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话之附子理中丸修订稿

合集下载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01 歌诀
03 用法用量 05 主治
目录
02 组成 04 功用 06 方义
07 运用
09 使用注意 011 附方
目录
08 加减化裁 010 附注
附子理中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具有①《鸡峰普济方》:养胃气;②《北京市 中成药规范》:温脾散寒,止泻止痛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寒,食少满闷,腹痛吐利,脉微肢厥,霍乱转筋,或感 寒头痛,及一切沉寒痼冷。(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 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②《普济方》,水气有余,致寒气大 实于胃中,关脉弦:腰脚重,厚衣重覆也嫌单,尺脉迟,脾胃伏寒,吐利霍乱,烦闷,身体疼痛,发热嗜卧,手 足厥逆;③《玉机微义》:中焦有寒腹痛,或恶寒头痛,发热恶寒,腹痛,不饮水,④《杏苑生春》:阳明经气 不足,身以前皆寒。兼治新产内虚,虚人多唾;⑤《饲鹤亭集方》:下焦阻虚,火不生土,脏腑不调,食少便溏, 及中寒腹痛,身痛拘急,躇卧沉重;⑥《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五更肾泄;命门火衰,食入于胃,无火煎熬, 难以熟腐,腹痛腰痪,肠鸣下气)
谢谢观看
附方
名称:理中丸 组成:官栋参二钱(去芦),漂白术二钱(土炒),干姜炭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五分重。每服或一九或二三丸,用大红枣去核、蒂,水煎汤,放凉调服 主治:小儿脾虚,中寒面青,腹痛寒呕寒泻,四肢厥冷,一切虚寒者 出处:《春脚集》卷四 名称:参桂理中丸 组成:人参一两,白术三两,川附子二两,干姜三两,炙草、肉桂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三钱重,朱砂为衣,蜡皮封固。每服三钱 主治:受寒腹痛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名称: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出自宋代官方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子理中丸出自宋代官方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子理中丸出自宋代官方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附子理中丸是脾肾并治的方子,它一去到身体里,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入脾,一路入肾,作为人体正气的两大来源,脾和肾都兼顾到了,你说它厉不厉害?附子理中丸里有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又有甘温的党参、白术和甘草,所以你就知道了,附子理中丸能够治疗一切形寒饮冷之症,什么是形寒饮冷?形寒,就是说你的所作所为为寒气入体大开方便之门,比如,夏天的时候,贪图一时凉快,把风扇开到最大;或者天气转凉以后,没有及时添加衣物,不慎吹了冷风。

饮冷,就是说你吃的喝的都太过于寒凉,这些寒凉的东西一进到体内,需要身体消耗大量的阳气才能给它暖过来。

简单来说,就是冻出来的或者吃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更多图片那么,附子理中丸能够治疗哪些病症呢?具体来讲: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

脾胃虚寒的第一个表现是怕冷,因为身体里的阳火不够,不足以抵御外界的风寒之邪,所以总是比别人怕风怕冷,衣服也比别人穿得多。

脾胃虚寒的人手脚容易冰凉,因为脾主四肢,脾胃就像那旷野中的大树,四肢就像枝干,所谓根深才能叶茂,脾胃阳气不够,也就没有多余的热量来温暖手脚了。

脾胃虚寒的第二个表现是容易流口水,而且质地清稀,也不想喝水,尤其是凉水,或者稍微喝一点就汪在胃里,一动还会咕噜咕噜地响。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装了水的袋子,你拎着它走在路上,袋子里的水就跟着左摇右晃。

脾胃虚寒的人还会腹泻,吹点冷风,吃点寒凉瓜果,肚子就受不了,就要跑厕所,还有的人是刚一起床就要跑厕所,严重的早上五点钟,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肚子就开始不舒服了,就得被迫起来上厕所,中医叫五更泻。

老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

这句话在中医看来同样有道理,五更正是一天之中,阳气刚刚生发的时候,就迫不及待,马上要腹泻,这是阳气升不起来,转而往下走了。

到了这一步,既有脾的问题,又有肾的问题,往往是脾和肾双虚。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方剂来源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与用法附子90克人参90克干姜90克甘草90克白术90克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每服6--9克。

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临床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功能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心腹冷痛,呕吐泻利,霍乱转筋,畏寒肢冷,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心力衰竭,慢性口腔溃疡等病症,也有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婴儿青色便,痢疾等病症。

例如:.(1)胃溃疡本方加白芍、茯苓、良附丸治疗。

结果。

服药10剂后,痛止;3个月后,X 线检查胃溃疡得以愈合(<江苏中医}1979年第1期)。

(2)痢疾本方加木香、炒黄芩、佩兰、藿香治疗。

结果。

服药6剂,便脓血止;继以香砂六君子汤调理而愈(《江苏中医》1979年第1期)。

(3)婴儿青色便本方为乳母服用治疗。

服法为于哺乳前45分钟左右,乳母服药200--300毫升,日服2—3次,服1—2日即可。

结果,患儿症状迅速缓解,大便颜色转正,次数减少,一般1剂即可见效,药后当晚婴儿多能安静入睡,次日大便由青色转为黄色,1-2天后大便即可恢复正常(<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4)消化道出血本方加煅龙骨、煅牡蛎、阿胶珠等治疗。

患者症见呕血、便血,血色紫黑,量多不止,面色咣白,头汗如珠,四肢逆冷,六脉沉伏,奄奄一息。

结果:一夜尽剂,脉起肢温汗收,呕血、便血平定;继以大剂理中汤3剂,血尽止;再以温脾汤及人参养营汤调理而愈({江苏中医}1966年第2期)。

(5)心力衰竭本方加桂枝、茯苓、苏子、泽泻、焦山楂、焦六曲、山药、川连,治疗心衰浮肿者。

结果。

服药3剂后,症状均除;后以异功散,金匮肾气丸调理1月而恢复劳力(《江苏中医}1979年第1期)。

(6)慢性口腔溃疡本方加熟地治疗。

结果:服药4剂后,口腔溃疡减其大半,食热物未见明显灼痛,再进3剂告愈({医教革命》湖南1974年第1--2期)。

附子理中丸医案2则

附子理中丸医案2则

附子理中丸医案2则作者/陈光熙,李林鹏,蔡俊笙,刘幸明,程志安附子理中丸是在《伤寒论》理中丸的基础上加附子演变而成,最早见于宋代《阎氏小儿方论》,并记载于同时期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附子炮去皮,干姜炮,人参去芦,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作十丸。

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

功效: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证。

如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或者霍乱转筋。

现用于肠炎、腹泻、胃炎、胃溃疡、咳嗽、呃逆、糖尿病、高血脂等。

方解:方中干姜、附子大辛大热,温中散寒;人参甘而微温,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甘温,益气补中。

所谓附子无姜不热,干姜、附子合用则温里散寒之力愈强;白术、人参合用则健脾之力倍增。

诸药相合,温补并行,共奏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之功。

因此,附子理中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虚而致的发热,效果甚佳。

兹介绍笔者运用附子理中丸医案2则,以求抛砖引玉。

01发热曾某,男,52岁,2016年12月29日因出血性中风后认知下降、四肢乏力伴发热1年余入院。

患者2016年1-7月于外院住院,康复期间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9.0°C,查结核杆菌γ干扰素、结核杆菌、血沉、C反应蛋白等相关检查,未见阳性指标。

入院后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36.7~39.0°C,夜间热甚,以凌晨2点温度最高,清晨体温开始下降,下午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住院期间常规予以抗感染、冰敷、补液等治疗,发热未见好转。

前医认为本病病机为阴虚内热,治以养阴清热,先后予以白虎加人参汤、青蒿鳖甲汤加减等治疗,热势未见好转。

2017年1月7日一诊:患者神清,精神差,身体粗壮,言语尚清晰,发热情况同入院时,纳眠一般,四肢乏力,下肢为重,且四肢冰冷,舌淡、苔白腻稍厚,脉沉弱。

诊断为内伤发热,证属阳虚,治以温补中阳、行气燥湿化痰为法。

方以附子理中丸加减。

处方:熟附子、干姜、茯苓各15g,白术30g,炙甘草5g,砂仁20g,法半夏10g,1剂,当晚煎煮后即服,嘱值班医生停用冰敷,停补液。

中成药之附子理中丸,可治这10种病2篇

中成药之附子理中丸,可治这10种病2篇

中成药之附子理中丸,可治这10种病2篇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中成药,它以附子为主要药材,配合其他中草药制成。

附子理中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药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的10种疾病,并从病因、临床表现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篇:附子理中丸治疗10种疾病附子理中丸是一种治疗多种疾病的中成药。

它的主要功效是调理脾胃、益气养血、暖阳助阳。

下面将介绍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的10种疾病。

1. 脾胃虚寒:脾胃虚寒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

附子理中丸可以温阳健脾,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2. 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体力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附子理中丸可以调节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缓解疲劳症状。

3.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附子理中丸可以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4.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胸闷等症状。

附子理中丸可以提高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第二篇:附子理中丸治疗10种疾病(续)5.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以神经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附子理中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失眠、焦虑等症状。

6. 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胃痛、消化不良等。

附子理中丸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炎症状。

7. 腹泻: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为主要特征。

附子理中丸可以收敛肠道,减少腹泻次数。

8. 失眠: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等。

附子理中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失眠症状。

9. 痛经: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理现象,表现为月经期间腹部疼痛。

附子理中丸可以活血化瘀,缓解痛经症状。

10. 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是中风后遗留下的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

中医成药:附子理中丸

中医成药:附子理中丸

中医成药:附子理中丸胃痛、腹泻、减肥、阳虚便秘、脚癣、慢性盆腔炎、小儿多涎症、痛经、手足不温、醉饭症、湿疹、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儿慢性腹泻、男性不育症、脚气非比寻常的附子理中丸文/罗大伦先从两个例子说起吧。

一个是自己母親的,有一次,几年前,是春天还是秋天我也忘记了,总之是春秋的时候,我给家里打电话,听到母親有气无力的,问怎么了,母親说,最近胃痛,总是感觉隐隐的作痛,吃什么都没有胃口。

当时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再一想,反正母親自己也是医生,就自己判断吧,于是就没有多去关心。

结果,这个病就一直缠绵了下来,期间母親服用了许多的疏肝和胃等的药物,母親怕是胃癌,西医医院检查了很多次,连胃癌的影子都没有,于是接着治胃病,都没有效果,眼看每天都难受,甚至最后都开始邮购药材了,有親戚说是吉林哪里有个诊所,什么胃病都能治疗,于是就汇款,给邮寄来了些自己做的胶囊,母親认真的服用,结果疗效一般。

这事儿大约持续了一个月吧,直到我回家了,看到了母親,还在难受,我其实连脉都没有诊,舌头也没有看,我只是在下车的时候感受了当地的温度,然后看到母親穿衣服的方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原来,当时的沈阳已经很凉了,母親老太太愛美,穿的衣服是个对襟的,扣没有系上,这样胳膊处的衣服是双层的,但是前胸的是单层的。

于是,我就立刻出去买了一个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然后我告诉母親,只吃一丸,就可以好。

母親认为我太轻率了,这么严重的病,你说一丸就好,这不是太不靠谱儿了吗?当时是用完全不相信的表情吃这个药的,现在仔细回想一下,似乎是当时就不想吃,但是为了给学医的儿子一个面子,就勉强吃了一丸。

但是,对于我来说,确是有把握的,这样的情况我见过很多了。

结果,这个附子理中丸一丸下去,令母親没有想到的是:折腾了一个月的这个胃痛,就此就消失了,后来基本没有犯过。

没有再服第二丸。

母親的这个病,就是寒邪伤到了胃部,导致寒凝胃脘,大家都考虑治疗胃病要疏肝和胃了,忘记了这个寒邪。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处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

别名: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丸,附子为君药。

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从附子的生长周期来看,冬至时栽种,夏至时收获,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心为纯阳之剂,大辛,大热之品。

大补阳气,还能散寒。

治疗阳虚、阳脱必需之药。

理中丸,理脾胃,调理脾胃的意思,由于脾胃虚寒,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调理中枢使中枢正常运转。

【处方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理中丸加附子。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药物组成】附子(制)100g 党参200g 白术(炒)150g 干姜100g 甘草100g【方解】本方共由5味药组成。

用于脾胃虚寒证。

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方中附子、干姜大辛大热,温中散寒共为主药;党参甘温入脾,补气健脾为辅药,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合用,可使寒气去,阳气复,中气得补,共奏温中健脾之功。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证、胃神经官能症,呕吐、腹泻、急性胃肠炎、肠炎、结肠炎、肠痈。

吐血、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肌衄(过敏性紫癜),风心病、肺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等。

也有一定的疗效。

【方解】制附子大补阳气,散寒,附子大辛,大热,好的附子片用舌舔一下,舌会有麻的感觉。

有的老中医讲,服药后口唇有麻木感,就说明附子的用量已经足了,可以暂停服药了。

再服有中毒的的可能。

党参,在伤寒论中都是用人参,现已改为党参,党参健脾益气,有益于中焦气机的升降。

干姜,是生姜干燥所得,因为其色白,又称为白姜,与生姜相比,干姜的温热之性比生姜要厉害,但仍具有降胃气、止呕吐的作用。

干姜与附子同用,温阳散寒之力大增,“附子无姜不热”,就是说,但用附子其温热之药力大减。

甘草这里应为炙甘草,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兼具调和作用。

有关“附子理中丸”的几则短医话

有关“附子理中丸”的几则短医话

有关“附子理中丸”的几则短医话●附子理中丸对我们来说是一味耳熟能详的经典药方,使用历史有数千年之久。

其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宋代),是由医圣张仲景的两个方剂四逆汤和理中汤组合而成,其功效是温中健脾。

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其实,附子理中丸治疗疾病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是治疗脾肾阳虚的基础方,脾肾阳虚的具体表现是:食欲减退,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四肢不温,四肢浮肿,舌苔水滑,舌苔胖嫩,面色苍白,大便稀溏,五更泄泻,小便不利,少腹冷痛,胃疼而喜温喜按,腹胀等。

脾肾阳虚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可以引发尿毒症,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腹水,肾炎性水肿,肥胖等多种疾病。

临床上,附子理中丸主要治疗脾胃方面的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各种腹泻、慢性腹泻、结肠炎等疾病。

此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肥胖等疾病。

● 我认为,阳虚患者,手脚冰凉要吃附子理中丸而不是金匮肾气丸。

理中即“调理中土之脾胃”,中土暖和了,脾胃温暖了,手脚就不凉了。

脾主四肢嘛!附子理中丸也是张仲景的方子。

仲景伤寒论中,回阳救逆基本都用四逆汤系列,可见四逆汤的温阳效果是绝对的好,不容置疑。

我们来对比一下四逆汤和附子理中丸的组成。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附子理中丸:附子,干姜,炙甘草,白术,人参(现在都用党参了)。

可见,附子理中丸中,是包含了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的成分,另外还加了健脾化湿的白术和健脾补气的人参,所以,治疗效果应该比四逆汤还广泛。

当然,四逆汤药味少力道专,且是汤剂,汤者荡也,故力大,可用于危急重症而回阳救逆。

附子理中丸虽然含有四逆汤成分,但是丸药,丸者缓也,量少力弱,所以用于慢性病,温阳散寒。

● 我临床重视阳气,故十分推崇附子理中丸,我一般建议服用同仁堂的大蜜丸(用药道地,炮制精良),效果最佳。

夏季是扶阳最好的季节,故需加量,一般常用量,早中晚每次各两丸。

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恢复脾胃功能,但是我们大部分人,津液水平偏低,附子理中丸比较燥热,就可能导致睡眠睡的不是很沉稳或者是心烦,起口疮等现象,建议配合金匮肾气丸一起服用,效果会更好。

附子理中丸治验3则

附子理中丸治验3则

附子理中丸治验3则作者:王维澎2003-10-03天津市中医院(300140)原载于《新中医》2001年第2期附子理中丸出自宋・《阎氏小儿方论》。

方由制附子、人参(或党参)、干姜、炙甘草组成。

现剂型为大蜜丸,每丸9g,每次服1丸,每天2~3次(《中华人民共和目药典》,1995年版)。

该方温中健脾,主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证。

笔者体验,凡虚寒诸证用本方皆可取效。

且该药为丸剂,服用简便,易为患者接受,而疗效并不亚于汤剂。

现举例如下。

1 头痛李某,男,54岁。

头痛病史6、7年。

近3年发作频繁,每周1~2次。

始则两侧耳上方胀痛,血管跳动,继之由骶椎部发出一团冷气,沿脊柱逐渐上升至枕部。

须臾气团分开,经两耳上与两侧太阳穴相连,遂形成半月形的疼痛区。

半月形一经形成,则疼痛加剧,随后面色潮红,冷汗出,后背发凉。

2小时许,疼痛渐缓。

查脑CT、脑血流图等均未见异常。

多种中西药治疗均无效。

察患者较肥胖,精神萎顿,食少,便溏。

舌淡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证属肾阳虚衰,中州不运,下焦阴寒之邪上逆,虚阳外浮,而致脑窍不利。

治宜温补肾阳,健运中州,脾肾之阳得养,各司其职,则无阴寒上逆上干清窍之虞。

方用附子理中丸,每次服4丸,每天3次。

1周后复诊:头痛发作1次,疼痛略减,时间亦较前缩短。

再服前药2周后,头痛未作。

惟偶有轻度不适,食欲亦增,大便已成形。

嘱其继服附子理中丸,但量须减,每次服2丸,每天3次。

治疗5周后,改为每次服1丸,每天3次,以固疗效。

7周后,头痛完全消失。

按:《灵枢・经脉篇》谓:“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中,……络肾、……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

”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肾阳虚衰,则太阳空虚,下焦阴寒之邪循经上逆,上冲于脑,则头痛作矣。

面色潮红,冷汗出,实为阴气极虚,虚阳浮越之征。

附子理中丸奠安中焦,温补下焦,脾肾并治,补肾火而温脾阳。

精深中医医话之附子理中丸

精深中医医话之附子理中丸

中医医话之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秉性醇厚,温中健脾,能治疗虚寒腹泻、便秘呕吐清涎等诸多脾肾虚寒之证。

很多中医界人赞称附子理中丸为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药简效宏,可按图索骥,治疗对证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附子理中丸】最早出处:东汉《伤寒论》使用历史:1800年主要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整体药性:热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典型征象:肤白虚胖,肚子怕冷,遇冷食冷即泻附子理中丸: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X仲景创立的“理中汤〞,应该算是中药方剂中的“男人〞了,因为它的药物组成全是纯阳的热药: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这个方子用到宋代,又增加了附子,就是现在的附子理中丸。

附子是什么?《本草正义》里形容说:“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如此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如此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附子显然是“男人中的男人〞,“附子理中丸〞也就有了现在说的“纯爷们儿〞的躁烈之性。

所以它的最好治疗对象是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带来的问题,这种人的典型症状就是极端地怕冷,特别是腹部。

寒邪最容易击中最柔软的地方《易经》里的乾、坤、坎、离分别对应天、〔土〕地、水、火。

“坤〞是对应“土〞的,所以中医里和“土〞相对应的“脾土〞也叫“坤土〞。

“坤〞是什么?“坤者,至柔也〞,这就是说,“脾土〞是人身的至阴,它所主的地方是全身最柔软的地方,哪里呢?就是腹部,一点骨头都没有的地方。

我们看小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大肚子,肚皮好似很薄,内脏都膨出着,逐渐长大了才有了腹肌,肚子才收回去。

因为什么?小孩子的“后天之本〞——脾土还没长成呢。

因为脾虚所以收敛不住,肚子里的内脏就鼓了出来。

一个得了消耗性疾病的病人衰竭到最后,肚子往往是陷下去的,医学上称为“舟状腹〞。

这个时候一般都伤了元气,很难恢复了,因为它的“后天之本〞——脾土已经不足到不能支撑腹部这个所辖之地了。

『古方新解』理中丸与附子理中丸

『古方新解』理中丸与附子理中丸

『古方新解』理中丸与附子理中丸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高建忠《伤寒论》理中丸方后加减中有“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腹满,为何去术?为何加附?似不易理解。

但后世确有理中丸加附子一方,即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为细末,用炼蜜和为丸,每两作一十丸。

每服一丸,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

”通常认为,理中丸治疗中焦虚寒证,附子理中丸治疗中焦兼下焦虚寒证。

从临床辨方证的角度看,论中“手足厥寒”是一特征性的症状。

手足厥寒即《伤寒论》中所说“四逆”。

理中丸证有“手足温”,附子理中丸证有“四逆”。

实际上,附子理中丸可以看作是理中丸与四逆汤的合方。

论中所谓治疗“一切沉寒痼冷”,实倚重于四逆汤。

有方书谓寒轻者用理中丸,寒甚者用附子理中丸。

此非临床语。

无四逆用理中丸,有四逆用附子理中丸,此语切合临床。

后世治疗中焦虚寒而有热者,制有连理汤,即理中汤加黄连、茯苓。

连理汤可与附子理中丸对等相看。

冉雪峰在《冉氏方剂学》中指出:“后贤加黄连,名连理丸,为中而兼上之治;加附子,名附子理中丸,为中而兼下之治。

”曾治一“白面书生”,体瘦,纳差,腹胀,溏泻,畏寒,四逆。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夏暑来诊,处以附子理中丸2盒。

不期药店药师告其夏天不宜服附子理中丸。

复为其解释,中医是治证的,有附子理中丸证,夏天服用也无妨。

服后泻止纳增。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大爱中成药之四——附子理中丸

大爱中成药之四——附子理中丸

大爱中成药之四——附子理中丸一、出处附子理中丸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是由医圣张仲景的两个方剂四逆汤和理中汤合组而成,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见呕吐泻利,脘腹绞痛,心下逆满,手足厥寒,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霍乱转筋等症的方子。

二、方剂组成原方是用制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各三两,为细末,炼蜜为丸而制成。

现在药店里卖的附子理中丸是由制附子、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所组成的丸剂,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

古今比较来看,主要是人参被换成了党参,这样药品的成本降低了,但是健脾益气的效果不会改变,只是人参甘温益气、大补元气的作用,那是党参无法比拟的。

再有就是把炮姜换成了干姜,炮姜具有温经散寒、温中止痛的作用,炮姜炭还能止血,多用于妇人经行小腹冷痛、经血淋漓不尽等。

干姜是大辛大热之品,能够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化痰行饮等,温阳散寒的作用要更强一些。

三、功效与应用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作用,中医临床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病证。

1、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而引起的胃脘腹部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食欲不振、手足四肢逆冷(发凉)等症,以及脾肾两虚,阳虚寒凝所导致精神倦怠、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苍白无华、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胃、十二指肠溃疡:运用附子理中丸方合用黄芪建中汤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的病证,取得较好的疗效。

3、治疗各种腹泻:有报导称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

用附子理中丸合用人参健脾丸,或合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四、应用举例在临床上,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的病证,都可以用附子理中丸进行治疗。

这个差不多是我每次出诊都要开出的方子。

现在由于空调机的使用,以及广泛饮用冰镇饮品、冰点、冰淇淋等饮食习惯,加之露脐装的盛行,使得人们对于脾胃的保暖防寒意识变得非常薄弱,脾胃虚寒的损害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名方集锦』中医传统名方之附子理中丸

『名方集锦』中医传统名方之附子理中丸

『名方集锦』中医传统名方之附子理中丸中医传统名方之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产品类别泻下、固涩、温里药,开窍、理气、治风药,胃肠用药药物组成附子(制) 100g 党参 200g 白术(炒) 150g 干姜100g 甘草1 00g辅料为蜂蜜。

功能:温中健脾。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肢冷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附子理中丸的作用1、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

2、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后,在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和抗寒能力。

3、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附子理中丸可温中健脾。

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1、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2、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3、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

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散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4、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

2、不适用于急性肠胃炎,泄泻兼有大便不畅,肛门灼热者。

3、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咳喘、浮肿患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本品中有附子,服药后如有血压增高、头痛、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去医院就诊。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慢性肠胃炎、泄泻患者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泰同和古方良药系列(十七)——附子理中丸

泰同和古方良药系列(十七)——附子理中丸

泰同和古方良药系列(十七)——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是许多中医师临床喜用的成药,对脾胃虚寒、过食生冷等引起的不适效果确切。

几年前,曾遇到艾医师给发热数日、多药无效的MM服,病人的母亲看到包装上有“发热不宜服用”的说明,有些疑虑,向我咨询,出于对艾医师的绝对信任,我劝其遵医嘱服用。

第二天,这位母亲告诉我,病人推迟多日的例假来了,体温也一下子恢复了正常。

通过这件事,我一方面对艾医师的精确用药更加信服,另一方面也深切感到中药对证使用效果的如鼓应桴。

附子理中丸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为:
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乾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为细末,用炼蜜和为圆,每两作一十圆。

每服一圆,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

前段时间,应朋友的要求,泰同和本草工作室依局方加工一料附子理中丸,用料如下:
四川江油的炮附子
人参用的是东北的林下参,用前去芦(目前市面的附子理中丸多为党参配方)
干姜选用四川的均姜,断面呈玻璃碴,味道辛香,炮黑使用
甘草阿拉善野生甘草,紫云英蜂蜜来炙
白术是浙江于潜的于白术,山黄土炒过
附子理中加工好后,自己先品尝一粒,药丸入口,满口是干姜的辛辣和甘草的甜味,下咽后,温暖的感觉保持在中焦,而且比较深入,久久没有散去。

附子理中丸应用+附子理中丸临床应用+附子理中丸的作用

附子理中丸应用+附子理中丸临床应用+附子理中丸的作用

附子理中丸应用+附子理中丸临床应用+附子理中丸的作用1、早上起来,口中异味,口苦?怎么办,多年了! 我26岁单身!而且经常牙龈出血.-------阳虚不能镇摄浊阴,附子理中丸四盒,早七时服二丸。

2、我28岁,吃完饭后不久就会很饿,然后就想吃东西。

不爱吃油大的东西,但爱吃辣的。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早上很少吃饭,晚上还要熬夜。

生活不规律,经常胃寒。

手脚却很爱出汗。

怕冷。

还有很严重的便秘,最近腰粗了好多。

我还口臭,爱打嗝,而且小肚子鼓鼓的,很涨,爱放屁。

弄的我很尴尬。

手指甲上一个棱一个棱的,不求别的帮我把便秘治好就行.-------附子理中丸三盒,早七时服二丸,下午三时服一丸。

手生冻疮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吗?-------不一定,但肯定是因受寒而起。

三七先生,我脸蛋上及太阳穴附近总是有那种好硬的痘(或是痤疮)吧,摸上去硬,过一段熟了会出一些脓,额头号也有痘痘,但不是那种好硬的,是能挤出白东西的,下巴和额头的差不多,唉,我该怎么办呢?能介绍点中药吗?我基本上也不吃辣椒的。

我经常吃蔬菜,天天吃水果,还是这样,还有点便秘。

求求帮我-------吃附子理中丸试试晨问:还要麻烦先生,我爱人有牙周炎,牙龈好出血,也吃了些象“牙周康”之类的的药但是效果不怎么好,停药后牙龈就出血,请您给看看。

------- 不是牙龈的事,是脾肾水土不和在齿龈之间的反应,先吃附子理中丸与桂附地黄丸各五盒吧,早七时附子理中丸一丸,晚五时桂附地黄丸一丸。

如感觉不明显药量加倍。

练:生命在于运动,助其阳也;生命在于安静,养其阴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是不是春夏运动多点,秋冬静静休养. ?------- 是的,尤其是冬天尽量少动多静。

嘴唇干裂及上火怎样调理?谢谢-------外燥内湿,试试附子理中丸吧。

我老婆经常上火,大便好几天一次,还经常口腔溃疡。

今天嗓子痛、牙龈溃疡。

我想问一下你,如果她感冒了,能吃清热解毒口服液么?我看里面成分有:金银花,玄参,生石膏,连翘,板蓝根,黄芩,甜地丁,龙胆草,知母,地黄,栀子,麦冬。

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

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

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
某男,52,患有原发性肝癌,大三阳,肾囊肿,肝囊肿,胆结石
刻诊,面黄,结膜黄染,身体消瘦,唯独腹大如桶,下肢凹陷性浮肿,不欲饮食,不喜饮水,小便少,左寸关弦细弱尺脉微,右脉弦细。

舌质淡,舌苔白腻,舌下静脉曲张。

方药:制附片50克干姜50克白术50克茯苓30砂仁30三七30芜花**戟**枣30枚(擘)炙甘草30。

水煎服,一剂。

服药后,小便量和次数增多。

水肿明显减轻,无其它不适。

此案是我一位四川民间老中医的一个医案,当时我在场,所以记忆深刻,但很多辅助检查结果已丢失。

我曾经问过我老师,你是火神派吗!他居然对我说:啥JB火神派,把伤寒论学好了,你就可以自成一派。

此话,我现在都铭记在心。

---------------
伤寒论里的思想精髓本来就是火神派的思想,火神派的思想就是伤寒的精髓
这个药方很经典,吴佩衡老中医用过。

用理中汤守住脾气,胃口好正气就足,用四逆汤守住阳气,阳气旺人自然康复,用十枣汤攻邪化水,邪去正自然安了。

附子理中丸临床应用

附子理中丸临床应用

附子理中丸临床应用一、附子理中丸拼音名:Fuzi Lizhong Wan英文名: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486【处方】附子(制) 100g 党参 200g 白术(炒) 150g 干姜 100g 甘草 100g【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作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贮藏】密封。

二、附子理中丸的临床应用小结附子理中丸出自宋.《阎氏小儿方论》。

方由制附子、干姜、党参、炒白术、炙甘草组成。

其中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疼,干姜温中祛寒以复脾阳,党参大补元气,强壮脾胃,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附子理中丸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主治脘腹冷痛,肢冷便溏。

经多年临床应用,笔者总结了附子理中丸的新老用途数种,下面做一小结。

1、脾肾阳虚型无致病菌生长性腹泻: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大便培养往往无致病菌生长。

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脾胃虚弱型与脾肾阳虚型两种。

脾肾阳虚型的症状是腹泻日久不愈,伴腰膝酸软,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沉细。

附子理中丸中的干姜、附子温中散寒,补肾助阳,滋补命门,从而使中州得以温煦,脾胃受纳,腐熟、转输、运化功能恢复,泄泻停止。

2、慢性结肠炎:主治症状以腹痛腹泻长期反复发作为主,伴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腹泻每日2~5次或更多,粪便稀薄或伴有粘液或脓血。

用附子理中丸,同时配合针刺,主穴取中脘、天枢、足三里。

配穴据病人随证而定,湿热者加内庭、曲池;肝郁者加肝俞、太冲;脾气虚者加关元俞、公孙;肾虚者加命门、关元。

不正经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致敬“胃寒”第一方剂

不正经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致敬“胃寒”第一方剂

不正经的“理中丸、附⼦理中丸”!致敬“胃寒”第⼀⽅剂和⼀个患者交流,患者说,“我在正规药店⾥买的正规药⼚出产的理中丸和附⼦理中丸,吃了效果就不好!但,我从⼀个民间中医那⾥购买的他⾃制的,吃了就有效,这是为什么?”效哥,“抛开药材质量的问题,理中丸和附⼦理中丸是否效果好,取决于配伍的⽐例,以及药材的⽣品和炮制品的选择”!!!本⽂提要:1、2020版《中国药典》法定的理中丸和附⼦理中丸!2、《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和《阎⽒⼩⼉⽅论》中的附⼦理中丸!3、⼩⽇本别的不提,但,他们对古⽅是很尊重的!4、《中国药典》真的该接受⼴⼤中医的意见!1、2020版《中国药典》法定的理中丸、附⼦理中丸!先看理中丸!再看附⼦理中丸!这⾥,给⼤家介绍⼀个很好的⽹站,蒲某⽹,效哥没拿钱,只不过,蒲标⽹作为良知⽹站,为⼤家争取到了《中国药典》的阅览权!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没有蒲某⽹,我们免费阅读中国药典的内容,对不起,必须付费!所以,这⾥鸣谢该⽹站!中国药典2020版的理中丸配⽅和附⼦理中丸配⽅,⼤家都已经明确看到了!有没有感觉到⼀丝怪异?说不出来哪⾥怪异,总之,莫名的不适感,对吗?接着往下看!2、《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和《阎⽒⼩⼉⽅论》中的附⼦理中丸!我们的读者中,⼿⾥拿不出伤寒论的⼈,恐怕很少,来,掏出你的伤寒论,对⽐⼀下,《伤寒论》中,理中丸的原⽅剂量是多少?⼈参、⼲姜、炙⽢草、炒⽩术各3两,《阎⽒⼩⼉⽅论》中,附⼦理中丸的原⽅剂量是多少?⼈参、炒⽩术、炮⼲姜、炙⽢草、附⼦各1两,诸位,发现好玩的地⽅了吗?或者说,发现不正经的地⽅了吗?不正经的地⽅总结如下:1、理中丸和附⼦理中丸中,所有药物均为等量,但2020版中国药典,擅⾃改动两个处⽅的配⽐2、理中丸中,仲景先⽣⽤的是⼲姜,⽽2020版中国药典⽤的是炮姜3、附⼦理中丸中,北宋阎孝忠先⽣⽤的是炮姜和炙⽢草,但2020版中国药典⽤的居然是⼲姜和⽣⽢草!4、仲景先⽣和阎孝忠先⽣⽤的都是“⼈参”,但,药典全部改成党参,这个还好,不作为我们主要讨论的东西!但也要说⼀嘴!3、⼩⽇本别的不提,但,他们对古⽅很尊重!炮姜,永远不是⼲姜,⽣⽢草,也永远不是炙⽢草,⼈参,也永远不是党参,等剂量,也永远不是“有⼤有⼩”的剂量!⼩⽇本,别的不提,但,他们对中医是很尊重的,他们所搞出来的汉⽅药,基本上都是尊重中国古⽅的原剂量!半分,都不会改动,药材,也不会改变炮制!所以,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药典,反⽽⽤着祖宗的东西,擅⾃更改药物炮制,更改配⽐⽐例!为什么?难道⾃认为⽐古⼈,甚⾄⽐创始⼈更⽜吗?不得⽽知!⽤了千年的中药,你们问过临床中医了没,想踢就踢了?4、《中国药典》真的该接受⼴⼤中医的意见!⼀个东北很⽕爆的餐馆,⽣意好的不得了!于是,⽼板决定,去⼴东和四川、上海,各开个分号!于是,各开了⼀个!于是,⼀个⽉后,三个分号,全部关门!其实,东北菜,东北⼈会捧场,油腻之余,很咸!但,川⼈喜欢⿇辣,沪⼈喜欢**,⽼⼴喜欢**!所以,⼜油⼜咸的东北菜吃了闭门羹!缺个市场调研,⽽已!所以,真⼼希望药典,应该尊重⼴⼤临床中医的意见!你们不过是编委,你们甚⾄⼀辈⼦都不⽤中药,但,临床中医却要天天⽤中药,正确的编撰模式,应该是你们根据临床中医的反馈,去修改药典!绝⾮是,你们凭空编写药典,去指导临床中医!⼀个饭店,菜谱编写的再好,最终,能否⼈丁兴旺,取决于吃客的⼝味,⽽,绝⾮饭店⽼板的意淫!当顾客都不爱吃了,意淫也就变成了空!。

中成药界的“纯爷们”——附子理中丸,源自仲景“理中汤”,专治阳气不足!

中成药界的“纯爷们”——附子理中丸,源自仲景“理中汤”,专治阳气不足!

中成药界的“纯爷们”——附子理中丸,源自仲景“理中汤”,专治阳气不足!张仲景创立的“理中汤”,应该算是中药方剂中的“男人”了,因为它的药物组成全是纯阳的热药:人参、于姜、白术、甘草。

这个方子用到宋代,又增加了附子,就是现在的附子理中丸。

编辑附子是什么?《本草正义》里形容说:“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附子显然是“男人中的男人”,“附子理中丸”也就有了现在说的“纯爷们儿”的躁烈之性。

所以它的最好治疗对象是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带来的问题,这种人的典型症状就是极端地怕冷,特别是腹部。

编辑“寒邪最容易击中最柔软的地方”《易经》里的乾、坤、坎、离分别对应天、(土)地、水、火。

“坤”是对应“土”的,所以中医里和“土”相对应的“脾土”也叫“坤土”。

“坤”是什么?“坤者,至柔也”,这就是说,“脾土”是人身的至阴,它所主的地方是全身最柔软的地方,哪里呢?就是腹部,一点骨头都没有的地方。

我们看小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大肚子,肚皮好像很薄,内脏都膨出着,逐渐长大了才有了腹肌,肚子才收回去。

因为什么?小孩子的“后天之本”——脾土还没长成呢。

因为脾虚所以收敛不住,肚子里的内脏就鼓了出来。

一个得了消耗性疾病的病人衰竭到最后,肚子往往是陷下去的,医学上称为“舟状腹”。

这个时候一般都伤了元气,很难恢复了,因为它的“后天之本”——脾土已经不足到不能支撑腹部这个所辖之地了。

脾土是至阴的,所以它主管的这个地方——腹部,是最容易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虚寒的。

它的虚寒程度也要比其他部位严重,否则不会用上附子这个“温药中的温药”、“男人中的男人”来温补脾胃的阳气了。

“脾土虚寒,腹泻、怕冷、未老先衰”这种脾土虚寒的表现首先是腹泻,常年大便不成形,泻出来的东西经常是吃进去的原形,中医叫“完谷不化”,就是粮食原样排出了,好像胃肠一点消化作用都没起,怎么进来的就怎么出去。

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糖尿病

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糖尿病

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糖尿病什么是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功能,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

那么,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糖尿病吗?今天专家为你详细介绍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糖尿病及其具体药方等相关内容。

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重症糖尿病(立竿见影)中医病例:张某,男,48岁,2010年6月以来:口渴,渴而不饮,时而呕吐,腰胀痛,夜间尿频,头昏,乏力。

畏寒。

脉象:寸关尺沉弱无力。

舌象:舌质淡苔白。

辅助检查:餐后血糖:52.7mmol/L,医院诊断为2期糖尿病。

强烈要求住院,此病家乃余之亲属,全家之病都乃余之所治,效果不错,随于2010年7月前来就诊。

治疗:停止一切降糖药。

辨证:脾肾阳虚,气不化津。

方药:盐附子60(先煎2小时),干姜50,白术50,五味子50,西砂30,盐巴戟20,菟丝子20,炙甘草30,三剂。

二诊:诸症大减,但仍感乏力。

餐后血糖:13.7mmol/L.病人大喜,当日请我们吃喝玩乐一条龙。

方药:原方不变,加黄芪50怀条50,三剂。

三诊:自我感觉一切如常,还带其家属,治疗其过敏性肠炎。

为巩固疗效。

早服补中,晚服肾气。

一月后,无不良反应,介绍一糖尿病人过来,但此病是气阴两虚。

辨证用药另外发贴。

按语:此病人效果至好,远超我想像。

此病人得病至此,从未服任何降糖药,这可能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世间本无固定之病,更无固定之方,中医博大精深,为何甘为西医之附庸,悲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为记。

以上就是有关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疗糖尿病的详细介绍。

一旦患上糖尿病,患者不妨采用附子理中丸治疗糖尿病,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的。

祝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医话之附子理中丸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中医医话之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秉性醇厚,温中健脾,能治疗虚寒腹泻、便秘呕吐清涎等诸多脾肾虚寒之证。

很多中医界人赞称附子理中丸为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药简效宏,可按图索骥,治疗对证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附子理中丸】最早出处:东汉《伤寒论》使用历史:1800年主要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整体药性:热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典型征象:肤白虚胖,肚子怕冷,遇冷食冷即泻附子理中丸: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张仲景创立的“理中汤”,应该算是中药方剂中的“男人”了,因为它的药物组成全是纯阳的热药: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这个方子用到宋代,又增加了附子,就是现在的附子理中丸。

附子是什么《本草正义》里形容说:“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附子显然是“男人中的男人”,“附子理中丸”也就有了现在说的“纯爷们儿”的躁烈之性。

所以它的最好治疗对象是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带来的问题,这种人的典型症状就是极端地怕冷,特别是腹部。

寒邪最容易击中最柔软的地方《易经》里的乾、坤、坎、离分别对应天、(土)地、水、火。

“坤”是对应“土”的,所以中医里和“土”相对应的“脾土”也叫“坤土”。

“坤”是什么?“坤者,至柔也”,这就是说,“脾土”是人身的至阴,它所主的地方是全身最柔软的地方,哪里呢?就是腹部,一点骨头都没有的地方。

我们看小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大肚子,肚皮好像很薄,内脏都膨出着,逐渐长大了才有了腹肌,肚子才收回去。

因为什么?小孩子的“后天之本”——脾土还没长成呢。

因为脾虚所以收敛不住,肚子里的内脏就鼓了出来。

一个得了消耗性疾病的病人衰竭到最后,肚子往往是陷下去的,医学上称为“舟状腹”。

这个时候一般都伤了元气,很难恢复了,因为它的“后天之本”——脾土已经不足到不能支撑腹部这个所辖之地了。

脾土是至阴的,所以它主管的这个地方——腹部,是最容易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虚寒的。

它的虚寒程度也要比其他部位严重,否则不会用上附子这个“温药中的温药”、“男人中的男人”来温补脾胃的阳气了。

脾土虚寒--腹泻、怕冷、未老先衰这种脾土虚寒的表现首先是腹泻,常年大便不成形,泻出来的东西经常是吃进去的原形,中医叫“完谷不化”,就是粮食原样排出了,好像胃肠一点消化作用都没起,怎么进来的就怎么出去。

而且肚子怕冷,即便是个胖子,一边出着汗,一边还得护着肚子,即使是夏天,进了有空调的房间一会儿,可能就要去泻肚。

这就是因为中焦、下焦虚寒了。

“虚”就是功能的萎缩,“寒”就是能量的不足,好比一个灶台,底下的火力不足或者没有火了,锅里的米饭怎么可能煮熟呢?他们如果做肠镜检查的话,一般是慢性肠炎,或者是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干脆查不出问题,就是个“胃肠激惹综合征”,也叫“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神经调节失调带来的问题,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这种病,目前没有特效药,服用附子理中丸却可以达到改变虚寒怕冷体质、减缓发作的目的。

中焦、下焦虚寒的人也是容易未老先衰的,从消化系统的问题影响到生殖功能,出现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的问题。

所以虽然附子理中丸温补的主要是中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肾阳的温煦,照顾到下焦,起到壮阳的作用。

附子理中丸也是减肥药“瘦人多阴虚,胖人多阳虚”,胖本身就是阳虚的结果。

人发胖,肯定是脂肪代谢不出去了,停留在体内。

什么时候脂肪代谢不出去?肯定是功能降低的肘候。

人们在年轻时代谢是旺盛的,脂肪、水液都能正常地吸收和消耗,但到了老年,火力就弱了。

好比一个灶台下面的火不足了,一锅水总是烧不开,不能蒸化为水蒸气,也不能消耗脂肪,这个人就要变胖了。

这个“火”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肾阳,是全身功能和能量的基础。

因此,我们看人发胖主要在两个阶段。

一个是小孩子的婴儿肥时期,这时候他们的器官功能还很稚嫩,中医说的“肾阳”还在萌芽阶段,还处于肾阳不足时期,脾阳也因此很弱,火力不旺,自然会胖,但这个胖不结实,含水很多,所以孩子是“胖嘟嘟”的。

还有就是人到了四五十岁,中年发福,肌肉变得松软了,这正是“肾阳”开始衰败的年龄,脾阳也趋弱,所谓“人过四十,阳气自半”,肾阳和脾阳衰弱的直接后果就是代谢能力下降,脂肪消耗不出去了,自然就开始发胖了。

能称得上胖子的人,都是脂肪过盛的,即便不到中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中年的肾阳虚状况。

而胖只是其未老先衰的症状之一,除此以外,还会出现不同脏腑的阳虚问题,比如脾阳虚,这种人遇冷就泻,大便溏稀,肚子最怕冷。

有的人手脚即便在夏天摸上去也是冰凉的,到了冬天,穿多厚的裤子膝盖以下也总是冷的,这种情况在年轻女子中更常见,她们往往皮肤偏白,舌头颜色也淡,天生就是这种体质。

这种人吃附子理中丸可以达到两个效果,一个是温阳止泻,人会慢慢地交得不那么怕冷,肚子也不那么娇气;另一个作用就是减肥,因为附子理中丸具备的热性,可以加快脂肪代谢,把肥肉消耗掉,人自然就变瘦了或者说变得结实了。

这种温阳补肾、补脾的减肥法,才真的符合医理。

因为它是通过增加脂肪的消耗去减肥,类似焕发起人的青春活力,从根本上激活身体;而节食减肥和泻肚减肥属于恶治,会因为影响营养吸收而危害健康。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理中丸”还能治疗呕吐,这个呕吐往往是没有内容物的,仅仅是呕清水,这种清水就是脾阳虚不能蒸化掉的水液,张仲景说“寒多而呕”。

这种人,他的唾液会很多,而且质地清稀,嘴里总是觉得很寡淡。

正常情况下,唾液应该是带一丝丝甘甜、清香的气味,而且自己不应该感到它的存在。

但理中丸适应证的人,除了水便清长之外,唾液也偏多,而且质地也偏稀,舌头颜色很淡,甚至上面有水滑的舌苔,这就是寒的表现,是水液代谢不出去的表现,也是衰老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口中的甜味也应该是隐隐的,并不真甜。

如果感到嘴里发甜,甚至唾液很黏,则是脾胃湿热的表现,这个时候舌苔也会腻,胃口会随之变坏,这时就绝对不能吃理中丸了,而是需要吃二陈丸、平胃散之类清理脾胃湿热的药物。

我们吃馒头或者是全麦面包,或者喝有点苦味的茶,最后会越嚼越甜,喝出点甜头儿来。

首先说明你的脾胃功能比较正常;其次也说明,这些逐渐出现甜味的食物是符合你的脾胃习性的。

粮食是养脾胃的,茶可以清热利湿,使脾胃保持清利。

腹泻和便秘都可以源于阳虚有的人是早晨起来就要泻,严重的是清晨五点刚醒来就得去厕所。

这在中医里叫“五更泻”,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和附子理中丸的治疗范围很接近。

清晨正是阳气最虚的时候,本来就虚的肾阳此时更收敛不住了,所以必须早早爬起来泻出去。

如果这个人还有腰酸,比别人怕冷的表现,那就更确定有肾阳虚的问题了。

这种情况在老年人更常见,因为肾阳随着年龄的增长是要逐渐衰微的,也是衰老的表现之一。

如果才四五十岁,这个过程就出现得太早了,还是要找原因。

一种是先天不足,一直体质差,是明显的阳虚体质;一种是生病之后,对元气的打击太大,遗留下了这个问题;还有一种是生活不规律、不节制,导致了对肾精肾气的过度消耗,比如一直被人忌讳的性欲过度。

但真的属于这种情况的人还是少数,而且肾虚也绝对不是全都由性欲过度造成的,因为一治疗性功能出现的问题,就要用中医补肾的药,食疗时也是羊腰子、海狗肾,使得人们误把中医的“肾虚”狭隘地理解为仅仅代表性功能了。

其实,任何巨大的消耗,包括体力的过度劳累、脑力的过度劳累,或者疾病的消耗都可以引起肾虚,也就都可以引起“五更泻”。

中医治疗“五更泻”有个方子叫四神丸,现在也有中成药,成分是补骨脂、大枣、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基本是温肾收敛的药物,主要是针对肾阳虚的。

事实上,这种清晨就泻的人,往往是脾和肾双虚的,其中脾的问题可能更严重,所以最好是附子理中丸和四神丸配合着吃,可以增加温补的力量,特别是病情已经迁延很长时间的时候。

便秘也可能是阳虚的问题腹泻是脾肾阳虚引起的,那是不是说,便秘就没阳虚的问题了?老年人便秘的也很多呀。

其实,老年人的顽固性便秘有时候和晨起腹泻是同一个原理,都可以是因为阳虚,特别是脾肾阳虚。

腹泻是因为阳虚没有火力消化水谷,使食物原封不动地排出;便秘是因为阳不足导致肠道的推动力不足,不是大便干,而是没有力气排出去。

这种便秘的人同时也和腹泻的人一样,腰以下特别怕冷,用手摸上去都是冰凉的,也伴有腰酸无力、舌苔很淡的症状,看上去有水滑苔,这就是肾阳极度亏虚造成的。

这种情况的便秘,也有个能买到的中成药,叫“半硫丸”,就两味药,一个是半夏,一个是硫黄。

一听硫黄大家吓一跳,这种炸药成分也入药?是的,硫黄是补命门之火的,燥热程度在附子之上,只有肾阳虚到极端的时候才可以启用。

这个药很霸道,所以在炮制方法上很讲究,是要用纯净的硫黄,通过蒸煮然后再用。

中药有很多这种“以毒攻毒”的绝招,通过特殊的炮制保留其药性,去掉其毒性,从而出现治疗的奇迹,硫黄就是其一。

半硫丸的热性比附子理中丸还要大,后者顾及了脾,而前者主要针对肾,这种便秘在老年人很常见,他们在便秘的同时要有明显的怕冷、下肢冰凉的症状,这种人如果也吃去火药,用大黄之类的通便,效果不好不说,能够接受硫黄热性的肾阳虚人,怎么经得起大黄的泻下之力?只会越吃肾阳越虚,便秘越严重。

服用方法附子理中丸一般是蜜丸,常规是一天吃两次,一次吃一到两丸。

如果是春夏,天气炎热或者干燥,一天吃一次,也可以两天吃三次,把之间的时间均匀就可以。

因为附子理中丸的燥热,在服用过程中难免有上火的问题,但在上火的同时肚子仍旧怕冷,这就意味着寒并没有彻底驱散出去。

这个时候有两个办法可以减轻药物的热性,一个是用冷水送服附子理中丸,也可以用开水把蜜丸溶化成药汤,放凉之后吃;还有一个办法是用黄连1~2克,或用苦丁茶1根泡水,用这个水送服附子理中丸。

黄连和苦丁茶都是寒性的,一起服用可以减轻服用热药带来的上焦的火,使附子理中丸能坚持吃下去。

因为改善这种虚寒体质是需要时间的,上火不过是服用过程中的“刮蹭”,并不是虚寒改善的依据,所以要克服这个不良反应就要坚持服用,至少要到肚子怕冷、大便不成形的问题得到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