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时分秒
知识点:认识时间单位,包括小时、分钟和秒。
技能:能够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例如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二单元:测量
知识点:认识长度、重量和体积的单位。
技能:能够使用适当的单位进行测量,例如用厘米或米测量长度,用千克或克测量重量。
第三单元:基础数学概念
知识点:认识数字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技能:能够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第四单元:形状与空间
知识点:认识基本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技能:能够识别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概述,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具体版本的教材目录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重要知识点归纳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所以,1时=60分;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1圈,就是60秒,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
5、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6、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要乘以60,小单位化成大单位要除以60.8.选择恰当的时间单位。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数字的末尾数,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在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其中一份的数量时,需要使用除法计算。
在笔算除法时,要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因此商应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方。
除法的应用包括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以及总价÷数量=单价。
二、除法的验算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应等于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应等于商×除数+余数。
需要注意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例如,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而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如果首位不能整除,则需要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然后将十位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例如,书的总页数÷看的天数=每天看的页数,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
四、商末尾有的除法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需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第二单元:认数一、认识整千数千位上是几,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在读数和写数时,都应从高位起。
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在中间或末尾有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中,一个数中间有一个或连续有两个零时,只读一个零,末尾不论有几个零,都不读;在写数时,如果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应写占位。
小学3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3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三年级上册
1. 乘除法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了解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如3×4=12,10÷5=2等。
2. 千克、克、吨的认识
知识点:了解千克、克、吨等重量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3. 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识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方法。
4. 年月日
知识点:了解年、月、日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掌握日期和星期的推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
1. 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如32×21=672等。
2. 面积
知识点: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等。
3. 小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如0.5元、0.9米等。
4. 简单推理
知识点:通过简单的推理练习,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一、知识框架一级知识点数与代数二级知识点数的运算三级知识点1、列竖式计算除法。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3、一步计算的问题4、两步计算的问题1、质量单位千克、克数与代数常见的量2、千克、克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图形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期末知识点第一单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1.计算:列竖式计算除法。
2.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3.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用乘法验算)。
4.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5.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6.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练习:(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2÷266÷672÷347÷7(2)口算:36÷360÷268÷290÷3(3)列竖式计算:39÷389÷467÷274÷3(4)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十多吗?64÷584÷395÷481÷3(5)王老师用72元买笔记本,如果每本单价是2元,那么能买多少本?李老师用60元买了20本笔记本,那么每本笔记本多少钱?(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个乒乓球2元,用50元买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能够买几个乒乓球?第二单元认数1.认数、读数、写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总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8、(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⑴加法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汇总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四边形》1、知识点: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①能正确辨认四边形。
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注意: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长和方的比较中找出图形棱角的特点。
2、知识点: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知识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①能正确辨认平行四边形。
②能感悟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③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
注: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逐步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4、知识点:周长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含义。
5、知识点: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①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②能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知识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在估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养成估计的意识和习惯。
注: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估算相应长度的依据,逐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表示法。
《测量》1、知识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1毫米、1分米、1千米①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
②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2、知识点:单位间的进率①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公里)=1000米。
②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知识点: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精确地测量给定物体的长度。
4、知识点:质量单位吨及1吨①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②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5、知识点:1吨=1000千克知道1吨=1000千克,并会进行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知识点: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边长×边长——使用面积单位2、长方形:(A)周长=(长+宽)×2——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长×宽——使用面积单位(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101厘米=1010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101;1平方米=10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1平方厘米,1平方米=10100平方厘;3、“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是用来测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
1010克=1千克,1010千克=1吨。
5、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
(四)各图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基础的,清晰了解所学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十分关键,而这就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要及时做一些归纳与总结,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归纳和整理,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非常的重要,学习过程当中,自己容易做错的题目完全可以抄写在数学错题集上面。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查漏补缺,数学学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020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精选教育类文档,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_@2020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020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文库独家】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混合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是老大,乘除法是老二,加减法是老三。
先算老大,再算老二,最后算老三。
老大>老二>老三二、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判断什么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时,一定要借助物体的形状特征、方向特征等来帮且辨别。
4.要知道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首先要弄清观察者所站的位置,然后从观察者所站的角度观察,就能判断出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5.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面分别是谁,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三、加与减(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连加: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逐步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再列出连加算式解答。
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连减: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加减混合: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例:钟面上走的最快的针是()走的最慢的针是( )。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例:1分=( )秒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例: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4、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例:1时=()分 240分=( )时 5分=()秒5、会用合适的时间单位。
例:小学生每天睡8(); 小刚跑100米用18()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例:1、小明7时25分从家出发去上学,20分钟后到学校,到校时间是().2、学校8时开始上课,乐乐每天在上学路上要走15分钟,那么他最晚应在什么时候出发才不会迟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例:一支铅笔长15();数学课本厚6()一棵大树高10( );汽车每小时行驶60( )3、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例:80厘米=()分米 5千米=( )米6厘米=( )毫米 4000米=()千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例:30厘米+20分米=()分米 6分米9厘米=( )厘米8千米— 6000米=( )米 30毫米— 2厘米=()毫米5、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例:一辆坦克重15( );一头骆驼重330( )一个苹果重200();一颗鸡蛋重70( )6、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的认识和加法:数字的认识、数的排序、数的加法运算、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等。
2. 数的减法:数的减法运算、减法的概念和性质。
3. 数的比较和算术表达式:数的比较运算、算术表达式的认识和计算。
4. 数的分拆与组合:数字的分解和组合、数字的排列组合。
5. 取整数和取整十:从数线上刻度上取整或取整十的方法。
6. 数量的测量:长度的测量、重量的测量、时间的测量等。
7. 图形的认识:二维图形的认识,如直线、曲线、点、线、线段、圆等。
8. 成倍关系:认识和学习数的倍数关系,如二倍、三倍等。
9. 奇数和偶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及特征。
10. 金钱的认识和运用: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金钱的加减法运算。
这些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0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三年级开始,数学知识的难度增大,同时内容也增加了很多,如果简单地看一遍书,孩子对知识的感觉是会了,但总是有缺漏。
这就需要有一份好的资料帮助孩子全面有效的总结这些知识,做到全面而高效地学习。
今天提供给大家这份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帮助。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
【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
零不能做除数】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两个数相乘的积不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举例:1X3=3,1+3=4】11、绳子对折问题: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千克又叫作公斤。
2、书包约重2千克。
2包盐重1千克。
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
鸡蛋50g 鸭蛋60g 一分钱硬币1g左右3、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
4、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5、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7、做题时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练习:一、我会填4小时=( )分钟 35秒+25秒=( )秒=( )分 1分-40秒=( )秒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148秒=()分()秒 65秒=()分()秒3分21秒=()秒 2时12分=()分 90分=()时()分二、想一想、填一填1、中古友谊小学每天早晨8:00上晨检,8:10下晨检,晨检用了( ).8:10开始上第一节课,8:50下课,第一节课用了( )。
2、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30休息,百佳超市一天营业的时间是( )时。
3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 )车开的早。
三、填写合适的单位1、洋洋每天睡9()2、小明跑60米,用了12()3、学校周一升国旗大约用了5()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5、摸摸自己的脉搏,1()大约跳了80下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四、应用题1、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doc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节小熊购物知识点: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减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2、在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落下来。
第二节买文具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减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的运算顺序。
2、在除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第三节过河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混合运算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想想先算加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搭建图形观察物体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观察图形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第一节看一看( 1)知识点:1、观察总结:从不同的角度同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2、总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立体图形和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
第二节看一看 (2)知识点:1.在观察图时,不但要看清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同时也要注意观察者的视力范围。
2、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时先想想从不同的位置方向能看到几个正方体,再画出来。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育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半时=30分一刻=15分
3时=(180 )分
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时
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
长短。
)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
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
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易错点:个位加个位满十时不向十位进一。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方法2: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要点:方法2只适合用于个位够减时,个位不够减时不适用。
易错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忘记加进位数或退位数。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每个数位上相加的结果就写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减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下面,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借1再减。
注意: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
易错点:笔算几百几十的加法时,数位对齐错误。
例如:40+590=()笔算时把40的个位与590的十位对齐,40的十位与590的百位对齐。
三、用估算解决问题
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估算方法: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
可以把每个三
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403+571=()把403看作400,571看作570。
易错点:选择估算方法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例如:裙子145元,上衣287,求总价。
145+140=()错解:把145看作140,把287看作280。
正解:把145看作150,把287看作290。
错解错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解决有关购物问题时,应把钱数多估一些,不能估少了。
第三单元测量
一、毫米、分米的认识。
重点:毫米、分米的认识,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难点:记住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知识点一: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定义: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如数学书厚6(毫米)
注意:测量时,物体的左边与0刻度对齐,物体的右边对准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知识点二:认识毫米,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⑴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在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⑵1厘米=10毫米
⑶生活中,1分硬币、银行卡、乘车卡、身份证等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注意:测量时,先数出整厘米数,再数出有几个小格就是几毫米。
知识点三:认识分米及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⑴把10厘米的长度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分米(dm)。
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⑵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厘米里有10个10厘米,也就是10个1分米,即
100厘米=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⑶我们的一拃长约1(分米),课桌高约7(分米),小红身高13(分米)
知识点四:长度单位间的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