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acc0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5.png)
九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除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除杂的过程是将混合物中不需要的物质分离出来,以获得纯净的物质。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中与除杂相关的几个知识点。
一、过滤除杂法过滤是一种常用的除杂方法,特别适用于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过滤的原理是通过滤纸或其他细孔过滤器,使液体通过而固体颗粒被阻挡。
为了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可以使用漏斗、滤纸和玻璃棒等工具辅助操作。
过滤适用于除去粗大的固体颗粒或者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二、沉淀法除杂沉淀法是一种将溶液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当两种溶液混合时,有一些物质会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溶液中的沉淀物。
通过离心或者过滤的方法,可以将沉淀物与溶液分离。
这种除杂方法常用于从溶液中除去杂质离子或过量反应物。
三、蒸发除杂法蒸发是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在适当的条件下加热溶液,使溶剂蒸发,从而留下溶质。
蒸发适用于从溶液中除去固体颗粒或者浓缩溶液中的溶质。
需要注意的是,蒸发只适用于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较高的情况。
四、结晶法除杂结晶法是一种通过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加热溶液使其饱和,然后冷却溶液,使溶质逐渐结晶出来。
通过过滤或离心,可以将结晶物质与溶剂分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出纯净的固体。
五、手摇除杂法手摇除杂是一种通过机械手段将固体颗粒从混合物中分离的方法。
通过使用手摇筛或者振动筛等工具,使颗粒的大小被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颗粒大小的固体混合物。
通过学习以上除杂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中除杂的原理和方法。
除杂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它不仅能让我们获取纯净的物质,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让大家对九年级化学中的除杂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项复习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948b02cdd36a32d72758101.png)
除杂专项除杂的原则是选择的试剂只跟杂质反应不跟被提纯物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
(1)若被提纯和杂质都为气体时,为了避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不选用气体做除杂的试剂。
(2)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一种可溶于水,一种难溶于水时,可选用水作为除杂试剂,加水后过滤即可。
(3)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都可溶于水,但溶解度变化情况不同,可选择被提纯物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的形式析了来达到除杂的目的。
若被提纯物溶解度随随的升高明显增大,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若被提纯物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4)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都可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区别时,通常采用化学方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水或被提纯物来完成除杂。
其中涉及被提纯物和杂质都是酸、碱、盐时,可以根据某些离子的性质快速地选择物质。
首选通过观察找出真正的杂质离子是哪种,然后找到能跟杂质离子结合生产气体、沉淀或水的离子,这个离子就是除杂的关键离子;然后将关键离子和被提纯物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组合成物质,这个物质就是除杂的试剂;最后检验下是否正确。
一、吸收法:若被提纯和杂质都为气体时,常用吸收法。
为了避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不选用气体做除杂的试剂。
O2(H2O) ______________ N2(HCl)______________N2(O2) ______________ CO(CO2) ______________二、转化法:若提纯物和杂质都为固体,且都可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区别时,,提纯物和杂质都相同的组成时,比如说NaCl中的Na2CO3的杂质,可以加入CaCl2与Na2CO3生成CaCO3沉淀和NaCl,过滤即可除去CaCO3,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
达到除杂的目的,通常采用化学方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水或被提纯物来完成除杂。
CaCl2(CaCO3) ______________ KNO3[Ba(NO3)2] ______________K2SO4(K2SO4)______________ Cu(NO3)2[AgNO3] ______________NaOH[Ca(OH)2] ______________三、加热(高温)分解法CaO(CaCO3)______________Na2CO3(NaHCO3)______________四、其它方法NaCl(KNO3)______________练习:1.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Na2CO3,不有选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O2(CO)______________(2)NaCl(Na2CO3) ______________(3)O2(H2O) ______________ (4)银粉(铁粉) ____________(5)CO(CO2) ___________(6)Zn(NO3)2[Cu(NO3)2] ______________ (7)CaCl2(CaCO3) ______________(8)N2(O2) __________(9)NaOH[Ca(OH)2] ________________除杂专项除杂的原则是选择的试剂只跟杂质反应不跟被提纯物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94274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d.png)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溶液的分离与纯化1. 蒸馏法:利用溶液中组成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来使沸点较低的物质蒸发并冷凝回收,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2. 结晶法:利用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浓缩溶液,然后冷却结晶,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 过滤法:利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颗粒大小不同,通过过滤器进行筛选,使颗粒较大的溶质被滤除,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4. 萃取法:利用溶质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溶剂的选择和分离,使溶质从溶液中转移到另一溶剂中,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二、气体的分离与纯化1. 气体的分离:利用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不同,通过物理方法如液体吸附、分子筛吸附等,或化学方法如催化剂反应等,使混合气体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2. 气体的纯化:利用物理方法如冷凝、吸附等,或化学方法如催化剂反应等,去除混合气体中的杂质,使气体纯化。
三、固体的分离与纯化1. 磁性分离:利用固体中含有磁性物质而其他物质不具备磁性的特点,通过外加磁场使磁性物质被吸附到磁铁等磁体上,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2. 晶体分离:利用固体中晶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同,通过筛网或离心等方法,使晶体被分离出来,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 溶液结晶:利用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浓缩溶液,然后冷却结晶,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四、液体的分离与纯化1. 蒸馏法: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来使沸点较低的液体蒸发并冷凝回收,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2. 萃取法:利用液体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溶剂的选择和分离,使溶质从液体中转移到另一溶剂中,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3. 结晶法:利用液体中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加热浓缩溶液,然后冷却结晶,使溶质从液体中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五、电解质的分离与纯化1. 电解法:利用电解质在电场中的离子运动和电极反应,通过电解质溶液在电解槽中的电解分解,使正负离子分别在阳极和阴极上析出,实现分离纯化的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除杂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除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180b7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7.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除杂方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句物理除杂方法化学物质除杂的方法一、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1. 溶解性差异法:如果提纯物质与杂质在溶解性上有明显差异时,可用溶解性差异法除杂。
2. 结晶法: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时,可采用结晶法除杂。
3. 萃取分液法: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
4. 升华法:把能够升华的固体物质和不能挥发的固体物质分开。
5. 磁铁法:利用磁铁能把铁吸引,可以把铁从不能被铁吸引的杂质中分离出来或从不能被铁吸引的物质中把铁杂质除去。
6. 渗析法: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里,并把袋放入溶剂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渗析法主要用来提纯、精制液溶胶。
7. 蒸馏法:利用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互溶混合物。
二、利用化学性质的差异1 初中物理. 热分解法:对于稳定性差异较大的固体混合物,可采用热分解法。
2. 氧化还原法:利用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将杂质氧化或还原,使其转化为易于分离的物质。
3. 络合法:加入络合剂,将杂质转化为可溶性络合物,使之易与所需物质分离。
4. 沉淀法:用化学试剂将液体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转变为沉淀除去。
5. 酸碱溶解法:利用固体杂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将杂质转变为可溶性的盐而除去。
6. 酸、碱洗涤法:利用杂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分别转入酸溶液或碱溶液中考化学温习典籍之计算不公开的巧妙办法化学计总算对化学概念、理论、事物的性质、实验等知识的量的了解,是初级中学化学的关紧组成局部。
近年中考固然对化学计算的要求有所减低,但对们综合应用有经验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那末怎么样做好化学计算的温习呢?同学们无防参照一下子以下的办法。
明确范围,做到心里有数初级中学化学计算固然内部实质意义多、题型广,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多。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除杂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ccc4cef6360cba1aa811dadc.png)
物质的除杂物质的除杂是初中化学中考常见的题型,以下就除杂题进行归纳总结:除杂的原则是:1.除杂过程中不能引进新的杂质,2.除杂过程中被提纯的物质不得减少。
除杂方法:∙物理方法:1.过滤:用于除去液体中的难溶性杂质2.结晶: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化学方法:1.气化法:如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可加稀盐酸除去2.沉淀法:如氢氧化钠中的氢氧化钙可加碳酸钠除去3.溶解法:如铜中铁粉可加稀盐酸溶解除去4.转化法:如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可通过炽热的碳层除去例题:1.粗盐中混有mg2+、cu2+、so42—和泥沙,为了除去杂质在实验室中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⑴过滤;⑵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⑶加入适量的盐酸;⑷加过量na2co3溶液;⑸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⑸⑷⑵⑴⑶b ⑴⑵⑶⑷⑸c ⑸⑷⑶⑵⑴d⑴⑸⑷⑵⑶2.用na2co3、bacl2(ba2+有毒)、盐酸三种药品除去食盐中含有的na2co3、na2so4,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则加入药品的合理顺序是。
3.现有一包nacl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镁,可通过以下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请将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填入括号中,并简要回答⑴~⑶题()在溶液里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然后过滤()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
()将混有杂质的nacl完全溶解于水。
()在滤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 h值等于7 ()蒸发结晶()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⑴为什么要加入稍过量的na2co3⑵为什么要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 h值等于7 。
⑶写出上述两步骤的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某粗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将杂质除去,⑴过滤;⑵加适量盐酸;⑶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⑷加过量碳酸钠溶液;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正确操作顺序是()a⑸⑷⑶⑴⑵ b ⑴⑵⑶⑷⑸c⑴⑸⑷⑵⑵ d ⑸⑷⑶⑵⑴5.要除掉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
9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
![9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0d20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1.png)
9年级化学除杂知识点9年级化学除杂学问点:除杂方法1、气态烷(气态烯、炔)除杂试剂:溴水、浓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操作:洗气留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行。
原理:气态烯、炔中不饱和的双键、叁键可与上述除杂试剂发生反响,生成不挥发的溴代烷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别(说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馏)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各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不同。
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气)除杂试剂:NaOH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CO2、SO2可与NaOH反响生成盐而被除去,乙醇蒸气NaOH 溶液中的水后溶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汲取。
4、乙炔(H2S、PH3、H2O)除杂试剂:CuSO4溶液-浓硫酸操作:洗气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响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汲取。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别除杂试剂:物理方法操作:分馏原理:沸点不同。
6、溴苯(Br2)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Br2可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像相容原理)。
7、硝基苯(HNO3、水)除杂试剂:水、操作:分液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详细原理见萃取。
TNT、苦味酸除杂可运用一样操作。
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 除杂试剂:水操作:洗气(需运用防倒吸装置)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汲取,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
9、乙醇(水或水溶液) 除杂试剂:CaO、碱石灰操作:蒸馏原理:CaO与水反响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
10、苯(苯酚)除杂试剂: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苯酚可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苯酚钠,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像相容原理)。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操作:蒸馏+分液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于反响容器当中。
九年级下册化学除杂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化学除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90d96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9.png)
九年级下册化学除杂知识点一、化学除杂的概念和重要性化学除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方法和技术,将混杂在原有物质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以提高纯度和质量的过程。
在化学实验、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除杂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产品品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确保人们的生活安全。
二、化学除杂的常用方法1. 溶解法溶解法是化学除杂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根据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再通过过滤、浓缩等操作使杂质分离出去。
常用的溶解剂有水、有机溶剂等。
2. 气体净化法气体净化法主要用于处理气态混合物中的杂质。
通过调节温度、压力等条件,利用杂质与目标物质的不同性质,使其分离。
例如,利用活性炭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
3. 还原法还原法适用于化学反应中的除杂。
通过还原剂与目标物质的反应,将其转变为易于分离的形态。
例如,利用亚硫酸钠还原铁离子为铁粉。
4. 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试剂,生成难溶于溶剂的沉淀物而使杂质分离。
例如,在水中加入盐酸后,可产生氯化银沉淀,将银离子分离出去。
5. 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将液体中的颗粒物快速沉降,以分离出杂质。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血液等液体的制备中。
三、化学除杂的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中间体进行化学除杂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效力,降低毒性和副作用,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2. 化工领域化学工业中,化学除杂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制造电子元件和半导体材料的过程中,除杂能提高材料的纯度和电性能。
3. 环境保护领域化学除杂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废水处理中,通过化学方法除去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化学除杂可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通过化学方法去除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五、化学除杂的挑战与前景化学除杂虽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c4cd7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2.png)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在方程式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在化学方程式中,需要保持原子数和电荷数的平衡。
二、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以离子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
离子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发生交换,形成新的化合物。
三、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反应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金属元素通常会与非金属元素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钠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钠。
四、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五、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酸和碱反应时会产生盐和水。
六、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常用的表示浓度的单位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
七、离子反应的电离度离子反应中,物质的电离度是指溶液中电离的物质分子或离子的百分比。
电离度越高,反应越强。
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
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九、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是描述平衡位置的指标。
十、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有密切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进行观察和测量。
十一、化学元素与周期表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周期表是对化学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的工具。
周期表按原子序数、电子结构等特性进行排列。
十二、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强力作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以上是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是一门有趣而重要的科学,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4b75c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d.png)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有所帮助!初中化学除杂知识一、物理方法1、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
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
2、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例如:固体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大,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
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
二、化学方法1、原则(1)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2)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4)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2、常用的方法(1)沉淀法原理: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2)气化法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盐酸溶液,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氯化钠固体。
(3)置换法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4)洗气法原理: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知识点(大全)
![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3e58585763231126edb11bd.png)
D、 溶液和NaOH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故D错;
故选:C。
【点睛】
除杂的原则不引入新杂质,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杂质容易分离。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B、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虽然除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碳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虽然除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发得到氯化钠固体,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除去括号中杂质目的的是
A.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B.Fe(CuSO4)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KCl(KClO3)加入适量MnO2粉末充分反应
【点睛】
利用化学方法给混合物除去杂质时,既要把杂质除去,又不能引进新的杂质。选择物质方法,就是要把杂质转化为与主要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
6.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SO4溶液(CuSO4)
加入适量Zn粉,过滤
B
KCl( MnO2)
【详解】
A、Zn和Fe均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993d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f.png)
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知识点在九年级化学学科中,除杂是一个重要的专题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除杂的概念除杂是指通过一系列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物质。
它是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提高物质的纯度和质量。
二、除杂的方法九年级化学学科中,常用的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1. 溶解与过滤法:适用于固体杂质与固体纯净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溶解于适量溶剂中,然后通过滤纸过滤,固体杂质被滤去,滤液中得到纯净的溶液。
2.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液中溶质含量较高的情况。
将溶液加热至饱和状态,然后冷却,溶质结晶出来,通过过滤或其他分离方法得到纯净物质。
3. 石蜡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的分离。
将混合液加热至液体A沸点以下,液体A蒸发,而液体B保持液态,通过冷凝收集液体B。
4. 精馏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的分离。
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液,蒸发物质A,然后冷凝收集物质A形成纯净液体。
5. 磁铁分离法:适用于固体与固体的分离。
利用磁性物质的性质,通过磁力将磁性杂质与非磁性杂质分离。
6. 电解法:适用于通过电解将化合物分解成单质或离子的情况。
利用电解槽中的阳极和阴极,通过电解将混合物中的物质分解。
三、除杂实验注意事项九年级化学除杂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过程要细致、仔细,遵循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器材要干净、无杂质,以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污染。
3. 实验室要保持通风良好,特别是在有毒气体产生的实验中,需要加强通风操作。
4.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室必需的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安全眼镜等。
5. 对于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四、除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九年级化学除杂专题中学到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饮用水净化:通过除杂的方法,可以将自来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去除,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和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9cb39772f78a6529647d53c7.png)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和除杂一、、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1、固—固混合分离型: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
2、固—液混合分离型:过滤、蒸发。
3、液—液混合分离型:蒸馏。
4、气—气混合分离型:洗气。
二、分离和提纯物质常用的物理方法、适用范围及主要仪器名称过滤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蒸发结晶溶液中溶质析出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烧杯蒸馏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和物的分离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升华固体与固体杂质的分离烧杯、酒精灯、石棉三、分离和提纯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1、气化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逸出而除去。
2、化水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变为水而除去。
3、沉淀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与该试剂反应转化为沉淀,再过滤从而达到除杂目的。
4、加热(高温)法:加热或高温混合物使杂质分解或变为气体)而除去。
5、溶解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与该试剂反应生成易溶物质,再过滤从而达到除杂目的。
6、吸收法:将气体混合物通过洗气装置,杂质气体被装置内所盛装试剂吸收而除去。
四、物质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1、不能引入新杂质。
2、提纯后的物质成分只增加不减少。
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4、节约试剂。
对多组分的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一般要考虑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综合运用。
5、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6、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去除过量试剂带入的新杂质时应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
7、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五、常见物质的除杂试剂或方法: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CO CO2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CO2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2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Na2CO3NaHCO3加热混合物NaOH Na2CO3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CaO CaCO3高温煅烧Cu Fe 加盐酸或硫酸铜溶液,过滤;用磁铁吸引KCl MnO2溶解、过滤、蒸发NaCl Na2CO3加适量的盐酸或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FeCl2 CuCl2 加足量铁粉、过滤复习要点NaCl 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 降温结晶,过滤H2HCl 通过碱溶液,再干燥六、分离与提纯的区别: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开,要保留其中各种物质,且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鉴别知识清单,拿走不谢
![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鉴别知识清单,拿走不谢](https://img.taocdn.com/s3/m/eb7c0a0776eeaeaad0f33050.png)
初中化学物质的除杂、鉴别知识清单,拿走不谢!一、除杂原则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不能转变成其他物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杂质易分离。
4.复原:被保留的物质应能恢复原状。
二、除杂方法1.物理方法(1)过滤: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如:粗盐提纯。
(2)结晶:①蒸发:适用分离溶质与溶剂,除去可挥发的杂质,从含有HCl的NaCl 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②降温:可溶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不同,从含NaCl杂质的KNO3中提纯KNO3。
2.化学方法(1)转化法:将固、液、气体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2)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3)气化法: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4)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5)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6)置换法:类似于转化法,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杂质置换出来而除去。
3.除杂示例(1)除去CuO中的C:在氧气流中灼烧。
(2)除去CO中的CO2: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2NaOH+CO2=Na2CO3+H2O(3)除去CO2中的CO: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4)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
【注意】不能加稀盐酸,因为CaO能与稀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
(5)除去Cu中少量的Fe:物理方法——用磁铁反复吸引。
化学方法——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过滤。
【注意】不能加硫酸铜溶液,否则容易导致除杂不彻底。
(6)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① 加入铁粉(铁丝);② 过滤。
总结:(1)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① 溶解;② 过滤;③ 蒸发结晶。
(2)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① 溶解;② 过滤。
(3)将两种可溶物分离:见“溶液”单元的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
(4)在溶液中,杂质有盐的时候,可以考虑把盐变成水、气体、沉淀。
九年级化学除杂质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除杂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e3a87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4.png)
九年级化学除杂质知识点化学中,除杂质是实验中常见而重要的步骤。
无论是合成化合物还是提取纯净物质,都需要经过除杂质的步骤,以确保最终得到的物质纯净度高。
除杂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
一、纯净物质的含义所谓纯净物质,指的是只含有一种物质,不含有杂质的物质。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要求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的,因为只有纯净的物质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杂质的种类和来源杂质可以分为有机杂质和无机杂质。
有机杂质是指来自于生物体或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如纤维、植物残渣等;无机杂质是指来自于非生物来源的物质,如金属离子、盐等。
杂质可以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原料、反应条件以及反应器等。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减少源自这些方面的杂质,以提高纯净物质的得率和纯度。
三、常见的除杂质的方法常见的除杂质的方法包括过滤、沉淀、结晶、蒸馏等。
过滤是利用过滤纸或过滤器将混合物中较大颗粒的固体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筛选合适的过滤纸或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杂质。
沉淀是利用沉淀剂与溶液中的某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较大的固体颗粒,从而使其沉淀下来。
通过过滤分离出来的沉淀物即为机械纯净物质。
结晶是将溶液慢慢加热或静置,使溶质逐渐从溶液中析出的方法。
通过结晶,可以得到比较纯净的溶质晶体。
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恰当的加热和冷却,将液体混合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蒸馏出来,并在冷凝器中冷凝回收,从而得到纯净物质。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除杂质方法,如吸附、析出等。
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除杂质操作。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除杂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仪器和容器应保持干净、无污染。
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和烘干,以免带入额外的杂质。
2. 实验操作应精确细致,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溶液的浓度等实验条件。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和个人安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对环境产生污染。
五、实践与案例分析通过对除杂质的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践和案例分析,以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5d501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c.png)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内容概述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杂质,杂质是指那些不是我们想要的成分或物质,它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实验或日常生产活动的准确性或效率。
因此了解如何去除这些杂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化学课程中,我们会学到许多关于除杂的知识和技巧。
这些内容都是我们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就逐一解读一下。
1. 除杂质的概念与重要性除杂质简单来说,就是从一些物质中去掉我们不想要的成分,只留下我们需要的部分。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经常需要面对这样的情境:一块金属中含有少量其他的金属或化合物杂质,我们要把它提炼成纯净的金属。
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到除杂的知识。
初中化学中的除杂知识既实用又关键,掌握好这些知识,我们不仅可以在实验中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除杂的各个方面吧!2. 初中化学中的常见杂质及来源初中化学中的常见杂质及来源,这可是个让我们头疼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过了解了这些杂质的来源,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杂质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们大多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
比如我们在实验室里做的许多化学反应,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就成了杂质。
再比如有些物质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也是杂质。
还有啊水源中也会有一些杂质,有时候地下水或河水里面会有一些溶解的物质,比如钙、镁等矿物质,这些就是水质杂质。
甚至有时候,会有一些工业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混入其中,这些可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杂质来源。
所以说初中化学中的杂质五花八门,它们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仅要学会如何去除这些杂质,更要了解它们的来源,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杂质的产生。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化学世界变得更纯净吧!二、除杂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说到给初中化学中的杂质“搬家”,我们得先明白一个道理:去除杂质,得有个原则和方法。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8ffb41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1.png)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检验☆原理:根据物质特有的性质及反应现象对该物质(或离子)进行确认,其对象常是一种物质或一种离子。
检验方法【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如:SO2和NH3均有刺激性气味;NaOH 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NaCl溶于水无明显变化等。
【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特殊的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常见气体的检验(1)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2)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H2O:通过白色CuSO4粉末,白色粉末变蓝。
(4)NH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常见离子的检验(1)H+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②用pH试纸测定其pH,pH<7;③加入少量活泼金属(K、Ca、Na除外)如:锌、铁等,有气泡产生。
(2)OH-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②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③用pH试纸测定其pH,pH>7;④滴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⑤滴入FeCl3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3)CO32-:滴加盐酸,出现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Cl-:滴加稀硝酸和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5)SO42-①滴加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入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6)NH4+:加入强碱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
(7)Ag+:加入HCl(或可溶性氯盐)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8)Ba2+:取少量试剂滴加适量Na2SO4 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ca0e3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9.png)
初中化学除杂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反应中的除杂1.滤纸的使用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这时可以使用滤纸进行过滤。
滤纸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可以将固体颗粒留下,只让液体通过,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沉淀的形成当两种溶液混合后,有时会发生沉淀反应,即产生一种固体沉淀物。
这种沉淀物可以通过过滤等方法进行除去,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酸碱中和反应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除去多余的酸或碱,这时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进行除杂。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将多余的酸或碱中和掉,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二、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除杂1.蒸馏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可以将液体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
在蒸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被加热,其中沸点较低的组分首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萃取萃取是一种将溶液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分离的方法。
在萃取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溶剂,使有机物在溶剂中溶解,而无机物不溶解或溶解度较低。
通过分离溶剂中的有机相和无机相,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结晶结晶是一种将溶液中的固体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在结晶过程中,我们将溶液加热或冷却,使溶质逐渐沉淀出来,形成晶体。
通过过滤晶体,可以将溶液中的杂质除去,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三、其他除杂方法1.吸附吸附是一种将气体或溶液中的杂质吸附到固体表面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附剂,可以吸附掉杂质,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2.离心离心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高速旋转离心机,杂质会被甩到离心管的底部,而纯净物质则留在上层,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3.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一种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吸收到液体中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吸收剂,可以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吸收掉,从而实现除杂的目的。
通过以上化学反应中的除杂、化学分离技术中的除杂以及其他除杂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分离和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物质。
九年 化学 专题复习之除杂
![九年 化学 专题复习之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e496fe1f0b4e767f5acfcee0.png)
第十一单元 第八单元
请同学们写出除杂的方法
NaCl (泥沙) Cu (Fe) Cu (Fe) Cu (Fe)
1、溶解
溶于水 不溶于水
溶解 性 磁性
1、磁铁吸引
不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物 理 性 质
1、投入过量的 稀硫酸中 1、投入过量的 硫酸铜溶液中
不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铁的 化学 性质 铁的 化学 性质
化 学 性 质
能反应
NaCl (泥沙) Cu (Fe) Cu (Fe) Cu (Fe)
1、溶解 溶于水 溶解 • 1.杂质的物理性质。 性 不溶于水 • 2.主要物质的物理性质。 • 3.比较不同,把杂质通过过滤 1、磁铁吸引 不能被吸引 磁性 等方法分离。 能被吸引 1、投入过量的 不反应 铁的 • 4.杂质的化学性质。 稀硫酸中 • 5.主要物质的化学性质。 化学 能反应 性质 • 6.比较不同,通过化学反应消 1、投入过量的 不反应 铁的 耗掉或者转化为主要物质。 硫酸铜溶液中 化学 能反应 性质
物 理 性 质
化 学 性 质
• • • • • • • •
1.杂质的物理性质。 2.主要物质的物理性质。 3.比较不同,把杂质通过过滤 等方法分离。 4.杂质的化学性质。 5.主要物质的化学性质。 6.比较不同,通过化学反应消 耗掉或者转化为主要物质。
物 理 性 质
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CO 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 水。 比 较 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CO2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CO
比 难以 较 除杂
性 质
ZnCl2
A能与Mg等金属反应 B能与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溶液 反应。 C能与硝酸银等盐溶液反应
投入 过量 比 的Zn 较 粉, 过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指导: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二、固体除杂:
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
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与水反应溶于水)
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
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三、溶液除杂:
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有关反应:Fe+H2SO4=FeSO4+H2↑;Fe+CuSO4=Cu+ FeSO4
Fe+2HCl=FeCl2+H2↑;Fe+CuCl2=Cu+ FeCl2
2.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3.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NaOH溶液。
CuSO4+2NaOH=Cu(OH)2↓+Na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