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第三单元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上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第三单元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上

课下达标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

下列选项中完成了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飞跃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解析:选D。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农民阶级发起的,主要集中在反封建,并未理性认识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害,故A项错误;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依然对帝国主义抱有希望,并未理性认识到反对帝国主义,故B、C 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对反帝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故D项正确。

2.教育家蒋梦麟说,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

由此可见()A.五四运动宣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B.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C.广大群众在五四运动中团结救国D.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解析:选C。

根据“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可知其突出的意义不在于民主科学,故A项错误;“中国人第一次懂得”没有特指是无产阶级,故B项错误;“力量在于组织起来”,可见团结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题中的“中国人”包含青年学生,但并没有特指他们的作用,故D项错误。

3.“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

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的高潮”()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信息,可知这是指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新的高潮”指的是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故选C项。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一、选择题1、1950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提出,全国应该做到:财政收支统一、公粮统一、税收统一、编制统一、贸易统一、银行统一。

这一提法A. 旨在为已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筹备资金B. 适应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化C. 表明党和政府认识到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有利于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答案】D【解析】从材料“六个统一”中可以看出,财政、税收等经济资源的“统一”使国家的资源配置逐渐走上计划经济的轨道,故D项正确,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AB项是1953年开始,与材料中的“1950年”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阅读下表: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

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A. 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B. 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民主政治取得成果的前提C. 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D. 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答案】B3、清代考证之学高度发达,形成了“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求源”的考证方法。

继承传统的新历史考证学得益于20世纪初年“四大新史料”(甲骨文、敦煌文书、汉晋木简、明清档案)相继发现及历史观念的深刻变革,启发历史研究者由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转向以社会生活演进为中心,从以往依靠古代文献资料到利用“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都置于史料范围之内研究。

这说明A. 新史料运用是对清代考证之学发展B. 史料是新历史考证学的前提和灵魂C. 新历史考证学丰富了历史研究视野D. 历史观念变革赋予传统史料新价值【答案】C4、(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

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

”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革命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练习卷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练习卷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选择题(共12题)1.李喜所、李来容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这一抗争()A.铲除了日本在山东的势力B.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与压迫C.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觉醒D.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2.以下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

据此判断,该时期()“中俄联合万岁”“打倒国际帝国主义及国内军阀”“反对苏联便是赞助帝国主义”“反抗军阀政府的苛捐勒税”“全体农民起来反抗贪官污吏劣绅土豪”A.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D.国民革命的发展推动了农民运动3.毛泽东诗词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宏伟史诗,反映时代呼声,描绘历史风云,纪录伟大实践。

下列诗词对应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准确的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①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③④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4.1923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提出:“殖民地国民革命运动的特性就是:一面打倒国内的封建势力,一面反抗外国帝国主义。

在这种立场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所以可与革命的资产阶级结成联合战线。

”该思想()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阶级基础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C.丰富了民主革命的理论内涵D.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5.“孩子孩子好好睡,你娘今天去开会。

2019高考历史一轮精选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精选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

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计划经济模式尚未确立B. 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C. 土地革命任务业已完成D. 工业化已具备初步基础【答案】A【解析】《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是1950年2月,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确立,A正确;B中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是1953年;材料中是报告指出,土改是1952年,C错误;D是一五计划之后。

2、有学者认为,儒学在历史上某些时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思想时确实受到封建专制的影响,但儒学是不反对专制的。

也有学者认为,儒学不仅反对专制,且方式是积极、直接、对抗性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儒学具有双重性,故史学届的争议没有意义B. 史学界的辩论是推动儒学不断发展的动力C. 儒学史上确有反专制主张,故前者观点错误D. 观点的分歧缘于学者对儒学理解存在差异【答案】D【解析】“儒学在历史上某些时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思想时确实受到封建专制的影响,但儒学是不反对专制的。

也有学者认为,儒学不仅反对专制”说明观点的分歧缘于学者对儒学理解存在差异,D正确;A中双重性错误;B中篇论性不符合事实;C是对材料误解。

3、17--18世纪欧洲的自然神论者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

自然神论者提出的观点A. 宣扬了信仰得救的原则B. 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形成D. 有利于理性精神发展【答案】D【解析】自然神论者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可以通过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启示即可认识上帝,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故D正确;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687年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形成,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为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奠定基础,排除D。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集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集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0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尝试B[材料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提及,故A项错误;从1894年至1920年,中国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100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涉及,故C项错误;工人阶级数量剧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初步尝试,故D项错误.]2、“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学生像中国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和新思想.”这种社会和思想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全国性运动.这场“大规模全国性运动”主要影响是()A、推动现代科学传播B、促进民众思想解放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B[材料中“大规模全国性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推动现代科学传播并非五四运动主要影响,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大大促进民众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对国家统一没太大影响,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时日本还未大举侵华,因而五四运动不可能造成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影响,故D项错误.]3、(2017·江西重点中学联考)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要进行()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旧民主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材料中“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不符合,故A项错误;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所以不可能推翻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可知是无产阶级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4、《中共二大宣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这导致了()A、中国共产党阶级性质变化B、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C[中共“二大”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性质,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故B项错误;从中共“二大”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要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其结果是推动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C项正确;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中共“二大”1922年召开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2017·武汉高中毕业生模拟)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 A、改组中国国民党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C、壮大中国共产党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B[从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可知,该措施是在改组国民党之后实行,故A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重视工人、农民,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唤起工人和农民参与革命,故B项正确;孙中山是国民党领导人,故其做法不是为壮大共产党,故C项错误;从“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可知,材料中措施不是为提高工人和农民经济地位,故D项错误.]6、(2017·衡水高考模拟)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1925年)北方地区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同情与支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国民党正确领导B、国民革命运动影响推动C、北伐战争强有力支援D、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B[据材料可得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国民党新变化,这除了国民党自身改组外,还得益于国共两党合作实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国民革命运动推动了北方国民党组织改造,并发展了党员,取得广泛群众基础,故B 项正确;北伐战争从1926年7月开始,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国民党一大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但题干问是这一现象原因,故D项错误.]7、(2017·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次会议()A、是王明“左”倾错误理论突出例证B、力图压制工农运动避免国共新冲突C、直接促发了毛泽东创立苏维埃政权D、反映当时党中央缺乏灵活务实方针D[“1927年11月初”王明还没有主持中央工作,故A项错误;材料所体现是要求盲目跟国民党优势兵力硬打硬拼,故B项错误;苏维埃政权建立是井冈山根据地巩固之后措施,故C项错误;由“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可见当时中央并不了解中国国情,没有根据国情需求即时调整政策,故D项正确.]8、在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兴国土地法》中,把1928年制定《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内容,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这一转变说明了()A、当时党内“左”倾思想泛滥B、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利益C、共产党土地政策尚未成熟D、根据地革命形势日趋严峻B[据材料可得这一转变出发点是调动农民对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当时党内“左”倾思想泛滥在材料无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到“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可得这一转变结合了国情和革命实际(尤其是土地革命发展),说明了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利益,从而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和维护苏维埃政权稳定,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得共产党土地革命政策,符合革命需要,并非土地政策尚未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地革命形势日趋严峻在材料未涉及,事实上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故D项错误.] 9、(2017·淄博高三模拟)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提出:“故今后本党在民众中,其目为建设组织、建设宣传、建设训练,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湔除,即本党青年党之幼稚行为,亦须根本纠正.”这反映了国民党()A、力图维护一党独裁B、全力围剿工农红军C、推进国民经济建设D、与共产党争夺民众A[根据题目中“故今后本党在民众中……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湔除”得知,国民党力图维护一党独裁,故A项正确;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是在1930—1935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35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特共产党之方法应彻底清除”得出D项表述片面,故错误.]10、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高举“抗日反蒋”旗帜,转战湘黔川滇寻求新落脚点,集中全力粉碎敌人围追堵截.1935年6月转入川西北会合红四方面军,明确提出“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由此可知()A、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B、红军长征进入到一个新阶段C、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趋于激化D、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路线方针问题B[1935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指示》,这个指示正式改“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这是中国共产党政策极为重大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1935年6月转入川西北会合红四方面军,明确提出‘北上抗日’战略方针”可知红军长征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故B项正确;中日民族矛盾开始趋于激化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路线方针问题是在遵义会议上,故D项错误.]11、(2017·唐山高三模拟)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通过了张闻天《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总结决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但却没有提出政治路线错误问题,反而确认“党中央政治路线无疑义是正确.”而且讲得有根有据,连路线错误暗示都没有.主要是因为()A、担心党内发生严重分裂B、缺乏稳定政治大环境C、错误性质没人认识清楚D、政治路线问题并不重要A[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没有提出政治路线错误问题”“党中央政治路线无疑义是正确”“连路线错误暗示都没有”得出,当时担心党内发生严重分裂,故A项正确;材料中做法正是为了维护政治环境稳定,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错误.]12、(2017·邯郸高三模拟)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所得到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转变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影响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有力支持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初步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共两党关系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得出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影响,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可知,题中现象发生在长征之后,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三明高中毕业班质检)(25分)“改订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重大外交举措,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中央政权.当时有部分不平等条约已经满期,英美等国家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在华特权.为树立形象需要,国民政府认为:“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双方平等互尊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条约、协定与惯例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目”“革命外交”策略,这一策略被他誉为“于铁拳之外,罩上一层橡皮”.——摘编自陈家晶《评南京国民政府之改订新约运动》等材料二1928年7月—12月,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签订各种新条约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且与中国在条约中关系是平等互惠……但对于“在华领事裁判权”,只有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等五国家在新约中有条件地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如比利时提出“应于现有领事裁判权之国半数以上承认放弃是项特权时才放弃”.而美英等主要国家不是采取拖延态度,就是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来保持.列强强硬态度,使谈判几乎没有进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形势骤变迫使中国外交重心不得不发生转变.国民政府前期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交涉就半途而废了.——摘编自《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外交志(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原因,并谈谈你对“革命外交”策略理解.(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美列强对待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态度及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改订新约运动历史影响.(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指出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中央政权,地位提高;部分不平等条约到期;南京国民政府意图通过外交进取树立形象.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条约、协定与惯例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目”从目和手段两个方面可以理解革命外交为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斗争目标,带有革命性;但采用非暴力手段,用温和谈判方式.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列强态度是对政治与经济要求区别对待,政治上强硬,经济上配合;主要大国与小国态度有别.第二小问,其维护领事裁判权是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其在经济上对中国配合是因为中国经济水平与列强差距大,威胁小;不同国家态度不同是因为列强在华利益不同.第三小问,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角度分析,积极方面从政治、外交、经济上分析,局限性从改订新约目标没有实现方面考虑.【答案】(1)原因:北洋军阀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有效;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中央政权,地位提高;部分不平等条约到期;南京国民政府意图通过外交进取树立形象;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增强,掀起爱国运动;列强对华政策发生改变,为改订新约运动提供了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自决潮流创造了较为宽松国际环境. 理解: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斗争目标,带有革命性;但采用非暴力手段,用温和谈判方式.(2)态度:对政治与经济要求区别对待(政治上强硬,经济上配合);主要大国与小国态度有别.原因:维护列强在华利益;中国经济水平与列强差距大,威胁小;列强在华利益不同.(3)影响:改订新约运动有其积极、进步一面.它顺应了时代潮流和民意,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赢得部分主权;实现了中国外交重大突破;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但是,改订新约运动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存在一定局限性.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五四学生运动,可分为以傅斯年、梁实秋为首爱国者和以杨晦、匡互生为主以情感宣泄为主暴力爱国者.对于杨晦、匡互生这样火烧赵家楼,并且痛打所谓“卖国贼”学生,许多学者认为他们表现了毫不妥协战斗精神.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了.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别名.——摘编自黄广明、杨潇《启蒙是最好爱国——新文化运动健将觉悟》等运用中国近现代史史实,对材料中有关“爱国”观点加以讨论.(要求:提取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观点,史论结合,表述准确)【解析】根据材料中以五四运动现象为例,分析爱国方式,并通过陈独秀先生著作提出观点“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别名.”得出观点:爱国主义是感情与理性统一,并结合材料论述.【答案】示例:观点:爱国主义是激情与理性统一.讨论: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危害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山东问题发生后,爱国学生奔走相告,唤起了民众觉醒;抗战时期为国捐躯将士们,他们都是爱国英雄.同时,激情爱国往往又极不理性,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加剧.五四运动中,学生用暴力惩治了他们眼中“汉奸”.这样结局就是暴力赢了,文明输了,情感赢了,法律丢了.激情爱国往往破坏了社会理性,难以达到预期目.(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9讲(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9讲(人教版)

• (3)意义
•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 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 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 ②这一理论来源于革命斗争实践,并从理论 指导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 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一理论的 创立,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 展。
走向193陕5年北10吴月起,镇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于 ③胜利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
红一方面军在甘肃 会宁 会师。
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
危为安。
(3)意义②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 长征 精神,
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③开始了革命新局面。

史料表明抵抗侵略、追求解放、浓
二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阶段的探索
• 1.探索历程 • (1)探索期:成立至大革命失败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 识到了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1922年,中 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第一次在 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纲领。
• (2)成熟期:土地革命时期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 [考 纲]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2.新民 主主义革命。
• [课 标]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 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 年之前)。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1.五四风雷 • (1)背景: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 (2)经过
• 【易混易错】 关于红军长征方面理解的误 区
• (1)三大主力会师会宁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 其中“三大主力”没有“红三方面军”;不 应把吴起镇会师与会宁会师混淆。

2019精选教育人教历史高考一轮优练题(1)含答案.doc

2019精选教育人教历史高考一轮优练题(1)含答案.doc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含答案一、选择题1、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

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计划经济模式尚未确立B. 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C. 土地革命任务业已完成D. 工业化已具备初步基础【答案】A【解析】《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是1950年2月,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确立,A正确;B中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是1953年;材料中是报告指出,土改是1952年,C错误;D是一五计划之后。

2、有学者认为,儒学在历史上某些时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思想时确实受到封建专制的影响,但儒学是不反对专制的。

也有学者认为,儒学不仅反对专制,且方式是积极、直接、对抗性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儒学具有双重性,故史学届的争议没有意义B. 史学界的辩论是推动儒学不断发展的动力C. 儒学史上确有反专制主张,故前者观点错误D. 观点的分歧缘于学者对儒学理解存在差异【答案】D【解析】“儒学在历史上某些时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思想时确实受到封建专制的影响,但儒学是不反对专制的。

也有学者认为,儒学不仅反对专制”说明观点的分歧缘于学者对儒学理解存在差异,D正确;A中双重性错误;B中篇论性不符合事实;C是对材料误解。

3、17--18世纪欧洲的自然神论者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

自然神论者提出的观点A. 宣扬了信仰得救的原则B. 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形成D. 有利于理性精神发展【答案】D【解析】自然神论者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可以通过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启示即可认识上帝,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故D正确;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687年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形成,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为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奠定基础,排除D。

2020版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试题: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试题: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Word版含解析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新疆乌鲁木齐调研)二十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毋宁退学”的口号,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中学学生还组成退学团。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民权主义运动的兴起C.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解析材料“教会学校”“与其为奴,毋宁退学”体现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所以受到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故C项正确。

答案 C2.(2017·广西玉林、贵港、梧州调研)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

这些现象反映出()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解析根据材料“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知,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

答案 C3.(2016·湖北黄冈调研)“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

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的高潮”()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C4.(2017·湖南长沙统测)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

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上)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上)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从资讯传播、教育状况及民众观 念的角度分析促成这种“超越”的因素。
试答:电信、报刊发展,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新式教 育推广,先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群体壮大,思想活跃;民主观 念渐入人心,民众关注国事。
2.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并 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
3.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第一阶段 1919 年 5 月 4 日-6 月 3 日 北京 学生 第二阶段 6 月 5 日起 上海 工人
4.结果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影响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3.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①帝国主义干涉。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右倾 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③陈独秀坚持______
(2)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漫画解史]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 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同为战胜国 的中国在国际上依然毫无尊严。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由空 (2)成为中国____________
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方向”)
爱国 、进步、民主、科学。 (3)给后人留下了五四精神:______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 (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召开(1921) (1)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纲;确定了党的名称和奋斗目标;决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 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 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 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 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 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 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 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配套习题(1)含答案解析精编.doc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配套习题(1)含答案解析精编.doc

2019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 1)及答案一、选择题1、到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自耕农大量减少,几近消失。

而欧洲大陆上其他国家,如 法国、 俄国、德国等国家, 他们在本国的农村或是建立起资本主义小土地所有制,或是保留 了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 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忽视农业发展B. 资本主义大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 工业化推动英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D. 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基础 【答案】 B【解析】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自耕农大量减少,土地高度集中,这有利于农产品的商 品化,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原料; 同时自耕农大量破产,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 动力和商品市场,故 B 项正确。

2、从 19 世纪初到 50 年代,普鲁士政府不断进行农业方面的改革,容克经济完全走上了资 本主义道路,农业机械化水平大为提高。

这一改革 ( )A. 有力地配合了德意志的工业革命B. 直接引发了德意志统一战争C. 标志德国完成了首次工业革命D. 决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 【答案】 A【解析】 1814 年后,美、法、德陆续开展工业革命,题目中普鲁士政府的措施有力地配合 了德意志的工业革命,故 A 项正确。

3、1935 年 1 月,总司令部下达《野战军渡江作战计划》 军四渡赤水, 完成了长征中一次出奇制胜的精彩军事行动,叹服红军“神机妙算,出进无常”。

这凸显了红军 ( ) A .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B. 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C.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D. 纠正了“左”倾主义错误 【答案】 D【解析】材料未提及群众支持,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战争胜利源于正确的军事策略,故 B项错误;此时红军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故C 项错误;根据战场形势变化提出新的作战方针,,随后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中央红 以至于国民党追剿部队也不得不体现了军事上实事求是的特征,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故 D 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人教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人教版)(含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选择题1.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BC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辛亥革命性质的理解。

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A 项体现了反封建任务的成果。

所以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2.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BCD解析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

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B 、C 、D 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 A3.阅读我国的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情况表A .这表明我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B .这种形式巩固了国家政权C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D.政协会议是最好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答案 C4.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解析“人民……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揭示了这个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 A5.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共同纲领》作为新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施政纲领和临时宪法。

当时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是由于( )。

A.全国尚未解放,无法召集人大代表商议B.代表来自社会各界,内部尚有较大分歧C.没有社会主义宪法可以借鉴D.批准宪法的中央人民政府尚未建立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理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但当时全国没有完全解放,基层不可能推举人民代表,所以只能暂时由政协代行人大职权。

2020版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

2020版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二十八日,和约签字;我国代表拒绝签字,不出席会场;而发电报告北京政府,说:“……不料大会专横至此……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将更无外交之可言。

”下列选项与该会议相关的是( )A.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B.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让与日本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提出“两个中国”的席位2.(2019·山西大同、阳泉模拟)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3.(2018·江西六校大联考)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

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

”这次会议(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B.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4.(2018·广东珠海模拟)胡适指出:民国十三年以后,国民党一度成为中国“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这四五年来,又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

国民党成为中国“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国民党的改组C.黄埔军校的建立D.共产国际帮助5.(2019·广西南宁模拟)1924年后,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 )A.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B.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C.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D.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6.(2019·河北邯郸模拟)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含解析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含解析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二十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毋宁退学”的口号,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中学学生还组成退学团。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民权主义运动的兴起C.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解析材料“教会学校”“与其为奴,毋宁退学”体现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所以受到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故C项正确。

答案 C2.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

这些现象反映出()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解析根据材料“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知,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

答案 C3.“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

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的高潮”()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C4.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

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

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解析根据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可知主要目标是反帝反封建,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不是《新青年》杂志,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思想文化的传播,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强调陈独秀的作用,故D项错误。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指导练(9)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指导练(9)新人教版

指导练(9)一、选择题1、(2018·池州一模,24)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

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畴,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

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答案 A解析“乐”讲究不同阶层的和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从而稳定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

2、(2017·山西三模,24)《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据此判断,嬴政时,铸“半两”意在( )A.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B.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C.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D.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答案 C解析材料天圆地方仅表明天子顺承天意,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天尊地卑、等级秩序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天圆地方是天子统治天下的哲学基础,体现了天子顺承天意,至高无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半两”钱表达了天子与天地的关系,故D项错误。

3、(2017·张家口二模,25)《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 )A.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B.发扬“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C.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D.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答案 A解析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的目的在于追求一种精神上以仁为核心的自由与享受,故A 项正确;“孔颜之乐”是一种精神追求而不是治学精神,故B项错误;“孔颜之乐”是对儒家思想精神的弘扬,而不是理学,故C项错误;D项过于宽泛,故D项错误。

4、1864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

”当时有识之士提出的并付诸实施的对策是( )A.“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B.“何以立国?曰富。

何以制夷?曰强。

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新疆乌鲁木齐调研)二十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毋宁退学”的口号,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中学学生还组成退学团。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民权主义运动的兴起C.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解析材料“教会学校”“与其为奴,毋宁退学”体现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所以受到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故C项正确。

答案 C2.(2017·广西玉林、贵港、梧州调研)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

这些现象反映出()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解析根据材料“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知,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

答案 C3.(2016·湖北黄冈调研)“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

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的高潮”()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③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C4.(2017·湖南长沙统测)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

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

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解析根据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可知主要目标是反帝反封建,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不是《新青年》杂志,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思想文化的传播,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强调陈独秀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 C5.(2017·北京海淀模拟)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这次会议()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B.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C.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解析中共七大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故A项错误;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故B项正确;井冈山的斗争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故C项错误;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故D项错误。

答案 B6.(2017·云南昆明检测)“清廷虽覆,而我竟陷于为列强殖民地地位矣”,“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也”。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利于()A.结束清朝专制统治B.反对军阀复辟帝制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稳固抗日民族阵营解析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4年,清朝专制统治1912年结束,故A项错误;袁世凯复辟是1915年,故B项错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建立,故C项正确;抗战始于1937年,故D项错误。

答案 C7.(2017·山东济南模拟)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国共合作,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指革命根据地建设,与图中战争进程形势不符合,故A项错误;“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图中的战争形势应该是该时期的北伐战争,故B项正确;“国共合作,共赴国难”是指抗日战争时期,该时期国共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图中形势不符合,故C项错误;“将革命进行到底”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从北方向南、西南、西北追歼残敌,与图中形势不吻合,故D项错误。

答案 B8.(2016·辽宁锦州模拟)有观点认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帮凶的过程。

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下列历史现象评价最高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护法运动D.北伐战争解析洋务运动不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不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帮凶的过程,故B项错误;护法运动是孙中山维护《临时约法》的斗争,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北伐战争是推翻军阀,打倒列强的斗争,故D项正确。

答案 D9.(2017·广东广州模拟)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共两党均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培训农民运动干部,发表农村和农民题材文章,应该是在第一次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是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故C 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D项错误。

答案 B10.(2016·四川德阳三模)陈独秀赞同欧洲马克思主义者重视工人及贬低农民的普遍看法,认为进步的城市力量应充当运动先锋,而落后的农民应顺服地跟从。

他的这一思路()A.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D.有利于正确认识革命的性质解析材料中陈独秀赞同欧洲马克思主义者重视工人及贬低农民的普遍看法,但并没有指出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故A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应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陈独秀重视工人及贬低农民的看法不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故B项错误;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陈独秀的看法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故C项正确;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陈独秀重视工人及贬低农民的看法,不利于正确认识革命的性质,故D项错误。

答案 C11.(2017·山东滨州调研)观察下面两幅地图,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斗争的对象相同B.斗争的中心区域相同C.斗争的策略相同D.斗争所属的范畴相同解析太平天国斗争对象是清政府,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对象是北洋军阀,故A 项错误;从图片可知太平天国北伐中心在黄河流域,国民革命军中心在长江流域,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北伐是孤军深入,由于缺乏援军失败,国民革命军北伐是国共领导的各阶级广泛参加的革命运动,不断取得胜利,二者策略不同,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与国民革命都是近代反侵略反封建民主运动,属于民主革命范畴,故D项正确。

答案 D12.(2017·河南信阳模拟)“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

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

”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解析袁世凯早在1916年死去,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是从1924年到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项正确;日本开始局部侵华是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是在1933年开始,时间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湖南湘西自治州调研)(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面对深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统治集团内一部分官僚、士人,开始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感到担忧。

安帝、顺帝统治时期不断扩大太学规模,顺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余人。

各地郡国学校也纷纷建立起来,史称“四海之内,学校如林”。

这些太学生们同官僚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太学也便成为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中心,太学生运动深刻影响了东汉政局。

——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为山东问题,既发之后,在未获满意解决之前,热血沸腾的学生自不甘罢休,政府的高压手段与顽固的态度,愈增加了他们的愤怒。

5月5日,为援救被捕学生,继续要求惩办卖国官员,拒绝巴黎和约,实行罢课。

上海、天津与留学日本的学生,以及南北名流、社会团体,一致支持。

总统徐世昌为之所震慑,将被捕学生释放,各校复课,学生得到初步的胜利……当日军蚕食华北诸省时,中国的领导人不能再保持和解了。

未能阻止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激发了学生组织公开反抗不准示威游行的禁令。

1935年12月9日,数千学生在北平游行,手持反日标语,并要求中国领导人停止内战及团结全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摘编自《近代中国史纲》《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东汉太学生运动和近代中国两次学生运动的背景。

(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生运动对当时社会造成的影响。

结合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就学生运动谈谈你的认识。

(13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面对深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太学也便成为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中心”可知,东汉太学生运动的背景为外戚、宦官专权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统治集团内一部分官僚、士人,开始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感到担忧”,可见统治集团内部分有识之士对运动有推动;同时,“安帝、顺帝统治时期不断扩大太学规模,顺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余人”,可知太学规模扩大也是运动背景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两次学生运动背景有: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促成学生对政治的关心;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政府对外政策的软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