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及现象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三、四章总结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 2+HCl+H 2O=Al(OH)3↓+NaCl要求:1、掌握铝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能识别和绘制铝三角相关的图象并能求解。
3、掌握相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求:1、掌握铁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 方程式2、掌握相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 2CO 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 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 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 2O 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钠 钾 黄色 紫色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类别酸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不反应CO2+H2O H2CO3与酸反应方程式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2+2NaOH == Na2SiO3+H2O 少:2NaOH+CO2==Na2CO3+H2O 过:NaOH+CO2==NaHCO3与CaO反应方程式SiO2+CaO 高温CaSiO3CaO+CO2==CaCO3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2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钠矿物胶、具有粘性,能做木材的防火剂。
高中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汇总

高中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汇总1.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水2.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3.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金属+非金属→盐4.金属与非金属卤素化合物反应:金属卤化物+非金属→盐5.金属与酸反应:金属+酸→盐+氢气6.金属与酸性氧化物反应:金属+酸性氧化物→盐+水7.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盐8.金属与非金属碱化物反应:金属+碱→盐+氢气9.金属与非金属氟化物反应:金属+氟化物→氟化金属10.金属与非金属硫化物反应:金属+硫化物→硫化金属11.金属与非金属氯化物反应:金属+氯化物→氯化金属12.金属与非金属溴化物反应:金属+溴化物→溴化金属13.金属与非金属碘化物反应:金属+碘化物→碘化金属14.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氧化金属15.金属与酸化物反应:金属+酸化物→盐+氢气16.活性金属与水反应:金属+水→金属氢氧化物+氢气17.非活性金属与水反应:金属+水→金属氧化物+氢气18.金属与酸反应:金属+酸→盐+氢气19.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相应元素的氧化物20.氢氧化物与酸酐反应:氢氧化物+酸酐→盐+水21.碳酸与酸反应:碳酸+酸→盐+二氧化碳+水22.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金属氧化物+酸→盐+水23.金属氢氧化物与酸反应:金属氢氧化物+酸→盐+水24.盐酸与碱反应:盐酸+碱→盐+水25.铁与硫反应:铁+硫→硫化铁26.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钠+水27.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28.硝酸与铜的反应:硝酸+铜→硝酸铜+氧气29.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氯化氢+氢氧化钠→氯化钠+水30.气体的制备和反应:a)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b)金属与氧化物反应产生氧气c)酸与酸碱反应产生氢气d)金属与溶解氯化氧反应产生氯气这些方程式和现象只是化学中的一小部分,但对理解基本化学反应和现象非常重要。
高中金属反应归纳总结

高中金属反应归纳总结金属反应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金属反应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后形成的化合物等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金属反应的相关知识,下面对高中金属反应进行归纳总结。
一、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金属元素具有一些共性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总结。
1.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金属元素一般呈固态存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热导性;在常温下多呈金属光泽,能反射大部分的可见光。
2.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一般较容易失去价电子形成阳离子,成为较稳定的阳离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与非金属的离子化合物。
3. 金属元素的密度和熔点不同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的密度和熔点,密度和熔点通常用于区分不同金属元素的性质。
二、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是指金属元素发生氧化反应的能力,活动性可以根据金属元素与氧气反应的速度来判断。
根据活动性的不同,金属元素可以分为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两类。
1. 活泼金属活泼金属如钾、钠、铝等,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很容易产生明显的反应,常见的反应有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等。
2. 不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如铜、银、金等,与非金属元素进行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或条件,反应较不明显。
三、常见金属反应示例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金属反应示例,下面对其中的几个进行归纳总结。
1.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例如,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2Na + 1/2O₂ → Na₂O2. 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 + H₂SO₄ → FeSO₄+ H₂↑3. 金属与水的反应例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2Na + 2H₂O → 2NaOH + H₂↑四、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金属元素通过失去价电子生成离子后,可以参与一些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通过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元素或金属化合物来进行的。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4Na + O_{2}=2Na_{2}O,氧化钠为白色固体。
- 加热时:2Na+O_{2}{}{=!=!=}Na_{2}O_{2},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 铝与氧气反应- 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4Al + 3O_{2}=2Al_{2}O_{3}。
这层薄膜可以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 + 2H_{2}O = 2NaOH+H_{2}↑。
- 现象:“浮(钠的密度比水小)、熔(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游(有气体生成)、响(反应剧烈)、红(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 铁与水蒸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3Fe + 4H_{2}O(g){高温}{=!=!=}Fe_{3}O_{4}+4H_{2}。
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2NaOH + 2H_{2}O=2NaAlO_{2}+3H_{2}↑。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 氧化物-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Na_{2}O)- 属于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_{2}O + H_{2}O = 2NaOH;与酸反应:Na_{2}O+2HCl = 2NaCl + H_{2}O。
- 过氧化钠(Na_{2}O_{2})- 与水反应:2Na_{2}O_{2}+2H_{2}O = 4NaOH+O_{2}↑。
-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 氧化铝(Al_{2}O_{3})-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Al_{2}O_{3}+6HCl = 2AlCl_{3}+3H_{2}O,又能与碱反应:Al_{2}O_{3}+2NaOH = 2NaAlO_{2}+H_{2}O。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章节总结

学习笔记与氢氧化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快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Cl2+2NaOH==F e(O H)2↓+2NaCl4F e(O H)2+O2+2H2O==4F e(O H)3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 e(O H)3↓+ 3NaCl与KSCN溶液无现象产生血红色Fe3++3SCN-==Fe(SCN)3氧化(还原性)主要表现:还原性,举例:2FeCl2+Cl2 ==2FeCl3表现:氧化性,举例:2FeCl3+Fe==3FeCl2相互转化FeCl2FeCl3:2FeCl2+Cl2 ==2FeCl3FeCl3 FeCl2:2FeCl3+Fe==3FeCl2名称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化学式F e(O H)2F e(O H)3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水溶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与酸反应F e(O H)2+2HCl==FeCl2+2H2OF e(O H)2+2H+==Fe2++2H2OF e(O H)3+3HCl==FeCl3+3H2OF e(O H)3+3H+==Fe3++3H2O氢氧化亚铁露置空气中4F e(O H)2+O2+2H2O ==4F e(O H)33、铁三角二、本章典型题剖析1、滴加依次不同,试验现象不同(1)稀Na2CO3溶液与稀盐酸间的反应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起先时无气体产生,达到肯定量后才有气泡冒出,由少到多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下列反应:是NaOH。
若将1克该样品放入含有HCl 3.65克的盐酸中使其完全反应后,残酸再用50克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反应,蒸干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多少克?解:所得固体是NaCl ,是5.85克[小结]本题数据众多,反应物不纯,过程困难。
若按常规方法,一步步分析计算,不但费时还易出错,若仔细分析就会发觉,最终所得固体物质NaCl中全部的Cl全来自于HCl中的Cl1、有5.1gMg–Al合金,投入500mL 2mol/L HCl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又加4mol/LNaOH 溶液VmL,得最多沉淀8.6g,则V等于A. 425mLB. 560mLC. 250mLD. 500mL2、铝三角转化及铝的图像问题(1) 向Al3+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现象:先出现白色溶液后消逝方程式:Al3++3OH―==A l(O H)3↓A l(O H)3+OH― ==AlO2―+H2O图像:(2) 向强碱溶液中加入Al3+现象:先没有沉淀后出现并不消逝方程式:Al3++4OH―==AlO2―+2H2O3AlO2―+Al3++6H2O==4A l(O H)3↓图像:(3) 向AlO2―溶液中加入H+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渐渐溶解。
金属反应知识点总结

金属反应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其电子可自由移动;金属的光泽,弹性和延展性等物理性质是金属反应的基础。
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通常表现为氧化反应、置换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金属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等。
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1.金属氧化反应: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通常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常见的金属氧化反应有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等。
2.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金属与盐酸、硫酸、硝酸等不同酸发生反应,通常是金属原子与酸中的氢原子发生置换反应。
3.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置换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发生置换反应,主要表现为金属原子与非金属离子发生置换。
如铜与硫反应,生成黄铜;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等。
三、金属与金属的反应1.金属间的合金反应:金属间的合金反应是指两种或更多种金属元素相互溶解形成的新材料。
合金的形成可以提高金属的性能,如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等。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通常表现为金属原子与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原子或非金属原子发生置换反应。
如铝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氧化铝与铁。
四、金属反应的应用1.金属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金属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金属的提炼、合金的制备、金属的表面处理等,都需要利用金属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2.金属反应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金属反应在化学分析中常用于金属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金属与不同试剂的反应规律,可以判断金属元素的存在和含量。
3.金属反应在防腐蚀中的应用:金属反应的研究也有助于了解金属的腐蚀规律,为防腐蚀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总而言之,金属反应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材料,并且为工业生产、化学分析和材料防腐蚀提供理论支持。
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通用7篇

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通用7篇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一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 高温2C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分解反应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CaO + CO2↑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Na2CO3 + 2HCl = 2NaCl + H2O+CO2↑CO32- + 2H+ = H2O + CO2↑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Na2CO3 + HCl =NaHCO3 + NaClCO32- + H+ = HCO3-NaHCO3+HCl=NaCl+H2O+CO2↑HCO3-+H+ = H2O +CO2↑小苏打受热分解2NaHCO3==【加热】Na2CO3 + H2O +CO2 ↑氧化还原反应:1.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3.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4.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3Fe + 2CO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7.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3Fe + 4CO2氧化性:2FeCl3 + Fe === 3FeCl2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2FeCl3 + Zn === 2FeCl2 + ZnCl2FeCl3 + Ag === FeCl2 + AgCFe2(SO4)3 + 2Ag === FeSO4 + Ag2SO4(较难反应)Fe(NO3)3 + Ag 不反应2FeCl3 + H2S === 2FeCl2 + 2HCl + S2FeCl3 + 2I === 2FeCl2 + 2Cl + I2FeCl2 + Mg === Fe + MgCl2还原性:2FeCl2 + Cl2 === 2FeCl33Na2S + 8HNO3(稀) === 6NaNO3 + 2NO + 3S + 4H2O3Na2SO3 + 2HNO3(稀) === 3Na2SO4 + 2NO + H2O2Na2SO3 + O2 === 2Na2SO4硫和硫的化合物1、硫和钠反应的方程式:2Na+S=Na2S (条件:研磨) 现象:轻微爆炸2、硫和铁反应的方程式:Fe+S=FeS(条件加热)3、硫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2H2SO4 =SO2↑ +2 H2O (条件:加热)4、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S+6NaOH=2Na2S+Na2SO3 + 3H2O(除硫的`化学方法)5、S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SO2 + H2O =H2SO3 (可逆反应要用可逆符号)6、少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 +2NaOH=Na2SO3 + H2O7、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 + NaOH=NaHSO38、少量的S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 + Ca(OH)2= CaSO3↓ + H2O9、少量的SO2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 +2NaHCO3= Na2SO3 +2CO2 +H2O10、SO2与Na2S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 + Na2SO3 +H2O =2NaHSO311、SO2与氢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 + 2H2S=3S↓+2H2O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高一人教版化学元素化合物方程式总结

必修1化学方程式1、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白色)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Na2O2(淡黄色)3、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2NaCl (白烟)4、钠与硫共热:2Na +S △2S5、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8、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9、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Fe3O4 + 4H210、2NaHCO3△Na2CO3 + CO2↑+ H2O11、Al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12、Al2O3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2AlCl3 + 3H2O13、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 +3HCl=== AlCl3 + 3H2O14、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2Al + 2 OH- + 2H2O===2AlO2- + 3H2↑15、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Al2O3 + 2OH-=== 2 AlO2- + H2O16、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17、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O+2HCl=FeCl2 +H2O18、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19、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3NaCl + Fe(OH)3↓(红褐色)20、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Na2SO4 + Fe(OH)2↓(白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Fe(OH)2 + O2 + 2H2O = 4Fe(OH)3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铝盐溶液加氨水):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4)2SO4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22、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 + 3H2O23、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3H2O + Fe2O3(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24、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25、FeCl3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Fe3+ + Fe = 3Fe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Fe2+ + Cl2 = 2Fe3+ + 2Cl-27、FeCl3溶液与铜反应:2FeCl3 + Cu = 2FeCl2+CuCl22Fe3+ + Cu = 2Fe2++Cu2+28、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方法:通过量CO2Na2CO3 +CO2 + H2O = 2NaHCO3 CO32- + CO2 + H2O = 2HCO3-29、锂在空气中燃烧:4Li + O2△2Li2O30、金属钾与水的反应:2K + 2H2O = 2KOH + H2↑31、氟气与氢气在暗处就能剧烈化合:F2 + H2 = 2HF32、氟气与水的反应:2F2 + 2H2O = 4HF +O2↑3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溶液:Cl2 + 2NaBr = Br2 + 2NaCl氯水与饱和碘化钾溶液:Cl2 + 2KI = I2 + 2KCl溴水与饱和碘化钾溶液:Br2 + 2KI = I2 + 2KBr3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2H2O催化剂加热 35、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 2 + CaO 高温CaSiO 336、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 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37、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 2SiO 3 + 2HCl = 2NaCl + H 2SiO 3↓38、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 2+4HCl (浓) △ MnCl 2+Cl 2↑+ 2H 2O 39、氯气与金属反应:2Fe + 3Cl 2点燃 2FeCl 3 (棕色烟) Cu + Cl 2 点燃CuCl 2 (棕黄色的烟) 2Na + Cl 2点燃 2NaCl (白烟) 40、氯气与氢气反应:H 2+Cl 2 △2HCl (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41、氯气与水反应:Cl 2 + H 2O = HCl + HClO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HCl + O 2↑42、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43、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漂白粉:2Cl 2 + 2Ca(OH)2 = CaCl 2 + Ca(ClO)2 + 2H 2O44、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 2O + CO 2 = CaCO 3↓ + 2HClO45、硫的燃烧 S +O 2 点燃 SO 246、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 2 + H 2O H 2SO 347、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 2+O 22SO 3 48、SO 3与氧化钙反应:SO 3+CaO =CaSO 449、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 3 + H 2O = H 2SO 450、二氧化硫与Ca (OH )2溶液反应:SO 2 + Ca (OH )2 = CaSO 3 +H 2O51、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 2 + O 2 2NO5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 2 = 2NO 25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 2 + H 2O = 2HNO 3 + NO54、合成氨反应:N 2+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 氨水受热分解:NH 3•H 2O △ NH 3↑ + H 2O光照 放电55、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NH3 + H2O NH3•H2O NH4+ + OH—56、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 HCl↑57、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NH3↑ + H2O↑ + CO2↑58、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59、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催化剂△4NO+6H2O60、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法:2NH4Cl + Ca(OH)2△CaCl2 + 2H2O + 2NH3↑61、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4+ 2H2O + SO2↑62、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2SO2↑ + 2H2O63、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Cu(NO3)2 + 2H2O + 2NO2↑64、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选考1、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现象:开始无现象,然后有气泡生成,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先增大再减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 + H+ = HCO3- HCO3- + H+ = CO2↑+ H2O2、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先逐渐增多,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有关离子方程式:Al3+ + 3OH-=== Al(OH)3↓Al(OH)3 + OH-=== AlO2- + 2H2O3、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先逐渐增多,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有关离子方程式:AlO2- + 2H2O + H+ === Al(OH)3↓Al(OH)3 + 3H+=== Al3+ + 3H2O 4、向明矾溶液中加入氨水,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离子方程式是: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5、向含1mol明矾的溶液中加入含2mol Ba(OH)2的溶液,化学方程式是:KAl(SO4)2 + 2Ba(OH)2 = KAlO2 + 2BaSO4↓+ 2H2O。
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精选17篇)

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精选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条据书信、规章制度、礼仪常识、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normative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tiquette knowledge, self introdu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精选17篇)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精选17篇)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篇2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铝金属材料

铝 金属材料一、铝: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 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其导电性在银铜金之后 2、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Al+3Cl 22AlCl 3 4Al+3O 2 2Al 2O 3常温也可以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常用来解释为什么铝不容易生锈2 与酸反应:A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盐酸,稀硫酸等,生成氢气 2Al+6HCl===2AlCl 3+3H 2↑2Al+6H +=2Al 3++3H 2↑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Al+6H +=2Al 3++3H 2↑B 、与氧化性酸反应,发生钝化,即铝、铁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注意: ① 如果是稀硫酸或者是稀硝酸,则不会发生钝化② 如果是热的浓硫酸或者是热的浓硝酸,也不会发生钝化 3 与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 2Al+2NaOH+6H 2O===2NaAlOH 4+3H 2↑2Al+2OH –+6H 2O=2AlOH 4–+3H 2↑4 与盐反应: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发生置换反应 2Al+3Cu 2+===3Cu+2Al 3+5 与氧化物反应:发生铝热反应 2Al+Fe 2O 3Al 2O 3+2Fe注意事项:① 反应物铝和金属氧化物统称铝热剂② 铝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③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1、存在形式:氧化铝主要存在刚玉中,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 A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 B 、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熔沸点高.3、化学性质:1 电解反应:电解氧化铝用于制取金属铝2Al 2O 3 ========= 2Al + 3 O 2 ↑ 2 两性氧化物即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A 、氧化铝与酸反应: Al 2O 3+6HCl =AlCl 3+3H 2O B 、氧化铝与碱反应: Al 2O 3+2NaOH+3H 2O =2NaAlOH 4 三、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 不溶于水,强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1 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AlOH 3 ===== Al 2O 3+2H 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2 两性氢氧化物:A 、与酸反应:AlOH 3 + 3HCl= AlCl 3 + 3H 2OB 、与碱反应:AlOH 3 + NaOH =NaAlOH 43、制取:实验室一般用铝盐跟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AlCl 3+3NH 3·H 2O === AlOH 3↓+3NH 4Cl电解△Al3+ + 3NH3·H2O === AlOH3↓+3NH4+注意:弱酸比如碳酸,弱碱比如氢氧化钠均不能使氢氧化钠溶解4、知识补充:四羟基合铝酸盐{AlOH4– }的性质:AlOH4–可以看成AlOH4–= AlOH3+OH–(1)与不能共存的离子:只要不能与氢氧根共存的离子,都不能与AlOH4–共存,比如:铁离子、铝离子、碳酸氢根等(2)铝盐可以跟四羟基合铝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Al3+ + 3AlOH4–=4 AlOH3↓(3)四羟基合铝酸盐也可以和酸反应,比如实验室也可以利用四羟基合铝酸盐跟二氧化碳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铝A、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B、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四、铝合金:1、合金的概念:金属跟金属,或者金属跟非金属通过加热融合而形成的混合物.2、合金的特征:两大一小1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大2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低3 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强3、铝合金的优点: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成型等优点4、铝合金的用途:经常用于制造飞机构件,建筑业及电子行业等.五、金属材料:1、分类: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1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是指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2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所有的金属材料统称有色金属注意事项:① 黑色金属只是一种称呼,并不是说黑色金属都是黑色的② 黑色金属材料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2、黑色金属—钢铁:1 铁的合金主要包括钢铁和生铁,其中生铁的含碳量比较高2 铁的使用经历了一个“铁—普通钢—不锈钢等特种钢”的演变3 不锈钢主要是在普通钢的基础上加入铬、镍等元素,不锈钢有很多类型,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其含铬量一般都大于12%.3、有色金属材料—金、银、铜1 金银铜的三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导电性:银>铜>金 导热性:银>铜>金 延展性:金>银>铜2 物理性质:金是黄色金属、银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金属 其中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3 化学性质:金: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基本不与任何物质反应.银:银的化学性质也很稳定,除了跟硝酸、浓硫酸等少数氧化剂反应外,也基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铜:铜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活泼(1) 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是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或者铜绿,方程式为: 2Cu+O 2+H 2O+CO 2====Cu 2OH 2CO 3(2) 铜在加热或者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非金属反应:2Cu+O 2====2CuO 2Cu+S====Cu 2S(3) 铜及其化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时常伴着颜色变化4 CuO ======2Cu 2O + O 2↑ CuSO 4·5H 2O====CuSO 4+5H 2O ↑△ △△高温六、铝的图象问题总结:1、铝盐与氨水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因此无论是铝盐里面加入氨水,还是氨水里面加入铝盐,反应都是一样的,因此图像也应该相同,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Al3+ + 3NH3·H2O === AlOH3↓+3NH4+1mol 3molC、图像:1 铝盐里面加入氨水:2 氨水中加入铝盐2、铝盐与强碱以氢氧化钠为例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因此往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跟氢氧化钠里面加入铝盐,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A、实验现象:①先生成沉淀铝盐里面Al3+较多,加入OH-后生成AlOH3沉淀②沉淀消失AlOH3与OH-继续反应,生成〔AlOH4〕-B、离子方程式:① Al3+ + 3OH - = AlOH3↓ 1mol 3mol② AlOH3 + OH- = 〔AlOH4〕-1mol 1mol C、图像:D、习题:例1. 向30毫升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 NaOH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 3mLB.C. 15mLD.例2 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1a mol 2b mol 3 a/3 mol4b/3 mol 50 mol 64a-bmolA. 12456B. 1456C. 12356D. 135总结:a mol AlCl3与b mol NaOH反应,沉淀的物质的量的讨论情况:A、 b≤3a 时,先写离子方程式,计算沉淀时,要以不足的量来计算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bmol b/3 mol所以当b≤3a 时,即氢氧化钠不足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b/3molB、 3a<b<4a时,同样写离子方程式,然后判断哪个反应物不足,要以不足的物质来计算沉淀的质量.① 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即AlCl3不足bmol amol 此时沉淀应该以AlCl3来算②AlOH3 + OH- = 〔AlOH4〕-amol amolb-3amol b-3amol b-3amol 则生成的沉淀为a-b-3a=4a-bmol所以当3a<b<4a 时,此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4a-bmol C 、 当b ≥4a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2 往氢氧化钠溶液里面加入铝盐 A 、实验现象:① NaOH 溶液中出现沉淀,沉淀立即消失氢氧化钠溶液里面OH -较多,加入Al 3+后生成AlOH 3沉淀,沉淀马上又跟OH -反应② 继续滴加Al 3+后沉淀突然增多后不变Al 3+与〔AlOH 4〕-反应生成AlOH 3后,AlOH 3不消失 B 、离子方程式:① Al 3+ + 3OH - = AlOH 3↓ ,AlOH 3 + OH - = 〔AlOH 4〕- 1mol 1mol 1mol 1mol 1mol 3mol 1mol 1mol 即第一步发生 Al 3+ + 4OH - = 〔AlOH 4〕- ② Al 3+ + 3 〔AlOH 4〕- = 4 AlOH 3↓1mol 3 mol即加入的Al 3+要先花3mol 去跟OH -反应形成1mol 〔AlOH 4〕-,然后1mol Al 3+再跟1mol 〔AlOH 4〕-反应形成沉淀. C 、图像:3、Na〔AlOH4〕与CO2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因此无论是Na〔AlOH4〕里面加入CO2,因此生成的沉淀应该不会消失,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C、图像:4、Na〔AlOH4〕与HCl的反应: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盐酸,因此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跟往HCl里面加入Na〔AlOH4〕,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A、实验现象:① Na〔AlOH4〕溶液出现沉淀②继续滴加HCl,沉淀消失B、离子方程式:①〔AlOH4〕-+ H+ = AlOH3↓+H2O1mol 1mol② AlOH3+ 3H+ = Al3+ +3H2O1mol 3mol C、图像:2 往HCl 里面加入Na 〔AlOH 4〕: A 、实验现象:① HCl 溶液先出现沉淀,沉淀迅速消失 ② 继续滴加Na 〔AlOH 4〕,沉淀不变 B 、离子方程式:① 〔AlOH 4〕-+ H + = AlOH 3↓+H 2O AlOH 3+ 3H + = Al 3+ +3H 2O 即第一步的总反应为:〔AlOH 4〕-+ 4H + = Al 3+ +3H 2O ② Al 3+ + 3AlOH 4–=4 AlOH 3↓ C 、图像:5、向AlCl 3、MgCl 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1实验现象: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达最大值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溶解.2离子方程式: Al 3++3OH -=AlOH 3↓ Mg 2++2OH - =MgOH 2↓ AlOH 3+OH -=〔AlOH 4〕- 3 图像:。
高三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大全

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方程式总结Na、Na2O、Na2O2钠与非金属反应4Na+O2====2Na2O 2Na+O2点燃Na2O2Cl2 +2Na点燃2NaCl 2Na+H2△2NaH2Na+S====Na2S(爆炸)钠与化合物反应2Na+2H2O====2NaOH+H2↑4Na+TiCl4(熔融)====4NaCl+Ti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H2O====2NaOH 2Na2O+O2△2Na2O2Na2O+CO2====Na2CO3Na2O+2HCl====2NaCl+H2O2Na2O2+2H2O====4NaOH+O2↑(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NaOH2NaOH+2Al+2H2O====2NaAlO2+3H2↑2NaOH(过量) +CO2====Na2CO3+H2ONaOH +CO2(过量)====NaHCO32NaOH +SiO2====Na2SiO3+H2O(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2NaOH+Al2O3====2NaAlO2+H2O2NaOH+Cl2====NaCl+NaClO+H2ONaOH+HCl====NaCl+H2ONaOH+H2S(足量)====NaHS+H2O2NaOH+H2S(少量)====Na2S+2H2O3NaOH+AlCl3====A l(O H)3↓+3NaClNaOH+Al(OH)3====NaAlO2+2H2ONaOH+NH4Cl△NaCl+NH3↑+H2O4NaOH + AlCl3====NaAlO2+ 3NaCl+2H2ONaAlO2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Na2CO3、NaHCO3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Na2CO3+HCl====NaHCO3+NaClNa2CO3 + CO2+ H2O====2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2NaHCO3△Na2CO3 + CO2↑+ H2OAl铝和非金属反应:4Al+3O2点燃2Al2O3(纯氧) 2Al+3S△Al2S3 2Al+3Cl2△2AlCl3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Al2O3+2Fe铝和酸反应2Al + 6HCl====2AlCl 3 + 3H 2↑ 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Al+6H 2SO 4(浓)△Al 2(SO 4)3+3SO 2↑+6H 2OAl+4HNO 3(稀)====Al(NO 3)3+NO↑+2H 2O (Al 、Fe 在冷、浓的硫酸、硝酸中钝化) 铝和强碱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Al 2O 3、Al(OH)3()232424232322Al O 3H SO Al SO 3H O A l O 2NaOH 2NaAlO H O +====+⎫⎬+====+⎭(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 2Al(OH)3△Al 2O 3+3H 2OAl(OH)3+3HCl====AlCl 3+3H 2O 2Al(OH)3+3H 2SO 4====Al 2(SO 4)3+6H 2O Al(OH)3+NaOH====NaAlO 2+2H 2O铝盐AlCl 3+3NaOH====A l (O H )3↓+3NaCl AlCl 3+3NH 3·H 2O====Al(OH)3↓+3NH 4Cl2AlCl 3+3Na 2CO 3+3H 2O====2Al(OH)3↓+3CO 2↑+6NaCl AlCl 3+3NaHCO 3====Al(OH)3↓+3CO 2↑+3NaCl AlCl 3+3NaAlO 2+6H 2O====4Al(OH)3↓+3NaCl AlCl 3+4NaOH====NaAlO 2 + 3NaCl +2H 2OAl 2(SO 4)3+3Na 2S+6H 2O====2Al(OH)3↓+3H 2S ↑+3 Na 2SO 4以下为铝及其化合物常见的离子方程式2Al + 6H +===2Al 3+ + 3H 2↑2Al + 2OH- + 2H2O====2AlO2- + 3H2↑Al3+ + 3OH-====Al(OH)3↓Al3+ + 4OH-====AlO2- + 2H2OAl3+ + 3NH3·H2O====Al(OH)3↓+ 3NH4+2Al3+ + 3CO32- + 3H2O====2Al(OH)3↓ + 3CO2↑ Al3+ + 3HCO3-==== Al(OH)3↓ + 3CO2↑Al3+ + 3HS- + 3H2O ====Al(OH)3↓ + 3H2S↑2Al3+ + 3S2- + 6H2O ====2Al(OH)3↓ + 3H2S↑Al3+ + 3AlO2- + 6H2O====4Al(OH)3↓AlO2- + H+ + H2O ====Al(OH)3↓AlO2- + 4H+ ====Al3+ + 2H2OAlO2- + CO2 + 2H2O====Al(OH)3↓+ HCO3-Al2O3 + 6H+====2Al3+ + 3H2OAl2O3 + 2OH-====2AlO2- + H2OAl(OH)3 + 3H+====Al3+ + 3H2OAl(OH)3 + OH-====AlO2- + 2H2O铁及其化合物2Fe+ 3Cl2点燃2FeCl33Fe+2O2点燃Fe3O4Fe+S △FeS 2Fe+3Br2====2FeBr3Fe+I2△FeI23Fe+4H2O(g)高温Fe3O4+4H2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Fe+SnCl4====FeCl2+SnCl2Fe + H2S====FeS+H2↑2Fe +6H2SO4(浓)====Fe2(SO4)3+3SO2↑+6H2OFe +H2SO4(稀)====FeSO4+H2↑Fe +6HNO3====Fe(NO3)3+3NO2↑+3H2OFe +4HNO3====Fe(NO3)3+NO↑+2H2O8Fe +30HNO3====8Fe(NO3)3+3N2O↑+15H2O10Fe +36HNO3====10Fe(NO3)3+3N2↑+18H2O8Fe +30HNO3====8Fe(NO3)3+3NH4NO3+9H2OFe(Al) +H2SO4(浓)室温下钝化Fe +(CH3COO)2Cu====Cu+(CH3COO)2FeFeO3FeO + 2Al高温Al2O3+3Fe 6FeO+O2△2Fe3O4FeO+4HNO3====Fe(NO3)3+NO2↑+2H2OFe2O3Fe2O3+2Al高温Al2O3+2Fe Fe2O3+3CO高温2Fe+3CO2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2O3+6HCl====2FeCl3+3H2OFe3O4Fe3O4+4H2△3Fe+4H2O Fe3O4+8HCl(浓)△FeCl2+2FeCl3+4H2OFe(OH)2、Fe(OH)34Fe(OH)2 +O2+2H2O====4 Fe(OH)32Fe(OH)3△Fe2O3+3H2OFeCl22FeCl2 + Cl2====2FeCl3FeCl2+Mg====Fe+MgCl2FeCl32FeCl3+Fe====3FeCl22FeCl3+Cu====2FeCl2+CuCl2(用于雕刻铜线路板)2FeCl3+H2SO3+H2O====H2SO4+2FeCl2+2HCl2FeCl3+Zn====2FeCl2+ZnCl22FeCl3+H2S====2FeCl2+2HCl+S↓2FeCl3+2KI====2FeCl2+2KCl+I2FeCl3+3NH3·H2O====Fe(OH)3↓+3NH4Cl2FeCl3+3Na2CO3+3H2O====2Fe(OH)3↓+3CO2↑+6NaClFeCl3+3NaHCO3====Fe(OH)3↓+3CO2↑+3NaCl2FeCl3+ SO2+ 2H2O ==== 2FeCl2+ H2SO4+ 2HClFeCl3 + 3KSCN ====Fe(SCN)3+ 3KClFeSFeS + 2HCl====FeCl2 + H2S↑ FeS + H2SO4====FeSO4+ H2S↑其它Fe化合物4FeS2 + 11O2点燃2Fe2O3+ 8SO2Fe2(SO4)3+2Ag====2FeSO4+Ag2SO4(较难反应)Fe(NO3)3+Ag 不反应。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及现象总结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及现象总结高中化学中金属及金属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形式很多。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考查的载体,化学计算等知识考查的载体,化学计算等知识考查的载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高考重点考查的主要是Na 、Mg 、Al 、Fe 、Cu 及其化合物,下面整理了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你的学习有帮助。
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部分: 条目条目反应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则写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现象现象1 钠在空气中燃烧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O 2=Na 2O 2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生成淡黄色固体 2 钠块在空气中氧化钠块在空气中氧化 4Na +O 2=2Na 2O钠表面很快变暗3 钠在氯气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2NaCl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成白色固体 4 钠与硫粉研磨钠与硫粉研磨 2Na + S =Na 2S 研磨爆炸研磨爆炸 5 钠与水反应钠与水反应2Na +2H 2O =2Na ++2OH -+H 2 ↑剧烈,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等6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2Na 2O 2+2H 2O =4Na ++4OH -+O 2↑放热、淡黄色变白变白7 过氧化钠与CO2的反应反应 2Na 2O 2+2CO2=2Na 2CO 3+O 2 放热、淡黄色变白色变白 8 ①纯碱溶液中逐滴加盐酸,至过量加盐酸,至过量②大理石中逐滴加盐酸,至过量盐酸,至过量 ③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至过量CO 32-+H +=HCO 3-;HCO 3-+H +=H 2O +CO 2↑CaCO 3+2H +=H 2O +CO 2↑+Ca 2+ CO 2+Ca 2++2OH -=CaCO 3↓+H 2O CaCO 3+H 2O+ CO 2= Ca 2++2HCO 3-开始无气泡,过量时有气泡出现过量时有气泡出现有气体产生有气体产生先有白色沉淀后消失后消失9 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CO 32-+2H +=H 2O +CO 2↑立即有气泡生成立即有气泡生成10NaOH 溶液滴入饱和溶液滴入饱和 NaHCO 3溶液溶液HCO 3-+OH --=H 2O +CO 32- 无现象无现象11①NaOH 溶液中通入CO 2,至过量,至过量②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CO 2,至过量,至过量 CO 2+2OH-=CO32-+H 2O CO 32-+H 2O+ CO 2= 2HCO 3- Na 2CO 3+H 2O+ CO 2= 2NaHCO 3↓ 2Na ++CO 32-+H 2O+ CO 2= 2NaHCO 3↓ 有晶体析出有晶体析出12小苏打受热分解小苏打受热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 分解,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3 镁条投入沸水中镁条投入沸水中Mg+2H 2O(热水)==Mg(OH)2+H 2↑ 有酚酞的水变红 14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Al 2O 3+6H+=2Al 3++3H 2O 2Al +6H +=2Al 3++3H 2↑片刻,有气泡产生产生1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Al 2O 3+2OH -=2AlO 2-+H 2O2Al +2OH -+2H 2O =2AlO 2-+3H 2↑片刻,有气泡产生产生16 氧化铝溶于盐酸溶液氧化铝溶于盐酸溶液 Al 2O 3+6H +==2Al 3++3H 2O 17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2O 3+2OH -=2AlO 2-+H 2O18 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量氨水Al 3++3 NH 3·H 2O =Al(OH)3↓+3NH 4+有白色絮状沉淀有白色絮状沉淀19 氢氧化铝中加盐酸氢氧化铝中加盐酸 Al(OH)3+3H +=Al 3++3H 2O白色固体溶解白色固体溶解 20 Al(OH)3与NaOH 溶液反应液反应Al(OH)3+OH -=AlO 2-+2 H 2O 白色固体溶解白色固体溶解21 加热氢氧化铝加热氢氧化铝 2Al(OH)3 = Al 2O 3+3H 2O22铁在氯气中燃烧铁在氯气中燃烧2Fe +3Cl 2=3FeCl 3棕褐色的烟,溶于水成黄色溶液溶于水成黄色溶液 23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Cu +Cl 2=CuCl 2棕黄色的烟,溶于水成蓝色溶液溶于水成蓝色溶液 24 铁与水蒸气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4H 2O (g)=Fe 3O 4+4H 2气体生成,点燃淡蓝色火焰燃淡蓝色火焰25 FeCl 3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氧化钠Fe 3++3OH-=Fe (OH)3↓ 产生红褐色沉淀产生红褐色沉淀26 氢氧化亚铁放置在空气中空气中4Fe (OH)2+O 2+2H 2O =4Fe(OH)3 沉淀有白色变灰绿最后为红褐色灰绿最后为红褐色 27加热氢氧化铁加热氢氧化铁2Fe(OH)3=Fe 2O 3+3H 2O28 氧化铁溶于盐酸中氧化铁溶于盐酸中 Fe 2O 3 + 6H +==2Fe 3+ + 3H 2O 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黄色溶液29 四氧化三铁溶于盐酸中酸中Fe 3O 4 + 8H +=Fe 2++2Fe 3+ +4H 2O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溶液黄绿色溶液30 氧化亚铁溶于盐酸中氧化亚铁溶于盐酸中 FeO+ 2H +==Fe 2++ H 2O 黑色固体溶,浅绿色黑色固体溶,浅绿色31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入氯气2 Fe 2++Cl 2=2 Fe 3++2Cl -浅绿色溶液变黄浅绿色溶液变黄32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酸性双氧水溶液入酸性双氧水溶液2 Fe 2++2H + + H 2O 2=2 Fe 3++2H 2O浅绿色溶液变黄色溶液溶液33 用KSCN 检验Fe 3+存在存在 Fe 3+ +3SCN -==Fe(SCN)3血红色溶液血红色溶液 34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 3+++Fe =3Fe 2++黄色变浅绿色黄色变浅绿色35 氯化铁溶液中插入铜丝氯化铁溶液中插入铜丝 2Fe 3++Cu =2Fe 2++ Cu 2+ 黄色变蓝色黄色变蓝色36 CuO 溶于盐酸中溶于盐酸中CuO+2H +==Cu 2++H 2O黑色粉末溶,变蓝色变蓝色 37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 Cu 2++2OH- =Cu(OH)2↓ 蓝色沉淀蓝色沉淀38 氢氧化铜溶于盐酸中氢氧化铜溶于盐酸中 Cu(OH)2+ 2H +== Cu 2++ 2H 2O 蓝色沉淀溶,蓝色液蓝色液 39加热氢氧化铜加热氢氧化铜Cu(OH)2 =CuO+H 2O蓝色固体变黑色蓝色固体变黑色二.金属及其化合物提高部分:条目条目反应方程式反应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写离子方(若是离子反应写离子方程式)程式)现象现象 40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2Na+2H 2O+Cu 2+ ===Cu(OH)2↓+2Na + +H 2↑剧烈,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沉淀生成41 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盐酸,至过量 AlO 2-+H ++H 2O===Al(OH)3↓Al(OH)3+3H +===Al 3++3H 2O 先有白色沉淀后又溶解溶解42 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液中通入过量 的CO 2AlO 2-+CO 2+2H 2O===Al(OH)3↓+HCO 3-白色沉淀生成,不溶白色沉淀生成,不溶43 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至过量至过量Al 3++3OH- ===Al(OH)3↓Al(OH)3+OH-== AlO 2-+2H 2O 先有白色沉淀后又溶解溶解44 Al 3+与AlO 2-溶液混合溶液混合 Al 3++3AlO 2- +6H 2O== 4A l(OH)3↓ 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5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稀硝酸中 有NO 生成生成3FeO+10H+ +NO 3- = 3Fe 3+ + NO↑+5H 2O 黑色固体溶解生成气体,黄色溶液气体,黄色溶液46 四氧化三铁溶于氢碘酸铁溶于氢碘酸 Fe 3O 4+ 8H + + 2I - =3Fe 2+ + I 2 +4H 2O黑色固体溶解生成棕红色溶液棕红色溶液 47 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溶液中加入氯化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5Fe 2+ +MnO 4- + 8H + = 5Fe 3+ + Mn 2++4H 2O紫色褪去变浅黄色紫色褪去变浅黄色48 FeCl 2溶液中加入稀HNO 3有NO 生成生成 3Fe 2++4H + +NO 3- = 3Fe 3+ + NO↑+2H 2O 生成气体,浅绿色溶液变黄色溶液溶液变黄色溶液49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KI2Fe 3+ +2I- = 2Fe 2++ I 2 黄色溶液变棕色溶液黄色溶液变棕色溶液50 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至SO 42-完全沉淀完全沉淀 Al 3++2SO 42-+2Ba 2++4OH-=2BaSO 4↓ +AlO 2-+2H 2O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51 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至Al 3+完全沉淀完全沉淀 2Al 3++3SO 42-+3Ba 2++6OH-=3BaSO 4↓ +2Al(OH)3↓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52 向FeCl 2溶液中投入Na 2O 2固体固体2Na 2O 2+2H 2O=4Na ++ 4OH- +O 2↑4Fe 2++ O 2 + 8OH- +2H 2O= 4Fe(OH)3↓ 有无色气体放出,同时生成红褐色沉淀同时生成红褐色沉淀以上就是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及现象总结,我们不仅要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更应当在化学学习中全面、正确地运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1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 )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1 )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
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1 )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矾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1 )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银,密度小于4.5g/cm3 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1 )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学习目标】1、掌握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了解过氧化钠的用途;2、理解并掌握碳酸钠的物质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3、了解焰色反应及K、Na的特征焰色。
【重要方程式】【学习内容】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Na2O)(氧元素的化合价-2价)(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与水化合生成NaOH,接触潮湿的空气会变质.(2)化学性质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Na2O + H2O = 2NaOH②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 + CO2 = Na2CO3③与酸反应:Na2O + 2HCl = 2NaCl + H2O④加热时:Na2O + O2 = 2Na2O22、过氧化钠(Na2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过氧化物(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滴水生火)实验:将水滴入装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在试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检查产生的气体。
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会发生什么?振荡后是什么现象?现象: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溶液变红,红色褪色。
解释:反应产生O2,反应放出热量,有NaOH生成, Na2O2有漂白性。
方程式:2Na2O2+ 2H2O = 4NaOH + O2↑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用途:Na2O2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
为氧化性漂白、永久性漂白。
②与二氧化碳反应(吹气生火)实验:用长玻璃管向蘸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
现象:Na2O2与CO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氧气,导致脱脂棉燃烧。
方程式:2Na2O2+ 2CO2= 2Na2CO3+ O2↑(Na2O2常作供氧剂)用途:利用此反应Na2O2可以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3、氧化钠(Na2O)与过氧化钠(Na2O2)的区别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注意】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
03铁、铜及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高考重要化学方程式汇总

②过量锌:2Fe3++3Zn 2Fe+3Zn2+
(4)与KI溶液反应
①化学反应:2KI+2FeCl3 2FeCl2+I2+2KCl
②离子反应:2Fe3++2I- 2Fe2++I2(FeI3不存在的原因)
③反应现象: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产生紫黑色沉淀
(5)与H2S反应
(3)与C反应
①FeO:2FeO+C 2Fe+CO2↑
②Fe3O4:Fe3O4+2C 3Fe+2CO2↑
③Fe2O3:2Fe2O3+3C 4Fe+3CO2↑
(4)与Al反应(铝热反应)
①FeO:2Al+3FeO 3Fe+Al2O3
②Fe3O4:8Al+3Fe3O4 9Fe+4Al2O3
③Fe2O3:2Al+Fe2O3 2Fe+Al2O3
(1)与H2反应
①FeO:FeO+H2 Fe+H2O
②Fe3O4:Fe3O4+4H2 3Fe+4H2O
③Fe2O3:Fe2O3+3H2 2Fe+3H2O
(2)与CO反应
①FeO:FeO+CO Fe+CO2
②Fe3O4:Fe3O4+4CO 3Fe+4CO2
③Fe2O3:Fe2O3+3CO 2Fe+3CO2(高炉炼铁的主反应)
知识点8硫酸铜的性质
1.与强碱溶液反应
(1)离子反应:Cu2++2OH- Cu(OH)2↓
高一化学必修一 详解总结 元素化合物知识整合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金属钠(一)钠1.物性金属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大,熔点为℃、沸点为℃2.化性(1)跟非金属反应:4Na+O2=2Na2O,(空气中钠的切面变暗 2Na+O2Na2O2(黄色火焰) Na2O2比Na2O 稳定 2Na+Cl2 NaCl(白烟) 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OH +H2↑现象:①浮: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②声: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
③游: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迅速游动最后消失,④红: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
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2H2O+CuSO4=Na2SO4 +Cu(OH)2↓+H2↑3.钠的制取和存放(1)制备:2NaCl(熔融) 2Na+Cl2↑(2)钠的存放: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
(3)用途:强还原剂,工业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如:4Na+TiCl4(熔融)=Ti+4NaCl,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二).钠的化合物1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3.氢氧化钠(NaOH)是常见的强碱,是一种白色片状晶体,。
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热),易吸水而发生潮解,在空气中还易变质,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
俗名:苛性钠、烧碱、火碱,氢氧化钠有很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保存:密封保存。
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皮塞。
因为烧碱能与玻璃成分中的SiO2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Na2SiO3使玻璃塞与瓶口粘结。
二、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只有铝密度2/3,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
金属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
在冶金工业上,金属镁常做脱氧剂和还原剂。
(2)化学性质(还原性)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Mg + O2点燃2MgO3Mg + N2点燃Mg3N2 Mg + Cl2点燃MgCl2②与酸反应与镁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硫酸、盐酸等反应生成氢气:Mg + 2H+=Mg2+ + H2↑与镁与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等反应,但不生成氢气:Mg + 2 H2SO4(浓) = MgSO4 + SO2↑+ 2H2O③与某些氧化物反应2Mg + CO2点燃2MgO + C现象:燃着的镁条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在集气瓶的内壁有黑色固体附着。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一)记忆口诀钠块银白质柔软,置于空气色变白,燃烧产物黄色固,阴阳比数1比2呼吸潜水供氧剂,氧化性强可漂白,黄豆钠块投入水,浮熔游嘶小变红,钠酸反应更剧烈,钠盐反应水优先,钠要保存煤油中,失火要用沙盖灭,钠钾火焰的焰色,黄紫蓝玻要记熟,纯碱苏打小苏打,小的受热遇碱变苏打,遇酸皆放CO(读C、O、2),碳酸钠中速度慢。
2(二))钠及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据电子守恒配平。
非氧化还原反应:设1法,把跟其他元素联系较多的物质系数设为1,利用彼此联系配平。
1.钠与氧气反应常温4Na+O=2Na O(白色)22加热2Na+O2Na O(淡黄色)222.钠与水反应2Na+2H O=2NaOH+H↑现象:浮熔游嘶小红222Na+2H O=2Na++2OH-+H↑223.氧化钠与水反应Na O+H O=2NaOH22Na O+H O=2Na++2OH-22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O+2H O=4NaOH+O↑22222Na O+2H O=4Na++4OH-+O↑2222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O+2CO=2Na CO+O2222326.少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O=Na CO+H O22322OH-+CO=CO2-+H O232足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OH+CO=NaHCO2OH-+CO=HCO-2337.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反应Na CO+HCl=NaCl+NaHCO233CO2-+H+=HCO-33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Na CO+2HCl=2NaCl+CO↑+H O2322CO2-+2H+=CO↑+H O322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先无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稀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立即有气体生成;两试剂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8.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NaHCO +HCl = NaCl + CO + H O322HCO - + H + = CO ↑+ H O32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快些9.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HCO + NaOH = Na CO + H O3232HCO - + OH -= CO 2-+ H O33 210.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Na CO + CO + H O = 2NaHCO 23223CO 2-+ CO + H O =2HCO -3223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有晶体( N aHCO )析出311.加热碳酸氢钠固体2NaHCO二、镁铝及其化合物(一)记忆口诀3 Na CO + CO ↑+ H O (提纯、差量法计算)2 3 2 2二氧化碳镁条燃,铝热反应很耀眼。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氧化物2、氢氧化物3、盐补充:侯氏制碱法(由氯化钠制备碳酸钠)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CO2,利用NaHCO3溶解度较小,析出NaHCO3,将析出的NaHCO3晶体煅烧,即得Na2CO3。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 a2CO3+CO2↑+H2O↑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AlO2+HCl+H2O=Al(OH)3↓+NaCl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锂钠钾钙锶钡铜紫红色黄色紫色砖红色洋红色黄绿色蓝绿色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2CO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总结(K12教育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及现象总结
高中化学中金属及金属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形式很多。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考查的载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高考重点考查的主要是Na、Mg、Al、Fe、Cu及其化合物,下面整理了金属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部分:
二.金属及其化合物提高部分:
以上就是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及现象总结,我们不仅要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更应当在化学学习中全面、正确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