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
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
2020年8月第32卷第4期安康学院学报Aug.2020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Vol.32No.4DOI:10.16858/j.issn,1674-0092.2020.04.014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李秀萍(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榆林719000)摘要:地理的相对封闭性、历史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使得陕北民俗文化兼具地方性、古老性、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这些特征异常鲜明,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祈雨祭祀等物质和精神民俗方面,也体现在婚丧嫁娶、民间艺术等社会民俗方面。
然而,由于对外传播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传播意识不强、宣介语境单一等原因,陕北民俗文化长期囿于陕北,走不出国门,有悖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传播学理论提出的5W 传播模式为拓宽陕北民俗文化传播路径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传播学理论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92(2020)04-0060-06所谓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文化,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赖以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不竭源泉”叫陕北民俗文化是陕北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构建并传承下来的有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等方方面面的习俗和文化,其地域特色异常鲜明,内涵和外延也十分广泛。
文献研究表明,针对陕北民俗文化的研究兴起于21世纪初。
10余年来,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陕北民俗文化开展了深入研究:如郭冰庐系统研究了陕北窑洞文化叫吕静详尽论述了陕北炕头石狮文化叫李东风对比研究了陕北剪纸文化和陕北汉画像石文化叫尚进、张娜分析了陕北民歌与陕北说书之间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借鉴的关系叫张晓慧考察了陕北腰鼓与陕北秧歌发展与演变的内在关系问;张统宣阐释了新时期陕北说书的发展和社会功能叫秦燕、刘慧讨论了社会变迁中的陕北庙会文化叫王沛、田玲等研究了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4迥。
陕北郝氏家族源流
陕北郝氏家族源流中华郝氏网 2012年7月16日郝乐乐袁义成在《中国姓氏》一书中称:我国的郝姓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山东、内蒙、河北、辽宁、河南等省区,总数超过360 万人,在当代百家大姓中排在第71位。
郝姓家族的族源关于郝姓的起源,传统的说法是出自商末的地名。
传说远古时代的太昊(东夷首领)有一位佐臣名郝骨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
到了商朝末期,郝骨氏的后裔被封在郝乡(今山西太原),他们便以封地为氏,就是郝氏,太原因此成为了郝姓的郡望。
这段历史被记载在了《新唐书•宰相世系》中:“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
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因以为氏。
”而榆林市的清涧、府谷及延安市的黄陵、子长、延川等县都有大量的郝姓分布。
此外,清涧县的郝家湾、郝家硷、郝家沟、郝家畔及府谷县郝家畔塌、郝家寨等村庄均是以郝姓命名的村落。
由此可见,郝姓也是陕北的名门望族之一。
杜林渊、张小兵、雷楠在《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一文中系统梳理了陕北郝姓的历史及墓志记载,认为陕北地区的郝姓出自秦汉魏晋时期的匈奴及其后裔。
1998年5 月,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忘台庄出土一方隋大业九年(613 年)的《郝伏愿墓志》,为今天陕北存在匈奴郝氏后裔繁衍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该墓志记载:“君讳宜,字伏愿,望出于西衢国人耶。
四世祖郝子鱼有得,西将胡人,一余向东,往太原治。
经一十五年衰弱,为魏所编,遂授扁城郡守,领民酋长,因官食封。
”一般认为“西衢国”即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因居延长县西的靖边县一带而得名。
而郝伏愿于开皇元年(582)归降隋,大业七年(611)曾随隋场帝远征高丽,次年在归途中去世。
这支望出自西衢国的匈奴郝氏,从大夏历北魏、北周到隋,世居夏、延之地,成为此地的望族。
历史上的郝氏名人据《晋书》卷四《惠帝纪》记载:“永平六年(296 年)五月,匈奴郝散弟度元,帅左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匈奴别支,因原居于张掖郡临松山下的卢水之滨,故名)反,攻北地(今铜川、富县一带)。
关于蔺姓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报告
关于蔺姓的历史现状和研究报告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卿韩厥的玄孙名字叫康,在赵国做官,食采于蔺这个地方,就以邑命氏,称为蔺氏。
康的裔孙蔺相如为赵国上卿,他的子孙在秦国做官,跟随司马错伐蜀,因而家族就迁居在成都。
望族出于中山、华阳。
而根据《广韵》记载,东周时晋穆公的儿子成师被封于韩,韩献子(韩厥)的玄孙康,食采于蔺地,从此世有蔺氏。
因此,蔺氏是韩氏分支出来,以邑为氏的,得姓于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
蔺氏家族发源于中山郡(河北)、华阳郡(四川)一带,后来以这两个地方为中心,逐步向全国各地扩迁和繁衍。
也有说出自姬姓,以地名命姓。
春秋时,晋献公的少子成师被封于韩(现在陕西省韩城县),他建立了韩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称韩子。
他的后代子孙遂以韩为姓,称韩姓。
传到韩厥(即韩献子)时,他的玄孙叫韩康,在赵国为官,得到蔺(今山西柳林县北,一说在陕西渭南县西北)作为封邑,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封邑名为姓,称蔺姓。
蔺氏分布很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有蔺姓人,人口约50万,按人口多寡排列,为当今中国第300位大姓。
蔺氏大多数为汉族,同时还分布于瑶、黎、裕固、纳西族、土族等民族中。
蔺氏发祥地河北邯郸蔺氏共有聚族群7个,约6000人。
据有关资料显示,蔺姓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在国内早已形成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甘肃、四川等省分布最为集中的基本格局:(一)河北省河北省作为蔺姓的发祥地及早期居住地,在蔺姓中的重要地位早已为人所知。
但该省的早期蔺姓居民大多外迁,留下的大多在接连的战乱中死亡殆尽,庆幸的是邯郸地区磁县北贾璧蔺氏一脉保留了下来。
在今天的河北大地上,蔺姓主要居住在邯郸、邢台、张家口、廊坊、唐山地区。
其中邯郸、廊坊地区的蔺氏基本都是北贾璧蔺氏派生繁衍而来。
此外,在当代的河北省蔺姓居民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明代时由山西洪洞等地迁徙而来的。
磁县北贾璧蔺氏一脉,祖居邯郸,寄住羌村(邯郸西南),避兵科泉(河南安阳)、移居磁州贾璧村,父子四人乃相如后人也。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消失的姓氏研究报告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消失的姓氏研究报告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消失的姓氏研究报告大家好,我是五年级三班的小小研究员。
这学期,我们老师布置了一项很有意思的任务——调查一下家乡有哪些姓氏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
刚开始,我也没太在意,可是后来想想,好像附近村子里确实很少听到一些以前常见的姓氏了。
于是,我就拿出了小小探索家乡历史的决心,开始了这项姓氏消失的大挖掘!首先,我向爷爷奶奶请教了一下,他们说从前村里确实有不少现在看不到的姓氏。
比如隔壁村就有个陈家祖祖辈辈世居那里,可惜后来子孙后代们都外出打工或是娶亲嫁人后就没再回来了。
再比如,我们村西头那片地界以前就叫做"吴家冈",听名字就知道那里住着一大家子姓吴的人家。
可是谁也说不清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那里再也看不到吴姓人家的影子了。
看来,这些姓氏真的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从我们村子里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又向父母打听了一下,他们告诉我,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城市的诱惑太大了。
从前条件太落后,大家就常常外出打工谋生,有些人干脆就在外地定居下来,渐渐地村里的人口就越来越少了。
第二,一些小姓氏只有一两个人,后代又不在本村,自然就断了香火,姓氏也就没传下去。
第三,一些姓氏比较陌生,大家就觉得好像口音不顺,干脆给孩子起了比较常见的姓。
原因确实有不少,不过现在好了,随着乡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又开始回流,说不定以后村里会有新的姓氏出现呢!调查这个课题真有意思。
通过这次调查,我不但了解了家乡的一些历史渊源,也懂得了珍惜和传承姓氏文化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一样,多了解自己的根脉,热爱家乡的这片土地和那些生动有趣的姓氏故事。
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消失的姓氏重新找回来,用珍贵的姓氏涵养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吧!篇2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我的一篇研究报告。
那就是关于"消失的姓氏"这个神秘话题。
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些姓氏会慢慢消失呢?比如古时候很常见的"姬"、"嬴"姓,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最老的姓氏研究报告
最老的姓氏研究报告
根据研究显示,中国的姓氏传承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资料整理,目前最老的姓氏是“姬”,其源自于上古时期的王朝——夏朝,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夏朝时期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一个古代部落,该部落的贵族居住在夏洛地区,他们的首领被尊称为姬,逐渐形成了“姬”姓。
而在世界范围内,最老的姓氏之一来自于印度的布拉姆人,该姓氏被认为是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的印度-伊朗边界地区。
布拉姆人是印度最古老的雅利安人种,他们的姓氏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印迹。
总的来说,最老的姓氏往往都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自己起源和族群认同的追求。
然而,由于历史的演变和迁徙的影响,姓氏的使用和传承也会出现变化。
因此,姓氏研究仍然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挑战性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的历史考证和文化研究。
陕北常见的姓氏
陕北常见的姓氏
陕北是中国的一个地区,姓氏较多,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姓氏包括:
- 赫连:主要聚居地在陕北。
- 乔:主要聚居地在陕北和渭北,来源于匈奴休屠王部。
- 万俟:主要聚居地在陕北。
- 金:主要聚居地在关中,来源于匈奴休屠王部。
- 董:主要聚居地在陕北、关中,来源于匈奴休屠王部。
- 呼延:主要聚居地在陕北、关中。
- 须卜:主要聚居地在陕北(主要在绥德)。
- 成:主要聚居地在陕北、关中。
- 郝:主要聚居地在陕北、关中。
这些姓氏在陕北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不同姓氏的起源、分布和发展历史都有所不同,如果你想了解某个具体的姓氏,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罕见姓氏研究报告
罕见姓氏研究报告罕见姓氏研究报告一、引言姓氏是人们的家族标志,也是人们身份的象征。
在中国,姓氏是非常重要的,代代相传,人们很看重自己的姓氏。
然而,有一些姓氏却非常罕见,甚至只有个别人才拥有这个姓氏。
本报告旨在探讨这些罕见姓氏的来源和相关研究。
二、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家谱网站以及各地方志、姓氏源流研究资料。
通过检索和分析这些资料,我们筛选出了一些罕见姓氏进行研究。
三、结果与讨论1. 罕见姓氏的分布根据研究发现,罕见姓氏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云南等地。
这是由于这些地区的人口数量较少,姓氏的多样性也较大。
此外,一些当地特有的姓氏也是罕见姓氏的原因之一。
2. 罕见姓氏的来源罕见姓氏的来源多种多样,有些是因为地域的特殊性导致的,有些是因为历史原因、家族变迁等造成的。
比如,一些姓氏可能是由于某一家族创立而得名,而这个家族后来逐渐消亡或者转移到其他地方,导致这个姓氏只剩下零星的几个人。
还有一些姓氏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如迁徙、逃难等,导致这个姓氏只在特定的地区存在。
3. 罕见姓氏的文化价值罕见姓氏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它们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罕见姓氏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依据,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历史渊源。
此外,罕见姓氏也是中国姓氏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姓氏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四、结论本研究通过对罕见姓氏的研究,发现这些姓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来源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数据来源有限,还有一些罕见姓氏没有在研究中涉及。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数据收集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罕见姓氏的起源与发展,为中国姓氏学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罕见姓氏研究. 中国姓氏学杂志, 20xx, 1(1): 1-10.2. 王五, 赵六. 罕见姓氏的起源与发展. 姓氏学研究, 20xx, 2(2): 20-30.3. 陈七, 吴八. 罕见姓氏的文化价值与应用前景. 文化研究, 20xx, 3(3): 40-50.。
阿弓镇高氏丧葬“点主礼”中的《诗经》孑遗
[ 关键词] 诗经; 阿弓镇 ; 高氏;点主礼” “
2 O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陆续 出现~ 批我 国南方 民间丧仪活动 中隐藏着《 诗经 》 的报道 和研究文章 。 如“ 昌学者李云贵在五峰 的祭祀 仪式《 祭常仪 》 宜 唐 和《 唐祭仪程 》 中发 现《 诗经 》 中的《 关雎 》 《 、 桃天 》 、 《 雀巢 》《 、蓼莪 》《 陔》 、南 五首诗 ” “ ①; 在湖北 房县 九 道乡有用《 诗经 ・ 蓼莪》 作祭文的习俗” 王 玉洁在 ②; 其论 文《 诗 经 ・小雅 ・蓼莪 ) 从< 浅谈 孝道 文化 》 中 说 :在贵州省 的六 枝、 城 、 “ 水 关岭 等地 交界处 杂居 的汉 族 、 布依族 、 仡佬 族 、 彝族 的祭奠 仪式 中, 执事
● 高树林
[ 摘 要] 诗经》 《 距今 已有 两千 多年的历史, 要使两千 多年前的《 经》 诗 音声流传至今, 中间需要有若干特殊的环境 和特定的条件 。2 0 0 9年春节期 间在贵 州省织金县阿 弓镇翻 阅高氏丧葬“ 点主礼” 手抄本 时, 发现其 中有 《 诗经》 中的《 嘉鱼 》《 、鹿鸣》《 、 鱼丽》《 冠》《 、素 、 蓼莪 》《 、 楚茨》 等篇及“ 笙诗” 白华》《 《 、 南陔》 两篇补亡诗 。 通过对《 嘉鱼 》《 、鱼丽》歌诗 ” “ 音声 的采录和解读, 发现 它们很有可能是远古《 经》 诗 遗音在 当今民 间的孑 遗之一, 是今人 了解《 诗经》 始音声 不可 多得的鲜活标本 。 原
⑤ 《 氏族 谱 — — 渤 海 郡 ・应 天府 ・高林 公 支总 谱 》 7 高 第 9页 。
一
、
高 氏丧 葬 “ 主礼 ” 的《 经 》 点 中 诗
阿 弓镇 位于贵州 省织 金县 南部 , 县城 5 距 4公 里, 是一个交通 比较 闭塞 的边远 山 区乡镇 , 居住 有
陕西方言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结论怎么写
陕西方言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结论怎么写陕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一位大姓,在两广地区和华北地区比较常见.在当代全国近12亿汉族中,陕姓人群大约占了0.47%,即每一10000个中国人中姓陕的人至少在47个,总人口大约在564余万。
历史上陕姓的分布和迁移先秦时期,陕姓活动主要活动地区在河南和河北,战国时期中一支南迁湖北、湖南,一支西奔陕西。
秦汉朝时陕姓已经东播迁到山东,西部陕西的陕姓已发展成为望族。
晋朝时在东南的江陕、浙江、安徽等地,南部的广东,已有了陕姓的足迹。
唐朝时陕姓移民四川,两次中原南下移民福建,移民中的陕姓在福建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北宋时陕姓进一步大批西进川滇,南下两广,并越过边疆进入越南、老挝、泰国。
明清两朝陕姓多次移民台湾,如今陕姓已成为台湾的大姓。
宋朝时期,陕姓大约有4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排在第33位。
陕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陕姓总人口的43%。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福建,这二省的陕姓大约占陕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等省。
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西四川、东南福建、北陕豫鲁三块陕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陕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64位大姓。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品纯增长率是20%,陕姓人口增长为负值,比宋朝净减少 9万。
广西为陕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陕姓人口的19%。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安徽、浙江、河北、江陕、山西,这六省的陕姓又集中了35%。
南方陕姓在这60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宋朝的陕姓大省四川在明朝时人丁镜头。
宋、元、明600余年,陕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
全国重新形成了南部桂粤闽和北方山东二大块陕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陕姓的分布和频率:当代陕姓的人口564万,排在全国第41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7%.在这1000年中陕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型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河南、山西四省区,大约占陕姓总人口的48%。
中国当今现存稀有姓氏大全几乎绝迹
老姓,中国较罕见的姓氏。春秋宋国有老佐;春秋陈国有老聃(老子);宋代有老麻;明代有老兆详,为嘉靖时期举人。
昝姓
昝姓是中文姓氏之一,读音为zǎn,在《百家姓》中排第165位,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商朝的宰相昝单,他的子孙在咎字上添了一划,做为他们的姓氏。
爨姓
爨姓是中国姓氏之一。爨,读音作cuàn(ㄘㄨㄢ),古音读作chuàn(ㄔㄨㄢˋ)。爨姓名人有爨琛、爨龙颜、爨归王等。
天姓
相传是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天姓虽古老,分布也较广泛,但是稀少,属于稀有姓氏之一。
叱干姓
叱干氏,鲜卑古姓,今陕西彬县有叱干姓。《魏书·官氏志》记载:“叱干氏,后改为薛氏。”叱干氏源出鲜卑叱干部,亦译作薛干部。
迮姓
迮,普通话读zé,方言念zá。外地人都说没听见过“迮”姓,《百家姓》上也没有。一般字典上也没有注释为姓氏用字。吴江的芦墟、莘塔一带才有迮姓家族。
雒姓
雒[雒、洛,读音作luò(ㄌㄨㄛˋ)]。雒字读音:山东宁津县、河北承德及唐山市,读音为lào(缘由,可能是口语化的原因。落字在这一地区的口语读音就是lào,如花落了、落枕、落炕等。因此,同一读音的雒字自然也就读为lào)
毒姓
毒姓是中国姓氏之一,一说是武则天赐姓,因窦氏是其皇后的竞争对手。武则天夺位后,嫉恨之,赐姓为毒,另一皇妃赐姓为黑。一说是唐玄宗赐予的贬义姓氏。
禤姓
禤是中国古老而稀少的姓氏,这个稀少的姓氏的读音是(xuān)。源于姬姓,出自人文始祖黄帝的后代北宫儇(禤),属于以先祖官职(第二代宰官:祭官)为符号,以先祖姓氏读音为发音。
相姓
相[相,读音作xiāng(ㄒㄧㄤ),亦可读作xiàng(ㄒㄧㄤˋ)]。相姓,在全国人口约有16.2万,在各姓中排第320位,占全国人口的0.012%。夏朝有帝王叫相,他的后裔支庶子孙,有的就以祖上的名字作为姓氏。另外一支相姓出自子姓,商王河亶甲居住在相地,后来又迁都他处,而仍然留居在相地的人,便以相作为姓氏。
陕北人口姓氏变迁研究:绥德吉镇马氏家族视角
Changes of people's surnames in northern Shaanxi: view of Ma family at Ji town in Suide 作者: 梁严冰[1,2]
作者机构: [1]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陕西西安710054;[2]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出版物刊名: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9-2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陕北;绥德;吉镇;马氏家族;社会变迁;姓氏;乡绅大族
摘要:以绥德吉镇马氏家族为中心,对陕北人口姓氏变迁进行研究,以探讨乡村社会的状况以及基层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互动关系。
分析认为:吉镇是陕北著名的古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其名字的由来与商业贸易活动有很大关系;其姓氏人口来源、发展与变迁既与中国历史社会变迁相关,又与陕北特定的环境密不可分;马氏家族的发展、兴盛既与自身实力及其姻亲关系有关,又保证了马家绵延久远的家族势力,并在地方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稀少姓氏研究报告总结
中国稀少姓氏研究报告总结
中国稀少姓氏研究报告总结
姓氏是一个民族的重要代表,它不仅反映着家族历史和渊源,也代表着一个地区和国家的人口分布和迁移。
本研究报告对中国稀少姓氏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首先,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相对稀少的姓氏很多。
根据本研究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中国有数十万个姓氏,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姓氏人数不足100人,可以称之为稀少姓氏。
这些稀少姓氏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其次,稀少姓氏的形成一方面与历史文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人口迁移有关。
在历史文化方面,中国有悠久的封建制度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姓氏的转变非常困难。
很多稀少姓氏可能是由于某个家族的后人在远古时期迁移到新的地区,并在新的地方建立了家族,形成了新的姓氏。
人口迁移方面,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规模的族群迁徙,这些迁徙往往导致人们改姓或者改回原姓,使得原本常见的姓氏在某些地方变得稀少。
此外,稀少姓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家族历史和文化,也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姓氏往往关系到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稀少姓氏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可能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
研究稀少姓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口流动和社会变迁对个体和家族的影响,为社会政策制定和社会融合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稀少姓氏在中国的分布非常广泛,其形成既与历史文化有关,又与人口迁移相关。
对稀少姓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家族历史和文化,也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希望本研究报告的总结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对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和社会发展有所帮助。
陕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作文
陕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陕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
嘿,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话题——陕姓的来源和历史。
家族的口传记忆与家族文化复兴--以陕北米脂g村为例
收稿日期:2013—03—14作者简介:高萍(1983—),女,陕西凤翔人,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青年课题“现代化进程中陕北家族组织的调查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QN020)。
家族的口传记忆与家族文化复兴———以陕北米脂G 村为例高 萍(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摘 要:文章以陕北地区的一个著名家族———艾氏家族为研究对象,以艾氏主姓村———G 村为主要调查点,重点突出了口传记忆与家族复兴在现代化进程中家族文化构建中的重要意义。
G 村人正是通过反复的口头传述,才使得祖先的名字和事迹不断的传向了后世;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通常将家族看成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认为它的内部是公式化了的、是同一的,而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家族认同行为则是多种观念与意识交锋较量的综合结果。
关键词:家族;陕北;口传记忆;文化复兴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14)03-0043-07 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础。
笔者将选取陕北地区的一个著名家族———艾氏家族为研究对象,以艾氏主姓村———G 村为主要调查点,试图对现代化进程中陕北家族的形态与样貌进行描摹与阐释。
据《艾氏宗谱》记载,艾氏始祖旺公于明朝天顺年间(约1463~1465)由山西离石来米脂从事商业贸易,至今在陕北已繁衍至两万余人。
明清两代,艾氏家族共出现科举学士300余人,七品以上为官者130余人,加封敕授品级者80余人。
康乾时期,艾氏展开了修家谱、建祠堂、祭祀祖先与兴修文化景观等一系列光宗耀祖的活动。
[1]笔者选取的G 村为艾氏主姓村,它东临无定河,与米脂县城隔河相望,现有村民1800余人,其中,艾姓人口占到村民总数的90%以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G 村的经济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神府煤田煤炭储量极大,要将这些煤炭运往全国各地,米脂是必经之处。
宇文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宇文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宇文氏复姓氏典型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姓氏,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四位门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宇文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宇文姓姓氏源流源流一源于匈奴族,出自魏、晋时期辽东匈奴南单于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来是汉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族人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历史上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书》,其中称宇文部源自神农氏,因此应当源于姜姓。
中国的史学界一般认为,宇文部是公元1世纪时北匈奴被东汉击走西迁后,留在故地漠北的部众东迁与鲜卑族人混居以后被同化的族群,在这段期间该部曾参加鲜卑首领檀石槐的部落联盟,首领成为鲜卑的东部大人。
因此,宇文部是源自匈奴而后揉合了鲜卑血统的部族。
据史籍《后汉书》记载,东汉和帝年间,当时的大将军窦宪派右校尉耿夔击破北匈奴,“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
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
”在史籍《魏书》中也认为宇文部是“匈奴种,出于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世为东部大人。
其语与鲜卑颇异。
”按史书的记载:宇文氏部落首领的祖先叫葛乌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为匈奴苗裔,实际上就是南匈奴某个单于的庶支后裔。
葛乌菟是公元一世纪人,原居阴山,是鲜卑宇文部的始祖,东汉后期起其后裔子孙世袭为鲜卑东部大人。
在史籍《周书·文帝纪》中记载:“葛乌菟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为十二部落,世为大人。
”葛乌菟之后曰普回,普回有子宇文莫那,约在公元一世纪北匈奴西迁时,宇文莫那则自阴山率领下属十二部南下迁至辽西地区,之后宇文莫那从附属匈奴的关系中脱离独立,号称“鲜卑俟汾氏”。
“俟汾”是鲜卑族语“天王”之意。
俟汾部日渐强盛后,宇文莫那的慕僚建议改“天王”为姓,但为忌讳晋室,换“天王”为“宇文”,当时的宇文十二部落中已经蕴涵了后来的库莫奚部落和契丹部落。
陕北主要姓氏来源及其特点
陕北主要姓氏来源及其特点
刘蓉;王峥
【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4)006
【摘要】陕北目前主要姓氏约有三百多种,其中张、王、刘、李为大姓,人数最多,遍布陕北各县市。
此外,各县均有大姓巨族,如绥德马姓、安姓、霍姓,米脂高姓、艾姓、杜姓,清涧白姓、惠姓、师姓等。
陕北姓氏来源复杂,明代以前居民称为土著,另有因仕宦、屯兵驻防、移民、从事工商业者、贬谪流徙等原因落籍本地者,因各民族融合定居本地者则是陕北姓氏的另一主要来源。
同姓聚居、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及同姓分户是陕北姓氏的三个鲜明特点。
【总页数】5页(P108-112)
【作者】刘蓉;王峥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中华姓氏的主要来源 [J], 王全营
2.中国现代姓氏主要来源于周代河南 [J], 周运中
3.宗族对乡村权威及其格局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村庄主要干部的姓氏来源为分析
基础 [J], 刘金海
4.论彝族姓氏来源及其特点 [J], 朱文旭
5.陕北规模化舍饲养羊主要疾病防控的新特点与新方略 [J], 姬阳;王雅媛;白崇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西凤翔紫荆村屈氏蒙古遗民考原
Investigation on Mongolian Adherents of Family Qu in Zijing Village in Fengxiang County of Shanxi
作者: 杨富学;张海娟
作者机构: 敦煌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
出版物刊名: 青海民族研究
页码: 142-147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 凤翔屈氏家族 木华黎 蒙古 “屈术之茔”墓碑
摘要:陕西省凤翔县紫荆村屈姓人世代相传其源出蒙古,且保持着诸多颇具蒙古草原游牧民族色彩的习俗。
近几十年来,凤翔屈家山遗址相继出土“屈术之茔”墓碑、纪事砖、画像砖等
文物多件。
根据这些出土物,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当地民间口头资料及风俗,可以考见,凤翔
屈氏源出蒙古札剌亦儿氏木华黎家族,概为木华黎堂兄弟哈失之后裔;该家族于窝阔台四子合
刺察儿在凤翔建立乌鲁斯之后,世任其官,直至元末。
元朝灭亡后,这批蒙古遗民继续留居凤
翔紫荆村,以至于今,成为汉族大家庭的一员。
小学生五年级关于汉字稀有姓氏的调查研究报告
小学生五年级关于汉字稀有姓氏的调查研究报告姓氏研究报告篇1
“高”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对于它的演变过程及现状,我展开了以下调查:
一、提出问题:
1、“高姓”来源
2、姓“高”的名人
3、“高姓”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为了查阅资料,我请教了UC浏览器、百度大哥、书籍老奶奶、资料大叔。
三、具体研究结果
1、高姓来源:
相传古代神农氏第六十三世孙孙傒,因封地为高邑故改名为高一;北齐时部分将臣因立功被赐“高”姓;隋唐时部分复姓少数民族因附属或者臣服而改姓高,比如高阳氏、高俊氏等;
2、高姓名人:
战国时期高渐离,曾参与刺杀嬴政被人熟知;唐代骚人高适擅长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北宋名将高琼骁勇善战,其人及后世被称为高家军;清代文学家高鹗,续写红楼梦,将经典延续;现代化学家高士其,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根据20xx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高姓人口数量全国排名第
15,这排名相当可观啊!
四、结论
1、高姓是由古代神农氏姜姓逐渐演变而来,部分少数民族或者将臣被改姓高,也为后来高姓人口的增长做好了铺垫。
2、每朝每代高姓名人、伟人都层出不穷,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从人口数量来看,高姓虽不是姓氏之大户,但也具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可喜可贺呀!
看着自己的“高”姓,通过这次研究,内心颇为激动,我对自己的姓氏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要将“高”姓的文化传承,努力学习,以后也要为国争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9-10作者简介:杜林渊(1970-),男,陕西延安人,副教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陕北历史文化研究;张小兵(1964-),男,陕西宜川人,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10年第1期(总第114期)民族历史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杜林渊,张小兵,雷 楠(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 要:陕北地区自古是西北诸少数民族杂居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使得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地汉族长期杂居,逐渐在婚姻、宗教、文化、风俗诸方面互相融合。
通过对陕北地区现存少数民族姓氏孑遗考察可知,匈奴、党项、羌、鲜卑、蒙古等少数民族历史时期在该地的改姓的原因或是自然改汉姓,抑或是被统治者强迫改汉姓,但都顺应向了先进文化靠拢的历史规律,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关键词: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民族融合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24922(2010)0120103207 陕北,作为西北地区的一个人文地理单元,传统上是指乔山以北,长城以南,子午岭以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独特的区域[1]。
在陕北第一次正式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以前(前221年),这里先后存在的少数民族有鬼方、白翟、赤翟、林胡、义渠戎等。
两汉时期主要是匈奴族、羌族在此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有鲜卑、乌桓、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此杂居,宋夏时期主要是党项族在这里活动,元代该地为蒙古族统治。
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陕北地区成为了西北诸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的缓冲带和交汇点。
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地汉族长期杂居交往,逐渐在婚姻、宗教、文化、风俗诸方面互相融合,在生活、风俗、语言等方面趋同汉族,今天虽然通称为汉人,但在姓氏方面仍留有民族融合的文化痕迹。
以往学者在对少数民族姓氏的研究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概论古代部分少数民族的汉化及民族关系问题时提及到个别少数民族姓氏的讨论;第二,对单姓的研究,尤其是区域文化圈内的望族,且大多为传统的汉族姓氏;第三,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改汉姓的原因,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北魏孝文帝改汉姓的研究;第四,对赐姓的研究,包括赐姓的对象、历史背景及原因等。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看,改汉姓和赐姓的主要对象多是少数民族,而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接触最为频繁,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学界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姓氏的专题研究很少,而作为西北一个特殊的人文地理单元的陕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姓氏的研究就更少了。
由于历史上活动于本区的民族成分繁多,使得该地区的姓氏杂乱,笔者仅从一些可以找到或多或少证据的不同民族的姓氏孑遗来讨论这个特殊区域的民族融合。
同时,由于中华民族一直处在以汉民族为中心、为同化主体的不断融合、重组过程中,在姓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一直占主流,因此,本文以历史时期各少数民族姓氏孑遗在陕北地区的汉化来考察该地的民族融合。
・301・ 一、匈奴呼姓和郝姓今陕北洛川县后子头乡、菩提乡,延川县贾家坪乡,宜川县,绥德县等地都有呼姓居民,同时在延长县罗子山乡有呼延村,宜川县牛家佃乡上葫芦村有呼延姓,在洛川和黄龙等县均有呼延姓分布。
宋人所编的《百家姓》中并无单姓呼,只有复姓呼延,这两者有何联系?《史记・匈奴列传》载:“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
”[2](P731)《汉书・匈奴传》记载同上[3](P952)。
《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异姓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
”[4](P761)可知“呼衍”乃匈奴贵族。
南匈奴归附汉廷,所以说他们是“异姓”,并非汉姓。
《晋书・匈奴传》载:“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
而呼延氏最贵。
”[5](P572)可知“呼延”为“呼衍”之讹音。
二世纪末,南匈奴灭亡后,其地为鲜卑所占,其臣遗落。
北魏时期,一部分匈奴贵族与鲜卑族结合,成为鲜卑化之匈奴人,而呼延氏因聚众起兵之事被剥夺政治特权,在姓氏上他们也没有改汉姓的权利,仍保持原姓。
唐代颜师古注《汉书・匈奴传》云:“呼衍,即今鲜卑姓呼延者也。
”[3](P952)此时已不见匈奴。
明初,太祖朱元璋新登帝位,即大规模强制性的禁止穿胡服,说胡话,使胡姓。
凡经他看到的少数民族复姓均被改为单姓,如“呼延”改为“呼”。
顾炎武《日知录・二字改一字》云:“今有呼姓,本呼延,明初改。
”[6](P9)“据清顺治本《延川县志》载,明代境内已有的姓氏为:高、李、呼……等。
”[7](P665)至此时中华姓氏中始有单姓呼。
从匈奴四大姓氏之一的呼姓的发展我们看到,随着匈奴的内附和衰落,他们不仅与汉族融合,而且与其他少数民族也融合。
今延长县呼延掌村、前呼家山村、后呼家山村、古渡甸村皆有呼延氏,宜川县牛家佃乡上葫芦村村民都姓呼延。
这应当是匈奴族在陕北地区民族融合的显著遗留。
此外,今延安市境内的黄陵、子长、延川,榆林市境内的清涧、府谷等县有大量的郝姓分布。
上述几县以郝姓命名的村落也比较常见,清涧县有郝家湾、郝家硷、郝家沟、郝家畔等,府谷县有郝家畔塌、郝家寨等,子长县有郝峪家岔,延长县有郝家塌等,疑其为汉化的匈奴大姓郝姓及郝氏村落遗落。
史载,匈奴大量内徙盛于东汉时期。
光武帝令南匈奴各部徙居缘边八部(西河、美稷、北地、朔方、云中、雁门、五原、代郡)经过几十年的繁衍,到公元90年,南匈奴人口由三万多人发展到三万四千户,二十三万七千三百多,盛兵五万多(《后汉书・南匈奴传》)。
大约这个时期前后,南匈奴郝氏部落迁徙到了陕北、晋北一带。
此后,其活动踪迹屡见于史载。
《晋书》卷四《慧帝纪》:“永平六年(296)五月,匈奴郝散弟度元,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攻北地。
”北地,今陕北西北部地区。
据此可知:当时有匈奴族,羌族,卢水胡(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因原居于张掖郡临松山下的卢水之滨,故名)等少数民族在此地生活,陕北地区生活之郝姓当为其一支。
卢水胡郝奴称帝于长安,尽占渭水,后被后秦姚苌打败,降之。
至北魏,《魏书》卷二《太祖纪》:“天兴元年(398)四月,鄜城屠各董羌,杏城卢水胡郝奴……各率其种内附。
”《魏书》卷四《世祖纪》:“太平真君六年(445年),酒泉公郝温反于杏城。
”杏城在今黄陵县境内,郝温显然为郝奴同族,更进一步证明卢水胡郝姓曾在陕北地区居住和活动。
北魏以后,匈奴余部又被统称为稽胡。
《周书》卷四九《稽胡传》:“武成(559—560年)初,延州稽胡郝阿保,郝狼皮,帅其种人附于齐氏。
阿保自属丞相,狼皮自属柱国。
”同传又有延州蒲川别帅稽胡郝三廊也率领部众起兵反周。
延州即今延安,蒲川在今宜川和延川交界处。
从《周书》所载可知,稽胡郝姓在陕北也有众多分布。
当然还有匈奴郝氏其他支系部落酋豪在此活动。
1998年5月,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忘台庄出土一方隋大业九年(613)的《郝伏愿墓志》。
曰“君讳宜。
字伏愿,望出于西衢国人耶。
四世祖郝子鱼有得,西将胡人,一余向东,往太原治。
经一十五年衰弱,为魏所编,遂授扁城郡守,领民酋长,因官食封。
”[8]西衢国,指南匈奴后裔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居延长县之西的靖边县一带,故曰西衢。
郝伏愿四世祖郝子鱼,字有得,曾是西衢国的将军,后来向东移居到太原境内。
过了十五年,因・41・赫连勃勃子赫连昌被俘而归顺北魏,被授予扁城郡守,兼任管理本民族部落的酋长。
其四世孙郝伏愿于开皇元年(582)归降隋,先后任州主簿,延安郡清河府大督,定城府鹰扬郎将等职。
大业七年(611)曾随隋炀帝远征高丽,于第二年在归途中去世,“九年三月五日葬在延安郡东百里去斤川肖纠村一里道。
”这支望出自西衢国的匈奴郝氏,从大夏历北魏,北周到隋代,世居夏,延两州之地,成为此地的望族。
郝伏愿墓志的出现为今天陕北存在大量匈奴族郝氏姓氏孑遗提供了有利的历史佐证。
从以上史料所载可以看出整个晋南北朝时期,匈奴族郝姓均在陕北居住和生活,他们族类繁多,可谓望族。
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各民族杂居相处,不断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最终融入汉民族之中。
进一步证明了匈奴族在陕北地区的融合。
二、党项李姓和折姓宋太祖乾德元年(963),李继迁出生在银州(今榆林米脂西北)西北面的一个山寨里,这个山寨小村后来被称作李继迁村,今属横山县境。
该村及周边地区的李姓居民有的称其祖为李继迁。
其意为何?唐初,党项族酋长拓跋赤辞率众助唐抗吐谷浑,后归附,置羁縻州三十二,以松洲(今四川松潘)为都督府,赐其李姓。
贞观末,因受吐蕃压迫,党项拓拔氏内徙至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唐始设靖边州都督府以处之。
唐僖宗时,居住夏州(今榆林靖边北)的平夏部酋长拓跋思恭因助唐镇压黄巢起义被封为定难节度使,进爵夏国公,复赐姓李姓(884)。
据夏、银、绥(今榆林绥德)、宥(今靖边东)四州;其弟思孝任鄜坊节度使(保大军节度使),镇鄜、延两地;思恭去世后,定难节度使一职由其弟思谏和其子李成仁担任。
可见思恭李氏实领有夏、绥、银、宥四州,成为唐一藩镇。
五代时,各朝都默认党项李氏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后梁时,思谏孙李彝昌和思恭子李仁福先后任定难军节度使;后唐时,李仁福被封夏州节度使和朔方王,仁福卒,朝廷令其四子彝超改镇延州,其叔思瑶为夏州行军司马,彝超兄长彝殷为节度副使,但彝超拒绝迁镇,又,彝超自署彝殷为绥州刺史,后又为定难军节度使;后晋时,对彝殷“并加食邑实封”;后汉时,设静州(今米脂西),夏州节度由领四州扩展到五州;后周时,彝殷加封“陇西郡王”、“西平王”。
李姓在这里根基扎实,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国姓”。
960年,北宋代周。
宋太祖时期,当时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因其子幼传职位于其弟李继捧,党项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遂公开化。
982年,李继捧迫于无奈帅其宗族南下归宋,主动献出银、夏、绥、宥四州给宋朝,李继迁则帅部居住在今横山党岔[9]。
后其势力扩大,迁至灵州(今宁夏灵武),到其孙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建国。
而1995年出土于横山县韩岔乡元盆村的《唐故拓拔府君墓志铭》更进一步确立了党项族在陕北北部的历史活动。
志石文:“公讳寂,字守寂。
出自三苗,盖姜姓之别。
以字为氏,因地纪号,世雄西平,遂为郡人也。
…圣唐迨仪凤年,公之高祖立伽府君,委质为臣,率众内属。
……入侍,拜大将军兼十八州部落使,徙居圜阴之地,则今之静边府也。
…祖后□府君……拜静边州都督。
……考思泰府君……拜左□卫大将军兼静边州都督防御使,西平郡开国公。
……公即西平公之元子也。
……起家袭西平郡开国公,拜右监门卫大将军,使持节淳恤等一十八州诸军事兼静边州都督……以开元十四年十二月一日,寝疾薨于银州赦赐之第。
”[9]意思是:拓拔守寂之高祖立伽府君自唐高宗李治仪凤年间(676—679)归附李唐王朝,居住在“圜阴之地”(阴与阳相对两者当在无定河两岸,但具体地望不定),曾祖罗胄、祖父后□、父思泰世居静边州,守寂为思泰府君只长子,“袭西平郡开国公”兼都督静边州,其奉旨所建的宅第在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