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过渡到IPV6(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理工类)

题目:IPV4过渡到IPV6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2年 5 月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目录

1.绪论 (1)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1.3 研究课题的方法 (3)

1.4 论文构成及其研究内容 (4)

2. IPV4协议和IPV6协议报文分析 (4)

2.1 基础知识 (4)

2.1.1 两种协议的报文格式 (4)

2.1.2 IPV4和IPV6报头的异同 (5)

2.1.3 IP地址分配 (12)

2.2 两种协议报文的分析及优劣 (12)

2.2.1 IPV4和IPV6报文头的获取 (12)

2.2.2 IPV4到IPV6报文头的转化 (16)

3. 两种协议下路由算法的优劣及过渡 (17)

3.1 两种协议下路由算法的优劣 (17)

3.2 路由算法怎么过渡 (18)

3.3协议转换(Protocol Trans lation) (20)

4. 改进的方法 (24)

结论 (25)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9)

附录A (29)

附录B (38)

1.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目前的互联网是以IPv4 协议为基础的,但IPv4 在地址空间,应用限制,服务质量,管理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互联网逐渐转向以IPv6 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NGI)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IPv6 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同时其现有的安全机制的脆弱性也暴露无疑。近年来,针对互联网的攻击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利用了目前互联网协议TCP/IP 中存在的安全漏洞。IPv6 就是为了解决现行IP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新版本IP。从IPv4 到IPv6,除了地址空间的扩展外,还进行了很多改进,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中的安全性就是IPv6 最突出的特点之一。IPv6 作为互联网协议的下一个版本,对IPv4 的最终取代将不可避免。随着移动通信和多媒体实时通信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v4 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地址空间,网络配置,传输性能,服务质量,安全性和移动性等方面暴露出不足和局限性。地址空间:IPv4 采用32 位的地址长度,理论上可以提供大约43 亿个IP 地址,这么多IP 地址似乎可以满足需要,但IPv4 的地址分配策略使得事实上可用的地址数量远远低于理论值,如果考虑到IPv4 地址分配的不均匀和将来的信息家电和传感网络对IP 地址的巨大需求,即使43 亿个地址都可以用,也远远不够。在2010~ 2015 年之间,IPv4 地址就会耗尽。IPv6 正在全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全球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欧洲的移动通信事业相当发达, 采取“先移动, 后固定”的基本战略。在第三代移动网中率先引入IPV6, 以实现在互联网领域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目标。制订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标准中的3GPP于2005年5月份决定在下一代移动技术中采用的欧盟国家即将制定统一政策, 对IPV6网络产品实行减税和市场信息方面的扶持。诺基亚、爱立信、英国电信、法国电信、6WIND等欧洲业一直是研究及商业实施的主要引导者。

在亚洲国家中, 对抱以极大热情的是日本在亚洲国家中, 对抱以极大热情的是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