系统中转到相应病区。
(三)转交接时需双方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和腕带标识,认真交接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皮肤状况,了解治疗及用药情况,并在《转科患者护理交接单》上确认签字。
(四)患者转运途中如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就近抢救为原则。
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一)术前接患者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1、手术室接手术前,病房护士做好术前相关准备:通知患者、准备病历、遵医嘱术前用药、再次核对术中用药等。
2、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病案号等信息,通过《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进行核查。
3、病房要认真核查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确认手术标识清楚、患者假牙、首饰取下,病员服穿着符合要求。
4、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入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后签名接走患者。
(二)术后接患者1、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手术情况准备床单位及相关用物。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科)时必须有医师、护士陪送,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及登记,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并写转入记录。
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做好交接程序与记录。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流程急诊科患者病情稳定或确诊↓急诊科电话通知相关科室↓简单介绍病情↓病房护士通知医生并做好迎接准备,必要时备抢救物品↓急诊科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护理记录↓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至病房↓严格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急诊护士或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
5、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手术室,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流程紧急手术患者↓急诊科电话通知手术室↓简单介绍病情↓同时手术室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急诊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准备和护理记录↓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入手术室↓严格交接并记录↓进行手术病房与产房交接登记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病人使用“腕带”识别。
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 危重病人转科时,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转科,协助整理物品,做好宣教。
2. 按照医嘱准备相关药品、急救物品、仪器以备转运途中应用。
3. 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完善病历,护士进行微机结算、转病区,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
4.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在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单上记录生命体征、皮肤、管道、使用药物等信息,由医生、护士专人护送。
5. 协助转入科室安置患者,取合适卧位,与新病区护士双人核对病人姓名和腕带,交接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用药、病情变化等,清点病历及护理记录单,由转入科室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的转入时生命体征和转入时间,并进行双签字。
6. 如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抢救。
并将情况记录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中,重点交接双签字。
7. 手术室接送危重病人均按照术前术后交接单中项目,与科室实行双人双核。
8.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不入病历,科室单独建册存放,每月汇总整理,并检查填写情况。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急诊护士或者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
5、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流程及身份识别措施
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 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 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 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 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 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 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流程及 身份识别措施
徐静
2020.04.13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 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
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2、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 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 问题;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 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
病房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1、转出科室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2、转出科室事先通知转入科室,以便转入科室做好接收或抢救准备。 3、转出前转出科室护士,应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 情绪。 4、转出科室护士做好转科准备,完善各项护理记录,携带患者物品 护送病人到转入科室。 5、转出科室护士,与转入科室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 及物品,并做好交接记录。
谢谢!
病房与病房交接流程
转出护士接转科医嘱后通知转入科室 ↓ 转出科室护士了解病人基本情况 ↓ 完善各项护理记录 ↓ 转出科室护士携带患者物品护送患者到转入科室 ↓ 与转入科室护士进行交接 ↓ 做好交接记录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一、转出病区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备;二、转出病区事先通知转入病区,以便转入病区做好接收或抢救准备;三、转出前转出病区护士,应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四、转出病区护士做好转科准备,完善各项护理记录,携带患者物品护送病人到转入病区;五、转出病区护士,与转入病区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及物品,并做好交接记录;附:转科交接流程转出病区护士接转科医嘱后通知转入病区↓转出病区护士了解病人基本情况↓完善各项护理记录↓转出病区护士携带患者物品护送患者到转入病区↓与转入病区护士进行交接↓做好交接记录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区、产房、手术室等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订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一、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同时使用姓名、年龄、性别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二、检查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专用“腕带”标识;三、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别、诊断、住院日期等;由病区责任护士负责填写;四、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五、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六、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七、转科相关制度一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病区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病区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二转入病区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病区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病区医护人员护送至转入病区;三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病区,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四转入病区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五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病区医师应向转入病区医师当面交代病情;六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八、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一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区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楚患者床号、姓名、性别、病区、年龄、诊断、住院日期、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区与手术室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二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区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九、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一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诊就诊的病例;认真与病区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二门诊、急诊患者手术室、病区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门诊、急诊就诊病例;认真与病区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手术室、病区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三病区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区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区与手术室患者交接记录单;四手术室与科室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区患者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十、附则一对于违反该制度的相关责任人,予以全院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二该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流程
和身份识别措施
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区、产房、手术室等)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特制订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一、本院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同时使用姓名、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码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二、检查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专用“腕带”标识。
三、护士在为手术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
“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别、诊断、住院日期、手术名称、部位、方式等。
由病区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四、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
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五、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六、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七、转科相关制度
(一)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病区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病区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二)转入病区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
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病区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病区医护人员护送至转入病区。
(三)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病区,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四)转入病区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
(五)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病区医师应向转入病区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六)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
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八、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
(一)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区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楚患者床号、姓名、性别、病区、年龄、诊断、住院日期、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区与手术室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二)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区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九、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
(一)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诊就诊的病例;认真与病区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二)门诊、急诊患者手术室、病区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门诊、急诊就诊病例;认真与病区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手术室、病区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三)病区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区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区与手术室患者交接记录单。
(四)手术室与科室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区患者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十、附则
(一)对于违反该制度的相关责任人,予以全院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二)该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护士转科交接登记
一、转出病区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备。
二、转出病区事先通知转入病区,以便转入病区做好接收或抢救准备。
三、转出前转出病区护士,应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四、转出病区护士做好转科准备,完善各项护理记录,携带患者物品护送病人到转入病区。
五、转出病区护士,与转入病区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及物品,并做好交接记录。
附:转科交接流程
转出病区护士接转科医嘱后
通知转入病区
↓
转出病区护士了解病人基本情况
↓
完善各项护理记录
↓
转出病区护士携带患者物品
护送患者到转入病区
↓
与转入病区护士进行交接
↓
做好交接记录
2018年9月16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