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必须关注的一个课题,想要对问题生有效的管理需要班主任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供大家分享。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一一、案例陈述:记得20xx年9月高一新开学,当时我负责担任高一某班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心理压力蛮大的,但是我尽量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其中有一个学生陈某,刚开学时接触觉得他是一个说话斯文,性格文静,在班上没什么违纪的行为,听话,乖巧,爱学习的男生,感觉良好。

但是时间过去没多久,在高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试过后,观察班上学生成绩的时候,就发现陈某的期中试成绩相比入学成绩,退步很大。

虽说陈某的成绩不是拔尖的,但从初三毕业到现在也没几个月时间,成绩怎么会由班上中等水平一下子落到倒数几名呢?这实在令人疑惑,于是我就开始认真观察他的行为,并向与他交往比较密切的学生打探情况,终于发现他又上网玩游戏的行为,并且逐渐成瘾,再无心思学习,甚至出现逃课现象,成绩最终一落千丈。

二、案例分析:根据我的多方了解,终于知道陈某以前初中成绩还好,初三毕业考试考得比较理想,在暑假过于放松自己,和一帮朋友学会上网,玩游戏,聊Q等。

由于以前比较少接触网络,现在在朋友引导下,感觉十分新奇,好玩,有趣,在暑假时就没法控制自己,整天跑去上网,养成了上网的坏习惯。

尽管高中新学期,来到新学校,有新同学,但陈某还是没办法克制自己的网瘾。

平时经常向我借故请假,撒谎身体不舒服,或者要买生活必需品等,趁机出去上网。

当时我还不发觉他是趁机出去上网,尽量批假给他。

还有就是虽然陈某是住宿生,但在晚睡后,趁我查房检查人数后,他再偷偷爬墙出去上网,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溜回来。

或者确实没办法出去上网,就利用手机上网,晚上根本没休息,因此导致出现白天上课走神,打瞌睡,练习、作业没完成等行为,成绩一下子就降落下来。

三、措施方法和反思虽然我工作已有两年,但是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经验不足,面对这种情况,深感自己的责任比较重,非常希望能够挽救这位学生。

教师教育学生的案例分析(3篇)

教师教育学生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中学七年级一班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他性格孤僻,学习成绩较差,经常旷课、打架、逃学。

在课堂上,他经常扰乱课堂秩序,与同学关系紧张,班主任和其他老师都感到十分头疼。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小明的行为进行教育转化。

二、案例分析1. 了解问题原因首先,班主任通过与小明谈心、与家长沟通、查阅学生档案等方式,了解到小明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1)家庭环境:小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关爱和陪伴,导致他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温暖。

(2)性格因素:小明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3)学习压力:小明学习成绩较差,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导致他产生厌学情绪。

2. 制定教育方案针对小明的问题,班主任制定了以下教育方案:(1)关心关爱:班主任经常找小明谈心,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关心和鼓励,让他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2)家校合作:班主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共同制定教育措施。

(3)心理辅导:班主任建议小明参加学校心理咨询,帮助他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

(4)课堂教育:在课堂上,班主任注重对小明的关注,给予他更多的表现机会,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5)团队建设: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小明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 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学习态度:小明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努力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2)人际关系:小明学会了与人交流,与同学的关系逐渐融洽,不再打架、逃学。

(3)心理素质:小明在心理辅导下,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三、案例分析总结1. 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了解问题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2. 班主任要注重关心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3. 班主任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出现教育问题案例分析(3篇)

出现教育问题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资源的配置日益优化。

然而,在教育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一些教育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学生厌学现象尤为突出。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二、案例描述小明,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近期,小明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甚至有逃课的倾向。

在与小明及其家长沟通后,了解到以下情况:1. 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较高,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采用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导致小明对学习失去信心。

2. 学校因素:小明的班主任对后进生关注不足,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

3. 学生自身因素:小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对学习缺乏兴趣。

在班级中,他感到自己被边缘化,与同学关系紧张。

三、成因分析1.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案例中小明的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陪伴,导致小明在学习上缺乏安全感,产生厌学情绪。

2.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就。

案例中,小明的班主任对后进生关注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自身因素:学生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因素也会影响学习态度。

案例中小明的内向性格和缺乏自信,导致他对学习失去兴趣。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成长,多陪伴、多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

同时,父母要调整教育方式,避免过度批评和惩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 改进学校教育:学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3. 培养学生自信: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自信。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精选21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精选21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精选21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篇1用爱开启,用心沟通美国著名教师贝特西·罗杰斯曾说过:“孩子就姓花蕾一样,有不同的花期。

”对待不同的孩子,教师应该像对待花蕾一样,用爱心去呵护、用责任心去浇灌、用细心去观察、用耐心去等待。

对待问题学生这“四心”更是不可或缺。

梁培亮是我们班一位聪明的学生,他喜欢读书,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回答得很响亮。

但是好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他很懒动手写字,不交作业是家常便饭,导致他会读不会写,成绩一塌糊涂。

开学第一次安排座位的时候,我就特意安排他和我们班学习最好、最勤奋的女生坐一桌,为的就是他能向同桌学习,认真学习。

也许是刚开学还没了解我,不敢放肆吧,虽然字写得很丑,而且没写完,但是还是能按时交作业的,这一点让我很意外。

本以为他升上二年级了,懂事了,准备对他进一步要求,争取把字写好来。

没想到只坚持了一周半,他就原形毕露了,又开始不交作业了。

本想着严惩他的,他不按时交就罚他双倍补回来。

可是想想,这方法要是管用,他一年级的老师也不至于这么头疼啊。

罚他补做,只会让他的作业越堆越多,越多他就越厌烦,厌烦的情绪一旦产生,想他写字就更难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他不喜欢写字的原因,于是我放弃了严惩他的想法。

为了找到培亮不喜欢写字的的原因,每次做作业我都认真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通过观察,发现他每次做作业刚开始都会很认真,可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削笔。

刚开始我以为他是故意拖延时间,不做作业的。

后来发现他抓笔的姿势不正确,而且写字很用力,所以没写几个字笔就会断。

当时我很惭愧,我不应该见他不交作业就生气,应该早点关心和帮助他的,可是如何才能让他接受我的教育和帮助呢?我开始了探索,为了不引起他的排斥心理,我借抽查背书的机会,肯定了他读书认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等优点。

他听到我这么表扬他,毫无遮掩地笑了。

后来我们也谈到了写字的问题,通过交谈,我了解到他不愿意写字是因为写得手很痛。

对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3篇)

对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教育问题学生一直是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

这类学生往往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以一位问题学生为例,探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案例描述小李,男,15岁,某中学初三学生。

自入学以来,小李的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倒数,且经常逃课、打架、破坏公物。

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他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不服从管教,甚至对老师进行辱骂。

家长对此十分担忧,但苦于无法改变小李的现状。

三、问题分析小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成绩差:小李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导致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倒数。

2. 行为习惯差:小李经常逃课、打架、破坏公物,严重影响班级纪律。

3. 人际关系差:小李逆反心理严重,不服从管教,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

4. 家庭教育缺失:小李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他缺乏关爱和引导。

四、教育策略针对小李的问题,学校和家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策略: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老师和小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关心、鼓励和尊重,让小李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消除逆反心理。

2. 制定学习计划:针对小李的学习成绩,老师为他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逐步提高成绩。

3. 开展心理辅导:学校为小李提供了心理辅导,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树立自信。

4.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关注小李的学习和生活,为他提供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5. 开展班级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小李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 学习成绩提高:小李的成绩逐步提高,从班级倒数上升到中游水平。

2. 行为习惯改善:小李不再逃课、打架、破坏公物,班级纪律得到明显改善。

3. 人际关系改善:小李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逐渐融洽,逆反心理得到缓解。

4. 家庭关爱增强:家长更加关注小李的学习和生活,为他提供了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学生个人教育案例分析(3篇)

学生个人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小明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庭,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小明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进入小学后,小明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游。

此外,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缺乏自信。

二、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对其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单亲家庭使得小明在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同时,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使得小明在学业上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2. 学习因素小明在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知识薄弱: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小明在小学阶段未能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

(2)学习方法不当:小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低下。

(3)缺乏学习动力:小明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自信心。

3. 心理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由于家庭环境和学业压力,小明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1)加强亲子沟通:鼓励小明与母亲多交流,增进彼此了解,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改善家庭环境:为小明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学校教育(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小明的基础知识薄弱,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帮助他逐步提高。

(2)培养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小明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心理辅导: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克服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3. 社会教育(1)关注农村教育: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教育,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2)加强社区支持:鼓励社区开展各类活动,帮助小明拓展人际关系,提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取得了以下进步:1. 家庭关系改善:小明与母亲的沟通更加顺畅,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2. 学习成绩提高:小明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班级教育难题案例分析(3篇)

班级教育难题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级教育中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学生厌学现象已成为班级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学生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案例描述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0人。

近期,班主任发现班级中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经过调查,发现以下情况:1. 学生小明,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失去信心,常常逃课。

2. 学生小红,家庭环境复杂,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关爱,导致她对学习失去兴趣。

3. 学生小刚,沉迷网络游戏,成绩下滑,严重影响学习。

4. 学生小李,性格活泼,但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影响学习氛围。

三、原因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导致部分学生承受不住压力,产生厌学情绪。

2. 学习兴趣缺失: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学习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如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关爱,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学习。

4. 同伴关系紧张: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状态。

5. 教师教学方式不当: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缺乏互动,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四、解决策略1. 降低学习压力: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 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多陪伴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4. 调整同伴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5.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班主任教育学生案例分析5篇

班主任教育学生案例分析5篇

班主任教育学生案例分析5篇班主任教育学生案例分析1林林自打出生就是个巨大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岁就成了一位肥胖儿童,可身体素质却很差,今日感冒,明天发烧,四季闹病,还早早架上了眼镜。

评析:纵观林林各身体素质表现,都与他缺乏体育锻炼有关,这将会影响他身心的、梦想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行为规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人忽视孩子的身体成长发育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对孩子成长发展不负职责的一种表现,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关键是怎样使孩子,尤其是“豆芽”型孩子、肥胖儿童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呢?方法:1、激发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激发他们在某一项目中有一技之长,如“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就利用活动课时间在班内进行选拔赛,优胜者参加运动会比赛,学生兴趣颇大,斗志昂扬。

又如:能够利用晨会、午会给学生讲名人锻炼身体的趣闻轶事,结合时事体会祖国健儿摘金夺银的喜悦。

2、有计划选择项目进行锻炼,并给以具体的指导。

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一齐进行锻炼,如跳绳、蛙跳、踢毽子等小型的体育活动,有条件还能够和学生一齐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在具体指导孩子体育活动时,要注意把体育活动与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如我校开展的花色橡筋活动,边唱儿歌,边跳橡皮筋,这样会使孩子感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让身心都得到锻炼。

3、教给孩子有关的体育锻炼小常识,注意自我保护。

体育锻炼要收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必须保证活动的科学性。

所以,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锻炼知识和技术。

如:每次锻炼前,要有准备活动,锻炼后要有整理放松活动;起跑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走步、撞人等,注意安全保护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要教育孩子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任何一个活动项目的锻炼资料,都是由不会到会的多次重复才能实现,如不经常锻炼,非但不能构成必须的熟练动作,并且还会前功尽弃,所以必须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应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一张一弛,保证锻炼后的充分休息时间,使身体各部分恢复正常,对于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取得的提高要适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促使其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断得以保证和巩固。

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优秀10篇

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优秀10篇

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优秀10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10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问题学生的写作思路。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篇一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分析]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

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王某
王某是我班的一名学生,受家庭影响,他总是对学习缺乏积极性。

他经常不做作业,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成绩一直徘徊在班级末尾。

一次班会中,我深入了解了王某的家庭环境,发现他的父母工作忙碌,几乎没有时间陪伴他,所以他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针对这种情况,我和王某进行了深入的谈心,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功的故事,引导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同时,我也积极与他的父母沟通,建立家校联系,叮嘱他们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某渐渐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也开始认真听讲、做作业,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张某是我班的另一名学生,成绩优异,但却缺乏自信和交往能力,经常独来独往。

我观察发现,张某经常面临压力和困扰,但由于不善于表达,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导致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张某缓解心理压力、提高交往能力。

我围绕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采用心理讲解、心理引导、分组讨论等方式,鼓励他们敢于回答问题,分享感受,并给予肯定和支持。

同时,我也积极引导张某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交活动,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友谊。

通过这些方式,张某逐渐摆脱了内心的恐惧,放下了心理包袱,不仅成为同学们中的佼佼者,也建立了自信、健康的心态。

总结:以上两个案例,展现了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敏锐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班主任应该采取具体措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环境、社交能力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让学生在不断成长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方向。

教育案例分析个案(3篇)

教育案例分析个案(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课堂行为问题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以某小学五年级一名学生为例,对其课堂行为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旨在探讨课堂行为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二、个案介绍(一)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姓名:小明(化名),男,12岁,五年级学生。

(二)家庭背景小明的家庭结构完整,父母均为上班族,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父母对小明较为关心,但教育方式较为严厉,对孩子的期望较高。

(三)课堂行为问题表现1. 课堂上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2. 与同学发生争执,不懂得尊重他人。

3. 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4. 在课堂上故意捣乱,影响教师和其他同学。

三、成因分析(一)家庭教育因素1. 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小明的父母对他的要求较高,时常以批评、责骂的方式对待小明,导致小明产生逆反心理。

2. 缺乏亲子沟通:小明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较少,父母不了解小明的内心想法,无法为其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学校教育因素1. 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灌输式为主,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管理不善:教师对课堂纪律管理不够严格,导致小明在课堂上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个人因素1. 心理素质较差:小明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无法有效应对。

2. 缺乏自律意识:小明对学习缺乏责任感,不能自觉遵守纪律。

四、解决策略(一)家庭教育方面1. 改善教育方式:父母应采取民主、宽容的教育方式,关注小明的内心需求,尊重他的个性。

2. 加强亲子沟通:父母应多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想法,为其提供正确的引导。

(二)学校教育方面1. 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 加强课堂管理: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

(三)个人因素方面1. 培养心理素质:小明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及反思(共5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及反思(共5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及反思(共5篇)第一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及反思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及反思学生小刚。

纪律差,行为习惯差;他上课常用小动作招惹其他的同学,他经常欺负同学,有时候上课拽女同学的头发、无缘无故骂人,有很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学习成绩差,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他自己都辨认不出自己写的什么字。

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甚至与老师也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这让我非常头疼。

通过与家长联系,我了解到他父母因为在外地工作,不能平时很少回家,他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只注重对他的物质保证,让他吃饱、穿暖,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

在这个环境下,我发现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习惯太差,从小就没有人管理,养成了散漫的性格,加上他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因而,有此前那样的表现。

不过,我相信只要努力、找到了症结所在,一切便会迎刃而解,包括这样的孩子也不例外,毕竟他只是个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

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相处,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

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信赖他。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成绩纪律等方面也大大改善了。

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好了很多。

反思: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通用20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通用20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通用20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篇1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而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以发挥其最大潜力,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学会做人,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认为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学生应当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特别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

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用真情去感化他们,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班的王志勇同学是一名最令老师、家长头痛的学生,他的一言一行总是那么令人讨厌,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表现都是“与众不同”,非常差劲。

因此没有同学想跟他玩,跟他做朋友。

他的行为确实令人感到恐惧、讨厌和无奈,上课时,时而侧坐在玩,时而趴在桌上,时而在座位上玩玩具,不听课,不愿做练习,测验考试乱。

老师批评他,就做好几秒钟,老师视线一离开他,他就放松、捣蛋。

我做班主任就给点面子,其他科的老师真的拿他没办法,影响了老师的教学。

课余时间,经常楼梯趴扶手,用脏话和小动作公开挑衅同学,趁同学不注意推人一把,打人一拳,追着同学打。

他个人卫生差,自理能力也不行,每天他的座位上周围都是纸屑,文具书本满天飞,一天下来手、脸、衣服都弄脏了。

犯了错事,若不是老师亲眼目睹,从来不承认,说谎话,撒赖。

在家不自觉做作业,经常没作业交,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懒惰,怕困难,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要家长在身边看着才做。

他真的一无是处吗?却不然。

当跟他聊天时,当听到他天真的歌声时,我会觉得他很可爱。

在辅导他做作业时,他总是一点就通,很快就掌握,我觉得他是那么的聪明。

于是我心存一种坚定的信念:“有药可救!一定要把他拉上来。

初中教育学生案例分析(3篇)

初中教育学生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3岁,初二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

进入初中后,他面临着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但由于自身原因,小明在新环境中显得有些不适应。

在课堂上,他很少主动发言,作业完成速度较慢,且质量不高。

在课余时间,他喜欢独处,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案例分析1. 学习态度问题小明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上不主动发言,导致与老师、同学互动较少,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果。

(2)作业完成速度慢,质量不高,对学习内容掌握不牢固。

(3)缺乏学习目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2. 交往能力问题小明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导致与其他同学交流困难。

(2)缺乏自信,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容易产生孤独感。

(3)对同学存在误解,难以融入集体。

3. 心理素质问题小明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容易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

(2)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容易产生逃避心理。

(3)对自身期望过高,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三、教育对策1. 调整学习态度(1)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2)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的自信心。

(3)针对小明的作业问题,给予个别辅导,提高他的学习效率。

2. 提高交往能力(1)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有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增进彼此了解。

(2)引导小明学会倾听、表达,提高他的沟通能力。

(3)鼓励小明参加社团活动,培养他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心理素质(1)教育小明正确面对挫折,学会调整心态。

(2)教授小明一些心理调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3)鼓励小明参加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1. 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课堂发言积极,作业完成速度和质量提高。

2. 交往能力得到提升,能够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融入集体。

教育案例分析举例(3篇)

教育案例分析举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某小学六年级学生。

从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在最近的一次数学考试中,他的成绩突然下滑至班级倒数。

这让他的家长和老师都非常担忧,于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二、案例分析1. 案例问题描述小明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数学学科上,具体表现为:(1)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2)做题速度慢,准确率低,容易粗心大意;(3)对数学概念和公式掌握不牢固,解题时常常出现错误;(4)与同学交流时,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数学学习心得,显得比较自卑。

2. 案例原因分析(1)家庭教育因素:小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导致小明在学习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对孩子的错误批评过多,使小明产生了抵触情绪。

(2)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

同时,教师对学生评价单一,过分关注成绩,导致小明在学习上失去了信心。

(3)学生自身因素:小明在性格上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此外,小明在小学阶段一直处于优等生的位置,突然的成绩下滑使他无法接受,产生了焦虑和自卑心理。

3. 案例解决措施(1)调整家庭教育:家长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同时,家长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改进学校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同时,教师要改变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关注学生自身: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小明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

通过心理辅导,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心理咨询师还可以指导小明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4. 案例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明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数学成绩从班级倒数上升到中等水平。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3篇)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然而,在课堂上,小明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他经常在课堂上走神、与同学交头接耳,甚至在老师讲解重要知识点时也会心不在焉。

这导致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家长和老师都十分担忧。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表现:- 小明在课堂上容易分心,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 小明与同学互动频繁,影响课堂纪律。

- 小明对学习缺乏兴趣,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

2. 原因分析:- 个人因素:小明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 家庭因素:家长对小明的期望过高,导致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压力过大,产生逆反心理。

- 学校因素:课堂氛围过于枯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3. 解决措施:(1)针对个人因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设定学习计划,让小明逐渐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控能力。

- 激发学习兴趣:结合小明的兴趣,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

(2)针对家庭因素:- 调整期望值:家长应理解小明的年龄特点,调整期望值,避免给小明过大的压力。

- 亲子互动:多与小明进行亲子互动,了解他的心理需求,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3)针对学校因素:- 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小明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他克服学习困难。

三、实施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课堂注意力有了明显改善。

他开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互动的次数减少,学习兴趣逐渐提高。

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明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四、反思与启示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 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三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三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一、找出问题1、基本情况:程俊,一个多动没有约束力的孩子,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做事无持续性,我行我素,从不记住老师的话。

但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

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唐惠兰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

2、具体表现:(1)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是很严肃的时候,他总是自言自语的在说话,好像周围什么也没有,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天地中,不尊重老师。

(2)对学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视无睹,对学校的一切活动似乎都不感性趣,不爱学习,各科成绩不理想。

(3)课堂上总不停地在书上,课桌上画呀画,老师提醒他只能安静___分钟,自制能力差。

(4)叛逆不听讲,较懒惰,与同学关系不好。

3、教学背景:孩子是父母的全部精神寄托,对孩子太过溺爱,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听妈妈的话,父母感到束手无策。

现在孩子更加自由散漫,每天放学后丢下书包就玩。

4、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

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害。

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男人的爱护,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

二、采取的措施:1、与老师交朋友。

老师经常给予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

安排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

(2) 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

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孩子,并采用“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他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

(3) 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的案例及分析

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的案例及分析

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的案例及分析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的案例及分析【7篇】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的案例有哪些呢?班主任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的案例及分析,希望能够帮到你哟!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的案例及分析篇1野百合也有春天寂静山谷里的野百合,没有华丽外表,远离温室的呵护,也许从来就有人认可或欣赏它,没有谁会给它浇水,更没有谁给它施肥。

那漫天飞舞的花蝴蝶,都不愿在它的身旁做哪怕短暂的停歇,细小的叶子间只有点点的小花。

赤条条地迎风霜、顶烈日、遭雨雪。

但它笑迎每一束阳光、珍爱每一滴雨露、每一缕清风。

它,无时无刻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生机就是这样的不可扼制,生命竟是这样的顽强与珍贵,用有限的生命苦苦追求无限的理想境界和光辉未来。

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比困厄的环境,无以想象的艰难,无与伦比的勇气,给在红尘世俗中挣扎、跌落、失意的人们以启迪、暗示和鼓舞,生命就是拼搏,就是战胜自己,锤炼自己,升华自己。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工作不就是帮助学生寻找这种力的过程吗?只要我们相信野百合会有美好的春天,就能让他们用有最美、最炫的春天!我班有个学生叫沈思洋。

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行为习惯相当差,性格孤僻,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搞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有的同学不愿和他坐同桌,说他身上有异味了;有的同学不愿和他一小组,说他学习拖后腿了。

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如一个小混混一般出入进网吧、游乐场,在外留宿。

甚至还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常常让我束手无策,既头疼又无奈。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看到他不思进取的样子,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

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

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精选5篇)问题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篇1帮助问题学生建立自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我在帮助问题学生的时候要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老师说的话,他总听不明白是什么。

平日里非常好动,上课时一不留意,他就离开座位走到别处去。

上课精神不集中,愿意跟同学打闹,遇到事时总是斤斤计较,作业书写错误百出,多次批评教育也不见效。

一年级时,连最基本的数数都数的丢三落四。

很多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

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由于他母亲在制衣厂上班,白天上班,晚上还要上班,所以平时很少时间检查他的作业,成绩越来越差。

这样,上课时听不明白,上起课来就感觉很没意思。

所以上课时才会那么好动。

明白了他出现问题的症结之后,我仔细分析,认真琢磨。

改变了原来一味的批评教育。

采取了指导、说服、鼓励等一系列方式。

在语言沟通上,我说话时尽量以最简洁、明白的语言与他沟通。

说完之后,先问问他听明白了没有,如果没听明白再说一遍,再不明白就换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说。

还鼓励他遇到有不会、不懂的地方要跟老师说。

每次做作业,我也总是把他叫到我的跟前,让他在我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各种作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出错。

有的时候说七、八遍还是不明白。

有的时候看到他这样真的很生气,但更多的着急,怕他这么小就跟不上,以后的学习就更加困难了。

在担心之余,我还在不断寻找各种方法。

我首先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的家长尽可能抽多些时间在家时指导他写作业。

这样家、校联合教育,可以更好的帮助他取得进步。

在做题时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都会及时表扬。

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由最开始的惧怕到在我旁边写作业到现在只要一有作业就主动到我这里,有的时候我看他完成得很好,让他回到座位去写,他也不肯离开。

我知道他在进步,他对学习的热情也在一点点高涨。

现在他上课不再到处走动,每次作业也都能比较认真地完成了。

他的点滴进步不仅他自己感受到,就连以前不愿意跟他一起玩的同学也感受到了,他们发现他进步了,都很高兴地跟他一起玩,还有学生说要永远跟他当好朋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12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12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一):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C,个性倔强,不管什么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爱认个死理。

她小时就听邻居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她是领养的。

自己就有感觉父母不是很疼爱她。

直到之后母亲又生了弟弟,她在家里的失落感就更强了。

平时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太多时间管她,要么就很粗暴地对待犯了错误的她。

久而久之,这就构成了小A此刻的性格特点:内向,很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进入职高以来,也不愿和同学多交往,渐渐同学也疏远她。

她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疏导在她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她的压制,以致与学校、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

对班主任直呼姓名,态度蛮横很不尊敬老师。

作为年段长看到班主任的无奈,我想就应想办法帮忙转化C。

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她常常沟通,并与任课老师交流要个性关注她,有什么不懂的及时给她解答,还给她谈许多人生的道理。

与此同时,我还时常和她家长联系,赞扬在学校的变化,委婉地向他们说出想法,期望家长能够改变对待她的态度。

接下来她开始信任我,遇到问题还会找我帮忙解决。

直到有一次她又和老师冲突,自己不告而辞擅自离开学校,我和班主任情急之下把她家长叫到学校,告知状况以期望家长配合解决问题。

C明白家长被叫到学校后,十分生气指责老师不就应叫家长,不尊重她的感受,让她丢面子了。

之后她对我的态度也改变了。

她觉得我和班主任是站在一齐和她作对。

凡事都不配合了,态度也越来越差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与其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和老师就应给予更多的爱心与宽容心。

因为老师的爱心和宽容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如果我对她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爱心,我想就应先和她沟通,征求她意见之后再和家长联系。

而不是先思考推卸自己的职责,把问题转到家长一方,加剧了师生之间的误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项严重任务。

教育只有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才能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下面通过详尽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

我班有个学生叫孟志强。

他刚刚进入初一时,可以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每天不是任课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上课缺乏组织纪律性,没有组织性。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于是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小学的班主任老师。

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

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难以为情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

”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明的进步。

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烦细密的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付出xx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崇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这样老师才会产生心爱之情。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填塞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王唏臣这样分外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
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动之以情,晓之于理”,促使他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

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

同学是学生的益友。

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俊而接受不了。

因此,我让他从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

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喜悦,让他在喜悦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喜悦!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孟志强的情况比较分外,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

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介,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批改他的作业时,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教育、转化一名问题学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想终会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