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向IPV6过渡的解决方案
IPv4向IPv6的过渡

IPv4向IPv6的过渡移动网络向移动IPv6的过渡过程中,IPv4的网络与业务将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与IPv6共存,许多业务仍然要在IPv4网络上运行很长时间,特别是IPv6不可能马上提供全球的连接,很多IPv6的通信不得不在IPv4网路上传输,因此过渡机制非常重要,需要业界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是渐进的,可操纵的,过渡时期会相当长,而且网络/终端设备需要同时支持IPv4与IPv6,最终的目标是使所有的业务功能都运行在IPv6的平台上。
1、IPv4到IPv6的过渡方法从IPv4到IPv6的过渡方法有三种:网络元素/终端的双协议栈、网络中的隧道技术与翻译机制。
其中双协议栈与隧道技术是要紧的方法,而翻译机制由于效率比较低,只在不一致IP版本的元素之间进行通信时才使用。
(1)网络元素与移动终端上的IPv4/IPv6双协议栈双协议栈是非常重要的过渡机制,从网络方面来看,网络设备(如GGSN)实现双协议栈关于实现IPv4与IPv6的接入点并完成IPv6-in-IPv4的隧道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运营商IP网络与公众因特网边缘的边际路由器也应该是双栈路由器。
从移动终端来看,需要通过双协议栈来访问IPv4与IPv6的业务而不需要网络上的翻译机制。
(2)隧道技术如将IPv6的数据包封装在IPv4的数据包中并在隧道的另一端解除封装,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过渡方法,隧道技术要求在封装与解除封装的节点上都有IPv4/IPv6双协议栈的功能。
隧道技术又分为自动与人工配置两种,人工配置的隧道技术是在隧道的终点人工配置到某个特定的IPv4地址;关于自动隧道技术来说,封装是自动在进行封装的路由器/主机上完成的,隧道终点的IPv4地址被包含在目的地址为IPv6地址的数据包中,如“6to4”隧道技术。
(3)网络上的IPv4-IPv6协议翻译器:翻译器是纯IPv4主机与纯IPv6主机之间的中间件,使两种主机不需要修改任何配置就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直接通信,翻译器的使用关于移动终端来说是透明的,头标转换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机制,通过这种方法IPv6数据包的头标被转换为IPv4数据包的头标,或者者反过来,IPv4转换为IPv6,有必要的时候对校验进行调整或者重新计算,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Pro tocol Translator)就是使用这种机制的一种方法。
IPv4过渡到IPv6的十个技巧

IPv4过渡到IPv6的十个技巧据信达证券研报的信息显示,全球范围内的IPv6 网络近日开始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多个国际组织已发起全球首次IPv6 过渡技术国际测试,首次测试将于11 月在中国举行,选用国际通用IPv6 标准。
为此主要IPv6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了十个最重要的技巧。
主要IPv6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了最重要的IPv6策略1.考虑购买支持并兼容IPv4和IPv6的设备这些设备是指可以升级到IPv6的设备,或者已经准备好迎接IPv6的设备,这可以是硬件或者软件系统。
2.检查面向互联网的设备如果你运行着一个网站、电子商务应用程序或者VPN设备,你需要检查它们是否对客户端系统的IP系统有任何依赖性。
3.检查你的托管供应商连接到IPv6的情况IPv4世界Tier 1供应商具有很好的连接性,对所有穿过自己网络的人收取费用。
而在IPv6世界,这些供应商不再具有相同的连接性,实际上很大程度上被中等供应商所取代。
检查你的服务供应商是否为IPv6做好准备的最简单的方法是,问他们,并要求他们提供相关证据。
4.制定一个适当的计划,以确保顺利地无缝地从IPv4过渡到IPv6过渡到IPv6可能会影响企业业务连续性,所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5.询问你的服务供应商其IPv4地址库存情况如果供应商一直以来都小心谨慎地进行地址分配,他们应该有足够的IPv4地址让你发展你的业务,但你应该尽早与他们谈论你的计划,可能还需要为直接连接到网络的网站、防火墙和负载均衡器等系统保留一些地址。
6.制定一个全面的IPv6战略企业必须明白,企业部署IPv6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建正确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来部署这个新的互联网协议。
7.不要等到被逼无奈的时候,才处理IPv6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即使企业现在希望获得双栈,而他们可能不会在其中得到大量流量,但至少他们能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8.理解IPv6的新要求企业应该明白IPv6将会对其域名系统架构带来新的要求。
从Ipv4向Ipv6过渡的方法与策略

隧道技术在服务商提供IPv6主干及其服务之前,端对端的IPv6服务需要通过IPv4网建立隧道,将IPv6包封装于IPv4包的负载部分,在隧道的另一端的节点处再将IPv6包从IPv4包中剥离出来并送往目的节点。
隧道的类型取决于由何种设备封装及由何种设备来解包。
●路由器—路由器隧道用于连接被IPv4网隔离的两个IPv6网的连接;●主机——路由器隧道用于独立的双IP主机通过双IP路由器与IPv6网进行通信;●路由器——主机隧道用于将独立IPv6或IPv4节点与IPv6网络隔离;●主机——主机隧道用于将相互独立的IPv6/IPv4节点通过IPv4网相互通信,此时两个双IP节点作为隧道的端节点通过IPv4网进行通信。
IPv6隧道能自动配置,也可以由IPv4多目广播隧道进行配置。
在一个配置好的隧道中,端点由IPv6包的目标所确定,即系统人员必须对IPv4进行封装并指明将IPv4包送往何处。
当IPv6根据一个IPv4地址的内容被送往一个双IP的节点时便产生自动隧道,该自动隧道在IPv6路由架构中传播完整的IPv4路由表,但并不耗用任何的IPv4地址。
IPv4多播隧道只能在支持多播的IPv4架构下工作。
在IPv4中封装的IPv6节点使用IPv4多播的邻居发现机制确定隧道的端点,该机制允许IPv6节点发现同一链路上的其他节点,确定其链路层地址以寻找路由器,维持通往活动邻居的路径信息。
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隧道的配置且不使用IPv4兼容地址。
但是,它需要ISP支持多播路由,遗憾的是,目前许多ISP还不能在Internet上提供多播路由功能。
协议转换实现IPv4/IPv6互操作性的第二种方法是协议转换,但这种实现并非轻而易举,挑战之一是如何以简单的方式将IPv6地址转换为IPv4地址,挑战之二是IPv6要改变IPv4头标的内容,为了提高效率,IPv6采用了与IPv4数据报分段(fragmentation)不同的分段方法。
ipv4到ipv6过渡主要是三种方法

ipv4到ipv6过渡主要是三种⽅法
Ipv4到Ipv6的过渡的主要⽅法有双栈策略和隧道策略。
1、双栈策略:
是指在⽹元中同时具有 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它既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4的分组,也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6的分组。
对于主机(终端)来讲,“双栈”是指其 可以根据需要来对业务产⽣的数据进⾏IPv4封装或者IPv6封装。
对于路由器来讲,“双栈”是指在⼀个路由器设备中维护IPv6和IPv4两套路由协议栈,使得路由器既能与IPv4主机也能与IPv6主机通信,分别⽀持独⽴的IPv6和IPv4路由协议。
2、隧道策略:
是 IPv4/v6综合组⽹技术中经常使⽤到的⼀种机制,所谓“隧道”,简单地讲就是利⽤⼀种协议来传输另⼀种协议的数据技术,隧道包括隧道⼊⼝和隧道出⼝ (隧道终点),这些隧道端点通常都是双栈节点。
在隧道⼊⼝以⼀种协议的形式来对另外⼀种协议数据进⾏封装并发送。
在隧道出⼝对接收到的协议数据解封装, 并做相应的处理。
在隧道的⼊⼝通常要维护⼀些与隧道相关的信息,如记录隧道MTU等参数。
3、协议翻译技术:
对IPV6和IPV4报头时⾏相互翻译,实现IPV4/IPV6协议和地址的转换。
⽹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NAT-PT 通过与SIIT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NAT)以及适当的应⽤层⽹关(ALG)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了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机器的⼤部分应⽤的相互通信。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从IPv4过渡到IPv6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双栈技术(Dual-Stack):使用双协议栈,即同时支持IPv4和IPv6。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IPv4和IPv6网络独立运行,但在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上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配置。
2. 隧道技术(Tunneling):通过隧道将IPv6流量封装在IPv4网络中进行传输。
这种方法可以在IPv4网络上传输IPv6数据,但需要在网络设备上配置隧道,可能会增加延迟和复杂性。
3. 代理技术(Proxying):通过代理服务器将IPv4流量转换为IPv6流量,或者将IPv6流量转换为IPv4流量。
这种方法可以在IPv4和IPv6之间进行流量转换,但需要额外的代理服务器来进行转换。
4. NAT64技术: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来实现IPv6和IPv4之间的转换。
这种方法可以在IPv6网络中访问IPv4资源,但可能会引入一些兼容性和性能问题。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IPv4到IPv6的过渡过程需要全球范围的协调和合作,以确保平稳过渡并保持互
联网的连通性。
IPV4升级到IPV6建设设计的方案

IPV4升级到IPV6建设设计的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可用的IPV4地址空间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V6的出现成为了必然趋势。
IPV6为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提供了更大的地址空间,并且具有更好的性能、安全性和配置能力。
下面是IPV4升级到IPV6的建设设计方案。
1.规划和设计在进行IPV6升级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此阶段的目标是确保网络的平稳升级,并在升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其中的关键步骤包括:-评估和分析:评估当前的网络拓扑和设备配置,分析现有网络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同时,还需要评估网络升级所需的资源和时间。
-制定升级计划:根据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升级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网络拓扑图、设备配置、升级时间表以及测试和验证计划等信息。
-网络准备:根据升级计划,准备网络设备和配置。
这可能包括更新固件、升级软件以及替换无法支持IPV6的设备等。
2.网络设备升级IPV6升级的关键是将现有的网络设备升级为支持IPV6的设备。
在进行设备升级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设备兼容性:检查现有设备是否支持IPV6,如果不支持,需要考虑更新设备或者替换不兼容设备。
-固件和软件升级:对于支持IPV6的设备,需要更新最新的固件和软件版本,以确保其支持IPV6协议。
-配置修改:对于支持IPV6的设备,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修改,确保其正常运行。
3.网络拓扑优化在升级到IPV6时,有必要对网络拓扑进行优化。
这可能包括重新设计网络结构和子网划分。
以下是网络拓扑优化的一些建议:-使用IPV6的子网划分:根据需求和规模,合理划分IPV6子网。
合理的子网划分可以提高网络的可伸缩性和安全性。
-路由器配置优化:优化路由器的配置,确保IPV6路由表的正确配置和路由器间的正常通信。
-网络安全和访问控制:重新评估网络安全策略,使用合适的防火墙和访问控制列表来保护网络安全。
4.测试和验证在IPV6升级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所有的配置和功能正常工作。
浅析IPv4到IPv6的过渡问题及解决方案

3l 8
维普资讯
《 西 嗣 信 斛 技 ) 0 7年 第 3期 山 20
用 的 机 制 ,在 没 有 任 何 人 工 干 预 的 情 况 下 ,获 得 一 个 全 球 唯 一 的路 由地 址 。 状 态 配 置 机 制 , D C 有 如 H P ( 态 主机配 置协议 ) 动 ,需 要 一 个 额 外 的 服 务 器 , 因
现 在所有 的机器( 主机 、 由器 、 路 桥等 等) 都在 使 用 Iv ,当机器转 向运 行 Iv 通过 软件或硬 件更 P4 P 6( 新) , 时 所有 的机器将 会需 要 两组 I P软 件 , 一组用 于
旧 的 版 本 , 组 用 于 新 的 版 本 。在 一 些 情 况 下 , 样 一 这
维普资讯
技 了 创舒 l c
析 4至 v a P I P 浅 从 Iv H 6日 边 渡问题 及觚决 方案
赵 海 峰
( 山西 网通 宽 带 内容 与 应 用 中心 )
摘 要 :从 介 绍 Iv P 6的 特 征 入 手 , 究 了从 Iv 研 P 4过 度 到 Iv P 6的 相 关技 术 , 点 分 析 了双 协 议 技 术 , 道 技 术 重 遂
支持 “ 时时在 线” 连接 , 防止 服务 中断以及 提高 网络
性 能 方 面 。从 另 一 个 角 度 来 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优 质 的 网络 和 服 务
及转换技术等三种过渡 方案。
关 键 词 :互 联 网 Iv P 6双 栈 技 术 隧道 技 术 转换 技 术
1 Iv P 6的 提 出 及 其 主 要 特 征
在 Iv 当前 版本) P 4( 开发 之初 ,2 的 I 3位 P地址 已 足够 It n t 要 。但 随着 It nt ne e 需 r ne e 的增 长 ,2位 的 r 3 地址被 实践 证明存在 问题 。 目前正在开发 r 的下一 代 I P通常 被称 为 I P版 本 6( v ) I 6 ,就 是 为 了克 服 P
IPV4升级到IPV6建设设计方案

IPV4升级到IPV6建设设计方案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IPV4地址的紧缺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V6协议被提出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讨论将IPV4升级到IPV6的建设设计方案。
一、分步骤实施IPv6升级为了确保IPv6的顺利升级,可以采取分步骤实施的方式。
具体步骤如下:1.评估和准备首先,需要进行网络评估,包括网络拓扑图、设备信息、地址分配情况等。
然后,对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和替换,以适应IPv6的需求。
2.地址规划IPv6地址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网络拓扑,分配不同的IPv6子网给不同的部门或区域。
3.协议堆栈的升级将网络设备的协议堆栈升级到支持IPv6的版本,以确保网络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4.配置和测试配置网络设备的IPv6相关设置,并进行测试。
确保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都能够正常使用IPv65.逐步切换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业务和应用从IPv4切换到IPv6、可以先在内部网络中进行测试和适应,然后再逐步扩展到外部网络。
6.监控和优化在IPv6升级完成后,需要对网络进行监控和优化,确保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解决兼容性问题IPv4和IPv6有不同的协议堆栈和地址格式,因此在升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决兼容性问题的方法:1.双协议栈支持在升级过程中,可以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栈。
这样,即使有一些应用程序还只支持IPv4,也可以保证网络正常工作。
随着应用程序的逐步升级,IPv6的使用将越来越多,而IPv4的使用将逐渐减少。
2.NAT64和DNS64NAT64是一种将IPv6和IPv4转换的技术,可以实现IPv6访问IPv4的应用。
DNS64是一种将IPv6DNS解析为IPv4地址的技术。
通过使用NAT64和DNS64,可以实现IPv6用户访问IPv4网站的需求。
3.IPv6隧道IPv6隧道是一种将IPv6数据通过IPv4网络传输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过渡问题成熟的技术方案基本分为三种:
[1] 双协议栈( Dual Stack, RFC2893 ):主机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同时支持两套协议
[2] 隧道技术( Tunnel, RFC2893 ):这种机制用来在IPv4网络之上连接IPv6的站点,站点可以是一台主机,也可以是多个主机。
隧道技术将IPv6的分组封装到IPv4的分组中,封装后的IPv4分组将通过IPv4的路由体系传输,分组报头的"协议" 域设置为41,指示这个分组的负载是一个IPv6的分组,以便在适当的地方恢复出被封装的IPv6分组并传送给目的站点。
根据封装/解封装操作发生位置的不同,隧道可以分为四种:
λ路由器到路由器( Router-to-Router )
λ主机到路由器( Host-to-Router )
λ主机到主机( Host-to-Host )
λ路由器到主机( Router-to-Host )
根据建立方式的不同,隧道又可以分成两类:
λ (手工)配置的隧道( Configured Tunnel )
λ自动配置的隧道( Auto-configured Tunnel )
[3] 翻译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是NAT-PT (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Protocol Translation,RFC2766 ):利用转换网关来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头的地址,同时根据协议不同对分组做相应的语义翻译,从而使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过渡机制都不是普遍适用的,每一种机制都适用于某种或几种特定的网络情况,而且常常需要和其它的技术组合使用。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过渡策略。
过渡解决方案
【方案简介】
IPv6 虚拟接入解决方案是建立在虚拟网络(VPN)之上的隧道型IPv6过渡综合解决方案。
通过使用该方案,在满足IPv4用户的基本IPv6接入需求,提供高可靠的安全性保证;同时利用IPv6的便利性和平坦性,向用户提供更为方便的互联网应用。
目前,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的主要载体,在核心网络中得到了大规模部署,但是,在用户接入网侧,IPv4仍然是应用的主体。
而天地互连IPv6 虚拟接入解决方案通过在客户侧安装客户端软件,不需要用户进行复杂的网络配置,就可以实现在IPv4现有网络中传输IPv6数据的功能。
为IPv4用户提供便利,高速的IPv6接入,从而享受到IPv6网络的各种新型应用。
其次,对于IPv6用户,则可以通过在IPv4网络服务端增加相应的IPv6 虚拟接入组件,在不改变服务器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服务的IPv6化,从而将服务延伸到IPv6网络中,实现IPv6和IPv4网络的无缝对接。
最后,在当前的IPv4网络结构中,由于IPv4地址的稀缺,很多用户网络都以私有网络的形式存在,由于路由器,防火墙等物理性网络壁垒的存在,使得终端机器之间的直接通信无法实现。
通过采用IPv6虚拟接入方案,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IPv6公有地址进行直接通信,从而实现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使得展开以此为基础的独特服务变得可能。
【方案优势】
通过以上技术的采用,IPv6虚拟接入方案能够以最少的配置要求完成最终用户和ISP向IPv6转移的要求,实现便捷的IPv6过渡,通过连接客户端的安装和使用,向最终用户屏蔽IPv6网络的配置环节,而将具体的设置工作交予软件内部解决,具备高可用性。
其次,利用虚拟接入客户端的可扩展性,可以完成多种IPv6应用功能的部署,客户端的软件化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可控性,为用户提供了直观的链接状态显示,同时,软件插件的使用也可以在软件层次上提供可扩展性,提供了实现更多应用的可能。
最后,用户名和IPv6地址绑定,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真实网络地址验证,提供更好的网络安全性,所有的虚拟接入方案用户都拥有与用户名对应的唯一地址,相对于现有体系中,用户没有唯一地址标识的情况,提供了以地址为载体的安全性检查新方式。
更多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