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轨迹与逻辑发展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因和发展历程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因和发展历程一、起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外部环境因素等原因,在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效益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二、发展历程1、探索初期改革开放后的十年,中国政府开始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和方向。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对部分中央和地方企业实行试点改革的决定》。
试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压缩管理层级、减少非生产性人员、引入市场化机制等,这些措施为后来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2、初步成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3年,全国中央企业试点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企业股份制改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使得国有企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经营方式。
3、深化改革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深化阶段,继续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1992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购销合同经营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行了公司制改革。
这一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进程。
4、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向多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2005年,中央企业开始进行重组并推行“三步走发展战略”。
2015年,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意见》,试图通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资本混合来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5、前景展望当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权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完善、效益不高等问题。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市场化、多元化发展,逐步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资本混合,以增强其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使其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引擎。
三、结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因和发展历程,是中国经济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的过程虽然面临着一些阻力和问题,但可以从经过的各个阶段看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朝着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展现出独特的发展路径,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程中,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探索到总结再到深化的过程,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模式。
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期探索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最初,国有企业的改革是由一些实践家和学术界的专家们提出的,并且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采用了多种改革方式,包括试点、改制、合资等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然而,这些探索性的改革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产生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二、国有企业改革总结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总结和完善的阶段。
在经过初期的试错之后,政府着手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1984年,全国性的工业企业改革会议召开,强调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才能有效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
此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进行深化和完善。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在“私有化”的背景下,中国逐渐承认了“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国有企业有社会属性”的政策,规定了“一手由国家代表、二手由市场制定价格”的国有资产配置模式。
这项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也为中国首次解决了国有资产是否要私有化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同时,中国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如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内部治理等,改进了国有企业的运作和管理。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强改强”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开始着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目的在于加速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这也是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过渡的重要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经验及未来发展方向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经验及未来发展方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其中,国有企业 (SOEs) 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这些企业曾经受到过批评,但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SOEs 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适应市场化的环境。
本文将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经验,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历史回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采取了经济改革措施,着重于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这些举措中的一个重点是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
改革旨在消除生产拖延和低效率的问题,并使企业更加自主地在市场中竞争。
改革的第一步是以「减轻职工负担、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
这些措施包括减税、提高能源成本和重组企业等。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改革继续推进,并重点放在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创造利润方面。
改革的第二个阶段包括从整体和内部两方面推进。
整体上,企业将进行改组和重组,以提高财务和经营表现。
此外,政府还将推动市场化的变革过程,以从政府干预和政策制定中解放企业。
内部上,企业将增加管理自主权,并采用其他市场化的技术和策略,以改进生产和经营表现。
这些措施包括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定位等举措,以刺激企业的增长和创造力。
改革在1980年代初期真正发挥了作用,使企业得以更加自主地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然而,在1990年代中期,企业已经进入了困境。
受强烈的国际竞争和技术变革的影响,许多企业出现了亏损和负担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革,全面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放松对经济的控制。
二、当今形式现在,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在从热烈的竞争中崛起,并参与到国际市场中。
政府大力推进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相关计划,为国企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中国国有铁路公司、中国南方电网、中国石油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最近在外国市场上投资了大量资金,以进一步扩大业务。
但是他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 包括管理效率和财务表现等问题。
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脉络文章来源:中国网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来看,改革的脉络呈现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推进特征。
本章通过透视改革进程,揭示推动每一阶段改革的基本因素和根本动力,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推动模式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以便我们能够在今后的改革中把握规律,掌握主动,尽快实现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
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
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
但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平等,企业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该政策很难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标来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十分严重。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间。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转型。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和特点。
首先,改革的初期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有企业开始面临市场经济竞争的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引入股权分置,员工持股等,来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在这个阶段,国有企业开始尝试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方式,虽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适应,但这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起点。
其次,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引入了非国有资本,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形式,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估值。
再次,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国企改革的文件和政策,如《国有企业法》《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等,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和规划。
在这个阶段,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管理也更加规范和透明,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最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化和全面的阶段。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发展。
国有企业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石油、电力、通信等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
在改革历程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中,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市场化运作,国有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将继续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未来路径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未来路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一、改革历程1978年,在开放和改革的大潮中,中国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初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外,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饱受批评。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改革,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改革的第一步是鼓励国有企业进行内部改革,包括解除对企业的管理约束,彻底取消计划经济和政治干预,提高企业的自主权和责任意识。
这使得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改革的第二步是推进企业间和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改革,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可以引入外部投资,促进对内对外的经济合作和竞争,加强经济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改革的第三步是推进金融和法制改革,扩大资本市场、培育证券市场,完善企业自主决策机制,积极支持企业创新和发展。
二、未来路径经过几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需要探索一些积极有益的未来路径。
第一,推动国企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协调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鼓励企业自主波动。
推动实行科学管理、合理激励和市场调节的组织结构和制度。
第三,围绕多元化经营,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和创新,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提高企业的附加值、创造价值和创新能力。
第四,探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加速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推动交叉式、协同式发展。
未来,中国国有企业将保持开放和创新的动力,继续推进改革,促进企业的转型和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展望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展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市场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使得国有企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效益不断提升、治理结构逐步优化、竞争力逐步增强。
本文试图通过历史回顾和趋势展望,探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与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趋势。
历史回顾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以扩大企业自主权、调整产权关系、促进市场化运作为主要目标,推行了“让部门办企业”“利润中心”“事业单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集中于“三去一降一补”,即去除无效和过剩产能、去除不必要的业务、去除行政干预、降低成本、补强核心竞争力。
该过程中推进了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制改革等重要举措,使得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也出现过“股份化”“控股化”等问题,即以股权结构调整和并购重组等形式,国有资产不断流失。
此外,因为国有企业依旧是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交汇点,大量的骗补、挥霍浪费等问题依旧存在。
趋势展望2020年,中国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经超过300万亿元,超高速度增长的背后,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和努力的结果。
但是,在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产业面临深度调整,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形态的涌现,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加强整合和转型升级。
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在市场化基础上引导国有企业在新兴产业方面加强布局和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同时,应当加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专业化管理人才,打通委托代理关系,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和效率。
另一方面,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发展,环境、资源等问题愈发凸显,国有企业面临的环保等责任加大,也需要国有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环境安全管理、创新应用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和思考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和思考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我国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经济体制不适应市场开放的需求,国有企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严重拖累了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开始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改革的主要思路是逐步引入市场机制,破除行政干预,推行股份制改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国有资产增值管理和保值管理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股份制改革。
在股份制改革中,通过引进市场机制,刳活了冗长庞大的国有企业,打破了垄断的局面,加强了市场竞争。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非法走私、偷税漏税等问题。
这使得国有企业改革的效果并不是最理想的。
一些国有企业还是维持着原有的行政头衔,制约了企业管理的灵活性。
此外,由于国有企业在业务范围上过于宽泛,缺乏市场分工,造成了利益的分散,失去了应有的经济效益。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开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理念。
首先,通过优化国有资产结构的方式,解决了资产负债结构不良的问题。
同时,也要求所有的国有企业必须转变经营方式,向市场化经营转型。
在新的运营方式下,计划经济时期所建造的大、全、强、洋的国有企业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必须实现小、专、精、新,实现企业更快更好的转型。
另外,也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这包括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运营管理能力,构建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
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当然,要全面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难点。
例如,国有企业改革难以在一些组织或行政单位中推进。
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依靠市场规律和依法管理的原则,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历程,始终贯穿着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理念,它必须与现代经济体系的要求相适应。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成就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成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的,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多次改革。
下文将从改革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成就。
一、历史背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期,当时全球范围内国有企业的效益日趋低下,自由市场经济空前活跃,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必须对内外环境进行适应,开始了破旧立新的桥段。
1980年代初期,中国国有企业多以集团方式组织,并剥离行政权力,大力推行计划经济改革,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推进技术改造、扩大市场销售等,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改革力度过小、制度转轨不彻底等问题,这一阶段的改革效果不是很明显。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期,经济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亟需作出改革的反应。
从1992年开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逐渐加快,二流企业纷纷淘汰,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初步形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产权架构、人员安置等方面逐渐提高,企业效益逐渐好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独立创新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1世纪初,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新阶段,着力开展了重构体制、转变经营方式、改革管理制度等工作,加快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多元化、国际化进度,深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二、改革过程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大力推动了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方面的改革。
1. 体制内的改革体制内的改革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1)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中国政府采取了“抓大放小”的发展策略,开展了实施国有企业重组、调整产权结构、实行市场化管理的改革。
通过优化组织结构、优化管理制度、推进现代化管理等,不断完善企业制度体系,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推进股份制改革。
1999年,中国国务院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决定》,将国有企业改革的焦点转向了股份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
中国经过长达30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独特范式。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早期放权让利、经济责任制、承包制和租赁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阶段之后,才进入到大规模的、得到官方认可和指导的所有权改革阶段。
每一阶段的改革都带来后遗症并需要新一轮改革来应对,使改革陷入疲于应付的境地。
实用主义思维和对所有权改革的刻意回避互为因果,实用主义思维有助于回避所有权改革,而对所有权改革的回避强化了实用主义思维。
即使1997年党的十五大加强了战略主义思维,但2003年之后国有部门的快速复苏又使机会主义思维抬头。
中国启动国有企业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以解决当时的商品短缺问题,从而奠定了实用主义的改革思维。
实用主义思维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其也有很大的优点.但其在改革初期的显著效果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使这种思维固定化了 .实用主义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过分谨慎,贯穿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全部进程。
中国在20世纪 80年代中期曾出现过一些民营化指向的所有权改革。
但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领域而不是制造业领域.除了商业服务业存在大量的微型企业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服务业领域在2O世纪50年代曾存在过大量私有制。
这恰恰说明,此时中国改革方案的选择是由记忆而不是理论、由经验知识而不是书本知识所指引.新期的改革产生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又产生了所谓的“动力效应”.使继发的类似改革能够扩展和延续。
但是,走过初期阶段以后,人们无法从历史记忆中找到确定的改革举措。
在这种特有社会环境中.多数人对改革的风险态度必定是风险厌恶而不是风险爱好。
国企改革30年历程回顾
基本内容
展望未来,国企改革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 术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为此,政府 和企业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 作。还需要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等新模式,推动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 和发展。
基本内容
在展望国企改革的未来时,我们也可以从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例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企改革中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通过推行多元化股权 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措施,中石化集团实现了从传统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 的成功转型。这为其他国企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基本内容
总之,国企改革四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未来,我 们应该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对国企的监 督和管理。我们也应该从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国企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 供借鉴和启示。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国企改革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展望
3、税制改革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税制改革面临着许 多挑战和机遇。其中,挑战主要包括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地区间财力差距扩大、 部分企业负担较重等。同时,全球税收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为税 制改革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中国政府需要积极探索新 的税收增长点,加强财政监管和稽查,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和创新,以确保中国的 税收制度更加公平、规范和透明。
总结
总结
中国税制改革30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奠定了 重要的基础。通过简化、规范和透明的改革措施,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促进 了市场公平竞争。未来中国税制改革将继续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促进经济 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机遇。中国政府需 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创新和发展实现税收制度的现代 化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脉络与成效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变革。
下面将从历史脉络和成效两个方面来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
一、历史脉络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国有企业初期发展阶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建立了起重工业为主导的国有企业体系,以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主要目标。
国有企业在这一阶段大多数为大型钢铁、机械、煤矿等重工业企业,重点是完成工业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2. 70年代至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开始面临产能过剩、效率低下等问题,出现了经济效益下降、资源浪费等现象。
国家开始进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进行了试点改革和政策调整,引入了市场机制,试图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但由于改革力度有限,改革效果并不明显。
3. 90年代至今: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阶段在改革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国家开始大规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涉及产权、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等方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国家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重组上市、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快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改革成效1. 国有企业效益明显提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企业管理机制更加灵活多样,企业活力得到激发,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 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使得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拓展国际市场,积极与国际企业进行合作。
在一些领域甚至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 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上取得实质进展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上取得了实质进展。
国有企业逐渐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盈利主体,更是社会责任主体,开始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慈善等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探析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探析自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是改革的重点。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国有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和当前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路径。
一、改革历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中国决定通过改革国有企业来推动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具体地说,这一改革包括了企业改革、企业制度改革、企业所有制改革等多个方面。
其中,企业改革主要是要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制度改革主要是要改革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使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所有制改革主要是要改革企业的所有权和资产产权制度,使国有企业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1984年,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深水区。
当年,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代表企业清理和调整。
这些代表企业往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它们大多集中在能源、钢铁、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
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企业明显显得过于庞大笨重,公开贸易则大不如前。
这导致这些企业的效益逐步下降,出现了不少亏损企业。
因此,1984年中国进行了代表企业清理和调整,以促进企业间的竞争,提高企业的绩效与效益。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经济市场开放,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益。
二、存在问题尽管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在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一些国有企业仍然面临着过度膨胀的问题,其拥有的人员和资产数量超过了其生产力水平。
其次,国有企业内部不够灵活,缺乏创新精神,不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另外,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质量不高,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质量信誉等方面存在问题。
三、解决路径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应该选取合适的路径。
首先,应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速退出行业过剩产能,压缩不必要的人员和资产,给企业带来市场驱动力,提高效益和发展质量。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演变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演变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轮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了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成效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经济增长放缓,商品供需矛盾加剧,企业利润下滑,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这是导致国家面临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层认识到,需要改革国有企业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于是,在1984年,中国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规模实践。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体制改革:在此前,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较为官僚化,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都不高。
在改革中,提出了“股份制改革”的构想,通过改变国有企业所有制形式,逐步转变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国有企业股份化。
此外,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还进行了精简机构、统一管理、压减要害岗位薪金等改革。
2、经营机制改革:改革中,国有企业逐步实行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了市场化调节机制,实行行业规划和评估,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针对以往企业盈利不为人知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企业的开放与透明,提高了财务透明度,实行了监督机制和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3、劳动关系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劳动关系指的是企业的用工方式。
在此前,中国国有企业普遍实行银行存储方式,即企业人员安排在工作岗位上,但获得的报酬远远低于应有的水平。
改革中,国有企业通过引进竞争机制,逐步实行市场化薪资方式,提高了员工收入水平,改善了劳动关系。
三、改革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综合效益是非常显著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改革之前,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都不高,在改革中,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妥善解决在移民上。
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
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加强董事会建设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需要通过完善董事会组成、 议事规则等方式,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这样可以 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和监督能力,同时降低内部人控制的风 险。
建立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机构,需要通过完善监事会组成、 职责权限等方式,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能力。这样可 以加强对企业决策和执行的监督,同时降低违法违规行为的 风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同时降低国有资本的干预程度。
加强监管和考核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和考核机制,防止国有资本流失和民间资本滥 用。同时,需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考核,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 资本与其他所有制资本的融合,提高 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体系中的主导力量。
经济体制改革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国有企业逐渐暴露出体制不灵活 、效益低下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 发展的瓶颈。
全球化冲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国有企 业面临来自全球企业的竞争压力, 亟需提高自身竞争力。
改革的动因
提高企业效率
增强市场适应性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实现了所有权与经 营权的分离,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和效益提升。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企业 治理结构的优化和经营机制的转变。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当我们谈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时,我们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整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国有企业是依靠国家投资和政府行政支持运作的,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市场需求变动,加剧竞争等多元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挑战。
本文将回顾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并展望其未来。
一、国有企业改革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也开始面临着改革的压力。
在1980年代,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
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使国有企业连贯国际经济和消费市场,增强其市场化和竞争力,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繁荣。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个体责任制,加强内部管理,鼓励创新和竞争。
同时,国家大力鼓励地方公司和民间企业的发展,以促进企业的多元化和市场化。
二、国有企业的成就国有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以后,国有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干力量。
国有企业在建设经济基础设施、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是中国最大的雇主,为数千万家庭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
国有企业也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成为国外投资和贸易的重要伙伴。
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石油和中国船舶等国有企业,并已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
三、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尽管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市场化和实现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目前,由于全球经济环境变化、技术进步和竞争加剧等原因,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为了在未来五年实现可持续增长,国有企业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制度约束。
国有企业在国家计划和产能安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其国有制企业的一些弊端,如决策效率低、内耗大等,国有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面临许多难题。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与启示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与启示第一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规模实践。
改革的目标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1 第一步:股权分置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是股权分置,即将企业股权分离为国有股和流通股。
1992年,中国银行首先试行了股份制改革,紧接着,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国有巨头也纷纷加入到改革中来。
1.2 第二步:产权分置产权分置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又一大步骤。
产权分置是指将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使企业经营者自主决策,有利于提高效益。
1997年,中国政府又推出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1.3 第三步:引入战略投资者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更多的企业开始引进战略投资者,这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000年,中国石油引入了外资战略投资者,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开创了新的局面。
1.4 第四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最终的目标。
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国国有企业也开始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得到加强,这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可以发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1 改革要持续不断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而繁复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推进、调整和完善。
只有不断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才能促进国有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2.2 建立健全的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企业法人制度和市场化改革。
这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透明度和竞争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要通过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经济体制转型的重点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角度出发,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回顾,同时对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景进行展望。
一、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过度集中和规模扩张的时期,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困境。
1978年,国务院开始实施国有企业股份制试点,并在1984年颁布了《公司法》,以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暂行条例》,并对重点领域的国有企业实施了公司制改革,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开始逐步实行法人治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打破垄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要议题。
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公司法,推动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与反腐倡廉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也开始追求自我丰厚利益,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些问题不断暴露。
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开始逐步推进反腐倡廉,最开始是中央反腐、审计机关的建立。
1998年,中国开始推出反腐建设的具体内容,不断加强反腐法规和制度建设。
2012年,中共十八大通过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决定,加强了反腐倡廉的力度。
通过这些努力,国有企业逐渐回到了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本质,同时一些腐败行为也得到了有效地遏制,国有企业逐渐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治理现状与诸多挑战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中国的国有企业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国有企业的治理现状。
如果把过去国有企业的类型形态分为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的话,现在国有企业在模式上画蛇添足,出现了“国企集团+公司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模式,使其治理形态更加复杂化。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方向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方向一、改革前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而国有企业则是计划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承担着国家工业化建设、国防建设和收储粮食等重要任务。
然而这些任务往往被紧急任务或政治目标所替代,大量资源被优先分配于所谓的“政治工程”和对外经济援助,导致重点工程的建设经费不足、投入不力,项目质量下降等问题逐渐突显。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有企业改革也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展开。
改革方案吸取了前苏联、波兰、匈牙利、科威特、化工和汽车等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市场经济”、“完全成本核算”、“企业自负盈亏”等新的运作模式和经营思路。
二、改革开放后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1.体制改革成果的初步收获1978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重要领域和方面涵盖了经济制度、产权制度、税制、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
1982年,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体制,即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购销批发、投资修建等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点集二元经济体制,同时建立了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格局。
自此之后,国有企业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改革道路。
2.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领域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革,最重要的特点是逐渐从改革中等到经营管理、企业自身改革、从传统的生产组织体系向创新的企业组织模式转化。
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招之一是将原来垂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变为市场体系,构建市场化的企业机制改变行政管理模式为企业主导,如样板点、品牌建设、股份制、新三板等。
此外,在物资供应、非税收入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
五年计划期间,改革措施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领域,国有企业从完全的计划经济蜕变为市场经济,资产变现、企业重组、管理改变、股份制变革的影响逐步发挥,向非限制性的和被允许的市场化转化。
3.现今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改革是一个不断开放、不断取得进展的过程,当万事达公司的企业权益上市,中国的股市也开始出现,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论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
论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
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但国有企改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
今后的国企改革将主要集中于调整战略布局、深化股份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国企领导方式等几个方向。
一、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1978~1992年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
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
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ANCE AND ECONOMICS世纪回眸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轨迹与逻辑发展 □尹效华 [副教授 郑州大学商学院 郑州 450052] □杨立志 [郑州大学商学院 郑州 450052]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已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它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1978年试点开始,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调整和规范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阶段1978~1983年,从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入手,实行多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而后又逐渐扩大企业经营权,实行生产责任制。
通过“扩权让利”改革,试点企业开始有了部分计划、销售、资金使用权,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由于这是对近30年旧体制的首次冲击,本身尚不完善,配套改革也没有跟上,改革中赋予企业的各项权利未得到有效落实。
1983~1986年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前一阶段国有企业扩权让利过程中出现的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以税收的形式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并以此促进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落实,形成国家征税、企业自主经营的新体制。
利税改革后,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以税收的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和可支配的财力。
但由于价格体系未完全理顺,其他方面的改革不同步,这次改革并没有改变国有企业税赋过重的局面,没有改变企业与政府之间讨价还价的关系。
(二)承包经营阶段1987~1991年,在坚持全民所有制企业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以择优委托的方式,把企业财产的经营权委托给企业,用契约的形式明确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一段时期内起到了调动企业完成利润目标积极性的作用。
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企不分的难题,造成了企业经营者普遍追求承包期内收益最大化的短期行为,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至本世纪末,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国有经济资本化经营。
这是国有企业改革最后的攻坚阶段,其特征是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技术制度、经营制度的全面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改组、社会保障制度创立、政府机构改革、综合、有机、高效的配套改革,以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二、企业制度演变的轨迹国有企业的历程,贯穿着企业制度如下的演变逻辑:(一)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围绕着“国”、“企”关系进行困扰国有企业不能成为市场22’99/3责任编辑 张友树财经科学■ ■主体的关键是“国”、“企”关系问题,理顺“国”、“企”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贯穿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始终。
国有企业活力的大小,生命力的强弱取决于国企关系的科学处理。
国有企业改革的每一进步,都表现在企业摆脱国家的直接控制和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增强上。
推而广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度,实际上集中反映在国有企业摆脱国家直接控制的程度上。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还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取决于整体改革的配套。
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是国家与企业利益与权力关系的改革。
但是,20年来的改革一直是绕开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的,一直是在外围打被动仗。
也就是说中国的改革是逼出来的,政府是在局面无法维持下去的时候,才迫不得已背水一战。
一直未抓住国企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深入病根动手术。
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是所有权问题和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问题,其实质是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经济法则能不能相容的问题。
国有企业运行机制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功能严重混淆引起的。
政治系统的主体是政府,经济系统的主体是企业和财团。
二者的功能混淆其结果就出现了国有企业种种难以治愈的顽症。
国有企业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相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国有企业经理层所受到的约束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主管部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理阶层的行为和道德风险,都是由外部股东通过具有评定公司价值和转移公司控制权功能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来加以校正的,而国有企业的经理是由政府按任命干部的方式安排的,职工或股东不能因厂长、经理经营不佳或有贪污渎职等道德风险行为而将其辞职。
因此对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来说“经营领导”(即维系好自己与上级的关系)比经营企业更重要。
这样,必然造成厂长、经理们对上级依附性、服从性和被动性。
他们必须在“眼睛向上”和“眼睛向下”之间作出眼睛向上的选择,即使把企业搞糟了,位子照样能坐,这样,经理们把很大精力放到了“经理领导”即经营人际关系上。
在厂长、经理还是“官员”,政企未分开的利益机制牵引下,经营领导“和领导被经营”,就成了国有企业所有顽症的根源。
不解决企业经营者的机制生产、监督机制和校正机制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就无法取得决定性的成功。
二是国有企业缺乏资本经营的概念,缺乏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企业运作机制。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依赖国家拔款、给政策或国家银行贷款,缺乏一种“找钱”的思路,缺乏对低成本资本的利用,也就是说缺乏资本经营的经验。
因而“拨改贷”后,多数国有企业负债累累,1993年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率平均达6812%;若扣除潜亏、明亏、挂帐等各种侵吞生产的情况后,实际负债率为76%,若按“两则”实行后的调整数字,国有资产现有资产负债率平均为83%。
这些债务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不少企业利润转移成融资成本,一些企业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因而多数企业还本付息无望,造成银行存贷款比例失调,从而使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不容忽视。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结果不理想,其原因也在于经经营者行为和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校正机制。
(二)国有企业改革不是权益的简单调整,而是制度的根本创新改革之初,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其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缺乏经营自主权。
因此,就从调整企业与国家的利益权力分配入手,扩大企业自主权,减税让利,实行承包制。
这种头痛医头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没有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这些改革措施虽然能收到一时的成效,但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的根本弊端,甚至矛盾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多。
进入90年代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转向制度创新,对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领导体制、人事制度进行全面创新,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的传统制度。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标志是建立起科学的、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国有企业改革不是要救活每一个国有企业,而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改革之初,我们企图搞好所有的国有企业,试着救活每一家困难企业。
但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又分布在各个领域,它们各自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资产规模和生产规模,各企业经营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各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千差万别,因此,不可能找到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中小型国有企业和一些设备老化、产品陈旧、扭亏无望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破产、转让等多种形式加以改革,使大部分国有企业不再成为国有企业,而成为国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32■ ■制企业。
从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历史看,无论在经济繁荣时期,还是在经济衰退时期,都会有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或被兼并。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败者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也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改组就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
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必须从搞好单个国有企业转到搞好整个国有经济。
通过产权重组,对国有经济营运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运用市场化原则,把有限的国有资产相对集中起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整个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从而达到搞好整个国民经济的目的。
(四)国有企业改革由自上而下的行政性推动到地方、企业、职工的积极参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举世公认的成功典范,它之所以获得成功,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农民自发创造、由政府推广实行的。
广大农民全身心投入到这一改革洪流中,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更是农民自发创造性的一个杰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则带有极浓厚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性推动”色彩,这种改革方式,虽然具有易控制性和稳定性的优点,但也有企业员工和经营者投入改革的主动性不强的明显缺点。
进入90年代中期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主要表现在各地在放开放活小型企业的过程中,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出售、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等各种适合当地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特点的改革形式,不搞“一刀切”。
一些地方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出售、搞股份合作制时,在当时政府未有明确态度的情况下,冒着犯“错误”的危险,悄悄地进行创造,取得成功后,再由政府加以规范、推广、变为企业、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到了触及深层次矛盾的攻坚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展开。
(一)在宏观层次上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11理顺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实现国有经济资本化。
如前所述,国家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为头疼的问题,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收效甚微。
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确立了“国有资本”范畴,从而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把理论钥匙。
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即国家所有权的实现,要由国家对国有企业实物形态的直接占有和管理转向国家对国有企业资产价值形态的间接管理和监督。
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以资本增值率、投资回报率为标准,对国有企业进行预算约束和经济考核,并对企业清偿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作为国有资本的经营主体,在国有资本和其他代表的监督下,以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并承担明确的经济责任。
在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里,国家不再是唯一的资本主体,无权直接操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成为全部资本的占有者和经营者,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并依据股东代表大会的决定,选举董事会,聘任总经理,形成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这样,国有经济资本化后,在制度上切断了政府和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只剩下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关系、宏观监督与调控关系。
21进一步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内部产权结构。
在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既要靠内部机制,又要靠外部环境。
目前,国家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不平等,是影响国有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三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应当取消,对国有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用权更应禁止,企业办社会的历史包袱应该尽快卸掉,保障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