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重要知识点小学三年级数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好好掌握它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 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在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其中一份的数量时,需要使用除法计算。

在笔算除法时,要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因此商应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方。

除法的应用包括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以及总价÷数量=单价。

二、除法的验算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应等于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应等于商×除数+余数。

需要注意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例如,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而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如果首位不能整除,则需要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然后将十位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例如,书的总页数÷看的天数=每天看的页数,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

四、商末尾有的除法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需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第二单元:认数一、认识整千数千位上是几,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在读数和写数时,都应从高位起。

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在中间或末尾有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中,一个数中间有一个或连续有两个零时,只读一个零,末尾不论有几个零,都不读;在写数时,如果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应写占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粗最短,秒针最细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9、(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3)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小学3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3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3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三年级上册
1. 乘除法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了解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如3×4=12,10÷5=2等。

2. 千克、克、吨的认识
知识点:了解千克、克、吨等重量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3. 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识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方法。

4. 年月日
知识点:了解年、月、日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掌握日期和星期的推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
1. 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如32×21=672等。

2. 面积
知识点: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等。

3. 小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如0.5元、0.9米等。

4. 简单推理
知识点:通过简单的推理练习,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6篇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某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某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四边形知识点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某4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某2概念: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两条边的边长相加某2概念: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的认识: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不退位和退位加减法。

2. 几何图形:认识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3. 量的计量: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如米、厘米、千克、克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4. 数的组成: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了解数的组成,如10可以由5和5组成,8可以由4和4组成。

5. 分数的认识: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读写分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6. 时间与货币: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如时、分、秒,以及货币的基本单位,如元、角、分。

7. 数据处理:学会通过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8. 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吐血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吐血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1.测量:①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公里)=1000米②重量单位: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③速度单位:千米每小时速度×时间 = 路程2.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加法:列竖式,数位对齐,各数位分别相加,从低位算至高位,哪一数位上数满十,就要向前一数位进1。

笔算减法:列竖式,数位对齐,各数位分别相减,从低位算至高位,哪一数位上数不够,就要向前一数位借1。

100(加数) +(加号) 300(加数) =400(和)100(被减数)-(减号)50(减数)=50(差)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3. 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

四边形特点:4条直边和4个角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即图形所有边的和。

长方形周长= 2×(长+宽)正方形周长 = 4×边长。

4. 有余数的除法例:25(被除数)÷ 3(除数)= 8(商)……1(余数)余数的性质:(1)余数必小于除数;(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推导公式(识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5. 时、分、秒:1分钟=60秒 1小时=60分钟时间的计算:以60进制例:11:20+0:50=12:1024小时制:即下午的时间加12时例:下午1点=13:00 晚8点=20:00 6.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直接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估算:多位数取整计算例:298×5≈1500 (将298估成300来计算)笔算乘法:列竖式计算,数位对齐,满十进位,最终结果为各数位上的数字相加例: 12(因数)×3(因数)= 36(积)7. 分数的初步认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数与计算1. 整数的认识-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了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 掌握100以内的整数比较大小。

- 学习并运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运算。

2. 多位数的乘法- 学习乘法表,掌握1-9的乘法口诀。

-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 学习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3.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认识除号和除法算式。

-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 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平均分配。

4. 四则运算的初步- 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 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顺序。

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平面图形。

- 学习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空间与立体- 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

- 理解空间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

三、量与计量1. 长度、质量、容量-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 了解质量的概念,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 认识容量单位,学习使用量杯测量液体的容量。

2. 时间与日历- 学习读时钟和手表,了解时间的概念。

- 学习日期和日历的基本知识,能够计算日期。

四、应用题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解决与生活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

- 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逻辑推理与解题技巧-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通过练习提高解题技巧和速度。

五、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教学大纲和知识点应以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学校使用的教材为准。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及练习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及练习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及练习题)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练习:一、我会填4小时=( )分钟 35秒+25秒=( )秒=( )分 1分-40秒=( )秒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148秒=()分()秒 65秒=()分()秒3分21秒=()秒 2时12分=()分 90分=()时()分二、想一想、填一填1、中古友谊小学每天早晨8:00上晨检,8:10下晨检,晨检用了( ).8:10开始上第一节课,8:50下课,第一节课用了( )。

2、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30休息,百佳超市一天营业的时间是( )时。

3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 )车开的早。

三、填写合适的单位1、洋洋每天睡9()2、小明跑60米,用了12()3、学校周一升国旗大约用了5()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5、摸摸自己的脉搏,1()大约跳了80下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四、应用题1、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2、学校7:00开大门,小明6:55来到学校门口,他还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进入学校?3、学校举行六一联欢会上午7:30开始,演出3小时15分后结束,结束时间是上午什么时候?4、第一实验小学4时30分放学,小明4时45分到家,小刚4时55分到家,他们俩谁先到家?早到多长时间?5、工人师傅每小时做6个玩具,他从7:00工作到12:00,一共做了多少个玩具?6、一场电影从晚上7:00播放,到晚上9:55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7、秒针从钟表上的3走到7经过了多少秒?8、公园开放时间:(1)公园上午开放时间有多长?(2)公园下午开放时间有多长?(3)公园全天开放时间有多长?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混合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是老大,乘除法是老二,加减法是老三。

先算老大,再算老二,最后算老三。

老大>老二>老三二、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判断什么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时,一定要借助物体的形状特征、方向特征等来帮且辨别。

4.要知道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首先要弄清观察者所站的位置,然后从观察者所站的角度观察,就能判断出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5.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面分别是谁,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三、加与减(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连加: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逐步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再列出连加算式解答。

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连减: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加减混合: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七单元 图形的周长
• 四边形:有4个角,有4条直边,封闭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 边行、梯形)
• 长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且对边相等(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 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且4条边都相等。 • 平行四边形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边平行(典型的:倾斜平行)。
(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பைடு நூலகம்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封闭图形各条边长相加)。 •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2×长+2×宽=(长+宽)×2 •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边长:(长+宽)=周长÷2
• 重叠图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只要算外围边长的和) • 方法1:将每条外围边长直接相加 • 方法2:几个单独图形的周长的和 - 重叠边长×2 • 方法3:平移成规则图形再计算 • 多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大长方形或长方形,拼成接
笔算的要求: 1、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数位多的写在上面,数位少的 写在下面; 2、从个位开始乘,用1位数依次与多位数的每个数相乘, 与谁相乘积就写在谁的下面。 3、相乘满“几十”(56)就向前一位进“几”(5),前一位一 定要先乘再与“进位几”相加。 4、“0”乘任何数都得“0”,末尾有“0”的乘数,计算时先用 乘数中的“非0”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得数(积)后面加几个“0”。
末尾有“0”的乘数,计算时先用乘数中的“非0”数相 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积) 后面加几个“0”。
如:900X3=2700 先算3X9=27 再在27后加2个0 5400X6000=32400000 先算54X6=324 再在324后加5个0 400X500=200000 先算4X5=20 再在20后加4个0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定义:千以内的数:学生应能熟练地数出千以内的数,并理解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数的组成:了解每个三位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如257由2个百、5个十和7个一组成。

性质:数的顺序:例如,567比500大,但比600小。

数的比较:能够直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例子:说出下一个数和前一个数:如果现在是325,那么下一个数是326,前一个数是324。

2. 加法和减法定义: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性质: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减法的性质:a - b = a + (-b)。

例子:计算:237 + 459 = 696,696 - 459 = 237。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300元钱,又买了218元的玩具,你现在还有多少钱?3. 乘法和除法定义:乘法:表示重复加法的运算。

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性质: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a。

乘法的结合律:(a ×b) × c = a ×(b ×c)。

乘法的分配律:a ×(b + c) = a × b + a ×c。

除法的性质:a ÷ b = c 表示a被b除,商为c。

例子:计算:3 × 4 = 12,12 ÷ 3 = 4。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6组小朋友,每组4人,总共有多少人?二、空间与图形1. 平面图形的认识定义: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

圆形:所有点到中心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性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集锦18篇)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集锦18篇)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集锦18篇)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第1篇(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数学进位加法的简单计算方法不管多大的数相加其最基本的原则都是20以内的加法原则,20以内进位加法的速算口诀为:几加九进十减一、几加八进十减二、几加七进十减三、几加六进十减四。

由于加法具有交换律,所以我们只需要记住这几句就可以了,在101以内的加法中,先观察两个各位数字,找出他们中间较大的数,按口诀进行计算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数与计算1. 认识千以内的数- 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 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习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2. 四则运算- 加法:两位数与一位数、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

- 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

- 乘法表的熟练掌握,特别是1-9的乘法。

- 除法的初步认识,了解除法的意义。

3. 应用题- 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 学习列式计算,理解等量关系。

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图形。

- 理解图形的对称性。

-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空间与立体- 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等。

- 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如面、边、角。

三、量与计量1. 长度单位- 掌握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 重量单位- 了解克和千克,掌握基本的重量换算。

- 学习使用天平秤测量物体的重量。

3. 时间与金钱- 学习时钟的读法,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

-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学习简单的货币计算。

四、数据处理1. 统计与概率- 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 制作简单的条形图和表格。

- 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概率实验。

2. 逻辑推理- 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 解决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五、综合应用1. 解决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数学游戏- 参与数学游戏和竞赛,提高学习兴趣。

- 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六、学习策略1. 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主动提问等。

- 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自我评价- 学会自我检查作业,发现并纠正错误。

- 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学习方法和进步空间。

结语: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3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3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的认识与运算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是数的认识和运算的阶段。

数的认识是指学生应该了解自然数和零,并通过不同的方法表示、理解和比较数字。

数的运算是指学生应该掌握加法和减法,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自然数和零学生应该知道自然数是指从1开始的正整数,依次是1,2,3,4,5…n。

而0则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没有大小之分,是一个几何点和数学符号。

2.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学生应该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能够用不同的表示方法看懂并阅读数字,同时能够写出数字的基本格式。

3.数字序列的认识学生应该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认识和学习数字序列。

例如,利用数线、百分号线等图形来了解数字序列,比较数字大小关系。

4. 加法运算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加法运算,能够应用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减法运算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减法运算,能够应用减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的认识和比较在数的认识和比较中,学生应该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自觉、严密地运用大小比较符号。

学习的重点还包括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基础几何知识。

1.数字的大小比较学生应该能够通过不同的比较方式,自觉地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常用的比较方式包括数量关系、距离关系、时间关系等。

2. 数字和基本几何图形学生应该认识基本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三、计算机的认识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育还包括计算机的基本认识,即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特点、使用方法等。

1. 计算机的特点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特点,包括高精度、快速计算、存储和处理信息等。

2. 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方法,包括开机、操作、关闭和维护等。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

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同时,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数学知识点总结三上

数学知识点总结三上

数学知识点总结三上
以下是数学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
1. 测量单位: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重量单位有克、千克,时间单位有秒、分、时、日等。

2. 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等。

3. 乘法口诀:学习1-9的乘法口诀,掌握乘法的基本性质。

4. 角的认识: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使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5. 观察物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并画出看到的图形。

6. 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7. 位置与方向:学习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能根据方向标确定物体的位置。

8. 时钟:认识时钟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习时间的读写方法,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9. 可能性: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10. 数学思考: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知识点是三年级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大附小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
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最粗,秒针最细最长)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是分针正好走一小格。

2、进率。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60分=1时 1分=60秒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
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解决时间问题一般思路和公式: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减法,例如:309-189;1000-428等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
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
特别注意:验算时“验算”别忘了写!!!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解决问题时,遇到单位不同,一定要把单位换成一样的后才能进行计算!)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五个手指头分别表
示,除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其余相邻的单位之间进率为10.间隔一个
进率为100,间隔2个进率为1000.
熟记:大单位−−→−÷进率小单位;小单位−−→−⨯进率大单位
例:6米=( )厘米;想:1米=100厘米,进率是100,所以6⨯100=600(厘米)
500毫米=( )分米;想:分米与毫米之间隔一个厘米,进率为100;所以
500÷100=5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
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字母:g );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
用(千克 )做单位(字母:kg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
做单位(字母:t )。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000千克= 1吨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
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
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③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5、(关于“大约)应用题:
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估算时要用≈)
例:387⨯5≈ 把387看作390(个位是7,四舍五入,7大于5所以进1,看作390)再算390⨯5=1950.所以:387⨯5≈ 1950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 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②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②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
2、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4,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 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② 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5、分数加减法:
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 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1可以看作所有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例:1-52=5
352-55= ——………分数线 3………分子 4………分母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例:把12个圆的4
3有( )个圆; 分析:先找整体12;再找分母4,表示平均分成4份;求出12÷4=3,表示每一
份有3个;最后找分子3,表示其中的3份,所以:3⨯3=9;所以把12个圆的4
3有9个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