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的内部控制程序
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内部控制框架是指企业为了保障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资产的保护以及业务的有效性而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流程。
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流程、内部控制框架的要素以及内部控制框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流程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内部控制目标:企业应该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资产的保护以及业务的有效性等。
2.识别内部控制风险:企业应该识别内部控制风险,包括财务报告的错误、资产的损失以及业务流程的不畅等。
3.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根据内部控制目标和风险识别结果,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控制政策、流程和程序等。
4.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包括内部控制流程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等。
5.评价内部控制效果:企业应该对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内部控制风险的控制程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效果等。
二、内部控制框架的要素内部控制框架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因素,包括企业的管理层、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为了控制内部控制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内部控制政策、流程和程序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包括内部控制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
5.监督:监督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评价,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内部控制效果的评价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等。
三、内部控制框架的评价内部控制框架的评价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1.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企业应该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内部控制风险的控制程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效果等。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通用4篇)
内部掌控管理制度(通用4篇)在现在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泛指以规定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很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美丽的我为您带来的内部掌控管理制度(通用4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内部掌控管理制度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安全、有效、稳健运行,切实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结合公司实际,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部掌控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为实现经营目标、防范风险,对内部机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经营活动及业务行为进行规范、牵制和控制的方法、措施、程序的总称。
第二章、内部掌控的目标、原则、结构和要求第三条、内部掌控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公司建立一个运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监掌控度化的内控体系。
实在如下:一、保证法律法规、金融规章的贯彻落实;二、保证全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三、防备各类违法、违规及违章行为,将各种风险掌控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四、保证会计记录、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保证及时供应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第四条、全公司要依照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要求,订立明确的经营方针,完满“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管束”的经营机制,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经营原则。
在内部掌控建设方面应遵从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
内掌控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并贯穿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
二、完整性原则。
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需有相应的规范程序和监督制约;监督制约应渗透到全部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掩盖全部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及时性原则。
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需在发生时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并遵从效率性原则,外简内繁,依照“内控优先”的原则,建立并完满相关的规章制度。
四、审慎性原则。
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需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保证资金、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五、有效性原则。
内掌控度应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及全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适时修改完满,并保证得到全面落实执行,不得有任何空间、时限及人员的例外。
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会计法》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并提出会计工作中职务分离.重大事项决策与执行程序.财产清查和定期内部审计等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从其实质内容来讲,就是要加强各单位的内部控制。
其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要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只有在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内部控制方法才能真正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研究和运用内部控制的各种方法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组织规划控制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企业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涉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设置及相关关系,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对财务管理来说,就是如何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由此产生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
职务分工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
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即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
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
这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1)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
(2)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分离。
(3)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4)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5)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方面,企业和组织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内部控制系统是一种管理工具,旨在确保公司运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管理风险,并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
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要素和步骤。
一、明确目标和责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的第一步是明确企业的目标和责任。
通过与各部门沟通,确定组织在财务和运营层面的目标。
为了明确责任,确保每个员工都了解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这可以通过明确的职位描述、工作手册和培训来实现。
二、风险识别和评估了解组织面临的风险是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
这包括内外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对于内部风险,例如员工失职、偷窃和错误,可以通过实施适当的信任和监督机制来控制。
对于外部风险,例如经济变化和法规改变,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和合规程序来控制。
三、制定控制政策和程序制定适用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确保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的关键一步。
这些政策和程序应根据组织的目标和风险识别来制定。
例如,对于财务控制,可以制定审计和审计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对于运营控制,可以制定文件审批和流程监控程序,确保操作规范和及时的干预。
四、信息和通信管理信息和通信管理是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要素之一。
确保组织内的信息流畅和准确是确保内部控制系统效力的重要一环。
这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沟通渠道和使用适当的技术工具来实现。
例如,使用内部电子邮件和内部网站来发布政策和程序,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及时获得信息和指导。
五、监控和改进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后,监控和改进是确保其持续有效性的关键。
这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审计来实现。
内部审计可以定期对控制政策和程序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性。
外部审计可以通过雇佣独立的审计师或机构来进行,以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
六、员工参与和培训员工参与和培训是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应鼓励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制定和实施。
此外,培训员工如何遵守控制政策和程序,识别和报告异常活动也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流程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流程是: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完成审计工作4个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一)计划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需恰当地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项目组,并对助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督导。
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有关事项对内部控制及其审计工作的影响:1.与企业相关的风险;2.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3.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4.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5.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6.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7.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8.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认识风险评估在计划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
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应越多。
在进行风险评估以及确定必要的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单位或流程的复杂程度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单位或流程的复杂程度可能影响企业实现控制目标的方式。
企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可能影响错报风险以及应对该风险所需实施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企业情况调整工作范围,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发表的意见。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计划审计阶段对企业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相应减少可能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
注册会计师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应当对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充分评价。
一般而言,与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可利用程度就越低,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多地对该项控制亲自进行测试。
需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其责任不因为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会计法》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并提出会计工作中职务分离、重大事项决策与执行程序、财产清查和定期内部审计等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从其实质内容来讲,就是要加强各单位的内部控制。
其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要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只有在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内部控制方法才能真正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研究和运用内部控制的各种方法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组织规划控制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企业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涉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设置及相关关系,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对财务管理来说,就是如何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由此产生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
职务分工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
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即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
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
这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1)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
(2)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分离。
(3)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4)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5)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要建立健全组织规划控制,目前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设立管理控制机构。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这些制度的检查、测试也就构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管理制度的检查、测试中:1、责任控制制度。
责任控制制度是以确定经济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
主要是检查各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职责是否经过恰当授权,各种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达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的目的。
2、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及保护财产而形成的种制度。
它主要检查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否遵循必须经过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是否经过复核,以防止差错、舞弊的发生。
3、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控制制度是指经济组织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凭证的记录、传递,资金的使用,债权债务反映,会计报表编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制度和程序。
主要是通过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相符关系,检查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账实核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以保证会十十业务处理的合法性;通过定期编制计算平衡表检查所有数据的正确性等。
毕业论文4、经营方面各个循环系统的控制制度。
它是经济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所必须经过的环节和业务操作的控制制度:如成本控制、购销控制、物资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制度等。
通过检查这些环节的控制是否严密,反映企业是否能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财产、凭单管理制度。
财产、凭单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各种凭证单据而建立的控制制度。
如财产物资的保管、清点、验收、领用、计划、合同、单据等各个环节,都应实行专人管理。
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其重点是放在对于制度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制度中控制的薄弱环节。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 章 摘要 】 文 企 业 内部 控 制 的一 个 新趋 势是 实行
控 制 自我 评 价 ,即每 个 企 业 不 定期 或 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期 的 对 自己 的 内部 控 制 系统 进 行 评 估 , 评估 内部控制 的有效性及其实施 的效率 效果 ,以其 能更好的达成 内部控制 的 目 标。在这里我仅就 内部控制评价 的程序 和 方 法 做 以 简单 阐述 。
内部控 制评 价 的程序 和 方法
卫 四 平 中心 人 民 医 院 吉 林 四 平 1 0 0 6 0 3
告 。评 价 工 作 底 稿 应 进 行 交 叉 复 核 签 字 , 并 有 评 价 工 作组 负责 人 审 核 后 签 字 确认 。 5 提 交 现 场 评 价 结 论 。 价 工 作组 将 、 评 评 价 结 果及 现场 评 价 报 告 向被评 价 单位 进 行通报 ,有被评价单位相 关责任 人签字确 认 后 ,提 交 企 业 内部 控 制 评 价 部 门 。 ( )汇 总评 价结果 五 内部控制评价部 门汇总各评价 丁作组 的 评价 结果 ,对 丁作 组现 场 初 步 认 定 的 内 部 控 制 缺 陷进 行 全 面 复 核 、分 类 汇总 ,对 缺 陷 的 成 困 、表 现形 式及 风险 度 进 行 定 量 或定 性 的综 合 分 析 ,按 照 对 控 制 目标 的 影 响程 度判 定缺 陷等 级 。对十 认 定 的 内部 控 制缺 陷 ,内部 控 制 就 部 门应 当提 出整 改 建 议 ,要 求 责 任 单 位 及 时 整 改 ,并 跟 踪 其 整 改落 实 情 况 ;已经 造 成 损 失 或 负 而 影 响 的 ,企 业 应 当追 究 相 关人 员 的 责 任 。 ( )编报评价报告 六 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已汇总的评价结果 和认定的 内部控制缺陷为基础 ,综合内部 控 制 跟 踪 整 体情 况 ,客 观 、公 正 、 完 整 的 编 报 内部控 制评 价 报告 ,并 报 送企 业 经理 层 、董 事 会 和 监 事 会 ,有 董 事 会最 终 审 定 后 对 外 披 露 或 以其 他 形 式 加 以合 理 利用 。
通用公司内部控制案例
通用公司内部控制案例通用公司是美国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通用公司生产汽车的规模非常庞大,仅在美国就拥有127家工厂,在加拿大拥有13家工厂,在另外30余个国家还有31个生产基地。
那么,对于如此庞大的公司是怎么做内部控制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家规模庞大的汽车巨头,在企业内部控制上,有一套完善的措施,详情见下文。
一、季度确信证明季度确信证明,是通用汽车进行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工具。
在每个季度,其下属的分(子)公司的总经理和财务总监都要将季度确信证明签字后,发给总公司的CFO。
由于通用汽车在世界各地分支机构众多,通过这种季度确信证明制度,就能够加强对下属分支机构的控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内部控制风险。
通用汽车下属的分(子)公司向总部提交的季度确信证明,应就以下事项做出保证:1.季度财务报告应根据工人会计准则编制并出示,并遵守了公司的会计政策;2.确保重大交易事项均已及时、准确记录;3.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正常运转;4.没有违背法令法规的行为;5.对负债和损失均已入账,并为以下项目进行计提:一切价格上的未决事项、重大争议、担保或召回事项、合同及加工损失、雇员赔偿及其他事项;6.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要保证能够反映所有的调整和估计事项;7.对于所有的重大例外事项都已写明,并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
季度确信证明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账。
美国以外的子公司,应根据美国的会计准则和总公司的会计政策所做的调整分录和合并试算平衡表一并报送。
2.现金。
上报银行户头的余额调节表。
3.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报表要回答以下问题:·应收账款的账龄报表是否与总账相符?·超过60天的应收账款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收到的账款是否及时进行了入账?·季度末是否有预提的应收账款,如有,其中未开票的有多少?未定价的有多少?回收费有多少?·不适用的有多少?4.存货。
主要内容应包括:·存货价值表及循环盘点表;·最近的存货实物盘点表;·检查是否存在未入账债务;·检查循环盘点的差异是否已经调整并入账;·检查所有差异项目,比如销售退回、质检扣留、重新返工等是否已及时向供应商收取回收费;·最近一次或计划中的存货需要在什么时间完成。
内部控制设计的方法流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发展,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等。
下面就让安徽中安智捷代理记账有限公司为您简单介绍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方法流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1、设计关键控制点。
企业在构建与实施全面预算内部控制过程中,要针对全面预算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全面预算的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并编制全面预算控制要点表。
2、设计控制目标。
全面预算控制目标就是要保证全面预算合法、安全、有效、可靠,从而有效控制全面预算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识别出来的全面预算具体风险来设计,不能固定化、模式化。
3、设计控制措施。
企业在构建与实施全面预算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强化对全面预算控制点、尤其是关键控制点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设计控制证据。
为了全面预算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必要的表单,作为全面预算制度的附件,为全面预算过程留下控制证据。
全面预算相关文件资料很多,包括预算目标、预算政策、预算草案、批准预算文件、预算分析报告及预算考核记录等。
5、优化控制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促进全面预算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全面预算控制制度不是新建的一套独立制度,而是将内部控制思想嵌入到全面预算制度中去。
6、绘制控制流程图。
全面预算控制流程图要根据全面预算流程、风险点、控制点及其相关的控制措施,结合具体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绘制。
特别要强调的是,应把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流程和全面预算流程整合在一起,并在图中标示风险点和控制点。
安徽中安智捷代理记账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商税务事务代理、会计服务于一体的代理记账公司,专注于为安徽地区中小型企业提供从公司注册到财务制度设计、会计人员培训、代理记账报税、税收筹划等一条龙会计服务。
公司主营代办工商税务注册、变更、注销;代理记账;财务制度设计、纳税筹划;会计培训等业务,拥有高素质的代办人员、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工作流程及严格的保密制度,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学习总结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这些制度的检查、测试也就构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管理制度的检查、测试中:1、责任控制制度。
责任控制制度是以确定经济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
主要是检查各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职责是否经过恰当授权,各种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达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的目的。
2、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及保护财产而形成的种制度。
它主要检查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否遵循必须经过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是否经过复核,以防止差错、舞弊的发生。
3、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控制制度是指经济组织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凭证的记录、传递,资金的使用,债权债务反映,会计报表编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制度和程序。
主要是通过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相符关系,检查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账实核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以保证会十十业务处理的合法性;通过定期编制计算平衡表检查所有数据的正确性等。
4、经营方面各个循环系统的控制制度。
它是经济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所必须经过的环节和业务操作的控制制度:如成本控制、购销控制、物资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制度等。
通过检查这些环节的控制是否严密,反映企业是否能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财产、凭单管理制度。
财产、凭单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各种凭证单据而建立的控制制度。
如财产物资的保管、清点、验收、领用、计划、合同、单据等各个环节,都应实行专人管理。
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其重点是放在对于制度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制度中控制的薄弱环节。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课程讲义4__内部控制设计与评价
内部控制设计与评价概述领导要重视通过ERP系统等,把内控理念固化在流程中。
领导重视,领导要负责第一节内部控制设计一、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二、内部控制设计的程序(一)对单位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二)按照系统理论和方法的要求划分单位内部机构。
(三)确定所属信息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四)形成内部控制的文本规定。
三、内部控制措施(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
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
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二)授权审批控制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授权审批形式通常有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之分。
常规授权是指单位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用以规范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其时效性一般较长。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学习总结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这些制度的检查、测试也就构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管理制度的检查、测试中:1、责任控制制度。
责任控制制度是以确定经济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
主要是检查各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职责是否经过恰当授权,各种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达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的目的。
2、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及保护财产而形成的种制度。
它主要检查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否遵循必须经过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是否经过复核,以防止差错、舞弊的发生。
3、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控制制度是指经济组织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凭证的记录、传递,资金的使用,债权债务反映,会计报表编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制度和程序。
主要是通过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相符关系,检查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账实核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以保证会十十业务处理的合法性;通过定期编制计算平衡表检查所有数据的正确性等。
4、经营方面各个循环系统的控制制度。
它是经济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所必须经过的环节和业务操作的控制制度:如成本控制、购销控制、物资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制度等。
通过检查这些环节的控制是否严密,反映企业是否能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财产、凭单管理制度。
财产、凭单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各种凭证单据而建立的控制制度。
如财产物资的保管、清点、验收、领用、计划、合同、单据等各个环节,都应实行专人管理。
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其重点是放在对于制度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制度中控制的薄弱环节。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
如何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流程和程序
如何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流程和程序一、引言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流程和程序,对于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流程和程序。
二、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目标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目标。
管理制度目标应该具体、可操作,能够指导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实际操作。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为规范和完善管理制度提供有效的方向。
三、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是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
每个岗位的职责应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应有明确的权责范围,形成有效的上下级关系和协作机制。
只有通过明确的组织架构,才能实现管理制度的严密执行和高效运行。
四、明确工作流程和程序明确工作流程和程序是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
不同岗位间的工作流程和程序应该清晰明确,各项工作应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完成。
同时,应不断优化和改进工作流程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完善信息沟通渠道是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应畅通无阻。
可以通过建立定期的会议机制、设置专门的信息传递平台等方式,促进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沟通,提高组织内部的协同效率。
六、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是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员工的主动参与和贡献。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七、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关键举措。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和问题。
内部控制包括审批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可以确保企业内部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八、培养和提升员工素质培养和提升员工素质是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一、内部控制健全性评价健全性测试和评价,是针对被审计单位所实行的内部控制本身是否完善、是否健全所进行的测试和评价。
其具体测试的内容是被审计单位在哪些环节、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控制,旨在评价内部控制在设计上是否存在缺陷和不足。
(一)确定内部控制评价模式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究竟应该怎样建立,符合什么标准,才达到健全完善的程度,这是评价内部控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将事先设计的《内部控制评价模式》,根据被审单位经营范围和管理特点予以衡量。
该内部控制评价模武通常以流程图或调查表形式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流程图或调查表只是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的表现形式,内部控制目标才是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的实质。
(二)收集评价资料的方式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向被审计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和当事人询问有关内部控制的现状情况;二是查阅被审计单位有关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和文件资料。
如果被审计单位编有内部控制流程图或其他专门描述其内部控制的文件资料,可直接索取并加以利用;三是查阅以前年度有关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档案。
如果以前曾对该单位进行过内部控制评价,那么,以前的档案也是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现状的一项主要依据。
(三)运用合适的调查方法1、记述法记述法亦称书面说明法,是指评价人员在询问被评价单位有关人员或查阅被评价单位有关资料时,针对所了解到的内部控制设计情况,以文字记录的形式加以描述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评价人员采用记述法描述内部控制时,通常记录在评价工作底稿——《内部控制评价调查记录》上。
(见下图)。
内部控制评价调查记录编号:×附件×张2、调查表法调查表法也称内部控制问卷法,是指评价人员使用内部控制调查表的形式,向被评价单位经营管理人员或有关当事人检查了解其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完善的一种方法。
评价人员根据其对被评价单位应具备的标准内部控制的理解,事先设计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模式化的调查表,通过被评价单位有关人员的回答,检查其应有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应该控制的关键环节是否设置,以此来判断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程度。
如何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如何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套规范和程序,以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业务流程的正常运行以及合规性的要求得到满足。
以下是一些指导步骤以帮助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1.风险评估:首先,企业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这有助于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薄弱环节。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调查员工、审查过往的业务流程和审计报告等方式来进行。
通过了解风险的本质和影响程度,企业可以制定有效的对策来减轻风险。
2.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设定明确的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通常包括资产保护、业务流程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等方面。
确立明确的目标可以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3.流程分析与改进:企业应对当前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通过优化流程,严格执行规定的操作程序,可以减少错误和风险的发生。
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可以发现流程中的短板,并加以改进。
4.控制活动的建立与制定:在流程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应制定适当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度建设、制定操作规程、审计程序、验证和核实程序等。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控制活动。
5.分工与权限: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和业务特点,合理划分职责和权限。
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应具体明确,以确保责任的明晰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审批流程和授权机制,确保各部门和员工的行为符合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6.人员培训和沟通: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内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
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沟通,提供机制和平台,员工可以在沟通中分享经验、反馈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7.监控与反馈:企业应建立监控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通过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符合制度要求的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小李委屈地说,废纸用完了,只好…… 经理有点不相信:一天打印那么多文件,怎么会一张
废纸都没有了呢?于是自已动手,进行检查,还真找 出了几张废纸。
第二天,经理在开会时点名批评了小李,还扣发了当 月奖金。
从此以后,每当没有废纸可用的时候,小李特别着急 。后来,一位老员工俏俏地告诉她:……从此,小李 再也没有挨批了。
五、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原则
(一)风险导向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风险评估 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单个或整体 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来确定需要评价的重点业务 单元、重要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
(二)一致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采用统一可比 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三)公允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事实为依据 ,评价结果应当有适当的证据支持。
所谓设计缺陷,是指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控 制,或现存内部控制设计不适当、即使正常运行也难 以实现控制目标而形成的内部控制缺陷,即建立的内 部控制不能充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形成的内部控制 缺陷。
案例:废纸打印不挨骂
小李是一家公司的职员,由于公司刚开始创业,经理 特别强调成本控制,把厉行节约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 内容。他对办公室员工提出了要求:节约用纸,非正 式文件不得使用空白纸。
第二步,确定评价范围。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确定应 当遵循风险导向,自上而下的原则来确定需要评价的分 支机构,重要业务单元,重点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
第三步,实施评价方案。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根据审批 通过的评价方案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通过适当 的方法收集,确认,分析相关信息,确定与实现整体控制 目标相关的风险及细化控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辨识与 细化控制目标相对应的控制活动,然后针对控制活动进 行必要的测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证据对内部控制 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做出书面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其中,预算控制与内部审计由于中心公司没有现存的基础,因此,将是最为重 要和最为复杂的财务控制。本报告为使这二个控制手段有一定操作性,特以附录 的方式,列示了这二个控制制度的详细内容。
20
(一)预算控制
1. 预算制度的目的 将一些可能发生的资金浪费控制在业务发生之前。 使高层管理部门摆脱一些繁琐的日常复核工作。 便于公司的事前资金调度,发挥公司的资金效益。 降低公司财务拮据风险。
2. 流程图绘制时注意事项 要对各个工作程序予以图解化。 符号规范,线路清晰,一般由上向下,由左到右,尽量避免交叉。 绘制流程图应当简单、清晰,但不能有所遗漏。
以下举一实例及说明,以供参考:
17
18
五、财务控制
1. 中心公司财务控制的目的 保证实现中心公司的财务大循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保证公司资金的集中使用,必须做到资金的统一调度、统筹安排。
14
(二)岗位责任制
1. 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应当达到三个方面的效果: 明确的职责界定,以保证经营中每个环节功能的实现。 各岗位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使各项工作流程顺利进行。 明确权、责、利,避免不必要的推诿。
2. 岗位责任制的形式 应当是书面的,应尽量避免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事实分工或口头分工等形式。 在确定职责时应尽可能地细化、明确、周全,应考虑到责任和权利的匹配。 应要求各人员阅读相关部分,并在阅读后予以签字,避免事后的推诿。
实物控制
人员招聘及培训 人员考核制度 人员轮休制度
不相容职务分离 岗位责任制 业务流程
预算控制 内部审计
会计控制 风险财务管理
采购制度 保管制度 盘点制度
4
三、人员控制 (一)人员控制的目的
在充分发挥职工雇员的积极性时,防止一些不利因素的出现。 在人员录用之前,防止招聘一些不合格人员,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通过轮换、休假制度,对财物或资金保管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复核。
15
3. 在进行岗位职责设计时,应当运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 利用各岗位分工形成的内部牵制作用,达到各岗位相互勾稽的效果。 某项业务的全过程不能由一个部门或某一人来完成。
16
(三)工作流程图
1. 流程图目的 通过符号使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全面、直观、形象的反映。 便于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考察和改善。 有助于轮岗时了解与熟悉程序与责任。
(四)中心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
控制过多会影响效率 内部串通会妨碍控制功能发挥 控制制度的运行与书面规定可能不一致
2
(五)减少内部控制局限性的措施
对一些非关键控制的环节,予以简化。 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与书面规定一致。
3
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内部控制
人员控制
组织控制
财务控制
8
职务轮换制度的目的 职务轮换能使部门人员有机会接触到整个工作流程,使人员素质更全面。 后任在接替前任工作后,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发现前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差错。
9
2. 带薪休假 公司员工的带薪休假期包括法定节假日和年度休假两部分。 法定节假日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年度休假的天数则由公司自行设定。
注意:本部分内容与考核部分有交叉。故重复部分不详述,重点论述与控制有关的内 容。
5
(二)人员招聘和激励
1. 人员招聘 人员招聘不仅要注重人员的专业能力,更要重视人员的道德素质。 人员的道德素质包括: 思想品质:招聘人员应以为人正直、品行端正、作风严谨为基本标准。 职业精神:即将招聘录用的人员必须要有敬业的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严 谨认真。 工作经历:注意招聘录用人员以前的工作经历,不得有空白阶段,防止有隐 匿不报的犯罪记录。
13
2. 中心公司各部门及下属各子公司应分离的不相容职务 授权进行某项业务的职务与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如三级公司的总经理 不得同时兼任业务员,或总经理不得同时兼任全部业务的谈判、客户的 选择、合同签定等。 执行某项业务的职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如出纳不得自己去审核、 勾稽银行对帐单。 执行某项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如出纳不得兼任会计。 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如仓库的存货管理与物料 会计的存货记账不得同一人兼任。
内部控制制度
(一)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
保护企业资产 提高经营效率 坚持既定管理方针而采用的组织计划以及各种协调方法和措施
组织控制 财务控制 实物控制
1
(三)在设计与贯彻中心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内控制度不局限于这些内容,公司可以根据各事业部及子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补 充、完善及细化。 公司的某些控制措施与组织结构、激励考核等制度相互交叉。因此,在制定这些 控制措施时,将要参照上述的其他制度。
10
员工必须在计划休假起始日前一个月提出申请,经上一级直接主管和再 上一级经 理批准,报人事行政部备案后方可实施。 在员工带薪休假期间,其工作可由同等职位、同等级别的人员担任。 带薪休假的优点
带薪休假可以使员工调整身体和精神状 况,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带薪休假期间,由内部审计部门对该员工的工作进行审核,便于对该员
工的考核。
11
四、组织控制
1. 组织控制原理 利用工作分工,形成一些职能上的互相牵制。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割,使同一业务由不同部门进行操作、稽核,监督,从而减 少可能出现的差错。
2. 组织控制的内容 对不相容职务予以分离 明确岗位责任制 制定清晰的作业流程图
12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
1. 不相容职务的原理 有些职务如同时由一人担任,其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二个人犯同种错误的概率比一个人犯同种错误的概率低。 不相容职务分解到不同人来担任,将大大降低错误的可能性。
6
2. 激励机制 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其考核标准不仅要包括专业能力,还要考察人员的思想品德 和职业精神。
7
(二)职务轮换与休假
1. 职务轮换 在公司的每个部门中实行职务轮换制度。 凡是直接保管或接触实物、资金的工作人员,每二年轮换一次工作岗位。在实行 职务轮换制度时,原则上在同一专业领域内对换,不跨专业。 在每一次职务轮换过程中,重点办好相互交接,划清各自责任。 如在交接过程中发现前任工作中的差错,应立即予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