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v4向IPv6过渡
IPv4向IPv6的过渡

IPv4向IPv6的过渡移动网络向移动IPv6的过渡过程中,IPv4的网络与业务将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与IPv6共存,许多业务仍然要在IPv4网络上运行很长时间,特别是IPv6不可能马上提供全球的连接,很多IPv6的通信不得不在IPv4网路上传输,因此过渡机制非常重要,需要业界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是渐进的,可操纵的,过渡时期会相当长,而且网络/终端设备需要同时支持IPv4与IPv6,最终的目标是使所有的业务功能都运行在IPv6的平台上。
1、IPv4到IPv6的过渡方法从IPv4到IPv6的过渡方法有三种:网络元素/终端的双协议栈、网络中的隧道技术与翻译机制。
其中双协议栈与隧道技术是要紧的方法,而翻译机制由于效率比较低,只在不一致IP版本的元素之间进行通信时才使用。
(1)网络元素与移动终端上的IPv4/IPv6双协议栈双协议栈是非常重要的过渡机制,从网络方面来看,网络设备(如GGSN)实现双协议栈关于实现IPv4与IPv6的接入点并完成IPv6-in-IPv4的隧道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运营商IP网络与公众因特网边缘的边际路由器也应该是双栈路由器。
从移动终端来看,需要通过双协议栈来访问IPv4与IPv6的业务而不需要网络上的翻译机制。
(2)隧道技术如将IPv6的数据包封装在IPv4的数据包中并在隧道的另一端解除封装,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过渡方法,隧道技术要求在封装与解除封装的节点上都有IPv4/IPv6双协议栈的功能。
隧道技术又分为自动与人工配置两种,人工配置的隧道技术是在隧道的终点人工配置到某个特定的IPv4地址;关于自动隧道技术来说,封装是自动在进行封装的路由器/主机上完成的,隧道终点的IPv4地址被包含在目的地址为IPv6地址的数据包中,如“6to4”隧道技术。
(3)网络上的IPv4-IPv6协议翻译器:翻译器是纯IPv4主机与纯IPv6主机之间的中间件,使两种主机不需要修改任何配置就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直接通信,翻译器的使用关于移动终端来说是透明的,头标转换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机制,通过这种方法IPv6数据包的头标被转换为IPv4数据包的头标,或者者反过来,IPv4转换为IPv6,有必要的时候对校验进行调整或者重新计算,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Pro tocol Translator)就是使用这种机制的一种方法。
IPv4过渡到IPv6的十个技巧

IPv4过渡到IPv6的十个技巧据信达证券研报的信息显示,全球范围内的IPv6 网络近日开始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多个国际组织已发起全球首次IPv6 过渡技术国际测试,首次测试将于11 月在中国举行,选用国际通用IPv6 标准。
为此主要IPv6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了十个最重要的技巧。
主要IPv6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了最重要的IPv6策略1.考虑购买支持并兼容IPv4和IPv6的设备这些设备是指可以升级到IPv6的设备,或者已经准备好迎接IPv6的设备,这可以是硬件或者软件系统。
2.检查面向互联网的设备如果你运行着一个网站、电子商务应用程序或者VPN设备,你需要检查它们是否对客户端系统的IP系统有任何依赖性。
3.检查你的托管供应商连接到IPv6的情况IPv4世界Tier 1供应商具有很好的连接性,对所有穿过自己网络的人收取费用。
而在IPv6世界,这些供应商不再具有相同的连接性,实际上很大程度上被中等供应商所取代。
检查你的服务供应商是否为IPv6做好准备的最简单的方法是,问他们,并要求他们提供相关证据。
4.制定一个适当的计划,以确保顺利地无缝地从IPv4过渡到IPv6过渡到IPv6可能会影响企业业务连续性,所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5.询问你的服务供应商其IPv4地址库存情况如果供应商一直以来都小心谨慎地进行地址分配,他们应该有足够的IPv4地址让你发展你的业务,但你应该尽早与他们谈论你的计划,可能还需要为直接连接到网络的网站、防火墙和负载均衡器等系统保留一些地址。
6.制定一个全面的IPv6战略企业必须明白,企业部署IPv6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建正确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来部署这个新的互联网协议。
7.不要等到被逼无奈的时候,才处理IPv6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即使企业现在希望获得双栈,而他们可能不会在其中得到大量流量,但至少他们能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8.理解IPv6的新要求企业应该明白IPv6将会对其域名系统架构带来新的要求。
为什么我们需要过渡到IPv

为什么我们需要过渡到IPv 为什么我们需要过渡到IPv6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目前互联网中主要使用的协议版本,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的地址空间已经不再足够支撑未来的互联网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过渡到IPv6呢?一、地址资源枯竭问题IPv4的地址空间为32位,理论上最多能提供42亿个IP地址,然而,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些地址很快就被耗尽了。
现如今,IPv4地址的供应已经枯竭,使得在许多地区和企业中分配IP地址变得困难。
而IPv6则采用了128位的地址空间,可以提供340万亿亿亿个地址,能够有效解决地址资源耗尽的问题。
二、支持更多设备的连接需求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连接到互联网,而IPv4的地址空间有限,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
IPv6的地址空间巨大,可以为每一台设备都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从而支持更多设备的连接,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IPv6具有更多的特性和功能,可以促进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其支持更长的地址长度和更复杂的地址分配方案,减少了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需求,提高了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同时,IPv6还支持更多的路由表记录和更高的传输速率,为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由于IPv4地址资源的枯竭和IPv6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发展逐渐趋于IPv6。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进IPv6的部署和使用,以适应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跟随全球的发展趋势,过渡到IPv6有利于保持和加强与全球互联网的连接。
五、避免IPv4与IPv6的兼容问题目前,IPv4和IPv6在网络中并存,双栈设备可以同时支持IPv4和IPv6,但这也意味着需要同时维护IPv4和IPv6的网络设备和服务。
ipv4到ipv6过渡主要是三种方法

ipv4到ipv6过渡主要是三种⽅法
Ipv4到Ipv6的过渡的主要⽅法有双栈策略和隧道策略。
1、双栈策略:
是指在⽹元中同时具有 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它既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4的分组,也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6的分组。
对于主机(终端)来讲,“双栈”是指其 可以根据需要来对业务产⽣的数据进⾏IPv4封装或者IPv6封装。
对于路由器来讲,“双栈”是指在⼀个路由器设备中维护IPv6和IPv4两套路由协议栈,使得路由器既能与IPv4主机也能与IPv6主机通信,分别⽀持独⽴的IPv6和IPv4路由协议。
2、隧道策略:
是 IPv4/v6综合组⽹技术中经常使⽤到的⼀种机制,所谓“隧道”,简单地讲就是利⽤⼀种协议来传输另⼀种协议的数据技术,隧道包括隧道⼊⼝和隧道出⼝ (隧道终点),这些隧道端点通常都是双栈节点。
在隧道⼊⼝以⼀种协议的形式来对另外⼀种协议数据进⾏封装并发送。
在隧道出⼝对接收到的协议数据解封装, 并做相应的处理。
在隧道的⼊⼝通常要维护⼀些与隧道相关的信息,如记录隧道MTU等参数。
3、协议翻译技术:
对IPV6和IPV4报头时⾏相互翻译,实现IPV4/IPV6协议和地址的转换。
⽹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NAT-PT 通过与SIIT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NAT)以及适当的应⽤层⽹关(ALG)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了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机器的⼤部分应⽤的相互通信。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从IPv4过渡到IPv6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双栈技术(Dual-Stack):使用双协议栈,即同时支持IPv4和IPv6。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IPv4和IPv6网络独立运行,但在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上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配置。
2. 隧道技术(Tunneling):通过隧道将IPv6流量封装在IPv4网络中进行传输。
这种方法可以在IPv4网络上传输IPv6数据,但需要在网络设备上配置隧道,可能会增加延迟和复杂性。
3. 代理技术(Proxying):通过代理服务器将IPv4流量转换为IPv6流量,或者将IPv6流量转换为IPv4流量。
这种方法可以在IPv4和IPv6之间进行流量转换,但需要额外的代理服务器来进行转换。
4. NAT64技术: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来实现IPv6和IPv4之间的转换。
这种方法可以在IPv6网络中访问IPv4资源,但可能会引入一些兼容性和性能问题。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IPv4到IPv6的过渡过程需要全球范围的协调和合作,以确保平稳过渡并保持互
联网的连通性。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第1章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简介1.1 概述IPv6不可能立刻替代IPv4,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IPv4和IPv6会共存在一个环境中。
要提供平稳的转换过程,使得对现有的使用者影响最小,就需要有良好的转换机制。
目前主要有四种过渡技术:●双协议栈这类技术可以让IPv4和IPv6共存于同一设备和网络中。
●隧道技术这类技术可以让IPv6业务在现有IPv4基础设施上传输。
●协议转换这类技术让纯IPv6节点能够和纯IPv4节点互相通讯。
●6PE技术这类技术可以让IPv6业务在IPv4的MPLS骨干网上传输。
1.2 双协议栈双栈节点完全支持这两种协议版本,这类节点常常被称为IPv6/IPv4节点。
这种节点和IPv6节点进行通信的时候,就像一个纯IPv6节点,而当它和IPv4节点通信的时候,又像一个纯IPv4节点。
IPv6/IPv4节点在每种协议版本下至少有一个地址。
节点使用IPv4机制进行IPv4地址配置(静态配置或DHCP),而使用IPv6机制进行IPv6地址配置(静态配置或自动配置)。
这两种协议版本都会使用DNS来解析名称与IP地址。
IPv6/IPv4节点需要有一个DNS解析器来同时解析这两种DNS记录。
DNS的A记录用来解析IPv4地址,而DNS的AAAA记录或A6记录将用来解析IPv6地址。
某些情况下,DNS只返回一个IPv4地址或IPv6地址。
如果所要解析的主机是双栈主机,这时DNS将返回这两种地址。
客户端的DNS解析器与使用DNS的应用程序均具备一些配置选项,可以让我们指定这些地址使用时的顺序或筛选器。
一般来讲,设计运行于双栈节点的应用程序需要一种机制来决定所通信的是IPv6节1IPUA_615_C1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2点还是IPv4节点。
注意,DNS解析器可以运行于IPv4网络或IPv6网络中,但世界上的DNS树多数只支持IPv4网络层。
1.3 隧道技术虽然整个IPv4基础设施仍然是基础,但可以用隧道机制在基础设施上部署IPv6。
网络基础 从IPv4向IPv6过渡的三个阶段

网络基础从IPv4向IPv6过渡的三个阶段市场需求是网络演进的根本动力,而市场需求则来源于最终用户的业务体验,IPv6商用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
从业务体验方面来看,首先对IPv6有现实需求的是3G、WiMax、WiFi等移动宽带业务,其次是IPTV、视频会议、V oIP等对资源要求高的业务,待这些业务充分发展、IPv6多业务承载网逐步成熟后,IPv6技术将会逐渐进入智能家居、远程办公等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最终过渡到全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
从网络部署方面来看,首先部署IPv6的应该是业务量需求大的核心城市,以及大学、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大企业等VIP 客户,待网络层次成型、产业链逐渐成熟后,再逐步将IPv6引入业务量稀疏地区和普通用户。
在IPv6向IPv4过渡的初期,基于IPv6的业务还带有相当程度的试验和探索性质,Internet 上的绝大部分应用仍然是基于IPv4的,Internet的主体也仍然采用IPv4,IPv6网络仅在局部构成中小型网络。
业界形象地将这个阶段称为“IPv6孤岛,IPv4海洋”。
这一阶段的问题首先是使各个相对孤立的IPv6网络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其次,IPv6孤岛需要访问的资源大部分仍然处在基于IPv4的Internet主体网络中,需要解决IPv6网络中的主机访问IPv4网络的问题;而且此时IPv6的地址分配还处在IPv4地址的阴影当中,大量IPv6特定网段的地址或者IPv4向IPv6的映射网段地址构成IPv6路由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基于IPv6的业务普遍实现大规模应用后,从IPv4到IPv6的过渡就进入了IPv4与IPv6并存的中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IPv6网络已经形成规模,构成了独立于IPv4网络的从接入网、驻地网到核心网的完整网络结构。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解决IPv4和IPv6网络中的主机和资源互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次是如何将IPv4网络中的节点升级到IPv6,以及如何将IPv4中的网络资源和业务、应用迁移到IPv6网络中去。
ipv4向ipv6过渡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场景

ipv4向ipv6过渡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场景【ipv4向ipv6过渡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场景】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于IP位置区域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被广泛采用的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协议的IP位置区域资源已经耗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协议,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应运而生。
IPv6拥有数量巨大的IP位置区域资源,可以满足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然而,由于IPv6协议与IPv4协议不兼容,IPv4向IPv6的过渡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基本原理为了实现IPv4向IPv6的过渡,人们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使得现有的IPv4网络能够与IPv6网络兼容并互相通信。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IPv4向IPv6过渡方式的基本原理。
1. 双协议栈(Dual Stack)双协议栈是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过渡方式。
通过在同一设备上同时支持IPv4和IPv6两种协议栈,可以实现 IPv4与IPv6 的互通。
在这种方式下,设备拥有两个独立的协议栈,一个用于处理IPv4的通信,另一个用于处理IPv6的通信。
双协议栈的优点是原有的IPv4应用可以继续使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两个协议栈可能需要同时工作。
2. IPv4 over IPv6(IPv6上的IPv4)IPv4 over IPv6是一种将IPv4封装在IPv6中传输的方式。
当IPv4数据包需要在IPv6网络中传输时,将IPv4数据包封装在IPv6数据包的数据部分中。
在接收端,解封装操作将IPv4数据包重新提取出来,从而实现IPv4与IPv6之间的通信。
这种方式在IPv6网络普及之初比较常见,但随着IPv6的普及,其使用场景逐渐减少。
3. IPv6 over IPv4(IPv4上的IPv6)IPv6 over IPv4是一种将IPv6数据包封装在IPv4中传输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艮据DNS返回的地址类型可以确定使用IPv4地址还是IPv6地址。
膻HI防
从IPv4向IPv6过渡
向IPv6过渡只能采用逐步演进的办法,同时,还必须使新安装 的 IPv6系统能够向后兼容:IPv6系统必须能够接收和转发IPv4分组, 并且 能够为IPv4分组选择路由。
两种向IPv6过渡的策略: (1) 使用双协议栈 (2) 使用隧道技术
J
膻HI防
双协议栈
双协议栈是指在完全过渡到IPv6之前,使一部分主机(或路由器) 装有两个协议栈,一个IPv4和一个IPv6。
68E6:8C64:FFFF:FFFF:0:1180:960A:FFFF
在十六进制记法中,允许把数字前面的0省略。例如把0000中的 三个0省略,写成1个0。
零压缩
冒号十六进制记法可以允许零压缩,即一连串连续的零可 以为一对冒号所取代。
FF05:0:0:0:0:0:0:B3 可压缩为:
FF05::B3
A. FE80::90A:FE:0:0:4CA2 B. FE80:0:0:9A:FE:0:0:4CA2
FE80::90A:FE::4CA2 FE80::90A:FE:0::4CA2
CIDR的斜线表示法
CIDR的斜线表示法仍然可用。 例如:60位的前缀12AB00000000CD3可记为:
12AB:0000:0000:CD30:0000:0000:0000:0000/60
>1
1
使用双协议栈进行从IPv4到IPv6的过渡
流标号:无
源地址:A 目 的地址:F
|長 '是一组计算机,但数据报在交付时只交付其中的一个,通常是距离 T最 近的一个。
结点与接口
IPv6将实现IPv6的主机和路由器均称为结点。 一个结点就可能有多个与链路相连的接口。
IPv6地址是分配给结点上面的接口的。 -一个接口可以有多个单播地址。 -其中的任何一个地址都可以当作到达该结点的目的地 址。 即一个结点接口的单播地址可用来唯一地标志该结点。
CIDR的斜线表示法
CIDR的斜线表示法仍然可用。 例如:60位的前缀12AB00000000CD3可记为:
12AB:0000:0000:CD30:0000:0000:0000:0000/60
或 12AB::CD30:0:0:0:0/60 (零压缩) 或 12AB:0:0:CD30::/60 (零压缩)
或 12AB::CD30:0:0:0:0/60 (零压缩) 或 12AB:0:0:CD30::/60 (零压缩)
IPv6的地址
IPv6数据报的目的地址可以是以下三种基本类型地址之一: (1)单播(unicast):传统的点对点通信。 (2)多播(multicast):—点对多点的通信。 ⑶任播(anycast):这是IPv6增加的一种类型。任播的目的站
注意:在任一地址中只能使用一次零压缩。
点分十进制记法的后缀
冒号十六进制记法可结合使用点分十进制记法的后缀,这种结 合 在IPv4向IPv6的转换阶段特别有用。
例如:0:0:0:0:0:0:128.10.2.1 再使用零压缩即可得出:::128.10.2.1
零压缩例题
IPv6地址中FE80:0:0v90A:FE:0:0:4CA2可以简写为(A )
结点与接口
IPv6将实现IPv6的主机和路由器均称为结点。 一个结点就可能有多个与链路相连的接口。
IPv6地址是分配给结点上面的接口的。 -一个接口可以有多个单播地址。 -其中的任何一个地址都可以当作到达该结点的目的地 址。 即一个结点接口的单播地址可用来唯一地标志该结点。
J
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在IPv6中,每个地址占128位,地址空间大于3.4x1038。 为了使地址再稍简洁些,IPv6使用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每个16位的值用十六进制值表示,各值之间用冒号分隔。例如:
例如:0:0:0:0:0:0:128.10.2.1 再使用零压缩即可得出:::128.10.2.1
零压缩例题
IPv6地址中FE80:0:0v90A:FE:0:0:4CA2可以简写为(A )
A. FE80::90A:FE:0:0:4CA2 B. FE80:0:0:9A:FE:0:0:4CA2
FE80::90A:FE::4CA2 FE80::90A:FE:0::4CA2
IPv6地址及从IPv4向IPv6过渡
•:
J
IPv6的地址
IPv6数据报的目的地址可以是以下三种基本类型地址之一: (1)单播(unicast):传统的点对点通信。 (2)多播(multicast):—点对多点的通信。 ⑶任播(anycast):这是IPv6增加的一种类型。任播的目的站
|長 '是一组计算机,但数据报在交付时只交付其中的一个,以允许零压缩,即一连串连续的零可 以为一对冒号所取代。
FF05:0:0:0:0:0:0:B3 可压缩为:
FF05::B3
注意:在任一地址中只能使用一次零压缩。
点分十进制记法的后缀
冒号十六进制记法可结合使用点分十进制记法的后缀,这种结 合 在IPv4向IPv6的转换阶段特别有用。
J
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在IPv6中,每个地址占128位,地址空间大于3.4x1038。 为了使地址再稍简洁些,IPv6使用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每个16位的值用十六进制值表示,各值之间用冒号分隔。例如:
68E6:8C64:FFFF:FFFF:0:1180:960A:FFFF
在十六进制记法中,允许把数字前面的0省略。例如把0000中的 三个0省略,写成1个0。
『7"营
双协议栈 双协议栈
IAPv6
IPv6/IPv4
IPv4网络
双协议栈
JPvv64/IP
M■
IPv6
FN
流标号:X 源地址:A 目的地址:F
数据部分
IPv6数据报
源地址:A 目的地址:F
数据部分
! IPv4数据报
IPv4网络
源地址:A 目
1 1
的地址:F 1
1
1
1
1
1
1
数据部分
1 1
1
1
1
—
1
IPv4数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