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大埠小学胡兵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青岛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二课时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编排体系是情景图——你说我说——问题口袋——自主练习。在传统教学中,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常常是定义直接呈现,因而学生总感觉与生活脱节,没什么用处。青岛版教材彻底改变了传统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系,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图入手,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而进行合作探索,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有效地接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三、教学模式

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是数学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环境里,教师通过话题的有效设计,引发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多次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

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由八个部分组成:师本对话、师生第一次对话、师本再次对话、师生第二次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第三次对话、师生自我对话。

具体来说:

师本对话是教师研读文本的过程,做好教材分析。师生第一次对话是教师分析学生的过程,分析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等,做好学情分析。师本再次对话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师与生的第二次对话。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教师口头提示,明确告诉学生,一上课就让学生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生本对话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理解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自主学习。生生对话是学生研读文本之后,产生疑难,与同学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交流释疑的过程。可以在学通过学生小组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师生第三次对话是生生对话之后的又一重要环节。老师的引导作用在这个时候起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作用,老师在这一阶段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知识系统。师生自我对话,是经过学生自身的品读、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师生之间的互相深化的再次对话,是学生更高层次的体验,老师可以进行总结和反思。

其中,师本对话、师生第一次对话、师本再次对话三个环节放在上课之前进行。师生第二次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第三次对话放在课堂上进行,师生自我对话放在教学之后进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四、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自主学习,交流释疑;精讲点拨;巧设练习,深化理解;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习教学的生动场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

(二)、自主学习,交流释疑

本环节分三部分进行教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释疑。

首先让同学们自主学习(本环节预设8分钟),在学生自学时要布置自学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本6至7页,并熟读课本。在自学过程中可以用笔勾一勾、画一画、标一标。将自己学会的知识和不明白的问题做好自学记录。

其次是是小组讨论小组内同学一起交流自学时自己掌握了的内容,探讨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及自学时发现的问题,并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

最后是交流释疑学生在班级内汇报自己所在的小组在自学时学会的知识及其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对解决的问题要给予表扬、验证对错,并对部分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关键性的问题简单提问一下。将这一环节全班同学通过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要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环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探究学生逐步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培养学生自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精讲点拨

首先老师根据自主学习,交流释疑这一环节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导。

【设计意图】概念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充分让学生理解概念,引导学生总结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

(四)、巧设练习,深化理解

主要设计以下练习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