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平面镜成像》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平面镜成像教案1 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平面镜成像教案1 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平面镜成像教案1 新人教

二、球面镜:
1、凸面镜:是利用球的外表面做反射面的面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可以开阔视野,常用作观后镜。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光路图:
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我们把它成为虚焦点。

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经凸面镜后其反射光线平行。

2.凹面镜:是利用球的内表面做反射面的面镜,对光线起汇聚作用。

手电筒、探照灯等。

光路图:
一束平行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相交于一点,我们把它叫做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平行。

例题4.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

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

A C
B D
[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成像 4.平面镜的作用
1.成像特点:二,球面镜
2.成像原理 1.透明镜
3.实像与虚像 2.凹面镜
【小结】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能够正确地画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教学后记】
本课的讲解要充分利用实验,由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在课堂上有必要补充一些知识点:如距离、虚实、原理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平面镜成像教案2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平面镜成像教案2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平面镜成像教案2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1.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器材: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刻度尺教学过程:【旧课复习】1、光是沿传播的。

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作图【新课引入】爱美是人的天性,请同学们回忆:早晨我们起床后洗脸、梳头的情景。

我们看脸上洗干净没有是靠什么?——平面镜,为什么它能够帮助我们检查自己的脸是否洗干净呢?——能够成像。

它为什么能够成像呢?【新课讲解】一、探究平面镜成像探究性实验的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蜡烛、纸、玻璃、尺步骤:①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②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③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首先复习、讨论、归纳结论:然后教师总结: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1.等大——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与物距大小无关,我们的感觉常常是与视角误差有关)2.等距——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垂直——像与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4.对称——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案平面镜成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征。

3.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画图方法。

4. 将平面镜成像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与特征。

(2)平面镜成像的画图方法。

2.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你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吗?自己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镜子的知识,你们知道有哪些种类的镜子吗?”等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

2. 学习平面镜成像知识(1)呈现图片,向学生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通过展示物与镜子的相对位置关系解释成像的产生过程。

(3)表现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征,包括物距、像距、物高、像高等概念。

(4)演示平面镜成像的画图方法,通过具体的实物来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实际应用。

3. 讨论、练习、总结(1)学生自由讨论通过实例预测和证实,探究几个问题,如:物距与像距、物高与像高的关系。

(2)在本节课结束之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学生互相询问和回答问题,教师对错得分。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交流和讨论中互动性强,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通过学生对学习的总结和口头阐述的验证,阐明教学的效果良好。

五、课后作业:1. 编写一个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际问题的解答。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写一篇文章,并通过图片来说明关键概念。

3、以“画出平面镜成像步骤”为题,简要说明平面镜成像画图的基本过程,并举出具体例子说明。

物理:2.3《平面镜成像》教案2(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物理:2.3《平面镜成像》教案2(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首先说本课的特点、地位及作用:1、本课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该册教科书是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

与原有的教材相比,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也有这样的特点。

2、本册教材内容在编排上与老教材相比作了较大的变动,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出发设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将学生最感兴趣的声、光放在前面,光现象安排在声现象之后,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之前,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识规律。

同时《光现象》在全册有着重要的地位,此课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

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它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

另外,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除了专门安排的探究活动外,还特意安排了“科学世界”和“动手动脑学物理”两个栏目。

其次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初二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及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技能:通过亲自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和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平面镜成像》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平面镜成像》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平面镜成像目标:1.知识和技术(1)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色。

(2)认识平面镜成虚像,认识虚像是如何形成的。

(3)理解平时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色”的研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察看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经过察看感知球面镜对光芒的作用。

3.感情、态度、价值观(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色”中领会物理现象的美好与和睦,获取“发现”成功的愉悦。

(2)培育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3)经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认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课方案思想:1、经过研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领会物理课教课的特色和魅力。

2、本课的要点是:在“研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研究像与物能否等大”(实验目的)→如何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整相等的物体(代替物)与像比较大小→如何才能同时察看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进而存心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升学生思想的灵巧性和技巧性,开辟学生思路,对学生思想的灵巧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育其发散思想能力。

教课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二、新课教课2、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色呢?(教师不做任何示意,让学生充足想象)[ 学生议论、概括 ] 可能有以下猜想:(同意有不正确猜想)(1)、像与物等大;(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左右相反;3、拟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如何来研究像与物的大小能否相等呢?[ 明确研究目的 ][ 老师给学生思虑空间,学生:思虑、剖析、议论、概括]我们采纳什么方法来考证像与物能否相等呢?[ 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 明确研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整相同的物体[ 替身物体 ] 与像比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特点(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局部内容。

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根底上,缺少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

教材在处理这局部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

基于初二学生探究根底和知识储藏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根底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

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安排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照镜子引入课题,以生活中常用的蜡烛、玻璃板等物体作为探究成像特点的器材,商量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贴近生活。

教材还特意设置一块“STS〞〔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反光装置、太阳灶等一般生活和社会中常见东西来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3〕适当关注了物理根底与现代化的联系。

实际的教学过程说明,学生对教材结尾处的反射式天文镜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与此相关的知识,也让他们感觉学好物理根底知识的重要性,排除对高科技的不必要的神奇感和遥远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依据成像特点作图。

②理解一般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③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②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

3〕感情态度价值观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会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觉〞成功的喜悦。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实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实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实验记录单实ຫໍສະໝຸດ 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1
2
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评分标准与细则:
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
不检查
扣1分
二、在水平桌面上铺上大白纸,放置好支架,将玻璃板竖直地放到支架上,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1分)
扣1分
不能正确标记两根蜡烛的位置和像的大小
扣1分
五、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三)(四)步骤,记录有关数据和现象。(1分)
不能正确操作
扣1分
六、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测量并记录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1分)
测量不正确
扣1分
七、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分)
不能正确得出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扣1分
不能正确得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扣1分
八、整理器材: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1分)
不整理
扣1分
玻璃板不竖直
扣0.5分
没有正确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扣0.5分
三、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蜡烛在玻璃板后的像的大小和位置。(1分)
不能得到蜡烛的清晰的像
扣1分
4、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标记两根蜡烛的位置,记录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分)
不能让未点燃蜡烛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平面镜成像
实验要求:
1.正确在大白纸上放置玻璃板并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2.让未点燃的蜡烛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观察并记录像与物大小关系、两根蜡烛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平面镜成像》教案新人教版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